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明国语课本
- 格式:doc
- 大小:126.50 KB
- 文档页数:12
开明国语课本《开明国语课本》是民国时期的一套小学语文教材,1932年由叶圣陶主编,丰子恺插画,开明书店出版,一共12册,400来篇课文。
《开明国语课本》自出版后,在1949年前共印了四十余版次,时隔七十年后该教材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关注。
由于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课本,教材深受五四文化运动的影响,在现金这个中西方思潮碰撞激烈的时代,教材编者在继承传统蒙学教材思想精华时也在吸收着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
一、科学观民国新文化运动以后,现代工业社会的一些自然科技知识也从西方得以引进并发展,另一方面也给中国教育的发展打开了新局面。
自1915年,任鸿隽在《科学与教育》中讨论了科学之于教育的重要,中国教育界就明确地提出了科学教育的概念。
“五四”时期,科学教育思潮高涨,通过借助新文化运动的力量,科学教育思潮得到了极大的弘扬。
教育工作者们不光注重科学的传播和普及,同时还注意科学精神的培养。
叶圣陶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深受科学教育思潮的影响,在编写这一教材时创作了一些传播科学思想,介绍现代工业社会常识的儿童文学作品。
如《火车开往北》、《显微镜》、《达尔文》等介绍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家的课文。
教师在向学生传播新的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科学教育思潮在五四时期开始高涨,成为教育工作者们不可忽视的一大重点,这套教材将这一思想贯彻得十分彻底。
二、传统文化道德观五四新文化运动喊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陈独秀提出“废除旧道德,提倡新道德”,一时间社会开始对传统元素进行批判。
民国时期的教材一方面吸收着西方的先进自然科学思想和民主思想,另一方面也继承者清末传统蒙学教材编辑的传统文化道德观。
《开明国语课本》在教材编写时,编者十分注意对儿童文化道德的教育,但是对传统文化道德进行了筛选。
抛开了譬如男尊女卑等一系列的陈旧思想,保留中华传统美德,例如尊师重道、关爱友人、以礼待人等。
如开篇课文《先生早》教材从开始就教育学生尊师重道的道理;还有课文《可爱的同学》展现了同学之间的互相关心爱护,教导学生要懂得感恩,学会感恩;还有教导学生以礼待客的文明礼仪,如课文《客人和主人》这一单元。
由《开明国语课本》引发的反思开明国语课本《开明国语课本》是中国教育制度发生根本变革以后使用比较广泛的三套小学国文教材之一。
该书由叶圣陶亲自编写,丰子恺书写并配图,于1932年首次出版,先后印行40余版次。
这套78年前的老课本受到了各大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在图书销售网站上更是跻身热销图书行列。
1 《开明国语课本》为什么受欢迎?从1932年至2021年,一套距今近80年的课本缘何如此受欢迎呢?笔者在反复阅读此书并查阅相关后,现将《开明国语课本》受欢迎的原因归纳如下:1.1 意象优美《开明国语课本》中选择的文章大多是自然与人、花鸟鱼虫、乃至猫猫狗狗的题材。
如《田里的麦熟了》、《一箩麦》、《你也锄我也锄》、《窗外雪花飞满天》等,这些课文几乎构成了一组儿童田园诗,既有四季风光,又有农人的艰辛劳动。
课本中丰富的取材,活泼的问题,规范的语言,精美的插图和新颖的编排贴近儿童生活,很容易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
少年时期的学生,正是心性活动的时候,读一些意象优美的文章,方足以引人入胜。
1.2 贴近生活在课本中,还有一些寓言、笑话、自然故事、生活趣闻、历史传说和儿童歌谣,好多课文都是适合儿童学习心理,符合儿童阅读口味的妙文佳作。
对于学生来说,课本中的东西也是生活中常见的物事,不至于使学生觉得晦涩难懂,便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学习中也可以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1.3 探究精神的培养书中从头至尾洋溢着开放的探究精神,有些问题并不设置惟一正确答案,以引导学生主动探讨。
比如第十八课《太阳》:太阳,太阳,你起来的早,昨天晚上,你在什么地方睡觉?它以儿童的视角的视角来观察,表现的是儿童的心理,用的是儿童的口吻,语言生动活泼,我们仿佛真的看到一个小朋友在和太阳对话。
