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鼻咽癌放疗中摆位精度的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164.51 KB
- 文档页数:2
简述鼻咽癌放疗体位固定方法鼻咽癌是一种位于鼻咽部的恶性肿瘤,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是放疗。
而放疗的成功与否,除了医生的技术水平和设备的先进程度外,还与患者的体位固定方法密切相关。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鼻咽癌放疗体位固定方法,希望对患者和医生在放疗过程中有所帮助。
首先,鼻咽癌放疗的体位固定主要是为了保持患者的头颈部在一定的姿势下,以确保放射线的精准照射目标区域。
常见的体位固定方法有头颈部面罩固定和头颈体系固定。
头颈部面罩是一种常见的放疗体位固定装置,它是由塑料制成的面罩,通过将患者的头颈部固定在放疗床上,以确保放射线的准确定位。
固定前,医生会事先测量患者的头颈部尺寸,选择合适大小的面罩,并将其放在加热水中软化。
随后,医生将面罩迅速放置在患者头部,并利用手法将面罩紧密贴合,直至面罩完全硬化。
这样一来,患者的头颈部就被固定在了特定的位置,使得放射线能够精准照射到鼻咽癌部位。
而头颈体系固定则是利用多种器械和固定装置,以达到固定患者头颈部的目的。
例如,常见的头颈体系固定设备有放疗床和放疗臂。
放疗床上通常设有可调节的固定装置,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和放射线照射角度进行调整。
而放疗臂则是一种类似于支架的装置,通过调节臂架的位置和角度,使患者的头颈部处于特定的姿势。
这种固定方法适用于需要多次放疗的患者,其优势在于可以减少面罩使用对患者造成的不适,并提高放疗的准确性。
在鼻咽癌放疗体位固定过程中,医生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患者的体型、病变部位、放疗计划等。
因此,选择适合患者的固定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而对于患者来说,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操作,保持头颈部的稳定,使得放疗能够顺利进行。
总之,鼻咽癌放疗体位固定方法对于放疗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选择和运用各种固定装置,医生可以确保放射线的精准照射目标区域,提高治疗效果。
而患者的积极配合和理解,也是放疗成功的关键。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更多的患者和医生对鼻咽癌放疗体位固定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早日战胜鼻咽癌。
鼻咽癌放疗定位精度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鼻烟癌放疗定位精度。
方法由放疗技师操作西门子模拟定位机完成对鼻烟癌患者的面膜固定、模拟定位、拍定位片。
然后分别在模拟机和直线加速器下拍验证片,观察重复摆位时激光线与定位标记点的重合情况,以及按解剖骨性标记定位片分别与验证片和拍的模拟片的误差情况。
结果重复摆位时激光线与面膜标记点重复性较好,而骨性标记误差较大。
结论重复摆位体表标记重合较好时骨性标记也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
【关键词】鼻咽癌定位放疗技师鼻咽癌的等中心放射治疗照射技术必需在常规模拟机下进行定位,以确定准确的照射靶区。
[1]由医生和技术员共同在模拟机下进行定位。
从而制定鼻咽癌的放疗计划。
而一个完整的放疗计划只有得到准确的执行时才有意义。
它与设备的精度、体位固定方法、放疗技师的工作质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2]。
下面就我科中对于影响鼻咽癌定位中精确度的因素做一些分析。
一设备与方法我科的常规模拟机定位由技师根据医生的现场指挥进行操作。
由技师操作西门子模拟定位机独立完成鼻咽癌患者的面膜固定、面颈联合野等中心照射的模拟定位、拍摄定位片(A片)。
完成后患者下床,然后重新在模拟机定位机下按定位标记点重复前面的摆位和拍片(B片)。
第二天在患者开始放疗前,再到直线加速器机房,按要求摆位及设置参数,双曝光法拍射野验证片(C片)。
在模拟机及直线加速器机重新摆位时观察并记录三维激光线与面膜上摆位标记点的重合情况,对所拍的定位片、验证片进行测量、A片分别与B片和C片进行比较。
在每两张片中都取第二颈椎上缘、前床突、第二磨牙3个骨性解剖标记点作为比较点,测量它们到射野中心点的距离。
A片与B片相对应点到射野中心点距离的差值为相同机器下重复摆位的误差值A片与C片相对应点到射野中心距离的差值为从模拟机到治疗机不同机器摆位差误差值。
二结果面膜标记点的重复性:在30例患者中模拟机重复摆位激光十字线与面膜上3个标记点25例能完全重合,5例在标记点有1~2mm的差别;治疗机下重复摆位激光十字线与面膜上3个标记点只有10例完全重合,20例在中间标记点有1~2mm的差别。
鼻咽癌的放疗技术VMAT与TOMO的应用与优势鼻咽癌是指起源于鼻咽的恶性肿瘤,常见于华南地区。
由于鼻咽癌的位置特殊,容易侵犯周围重要组织,如视神经、颈动脉等,因此放疗是鼻咽癌治疗的关键环节之一。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放疗技术被引入鼻咽癌的治疗中,其中VMAT和TOMO两种技术备受关注。
本文将重点介绍鼻咽癌放疗技术VMAT与TOMO的应用与优势。
一、鼻咽癌放疗技术概述放疗作为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旨在通过高能射线照射瘤体,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
