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微小残留
- 格式:pptx
- 大小:113.58 KB
- 文档页数:13
微量残留白血病检测方法及对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意义急性白血病患者经化疗后达到完全缓解可达80%,但5年存活率仅30~40%[1],究其根源是完全缓解后,体内仍含少量白血病细胞。
因此,对于微量残留白血病(MRD)的检测可更早预测急性白血病的复发。
本文对MRD检测方法以及对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标签:微量残留白血病;检测;急性白血病检测方法:MRD常用的监测方法分以下几类:细胞遗传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免疫学方法。
但这些方法都有一定局限性不能理想监测MDR。
1 细胞遗传学方法1.1 染色体核型分析多数白血病细胞伴随染色体核型的异常,如在AML中出现异常分裂象或数量结构的改变。
用此法检测MRD的个体差异大且敏感性差,近年此法研究少在此不多叙述。
1.2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是利用荧光标记的特异染色体为探针检测白血病细胞中染色体的异常。
改善了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缺点,具有高敏感度且操作简单等优点,可短时间分析较多的骨髓、外周血或组织细胞,检出难以识别的基因异常及断裂点的异常。
由于其检测的靶分子为基因,可避免由于表面抗原的改变造成的假阴性等问题。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临床意义:在中国APL在AML中占有很大比例,90%以上的APL具有特征性融合基因PML-RARα,FISH为检测APL-MRD最常用的方法。
黄正刚等[2]用FISH检测了30例已达完全缓解并经三轮巩固治疗后的APL 患者,发现融合基因PML-RARα持续阳性的有3例并最终复发。
张济等[3]用FISH 检测34例完全缓解的APL患者,9例PML-RARα融合基因阳性的患者中3例检测结果为阴性;经巩固维持治疗后,4例PML-RARα融合基因阳性的患者中2例检测结果为阴性。
所以,FISH检测APL-MRD的敏感性有待提高。
2 免疫学方法2.1 多参数流式细胞仪检测(MFC)因成本較低准确度敏感度较高,为目前应用最广的方法,它是依据识别在白血病细胞表面联合表达的特异白血病相关免疫表型(LAIPs)。
微小残留灶检测答:微小残留灶检测就是指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
白血病完全缓解后要定期检测微小残留病灶,白血病,尤其是急性白血病治疗达到完全缓解后,用常规的形态学方法不能检测到明显的白血病细胞,但此时体内仍存在少量的白血病细胞,一般来说,即使白血病达到完全缓解,仍要继续治疗,并定期检测MRD,根据MRD的水平调整治疗方法、方案及治疗时间,从而达到治愈的目标。
以急性白血病为例,初发病时,体内白血病细胞总数达1012以上,化疗后60%以上的成人患者可得到完全缓解(CR),但刚CR 时,即使骨髓及血液查不到明显的白血病细胞,骨髓原始细胞<5%,但体内白血病细胞总数仍有107-9;继续治疗,如果这些MRD不能被清除,最终导致复发,MRD是白血病复发的根源。
MRD的水平是判断治疗效果的关键指标,MRD升高可提前预示恶性血液病的全面复发,因此要定期检测MRD,来帮助选择治疗方式、治疗周期及方案。
目前检测MRD主要采用免疫学、染色体、及基因分析方法。
检测儿童白血病MRD的方法较多,其中定量PCR和FCM分析是最重要的方法,而且二者有很好的一致性,联合使用几乎可以检测出所有患儿的MRD。
FCM多参数分析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覆盖率广,适用于多数ALL患儿的MRD随访。
Borowitz等用FCM分析MRD的研究认为,诱导末期29d时骨髓MRD与预后关系密切,MRD在0.01%~0.1%的患者5aDFS更差。
目前PCR检测MRD的方法很多,其中以实时定量PCR最为敏感,灵敏度可达10-5~10-6,可在诱导缓解治疗结束后分析MRD,预测儿童ALL复发。
基因分析法是最敏感的方法,十万个细胞中有一个恶性细胞都能检测出来。
如果在初发病时检测出恶性细胞有某种(或某些)基因异常,以后可通过检测这些异常基因量来确定MRD。
染色体分析方法是最特异的方法,但敏感性仅能达到百分之一,同基因分析一样,如果在初发病时检测出恶性细胞有染色体异常,以后可通过检测染色体异常来确定MRD。
完全缓解急性白血病患者微小残留病的监测及其临床意义的开
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疾病之一,特点是骨髓或淋巴组织中存在大量异常细胞,导致正常血细胞受到抑制或代偿性增生,引起贫血、感染和出血等症状,危及生命。
随着白血病治疗的进步,尤其是多种化疗药物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技术的应用,患者的生存期有了显著的提高。
然而,治疗过程中微小残留病的监测却成为了治疗方案制定、疗效判定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微小残留病是指在化疗、放疗或干细胞移植等治疗结束后,血液或骨髓中仍存在极少数的癌细胞,虽然病情已经得到缓解,但极易引起复发。
因此,准确监测微小残留病的水平对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评估疗效和预测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二、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完全缓解急性白血病患者微小残留病的监测和临床意义,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支持。
三、研究内容
1. 微小残留病的概念、类型和分类方法
2. 微小残留病监测的方法、指标和临床应用
