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3课《动手做做看》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2
二年级语文下册13动手做做看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动手做做看》启发学生懂得对别人提出的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动脑筋思考、动手做做看。
WTT在此整理了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动手做做看》,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动手做做看》课文原文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有一次向几个小朋友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
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
这是为什么?”一个小朋友说:“因为金鱼身上有鳞。
”另一个小朋友说:“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
她回到家里问妈妈。
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伊琳娜找来一条金鱼,把它放进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
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水漫出来了。
伊琳娜越想越生气,第二天一早就去问朗志万:“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高兴地笑了。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动手做做看》课后习题一、我会读,连一连。
lǎng lín yī nà āilín piàn hǒng朗鳞伊哎琳娜哄骗二、比一比,组词语。
漫( ) 志( ) 提( ) 喝( )慢( ) 忘( ) 题( ) 渴( )三、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词。
一( )杯子一( )金鱼一( )问题一( )鲜花一( )白云一( )大风四、读拼音,写词语。
qíng lǎng màn cháng lǎng dú màn huà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五、课文阅读。
妈妈说:“不能( ),你( )!”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 ),要( )。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动手做做看二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动手做做看》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科学家朗志万在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可谓煞费苦心。
WTT在此整理了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动手做做看》,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动手做做看》课文原文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有一次向几个小朋友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
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
这是为什么?”一个小朋友说:“因为金鱼身上有鳞。
”另一个小朋友说:“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
她回到家里问妈妈。
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伊琳娜找来一条金鱼,把它放进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
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水漫出来了。
伊琳娜越想越生气,第二天一早就去问朗志万:“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
他说:“我不是哄骗你们。
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高兴地笑了。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动手做做看》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基础,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
本课生字较少,要放手让学生自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生活实践,自主选择识字方法。
在自主识字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相互启发,教师适当予以点拨。
1、自主识字:自主选择读书方式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合作识字: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读字音,再组词,并告诉小朋友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全班交流汇报:说说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3、识字方法引导:⑴换偏旁识字:慢──漫、篇──骗⑵偏旁归类识字:哎、哄⑶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琳、娜⑷联系学生生活识字:朗读课文的“朗”⑸编字谜识字:士兵的心(志)4、写字指导: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写字教学时,可以做一做“原来是这样”的发现问题的游戏。
动手做做看教案•相关推荐动手做做看教案(通用12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动手做做看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动手做做看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的体会。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对别人提出的问题,你动脑想吗?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你动脑筋想吗?有一位叫伊琳娜的小朋友不但自己动脑筋想,而且还动手做实验来证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动手做做看》。
(二)自读课文1、出示自学提示:①自由读课文,读懂每段话的意思②你赞成“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吗?为什么?2、学生自学,同桌或小组之间可以相互交流。
(三)反馈1、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2、讨论自学提示第②题。
(四)总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示吗?(学生自由谈体会)今后我们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一定要动脑筋思考,有疑惑的地方,要亲自做实验证实一下,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教案点评:在学习了两篇精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前两课的学习方法,在老师的帮助下,自主地学习课文。
动手做做看教案篇2学习目标:会认“朗”等10个生字,会写“另”等9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谈话导入:1)同学们,当你们在生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们是怎么做的呢?(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随讥评价)2)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说“伊琳娜”)“伊琳娜”在遇到疑问的时候,是怎么做的?(板书课题:动手做做看)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识记生字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要多读几遍。