传统的放疗技术包括立体定向放疗(3DCRT)和强度调控放疗(IMRT),它们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辐射剂量分布不均匀、副作用较大等。
而VMAT和TOMO作为新型放疗技术,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二、VMAT的应用与优势VMAT(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是一种以强度调控放疗为基础的技术,它通过改变射束的强度和辐射源的运动轨迹,实现对瘤体的精确照射。
相比传统放疗技术,VMAT有以下应用与优势:1. 高精度的照射:VMAT技术具有更高的精度,可以更准确地照射靶区,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2. 快速的治疗时间:VMAT技术通过优化照射计划,缩短了整个治疗过程的时间,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3. 适应不规则瘤体:VMAT技术适用于不规则形状的瘤体,可以更好地覆盖瘤体,避免辐射漏斗现象。
4. 副作用减少:由于VMAT技术的精确性和准确性,辐射副作用得到有效的控制,可以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
三、TOMO的应用与优势TOMO(Tomotherapy)是一种立体定向放疗的改进技术,它采用旋转调强技术来实现放疗。
TOMO的应用与优势包括:1. 高剂量精确递送:TOMO技术采用螺旋扫描方式逐层递送辐射,具有非常高的剂量精确性,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
2. 整体调控:TOMO技术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肿瘤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实现对肿瘤的全面调控。
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体位固定技术摆位误差分析许超晴;熊涵楚;李玉成【期刊名称】《实用肿瘤杂志》【年(卷),期】2024(39)1【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鼻咽癌患者2种体位固定技术的摆位误差,寻求较佳的体位固定技术及靶区外放边界值,为鼻咽癌精准放疗的靶区外放边界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SPSS 22.0软件随机生成器随机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接受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技术治疗的25例采用塑形垫+头颈肩面罩+头枕固定体位的鼻咽癌患者(试验组)和25例采用头颈肩面罩+头枕固定体位的鼻咽癌患者(对照组),收集其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的影像资料。
在治疗前采用CBCT记录X、Y、Z、RX、RY和RZ 六维方向的摆位误差值,比较两组摆位误差,并计算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的PTV外放边界值(PTV margin,MPTV)。
结果两组的摆位误差在RX和RY方向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方向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对照组和试验组在X、Y和Z方向上平移摆位误差绝对值≤2 mm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对照组在RX、RY和RZ方向上旋转摆位误差绝对值≤1°的发生率均>60%;试验组均为100.0%。
两组在RX和RY方向上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MPTV在X、Y和Z方向分别为2.72 mm、3.73 mm和3.96 mm。
结论塑形垫+头颈肩面罩+头枕固定技术能很好地校正鼻咽癌患者的旋转误差,提高摆位及治疗精度。
鼻咽癌VMAT的MPTV在X、Y和Z方向分别为2.72mm、3.73 mm和3.96mm。
鼻咽癌放疗在 CT-SIM上首次摆位的误差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鼻咽癌放疗在CT-SIM上与千伏级锥形束CT引导下复位验证的误差数据,探讨鼻咽癌在CT-SIM上首次摆位的精度。
方法:2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在CT-SIM上进行首次摆位,并用CBCT复位验证,分别测量在X(左右)、Y(头脚)、Z(腹背)三个方向上的误差数值,比较两种不同复位验证方法的误差,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配准结果。
结果:在CT-SIM和CBCT复位验证上误差分别为X方向(1.12±0.38)mm、(1.20±0.45)mm,Y方向(1.27±0.31)mm、(1.10±0.49)mm,Z方向(1.10±0.40)mm、(0.97±0.34)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鼻咽癌放疗在CT-SIM首次摆位与锥形束CT复位验证精度高度一致。
关键词:锥形束;鼻咽癌;复位验证;放射治疗前言鼻咽癌是两广地区高发的一种鼻咽粘膜恶性肿瘤,其发病隐匿,呈浸润性生长,主要以放射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策略,能获得较好的疗效[1-3]。
在近十几年中,鼻咽癌患者的数量逐步增多,对放射治疗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对治疗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基于CBCT的摆位验证需要经过首次摆位、CBCT扫描和医生纠正摆位误差等步骤,过程较为繁琐,占用大量直线加速器的治疗时间(4)。
