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明国语课本》语言特点及语言价值观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331.23 KB
- 文档页数:4
开明国语课本《开明国语课本》是民国时期的一套小学语文教材,1932年由叶圣陶主编,丰子恺插画,开明书店出版,一共12册,400来篇课文。
《开明国语课本》自出版后,在1949年前共印了四十余版次,时隔七十年后该教材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关注。
由于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课本,教材深受五四文化运动的影响,在现金这个中西方思潮碰撞激烈的时代,教材编者在继承传统蒙学教材思想精华时也在吸收着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
一、科学观民国新文化运动以后,现代工业社会的一些自然科技知识也从西方得以引进并发展,另一方面也给中国教育的发展打开了新局面。
自1915年,任鸿隽在《科学与教育》中讨论了科学之于教育的重要,中国教育界就明确地提出了科学教育的概念。
“五四”时期,科学教育思潮高涨,通过借助新文化运动的力量,科学教育思潮得到了极大的弘扬。
教育工作者们不光注重科学的传播和普及,同时还注意科学精神的培养。
叶圣陶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深受科学教育思潮的影响,在编写这一教材时创作了一些传播科学思想,介绍现代工业社会常识的儿童文学作品。
如《火车开往北》、《显微镜》、《达尔文》等介绍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家的课文。
教师在向学生传播新的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科学教育思潮在五四时期开始高涨,成为教育工作者们不可忽视的一大重点,这套教材将这一思想贯彻得十分彻底。
二、传统文化道德观五四新文化运动喊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陈独秀提出“废除旧道德,提倡新道德”,一时间社会开始对传统元素进行批判。
民国时期的教材一方面吸收着西方的先进自然科学思想和民主思想,另一方面也继承者清末传统蒙学教材编辑的传统文化道德观。
《开明国语课本》在教材编写时,编者十分注意对儿童文化道德的教育,但是对传统文化道德进行了筛选。
抛开了譬如男尊女卑等一系列的陈旧思想,保留中华传统美德,例如尊师重道、关爱友人、以礼待人等。
如开篇课文《先生早》教材从开始就教育学生尊师重道的道理;还有课文《可爱的同学》展现了同学之间的互相关心爱护,教导学生要懂得感恩,学会感恩;还有教导学生以礼待客的文明礼仪,如课文《客人和主人》这一单元。
年轻人·教育NIANQINGREN JIAOYU2019·0 9《开明国语课本》的特色浅析陆怡婷(昆山市千灯中心小学校,江苏 苏州 215000)摘 要:教材是课程的主要载体,也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
笔者通过对《开明国语课本》课本的特色分析,挖掘《开明国语课本》在低年级课文编选中可供借鉴的部分。
以期对低年级课文编选有所启示。
关键词:《开明国语课本》;小学语文教材;低年级课文编选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872(2019)33-0237-011 语言浅显易懂,对话童谣有趣味《开明国语课本》低年级的四册课本中,几乎无法区分课文的体裁,其中的大多数课文是没有体裁形式的,它们仅仅是一些人物对话。
四册教材一共168篇课文,其中对话类课文大约109篇,童谣26篇,书信1篇(处于第三册),便条2(处于第四册),对话类课文占的比重约为65%,占了四册课文的一大半,尤其是第一、第二册课本中对话类课文所占比重接近70%。
童谣类课文在低年级四册课本中占比约为15%,居于第二。
由此可见,《开明国语课本》的低年级课文系统中对话与童谣占比很重,这也体现了叶圣陶先生编写这套教材时的初衷:“本书……词、句、语调力求与儿童切近,同时又和标准语相吻合,适于儿童诵读或吟咏。
”对话是最贴近儿童平时接触的语音、语调和语气的,儿童最易学会的就是对话语言。
而由于这些对话又是叶圣陶先生在生活中细心留意,反复推敲出来的,因此尤为精细干练,比如初小第一册的第一篇课文就是两句最简单的对话:“先生,早!小朋友,早!”初小第一册的第三十八篇课文《你们都不对》,这段对话同样短小而充满童真童趣,体现了弟弟妹妹的天真无邪,同时也将“每个人有十个手指”这一常识用一个有趣的对话情境展现给学生。
配上课文下方的插图——弟弟妹妹扳着手指头认真数着,妈妈在一旁慈爱地教导,尤为传神有趣。
研究情境教育的专家李吉林在其《有情有境导童稚》一文中提到:“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
好书推荐之一《开明国语课本(上册)》好书推荐之一《开明国语课本(上册)》
今天我终于有空儿,取出了妈妈前几天刚买的《老课本》。
我首先选出的是由叶圣陶爷爷亲自编写的《开明国语课本(上册)》。
这本书的封皮是浅褐色的仿牛皮纸,上面用墨绿色画着一副的生动国画:两簇竹叶下,有两对师生正在相互鞠躬问好。
单看这封面令人有一种朴实的美感由然而生!
翻到目录,得知这本书共有178课,除去最后面的几课,余下的均是每课一页。
书页采用的纸张既不反光伤眼,边缘也不割手,整本书也不重。
每一课的内容是从简至繁,从单纯的画面到短句,再由几句儿歌最后到一小段故事。
课文虽是出自大作家叶圣陶之手,但都是从儿童的视角,讲述着一个个儿童自己的故事。
指甲大小的毛笔楷书,从上到下排成竖列,再从右至左形成短文,看上去既漂亮而且又那么地亲切。
在每一篇课文的下方,还配有大画家丰子恺爷爷水墨国画。
书画一体,浑然天成,令人怎不平心静气,独醉其中呢?
