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嗜肺军团菌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2
不同年龄段嗜肺军团菌肺炎患儿的肺部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分析【摘要】嗜肺军团菌肺炎是一种严重的肺部感染疾病,不同年龄段的患儿其肺部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有些许差异。
在新生儿期,患儿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发热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
在婴幼儿期,可表现为咳嗽、喘息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C 反应蛋白升高。
幼儿期和学龄期的患儿则可能出现咳嗽、胸痛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对比发现白细胞计数及炎性指标升高。
青少年期的患儿可能表现为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能出现多器官功能损伤的情况。
综合分析不同年龄段嗜肺军团菌肺炎患儿的肺部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嗜肺军团菌肺炎、不同年龄段、肺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幼儿期、学龄期、青少年期、共性与差异1. 引言1.1 嗜肺军团菌肺炎概述嗜肺军团菌肺炎是一种由军团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侵犯肺部组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军团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通常通过空气传播进入人体呼吸道,并在肺部引起感染。
嗜肺军团菌肺炎的特点是病情进展迅速,症状严重,易引起呼吸衰竭和呼吸道感染的并发症。
嗜肺军团菌肺炎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咳痰带血、全身乏力、意识模糊等表现。
在不同年龄段的患儿中,表现可能有所不同,需要及时进行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儿,嗜肺军团菌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也需有所不同。
对不同年龄段的患儿肺部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的分析至关重要,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2. 正文2.1 新生儿期肺部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在新生儿期,嗜肺军团菌肺炎的肺部临床表现常常表现为呼吸急促、吸气性啼哭、喘鸣等呼吸困难症状。
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发绀、氧饱和度下降等严重症状。
在实验室检查方面,血液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增高等炎症指标升高。
嗜肺军团菌生化鉴定结果
嗜肺军团菌生化鉴定结果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革兰氏染色:嗜肺军团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经过革兰氏
染色后呈红色。
2.氧化酶试验:嗜肺军团菌氧化酶试验结果为阳性,这是鉴定该
菌种的一个重要指标。
3.生长条件:嗜肺军团菌需要在特定的生长条件下才能生长繁殖,
例如在36℃左右的水环境中生存,且易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4.培养特性:嗜肺军团菌需要在特定的培养基上培养才能获得较
好的生长效果,例如在人工水环境(如集中空调循环冷却水、
自来水、淋浴水、温泉浴池水、游泳池水、人造喷泉水)中容
易滋生。
5.抗药性:嗜肺军团菌对不同的抗生素有不同的抗药性,需要根
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总之,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生化鉴定结果,可以确定是否为嗜肺军团菌感染,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嗜肺军团菌培养条件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是引起军团病的致病菌。
为了研究和了解嗜肺军团菌的生长和培养条件,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
嗜肺军团菌的培养需要提供适当的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
