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课动手做做看
- 格式:pptx
- 大小:2.39 MB
- 文档页数:25
13 动手做做看教学目标:1 会认10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中遭到启发。
3 经过学习课文,懂得凡事动要能本人去考虑,能动手的要亲自去感受一下,不要迷信权威的结论。
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会认生字2 教学难点:培养先生从小养成观察、动脑、分析、动手的好习气,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方法:自主探求启发式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预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 同学们,你们紧张不紧张?如今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小马过河》的故事给你们饭放松一下吧,在听的过程中想一想你经过这个故事明白了一个甚么道理?(同学们举手回答成绩)由故事引出这节课的课题《动手做做看》老师板书课题,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课1 课件出示10个生字词,谁情愿当小老师来领着大家读一遍呢?(找一位先生领着先生读一遍)2 小老师读的很好,同学们读的也很棒,声响洪亮,组成词的词语同学们都认识了,那我把字单独拿出来,你们还认识吗?3出示单个字,适当分析结构,进一步加深先生们对字的认识。
4 同学们表现的很棒,如今老师要奖励你们,我们一同玩个游戏,抓小鱼游戏,为本人的表现,给本人一个爱的鼓励。
(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三细读领会1 刚才老师见识了同学们认生字的本领,都很棒,那你们读课文的本领是否是一样很棒呢?如今用本人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找出故事的主人公。
2 同学们回答故事的主人公是谁,课件出示朗志万和伊琳娜,同学们跟两个主人公打个招呼吧。
(同学们纷纷举手抢答)3 主人公我们曾经知道了,如今我们找几个同学起来读一下课文,其他同学考虑这篇课文次要讲了一个甚么故事呢?4 同学们读的真棒,同学回答课文讲了一个甚么故事?4 这个故事的起因是甚么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科学家朗志万提了一个奇怪的成绩。
5 面对科学家提的这个成绩,其他的小朋友置信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呢?同学回答成绩。
6 在这里有一个特殊的字,是喝,解释多音字。
7 其他小朋友都置信了,只需一个小朋友没有置信,她是谁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她又是怎样做的呢?结果怎样?同学回答成绩8 讲解妈妈的教育方式9 伊琳娜得出结论以后是怎样做的呢,从哪里看出来的?同学回答成绩,谁能把语气读的生气一点。
13课动手做做看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描写伊琳娜情绪变化的语句,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具准备:课件第一课时:一、通读导语,了解单元主题二、导入新课1、谈话:小朋友们,当你们在生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们是怎么做的?(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随机评价。
)(生自由发言)板书:动手做做看2、就课题提问。
⑴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谁?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板书:朗志万和伊琳娜他们之间的不同学生可能会说年龄大小,引导学生说出身份的不同。
⑵什么样的人才能叫科学家?有学问的科学家跟伊琳娜会发生故事呢?我们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三、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1、我知道咱班的同学养成了一个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谁来说说你都做了些什么?(学生交流预习方法)2、很多同学在预习的时候已经标好了自然段,圈出了生字,学习习惯真不错!(1)谁愿意把你认识的词语朋友读给大家听呢?指名读,齐读。
(2)同学们读得真好,去掉拼音,你还认识这些字吗?同位之间互相检查生字,如果你的小伙伴遇到了困难请你帮帮他。
(3)指名读四、默读课文,了解大意(一)默读全文。
1、课文中主要介绍了哪两个人物?科学家朗志万向小朋友提出了什么问题?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标出有关的句子。
(1)学生读课文。
(2)汇报交流。
(3)师引导并板书朗志万、伊琳娜(出示每个名字后都齐读两遍,加深印象)2、科学家朗志万向小朋友提出了什么问题?(1)生汇报。
(2)课件出示这段话。
(3)指名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4)指导朗读,读出问的语气。
(二)、讨论:1、你是怎么看朗志万提的这个问题的?2、在小组内交流。
3、在全班发表意见。
五、小结:大家对这个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那课文中的几个小朋友又是怎么想的,谁的答案对呢?我们下节课接着讨论。
13 动手做做看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交流识字方法、复现、辨析指导等,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通过观察插图、角色体验、语言品读等方法,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理解“科学的话,也不定都是对的”的含义,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动手实践,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疑问,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理解“科学的话,也不定都是对的”的含义,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1.动手实践,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疑问。
2.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杯子、金鱼、智慧树、智慧果
实践,已经证明了
课外拓展:
一杯装满水的杯子里,放一枚硬币进去,水不会溢出来,要放好几枚才会溢出来,这是为什么?
