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下《古诗词三首》课后练习(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1.66 KB
- 文档页数:14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
1.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杂兴.()梅.子()蛱.蝶()
二、一字多音,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今天得到老师的表扬,我很高兴(xīng)。()
2.刚才听到爸爸说要给我买台电脑,我听后兴(xīng)奋极了。()
3.日长(cháng)篱落无人过。()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梅()肥()稀()篱()
每()把()希()离()
四、填动物名称。
1.众()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2.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飞。
五、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并翻译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默背古诗,完成练习。
1.诗中用梅子黄、________________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
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2.诗的一、二句中,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初夏农村特有的景
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诗的三、四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古诗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部编版六年级上《古诗词三首》课外阅读练习一
桃花溪
张 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选自《唐诗三百首》)
1.解释词语:
飞桥: 尽日:
2. 这首诗通过对 幽美景色的描写和对 的询问,抒写了作者一种向往 ,追求 的心情。
3.翻译诗句。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4.读了这首诗,你想到了哪篇有名的古文?
【参考答案】
1.高桥。 整日。
2.桃花溪 渔人 世外桃源 美好生活
3.桃花整天随着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
4.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题金陵渡
张 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选自《唐诗三百首》)
1.这首诗的诗眼是 。 2.诗句“潮落夜江斜月里”的“斜”字能否换成别的字?为什么?
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愁
2.不能,“斜”字很形象地描绘出了天边残月西下的景象,暗喻了诗人的无限愁思。
3.这首诗抒写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愁思,表现了诗人心中的寂寞凄凉的思想感情。
类文阅读-1 古诗词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土膏欲动雨频催,
万草千花一晌开。舍后荒畦犹绿秀,
邻家鞭笋过墙来。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土膏:A.膏药 B.泥土滋润状
晌: A.晌午, B.一天以内的一段时间笋: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再查画
2.诗中描写的景物有、、
和等。
3.这首诗描写的是季的景色,根据诗中的词语
可以看出。4.用自己的话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
5.你还知道哪些范成大的古诗?写一写吧。
【参考答案】
1.B B
2.雨草花竹笋
3.夏春鞭笋过墙
4.屋后的那片荒地也长满了野花野草,一片葱绿秀美;
连邻居家的竹鞭也从院墙下穿过来,钻出了嫩嫩的竹笋。
5.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
闲看中庭栀子花。
1.下列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是()
A.竹溪:小溪旁长着翠竹。B.妇姑:老妇人和小姑娘。
C.相唤:互相呼唤。
D.闲着:农人忙着干活,没有人欣赏盛开的栀子花。
2.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山村景色怎样的特点是
3.把这首诗的前两句改写成现代汉语。
4.从这首诗的后两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参考答案】
1.B
2. 偏僻人稀、清新秀丽、自然静谧
3.雨中传来鸡鸣,山村里依稀一两户人家。村路竹溪
之上,一条板桥斜横。4.示例:我感受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睦,以及
他们劳动的忙碌。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古诗词期末复习含答案
01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练习题
1、苏轼评论王维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试结合本诗作简要的分析。
2、本诗的表现手法主要是什么,试作简要的分析。
3、落笔先写“ ”,寂绝人迹,接着以“ ”一转,引出“人语响”来。
