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篇茶膏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7
普洱茶膏—中国当代新养生法宝茶室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最雅的事情,夏天喝绿茶,冬天喝红茶,明目喝菊花茶,消食养胃喝普洱茶。
近几年,一种新的茶品面世——普洱茶膏。
普洱茶膏也是普洱茶深加工、精加工的产品。
因其平衡养生的功效和便捷时尚的冲泡方式受到越来越多都市人群的喜爱。
在历史上,普洱茶膏以贡品身份出现,被誉为“茶中黄金”。
普洱茶膏的历代趣闻普洱茶膏,其始于唐代,甫一出现,便深居一隅,为皇室御享,后为政商精英名流专属,极少被外界所知,始终笼罩着一种古老而神秘的光环。
普洱茶膏的鼎盛时期为清朝,公元1729年,云南将普洱茶膏作为贡品呈现给雍正皇帝,雍正皇帝非常喜爱,并特旨设立御茶房制作普洱茶膏。
皇家普洱茶膏的制作工艺十分考究,通过各项精巧的工艺严格控制湿度、温度、火候及时间,因此普洱茶膏的制作工艺也成为了紫禁城中最为神秘的工艺之一。
公元1793年,乾隆将御用的普洱茶膏作为国礼馈赠给到访的英国使团,这也是历史上普洱茶膏第一次以国家礼品的身份漂洋过海,而今同样拥有“国礼”身份的贡润祥普洱茶膏也随着博鳌亚洲论坛享誉海内外。
据说,当时英国国王得知普洱茶膏如此珍罕,视为稀世贵宝,不忍饮用,将国礼普洱茶膏藏于大英博物馆。
之后,普洱茶膏随着封建王朝退出历史舞台而愈发神秘。
直到2004年,一代文豪鲁迅先生所保存的三克清宫普洱茶膏举行拍卖,最终以1.2万元价格成交,造成轰动。
可见,作为皇室养生圣品的普洱茶膏,已经逐渐被民间所了解和追捧。
21世纪,普洱茶膏迎来了新的辉煌时期。
中国普洱茶膏行业品牌领军——广州帝茗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御茗堂普洱茶膏的生产企业。
御茗堂拥有一支以张鹏飞为首的强大的专家科研团队,历经数载,独立研发了十多项专利技术。
并联合国内多所重点大学及技术研究机构精英人士,成功完善了质量体系和新产品研发体系。
御茗堂在充分吸收清宫御制工艺精华的基础上,建立业内首屈一指、卫生标准高达30万级GMP精华车间的全自动数字化智能工厂,并运用多项自主研发专利技术、新型固液分离器,采用天然仿生恒温侵提多级萃取技术创制自然醇化环境,成功复原普洱茶膏,重现历史瑰宝。
品味茶膏⊙ 齐书芳“拈花一笑,品茗一杯。
”最近,在广州举行的拍卖会上,茶膏突然现身在公众面前,立刻震撼了茶界。
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一小块茶膏居然是鲁迅的遗物!鲁迅收藏的茶膏是清宫贡品,外包装是雕满龙纹的木盒子,里面用绘有龙纹的金色绸缎作衬,共有39块茶膏,其中24块是完整的。
每块茶膏规格、形状都相同,是一个模子铸出来的,长、宽各4厘米,高约半厘米,重3克。
茶膏究竟是何等尤物呢?博翰茗香网站负责人、茶膏收藏者叶羽晴川说:“茶膏是18世纪的速溶茶。
”因为目前有案可查的关于茶膏的文字记载,最早也只能追溯到18世纪的清朝学人赵学敏的著作《本草纲目拾遗》。
他先说“黑如漆”的茶膏,醒酒第一;又说绿色的茶膏醒酒效果更好。
从中可以知道茶膏不止一种颜色。
在《本草纲目拾遗》书中,赵学敏具体讲述了茶膏的药效,他说茶膏能治百病(编者注:此说言过其实),有消食化痰、清胃生津的功效;如果肚腹受寒胀痛,用姜汤泡茶膏喝,喝出汗水,立即就好;口腔溃疡、咽喉上火疼痛,含一小块茶膏在嘴里,过夜即愈。
这些药效,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流传到了民间,拥有茶膏的家庭都按赵学敏的处方行事。
鲁迅茶膏的收藏者、鲁迅后人周海婴回忆说,从他初通人事时就知道家里有茶膏,每逢过年过节吃完大餐后,只要感到肠胃不舒服,母亲就拿出一小块茶膏,泡给他喝,喝了没多久,不舒服的感觉就消失了。
