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肿瘤的放疗、定位、摆位技术讲义
- 格式:ppt
- 大小:12.26 MB
- 文档页数:130
子宫颈癌放疗(盆腔大野照射)1.摆位:仰卧,升床至9cm(身体厚度的一半),源皮距为91cm。
2.射野井型界定线放置于大约盆腔照射野处:上界:大约为脐下1.5cm处。
外界:股骨头中心(腹股沟中点)。
下界:耻骨联合上界下5cm处。
3.透视下确定范围:上界:L4、5交界处(髂棘水平)外界:股骨头中心即真骨盆(即股骨内侧缘的向上延长线即先通式线)下界:闭孔下缘(如肿瘤位置较低,需照射外阴部则下界至坐骨结节处)。
剂量:术后辅助放疗:DT:46.8Gy/26f。
画图:如下:虚线为挡铅。
挡铅处无腹腔淋巴结。
1/2长度鼻咽癌面颈联合野:上界:眉弓结节与外耳孔上缘连线下界:舌骨下缘水平前界:鼻腔,上颌窦的后1/3后界:全颅放疗保持体位位于中线,中心激光线位于鼻尖,扣模,升床至水平激光线位于颅底线以上部分头颅的中心,机架角度达到90°,X线外缘位于颅底线(眼外眦与外耳孔连线),在X线下观看,使颅底线位于蝶骨翼与外耳孔的连线上,需包括小脑,记下机架角度,X,Y数值,测量肿瘤深度,在头模上贴上胶布。
鼻咽癌:面颈联合野:上界:眉弓结节与外耳孔上缘;下界:甲状软骨切迹水平;前界:同侧眼眶外缘后1.5-2.0cm(鼻腔、上颌窦的后1/3);后界:。
颈部切线野:上界:下颌骨下缘上1cm与乳突尖连线;下界:沿锁骨下缘;外缘:肱骨头内缘;①初治:根治:第一阶段:面颈联合野:Dt:36Gy/20f;颈部切线野:Dt: 36Gy/20f。
第二阶段:耳前野放疗:Dt:36Gy/18f;颈部切线野:Dt: 30Gy/15f;共予鼻咽局部肿块区放疗Dt:72Gy/38f;颈部放疗:Dt: 66Gy/35f;②复发后放疗:耳前野放疗(左右对穿):Dt: 60Gy/30f;上颈切线野(正面单野):Dt: 60Gy/30f。
食管癌放射治疗定位方法(一)布野原则食管癌放射治疗时照射野要包括食管病变、临床估计可能外侵的部分组织和可能转移的淋巴结。
放疗摆位质量控制措施放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癌症的方法,而放疗摆位质量控制则是确保放疗的精确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措施。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放疗摆位质量控制措施。
1. 摆位标记:在进行放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准确的摆位标记。
主要包括确定治疗体位、确定照射标记、确定定位标记等。
通过准确的摆位标记可以确保放疗的目标区域准确无误。
2. 摆位定位:在患者进行放疗前,需要进行摆位定位,即准确地确定患者的位置。
常用的摆位定位方法包括传统摆位定位和影像引导摆位定位。
传统摆位定位主要依靠人眼判断,而影像引导摆位定位则通过影像技术如CT、MRI等来确定患者的位置。
影像引导摆位定位相比传统摆位定位更加精确可靠。
3. 摆位模具:为了确保患者的放疗摆位准确,可以使用摆位模具进行定位辅助。
摆位模具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制作,以便固定患者的位置。
常见的摆位模具包括头颈模具、躯干模具等。
4. 定位图像评估:定位图像评估是一种对患者的摆位进行评估的方法。
通过对定位图像进行评估,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在正确的位置,并及时进行调整。
5. 放疗设备质量控制:为了确保放疗摆位的质量,放疗设备的质量也非常重要。
放疗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6. 团队协作:放疗摆位质量控制需要一个高效的团队协作。
团队成员包括医生、技师、护士等,他们需要密切合作,确保患者的摆位质量。
7. 患者教育:在进行放疗摆位前,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教育。
包括告知患者摆位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等,以提高患者对放疗的配合度。
放疗摆位质量控制是确保放疗安全与有效的重要措施。
通过摆位标记、摆位定位、摆位模具、定位图像评估、放疗设备质量控制、团队协作和患者教育等措施的结合,可以确保放疗摆位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子宫颈癌放疗(盆腔大野照射)1.摆位:仰卧,升床至9cm(身体厚度的一半),源皮距为91cm。
2.射野井型界定线放置于大约盆腔照射野处:上界:大约为脐下1.5cm处。
外界:股骨头中心(腹股沟中点)。
下界:耻骨联合上界下5cm处。
3.透视下确定范围:上界:L4、5交界处(髂棘水平)外界:股骨头中心即真骨盆(即股骨内侧缘的向上延长线即先通式线)下界:闭孔下缘(如肿瘤位置较低,需照射外阴部则下界至坐骨结节处)。
剂量:术后辅助放疗:DT:46.8Gy/26f。
画图:如下:虚线为挡铅。