课文写出了儿童最宝贵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尤为可贵的是,有些课文不仅告诉孩子们道理,还会教给他们方法。
和今天推行的“标准答案”相比,《开明国语课本》更注重培养儿童的探究精神。
开明国语课本【《开明国语课本》教了啥】民国时的一套国语课本,5年前被影印出版。
这套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丛书,包括1917年张元济校订的《商务国语教科书》(上下册)、1932年叶圣陶和丰子恺编绘的《开明国语课本》(上下册)与魏冰心等编写的《世界书局国语读本》(上下册),一共6本。
它们因为好评如潮火了起来,2007年底,《开明国语课本》已经卖断货。
这些书为什么会有如此魅力?叶圣陶先生在“编辑要旨”里所言或许可以给出答案――“给孩子们编写语文课本,当然要着眼于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因而教材必须符合语文训练的规律和程序。
但是这还不够。
小学生既是儿童,他们的语文课本必得是儿童文学。
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智慧。
当时我编写这一部国文课本,就是这样想的。
”以下为《开明国语课本》内容选编:第3课先生早“先生,早。
…小朋友,早。
”第18课太阳太阳,太阳,你起来得早。
昨天晚上,你在什么地方睡觉?第22课怎么不种花田里有爸爸种的菜。
我说:“怎么不种花?”爸爸说:“菜也会开花,黄菜花,很好看。
”第28课雨下着雨下着。
远处的山、远处的树都没有了。
太阳也看不见了。
只看见满天的云。
第36课妈妈缝衣服“妈妈,你缝衣服,给哪一个穿?”“我缝衣服,给一个干净的孩子穿。
”“我爱干净。
我的身体干净,头和手、脚也干净。
那个孩子就是我吗?”“是的,是的。
”第41课荷花万年桥边小池塘,红白荷花开满塘。
上桥去,看荷花。
一阵风来一阵香。
第44课小猫姓什么“小猫姓什么,你知道吗?”“小猫姓小。
…“怎么知道他姓小?”“大家叫他小白小白,他不是姓小吗?…‘不对,不对。
小白两个字是他的名字。
…那么他姓什么?…‘我也不知道。
”第59课客人和主人客人在门外。
主人在门里。
两个人笑脸对着笑脸。
“你好?…好。
请到里边坐。
你好?…‘我也好。
”主人捧着一只茶盘。
盘里有两杯茶,又有几种果子。
他说:“请用一杯茶。
请用一点果子。
开明国语课本普通文民国时期小学语文课文选粹生活故事父母之恩人初生时,饥不能自食,寒不能自衣,父母乳哺之、怀抱之。
有疾,则为延医诊治。
及年稍长,又使入学。
其劳苦如此,为子女者,岂可忘其恩乎?《女子国文教科书(初小)》第四册第二十四课,(清)戴克敦等编纂,高凤谦、张元济校订,商务印书馆民国元年至二年订正版记叙文记叙文普通文路遇先生余儿行路中,遇先生。
鞠躬行礼,正立路旁。
先生有命,儿敬听之。
先生有问,又敬答之。
俟先生去,然后行。
人皆称为知礼。
《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第四册第七课,(清)庄俞、沈颐编纂,高凤谦、张元济校,商务印书馆民国元年至五年版自立凡物莫不有死。
草、木、鸟、兽、昆虫,有朝生而暮死者,有春夏生而秋冬死者,有十年百年千年而死者。
虽有迟速,相去曾几何时?唯人亦然。
方其生时,劳之以所为,淫之以所好,汩之以所思。
其经营不已,若无复有尽期者。
及其气散而死,则然不能肉其白骨,与草木、鸟兽、昆虫之变灭何异乎?君子知之,故不以形体之有无为生死,而以志气之消长为生死。
吾今日形体无恙而志气已竭,斯为死矣。
吾志气配乎道义,发乎文章,且与天地同流,而奚有于形体乎?固简策所载古圣贤人,虽死已久矣,而其辉光常如日星之烂然,盖其人至今存也。
然则死而不死,亦在人之自为之而已。
士宜何如自立哉?《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高小)》第二册第四课,(清)樊炳清、庄俞编辑,高凤谦、张元济校订,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年至九年版蜗牛之教训童子自校归,默默然若有所思,母怪而问之。
童子曰:“今日习算,我答数未合,同学皆笑我,号我为钝人;我思此钝人之名,胡独加诸我者?”母曰:“钝何害!汝不见墙上之蜗牛乎?其行甚迟,而奋进不已,卒造乎其极。
汝苟以蜗牛为法,则勤必有功,虽钝何害!”童子闻言,遂勤学。
无何,童子学大进。
每试,辄冠其曹。
向之号为钝人者怪之。
童子曰:“此蜗牛之所教也。
蜗牛缘壁行,虽纡缓而行不止;吾见而感之,因力学不倦,遂得有今日。
使非蜗牛,吾无以致此。
《开明国语课本(典藏版)》(全八册)作者: 叶圣陶/编 / 丰子恺/绘出版社:开明出版社原作名:叶圣陶/编丰子恺/绘出版年: 2011-1-6定价: 118.00元装帧:平装ISBN: 9787802059375豆瓣评分8.149人评价5星34.7%4星44.9%3星18.4%2星0.0%1星2.0%评价:•写笔记•写书评•加入购书单•分享到推荐内容简介 · · · · · ·《开明国语课本(典藏版)》是开明书店于上世纪30年代初出版的一套初级小学课本,由叶圣陶先生亲自编写,丰子恺先生书写并绘插图,力求在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同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品德和人格。
