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ya
- 格式:ppt
- 大小:551.00 KB
- 文档页数:15
坚持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坚持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既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又是百年大党永葆生机的重要密码,更是共产党人常抓不懈的终身课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围绕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及其关系,提出了人们“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等观点。
新征程上,正确认识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性,并将两者统一起来,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不仅致力于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改造世界,主张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实现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O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运用实践的观点,超越环境决定人和人改变环境的对立,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而“在革命活动中”的无产阶级“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O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详细阐述了有关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得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的论断,并将人类活动概括为“人改造自然”和“人改造人”两个方面。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进一步看到“在再生产的行为本身中,不但客观条件改变着,例如乡村变为城市,荒野变为清除了林木的耕地等等,而且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阐述了人们通过革命实践和生产劳动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观。
在列宁看来,改造主观世界在推动改造客观世界中具有重大作用,“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正如《怎么办》中所提出的“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最终要落实到改造客观世界,在《再论党性与非党性》中,他指出,“我们维护党性是有原则的,是为了广大群众的利益,是为了使他们摆脱资产阶级的各种影响,是为了最最明确地进行阶级组合,——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竭尽全力并密切注意使党性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且要见诸行动”。
高三政治·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了解改造世界的内容,理解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同时,实践的过程中努力实现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初步树立自觉地改造世界,积极地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意识和信念。
1、改造“三观”是改造主观世界的核心2、努力在实践中自觉改造主观世界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活动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讲解法,调查举例法1、改造客观世界包括“两个改造”,即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活动是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的。
改造自然界就是按照自然界固有的属性与规律,变革自然物的原始形态,使自然界发生和谐的变化,创造出新的人工形态物和物质资料,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
改造人类社会就是变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或管理体制,改变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使社会面貌发生变化,不断进步。
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关系——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改造自然的活动推动着生产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从而,也推动着社会制度的变革和发展。
正确改造社会的活动调整和改变了经济、政治、思想等各个领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推动科学文化的进步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也就推动改造自然的活动越来越向纵深发展。
2、改造主观世界包括“三个改造”,即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改造思想:主要是指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改造处于改造主观世界的核心地位。
改造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改造“三观”,因而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在改造主观世界中居于核心地位。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统一的,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价值观。
改造认识能力是指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提高文化素养、科学水平和劳动技能。
改造认识能力和思维方法的途径:通过认真学习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改善知识结构,从而改进思维方法,提高认识能力。
改造“三观”是改造主观世界的核心关系——改造主观世界的核心是改造思想,改造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改造“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使得改造“三观”在改造主观世界中居于核心地位。
浅谈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人生意义作者:徐莲梅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9年第06期[摘要]主观意识、主观需求与外部世界的相对分离、矛盾是人生的基本矛盾。
解决这个矛盾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改造外部世界,通过社会生产活动、社会改革,促进社会发展来满足人的正常需求;二,主动改造主观世界,通过反省、规范主观需求,使自己的的需求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
以自我为中心,把外部世界作为满足自己欲望的工具,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介体,一味强调自我并按照自我的欲望改造外部世界,而不去审视自我是否正确,不重视对自我的改造、欲望的抑制是人类的通病,也是造成社会问题、人生痛苦的根源之一,应予纠正。
[关键词]改造主观世界客观世界人生意义作者简介:徐莲梅(1964-),女,中共洛阳市委党校科研处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与人。
一、改造外部世界是解决人生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一)改造自然,发展生产,是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前提。
衣、食、住、行等是人最为基本的物质需求。
无论从质上,还是量上,大自然都不会自动地满足人的这些需求,人只有在认识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生产活动,改造大自然,才能生产出满足自己需求的物质产品来。
随着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越来越能满足人类不断发展的需求。
但是,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由于人类认识、改造自然能力的局限性和人类物质需求的无限性,人类创造的财富总是不能完全满足所有人的所有需求。
所以,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就不能停止。
(二)改造社会,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是人类需求得到满足的基本条件。