4、这是一首写景诗,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说说前两句与后两句在“动”与“静”上的关系。
5、下面诗句中的哪一句与这首诗的已经不同?( )
A.“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鸟鸣涧》) B.“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过香积寺》) C.“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春夜喜雨》) D.“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题画》)
参考答案
1. 前两句虽不见空山中有他人,但不见人中感受到有人的活动,同时“ 空山不见人”,写出了山林的幽静。后两句写光返深林,复照青苔,是画卷中的主人公所见之景。两者结合, 便是一幅绝好的人景相依的图画。
2. 本诗的艺术手法是反衬,诗人所要描写的中心内容是“ 幽寂”,前两句,诗人写山中“ 不见人”, 山只是一座“ 空” 山, 接着一声“ 人语响”, 划破了这一分山林的幽静,这样的手法便是反衬。同样,后两句诗人目的是写深林中的幽暗景色,即突出写“ 青苔上” 的“ 幽”景。但他不是直接描写整座山林的漆黑, 而是让一缕浅明的阳光投进林深之处,还照在青苔之上,这样给读者的感觉便是,明者自明, 幽处自幽, 而且经此明者的比照, 幽处就显得更幽了。
3.( 空山 但闻)
4. ( 前两句“ 静中有动”:空山寂寂,不见人影,却有说话声回荡;后两句“ 动中有静” , 描写光影流动, 又充满寂静的感觉。)
5.C
02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练习题
1、全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更多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天天文学社
更多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天天文学社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古诗词期末复习含答案
01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练习题
1、苏轼评论王维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试结合本诗作简要的分析。
2、本诗的表现手法主要是什么,试作简要的分析。
3、落笔先写“ ”,寂绝人迹,接着以“ ”一转,引出“人语响”来。
4、这是一首写景诗,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说说前两句与后两句在“动”与“静”上的关系。
5、下面诗句中的哪一句与这首诗的意境不同
A.“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鸟鸣涧》)
B.“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过香积寺》)
C.“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春夜喜雨》)
D.“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题画》)
参考答案 更多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天天文学社
更多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天天文学社
1. 前两句虽不见空山中有他人,但不见人中感受到有人的活动,同时“ 空山不见人”,写出了山林的幽静。后两句写光返深林,复照青苔,是画卷中的主人公所见之景。两者结合, 便是一幅绝好的人景相依的图画。
2. 本诗的艺术手法是反衬,诗人所要描写的中心内容是“ 幽寂”,前两句,诗人写山中“ 不见人”, 山只是一座“ 空” 山, 接着一声“ 人语响”, 划破了这一分山林的幽静,这样的手法便是反衬。同样,后两句诗人目的是写深林中的幽暗景色,即突出写“ 青苔上” 的“ 幽”景。但他不是直接描写整座山林的漆黑, 而是让一缕浅明的阳光投进林深之处,还照在青苔之上,这样给读者的感觉便是,明者自明, 幽处自幽, 而且经此明者的比照, 幽处就显得更幽了。
3.( 空山 但闻)
4. ( 前两句“ 静中有动”:空山寂寂,不见人影,却有说话声回荡;后两句“ 动中有静” , 描写光影流动, 又充满寂静的感觉。)
21 古诗词三首
第一课时 基础篇
1.看拼音,写词语。
Sūn bó chóu
王( ) 停( ) 忧( )
Sì yú pàn
古( ) ( )树 湖( )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
(1)身向榆关那畔.(pàn bàn)行
(2)枫桥夜泊.(bó pō)
(3)风一更,雪一更.(ɡènɡ ɡēnɡ)
(4)聒.(ɡuō tián)碎乡心梦不成
3.把诗句补充完整。
(1) ,天气晚来秋。
(2)明月松间照, 。
(3)月落乌啼霜满天, 。
(4)风一更,雪一更, ,故园无此声。
4.诗词积累填空。
人们常称赞王维的诗、画“ , 。”《山居秋瞑》中的诗句“ ”被誉为“诗中有画”的典范之句。 5.关于《长相思》这首词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词人随着大队人马向山海关外进发,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辛苦。
B.众多的帐幕里深夜还亮着灯,出行在外的人们久久不能入睡,苦不堪言。
C.一阵风过后接着一阵雪,使家乡无风无雪的词人心烦意乱,思多之情油然而生。
D.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出行关外的艰辛和凄苦,抒发了词人浓郁的思多之情。
21 古诗词三首
第二课时 提升篇
1.辨字组词。
榆( )泊( )愁( )畔( )
愉( )伯( )秋( )伴( )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随意春芳歇.
(2)枫桥夜泊.
(3)竹喧归浣女..
(4)山居秋瞑.
