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明国语课本(典藏版)
- 格式:doc
- 大小:79.00 KB
- 文档页数:4
由《开明国语课本》引发的反思作者:靳艳艳来源:《科教导刊》2012年第23期摘要《开明国语课本》是新文化运动以后使用比较广泛的三套小学国文教材之一,此书意境优美、贴近生活,重视儿童探究精神的培养。
相较之下,现行教材则存在事实、儿童视角的缺失和标准答案的桎梏。
《开明国语课本》为课程内容的选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我们应本着生活化、现代化、开放化的思路促进现行教材的改革和提升。
关键词开明国语课本反思课程内容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开明国语课本》是中国教育制度发生根本变革以后使用比较广泛的三套小学国文教材之一。
该书由叶圣陶亲自编写,丰子恺书写并配图,于1932年首次出版,先后印行40余版次。
这套78年前的老课本受到了各大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在图书销售网站上更是跻身热销图书行列。
1 《开明国语课本》为什么受欢迎?从1932年至2010年,一套距今近80年的课本缘何如此受欢迎呢?笔者在反复阅读此书并查阅相关资料后,现将《开明国语课本》受欢迎的原因归纳如下:1.1 意象优美《开明国语课本》中选择的文章大多是自然与人、花鸟鱼虫、乃至猫猫狗狗的题材。
如《田里的麦熟了》、《一箩麦》、《你也锄我也锄》、《窗外雪花飞满天》等,这些课文几乎构成了一组儿童田园诗,既有四季风光,又有农人的艰辛劳动。
课本中丰富的取材,活泼的问题,规范的语言,精美的插图和新颖的编排贴近儿童生活,很容易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
少年时期的学生,正是心性活动的时候,读一些意象优美的文章,方足以引人入胜。
1.2 贴近生活在课本中,还有一些寓言、笑话、自然故事、生活趣聞、历史传说和儿童歌谣,好多课文都是适合儿童学习心理,符合儿童阅读口味的妙文佳作。
对于学生来说,课本中的东西也是生活中常见的物事,不至于使学生觉得晦涩难懂,便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学习中也可以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1.3 探究精神的培养书中从头至尾洋溢着开放的探究精神,有些问题并不设置惟一正确答案,以引导学生主动探讨。
开明国语老课本:还需深入开掘的宝藏作者:胡根林王喜利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2016年第08期【评议论著】竺欢《〈开明国语课本〉对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研究》,重庆师范大学,2015安娜《开明版国语课本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借鉴和启示》,青海师范大学,2015丁晓琳《〈开明国语课本(初小)〉范文系统研究》,聊城大学硕士论文,2015赵庆娟《〈开明国语课本〉选文研究》,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朱云《〈开明国语课本〉选文系统研究》,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15张俊博《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科书〈开明国语课本〉结构研究》,渤海大学,2015马升红《1932年〈开明国语课本〉插图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5张文《〈开明国语课本(小学初级)〉与人教版〈小学语文(1-8册〉)选文对比研究》,西南大学,2015【内容提要】现行语文教科书问题多多,引发争议。
而与之相对的民国时期开明国语老课本却备受好评。
近年来,对于这部八十多年前由著名教育局叶圣陶编写、著名漫画家、教育家丰子恺书写并绘制插图的教科书的研究成了学术热点,有的进行专题研究,从选文及选文系统、插图等方面入手,分析其特点;有的进行整体研究,分析它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讨论其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借鉴和启示意义;还有的作比较研究,比较它与当代语文教科书之间的异同等等。