课文中既有叶圣陶先生依据儿童生活特点亲自编写的文章,如识字、组词、查字典、写演讲稿等小学生应知应会的实用知识,也有经他改编的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寓言、谜语等儿童文学作品,文体多样,寓教于乐。
这些课文内容前后照应,词句生动形象,语调切近儿童口吻,符合儿童的学习心理,适合儿童诵读吟咏。
本书自1932年出版之后,连续印行四十余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图画和文字的有机结合。
这在当时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不仅一改语文课本枯燥呆板的弊病,还可以拓展儿童的想象,培养儿童的美感。
该课本经当时的教育部审定,确定为“第一部经部审定的小学教科书”,其批语:“插图以墨色深浅分别绘出,在我国小学教科书中创一新例,是为特色。
”开明出版社作为“开明书店”的继承者,秉持“唯愿文教敷,遑顾心力瘁”的精神,经叶圣陶先生后人和丰子恺先生后人的正式授权,倾力推出了这套《开明国语课本(典藏版)》,原样保留了1932年出版的所有内容和样式,原样保留了一代书画大家丰子恺先生亲绘的插图和手书,力求完整再现老一辈教育家语文教育思想的结晶,力求通过文图并茂、原汁原味的方式,把课文中蕴含的中国传统的真、善、美传递给当代的读者。
第一课中华中华,中华,我们大众的家!高大的山岭连延南北,广阔的江河滚滚东下。
良好的田地到处都是,年年生产米、麦、桑、麻。
富足的矿山指说不尽,多量采用哪怕缺乏。
中华,中华,我们爱护它!谁来犯它,我们抵抗他!中华,中华,我们大众的家!第二课黄河的话“我从青海地方的高山动身。
啊,我的路程真不短!起劲的时候我就快快地跑,力乏的时候我就慢慢地跑,我总得走完我的路程。
”“山上的泥沙看见我动身,对我说:‘请你带我们出去,也让我们看看广大的世界。
’我不好推辞,就带着那些黄色的朋友一同跑。
因此,人就叫我‘黄河’。
”“我跑出了长城,又跑进了长城。
我经过没有人烟的沙漠,也经过容易耕种的好地方。
”“有时候,我跑到两座山的中间。
道路狭窄,山崖笔直,逼得我只好拼命快跑。
山上有些什么东西,我都来不及看。
”“我跑到有些地方,只能看见两旁边的堤岸,听说堤岸外边的乡村和城市都比我低,人恐怕我跑到那边去,所以筑起堤岸来。
”“最后我到了海里,多么快乐呀,每天早晨,我可以看海上升起来的太阳!”第三课破碎的瓦罐头父亲在那里看一些画片,我也靠近去看。
画片上印的不是花草,不是鸟兽,也不是什么地方的风景,确是破碎的瓦罐头。
我觉得奇怪,就问父亲:“这些破碎的瓦罐头有什么好看?”父亲指着画片说:“这些是三千多年前商代的东西,在河南省黄河北岸掘出来的。
我们看了这些东西的式样和花纹,可以知道古代人的心思和艺术功夫。
”啊,三千多年前的东西!我听了父亲说的,就拿起画片来仔细看。
这些瓦东西有高的,有矮的,有大口的,有小口的,有平底的,有三脚的,有斜纹的,有回纹的。
论艺术功夫,同现在的陶器差不多。
商代人在这些东西里盛着酒或者牛肉、羊肉,大家取来喝,取来吃,想来也露出一副馋脸儿吧。
第四课商代人的书父亲又从桌子的抽屉里取出一叠画片授给我,说:“你再看这个。
”这些画片上印着一块块黑色的东西,式样和大小都不一样。
上面有一簇簇的白纹,好像是文字,但是我不识。
父亲说:“这些是商代人的书。
《开明国语课本》对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启示【摘要】《开明国语课本》是一部为小学语文教育设计的教材,其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
通过对《开明国语课本》的解读和分析,可以发现其对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启示之处。
该教材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提倡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不仅要注重语法规则,还要注重情感表达和文化意识的培养。
在评价《开明国语课本》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时,应该看到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推动。
建议将《开明国语课本》的理念融入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水平。