(5)身向榆关那畔..行
21 古诗三首
一、写出下面加点字的解释。
1.平明..送客楚山孤( )
2.一片冰心..在玉壶( )
3.欲将轻骑.逐( )
4.只留清气满乾坤..( )
二、读拼音,写词语。
fú róng luò yáng yù hú dà yàn
( ) ( ) ( ) ( )
yàn tái yè dùn yán sè qián kūn
( ) ( ) ( ) ( )
三、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1.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3.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四、阅读诗句,填一填。
1.《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 诗,首句从
写起,为送别设置了
。二句中的“平明”点明
;“楚山孤”,既写出了
,又暗喻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三、四句写的是 ,仍与
之意相吻合。表明自己不为
。
2.《塞下曲》这首诗从题材分,应属于 ,一二句所描写的环境和事件是
。
3.《墨梅》这首诗中写墨梅色彩的诗句是
;突出墨梅气味的诗句是 。
1 / 4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词三首》练习及答案
一、 看拼音,写词语。
fú róng shuǐ hú dà yàn wéi chí
qín láo bó xué kū long diào qiǎn
二、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倘.若( tǎng sàng) 病灶.(dù zào) 绣.花(xiù yòu)
嚣.张( qì xiāo) 镶.嵌( xiāng xāng) 逢.迎( féng fēng)
恭.敬( gòng gōng) 允.许(yǔn yǔ)
三、 比一比,再组词。
昧(_______) 据(_______) 笼(_______) 震(_______)渐(_______)
味(_______) 剧(_______) 拢(_______) 振(_______)惭(_______)
四、 把成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答。
山(____)地(____) (____)天(____)地 奔(____)不(____)
横(____)(____)八 (____)风(____)雨 无线(____)(____)
1.成语中包含近义词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
2.成语中包含反义词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
五、 选择词语填空。
震撼 震惊
1.雷电雨风,吼叫着,(________)着,雨点密集的喧嚷着,到处都是湿的。
2.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________),我忍不住放了它。
2 / 4 猛烈 强烈 剧烈 激烈 热烈
3.蝴蝶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______)的风雨呢?
古诗词三首 课时同步练习题
第一课时
一、一字多音我会选。
xiǔ sù
1.昨天晚上,我在同学家住了一宿( )。
2.下了晚自习,同学们都要回宿( )舍。
二、读拼音,写汉字。
黄昏时分, 一只蜻蜓xú xú ( )落在xīshū( )的 lí bɑ( )上,准备要在这儿借sù( )一晚。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宿( ) 未( ) 径( ) 菜( )
宜( ) 味( ) 经( ) 彩( )
四、读读古诗,说说自己的理解。
1.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诗中描写了________种景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 之情。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
【答案】
一、 徐徐 篱笆 生疏
二、住宿 适宜 未来 品味 小径 经过 白菜 彩色
三、1.xiǔ 2.sù
四、1.宋 杨万里 6 篱落、一径、枝头 儿童 黄蝶 菜花 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第二课时
一、拼一拼,写一写。
傍晚时分,夕阳照在xī ( )疏的篱笆上,几只qīnɡ tínɡ
( )正落在上面休息。
二、形近字组词。
梅( ) 麦( ) 唯( ) 蛱( )
海( ) 青( ) 惟( ) 峡( )
三、一字多音,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今天得到老师的表扬,我很高兴(xīng)。( )
2.刚才听到爸爸说要给我买台电脑,我听后兴(xīng)奋极了。( )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课练
1 古诗词三首
一、看拼音,写词语。
lí luò shū shū zá xìng qīng tíng máo yán chú dòu
( ) ( ) ( ) ( ) ( ) ( )
二、形近字组词。
徐( ) 稀( ) 赖( ) 剥( ) 惟( ) 蓬( )
途( ) 希( ) 懒( ) 禄( ) 维( ) 缝( )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 小路 B. 直径
1. 篱落疏疏一径.深。( )
A. 阴天 B. 树荫
2. 树头新绿未成阴.。 ( )
A. 老翁、老妇 B. 老人
3. 白发谁家翁媪.. ( )
A.顽皮、淘气 B. 游手好闲、品行不端
4. 最喜小儿亡赖..。 ( )
四、先解释加点的字词,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1.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急走:_________________ 寻:___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篱落:________________ 惟:__________________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
1.古诗词三首·清平乐·村居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茅.屋()剥.夺()渔翁.()
房檐.()锄.头()蜻蜓.()
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檐()媚()媪()赖()
詹()眉()温()懒()
三、巧填诗句。
古诗乐园的小朋友们欢乐多。看,这里有一个小朋友正在专注地捕蝉:
意欲捕鸣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有一个小朋友在钓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怕得鱼惊不应人。那边有几个小朋友在
放风筝:儿童散学归来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溪边,有个
小朋友在剥莲蓬:最喜小儿无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有
一个小朋友在追蝴蝶: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默背古诗,解释词语。