他还证实,鲁迅夫妇平时也舍不得喝这些茶膏。
很明显,鲁迅也是看中茶膏的药用价值的。
1792年(乾隆57年),英王乔治二世派遣特使给乾隆皇帝祝寿,乾隆在热河接见英国使臣,他赐给英使的大批贵重物品中,就有20盒茶膏。
当时的英国人不知道茶膏有何用,就把它封存起来。
据说这批茶膏,如今还收藏在大英博物馆里。
叶羽晴川非常羡慕地说:“这批茶膏可是有文献记载的,是保存至今最古老的茶膏。
要是拿出来拍卖,不知道谁能买得起。
”清朝道光年间,在学人阮福写的《普洱茶记》中,茶膏是云南专供朝廷饮用的“八色贡茶”之一。
普洱茶膏制作方法和配方普洱茶膏是一种非常传统的茶叶制品。
由于它有很好的保健效果,能够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硬化等,现在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的日常饮品。
那么如何制作普洱茶膏呢?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普洱茶膏制作方法和配方。
1. 配方制作普洱茶膏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就是普洱茶、蜂蜜和柠檬。
其中普洱茶和柠檬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而蜂蜜则能够帮助调节口感和改善口干的情况。
下面是制作普洱茶膏所需的配方:普洱茶叶:100克蜂蜜:50克柠檬汁:50克2. 制作步骤(1) 准备工作首先准备好需要的原材料和工具。
将普洱茶叶洗净晾干,准备好蜂蜜和柠檬汁,同时还需要准备一个锅和一个搅拌棒。
(2) 煮茶将100克普洱茶叶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沸,然后将火调小。
煮的时间为20分钟左右。
(3) 滤茶将锅中煮好的茶叶放到滤网中,过滤掉茶叶渣。
将滤下的茶液放入锅中,再将锅放回炉火上。
(4) 加入蜂蜜和柠檬汁煮茶液中可以加入蜂蜜和柠檬汁。
蜂蜜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柠檬汁的量需要根据茶液量来定。
同时,需要不停的搅拌,避免茶液糊底或者烧焦。
(5) 烹制炒至茶液浓稠,糊状成型即可。
(6) 放置、储存将热膏倒入容器中,静置至凉。
然后进行封口保存。
3. 注意事项(1) 制作时避免焦糊,需要不停的搅拌。
(2) 锅不要用铁质的,使用不粘锅或不锈钢锅。
(3) 蜂蜜的数量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来定。
(4) 普洱茶膏质地较为稠密,需要加入适量清水以及微波炉加热后使得液体化,便于食用。
同时,储存在冰箱中会延长储存时间,(5) 只要保证新鲜制作的普洱茶膏,口感最佳,非常适合喜欢普洱茶的朋友们。
以上就是普洱茶膏制作方法和配方的介绍,希望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普洱茶膏食用方便,保健效果明显。
制作过程虽然有些繁琐,但是只要按照流程操作,就可以轻松制作出美味健康的普洱茶膏。
茶膏—快节奏生活下的养生茶
千百年以来,品茶、饮茶都是被认定的修身养性的好方式。
茶是国品,由茶的精华而制的茶膏,自古以来都视为国粹,是作为皇家贡品,专为皇家御用的茶品。
现代,人们的生活进入快节奏的生活,城市的喧嚣和繁忙,泡茶的艺术和携带茶叶的不方便,让人觉得能够静心下来的泡一壶香茗,享受一下养生的时间都是奢侈的。
御茗堂沿用清廷的茶膏制作工艺,将皇家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自主研发出纯天然的御茗堂茶膏。
御茗堂普洱茶膏方便携带,冲泡简单,茶膏的营养远远高于茶叶的营养,让全民都能享受皇家的尊贵的同时,也方便全民在快节奏中一样能享受静心凝神的养生茶饮。
茶膏还可与花瓣、水果等搭配饮用。