总结来看,对《开明国语课本》启示的理解对小学语文教育至关重要,并且展望未来,《开明国语课本》将对小学语文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开明国语课本》,小学语文教育,启示,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作用,融入,重要性,影响。
1. 引言1.1 介绍《开明国语课本》《开明国语课本》是一套专为小学语文教育而设计的教材,它融合了现代教育理念和科学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该教材以优美的文字、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插图吸引了广大学生和教师的关注,成为当代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参考资料。
《开明国语课本》的编写团队由一批资深的语文教师和教育专家组成,他们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语文能力。
这一教材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有效沟通和表达。
通过引入《开明国语课本》,小学语文教育得到了有效的推动和提升。
学生在使用这套教材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还能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们也可以根据《开明国语课本》提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开明国语课本》的出现无疑为当前小学语文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为培养具有优秀语文素养的新一代青少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开明国语》是一本非常好的教材,它以简洁、易懂的文字讲述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
书中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性,使我对中国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书中还介绍了很多关于当代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内容,使我能够在不同时代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
例如:在遇到困难时应该如何坚强勇敢、保护自己并把目光向前看。
此外,书中还为我们带来了很多高尚品格、优雅风采和正直表现方面的启发,使我能够在生命旅途上找到一个真正意义上“开明”之路。
开明国语课本书名: 《开明国语课本》作者: 叶圣陶 编,丰子恺 绘ISBN : 9787543924857类别:教育页数: 196 定价: ¥26.00 出版社: ¥26.00 出版时间: 2005-1-1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目录编辑本段简介1932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了一部初等小学用的国语课本,共八册。
叶圣陶(绍钧)先生写的课文,丰子恺先生绘的插图。
课本上市后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赞誉。
尤其小学教员,他们说有的教材内容陈腐,语言枯燥,插图呆板,孩子们见了就厌烦,哪儿来的学习兴趣。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科书本该编成这个样子。
我父亲和丰先生受到了鼓舞,1934年,又完成了高等小学用的四册国语课本。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上海开明书店正处在火线上,受到了很大的损失,许多书籍只好停印,包括所有的小学教科书。
叶圣陶说这部课本初小八册,高小四册,共四百来篇课文。
四百来篇,“形式和内容《开明国语课本》都很庞杂,大约有一半可以说是创作,另外一半是有所依据的再创作,总之没有一篇是现成的,抄来的。
”又说,“给孩子们编写语文课本,当然要着眼于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因而教材必须符合语文训练的规律和程序。
但是这还不够。
小学生是儿童,他们的语文课本必是儿童文学,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智慧。