茅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媚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翁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锄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亡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回顾古诗,回答问题。
1.词人为什么最喜“小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表现出词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下阙,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金戈铁骑 1《古诗词三首》课堂练习
一、多音字
1.xiǔ sù(选择读音填写到下面括号里)
①昨天晚上,我在同学家住了一宿( )。
②下了晚自习,同学们都要回宿( )舍。
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今天得到老师的表扬,我很高兴.(xīng)。( )
②刚才听到爸爸说要给我买台电脑,我听后兴.(xīng)奋极了。( )
③日长(cháng)篱落无人过。( )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上“√”)
清平乐.( lè yuè ) 茅檐. (yán yáng)
剥.莲蓬 (bō bāo) 亡.赖(wáng wú)
相媚.好(méi mèi) 翁媪.(wēn ǎo)
二、读拼音,写汉字。
1、黄昏时分, 一只蜻蜓xú xú ( )落在xīshū( )的 lí bɑ( )上,准备要在这儿借sù( )一晚。
2、傍晚时分,夕阳照在xī ( )疏的篱笆上,几只qīnɡ tínɡ ( )正落在上面休息。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宿( ) 未( ) 径( ) 菜( )
宜( ) 味( ) 经( ) 彩( )
梅( ) 麦( ) 唯( ) 蛱( )
海( ) 青( ) 惟(
) 峡( )
四、读读古诗,说说自己的理解。
1.《宿新市徐公店》
①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诗中描写了________种景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 之情。
第1课《古诗词三首》
一、选一选,填一填。
1.《宿新市徐公店》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 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 风光。
(A动静结合 晚春 B动静结合 早春)
2.《四时田园杂兴》是 诗人 写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A南宋 范成大 B.北宋 范成大)
3.“清平乐”是_________名,诗人____________描绘了一幅农村风俗画。
(A曲牌 辛弃疾 B词牌 辛弃疾)
二、判断对错我能行。
1.“树头花落未成阴”中的“阴”是“阴天”意思。( )
2.《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兴”读“xīng”。(
)
3.“最喜小儿亡赖”中的“亡赖”意思同“无赖”。( )
三、默写古诗,回答问题。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追黄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它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_____图。其中“_____”和结句中的“____”都说明了暮春季节。
2.“_____”、“_____”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
3.这首是运用了_____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
4.“_____”三个字给读者以想象,在我们面前仿佛浮现出了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
四、写一写。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体现了儿童的天真、可爱,你还学过哪些诗句也是表现儿童的纯真、活泼、可爱的呢?
参考答案:
一、1.A 2.A
3.B
二、1.× 2.√ 3.√
三、1.扑蝶 新绿未成阴 菜花 2.急走 追 3.白描 4.无处寻
四、示例: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1 古诗三首
一、写出下面加点字的解释。
1.平明..送客楚山孤( )
2.一片冰心..在玉壶( )
3.欲将轻骑.逐( )
4.只留清气满乾坤..( )
二、读拼音,写词语。
fú róng luò yáng yù hú dà yàn
( ) ( ) ( ) ( )
yàn tái yè dùn yán sè qián kūn
( ) ( ) ( ) ( )
三、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1.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3.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四、阅读诗句,填一填。
1.《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 诗,首句从
写起,为送别设置了
。二句中的“平明”点明
;“楚山孤”,既写出了
,又暗喻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三、四句写的是 ,仍与
之意相吻合。表明自己不为
。
2.《塞下曲》这首诗从题材分,应属于 ,一二句所描写的环境和事件是
。
3.《墨梅》这首诗中写墨梅色彩的诗句是
;突出墨梅气味的诗句是 。
四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
一、读拼音,写字词。
1.在xī shū( )的lí( )笆旁,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2.田野里,一位老wēng( )正在锄黄豆地里的zá( )草。
3.有个小孩趴在溪边bō( )莲蓬。
二、用“____”画出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亡赖(wú wáng) 清平乐(lè yuè)
蜻(蜓 延 挺) 住(缩 宿 陌)
三、判断一字多音(对的打“√”,错的打“×”)。
1.今天得到老师的表扬,我很高兴(xīng)。( )
2.刚才听到爸爸说要给我买台电脑,我听后兴(xīng)奋极了。( )
3.日长(cháng)篱落无人过。( )
4.昨天晚上,我在同学家住了一宿(sù)。( )
四、形近字组词。
梅( ) 麦( ) 唯( ) 蛱( )
海( ) 青( ) 惟( ) 峡( )
五、写出句子中加横线字词的意思。
1.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疏疏:__________。
阴:__________。
2.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亡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日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相媚好”的意思是__________。这两句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古诗三首
一、写出下面加点字的解释。
1.平明..送客楚山孤( )
2.一片冰心..在玉壶( )
3.欲将轻骑.逐( )
4.只留清气满乾坤..( )
二、读拼音,写词语。
fú róng luò yáng yù hú dà yàn
( ) ( ) ( ) ( )