以下是嗜肺军团菌培养的条件和方法:1. 培养基的选择:嗜肺军团菌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常用的是碳水化合物和氮源丰富的液体培养基,如BCYE (Buffered Charcoal Yeast Extract)培养基。
BCYE培养基含有碳源、氮源、矿物质和其他必需的营养物质,适合嗜肺军团菌的生长。
2. pH值和温度:嗜肺军团菌的最适生长pH值为6.9-7.2,最适生长温度为35-37摄氏度。
因此,在培养嗜肺军团菌时,需要将培养基的pH值调整到适当的范围,并在恒温箱中保持适宜的温度。
3. 氧气浓度:嗜肺军团菌是一种好氧菌,需要充足的氧气来进行生长。
因此,在培养嗜肺军团菌时,需要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
可以使用培养瓶或培养皿进行培养,以提供足够的表面积和氧气接触。
4. 培养时间:嗜肺军团菌的生长速度较慢,通常需要3-7天的时间才能形成可见的菌落。
因此,在培养嗜肺军团菌时,需要耐心等待并定期观察结果。
5. 防止污染:由于嗜肺军团菌具有较高的传染性,为了防止实验室污染和疾病传播,进行嗜肺军团菌的培养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
使用无菌仪器和试剂,并在培养过程中注意避免交叉污染。
总结起来,嗜肺军团菌的培养条件包括选择适当的培养基、调整pH 值和温度、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耐心等待培养时间,并且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
这些条件的合理控制可以保证嗜肺军团菌的良好生长和培养,为进一步研究和防控军团病提供了基础。
嗜肺军团菌胶体金法是一种用于检测嗜肺军团菌的方法。
这种检测方法基于免疫学原理,利用胶体金颗粒的特性和嗜肺军团菌的抗原进行反应,从而实现对嗜肺军团菌的检测。
胶体金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嗜肺军团菌的检测。
在检测过程中,首先需要采集患者的样本,如痰液、血液等,然后将样本与胶体金试剂混合,如果样本中存在嗜肺军团菌的抗原,就会与胶体金颗粒发生反应,形成可见的红色或紫色沉淀。
需要注意的是,嗜肺军团菌胶体金法只是一种初筛方法,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确诊试验,如培养法、PCR等,以确定病原体种类和数量。
此外,由于嗜肺军团菌的感染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防护,避免感染风险。
儿童肺部感染的病原体与治疗方法肺部感染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肺部疾病,对儿童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在儿童肺部感染的治疗过程中,了解病原体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们有助于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儿童肺部感染的病原体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一、病原体1. 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嗜肺军团菌是一种生存在自然环境中的革兰阴性杆菌。
通过吸入受污染的水蒸气或飞沫,儿童容易感染嗜肺军团菌。
其引起的肺炎常表现为高热、干咳、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
针对嗜肺军团菌感染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药物或喹诺酮类药物。
2.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肺炎链球菌是最常见的肺部感染病原体之一,尤其在幼儿中较为常见。
这种细菌引起的疾病以细菌性肺炎最为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咳嗽、胸痛等。
针对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青霉素类药物,如青霉素G或阿莫西林,对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具有良好的疗效。
3.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可导致多种肺部感染,包括细支气管炎、肺炎等。
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儿童通常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对于此类感染,通常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阿米卡星)进行治疗。
4. 阿斯伯菌(Aspergillus)阿斯伯菌是一种真菌,常引发儿童的肺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