总体上,这些研究还缺乏合适的视角,适切的研究方法,在广度和深度都需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印的民国时期“老课本”《开明国语课本》受到出版市场的青睐,同期重印的《世界书局国语读本》和《商务国语教科书》也变得炙手可热。
《开明国语课本》是国民政府教育部“第一部经部审定的小学教科书”,出版后受到普遍欢迎,先后重印40 多次,影响了建国前一代人的成长。
所幸这套教科书并没有永久地湮没在历史的故纸堆中,七十多年后被重新发现并刊印。
人们发现这套教科书虽然时代久远,但在字里行间散发出的情趣和韵味丝毫没有冲淡。
开明国语课本【《开明国语课本》教了啥】民国时的一套国语课本,5年前被影印出版。
这套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丛书,包括1917年张元济校订的《商务国语教科书》(上下册)、1932年叶圣陶和丰子恺编绘的《开明国语课本》(上下册)与魏冰心等编写的《世界书局国语读本》(上下册),一共6本。
它们因为好评如潮火了起来,2007年底,《开明国语课本》已经卖断货。
这些书为什么会有如此魅力?叶圣陶先生在“编辑要旨”里所言或许可以给出答案――“给孩子们编写语文课本,当然要着眼于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因而教材必须符合语文训练的规律和程序。
但是这还不够。
小学生既是儿童,他们的语文课本必得是儿童文学。
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智慧。
当时我编写这一部国文课本,就是这样想的。
”以下为《开明国语课本》内容选编:第3课先生早“先生,早。
…小朋友,早。
”第18课太阳太阳,太阳,你起来得早。
昨天晚上,你在什么地方睡觉?第22课怎么不种花田里有爸爸种的菜。
我说:“怎么不种花?”爸爸说:“菜也会开花,黄菜花,很好看。
”第28课雨下着雨下着。
远处的山、远处的树都没有了。
太阳也看不见了。
只看见满天的云。
第36课妈妈缝衣服“妈妈,你缝衣服,给哪一个穿?”“我缝衣服,给一个干净的孩子穿。
”“我爱干净。
我的身体干净,头和手、脚也干净。
那个孩子就是我吗?”“是的,是的。
”第41课荷花万年桥边小池塘,红白荷花开满塘。
上桥去,看荷花。
一阵风来一阵香。
第44课小猫姓什么“小猫姓什么,你知道吗?”“小猫姓小。
…“怎么知道他姓小?”“大家叫他小白小白,他不是姓小吗?…‘不对,不对。
小白两个字是他的名字。
…那么他姓什么?…‘我也不知道。
”第59课客人和主人客人在门外。
主人在门里。
两个人笑脸对着笑脸。
“你好?…好。
请到里边坐。
你好?…‘我也好。
”主人捧着一只茶盘。
盘里有两杯茶,又有几种果子。
他说:“请用一杯茶。
请用一点果子。
作者: 荀冰畅
作者机构: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北碚400715
出版物刊名: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
页码: 115-116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3期
主题词:�开明国语课本》;编写理念;语文教材
摘要:时下,公众对语文教材批判的声音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民国时期的老课本,如《开明国语课本》却好评如潮。
无论是体现儿童本位理念还是采用儿童文学这一方法,都为今天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本文着重探讨《开明国语课本》的编写理念,并对其进行全面、理性地思考,力求找到对小学语文教材编写带来的启示。
开明国语课本普通文民国时期小学语文课文选粹生活故事父母之恩人初生时,饥不能自食,寒不能自衣,父母乳哺之、怀抱之。
有疾,则为延医诊治。
及年稍长,又使入学。
其劳苦如此,为子女者,岂可忘其恩乎?《女子国文教科书(初小)》第四册第二十四课,(清)戴克敦等编纂,高凤谦、张元济校订,商务印书馆民国元年至二年订正版记叙文记叙文普通文路遇先生余儿行路中,遇先生。
鞠躬行礼,正立路旁。
先生有命,儿敬听之。
先生有问,又敬答之。
俟先生去,然后行。
人皆称为知礼。
《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第四册第七课,(清)庄俞、沈颐编纂,高凤谦、张元济校,商务印书馆民国元年至五年版自立凡物莫不有死。
草、木、鸟、兽、昆虫,有朝生而暮死者,有春夏生而秋冬死者,有十年百年千年而死者。
虽有迟速,相去曾几何时?唯人亦然。
方其生时,劳之以所为,淫之以所好,汩之以所思。
其经营不已,若无复有尽期者。
及其气散而死,则然不能肉其白骨,与草木、鸟兽、昆虫之变灭何异乎?君子知之,故不以形体之有无为生死,而以志气之消长为生死。
吾今日形体无恙而志气已竭,斯为死矣。