yàn tái yè dùn yán sè qián kūn
( ) ( ) ( ) ( )
三、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1.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3.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四、阅读诗句,填一填。
1.《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 诗,首句从
写起,为送别设置了
。二句中的“平明”点明
;“楚山孤”,既写出了
,又暗喻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三、四句写的是 ,仍与
之意相吻合。表明自己不为
。
2.《塞下曲》这首诗从题材分,应属于 ,一二句所描写的环境和事件是
。
3.《墨梅》这首诗中写墨梅色彩的诗句是
;突出墨梅气味的诗句是 。
部编版四下《古诗词三首》课后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诗句中与乡村田园景色无关的一项是( )
A.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B.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宿新市徐公店》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
B.《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写初春时节江南的田园景色。
C.《清平乐.村居》这首词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江南农村的田园景色。
D.《四时田园杂兴》最后一句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3.关于本课的三首古诗词,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篱落疏疏一径深”的“疏”和“麦花雪白菜花稀”的“稀”,意思都是“稀疏、稀少”。
B.《宿新市徐公店》从景到人,由静到动,描写了农村春意盎然的美好景象。
C.《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直接描写了农民劳动的情况,田地里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D.三首古诗词都和乡村生活有关,都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美好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稀疏(sū) 杂兴(zá) 锄(chú)豆
B.卧剥(bāo) 亡赖(wú) 蛱蝶(jiā)
C.翁媪(ǎo) 相媚好(mèi) 徐公店(qú)
D.篱笆(lí ba) 茅檐(yán) 老翁(wēng)
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清平乐 快乐 B.最喜小儿亡赖 逃亡
C.四时田园杂兴 兴奋 D.溪头卧剥莲蓬 剥削
二、填空题
6.乡村儿童的生活丰富多彩,让我们在古诗中体会一下吧!
(1)放学放风筝: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树下学种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耐心学垂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牛背吹短笛: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一个“卧”字写出了“小儿”的________。
(2)读这两句词,我体会到了词人___________的心情。
8.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1)“______”和“______”点明这写的是乡村的景物。“___________”表明此时是春天。 (2)从诗句中,我能感受到诗人_________之情。
9.“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是_______描写,宽广的篱落与窄小的一径相对照,稀稀疏疏与绵绵长长相对照,互相映衬,突出了农村清新与宁静。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是________描写,其中“急走”和“追”两个动词十分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10.辨字组词。
徐( ) 篱( ) 疏( ) 锄( )
涂( ) 离( ) 流( ) 助( )
三、诗词曲鉴赏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1.解释加点的词。
(1)锄豆:________。 (2)相媚好:_____。
12.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__________。
1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清平乐:“乐”读“le”。( ) (2)《清平乐·村居》中一个“卧”字使用最妙,它把小儿子的天真活泼、顽皮描写得生动形象。( )
14.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代的______,_____是词牌名,______是题目。词中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流露出作者_______的内心世界。
古诗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15.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诗人___________,诗中描写的季节是__________。
16.诗的一、二句中,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特点向我们展示了农村特有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诗中第三句写道“日长篱落无人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诗的三、四句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__的喜爱之情。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理解。
A.“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出自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意思是: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B.“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出自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意思是: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细致的描绘,热情地赞颂了农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意思是: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此诗描写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离愁和乡思,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