儿童肺曲霉病的症状包括持续性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等。
对于阿斯伯菌感染,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或氟康唑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二、治疗方法1. 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是儿童肺部感染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对于不同的病原体,需使用不同的抗生素。
如前所述,嗜肺军团菌感染可选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或喹诺酮类药物,肺炎链球菌感染可使用青霉素类药物等。
2. 支持治疗在儿童肺部感染的治疗过程中,提供适当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嗜肺军团菌单位是指用于测量或计数这种细菌的标准度量单位。
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是一种细菌,它是引起军团病(Legionnaires'disease)的主要病原体。
军团病是一种重型肺炎,病死率较高,尤其是在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中。
在微生物学和临床医学研究中,通常会用到以下几种单位来描述和计量嗜肺军团菌:
1.菌落形成单位:通常用CFU表示,是指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一个可见的菌落,代表一个或多个细菌细胞的生长。
2.每毫升:在液体培养基或样品中,细菌的数量常用每毫升CFU/mL)来表示。
3.光密度单位:通过光谱光度计测量细菌悬液的光密度,可以间接估算细菌的数量,单位通常是OD 光密度)值。
4.荧光强度单位:在使用荧光标记技术检测细菌时,荧光的强度可以用特定的单位来量化,例如相对荧光单位 RFU)。
5.基因拷贝数: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有时会使用实时定量PCR 技术来量化细菌的基因拷贝数。
6.干重或湿重:通过称量一定体积细菌沉淀的重量来衡量细菌的总量,单位通常是毫克 mg)或微克 μg)。
了解嗜肺军团菌的单位对于研究其生物学特性、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开发疫苗和治疗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验室中,研究人员会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单位和方法来对嗜肺军团菌进行定量分析。
嗜肺军团菌的致病机制及其抗病特征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是一种引起肺炎的病原微生物,目前已知有20多种不同的致病型,其中1型是最常见的致病型。
这种细菌主要生长在水中,包括淡水、海水和土壤中,但也能在暖湿空气中存活并扩散。
嗜肺军团菌的感染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吸入感染、食品感染以及接触感染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分析嗜肺军团菌的致病机制及其抗病特征。
一、嗜肺军团菌的致病机制1.病菌侵入呼吸道嗜肺军团菌通过吸入进入呼吸道,然后被吞噬细胞摄入并转化为细胞内寄生体,这使得病原体免于外在抵抗。
在此过程中,嗜肺军团菌暴露出其上的宿主抗原,这导致宿主的免疫细胞识别并发射抗体。
2.病原体抵抗宿主免疫系统嗜肺军团菌寄生在体内,为其提供了保护免疫细胞的机会,以便更好地进行复制和繁殖。
此外,病菌还能够在囊泡中抗击宿主氧化物,这减少了氧化剂对其的伤害。
3.病原体在细胞内复制病原体在体内复制十分迅速,每隔6个小时便能进行一次。
在细胞内复制期间,病原体会利用宿主细胞内的内源性机制逃避受体调节,并调节宿主的内分泌、细胞周期以及细胞死亡等过程。
4.病原体释放病原体释放涉及到细胞毒素的释放。
这些细胞毒素能够杀死宿主细胞,因此释放后嗜肺军团菌会大量输出以便在宿主体内扩散。
二、嗜肺军团菌的抗病特征1.肺泡复合体的形成在宿主呼吸道内,嗜肺军团菌能够通过表面抗原和肺泡上皮细胞接触形成肺泡复合体,这表明宿主身体正在对抗嗜肺军团菌的感染。
2.宿主抗体生产一旦宿主身体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其免疫细胞会产生抗体以应对这种威胁。
这些抗体的产生是嗜肺军团菌感染的早期标志,而病原体产生的肺炎是由宿主机体本身抗原抵抗嗜肺军团菌出现的。
3.发热和痰嗜肺军团菌感染的典型征象就是发热,这表明宿主机体正在进行对抗。
此外,病人可能还会产生痰,这是因为嗜肺军团菌感染导致宿主机体肺部黏液分泌增多。
4.临床症状嗜肺军团菌感染有一些特征性的症状,包括喉咙痛、头痛、咳嗽、肌肉疲劳和体重下降等。
嗜肺军团菌检测标准一、引言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人类军团病的主要病原体。