3. 微小残留病与疾病预后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4. 微小残留病监测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5. 微小残留病监测的前景及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四、研究意义
本文对完全缓解急性白血病患者微小残留病的监测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和总结,有利于促进治疗方案的个性化,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命质量。
同时,探索微小残留病监测技术的进展和挑战,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参考依据。
为了更好地开展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医学科研团队的协作,建立统一的检测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推广微小残留病监测技术的应用。
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检测方法及其意义蒋惠【摘要】目的:研究微小残留病(MRD)的检测在白血病复发预测以及临床治疗指导方面的意义.方法:选取40例白血病患者标本,通过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检测MRD,从诱导化疗治疗后的第21天开始,每个月检测一次.按照首次接受诱导治疗后的第21天检测的MRD水平,将40例AL分为低(MRD< 10-4)、中(MRD:0.01 ~ 10-4)、高(MRD>0.01)三个组.结果:低、中、高三组三年的复发率分别为0、20.0%、85.71%.其中MRD >0.01组3年复发率最高,MRD< 10-4组预后好,两组复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后MRD动态监测的过程中,形态学完全缓解时的MRD阳性组与阴性组的复发概率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MRD >0.01提示复发具有高概率,MRD阳性比形态学复发出现早,连续的MRD监测对于个体化治疗以及预测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年(卷),期】2012(021)002【总页数】2页(P18,20)【关键词】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免疫表型分析【作者】蒋惠【作者单位】四川省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凉山6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7微小残留病 (MRD)指的是白血病患者经过骨髓移植治疗或者诱导化疗获得完全缓解,体内残有的少量白血病细胞的一种状态[1]。
为了能够提前的预测白血病的复发,以及指导临床用药或骨髓抑制效果,目前出现了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微小残留病 (MRD)的试验。
本研究跟踪40例急性白血病病人的140例骨髓标本进行微小残留病的动态监测分析,证明微小残留病在急性白血病复发的预测中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8月至2010年1月缓解后急性白血病患者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27~73岁,平均年龄为50岁,共140份骨髓标本,进行MRD检测。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微小残留病(MRD)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用多种四色荧光抗体组合检测50例正常儿童骨髓,据此建立双参数点图分析模型,500例ALL初发患儿行流式细胞分析,选出异于正常骨髓细胞免疫表型组合来检测MRD,根据确定好的免疫表型组合对105例患儿诱导治疗结束及后续治疗中的骨髓标本行MRD监测,同步行细胞形态学检测和PCR检测。
结果流式细胞术检出462例有效MRD免疫表型组合,PCR检出142例判断MRD的融合基因或IgH/T淋巴细胞受体基因重排;细胞形态学对诱导治疗后的患儿的MRD阳性检出率为66.67%,流式细胞术的MRD阳性检出率为91.43%。
结论流式细胞术能对ALL患儿治疗期间的MRD 作出准确评估,具有较好的覆盖面和敏感性,值得临床应用。
标签: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流式细胞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 mia,ALL)严重影响患儿健康发育,3~4岁是其高发年龄,发热、贫血、肝脾肿大等是其早期症状。
临床报道指出个体化治疗对ALL患者尤为重要[1],治疗强度应当同其复发风险相适应。
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是经过诱导化疗或骨髓移植治疗后体内仍残留的白血病细胞形态,它是诱发白血病复发的根源,逐渐被纳入指导个体化治疗的关键性指标[2]。
目前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流式细胞术是MRD两种检查方法,本研究探讨分析流式细胞术检测MRD在儿童ALL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于本院接受诱导缓解治疗的500例ALL 患儿,男性296例,女性204例,年龄1~8岁,平均(4.2±1.2)岁,上述病例经细胞形态学、免疫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确诊,B淋巴细胞白血病465例,T淋巴细胞白血病35例。
血液病微小病灶残留(MRD)检测的意义。
核心提示:白血病初诊时,患者体内的白血病数量为10的12方~10的13方。
诱导治疗缓解后,虽然骨髓常规检查时显微镜下已经看不到白血病细胞了,但患者体内的白血病细胞仍然有10的8方~10的9方,这就是微小残留白血病(minimalresidualdisease,MRD)。