D.“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出自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意思是: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本题ABD选项描写了乡村田园景色的,故本题选C。
2.B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积累。
A.宋代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原文: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译文:稀稀落落的篱笆旁,一条小路通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新叶刚刚长出还未形成树荫。小孩子奔跑着追赶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丛中就再也找不到了。
主要描写乡村田园风光,抒写了作者虽客居他乡却依然闲适的心境。正确。
B.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原文: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译文:初夏时节,金黄的梅子挂满枝头,杏子也变得鲜亮饱满,田里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白天变长了,大家都在田间忙碌,篱落边无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结合译文可知,这首诗写的是初夏时节江南的田园景色。故错误。
C.宋代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原文: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译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是谁家的公婆父老?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江南农村的风俗画。作者先简淡地勾勒出庄户环境,接着选择了老少两组镜头,表现出农家生活的淳朴、和乐,其中洋溢着作者自己对农村生活的赞美和赏悦。语言明白自然,风格清新淡雅。
D.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原文: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译文:初夏时节,金黄的梅子挂满枝头,杏子也变得鲜亮饱满,田里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白天变长了,大家都在田间忙碌,篱落边无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最后一句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故选B。
3.C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理解。
A.“篱落疏疏一径深”出自《宿新市徐公店》,意思是稀稀落落的篱笆旁,一条小路通向远方。“麦花雪白菜花稀”出自《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意思是田里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正确。
B.宋代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原文: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译文:稀稀落落的篱笆旁,一条小路通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新叶刚刚长出还未形成树荫。小孩子奔跑着追赶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丛中就再也找不到了。正确。
C.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原文: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译文:初夏时节,金黄的梅子挂满枝头,杏子也变得鲜亮饱满,田里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白天变长了,大家都在田间忙碌,篱落边无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不是直接描写。故错误。
D.结合以上译文可知,三首古诗词都和乡村生活有关,都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美好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正确。
故选C。
4.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析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稀疏(sū)——(shū):意思是宽松,不稠密。
B.蛱蝶(jiā)——(jiá):蛱蝶科的一种蝴蝶,翅膀呈赤黄色,有黑色纹饰,幼虫身上多刺,危害农作物。
C.徐公店(qú)——(xú):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
故本题选D。
5.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析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乐”“亡”“兴”“剥”是多音字,同学们做题时要结合词语意思确定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乐[ lè ]1、快乐。2、乐于。3、笑。4、(lè)姓(与yuè不同姓)。
[ yuè ]有规律而和谐动人的声音。音乐、奏乐、军乐六经之一。即《乐经》,相传亡于秦始皇焚书。《诗》、《书》、《礼》、《乐》《易》、《春秋》,谓之六经。姓。
[ yào ]喜好、欣赏。用于文言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 lào ]1. 用于地名:~亭,在河北。
亡[ wáng ]1.逃:逃~。流~。2.失去:~佚。~羊补牢。3.死:伤~。死~。4.灭:灭~。~国奴。救~。兴~。
[ wú ]古同“无”,没有。
兴[ xīng ]1.兴盛;流行:复~。新~。现在已经不~这种式样了。2.使盛行:大~调查研究之风。3.开始;发动;创立:~办。~工。~利除弊。百废俱~。4.起;起来:晨~(早晨起来)。夙~夜寐。5.准许(多用于否定式):说话要有根据,不~胡说。6.或许:明天他也~来,也~不来。7.姓。
[ xìng ]兴致;兴趣:豪~。助~。败~。雅~。游~。
剥[ bāo ]去掉外面的皮或壳:~花生。~皮。
[ bō ]义同“剥”(bāo),专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如剥夺,生吞活剥。
A.清平乐qīng píng yuè: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
快乐kuài lè:指作为人的一种心态;感到高兴或满意。令人感到愉快的,快乐的。
B.最喜小儿亡赖zuì xǐ xiǎo ér wú lài:最令人喜爱的是淘气的小儿子。
逃亡táo wáng:(动)逃走在外,流亡四方。
C.四时田园杂兴sì shí tián yuán zá xìng:四个时节田园的各种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