吾志气配乎道义,发乎文章,且与天地同流,而奚有于形体乎?固简策所载古圣贤人,虽死已久矣,而其辉光常如日星之烂然,盖其人至今存也。
然则死而不死,亦在人之自为之而已。
士宜何如自立哉?《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高小)》第二册第四课,(清)樊炳清、庄俞编辑,高凤谦、张元济校订,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年至九年版蜗牛之教训童子自校归,默默然若有所思,母怪而问之。
童子曰:“今日习算,我答数未合,同学皆笑我,号我为钝人;我思此钝人之名,胡独加诸我者?”母曰:“钝何害!汝不见墙上之蜗牛乎?其行甚迟,而奋进不已,卒造乎其极。
汝苟以蜗牛为法,则勤必有功,虽钝何害!”童子闻言,遂勤学。
无何,童子学大进。
每试,辄冠其曹。
向之号为钝人者怪之。
童子曰:“此蜗牛之所教也。
蜗牛缘壁行,虽纡缓而行不止;吾见而感之,因力学不倦,遂得有今日。
使非蜗牛,吾无以致此。
叶圣陶与其民国小学语文教材作者:谢何月来源:《速读·上旬》2017年第12期摘要:近年来,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民国热”。
“民国”之所以回归人们的话语世界,定是有其独特魅力,在教育方面亦是如此。
我国现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1894—1988),作为语文教材的建设者,在民国时期就开始编写语文教材,这些教材堪称摹本,对今天的语文教材编写仍有巨大的影响力。
本文选取了民国时期叶圣陶编写的三套小学语文教材,对它们的研究状况和特点进行整理、分析,旨在探讨叶圣陶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并指出对目前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意义和启示。
关键词:叶圣陶;民国;小学语文教材我国语文教育界的“常青树”——叶圣陶先生,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语文教材编写工作。
据初步统计,叶圣陶先生编写出版的语文教材共计129册(包括叶圣陶先生单独编写,与人合作编写以及主持编写),这些教材无不凝结了叶圣陶先生的汗水和心血,是我们国家“语文界”一笔宝贵的财富。
从1915年起,叶圣陶先生就投身于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工作,也因此累积了不少的教科书编写经验。
在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以第一流学者、作家的身份编写中小学教科书的,叶圣陶先生是第一人。
一、三套教材概览被誉为“一代宗师”的叶圣陶先生及其他所编写的教材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笔者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并进行梳理、整合,把这些文献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关于叶圣陶先生的教材编写思想与实践。
这一类文献以时间为脉络逐层展开,侧重于阐述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以及教材编写的实践经历,对其教材观也做了相应的分析和总结;第二类是有关叶圣陶先生的教材编写成果。
这一类文献聚焦真实的文本,研究围绕文本展开。
比如探讨叶圣陶先生教材的结构、选文、编排、插图等特点。
叶圣陶先生一生编写出版的语文教材高达129册,结合笔者的研究兴趣和搜集的资料,本文以民国时期叶圣陶先生编写的三套小学语文教材进行整理分析。
第一套合称为《开明国语课本》,其中,1932年出版了初小版,共计8册;1934年出版了高小版,共计4册。
好书推荐之一《开明国语课本(上册)》好书推荐之一《开明国语课本(上册)》
今天我终于有空儿,取出了妈妈前几天刚买的《老课本》。
我首先选出的是由叶圣陶爷爷亲自编写的《开明国语课本(上册)》。
这本书的封皮是浅褐色的仿牛皮纸,上面用墨绿色画着一副的生动国画:两簇竹叶下,有两对师生正在相互鞠躬问好。
单看这封面令人有一种朴实的美感由然而生!
翻到目录,得知这本书共有178课,除去最后面的几课,余下的均是每课一页。
书页采用的纸张既不反光伤眼,边缘也不割手,整本书也不重。
每一课的内容是从简至繁,从单纯的画面到短句,再由几句儿歌最后到一小段故事。
课文虽是出自大作家叶圣陶之手,但都是从儿童的视角,讲述着一个个儿童自己的故事。
指甲大小的毛笔楷书,从上到下排成竖列,再从右至左形成短文,看上去既漂亮而且又那么地亲切。
在每一篇课文的下方,还配有大画家丰子恺爷爷水墨国画。
书画一体,浑然天成,令人怎不平心静气,独醉其中呢?