一杯装着满满水的杯子,往水杯里放几枚一元的硬币,水才能漫出来,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促使其相互间收缩在一起。
而其张力大于玻璃杯和水之间的吸引力,所以水开始不会流出来。
但是当投入的硬币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水分子之间的张力已经无法支撑玻璃杯和水之间的吸引力或者是水自身的重力,这时候水就会流出来。
小学阶段,是孩子进行科学探究的关键时期。
科学不仅是内容知识,更是一种方法论,一种思考方式,强调的是实践、探索和创新精神。
小学科学教育需要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实践性等特点,从而让孩子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而小学科学教材中的《动手做做看》课程,便是一门以实践为主,启迪学生思考的科学课程。
一、《动手做做看》教案概述《动手做做看》属于小学科学教材中的一种教学方式,主旨在于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实践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教材内容的指导下,能够亲手操作,探究现象,挖掘智慧。
此外,《动手做做看》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
教案主要围绕《动手做做看》教材展开,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相应的引导和支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具体内容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常见的有生命科学、物理科学、地理科学等,具有强烈的生活应用和趣味性。
《动手做做看》教案的大致流程如下:(1)思考与了解,引入课程主题(2)实际操作,探究现象(3)分析探究结果,总结规律(4)应用和延伸,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二、《动手做做看》教案的实施过程(1)思考与了解教师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讨论、问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导入本次实践(2)实际操作学生实地操作,观察、分析、测量、验证,进一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分析探究结果通过数据的传递、信息的共享和讨论交流,让学生发现实验规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应用和延伸不同的题目可以延伸到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引用于生活中,使得孩子们实践科学的环节更加贴近生活。
三、《动手做做看》教案的优势1、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实践探究,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加感性理解,直接感受生活中科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实用价值,并帮助学生激发科学的兴趣。
2、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能够更好的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动手做做看二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动手做做看》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科学家朗志万在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可谓煞费苦心。
WTT在此整理了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动手做做看》,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动手做做看》课文原文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有一次向几个小朋友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
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
这是为什么?”一个小朋友说:“因为金鱼身上有鳞。
”另一个小朋友说:“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
她回到家里问妈妈。
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伊琳娜找来一条金鱼,把它放进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
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水漫出来了。
伊琳娜越想越生气,第二天一早就去问朗志万:“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
他说:“我不是哄骗你们。
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高兴地笑了。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动手做做看》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基础,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
本课生字较少,要放手让学生自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生活实践,自主选择识字方法。
在自主识字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相互启发,教师适当予以点拨。
1、自主识字:自主选择读书方式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合作识字: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读字音,再组词,并告诉小朋友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全班交流汇报:说说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3、识字方法引导:⑴换偏旁识字:慢──漫、篇──骗⑵偏旁归类识字:哎、哄⑶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琳、娜⑷联系学生生活识字:朗读课文的“朗”⑸编字谜识字:士兵的心(志)4、写字指导: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写字教学时,可以做一做“原来是这样”的发现问题的游戏。
动手做做看教案•相关推荐动手做做看教案(通用12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动手做做看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动手做做看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的体会。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对别人提出的问题,你动脑想吗?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你动脑筋想吗?有一位叫伊琳娜的小朋友不但自己动脑筋想,而且还动手做实验来证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动手做做看》。
(二)自读课文1、出示自学提示:①自由读课文,读懂每段话的意思②你赞成“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吗?为什么?2、学生自学,同桌或小组之间可以相互交流。
(三)反馈1、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2、讨论自学提示第②题。
(四)总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示吗?(学生自由谈体会)今后我们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一定要动脑筋思考,有疑惑的地方,要亲自做实验证实一下,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教案点评:在学习了两篇精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前两课的学习方法,在老师的帮助下,自主地学习课文。
动手做做看教案篇2学习目标:会认“朗”等10个生字,会写“另”等9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谈话导入:1)同学们,当你们在生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们是怎么做的呢?(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随讥评价)2)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说“伊琳娜”)“伊琳娜”在遇到疑问的时候,是怎么做的?(板书课题:动手做做看)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识记生字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要多读几遍。
《动手做做看》《动手做做看》优秀教案篇一13、《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会写九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带有质问语气的句子。
3、读懂课文内容,明白不要轻信权威的话,有自己动手尝试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的科学家朗志万说话的目的。
教学难点: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动手是个好习惯。
教学准备:课件、一个玻璃杯、一张纸。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板书:哄骗2、你们还认识吗?(齐读)3、指导书写:白金如欺骗老师说,她把一匹马压扁了,同学们一听,哄堂大笑。
(送入田字格,带读词语:哄骗、哄堂大笑、欺骗)4、回顾课文:① 课文中还有一位小朋友也被哄骗了,她的名字叫“伊琳娜”(板书),是谁哄骗了她呢?朗志万(板书),他是法国著名科学家。
②谁能用黑板上的词概括一下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科学家朗志万哄骗了伊琳娜。
)二、学习课文1)、围绕“哄骗”展开讨论:①读课文,思考:朗志万是怎样哄骗伊琳娜等小朋友的? a、讨论:屏幕出示朗志万的话:请生读—理解—齐读重点理解“漫”b、讨论:对于朗志万的问题,小朋友是如何回答的?同学们,人们一般会怀疑科学家的话吗?(不会怀疑)那么,对于科学家朗志万的话,小朋友们有没有怀疑?(没有)所以一位小朋友毫不怀疑地说:“因为金鱼身上有鳞。
”(读出毫不怀疑)所以另一个小朋友十分肯定地说:“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读出不假思索)2)、围绕伊琳娜的实验揭示文意——“动手做做看”。
a、伊琳娜觉得他们说对了没?(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有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
她回到家里问妈妈。
)b、体会妈妈的话,理解其中的含义出示: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①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并用这句话随时提醒自己②读好妈妈的话。
C、读第五自然段,思考:1、伊琳娜动手做了吗?2、她是怎么做的?3、结果怎样?交流:①结果是:“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