当时我编这一部国语课本,就是这样想的。
”《开明国语课本》绝版将近七十个年头,早已很难寻觅了。
后来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居然找到了一部完整的,将作为“文献”影印出版,书名简单明白,就叫《开明国语课本》。
[1]编辑本段目录上册赵长天:旧书新读的意义徐根荣:表现和培育儿童的探索精神第1课早上起来第2课上学去第3课先生早第4课红花开第5课来拍球第6课我拍白球第7课一二第8课大家看书第9课书上第10课三只牛吃草第11课大家画牛第12课大家写字第13课明天会第14课月亮出来了第15课月亮光光第16课影子第17课起来第18课太阳第19课母鸡小鸡第20课小鸡都不识第21课小小房子第22课怎么不种花第23课田里的菜第24课桃花开了第25课柳条长第26课我画桃花第27课这样就好了第28课雨下着第29课雨点、雨点第30课雨停了第31课田里第32课农人种田第33课小房子第34课妹妹哭了第35课再搭起来第36课妈妈缝衣服第37课说故事第38课十只猪过桥第39课我叫黄小云第40课我家门前第41课荷花第42课可爱的泥人第43课我也不知道第44课小猫姓什么第45课今天早上第46课出家门第47课泉水和小草……下册第1课中华第2课黄河的花第3课破碎的瓦罐头第4课商代人的书第5课沙漠第6课忽然起了大风第7课初春的风第8课春天来了第9课孙中山先生和农人第10课游中山陵记第11课龟和狐第12课听狮子叫第13课胆量和力量第14课黄花岗第15课荆轲第16课大家动手第17课菜秧第18课上海来的信第19课笨人第20课百灵搬家第21课可爱的同学第22课生了几天病第23课一封电报第24课两句话第25课插秧第26课戽水第27课完全不一样第28课小鸟回家第29课公园里(日记)第30课比虎更凶猛的东西第31课救火第32课水灾第33课蜻蜓第34课月夜第35课种瓜人的夜第36课天上的桥第37课游泰山记第38课母亲的生日第39课一群鸽子第40课月食的一夜第41课设立图书馆意见书第42课新收到的书——伊索寓言第43课蒲公英第44课梧桐子第45课荒岛上的罗宾逊第46课合群生活第47课大扫除第48课做皮鞋的作场第49课晏子第50课蔺相如第51课景阳冈第52课孙中山先生伦敦遇难第53课河神的新娘第54课霜的工作第55课冬眠的蛙第56课愚公第57课我们有一双眼睛第58课望远镜和显微镜第59课中学生的信第60课小学生的信第61课黑先生——最能干的工作第62课请黑先生出来第63课让我拿一根火柴第64课杂耍第65课口技第66课踢毽子第67课轻气球第68课承飞机记第69课风和水第70课穷人和富翁第71课纪念室第72课毕业生的信第73课一个邮差第74课云第75课春天第76课林则徐第77课我们的力量第78课孔庙和孔林第79课瀑布第80课火烧赤壁第81课从农家出来的画家第82课月光曲第83课留声机第84课毛虫和白菜第85课动物园第86课达尔文编后记编辑本段摘录1、柳条长柳条长,桃花开,蝴蝶都飞来。
菜花黄,菜花香,蝴蝶飞过墙。
飞飞飞,看不见,蝴蝶飞上天。
2、小房子妹妹搭了八九所小房子,指着说:“那边是田,这边是房子。
白天,我们到田里去种田。
晚上,我们回到屋子里睡觉。
”3、妹妹哭了小狗过来,把八九所小房子冲塌。
妹妹哭了。
妈妈说:“哭什么呢?小狗冲塌你的小房子,你不会再搭起来吗?”4、再搭起来妹妹再搭起小房子来,又把十多枝柳条插在小房子前面。
她拍着手说:“比以前更好了。
我们种田回来,可以在柳树下坐坐。
”5、小猫姓什么“小猫姓什么,你知道吗?”“小猫姓小。
”“怎么知道他姓小?”“大家叫他小白小白,他不是姓小吗?”“不对,不对。
小白两个字是他的名字。
”“那么他姓什么?”“我也不知道。
”6、泉水和小草泉水从山上下来。
小草问:“你到哪里去?”泉水说:“我到地上去。
”小草说:“请你停一停。
我和你一同玩。
”泉水说:“这里我停不住脚。
再会吧。
”7、泉水和河水泉水到了河里,许多朋友欢迎他。
太阳光拍拍他的背。
白鹅到河里看他。
小鱼和他一同玩。
又有不少的花草,都对他点头。
《开明国语课本》泉水说:“这里好朋友很多。
我在这里住一下吧。
”8、十只猪过桥十只猪过桥,母猪在前面,小猪跟在后面。
过了桥,母猪回过身来,指着小猪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我们共有十只,怎么少了一只呢?”9、绿衣邮差上门来薄薄几张纸,纸上许多黑蚂蚁。
蚂蚁不做声,事事说得清。
10、请问尊姓永儿的爸爸对永儿说:“如果有客人来,先要问他尊姓。
”明天,对门的徐先生来看永儿的爸爸,永儿说:“徐先生,请问尊姓?”编辑本段背景七十八年前——就是1932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了一部初等小学用的国语课本,共八册。
我父亲叶圣陶(绍钧)先生写的课文,父亲的好友丰子恺先生绘的插图。
课本一上市,果然有点儿轰动,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赞誉。
尤其小学教员,他们说有的教材内容陈腐,语言枯燥,插图呆板,孩子们见了就厌烦,哪儿来和学习兴趣。