军团病是一种由吸入含有嗜肺军团菌的气溶胶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为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准确、快速地检测嗜肺军团菌成为防控军团病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嗜肺军团菌的检测标准,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样本采集与处理1.样本采集:采集疑似军团病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等样本。
采样时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污染。
2.样本处理:将采集到的样本立即送至实验室,进行处理。
处理过程中,应对样本进行匀浆、离心等操作,以提取细菌。
三、实验室检测1.细菌培养:将处理后的样本接种于选择性培养基上,如BCYE培养基。
在35-37℃、5%二氧化碳环境下培养3-10天,观察菌落形态。
2.生化试验:对疑似菌落进行生化试验,如氧化酶试验、尿素试验、马尿酸盐试验等,以初步鉴定嗜肺军团菌。
3.分子生物学检测:采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疑似菌落进行核酸检测,以确定嗜肺军团菌的存在。
PCR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用于嗜肺军团菌的快速诊断。
四、结果判定与报告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进行综合判断。
如细菌培养、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均符合嗜肺军团菌特征,可判定为嗜肺军团菌感染。
检测报告应包括患者信息、样本信息、检测方法和结果等内容。
五、质量控制与注意事项1.质量控制:实验室应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定期校准检测设备、验证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参加室间质评等,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注意事项:在样本采集、运输、处理和检测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生物安全规范,防止交叉感染和实验室感染。
同时,实验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生物安全意识,确保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总结与展望本文详细介绍了嗜肺军团菌的检测标准,包括样本采集与处理、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与报告以及质量控制与注意事项等方面。
军团菌肺炎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军团菌肺炎是一种烈性传染性疾病,属于非典肺炎中最严重的一种。
这种疾病大多发生在夏末秋初,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一旦发病,往往就是团体性爆发。
本文将介绍一下有关军团菌肺炎的那些事。
一、什么是军团菌肺炎军团菌肺炎是嗜肺军团菌引起的以肺炎表现为主,可能合并肺外其他系统损害的感染性疾病,是军团菌病的一种临床类型。
现国内发现的病例日渐增多,已受到普遍关注。
军团菌肺炎是非典型肺炎中病情最重的一种,未经有效治疗的病死率高达45%。
夏末秋初是本病好发季节,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孕妇、老年、免疫功能低下者为高发人群。
军团菌为水源中常见的微生物,暴发流行多见于医院、旅馆、建筑工地等公共场所。
二、军团菌肺炎病因军团菌病是由革兰染色阴性的嗜肺军团杆菌引起的一种以肺炎为主的全身性疾病,1976年被确认。
嗜肺军团菌是引起军团菌肺炎最重要的一种。
军团菌存在于水和土壤中,常经供水系统、空调和雾化吸入而被吸入,引起呼吸道感染,亦可呈小的暴发流行。
中老年人以及有慢性心、肺、肾病、糖尿病、血液病、恶性肿瘤、艾滋病或接受抑制剂者易发本病。
这类以机会感染发病者的病死率高达45%。
三、军团菌临床表现本病可呈暴发流行。
典型患者常为亚急性起病,疲乏、无力、肌痛、畏寒、发热等;亦可经2~10天潜伏期后急骤起病,高热、寒战、头痛、胸痛,进而咳嗽加剧,咳黏痰带少量血丝或血痰。
痰量少,但一般不呈脓性。
本病早期消化道症状明显,约半数有腹痛,多为水样便,有20%患者可有相对缓脉。
神经症状亦较常见,如焦虑、神经迟钝、谵妄。
随着肺部病变进展,重者可发生呼吸衰竭。
四、军团菌预防医院、旅馆、建筑工地的获得性军团菌肺炎是防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环境及水源的监控,是控制本病发生流行的关键。
预防军团菌感染的主要策略,是控制军团菌在水体中的增殖、减少气溶胶的产生。
定期对一些环境水体进行军团菌监测和消毒非常重要。
不同环境应考虑选择不同的消毒方法。
如供水系统加氯消毒法,是目前最普遍使用的方法,但研究显示效果不够理想。