而像这本由大作家和大画家共同精心编著给小学生的教材,至今来说,也是难得一见的珍品啊!
今天,我在这里仅向大家推荐《开明国语课本(上册)》。
这套书的下册我还没来得及欣赏,望大家自己细细品味之后,再来约我共同分享读后感吧!。
《开明国语课本(典藏版)》(全八册)作者: 叶圣陶/编 / 丰子恺/绘出版社:开明出版社原作名:叶圣陶/编丰子恺/绘出版年: 2011-1-6定价: 118.00元装帧:平装ISBN: 9787802059375豆瓣评分8.149人评价5星34.7%4星44.9%3星18.4%2星0.0%1星2.0%评价:•写笔记•写书评•加入购书单•分享到推荐内容简介 · · · · · ·《开明国语课本(典藏版)》是开明书店于上世纪30年代初出版的一套初级小学课本,由叶圣陶先生亲自编写,丰子恺先生书写并绘插图,力求在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同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品德和人格。
课文中既有叶圣陶先生依据儿童生活特点亲自编写的文章,如识字、组词、查字典、写演讲稿等小学生应知应会的实用知识,也有经他改编的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寓言、谜语等儿童文学作品,文体多样,寓教于乐。
这些课文内容前后照应,词句生动形象,语调切近儿童口吻,符合儿童的学习心理,适合儿童诵读吟咏。
本书自1932年出版之后,连续印行四十余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图画和文字的有机结合。
这在当时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不仅一改语文课本枯燥呆板的弊病,还可以拓展儿童的想象,培养儿童的美感。
该课本经当时的教育部审定,确定为“第一部经部审定的小学教科书”,其批语:“插图以墨色深浅分别绘出,在我国小学教科书中创一新例,是为特色。
”开明出版社作为“开明书店”的继承者,秉持“唯愿文教敷,遑顾心力瘁”的精神,经叶圣陶先生后人和丰子恺先生后人的正式授权,倾力推出了这套《开明国语课本(典藏版)》,原样保留了1932年出版的所有内容和样式,原样保留了一代书画大家丰子恺先生亲绘的插图和手书,力求完整再现老一辈教育家语文教育思想的结晶,力求通过文图并茂、原汁原味的方式,把课文中蕴含的中国传统的真、善、美传递给当代的读者。
《开明国语课本(典藏版)》以其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生动有趣的形式和取材,精美的插图和新颖的编排,既可以作为广大家长提高自身修养和教育子女的“范本”,也可以作为有心人的收藏,更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由于此书为繁体字撰写,《开明国语课本(典藏版)》(全四册)附赠繁体、简体字对照手册,便于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 · · · · ·叶圣陶(1894.10.28—1988.2.16),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汉族,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叶圣陶曾担任多项职务。
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
他也是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委员、民进中央主席。
