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
- 格式:docx
- 大小:40.08 KB
- 文档页数:6
舒芬太尼复合纳布啡用于假体隆乳术后镇痛效果观察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纳布啡用于假体隆乳术后镇痛镇静效果和不良反应。
方法:选择择期行假体隆乳整形术就医者90例,均采用全身麻醉,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
根据静脉自控镇痛药物配比不同,分为纳布啡组(N组)、舒芬太尼组(S组)和舒芬太尼+纳布啡组(SN组)三组,每组30例。
观察就医者术后2h、6h、12h、24h时的生命体征,比较各时间点就医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 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自控镇痛次数、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N组各时间点V AS评分明显高于S组和S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组各时间点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N组和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各时间点药物用量,按压次数均高于S组、S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与N组、SN组比较,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纳布啡用于假体隆乳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可提供较好的镇痛镇静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sufentanil and nalbuphine for sedation,analgesia and adverse reaction after mammoplasty augmentation. Methods 90 patients undergoing elective breast augmentation and plastic surgery were treated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and postoperative 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Randomly divided into nalbuphine group(N group),sufentanil group(S group)and sufentanil + nalbuphine group(SN group),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vital signs of 2h,6h,12h,24h after operation were observed,and the incidence of pain,visual analogue scale,V AS score,Ramsay sedation score,number of controlled analgesia,analgesic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 were compared at various points of time. Results V AS score at each time point of 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S and group SN,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Ramsay score at each time point of S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N and group 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N group at each time point,the amount of medication,the number of pressing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S and group SN,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mpared with group N and group S,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nausea,vomiting and dizziness in group S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B,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Sufentanil and nalbuphine for mammoplasty augmentation postoperative analgesia,sedation and analgesia can provide better effect,low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mammoplasty augmentation;sufentanil;nalbuphine;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整形美容就醫者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病患,他们追求变美的同时,不仅关心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更注重全过程的无痛体验。
布托啡诺与舒芬太尼用于外科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疗效比较杨远明;高祖巨;陈达智【摘要】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analgesic efficacy of butorphanol vs.sufentanil for postoperative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METHODS:80 patients undergoing abdominal surger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0 cases each.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butorphanol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sufentanil for postoperative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The analgesic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VAS scores for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12 h, 24 h and 48 h after operation were ( 2.68±0.67 ) , (2.46 ±0.45)and(2.10 ±0.71)scores, as compared with(2.09 ±0.64),(1.88 ±0.42)and(1.81 ±0.53)scores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sedation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4h, 12h and 24h after the operation were(2.86 ±0.91),(2.67 ±0.94)and(2.58 ±0.87)scores, as compared with(2.23 ±0.56),(2.00 ±0.52)and (1.96 ±0.40)scores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ess frequent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 P<0.05 ) .CONCLUSIONS: Butorphanol is safe and effective for postoperative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目的:对比观察布托啡诺与舒芬太尼在外科术后患者自控镇痛中的效果。