HKCDC/JL-WJ-040 上海市虹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原始记录(嗜肺军团菌)样品编号:第页共页样品名称: 样号标记:收样日期: 检验完成日期:检验项目和检验依据:嗜肺军团菌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检验卫生规范》2006.3(附录A)设备:CO2培养箱(仪器编号:S/N 305529-461)生物安全柜(仪器编号:S/N 102589-95)环境温度(℃): 环境湿度(%):检测结果及记录:样品形状:1 材料:GVPC选择性平板:有效期,BCYE平板:有效期,血平板:有效期,军团菌分型血清:有效期(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血平板(科玛嘉制备)分型血清(SCDC制备)2 方法与步骤:2.1无菌方法将500ml水样全部通过µm滤膜,取下滤膜仔细剪碎,置入一含15ml原水样的大试管中,涡旋震荡充分洗脱后,备用。
2.2酸处理:取5ml洗脱样品,用0.01mol/L HCL调PH至2.2,混匀后静置5分钟。
2.3热处理:取1ml洗脱样品置50℃水浴加热30min。
2.4取2.1洗脱样品,2.2酸处理样品,2.3热处理样品各0.1ml,置入GVPC平板,用L型玻璃棒将其在琼脂表面推开。
2.5将上述接种好的GVPC平板置入36℃ 2.5% CO2含量的二氧化碳培养箱中(有湿盘)培养,每日观察GVPC平板上有无可疑菌落生长。
3 培养结果:3.1三天后GVPC平板若有表面光滑,整齐,灰白,灰蓝或紫色呈典型毛玻璃状,在紫外光灯下,有荧光的可疑菌落,做革兰氏染色镜检。
3.2结果记录:3.2.1平板培养每日可疑菌落观察记录(有无可疑菌落分别以“+”,“-”表示测试人:复核人: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第页共页3.2.2 如无可疑菌落生长,则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至第十天。
4 菌落验证试验:4.1 镜检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可疑菌落转种BCYE平板,血平板和缺L-半胱氨酸的BCYE平板,将接种好的平板置入36℃ 2.5% CO2含量的二氧化碳培养箱中(有湿盘)培养,小时作菌落验证试验。
军团菌军团杆菌,系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以嗜肺军团菌最易致病。
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其传染源是水源和空调系统,通过空气传播。
根据细胞壁组成、生化反应和DNA杂交研究,军团菌和过去已知的病原菌无关,故构成单独一个科。
军团菌科仅有一个属,即军团菌属。
现已提出了超过30种军团杆菌,至少19种是人类肺炎的病原。
其中最常见病原体为嗜肺军团菌(占病例的85%~90%),其次是L.micdadei(占5%~10%),再次是L.bozemanii和L.dumoffii.此类细菌形态相似,具有共同的生化特征,引起类似疾病。
发现历史1976年美国费城退伍军人协会会员中曾爆发急性发热性呼吸道疾病,是已知的首次爆发;221人感染疾病,其中死亡34人。
由于大多的死者都是军团成员,因此称为军团病或退伍军人症。
早在1965年7~8月华盛顿特区圣伊丽莎白医院就曾有一次类似流行,81例罹病,14例死亡(17.3%)。
1968年7~8月密执安州庞堤阿克市曾发生一次不明原因的疾患,累及144人,特点为发热、头痛、肌痛、腹泻及呕吐,无一例死亡;后称庞堤阿克热。
此后,军团病在全球共发生过50多次,近几年在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均有流行。
近年来我国也发生了小规模疫情爆发,2000年1月北京市通州区某新兵训练营地发生了一起呼吸道感染疫情,流行病学和血清学检查证实,这是一起由博杰曼军团菌所引起的军团菌暴发流行. 2000年7月某写字楼多名员工出现发热、咽喉痛、肌肉痛,在312名员工中共发病193人。
经检查证实,这是一次由空调系统冷凝水导致的上呼吸道感染型军团菌暴发流行。
同时国内许多地区均有报道散发的军团病病例和亚临床感染。
2000年北京20多所医院的129例肺炎患者,采用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难以确诊,经血清学检查,33份为军团菌抗体阳性。
可见在肺炎感染病人中,军团菌肺炎占一定的比例。
我国1995年12月~1996年1月在驻京某部新兵集训营地新兵战士中发生了6例军团菌病,其中1例死亡。
不同年龄段嗜肺军团菌肺炎患儿的肺部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分析嗜肺军团菌肺炎是一种由嗜肺军团菌引起的肺部感染疾病,常见于不同年龄段的患儿。
嗜肺军团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其在水族动物和环境中广泛分布。
在感染后,嗜肺军团菌可引起支气管肺炎、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
本文将对不同年龄段嗜肺军团菌肺炎患儿的肺部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
0-2岁儿童的肺部临床表现在0-2岁的儿童中,嗜肺军团菌肺炎的肺部临床表现常常不典型。
患儿可能出现发热、咳嗽、喘息、呼吸急促等症状。
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因此他们对嗜肺军团菌的抵抗力较弱,易于感染。