由于普洱茶特性温和,茶膏具有暖胃、生热的功效。
与玫瑰花、月季花搭配饮用能起到活血、祛瘀、理气、止痛的作用,对于生理期的女性特别不错。
除此之外,与山楂、陈皮等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搭配能起到消食、降脂、活血的效果,适合三高人群。
同时,饮用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茶膏的历史起源与文化据记载,茶膏最早出现于唐代。
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有“畏流其膏”、“出膏者光”、“含膏者皱”。
据此记载可以认为,陆羽在这里所记载的“膏”,还不是制作而成的茶膏,而是指在制作饼茶时,茶汁溢出后的“膏化”现象。
唐代李肇《国史补》中记载的唐代贡茶中有“岳州邕湖含膏”。
据此记载,唐代湖南岳州(今岳阳)已生产贡品邕湖含膏。
唐代张舜民《画墁录》中记载:“贞元中常兖为建州刺史,始蒸焙而耐之,谓研膏茶”。
据此记载,唐贞元(785~805年)中期真正意义上的茶膏出现。
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陶谷所著《茗苑录》中记载有贡品茶膏“玉蝉膏”和“缕金耐重儿”。
茶膏开始有名称,并出现了多个品种。
据《十国春秋》记载,南唐文通二年(937年)“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
据此记载,南唐文通二年(937年)福建建州生产的茶膏耐重儿已作为贡品入贡,但数量少,仅8枚,尤显珍贵。
“茶膏”名称正式出现。
北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自己编著了《大观茶论》,对茶膏油以饼面之事认为:“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面首也。
膏稀者,其肤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敛以实。
说明赵佶对珍膏油其面显得更为重视,甚至把“膏”的质量优劣作为鉴别茶叶质量优劣的标准,认为膏稠者是珍品。
至明代,因罢造龙团凤饼贡茶而全部改为散形茶,茶膏亦随之销声匿迹。
到了清代,茶膏再次出现。
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茶膏,并通过茶马古道输入西藏,而受到西藏统治阶级上层人物的青睐,特别是活佛级以上僧侣和宗教领袖中更成为茶膏爱好者,同时又禁止民间人士饮用茶膏,因此很多大寺院自建制茶车间,自行熬制茶膏,专供活佛级以上的人饮用。
后来茶膏以入贡形式进入清廷,成为皇室贵族的高级茶饮。
至清雍正十年(1729年),普洱茶膏等正式成为贡品。
茶膏的制作工艺茶膏是一种传统的中国糕点,以茶叶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口感香甜,质地绵软。
茶膏的制作工艺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包括选料、加工、烘焙等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茶膏的制作工艺。
1. 选料茶膏的主要原料是绿茶粉和糯米粉。
选料是制作好茶膏的关键步骤之一。
首先需要挑选优质的绿茶叶,并且经过晒干、碾磨等处理后制成绿茶粉。
其次需要选择优质的糯米,并将其浸泡至适当程度,然后用清水洗净并晾干备用。
2. 加工将选好的绿茶粉和糯米粉混合在一起,加入适量的白砂糖和清水搅拌均匀。
此时需要掌握好比例和搅拌时间,以确保最终产品口感和质地符合要求。
3. 烘焙将混合好的材料倒入模具中,并放入预先加温至适当温度(通常为160-180℃)的烤箱中烘焙。
烘焙时间一般在30-40分钟左右,具体时间需要根据不同的烤箱和模具而定。