常言道“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科书本该编成这个样子。
我父亲和丰先生受到了鼓舞,1934年,又完成了高等小学用的四册国语课本。
父亲和丰先生编这十二册课本的时候,我已经进初中了;七十年前的琐事,我还能想起一些来。
父亲写的课文,尤其是歌谣,有些我还能背诵;丰先生绘的插图,我还记得一些轮廓。
初小第一册第一课只两行:一行是“先生早!”孩子们的口吻;一行是“小朋友早!”老师的口吻。
两句话都很短,初学的听一遍就会;七个字中有一个是重复的,论生字只有六个,笔画都不多,间架又清楚,容易认,比着写也方便。
把这两句放在第一册开头,似乎还有些讲究。
开学那天,初小一年级生是头一回跨进学校,觉得什么都既新鲜又陌生。
见着老师,他们上前去鞠了躬,问了好;老师微笑着欢迎他们。
等到上国语,老师发下课本,他们翻开一看,方才那温馨的一刹那原来已经写上课本了,还有像快照似的插图哩。
插图上画着校园的一角,叶绿花红的美人蕉开得正盛,正是初秋时节。
教课的老师如果善于启发,定能使孩子们感到学习的快活,逐渐养成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上海开明书店正处在火线上,受到了很大的损失,许多书籍只好停印,包括所有的小学教科书。
直到1980年,父亲已经到了我现在这个年纪了,有人约他写一篇《我和儿童文学》,他才回想起半个世纪前,曾编过这样一部小学语文课本。
他说这部课本初小八册,高小四册,共四百来篇课文。
四百来篇,“形式和内容都很庞杂,大约有一半可以说是创作,另外一半是有所依据的再创作,总之没有一篇是现成的,抄来的。
”又说,“给孩子们编写语文课本,当然要着眼于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因而教材必须符合语文训练的规律和程序。
但是这还不够。
小学生既是儿童,他们的语文课本必得是儿童文学,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智慧。
当时我编这一部国语课本,就是这样想的。
”《开明小学国语课本》绝版将七十个年头,早已很难寻觅了。
忽然传来喜讯,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居然找到了一部完整的,将作为“文献”影印出版,书名简单明白,就叫《老开明国文课本》。
我高兴之余,遵嘱写了这篇说明。
编辑本段特点大师之作至今依旧有魅力除了课本内容的浅显易懂,丰子恺这位大师的亲笔,也让这本教材显得更与众不同。
“这种民国时期的老课本,全是手写的字体,配上可爱的漫画,一下子感觉不是那么冰冷冷的了。
”孩子在静安区附校上一年级的家长徐妈妈表示,她给孩子选择这本书的原因是她自己就非常喜欢近代的手写繁体,“感觉这样的字让人心情安静,丰子恺的插图笔画简单,但随时随地流露出对生活的细微观察,略带稚拙的书法孩子看了也很喜爱,可以让孩子自然而然体会到五千年文化的绵延悠长。
这是我们现在的教材中所看不到的。
”不少家长都表示,不仅是孩子爱看,这本书和《小王子》一样,也能让成年人重归平静的心灵,感受一些最纯真的东西。
符合儿童心理寓教于乐这本书曾经在高安路小学被引为课外读本,被推荐给家长。
语文特级教师景洪春老师就表示,这本书每课的内容不多,但是重复字量非常多,很适合识字。
又蕴含了足够的内容含量和思想深度,既有《商代人的书》、《孔庙和孔林》、《荆轲》等历史知识,又有《伊索寓言》、《荒岛上的鲁宾逊》、《月光曲》等外国文学,还有《菜秧》、《望远镜和显微镜》、《种痘》等各种生活自然常识。
“叶圣陶本身是一个儿童文学作家及教育家,所以他编写的课本很活泼,让孩子自然产生学习兴趣。
丰子恺的插图与文字有机结合,更是锦上添花。
”这套老课本的一书难求对当前学生教材的编写者应该有所触动。
《收获》杂志副主编叶开就在博客中表示,语文教材是教育思想的体现,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语文教材。
被我们下意识地理解为“旧”的教材,因其浓烈的人道主义思想飘香,反而显得历久弥新。
他认为,我们目前的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工具化,而失去了人文性考量。
“语文教材是学校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材料,不仅要传达出准确合理的面对语文课本,孩子什么时候才会微笑?教学目标,而且要通过基本的识字教育过渡到美德教育和修辞教育。
这里的美德,不是空泛的说教,而是有根植于传统文化历史深处的最根本的价值理念,并且把这些历久弥新的道德,用美好的修辞表达出来。
”浅显易读又不失儿童天真在沪上某知名育儿论坛上,一封几年前推荐的育儿书籍的帖子中,就已经把《开明国语课本》列入其中。
因为早已买不到,不少家长只能在网上下载全本,然后再打印出来,作为孩子在家里的课外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