叶圣陶于1988年2月16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叶圣陶主要作品集目录《叶圣陶文集》(1~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4~10月版。
【短篇小说集】《膜》,商务印书馆1922年3月版。
《火灾》,商务印书馆1923年11月版。
《线下》,商务印书馆1925年10月版。
《城中》,上海文学周报社1926年7月版。
《未厌集》,商务印书馆1929年6月版。
《四三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8月版。
【长篇小说】《倪焕之》,上海开明书店19...(展开全部)目录 · · · · · ·第一册一先生早/ 二坐下来/ 三我讲话/ 四小黄狗/ 五你玩皮球/ 六我爱皮球/ 七走出去/ 八晚上/ 九这个是月亮/ 一〇好月亮/ 一一妈妈走来看/ 一二窗子外/ 一三月亮像眉毛/ 一四母鸡小鸡/一五那里有青草/ 一六这是什么东西/ 一七小小房子/ 一八国庆日(一)/ 一九国庆日(二)/ 二〇国庆歌/ 二一小牛画图/ 二二这个像皮球/ 二三这个像馒头/ 二四现在画得像了/ 二五那一张画得好/ 二六到小羊家里去/ 二七帮小羊烧茶/ 二八帮小羊煮饭/ 二九让我也来帮/ 三〇请请请/三一爸爸种菜/ 三二满园菜/ 三三妈妈裁衣/ 三四两件新衣/ 三五北风吹/ 三六雪花/三七雪人/三八你们都不对/ 三九十个好朋友/ 四〇谁敲门/ 四一我们一同玩/ 四二你看像什么第二册一可爱的泥人/ 二“我也不知道” / 三“小猫姓什么” / 四种痘/ 五今天早上/ 六“谁洗得干净” / 七“现在都洗干净了” / 八“你是小鸟” / 九“你是小鱼” / 一〇“你是青虫” / 一一茶话会/ 一二种下几棵树/ 一三都靠十个朋友/ 一四“这里我站不住脚” / 一五“现在你不渴了” / 一六泉水到了河里/ 一七春风来/ 一八柳树条/ 一九不用翅膀上天飞/ 二〇张家姐姐回来了/ 二一黄家哥哥出了门/ 二二纸船/二三“我要做蜜” / 二四“我要开路” / 二五“我要做丝” / 二六“叫我做什么事呢” / 二七“我们开店吧” / 二八大家开店/ 二九店柜和招牌/ 三〇“你做买客” / 三一走到店前/ 三二纸盒改做的房子/ 三三“鸡的家” / 三四大家来住/ 三五南风吹/ 三六一箩麦/ 三七“脏东西” / 三八“大家当心防苍蝇呀” /三九跌到草地上/ 四〇“那里来的信” / 四一你猜是什么/ 四二第一次写的信第二卷(第三、四册)第三册一欢迎新朋友/ 二新书/ 三“我坐飞机了” / 四月亮船/ 五原来做了一个梦/ 六小萤虫/ 七跌到水盆里/ 八沉到水底去了/ 九“这是我们的窠” / 一〇“看你出去不出去” / 一一狗和骨头/ 一二桥上两只羊/ 一三听错了/ 一四看错了/ 一五糖说的话/ 一六盐说的话/ 一七谁好看/ 一八白小羊最好看/ 一九两排白石头/ 二〇“我要老了” / 二一“跑上山去呀” / 二二牛肉/ 二三采棉/ 二四剪羊毛/ 二五孙中山先生/ 二六略/ 二七“何不去旅行” / 二八他们一齐离开树枝/ 二九好大的风呀/ 三〇“点个火” / 三一“烧熟了再吃吧” / 三二他们家里有了火了/ 三三凿石头/ 三四自己打成的东西/ 三五冬天/ 三六麻雀看朋友/ 三七新年庆贺会/ 三八骑马/ 三九北边冷地方(一)/ 四〇北边冷地方(二)/ 四一借书/ 四二《图画故事》第四册一“来得太早了“ / 二“原来没有用的” / 三小时表/ 四玻璃瓶/ 五“这里是池塘” / 六海/ 七三头小羊/ 八好朋友/ 九朝放羊/ 一〇赛猪会/ 一一猪说的话/ 一二“我的身体被缚住了” / 一三“我饿了” / 一四人山/ 一五小人国/ 一六一粒种子/ 一七初进光明的世界/ 一八燕子来了/ 一九燕子飞/ 二〇儿童节/ 二一拔萝卜/ 二二哈哈/ 二三一个大人/ 二四“把我拾起来” / 二五“我望下面就是家乡” / 二六蜗牛看花/ 二七龟和兔子赛跑/ 二八“我能劳动” / 