在烘焙过程中需要不断观察和检查,以确保茶膏烤至适当程度。
4. 切割将已经烤好的茶膏从模具中取出,并放置在冷却架上自然冷却。
待茶膏完全冷却后,使用刀具将其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或条状即可。
5. 包装将切好的茶膏放入包装袋或盒子中,并密封保存。
为了保持茶膏的新鲜口感和质地,需要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
总结:以上就是茶膏的制作工艺,制作好一份美味可口的茶膏需要经过认真细致的操作和掌握一定技巧。
正确选料、合理加工、适当烘焙、精心切割以及科学包装都是制作好茶膏不可或缺的步骤。
希望这篇介绍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茶膏的制作工艺,也希望您能够亲手尝试制作出一份美味可口的茶膏。
茶膏的制作方法茶膏是一种具有独特口感和健康功效的甜点,制作简单、口感丰富,深受人们喜爱。
茶膏经过烹煮和冷却后,呈现出柔软而有弹性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茶膏的制作方法,让您在家中也能轻松做出美味的茶膏。
所需材料在制作茶膏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20克阿萨姆茶叶•600毫升水•60克糖•12克吉利丁粉•100毫升牛奶制作步骤步骤一:煮茶叶1.将20克阿萨姆茶叶放入一个小锅中。
2.加入600毫升水,将锅放在中火上煮沸。
3.煮沸后,保持中火,继续煮沸约10分钟,让茶叶充分释放出香气。
步骤二:过滤1.使用过滤网过滤茶汁,将茶叶渣去除掉,留下清澈的茶汁。
步骤三:调制茶汁1.将60克糖加入茶汁中,搅拌均匀,直至糖完全溶解。
2.将12克吉利丁粉加入100毫升牛奶中,充分搅拌均匀。
3.将吉利丁粉和牛奶混合物倒入茶汁中,再次搅拌均匀。
步骤四:煮茶膏1.将调制好的茶汁倒入一个深底平底锅中。
2.将锅放在中火上煮沸。
3.煮沸后,转至小火继续煮沸5分钟,不断搅拌,直到茶汁稍微变稠。
4.关闭火源,让茶汁稍微冷却一会儿。
步骤五:冷却1.将茶汁倒入模具中,让茶汁自然冷却至室温。
2.将茶膏放入冰箱冷藏,约2小时,或直到完全冷却和凝固。
步骤六:享用1.将冷藏好的茶膏从模具中取出,切成适合的大小块状。
2.可以单独食用,也可以作为甜点搭配其他食材品尝。
小贴士•煮茶叶时可以视个人口感适量加入其他配料,如枸杞、玫瑰花瓣等,增添风味。
•茶膏的口感和弹性主要取决于吉利丁的使用量,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调整。
•茶膏的颜色主要由茶叶决定,如果想要更深的颜色可以使用正山小种等红茶。
以上就是制作茶膏的方法,希望您在家中能够享受到这款美味的茶膏甜点。
制作过程并不复杂,只需要准备好所需材料和耐心等待冷却即可。
尝试制作一次,相信您会被茶膏的口感和香气所吸引。
愿您制作成功!。
古代茶膏的制作方法古代茶膏是一种传统的茶叶制品,制作方法独特,口感醇厚。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古代茶膏的制作方法。
制作古代茶膏的关键是选取优质的茶叶。
茶叶应该是新鲜的、嫩叶丰满、色泽翠绿的,以保证茶膏的质量。
常用的茶叶有绿茶、红茶、乌龙茶等。
接下来,将选好的茶叶放入锅中,用文火慢慢烘烤。
烘烤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
烘烤的目的是使茶叶的水分蒸发,增加茶叶的香气。
烘烤完成后,将茶叶放入石磨中研磨。
石磨是古代制作茶膏的必备工具,研磨过程需要耐心和力量。
茶叶要磨成细腻的粉末状,这样才能使茶膏口感更好。
研磨完成后,将茶叶粉末放入陶罐中,加入适量的清水。
水的用量要适中,不宜过多或过少。
然后将陶罐放入火上,用小火慢慢煮沸。