大大的降低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利用CT-SIM摆位方法可以提高现有放疗设备的使用率和整个放疗的工作效率。
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与设备选取2021年1至5月期间在本院肿瘤科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20例做研究对象。
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31~63岁,中位年龄48岁。
使用西门子16排大孔径CT-SIM(配三维激光系统) 、Varian OBI锥形束CT系统、 MEDRAD Vistron Plus高压注射器和Raystation治疗计划系统(瑞典RaySearch公司生产,型号4.7.5.4)。
肺癌放疗两种体位固定技术摆位误差比较王佳琦1,2,杨敬贤1,于松茂1,岳海振11.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放疗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42;2. 齐鲁医药学院医学影像学院,山东淄博 255300[摘 要] 目的 比较真空垫结合腹压板与单纯真空垫两种体位固定技术在肺癌放射治疗中的摆位精度,为患者体位固定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方面抽样的方法选取31例肺癌放疗的病例,分别以单纯使用真空垫固定为对照组(A组)、以真空垫结合腹压板固定为实验组(B组)进行摆位,两组患者治疗前均行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扫描,通过CBCT 和参考定位CT刚性配准的方式获取床板在六个维度方向(x、y、z、Rtn、Pitch 、Roll)的床值,记录并分析两组摆位误差大小。
结果 A组在x、y、z方向误差取绝对值后分别为:(0.18±0.16)、(0.21±0.16)、(0.34±0.32)cm,Rtn、Pitch、Roll三个旋转角度误差取绝对值后分别为:(0.62±0.50)°、(0.67±0.56)°、(0.47±0.42)°;B组误差取绝对值后分别为(0.19±0.19)、(0.14±0.13)、(0.26±0.21) cm,(0.46±0.37)°、(0.52±0.46)°、(0.44±0.34)°。
B组摆位误差均值全部小于A组(x方向除外),y、z、Rtn、Pitch方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使用真空垫结合腹压板固定肺癌患者虽略微复杂,但摆位精度比单纯使用真空垫固定更高,且可以有效减小肿瘤运动度,降低照射靶区体积。
[关键词] 放射治疗;摆位误差;真空垫;腹压板;肺癌Comparative Study of Setup Errors between Two Body Position FixationTechniques for Lung Cancer RadiotherapyWANG Jiaqi1,2, YANG Jingxian1, YU Songmao1, YUE Haizhen11. Key Laboratory of Carcinogenesis and Translational Research (Ministry of Education/Beijing), Department of Radiation Oncology,Peking University Cancer Hospital & Institute, Beijing 100142, China;2. Department of Medical Imaging, Qilu Medical University, Zibo Shandong 2553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of two posture fixation techniques of vacuum pad combined with abdominal pressure plate and vacuum pad alone in radiotherapy for lung cancer,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election of position fixation methods for patients. Methods The aspect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select 31 cases of lung cancer radiotherapy.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group A) were fixed with vacuum pad alone,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group B) were fixed with vacuum pad combined with abdominal pressure plate. The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 before treatment. The values of the bed board in six dimensions (x, y, z, Rtn, Pitch, Roll) were obtained by rigid registration of CBCT and reference positioning CT. The setup