HEILONGJIANG MEDICINE AND PHARMACY Dec.6019,Vol.45No.6•221・‘B d E(a™+123①##,g#),2(g"234'p,,23g"450000)摘要:56: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在乳腺癌根治术术后镇痛6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我院2017-07~207-05收治的66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4Q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舒芬太”(3.4|jig/kg)自控泵入镇痛,观察组予以舒芬太”(2.4j//kg)+地佐辛().2m//kg)自控•入镇痛,XJ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术后2h、术后6h、术后7h、术后24h、术后48h的疼痛程度,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术后6h、5h、24h及48h 6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4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0.00%)显著低于对照组(56.67%)(P<0.05)。
结论:舒芬太”复合地佐辛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少,具有更高6用药安全性。
234:舒芬太”;佐辛;乳癌术;56789:R979252:;<=>:B2:?@9:5008-0504(2059)06-0225-02225R-o/1OA,+99%B A,C5%B3A,Xp b ,h_B?‘b A O A%b[5]。
a51%a™#v,(P w,U™,f ,-[DE™B,9'—™C #,-™,/,\;v[,v7#、、s1™™[™{|5px。
‘B™=,'s1 [V、O=>(2B‘[2];d E Cpv7Cn=\G-.{,S G K受体而产生显著的镇痛作用,且具有较高的安全A,(2[3]。
E Xp|}#S[4],太尼复合地佐辛运用于恶性肿瘤根治术后镇痛效果显著,,-痛”,,且(2B ,9'|}用太尼合地辛运用治痛,痛[性,b。
乳腺癌根治术后芬太尼、曲马多与吗啡病人自控镇痛背景乳腺癌是目前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乳腺癌根治的主要方式之一。
在手术缝合好后,病人常常需要缓解手术后的疼痛。
为了减小术后疼痛给病人带来的不适和痛苦,同时保证手术效果和安全性,临床上常使用镇痛药物来控制术后疼痛。
然而,关于选择何种药物和如何控制用药的问题,一直是临床医生和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自控镇痛自控镇痛是指医生根据病人自己的感觉和需要,让他们自行控制给药的方法。
病人通过按压镇痛泵来给自己注射一定剂量的药物,以减轻术后疼痛。
自控镇痛的优点在于可以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和药物效应,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提高镇痛效果和降低不良反应。
目前,自控镇痛已成为手术后固定镇痛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芬太尼、曲马多和吗啡常规用于术后自控镇痛的药物主要包括芬太尼、曲马多和吗啡。
它们都属于阿片类药物,具有较强的镇痛效果,因此在镇痛中被广泛使用。
芬太尼芬太尼是一种有效的镇痛药,具有强效的镇痛作用和快速起效时间。
临床上通常用于急性、重症疼痛的治疗,也常用于手术后镇痛。
芬太尼的镇痛效果较强,但由于其较短的半衰期,需要频繁给药。
曲马多曲马多是一种较弱的阿片类镇痛药物,其镇痛效果相对而言不如芬太尼和吗啡。
但曲马多会抑制一些镇痛后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并且常用于手术后自控镇痛。
曲马多的半衰期较长,让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疼痛。
吗啡吗啡是一种常见的阿片类镇痛药,疗效比曲马多更强。
临床上通常用于治疗中重度疼痛,也常用于手术后自控镇痛。
但与其他两种药物相比,吗啡的半衰期较短,需要频繁给药。
三种药物在自控镇痛中的应用比较在研究中发现,三种药物都可以用于手术后自控镇痛,但其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一定的差异。
镇痛效果研究表明,三种药物在短期内(少于24小时)的镇痛效果无明显区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芬太尼的镇痛效果高于曲马多和吗啡。
如果疼痛时间超过2天,吗啡的镇痛效果也会逐渐增强。
比较布托啡诺和舒芬太尼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云瑞;唐宁娟【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clinical effect of butorphanol and sufentanil in postoperative 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and explore the adverse reactions. Methods 60 cases of cesare-an surgery patients(PCIA)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3 to March 2014,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20 cases of each group. Group A was given Bhutto Fino; Group B was given tropisetron and sufentanil; Group C was given tropisetron, Bhutto Fino, sufentanil joint pain.