煮沸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30-40分钟左右。
煮沸完成后,将茶汁倒入布袋中,用力挤压,使茶渣和茶汁分离。
挤压的力度要适度,以免破坏茶渣的结构,影响茶膏的质量。
茶渣分离后,将茶汁再次倒入锅中,加入适量的糖。
糖的用量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进行调整,一般建议使用白砂糖。
然后用小火慢慢煮沸,不断搅拌,直到茶汁变稠。
茶汁变稠后,将其倒入模具中,放置冷却。
冷却后的茶膏会变得更加凝固,口感更好。
将茶膏取出,切成小块,装入容器中保存。
茶膏应该保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古代茶膏制作方法简单,但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技巧。
制作出来的茶膏色泽金黄,质地细腻,口感醇厚。
品味古代茶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人对茶叶的深厚热爱。
无论是作为茶叶制品还是礼品赠送,古代茶膏都是一种独特的选择。
什么是茶膏茶膏是将云南特有的乔木大叶种茶叶经过加工与发酵后,通过特殊的方式将茶叶中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将获得的茶汁进行再加工,还原成更高一级的固态速溶茶。
--摘自《普洱茶膏--一一种被遗忘的养生文化》茶膏历史茶膏始于南唐、成于宋、兴于清、盛于当代,是选用百年、千年古茶树乔木茶叶原料,通过186道秘制工艺、历时72天,将茶叶有益成分提取、浓缩而成的膏状固体。
古时君王御享,现代政商精英名流专属。
茶膏始于南唐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唐代是我国茶业和茶叶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代,史称“茶兴于唐”。
这期间,茶膏沿着民贡(唐代的贡茶分为民贡与官焙两种,由地方官吏将上等的好茶主动向朝廷进献)这条线浮上水面的。
据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载,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即“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第一,“茶膏”字样正式出现;第二,外部用金丝芽装扮,显示贵重;第三,数量极少,只有八枚,而不像其它贡茶以多少担计算。
茶膏一亮相,就具备一种显赫的身份,是其它贡茶所不能比拟的。
茶膏成于宋代宋代饮茶风俗已相当普及,与唐代不同,宋代的制茶者对茶叶的膏化现象比较重视。
他们采用榨取的工艺,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
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使其成为独立的产品。
宋代将此方法获得的茶膏,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做为独立的茶品纳入宋代的茶品名录。
如北宋第一位茶著者陶谷(公元907——960年)在撰写《茗荈录》时,就将两款茶膏纳入其中:一种是“玉蝉膏”,另一种是“缕金耐重儿”。
虽然《茗荈录》主要记述茶事的十八个趣闻,但我们从这些描述中看到这两款茶膏的名称,标志茶膏做为独立产品的存在。
二是在饼茶制作过程中,有意识将饼茶表面用茶膏涂层,以增加饼茶表面的光亮度及色泽。
相比唐代制茶中“含膏”工艺而言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茶膏兴于清代到了清代,伴随着云南普洱茶的繁荣,茶膏的制作再次悄然出现。