白血病初诊时,患者体内的白血病数量为10的12方~10的13方。
诱导治疗缓解后,虽然骨髓常规检查时显微镜下已经看不到白血病细胞了,但患者体内的白血病细胞仍然有10的8方~10的9方,这就是微小残留白血病(minimalresidualdisease,MRD)。
所以白血病需要多次巩固和强化治疗以进一步减少体内白血病的数量。
研究表明,如果治疗第33天的MRD能达10-4以下,今后复发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
如果MRD到第12周还在10-4以上,复发的可能性就较大。
那么,如何检测MRD呢?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多种,对儿童白血病来说,主要有两种方法:流式细胞学检测和PCR方法检测。
美国StJude儿童研究医院(美国治疗儿童白血病最好的医院)主要采用流式细胞学检测,而欧洲最大的儿童白血病协作组则主要采用PCR方法检测。
但不管用什么方法检测,前提都必须是:在初诊时需要找到该患者白血病细胞特有的标志,打个比方,A患儿的白血病细胞有一个三角形的标志,B患儿的白血病细胞有一个圆形的标志,那么在今后的MRD追踪检测时,对A患儿就去找三角形的标志,对B患儿就去找圆形的标志。
所以如果在初诊时没有确定该患儿特有的白血病标志,那么在缓解后也就没有办法做MRD检测了。
大家看到这里,可能觉得“MRD检测不难啊”。
其实不然,白血病细胞绝不像我举例的那么简单,因为每个患者白血病细胞的特异标志不尽相同,并且白血病细胞上还带有很多正常细胞的标志以逃脱机体的免疫监视。
所以如何确定白血病细胞特有的标志最为关键。
如果白血病细胞有特异的染色体易位或融合基因,那就相对比较容易确定和监测。
微小残留病变检测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意义摘要】微小残留病变检测(MRD)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临床结果的精确度。
MDR检测的目的是提高分子生物学水平的CR标准,为临床判断、治疗以及预后等方面提供正确的诊断。
微小残留病变检测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检查诊断中得到全面的应用,本文对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定义、方法学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探究微小残留病变检测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微小残留病变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意义【中图分类号】R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9-0131-02微小残留白血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是指经过化疗后使患者的病情处于良好的控制程度,但是骨髓中仍存在形态上不能检测到的白血病细胞,造成白血病的复发几率。
所以提高MRD的检测率才能提高治疗的成功率[1]。
目前,评价MRD的标准基本上已经一致:在AML和ALL患者形态学正常的骨髓中,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到的最具有评估预后价值的指标为白血病细胞数在0.028%左右。
现报道,微小残留病变检测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意义。
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特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对象一般都是年纪比较小的儿童,男性患者居多,发病高峰年龄在四岁左右。
据研究,导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主要因素是骨髓、脾脏以及淋巴结无限增殖。
儿童白血病早期都患有严重的贫血,他们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全身发热、呕吐恶心、惊厥昏迷、口腔牙龈以及颅内大出血、肝脾和淋巴结部位肿大等。
急淋的治疗主要包括:诱导治疗、巩固治疗、庇护预防、维持和加强治疗。
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转化程度,再及时选择可行性的治疗方案,提高完全缓解率[2]。
2.微小残留病变检测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临床应用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ISH)、流式细胞术(FCM)以及Southern blot等方法组成MDR检测的重要方法。
mrd评分标准
MRD(微小残留病)的评分标准主要是根据骨髓液检测结果来确定,是血液肿瘤的评估标准。
MRD检测结果小于0.1%为正常状态,说明体内不存在微小残留病灶,已经实现了临床治愈,病情复发的可能性比较低。
而MRD结果大于0.1%则提示体内存在对治疗无任何反应或抗药性的变异细胞,后期复发率相对较大。
对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期间需要接受大化疗,每次大化疗后都会进行MRD检测,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目前这项技术是最近几年才有的,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病人体内的坏细胞情况,给医生确定最后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此外,在骨髓穿刺检查结束后,应当做好局部护理,注意卧床休息,防止感染。
疾病治疗期间也需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助于疾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