《动手做做看》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选6篇)《动手做做看》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2、学习本课生字,认识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2、使学生懂得科学家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教具准备】生子卡片、课件、调色盘、画笔、金鱼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请看,老师手中拿着两种什么颜色的水粉颜料呢?2、把这两种水粉颜料混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呢?3、那究竟会变成什么颜色呢?老师就动手做做看。
(当场演示)4、哎呀,真的变成绿色了,同学们凡是对任何不明白的事情想弄个清楚就必需要齐读课题。
过渡:那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故事呢?我们来学习好吗?二、初读课文,认字词1、下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借助课文下面的拼音读准字音,自己开始读吧。
2、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课文中的生字朋友你们都认识了吗?谁愿意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读这些生词。
3、小老师当得真棒,看,现在拼音没了,你还会读吗?愿意开火车读吗?开始吧。
4、同学们读得真不错,现在只剩下生字了,请同学们拿出生字卡片,把自己认识的摆在桌子上,不认识的可以问问同桌或请教拼音朋友。
5、同学们看,老师把生字朋友集中在卡片上,会读的同学老师抽到哪里你就读哪里,只要认识就大声读,不需要举手了。
6、对这些生字你们都是怎么认识的,说说吧。
过渡:刚才老师见识了同学们识字的本领,下面请同学们看故事中的主人公伊琳娜这时的表情怎样?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后来的表情又怎样了呢?那伊琳娜为什么生气了?后来她又为什么高兴了?三、朗读感情1、请你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试着默读看看有哪个同学能做到不出声。
2、同学们读得不错,请你们分小组去讨论一下伊琳娜为什么生气了,你是从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中知道的?后来她又为什么高兴了,你又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中知道的?讨论完后再分角色读一读,开始吧。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动手做做看》课文原文及赏析《动手做做看》课文原文:一天,科学家朗志万把一个装满水的杯子放在桌子上,问孩子们:“如果我把一枚硬币放进这个装满水的杯子里,水会溢出来吗?”一些孩子说:“当然会。
”另一些孩子说:“不会。
”朗志万笑了笑,没有回答,而是让大家动手做做看。
一个孩子小心翼翼地把一枚硬币放进杯子里,水果然没有溢出来。
大家都很惊讶。
朗志万接着问:“为什么水没有溢出来呢?”孩子们想了想,有的说:“可能是硬币太小了。
”有的说:“可能是水有弹性,能容纳更多的东西。
”朗志万点点头,说:“你们说得都有道理。
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动手做做看,通过实践来验证我们的想法是否正确。
这就是科学的精神。
”赏析:《动手做做看》这篇课文通过讲述科学家朗志万与孩子们的一个小实验,生动地展现了科学探索的过程和科学精神的核心——实践和验证。
课文首先设置了悬念,通过朗志万的问题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和讨论。
然后,通过实际操作,让孩子们亲身经历实验过程,体验到理论与实践的差异,从而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在实验结果出现后,朗志万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孩子们自己思考和分析原因,这既锻炼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也让他们明白了科学知识并非只是接受和记忆,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应用。
最后,朗志万强调了“动手做做看”和“通过实践来验证我们的想法是否正确”的科学精神,这是对孩子们进行科学素养教育的重要一环。
总的来说,《动手做做看》这篇课文以简单易懂的故事和实验,深入浅出地传递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对于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两样最宝贝的东西,你们知道是哪两样吗?(对了,就是我们的手和脑。
无论在以后的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要多动脑勤动手)
2、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两位新朋友。
(课件出示伊琳娜和朗志万的照片和名字)
认读“朗”和“志”。
交流识字方法。
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围绕着他们两个展开的。
板书课题《动手做做看》,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在读了课题后,让学生就题目提出问题,培养透过课题了解和猜测内容的习惯,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带读,师正字音。
另志题提漫朗哄喝骗
(2)打乱顺序指名认读。
(3)找出文中生字的组词,并读一读写一写。
(4)交流识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换偏旁识字:慢—漫篇—骗
偏旁归类识字:哎、哄
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琳、娜
(4)去掉拼音读。
男女生比赛读。
开火车读。
(5)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上,用不同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找规律、找特点、找方法地去学习生字,利用学过的知识帮助记忆,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
三、朗读课文。
1、把生字放回课文中,并在课文里标注拼音,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分自然段读。
师正音。
教师纠正学生读错的字或教学难读的句子。
3、再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4、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
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展现自己所知道的东西,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
四、指导写字。
1、认读“提、题”“漫、慢”等字。
2、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怎样才能把它们写好?
全班交流。
喝、哄:口要写得高、小一点。
朗:左边不是良。
提、题:“提”是左右结构,“题”是半包围结构,注意两个“是”的区别。
【书写之前把发言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自己发现、相互提醒,怎么来记这个字往往比教师枯燥的讲解更有效。
】
3、教师重点范写,学生跟着书空。
4、学生仿写。
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与评价。
【写字的重点是写字行为习惯的养成,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先观察字形再到书写,最后仿写,逐步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书写技能和良好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