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sedation score, HR, BP and SpO2 in three groups were observed. Incidence in three groups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analyz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group A, group B, C had better analgesic effect,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Group C sedation score was higher,but compared with A,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3 groups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For cesarean section patients, simply giving Bhutto Fino is often difficult to receive satisfactory effect of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it can be effectively combined with sufentanil analgesia and fewer adverse reactions, worthy of clinical use.%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和舒芬太尼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不良反应。
布托啡诺在术后镇痛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王胜,王志萍,齐敦益(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江苏徐州221002)摘要:目的评价布托啡诺用于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atien t-controlled analgesia,PC A)的效应和不良反应。
方法80例开腹患者术后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B组,n=60)和吗啡组(M组,n=20),分别接受PCA治疗。
B组又进一步随机分为B1、B2和B3组,每组20例,分别用6mg、8mg和10mg布托啡诺加生理盐水至100ml,M组吗啡40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每组均以2ml/h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
结果除B1组镇痛优良率为60.7%外,其余各组镇痛的优良率都在85%以上,但各组不良反应依药物剂量不同而不同。
结论布托啡诺用于PCA安全有效,8mg布托啡诺镇痛效果可靠,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吗啡。
关键词:患者自控镇痛;布托啡诺;吗啡中图分类号:R9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065(2006)02-0132-03布托啡诺(butorphanol)是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剂,主要激动J受体,对L受体没有激动作用,对D 受体的活性很低。
其镇痛效应强,镇痛时间久,呼吸抑制和药物依赖发生率较低[1]。
目前,国内布托啡诺的研究很少有文献报道,而国外大多进行的是椎管内用药镇痛[2],为了解布托啡诺在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的作用特点,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法观察其用于开腹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镇痛效应及不良反应。
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ASAÑ~Ò级,开腹手术患者80例,年龄20~65岁,术前无高血压病史,无肝、肾功能明显异常。
1.2麻醉方法及分组患者常规依托咪酯0.3mg/kg、芬太尼5L g/kg、阿曲库铵0.8mg/kg诱导,术中给予瑞芬太尼0.4L g/(kg#min)、阿曲库铵9L g/(kg#min)和异丙酚2mg/(kg#h)维持麻醉。
布托啡诺和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的比较发表时间:2016-04-22T13:38:50.633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作者:于朝侠[导读] 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 201805 在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中,布托啡诺和地佐辛分别联合舒芬太尼均能够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于朝侠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 201805【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布托啡诺和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比较。
方法:收集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共87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43例对照组和44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布托啡诺联合舒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观察组使用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将两组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并不明显,P均>0.05。
结论:在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中,布托啡诺和地佐辛分别联合舒芬太尼均能够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字】术后镇痛布托啡诺地佐辛舒芬太尼镇痛效果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的衍生物,均为阿片受体激动剂。
但是舒芬太尼的亲脂性与芬太尼相比,超出了一倍以上,因此更容易通过血脑的屏障,且与血浆蛋白有更高的结合率,分布容积则更小[1]。
有研究发现,舒芬太尼作用的持续时间是芬太尼的2倍,因此在麻醉诱导和辅助麻醉方面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极广[2]。
但是阿片类药物的单一用药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因此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进行术后镇痛[3]。
在本次研究中,对接受了手术治疗的患者分别采用了布托啡诺联合舒芬太尼、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的镇痛方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共87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43例对照组和44例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在23岁-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2±10.8)岁。