为了生存,为了提高生存能力,人必须结成一定的群体、组织。
既有群体、组织就需要有一定的规范、制度来把大家有秩序地组织在一起。
规范、制度的确立与实施又成为一种外在的力量,形成对人的一些欲望、需求的限制与压迫。
生产力发展水平越低,建立其上的社会制度对人的正常需求的压制性就越大。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关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
毛泽东明确提出并论述了改造主观世界的问题,他指出:“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这一论述对于我们深化理解“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世界分化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两个方面。
客观世界是指“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包含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两个部分。
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的总和,是人的知识、情感、意志即知情意的统一体。
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二者是对立的,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具有不同的存在方式,二者发展也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另一方面,二者又是统一的,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在反映与被反映的意义上具有同构性,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与主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具有同一性,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可以相互转化。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辩证统一的。
只有认真改造主观世界,才能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才能深刻改造主观世界。
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改造主观世界不仅包括提高人的认知能力,还包括丰富人的情感世界,提高人的意志品质,核心是改造世界观,即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关于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的观点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有助于我们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在工作中努力做到主观符合客观,更好地处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其次,有助于我们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精神境界。
最后,有助于我们在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把目光转向自身,高度重视并努力实现人自身的改造。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也谈到了“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的问题。
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人自身的改造或人的自我改造就更加重要。
不论是个人、团体还是政党,要自觉地实现自我改造,就需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内涵以及辩证关系一、改造主观世界的内涵1.主观世界的概念:主观世界指的是个体在意识中构建的、通过感知、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抽象的世界。
主观世界是个体对外界客观世界的感知、理解和认识的反映,是个体对自身情感、思想、欲望等内在世界的表达和体验。
2.改造主观世界的意义:改造主观世界是个体对自身内心世界的自我认知、自我调适和自我提升的过程,是对自我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通过改造主观世界,个体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调整自己,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处理人际关系、实现自身价值的升华。
3.改造主观世界的途径:改造主观世界的途径主要包括学习、体验、反思和内化。
通过学习,个体可以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认知结构;通过体验,个体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和心理状态,促使自我认知和情感调适的深化;通过反思,个体可以对自身行为、思想和情感进行深入的审视和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内化,个体可以将所学所思所感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和信念,形成稳定的个体心理结构。
二、改造客观世界的内涵1.客观世界的概念:客观世界指的是独立于个体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的、客观规律和客观物质的世界。
客观世界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的目标,是人类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基础。
2.改造客观世界的意义:改造客观世界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个体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关键环节。
通过改造客观世界,人类可以改善生产力条件,提高生产效率,满足物质和精神需求;可以改善社会制度和社会环境,实现社会公平公正和个体自由平等;可以改善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3.改造客观世界的途径:改造客观世界的途径主要包括科学技术、社会制度和生态环境的改革。
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人类可以不断探索和开发自然资源,改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满足多样化的物质和文化需求;通过社会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人类可以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通过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人类可以保护生态平衡,维护地球家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鸯一一丝移一???蒜睫稿改造主观世界,就是要使自己的思想间多长,社会主义革命这一关同样是要过的,如果不切实进行自我革命,这一关也是革命化。
而要实现思想革命化,归根到底,过不去,至少是过不好的。
不是有个别这样必须认真解决世界观同题。
毛主席说过: 的老干部吗?在民主革命时期是积极的革“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
只有b5E2RGbCAP命者,但到了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由于思想树立无产阶级革命世界观,并且以这个世准备不足,跟不上时代,社会主义革命这一界观去克服种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影响,自plEanqFDPw关就过不去,或者虽然前面有人拉,后面有觉地做到不图名,不图利,不怕苦,不怕死,人推,勉强跟上去,也还是过不好。
我国新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才能成为无产阶民主主义革命,如果从1919年五四运动级的彻底革命派,才能更好地运用无产阶DXDiTa9E3d起,到1949年,共经历了30年。
我算级的世界观去改进工作,创造我们的新世们党从界,实现改造客观世界的要求。
当然,改造1921年成立起,领导这个革命,也经历了RTCrpUDGiT28 年。
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经过失败、胜主观世界同改造客观世界是分不开的。
思利、再失败、再胜利的反复过程,最后在毛想改造,必须通过革命斗争实践,在群众的5PCzVD7HxA 主席的领导下,才取得了全国的胜利。
对这帮助和监督之下去进行,才能改造得好。
脱个阶段的革命,大家的思想准备还是比较离实际,脱离革命实践,脱离群众,是改造不好的。
充分的。
社会主义革命这个阶段就不同了,jLBHrnAILg不但时间比较短,从建国时算起,到现在只我改造自己的世界观,这就是要实行自有17 年; 而且这个革命,是采取和平方革命,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来革掉自己进行的。
在进行“三大改造”时,我们式头脑中还存在的资产阶级世界观,树立完xHAQX74J0X 只看到资本家在那许多人整的无产阶级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