在临床上,医生常常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来判断患儿是否患有嗜肺军团菌肺炎。
儿童患者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烦躁不安、睡眠不好等全身症状。
实验室检查分析对于0-2岁的儿童,嗜肺军团菌肺炎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痰培养、血培养、血液生化检查、C反应蛋白测定等。
痰培养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能够明确病原体的种类和药敏情况。
血培养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菌血症,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血液生化检查可以反映患儿的肝肾功能、电解质水平等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C反应蛋白测定则可以反映患儿的炎症程度,有助于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3-6岁儿童的肺部临床表现在3-6岁的儿童中,嗜肺军团菌肺炎的肺部临床表现与成人患者相似,包括高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儿童患者的免疫系统相对成熟一些,因此一般情况下能够更好地抵抗嗜肺军团菌的感染。
但由于肺部结构尚未完全发育,对于感染性疾病的耐受性相对较差,因此容易出现肺部感染。
实验室检查分析对于3-6岁的儿童,嗜肺军团菌肺炎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痰培养、血培养、胸部CT 检查、肺功能检查等。
胸部CT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的情况,有助于确定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肺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肺部功能是否受损,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同年龄段的嗜肺军团菌肺炎患儿的肺部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有所不同。
HKCDC/JL-WJ-040 上海市虹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原始记录
(嗜肺军团菌)
样品编号:第页共页样品名称: 样号标记:
收样日期: 检验完成日期:
检验项目和检验依据:
嗜肺军团菌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检验卫生规范》2006.3(附录A)
设备:CO2培养箱(仪器编号:S/N 305529-461)
生物安全柜(仪器编号:S/N 102589-95)
环境温度(℃): 环境湿度(%):
检测结果及记录:
样品形状:
1 材料:GVPC选择性平板:有效期,BCYE平板:有效期,
血平板:有效期,军团菌分型血清:有效期
(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血平板(科玛嘉制备)分型血清(SCDC制备)
2 方法与步骤:
2.1无菌方法将500ml水样全部通过µm滤膜,取下滤膜仔细剪碎,置入一
含15ml原水样的大试管中,涡旋震荡充分洗脱后,备用。
2.2酸处理:取5ml洗脱样品,用0.01mol/L HCL调PH至2.2,混匀后静置5分钟。
2.3热处理:取1ml洗脱样品置50℃水浴加热30min。
2.4取2.1洗脱样品,2.2酸处理样品,2.3热处理样品各0.1ml,置入GVPC平
板,用L型玻璃棒将其在琼脂表面推开。
2.5将上述接种好的GVPC平板置入36℃ 2.5% CO2含量的二氧化碳培养箱中(有
湿盘)培养,每日观察GVPC平板上有无可疑菌落生长。
3 培养结果:
3.1三天后GVPC平板若有表面光滑,整齐,灰白,灰蓝或紫色呈典型毛玻璃状,
在紫外光灯下,有荧光的可疑菌落,做革兰氏染色镜检。
3.2结果记录:
3.2.1平板培养每日可疑菌落观察记录(有无可疑菌落分别以“+”,“-”表示
测试人:复核人:审核人: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第页共页
3.2.2 如无可疑菌落生长,则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至第十天。
4 菌落验证试验:
4.1 镜检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可疑菌落转种BCYE平板,血平板和缺L-半胱氨酸的BCYE平
板,将接种好的平板置入36℃ 2.5% CO2含量的二氧化碳培养箱中(有湿盘)培养,小时作菌落验证试验。
凡是在BCYE平板上生长,在血平板和缺L-半胱氨酸的BCYE平板上不生长的为嗜肺军团菌疑似菌。
4.2 生化反应:取BCYE平板上的疑似菌落做氧化酶,硝酸盐还原试验,尿素酶,明胶液化,
水解马尿酸等生化反应。
4.3 血清分型:取BCYE平板上的嗜肺军团菌疑似菌落做血清分型(玻片凝集),结果见下表。
5. 检验结果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