布托啡诺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摘要】目的研究布托啡诺与舒芬太尼联合应用于食管肿瘤切除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
方法 60例ASA I一Ⅲ级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行PCIA。
B组:布托啡诺0.15mg/kg;S组:舒芬太尼2μg/kg;BS组(布托啡诺0.075mg/kg+舒芬太尼1μg/kg)。
监测并记录术后1、4、12、24、48 h患者的镇痛(VAS评分)和镇静(Ramsay评分)效果及副作用发生情况。
结果 3组镇痛效果均确切可靠。
B组VAS评分显著高于s组和BS组(P<0.05);S组和BS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B组患者Ramsay评分显著高于S组和BS组(P<0.05);S组和Bs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BS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其余两组(P<0.05)。
结论布托啡诺与舒芬太尼联合应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PCIA,镇痛效果可靠,而不良反应少,是一种理想的镇痛方式。
【关键词】布托啡诺舒芬太尼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的切口疼痛剧烈,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均会产生一系列反应。
因此,有效的术后镇痛对于患者的恢复是至关重要的。
研究证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目前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布托啡诺(butorphano1)是阿片受体激动一拮抗镇痛药,主要激动κ-阿片肽受体,对μ受体则具有激动和拮抗双重作用[1];舒芬太尼(sufentanil)是特异性μ受体激动剂,镇痛效果约是芬太尼(fentany1)的5~l0倍[1]。
本研究目的旨在比较布托啡诺联合舒芬太尼的静脉镇痛方案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的临床效果,对3种方法用于妇科恶性肿瘤切除术后PCIA的临床效果及其副作用进行评价。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在本院择期行妇科肿瘤手术患者60例,其中34例因宫颈癌行宫颈癌根治术,14例因子宫内膜癌行根治术,12例因卵巢癌行肿瘤细胞减灭术。
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王成龙;王曙;戴慧荣;郭雪进【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01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行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联合镇痛,对照组术后只用舒芬太尼镇痛;观察HR、MAP、VAS 评分、术后24 h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间T0-T5点的HR、MA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5点的VAS评分、术后24 h PCIA按压次数对比差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期刊名称】《包头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4)012【总页数】2页(P28-29)【关键词】舒芬太尼;布托啡诺;乳腺癌根治术【作者】王成龙;王曙;戴慧荣;郭雪进【作者单位】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盐城 224001;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盐城 224001;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盐城 224001;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盐城 224001【正文语种】中文乳腺癌术后疼痛一直受到临床麻醉医师的关注。
由于乳腺癌根治术手术范围广,创伤较大,术后疼痛及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成为患者治疗的顾虑。
如果患者术后早期的疼痛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部分患者会衍生为长期的慢性胸部疼痛,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和生理伤害。
作为μ阿片受体激动剂,舒芬太尼的镇痛作用机制与吗啡类似,具有较强的术后镇痛作用,其安全性远大于吗啡[1]。
但如果单独使用舒芬太尼作为术后镇痛药,通常需要较大剂量,并且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有研究发现,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达70 %[2],表明舒芬太尼对术后镇痛存在一些安全性问题。
布托啡诺为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其呼吸抑制作用是吗啡的1/5,镇痛效果为吗啡的5至10倍。
关于根治性乳房切除术后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联合镇痛效果的临床研究较少。
本研究旨在分析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对乳腺癌根治术的术后镇痛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乳腺癌根治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择我院于2015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01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
纳入标准:ASA分级为Ⅰ~Ⅱ级,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严重心血管疾病者、心动过缓史者、房室传导阻滞者、心理疾病者、精神疾病或痴呆病者、滥用止痛药物及慢性疼痛患者。
患者年龄(41.8±5.6)岁,BMI(23.7±4.1)kg/m2,手术时间为(79.1±14.9)min,麻醉时间为(87.5±14.9)min。
随机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及对照组(51例),两组年龄、BMI、ASA分级、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组别n年龄(岁)BMI(kg/m2)ASA(Ⅰ/Ⅱ)手术时间(min)麻醉时间(min)观察组5040.9±5.122.9±4.416/3478.8±15.686.4±13.8对照组5142.0±6.224.1±4.518/3379.5±14.488.1±15.2t--0.975-1.3550.12-0.234-0.588P-0.3320.1780.7260.8150.5881.2 麻醉方法所有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路,常规心电监护。
麻醉前予以肌注0.5 mg阿托品和0.1 g苯巴比妥钠。