13篇茶膏1过年送礼,选择中国茶膏网马上就要过年了,放假后回到老家和亲朋好友团聚下,相聚,当然缺不了送礼了,现在很多人都送名烟名酒或者名牌衣服首饰什么的,其实这些东西又俗气又害人心,烟抽多了伤身体,酒喝多了也伤身体,名牌会造成大家的攀比心理,所以,过年过节送这些东西真的很不正确。
现在就让我给大家推荐个网站吧,你们可以去里面看看那里的东西,经济又实惠,送出去又会很得人心,这个网站就是中国茶膏网。
茶膏是一种很好的东西,在你忙忙碌碌的一天结束后,回到家里没时间冲泡一壶香浓的好茶,而茶膏就解决了你没时间冲泡好茶的问题。
然而好东西是要和朋友分享的,趁现在过年之际,去购买几盒茶膏吧!带回去送老人可以展现出你的孝心,老人们是爱喝茶的,但是当老人家上了年纪后就泡不出好茶了,现在有茶膏这么方便又实惠的东西,送给老人既能方便老人冲泡香浓的茶又能体现你的孝心,何乐而不为呢!茶膏也可以拿来送朋友,在朋友闲暇的时候冲泡一壶香甜可口的茶难道不比去聚会K歌喝酒好么?喝酒K歌什么的是伤身浪费时间的娱乐,这并不能使人们的身心放松下来,而在假期期间,午后的阳光下,和朋友们来个下午茶聚会,这是多么体验生活放松身心的方法啊!当然,送茶膏也是有讲究的,比如我们是拿来送老人,可以送他们蒙顿茶膏,大家都知道喝茶会让人提起精神,但是对于上了年纪的老人家来说,应该有充足的睡眠,人在年老的时候会不容易犯困,这样是不好的,睡眠不充足,对于身体是由损害的,更何况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而如今,蒙顿茶膏既能让老人品鉴好茶又能有助于老人的睡眠,因为蒙顿茶膏是不含有咖啡因的,不含有咖啡因的蒙顿茶膏在饮用后是不会影响人们的睡眠的,所以,这种茶膏很适合老人用。
而更多更好的茶膏还需在中国茶膏网挑选,在中国茶膏网总会挑选出一盒适合你众位亲朋好友的茶膏的。
2 普洱茶膏,茶中首选中国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其中能够占据一席之地的莫属茶文化了。
随着历史的进步,时代的发展,茶文化同时也在与时俱进,如今茶膏的盛行便是时代进步的需要。
茶膏技术始于唐朝,形成于宋朝,如今一步步发展技术已经趋于完善,蒙顿茶膏更是以其领先于市场的卓越的技术成为业内首屈一指的茶膏,普洱茶膏,茶中首选。
茶膏浓缩了茶的所有精华,只要轻轻一点,配之沸水,茶香四溢,沁人心脾。
茶的种类很多,耳熟能详的有铁观音,乌龙名茶,普洱茶,茉莉花茶等等,每一种茶都有自己的特色,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即需要喝茶之人来品。
提到喝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老舍先生的《茶馆》,那个时代的老北京,寻常百姓左不过是去茶馆喝些大碗茶,说个家长里短。
真正的品茶,怕是在达官贵人之间比较盛行。
从茶叶的采取,用水的讲究,以及泡茶几道等等都是有讲究的,而茶的选取至关重要,其中普洱茶膏不失为首选。
茶膏,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经过过滤和发酵技术,以低温干燥萃取茶的精华,浓缩为膏状,比之普洱茶更胜一筹,不仅没有茶的涩,同时还口感极佳,闻之沁人心脾,品之唇齿留香。
如今国富民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高了,品茶已经成为一件很普及的事情,只要我们有时间,有心境,想品茶已经不再只是达官贵族的特例了。
茶膏技术的成熟,使得泡茶已经不是一件多么费事的事情,就像人们想要喝咖啡一样已经不需要再从豆子到磨到泡如次烦杂工序,茶膏虽然缩减了泡茶的程序,但却不像速溶咖啡般丢掉了咖啡豆原本的醇香,茶膏的茶精华更胜茶叶。
喝茶,品茶,如今已是一种非常普遍普及的事情,放松自己,享受生活,品鉴好茶,首选普洱茶膏,愿生活如茶般清澈醇香。
3 人生如茶,活出茶膏的气度一辈子很长,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经历和成长,或喜或悲,或苦或甜,都是我们自己的经历,我喜欢都接受,这就是人生,就是生活。