而像这本由大作家和大画家共同精心编著给小学生的教材,至今来说,也是难得一见的珍品啊!
今天,我在这里仅向大家推荐《开明国语课本(上册)》。
这套书的下册我还没来得及欣赏,望大家自己细细品味之后,再来约我共同分享读后感吧!。
《开明国语课本》儿童生活化内容探析摘要本文通过对叶圣陶先生与丰子恺先生在民国时期共同编写《开明国语课本》的研读梳理后发现:该套课本以儿童的不同成长阶段、不同生长环境中的活动为选文视角,呈现儿童生活化内容,即儿童自己、儿童与亲戚、朋友及身边人的生活,逐渐扩展到社会、自然的生活。
关键词开明国语课本儿童生活化语言表达力2005年1月,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一套尘封73年之久的老课本——《开明国语课本》。
这套课本在发行6年后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出版社重印、书店和网店卖断货、家长和学生热捧、媒体和学者热议……《开明国语课本》已得到的高度认同是我们现今各种版本教材翘首指望却又遥不可及的目标。
当下教材的教条化、泛政治化倾向等种种“病毒”侵害着教材的使用者,致使学校教师处于不得不用的无奈,学生处于不得不学的痛苦。
恰逢老课本的出版,回顾之,确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特别是由叶圣陶亲自编写、丰子恺书写并绘编插图的《开明国语课本》上下两册的出版发行不仅表达了对民国时期的怀旧情愫,而且它独有的文本内容和语言表达着实为我们语文教科书的编者和读者送来了一丝春风拂面的清新之感。
一、《开明国语课本》概述掀开《开明国语课本》的面纱,我们由衷地佩服作者在内容编排、取材和语言等方面的创意。
每篇课文的上部不仅配有一幅精美的图画,而且字体有从大到小的变化,丰子恺先生根据儿童阅读材料的不同,精心设计了行楷体、手写体和印刷体等多种字体交替使用,第1课到第154课以手写体为主,第155课开始以印刷体为主。
启迪思考的插图和与插图配套的简体字相得益彰,文字叙述的内容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紧系儿童生活,从儿童自己到身边人再到社会,最后逐渐拓展到自然。
细细地咀嚼,我们还会发现此套课本是用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儿童化语言向孩子们传达着简单而重要的价值观,如文中第三课《先生早》,就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刚跨入学校的学生鞠躬并向先生问候,先生也微笑着欢迎这些可爱的学生,一幅师生之间互尊互爱的画面丰满而传神地跃然于纸上,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潜移默化地植入了学生的内心之中。
《开明国语课本》对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启示【摘要】《开明国语课本》是一部为小学语文教育设计的教材,其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
通过对《开明国语课本》的解读和分析,可以发现其对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启示之处。
该教材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提倡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不仅要注重语法规则,还要注重情感表达和文化意识的培养。
在评价《开明国语课本》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时,应该看到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推动。
建议将《开明国语课本》的理念融入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水平。
总结来看,对《开明国语课本》启示的理解对小学语文教育至关重要,并且展望未来,《开明国语课本》将对小学语文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开明国语课本》,小学语文教育,启示,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作用,融入,重要性,影响。
1. 引言1.1 介绍《开明国语课本》《开明国语课本》是一套专为小学语文教育而设计的教材,它融合了现代教育理念和科学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该教材以优美的文字、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插图吸引了广大学生和教师的关注,成为当代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参考资料。
《开明国语课本》的编写团队由一批资深的语文教师和教育专家组成,他们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语文能力。
这一教材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有效沟通和表达。
通过引入《开明国语课本》,小学语文教育得到了有效的推动和提升。
学生在使用这套教材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还能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们也可以根据《开明国语课本》提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开明国语课本》的出现无疑为当前小学语文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为培养具有优秀语文素养的新一代青少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开明国语》是一本非常好的教材,它以简洁、易懂的文字讲述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
书中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性,使我对中国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书中还介绍了很多关于当代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内容,使我能够在不同时代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
例如:在遇到困难时应该如何坚强勇敢、保护自己并把目光向前看。
此外,书中还为我们带来了很多高尚品格、优雅风采和正直表现方面的启发,使我能够在生命旅途上找到一个真正意义上“开明”之路。
儿童本位的《开明国语课本》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儿童本位的《开明国语课本》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社会发展的进步,教育内容和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变化。
新的教学理念认为,教育应该从儿童的需求出发,以儿童为本位,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开放的教学环境。
而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教学方式和内容也应该紧随时代的步伐,适应儿童的成长需要和语言学习的规律。
《开明国语课本》就是一套儿童本位的语文教材,它以儿童为本位,从儿童的语言认知和语用交际出发,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的提高,挖掘儿童内心丰富的情感和体验,并引导其积累和表达。
因此,对于研究儿童本位教学方式和教材研究来说,这套教材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通过对《开明国语课本》中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概括,深入研究和探讨其在儿童本位教学方式中的体现和价值。
2. 通过开展教学实验和案例分析,探索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运用儿童本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其学习潜能和个性特点,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3. 基于对学生的点评和评价,分析《开明国语课本》在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情感体验等方面所落实的儿童本位教学的效果和影响。
三、预期目标:1. 通过对《开明国语课本》的研究,深化对儿童本位教学方式的理解和认识,为更好地实施儿童本位教学提供参考和指导。
2. 建立具体的儿童本位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3. 推广儿童本位教育理念,加速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型和升级,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