error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record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registration errors of group A in the three linear directions of x, y, z were taken as absolute values: (0.18±0.16) cm, (0.21±0.16) cm, (0.34±0.32) cm, and the absolute values of errors in Rtn, Pitch and Roll directions were (0.62±0.50) °, (0.67±0.56) °, (0.47±0.42) °; the absolute values in group B were (0.19±0.19) cm, (0.14±0.13) cm, (0.26±0.21) cm, (0.46±0.37) °, (0.52±0.46)°, (0.44±0.34)°. The setup errors of group B were all less than those in group A (except in x direction), and the differences in y, z, Rtn, and Pitch directions were a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vacuum pad combined with abdominal pressure plate to fix lung cancer patients is slightly complicated, but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is higher than using vacuum pad alone, and i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umor motion and the volume of the irradiated target area.Key words: radiotherapy; setup error; vacuum pad; abdominal pressure plate; lung cancer[中图分类号] R734.2 [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j.issn.1674-1633.2021.04.013 [文章编号] 1674-1633(2021)04-0053-04引言随着放射治疗技术、计算机技术、药学等学科的发展,使得肿瘤患者的精确放疗成为可能[1],这也推动着放射治疗向“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治疗”的“三精放疗”时代迈进[2]。
分,详尽记录了患者从就医一直到出院全过程的各种信息资料,实现了对患者原始资料数据信息的全面记录,为临床治疗工作的高效实施及开展奠定了基础。
因此,需要将加强病案规范化管理作为电子病案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在开展电子病案管理期间,应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及国家的相关政策要求,确保建立完善的病案管理机制,明确掌握病案管理的目标、标准、内容、分工及具体流程等,对病案管理过程进行有效监督。
为了提升病案管理的书写质量,需要对病案管理进行定期检查,对病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以确保病案报表书写的规范性,促进病案书写质量的提升,以使病案管理工作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②提升病案硬软件建设效果及质量,促进病案监督管理水平的提升。
病案统计人员应充分认识到电子病案系统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实现了对电子病案及纸质病案的有效管理,并加强电子病案质量监控工作,对于一些存在质量问题的病案及时反馈,交由相关的部门进行处理,并及时对电子病案进行归档,使病案统计工作更具准确性和及时性。
另外,应增加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对管理系统进行维护升级,对各个管理层设置权限,并做好保密设置及安全防护设置,以提升电子病案传输的及时性,促进信息的全面共享,提升病案信息管理效率,提升电子病案利用水平,确保医院各项决策的科学性[5]。
综上所述,在医疗统计中,电子病案起到了基础指导性作用,为了提升电子病案的规范化及科学化管理效果,应不断加强电子病案书写的规范化及质量监控工作,大力推广电子病案管理,促进医疗统计工作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1]王小利.电子病案应用于医疗统计工作中的作用[J].纳税,2019,13(4):248-249.[2]杨淑芬.试论电子病案对医院病案管理发展的推动作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4):185-186.[3]冯淑英.电子病案对病案管理的影响和作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5,22(14):13-14.[4]陈丽.区域医疗环境下电子病案系统的应用与管理[J].中国病案,2017,18(7):46-49.[5]王玮.加强电子病案管理确保医疗安全[J].中国临床研究,2014,27(9):1158-1160.(收稿日期:2020-03-09)【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头颈肩体位固定对鼻咽癌调强适形放射患者摆位误差的影响。