常听人说人生如茶,之前还不是很明白,初次品茶先闻只觉一股茶特有的香味,这种香不知怎么形容,也许就是所谓的茶香。
轻抿一口,却是一种说不出的涩,然后慢慢咀嚼,便又出现一种醇厚地香甜。
这不就是人生吗,第一次站在人生的路口,人生对于我们充满了诱惑和新奇,就像一杯茶香四溢的茶在等待我们品尝,在生活中摸爬滚打品味生活艰辛苦涩,在苦涩中学习成长,成熟沉淀,就像在初品茶的涩后般的香醇。
人生如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阵子,在这如茶的人生中我们应该学会活出茶膏的气度,活出茶膏般的人生。
茶膏,由其独特的制作工艺,从最初比较低劣的大火熬制,到如今的压榨,低温干燥萃取不断的进步,将获取的茶汁还原成更高级别的茶品。
历经历练,最后浓缩为茶所有的精华,轻轻一点,泡之于水,便是茶香四溢,唇齿留香,这样的人生才该是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茶人生,更是茶中极品茶膏人生的气度。
即使历经那么多道的工序的提炼磨练,没有粉身碎骨,反而更加凝聚,沉淀了茶所有的美好,只等待沸水泡入那一刻,倾尽所有的精华散尽清香。
人生如茶,我们追求的是一种境界,一种历练和成长。
在不断的磨练中积聚沉淀人生的宝贵经验或喜或悲,就像茶膏沉淀了茶所有的精华,然后慢慢酝酿,最终形成出无比醇厚的口感和历尽千山万水的清澈茶香,这样的人生才是不枉此生,才是充实和精彩的。
人生如茶,我们要努力生活,奋斗,活出茶膏人生!4享生活,品茶膏,给心灵一片栖息之地学生时代读书,对书中描写印象中特别深刻的是那样一段场景。
夏日的午后,大大的落地窗,一杯香茶,一本好书,然后伴着阳光,一点点的品,品书,品茶,品生活。
这样的场景真是静谧恣意。
只是真的开始有了自主的时间后发现,总是有些东西在阻碍着,大学时代,兼职上课,玩电脑,总是无限浮躁,时间很多却再没想起自己曾有过那样一段憧憬,即使想起,却也丢掉了那份意境,那份心性。
由学校步入社会,每天朝九晚五,开始过上了规规矩矩的上班族生活,只是一天的工作,疲乏之极,回到家中上网已是习惯,然后睡觉,生活浑浑噩噩。
直到有一天,无意中翻出以前的日记,看到自己年少时的憧憬,年少时的梦,年少时曾怀有的那一颗对静谧对心灵纯净的追求的心。
生活也许是波澜不惊,改变的只是心境。
我开始有意识地寻找关于茶的知识,经过一番发现竟有茶膏这种茶中极品,不需要太多泡茶工序,却可以享受到真正甚至比茶叶更纯正的茶香和口感。
于是,在一个周末去选了普洱茶膏,回到家中,按照要求冲泡,透明的茶杯,清澈的茶叶,袅袅升起的热气,满屋的茶香,轻且香甜,拿出自己珍藏的唱片CD,还有一本最爱的席慕容。
那一刻,心里竟是满心的喜欢和宁静,就那样静静得度过了一个下午。
没有纷扰的车辆和喧闹,没有处理不完的数据,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只有我,一茶,一书,一首歌。
在忙忙碌碌中,静下心来,享受生活,品味茶膏,给心灵一片纯净的地方,思考自己,找回自己,跳出庸碌的生活圈子,看到最初的自己,最初的梦想。
走得太快,往往需要停下来歇一歇,静一静,品茶自然是首选。
我们关心在意的不该只是身体,还有心灵。
因此,给心灵一片净土,静下来,品茶膏,享受人生。
5爱喝茶,更爱茶膏第一次喝茶,是在小学几年级,记不太清楚了,只知道妈妈很喜欢喝茶,当然不是功夫茶,因为那样的茶虽然好,却还不是我们那个年代寻常百姓家喝得了的。
最初喝的是茉莉花茶,不是极好的,却也被那一股淡淡的花香,和稍有甘甜的的味道深深吸引,从此开始接触了各色茶叶,茉莉花茶,菊花茶,养生茶,铁观音,普洱,乌龙等等。
如今,喝茶多了,嘴也开始挑了,对于比较差一点的茶已经不怎么喝了,因为品味过醇香,口感极佳的茶后,便觉得享受好茶才是正道。
去年,朋友送我一些普洱茶膏,虽说喝茶很多,对茶膏也早有耳闻,可是喝还是第一次。
取了一点,煮好了水,先将水放到杯子里,然后放入茶膏,看着茶叶一点一点的散发溶解。