给予1~2 mg/kg丙泊酚,0.05~0.1 mg/kg咪达唑仑,4 μg/kg芬太尼,0.3 mg/kg苯磺酸顺阿曲库铵行麻醉诱导。
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参数为VT 8~10 mL/kg,控制呼吸末二氧化碳35~45 mmHg。
术中静脉注射丙泊酚4~8 mg/(kg·h),并用七氟醚吸入麻醉。
根据术中生命体征调整吸入麻醉剂的浓度和芬太尼的量。
两组均给予术后镇痛。
对照组给100 μg舒芬太尼加入至生理盐水中共100 mL;观察组给予4 mg布托啡诺复合50 μg舒芬太尼加入至生理盐水中共100 mL。
患者术毕拔管后接入镇痛泵,行自控镇痛。
镇痛泵设置背景泵注剂量为2 mL/h,按压1次给予0.5 mL,LOCK 时间为15 min。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入室时(T0)、术后2 h(T1)、术后6 h(T2)、术后12 h(T3)、术后24 h(T4)、术后48 h(T5)点的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2)对比两组T1-T5点的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总分0~10分,分值越高,疼痛程度越高;(3)比较两组术后24 h 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按压次数;(4)对比两组术后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不同时间点的HR、MAP对比两组之间T0-T5点的HR和MA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不同时间点的HR、MAP对比组别nHR(次/min)T0T1T2T3T4T5MAP(mmHg)T0T1T2T3T4T5观察组5072.4±9.276.4±11.375.9±14.178.3±10.873.4±15.673.1±10.690.6±16.789.4±11.587.3±12.585.7±12.489.5±14.690.1±10.2对照组5173.1±10.275.9±12.576.2±14.879.1±11.273.5±16.172.9±11.491.6±17.290. 6±12.186.9±13.184.9±13.688.9±13.990.1±11.5t--0.3620.211-0.104-0.365-0.0320.091-0.296-0.5110.1570.3090.2120.000P- 0.7180.833 0.917 0.716 0.9750.928 0.768 0.6100.8760.7580.8331.0002.2 两组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对比两组T1-T5点的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对比(分,组别nT1T2T3T4T5观察组501.6±0.41.7±0.51.9±0.51.7±0.51.8±0.5对照组511.5±0.31.6±0.41.8±0.51.6±0.41.7±0.4t-1.4191.1111.0051.1111.111P-0.1590.2690.3170.2690.2692.3 两组术后24h PCIA按压次数对比观察组术后24h PCIA按压次数为(6.1±1.3)次,对照组为(6.5±1.8)次,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82,P=0.203)。
2.4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5.470,P=0.000)。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n)组别N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总发生率(%)观察组5051624.0对照组511521562.73 讨论根治性乳房切除术后患者创伤较大,导致严重的术后疼痛,需要给予有效的镇痛药物[3]。
阿片类药物为常用的术后镇痛药物,但随着阿片类药物剂量的增高,在有效控制术后镇痛的同时,也会产生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舒芬太尼是一种常用的阿片类药物,具有较高的不良反应[4]。
布托啡诺是一种合成阿片受体(受体激动药及(受体部分拮抗药。
拮抗(受体可以增加阿片受体的活性,使阿片受体密度增加和亲和力增强,达到增强阿片药物的镇痛强度的作用。
布托啡诺还有镇静作用。
近年来多模式镇痛需求,两者联合用于术后镇痛亦有报道,均表明其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和更少的不良反应。
然而,关于两者联合用于根治性乳房切除术的报道很少。
因此,本文探讨了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
本文结果表明,两组患者麻醉前及术后镇痛时的血流动力学均较稳定,差异不明显。
两组间T1-T5点的VAS评分、术后24 h PCIA按压次数对比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镇痛效果相当。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使用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安全性较高,可能是由于观察组舒芬太尼剂量较小,且与布托啡诺的镇痛机制不同,二者合用会减少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也有研究发现,布托啡诺对δ受体亲和力较低,其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阿片类药物[5],因此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时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较低。
综上所述,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对乳腺癌根治术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较少。
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 李淑,邹振宇,宋仕钦.右美托咪定对剖宫产术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6,27(10):1631-1633.[2] 赖爱华,李雪贞,温小平.布托啡诺联合舒芬太尼在头颈部肿瘤手术后镇静镇痛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32):36-39.[3] 李洪涛.右旋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在乳腺癌根治手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21):3294-3297.[4] 孔雪,王俊.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或布托啡诺用于腹腔镜胃肠道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8,47(4):346-349.[5] Wang J,Wang H,Li S,et al.Effective target concentration of sufentanil combined with sevoflurane anesthesia for abdominal surgery:A dose-response study[J].International Surgery,2017,102(1-2):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