鼻咽癌放疗3种体位固定方式的摆位误差研究张云;曹舜翔;应惟良【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17(032)001【总页数】2页(P165-166)【关键词】鼻咽癌放射治疗;泡沫垫结合头颈肩大面罩;泡沫塑形枕结合头颈肩大面罩;CBCT【作者】张云;曹舜翔;应惟良【作者单位】330029 江西省肿瘤医院;330029 江西省肿瘤医院;330029 江西省肿瘤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63鼻咽癌放疗主要采用调强放疗或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技术进行治疗。
调强放疗技术对临床摆位的精度和重复性要求苛刻,摆位精度直接影响照射剂量和放疗效果。
早期鼻咽癌放疗常采用头颈肩大面罩进行体位固定,然而临床运用发现部分患者摆位误差仍然较大,因此有必要对此种固定方式进行改良。
本文利用CBCT研究鼻咽癌放疗常规头枕结合头颈肩大面罩、发泡剂泡沫垫结合头颈肩大面罩和泡沫塑形枕结合头颈肩大面罩3种体位固定方式的临床摆位误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瓦里安TrueBeam直线加速器CBCT系统、西门子大孔径CT机、美国生产的MODEL#:MF Aps-2.4头颈肩热塑网膜、碳素网膜固定底板、泡沫垫发泡剂、泡沫塑形枕、恒温水箱和烤箱等。
随机抽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02例鼻咽癌肿瘤放疗患者。
患者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34人。
A组患者采用常规固定枕与头颈肩大面罩结合固定方式,B组采用发泡剂泡沫垫与头颈肩大面罩相结合固定方式,C组采用泡沫塑形枕与头颈肩大面罩相结合固定方式。
1.2 方法3种体位固定方式所用的头颈肩大面罩、个体化发泡剂泡沫垫和泡沫塑形枕均是由经验丰富的技师制作完成。
个体化发泡剂泡沫垫制作方法具体为:将“工”形固定块放置在U型板,后在板上平铺薄膜袋,将发泡剂倒入薄膜袋,待其发泡软时让患者躺上,其硬化后便与患者体形一致。
硬化后的泡沫垫的“工” 形凹槽与“工”形块卡住可固定泡沫垫,完成泡沫垫后再为患者制作头颈肩热塑网膜大面罩。
鼻咽癌放疗头部面罩固定法重复摆位精度比较
曾爱群;邓江华
【期刊名称】《赣南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023)003
【摘要】@@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有多种头部固定方法.采用面罩固定可减少体位变动误差,提高摆位的重复性和治疗精度.但是,我们发现在用头部固定时,用和不用面罩,和用不同的面罩标记法对摆位精度有不同影响.本文通过用模拟机定位系统测量鼻咽癌头部体位固定面罩的2种不同标记法在重复摆位中的误差,以确定提高头颈部重复摆位精度的方法.
【总页数】2页(P248-249)
【作者】曾爱群;邓江华
【作者单位】赣州市人民医院放疗中心,江西,赣州,341000;赣州市人民医院放疗中心,江西,赣州,3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62
【相关文献】
1.两种不同标记法的面罩固定在重复摆位中的精度比较 [J], 张晶;鲁国华;许红
2.真空袋不同固定法在盆腔野放疗摆位中的精度比较 [J], 应惟良;金亮;吴金明;赵文龙;
3.不同部位的适形挡块在重复摆位中的精度比较 [J], 方建飞;王建华
4.真空袋不同固定法在盆腔野放疗摆位中的精度比较 [J], 应惟良;金亮;吴金明;赵
文龙
5.鼻咽癌放疗中红外定位系统与锥形束CT的摆位精度比较 [J], 张羽祺;葛云;蔡晶;储开岳;金建华;葛斌斌;陈颖;黄晓林;李伟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用 CBCT、EPID 研究鼻咽癌体位固定方式摆位误差的比较分析黄丽娜;黄清秀【期刊名称】《医疗装备》【年(卷),期】2015(000)018【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应用CBCT、EPID研究鼻咽癌体位固定方式摆位误差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头枕+头颈肩面膜固定法,将其随机分为 A、B两组,各25例,A 组患者应用 CBCT 测定摆位误差,B 组患者应用 EPID 测定摆位误差,经配准后,得出3个线性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值。
结果:在固定体位方式一定的情况下,A 组患者 x、y、z 方向的摆位误差测定结果显著低于 B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0.05)。
结论:CBCT、EPID 都是比较理想的摆位误差测定手段,但相较之下,CBCT 的摆位误差更小。
【总页数】2页(P14-14,15)【作者】黄丽娜;黄清秀【作者单位】福建省肿瘤医院,福建福州 350014;福建省肿瘤医院,福建福州3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739.6【相关文献】1.应用CBCT图像引导研究NPC两种体位固定方式摆位误差的比较分析 [J], 王仁江;金诚;蔡栩如2.CBCT验证食管癌放射治疗中两种体位固定方式摆位误差的比较分析 [J], 葛琴;蔡晶;赵季忠;谢国栋;杨百霞;吴建亭;崔娟娟;金建华;曹飞3.应用CBCT、EPID研究鼻咽癌2种体位固定方式摆位误差的比较分析 [J], 陆维;许婷婷;许青;应红梅;胡超苏4.应用CBCT、EPID研究鼻咽癌体位固定方式摆位误差的比较分析 [J], 赵成宗;张敏君;王永安;张垚;孙鹏飞5.