茶水透亮,茶叶清澈,闭上眼睛轻轻地嗅一下,便是一股清澈茶香。
看着袅袅升起的热气,真是忍不住要品上一口。
入口口感纯棉,仔细回味唇齿间还留有一种香气,让人忍不住再品第二口,第三口……茶中极品,真是茶膏莫属。
我所泡还并非功夫茶,倘若经过一番好的冲泡工艺,其味道,口感肯定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对于常喝茶叶的我来说,品到好茶实在是幸事。
为了了解一下何以茶膏如此口感,味道如此极佳,于是在网上查询和搜集了一些关于茶膏的知识。
茶膏,乃是普洱茶五种形态之一将茶叶加工发酵后,通过一种特殊的工艺将茶叶的纤维物质和茶汁分离,然后再将茶汁进行加工还原成更高一级的固态速溶茶。
它的营养和价值更是胜过普洱茶叶,制作工艺,经过低温干燥,低温萃取获得一种既方便冲泡,又极具营养和观赏价值的茶。
爱喝茶,爱品茶,喜欢茶给人那种静谧和醇厚的口感,更是爱上了这茶膏。
6过年不喝酒,要喝就喝茶膏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合家团圆,年夜饭,年终聚餐等等各种场合都少不了吃喝玩乐,尤其是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已经不再像以前一般吃不到肉和各种看似稀奇的菜式,如今的生活,只要想得到的东西基本都可以出现在菜桌上。
除了吃以外,中国传统饭桌上的饮品必然少不了酒,有时因为划拳或者敬酒,酒过三巡人便开始昏昏然不知所以。
有人说,小酌怡情,可是在节日的饭桌上又有几人能做到呢?喝酒多了不仅伤肝伤身,同时还有很多酒后醉驾发生的事故,以及各种类似的酒精中毒事件,这一切的一切莫不是因为饮酒造成的。
中国传统习俗合家相聚,便是多以喝酒,这样的习俗也便早就了喝酒这样的风气。
如今,倡导新风,爱护身体,健康有道,自然要提到饮茶。
茶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茶文化由来已久,并有解酒护肝的功能,其中普洱茶膏中含有的L-丙氨酸,在人体中会产生泛酸,可以加快酒精的溶解,同时还能够起到醒酒的作用。
茶膏不仅具有解酒醒酒的作用,同时茶膏还具有消食解除油腻的功能。
在节假日期间,尤其是春节这样的场合,吃的东西杂乱油腻,更是少不了消化不良等问题,若是辅以茶膏为饮品便能事半功倍。
普洱茶膏除去这些还有养胃的功能可以空腹饮用,而酒若是空腹喝便是极其伤身的。
不仅如此茶膏还有降血压,降血糖等功效,可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
如今我们提倡健康生活,绿色生活,应该改掉过节滥吃,以酒为主的过节习惯。
健康生活,就应该提倡健康的生活习惯,由习惯做起,才能真正拥有好身体。
春节不喝酒,要喝就喝茶膏。
7品茶膏,享受茶膏从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到如今出口的各种茶叶,茶文化不仅在我国五千年历史中由来已久,并且在国外,世界也是风靡一时。
饮茶不仅仅是一种在饮一种饮品,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随着时代的进步,茶的技术也在千变万化,如今茶膏技术的成熟,使得人们饮用茶膏更加方便,并且更加健康。
品茶膏,享受茶膏,拥有健康人生。
品茶,不仅仅是饮茶解渴,“品”字还包含了品评、鉴赏、以及茶给人带来的身心感受。
茶膏拥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品味茶膏,要先审茶膏,然后观察茶膏,最后才是品茶膏。
首先审茶膏,要先看茶膏的色泽,硬度,表面的光滑程度等等,好的茶膏从表面是可以分辨出的。
然后是观察茶膏,将沸水注入杯中后,放入茶膏,观察茶膏的溶解的变化,以及茶汤的颜色,清澈度等等,此时便可以嗅到茶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