二九懒惰的人/ 三〇寻找小猫/ 三一“送给我的爸爸” / 三二一会儿/ 三三猜谜/ 三四“你说了出来吧” / 三五“可怕的病来了” / 三六标语/ 三七商量/ 三八墙角蜘蛛/ 三九“偷鸡不着蚀把糈” / 四〇树林里的声音/ 四一黑人/ 四二他们快乐极了第三卷(第五、六册)第五册一自己的画/ 二挑选和计划/ 三比从前更有趣味了/ 四我们的学校/ 五牵牛花蕾/ 六向日葵花/ 七一个农人/ 八农人和野兔/ 九查字典/ 一〇不开口的先生/ 一一移菊/ 一二木工/ 一三“尽量吃呀” / 一四“现在我们约定了” / 一五菊花开了/ 一六略/ 一七略/ 一八运动会/ 一九三脚赛跑/ 二〇轮流赛跑/ 二一鲫鱼和蟹/ 二二渔人的网/ 二三这个话不错(一)/ 二四这个话不错(二)/ 二五市集/ 二六“等一会吧” / 二七“这里的情形是这样的” / 二八火车站/ 二九航船埠头/ 三〇种麦合唱/ 三一修理农具/ 三二奇怪的石头/ 三三“那里什么都变了” / 三四虎类的小动物/ 三五怪东西/三六白胡须老人/ 三七没有想到/ 三八日记/ 三九池塘/ 四〇大年夜(一)/ 四一大年夜(二)/ 四二大年夜(三)第六册一中华/ 二黄河的话/ 三破碎的瓦罐头/ 四商代人的书/ 五沙漠/ 六“忽然起了大风” / 七初春的风/ 八春天来了/ 九孙中山先生和农人/ 一〇游中山陵记/ 一一龟和狐/ 一二听狮子叫/ 一三胆量和力量/ 一四黄花冈/ 一五荆轲/ 一六大家动手/ 一七菜秧/ 一八上海来的信(一)/ 一九上海来的信(二)/ 二〇笨人/ 二一百灵搬家/ 二二不死药/ 二三“可爱的同学” / 二四“生了几天病” / 二五一封电报/ 二六两句话/ 二七处处留心(一)/ 二八处处留心(二)/ 二九插秧/ 三〇戽水/ 三一完全不一样(一)/ 三二完全不一样(二)/ 三三小鸟的回家/ 三四公园里(日记)/ 三五比虎更凶猛的东西/ 三六秦始皇/ 三七救火/ 三八水灾/ 三九蜻蜓/ 四〇月夜/ 四一种瓜人的夜/ 四二天上的桥第四卷(第七、八册)第七册一长江/ 二游泰山记/ 三母亲的生日(一) / 四母亲的生日(二) / 五秋天的早上/ 六一群鸽子/ 七民国二十年的旧报纸/ 八拿出我们的力量来(演说) / 九月食的一夜(一) / 一〇月食的一夜(二) / 一一设立图书馆意见书/ 一二新收到的书——伊索寓言/ 一三蒲公英/ 一四梧桐子/ 一五荒岛上的鲁滨逊(一) / 一六荒岛上的鲁滨逊(二) / 一七合群生活/ 一八大扫除/ 一九做皮鞋的作场/ 二〇晏子/ 二一蔺相如/ 二二景阳冈(一) / 二三景阳冈(二) / 二四孙中山先生伦敦遇难(一) / 二五孙中山先生伦敦遇难(二) / 二六河神的新娘(一) / 二七河神的新娘(二) / 二八霜的工作/ 二九冬眠的蛙/ 三〇愚公/ 三一缩地的法术/ 三二我们有一双眼睛/ 三三望远镜和显微镜/ 三四中学生的信/ 三五小学生的信/ 三六黑先生——最能干的工人/ 三七请黑先生出来/ 三八“让我拿一根火柴” / 三九他们的唾沫/ 四〇新年/ 四一杂耍/ 四二口技第八册一踢毽子/ 二轻气球/ 三乘飞机记/ 四风和水/ 五穷人和富翁/ 六纪念室/ 七毕业生的信/ 八一个邮差/ 九云/ 一〇春天/ 一一孙中山先生逝世/ 一二一个恶魔/ 一三林则徐(一)/ 一四林则徐(二)/ 一五我们的力量/ 一六筑路队/ 一七孔庙和孔林/ 一八瀑布/ 一九书的生产(一)/ 二〇书的生产(二)/ 二一简笔字/ 二二我国的文字/ 二三火烧赤壁(一)/ 二四火烧赤壁(二)/ 二五养蚕/ 二六木兰(一)/ 二七木兰(二)/ 二八五月/ 二九南京路上/ 三〇爱迪生的故事/ 三一从农家出来的画家/ 三二月光曲/ 三三碧桐会/ 三四留声机/ 三五最古的祖先那里来的呢/ 三六达尔文/ 三七毛虫和白菜/ 三八动物园/ 三九演讲的材料/ 四〇演讲的声调/ 四一演讲的姿势/ 四二对于乞丐要给钱吗(辩论)·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