应用CBCT、EPID研究鼻咽癌体位固定方式摆位误差的比较分析 [J], 赵成宗; 张敏君; 王永安; 张垚; 孙鹏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锥形束CT对鼻咽癌两种体位固定方式摆位误差的验证分析李庆;刘侃;谢慧轻;尹龙斌【摘要】Objective To measure and evaluate the setup errors in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immobilized with two different techniques,and determine the proper margins extended from clinical target volume (CTV)to planning target volume (PTV).Methods 73 NPC patients treated with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IMRT)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All the patients received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 scan (429 times) and CT image matching before every treatment and correction.35 patients were immobilized using standard plastics pillow with head-and-neck thermoplastics masks (standard plastics pillow group) and received 201 CBCT scans,38 patients were immobilized using polyurethane foam sealing agent pillow with head-and-neck thermoplastics masks (polyurethane foam sealing agent group) received 228 CBCT scans.The shift and rotation setup errors in right-left(X),superior-inferior (Y)and anterior-posterior (Z) directions were recorded and analyzed.Results In the standard plastics pillow group,the shift errors in X,Y and Z axes were (0.11 ± 0.08)cm,(0.15 ± 0.12)cm and (0.12 ± 0.10) cm respectively,the corresponding rotation errors were 0.59° ±0.53°,0.84° ±0.62°and 0.61° ±0.51°,and the margins from C TV to PTV were 0.33cm,0.46 cm and 0.37 cm.In the polyurethane foam sealing agent pillow group,the shift errors in X,Y and Z axes were (0.09 ± 0.08) cm,(0.13 ± 0.09) cm and (0.11 ± 0.10) cm respectively,the corresponding rotation errorswere 0.55° ±0.49°,0.69° ±0.51°and 0.58° ±0.47°,and the margins from CTV to PTV were 0.28 cm,0.39 cm and 0.35 cm.The differences of shift and rotation errors in Y axi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oth P <0.05).Conclusions The shift and rotation errors in Y axis can be obviously decreased by immobilization with polyurethane foam sealing agent pillow plus head-and-neck thermoplastics masks during IMRT of NPC patients.CBCT can be used in the precise measure of setup errors,which is instructive to determine the margins from CTV to PTV.%目的测量并比较分析鼻咽癌两种固定方式的摆位误差,并确定其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外放边界.方法 73例鼻咽癌患者采用头枕+头颈肩热塑面罩固定35例和发泡胶+头颈肩热塑面罩固定38例均实施调强放射治疗,在治疗摆位纠正前进行锥形束(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扫描共429次,其中头枕+头颈肩热塑面罩固定组201次,发泡胶+头颈肩热塑面罩固定组228次.将获得的CBCT图像和计划CT图像匹配,得到X、Y、Z轴方向上的平移及旋转误差,并对摆位误差进行分析.结果头枕+头颈肩热塑面罩固定组在X、Y、Z轴上的平移误差分别为(0.11±0.08)、(0.15±0.12)、(0.12 ±0.10)cm,旋转角度误差分别为0.59°±0.53°、0.84°±0.62°、0.61°±0.51°,外放边界分别为0.33、0.46、0.37 cm;发泡胶+头颈肩热塑面罩固定组的平移误差分别为(0.09 ±0.07)、(0.13 ±0.09)、(0.11 ±0.10)cm,旋转角度误差分别为0.55° ±0.49°、0.69°±0.51°、0.58°±0.46°,外放边界分别为0.28、0.39、0.35 cm.采用发泡胶+头颈肩热塑面罩固定组和头枕+头颈肩热塑面罩固定组在Y轴上的平移及旋转角度误差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发泡胶+头颈肩热塑面罩固定鼻咽癌患者,可减小其在Y轴(头脚)方向的平移及旋转误差.CBCT可精确地测量出摆位误差,对外放边界的确定有指导意义.