挡铅处无腹腔淋巴结。
1/2长度鼻咽癌面颈联合野:上界:眉弓结节与外耳孔上缘连线下界:舌骨下缘水平前界:鼻腔,上颌窦的后1/3后界:全颅放疗保持体位位于中线,中心激光线位于鼻尖,扣模,升床至水平激光线位于颅底线以上部分头颅的中心,机架角度达到90°,X线外缘位于颅底线(眼外眦与外耳孔连线),在X线下观看,使颅底线位于蝶骨翼与外耳孔的连线上,需包括小脑,记下机架角度,X,Y数值,测量肿瘤深度,在头模上贴上胶布。
鼻咽癌:面颈联合野:上界:眉弓结节与外耳孔上缘;下界:甲状软骨切迹水平;前界:同侧眼眶外缘后1.5-2.0cm(鼻腔、上颌窦的后1/3);后界:。
颈部切线野:上界:下颌骨下缘上1cm与乳突尖连线;下界:沿锁骨下缘;外缘:肱骨头内缘;①初治:根治:第一阶段:面颈联合野:Dt:36Gy/20f;颈部切线野:Dt: 36Gy/20f。
第二阶段:耳前野放疗:Dt:36Gy/18f;颈部切线野:Dt: 30Gy/15f;共予鼻咽局部肿块区放疗Dt:72Gy/38f;颈部放疗:Dt: 66Gy/35f;②复发后放疗:耳前野放疗(左右对穿):Dt: 60Gy/30f;上颈切线野(正面单野):Dt: 60Gy/30f。
食管癌放射治疗定位方法(一)布野原则食管癌放射治疗时照射野要包括食管病变、临床估计可能外侵的部分组织和可能转移的淋巴结。
放疗摆位规范肿瘤放射治疗操作基本规范(放疗摆位规范)A、放疗摆位规范总则一、接受病人的治疗单1、当拿到治疗单时要做“三查五对”的工作1)对姓名、对性别、对诊断及医嘱、对累积剂量、对病人的联系电话及地址。
2)查机器类型、射线性质。
3)查治疗单是否清楚、是否有主管医生签名4)查病人体表照射野是否清楚,特殊病人请主管医生来摆位。
2、确认上述各项正确的情况下实施技术员双签名制度。
摆位工作由2位摆位技术员双签名;治疗参数电脑录入正误的核对由电脑班技术员、摆位主班技术员双签名;治疗参数电脑录入后,电脑班工作由电脑班技术员单签名,摆位主班技术员的摆位签名同时含有核对电脑班技术员在控制室电脑上工作正误的责任。
二、进入治疗室前与病人的谈话治疗前与病人的谈话主要是交待注意事项:1、保持照射野的清晰,照射时不要紧张,不能移动。
2、在治疗中如有不适请随时示意。
3、治疗结束不能自己下治疗床等。
三、数据的输入按医嘱正确的输入该次治疗所需的全部数据及指令,核对所用技术文件是否正确。
四、患者进入治疗室1、同中心摆位,需要两位技术员共同进机房,一人在前一人在后,确保患者安全进入治疗室。
2、检查治疗机机架,光栏,床体是否归零。
3、放置固定装置,按照医嘱使患者处于治疗体位。
4、充分暴露照射野,清除照射野区异物,确定照射野及同中心标记清晰。
5、两位技术员共同确认辅助装置使用是否正确。
6、若非共面照射时,应做到先转机架再转床。
7、机架角大于90°时,必须检查射线是否被床的钢性支架所挡。
8、成角治疗1)、在旋转机架前应检查机头托盘上是否有铅块或其他附件,防止掉下砸伤病人或砸坏机器。
2)、应在机头正方向看视机架刻度盘,防止因斜视而发生的角度误差。
9、旋转治疗做旋转治疗时应把治疗床尽量放在零位,并在第一次摆位时做一次全程模拟演示,以确保机架旋转时病人的安全及机器的安全。
10、摆位结束,请随行人员出门,技术员走在最后一位。
确保治疗室中非治疗者全部出门,才能关闭治疗室电动门,进行开机准备。
肿瘤放射治疗操作基本规范(放疗摆位规范)A、放疗摆位规范总则一、接受病人的治疗单1、当拿到治疗单时要做“三查五对”的工作1)对姓名、对性别、对诊断及医嘱、对累积剂量、对病人的联系电话及地址。
2)查机器类型、射线性质。
3)查治疗单是否清楚、是否有主管医生签名4)查病人体表照射野是否清楚,特殊病人请主管医生来摆位。
2、确认上述各项正确的情况下实施技术员双签名制度。
摆位工作由2位摆位技术员双签名;治疗参数电脑录入正误的核对由电脑班技术员、摆位主班技术员双签名;治疗参数电脑录入后,电脑班工作由电脑班技术员单签名,摆位主班技术员的摆位签名同时含有核对电脑班技术员在控制室电脑上工作正误的责任。
二、进入治疗室前与病人的谈话治疗前与病人的谈话主要是交待注意事项:1、保持照射野的清晰,照射时不要紧张,不能移动。
2、在治疗中如有不适请随时示意。
3、治疗结束不能自己下治疗床等。
三、数据的输入按医嘱正确的输入该次治疗所需的全部数据及指令,核对所用技术文件是否正确。
四、患者进入治疗室1、同中心摆位,需要两位技术员共同进机房,一人在前一人在后,确保患者安全进入治疗室。
2、检查治疗机机架,光栏,床体是否归零。
3、放置固定装置,按照医嘱使患者处于治疗体位。
4、充分暴露照射野,清除照射野区异物,确定照射野及同中心标记清晰。
5、两位技术员共同确认辅助装置使用是否正确。
6、若非共面照射时,应做到先转机架再转床。
7、机架角大于90°时,必须检查射线是否被床的钢性支架所挡。
8、成角治疗1)、在旋转机架前应检查机头托盘上是否有铅块或其他附件,防止掉下砸伤病人或砸坏机器。
2)、应在机头正方向看视机架刻度盘,防止因斜视而发生的角度误差。
9、旋转治疗做旋转治疗时应把治疗床尽量放在零位,并在第一次摆位时做一次全程模拟演示,以确保机架旋转时病人的安全及机器的安全。
10、摆位结束,请随行人员出门,技术员走在最后一位。
确保治疗室中非治疗者全部出门,才能关闭治疗室电动门,进行开机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