【期刊名称】《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年(卷),期】2017(023)006【总页数】5页(P550-554)【关键词】鼻咽癌;发泡胶;头颈肩热塑面罩;摆位误差;外放边界【作者】李庆;刘侃;谢慧轻;尹龙斌【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湖北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湖北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湖北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湖北武汉4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6.3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mage guided radiotherapy, IGRT)是当前运用于临床的精确地放射治疗技术,该技术用容积成像原理,在不同机架角度获得一系列连续图像,然后再重建成三维立体图像,再剖成所需断面图像即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与定位时的三维CT图像进行匹配,最终确定出此时肿瘤位置的三维摆位误差[1-2]。
鼻咽癌放疗中红外定位系统与锥形束CT的摆位精度比较李福安;陈凯婧;许亚英【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24(18)8【摘要】目的评价红外定位系统(OPS)在鼻咽癌放疗摆位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36例行放疗的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性化头枕与头颈肩热塑膜进行体位固定,CT扫描前于热塑膜上固定6个红外光反射定位球。
首次治疗时采用锥形束CT(CBCT)(千伏级)进行位置验证与移床校正。
以CBCT肿瘤中心摆位值为参考,对OPS与室内激光定位系统肿瘤中心摆位值进行比较与分析。
记录OPS与CBCT摆位的一致性、摆位时间,并分析OPS摆位误差的稳定性。
结果OPS与CBCT在左右方向(X轴)、腹背方向(Y轴)、头脚方向(Z轴)的摆位一致性分别为94.4%、75.0%与97.2%,室内激光定位系统在X轴、Y轴、Z轴的摆位一致性分别为69.4%、72.2%与44.4%。
OPS与CBCT在X轴、Z轴的摆位一致性高于室内激光定位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Y轴的一致性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
OPS 摆位时首次与第二次摆放X轴的摆位平移误差(Bone-T-LR)、Y轴的摆位平移误差(Bone-T-AP)、Z轴的摆位平移误差(Bone-T-CC)、X轴的摆位旋转误差(Bone-R-LR)、Y轴的摆位旋转误差(Bone-R-AP)与Z轴的摆位旋转误差(Bone-R-CC)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OPS摆位与CBCT摆位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8±0.6)min与(9.4±3.1)min;OPS摆位时间显著短于CBCT(t=14.442,P=0.000<0.05)。
结论鼻咽癌放疗时采用OPS摆位与CBCT具备较好的一致性,且稳定性好,摆位时间明显缩短,也可避免CBCT导致的额外辐射,可提升鼻咽癌放疗的安全性和操作效率,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
鼻咽癌放射治疗摆位精度初探祁国海;张德康;曾振东;刘敏;张萍;郭春玉;陈宏萍【期刊名称】《肿瘤预防与治疗》【年(卷),期】2002(015)001【摘要】目的:了解鼻咽癌常规放疗摆位与面模固定等中心放疗摆位的精度。
方法:随机选择80例采用普通头垫软枕摆位放疗的鼻咽癌耳前野放疗患者,与同期采用面模固定仿适形挡铅等中心摆位的鼻咽癌放疗患者60例,分别对其放疗前和放疗后头颅体位移动变化进行测量、比较。
结果:头垫软枕摆位常规放疗者出现体位移动,患者不自主移动发生率为15%,最大移动距离为±7mm,由于操作者目测位不准造成误差率为30%,最大移动距离为±8mm;面模固定仿适形挡船等中心摆位放疗者,体位移动发生率<2%,移动距离<2mm。
结论:鼻咽癌放疗计划实施中,面模固定摆位能获得较好的质量保证。
【总页数】2页(P38-39)【作者】祁国海;张德康;曾振东;刘敏;张萍;郭春玉;陈宏萍【作者单位】四川省肿瘤医院 (成都,610041);四川省肿瘤医院 (成都,610041);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成都,610016);四川省肿瘤医院 (成都,610041);四川省肿瘤医院(成都,610041);四川省肿瘤医院(成都,610041);四川省肿瘤医院(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63【相关文献】1.兆伏级锥形束CT引导的鼻咽癌放射治疗过程中的摆位精度分析 [J], 龚蔷;傅深;薛梅;周丹;徐文才2.鼻咽癌放射治疗中不同摆位技术方法的精度比较 [J], 何强;荆保国;朱云3.锥型束CT对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患者摆位精度的影响 [J], 杨志勇;王继平;袁红;陈传喜;赵德英4.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提高摆位误差精度的进展 [J], 游雁;李赓5.鼻咽癌适形放射治疗不同固定方法对摆位精度的影响 [J], 林承光;张应钗;黄峻;刘少鹏;苏建新;韦奕东;韩非;卢泰祥;崔念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