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学院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07—09年科研
- 格式:doc
- 大小:325.00 KB
- 文档页数:18
伏牛山地区文化特征研究
魏衍华
【期刊名称】《兰台世界》
【年(卷),期】2015(000)025
【摘要】伏牛山位于中原腹地,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和源头.由于地区处于古代南北交通的咽喉,是历来兵家的必争之地,同时也是传统社会历史名人重要的汇聚地.而多元文化的交汇与融合,既使这一地区培养出数以千计的文化名人,也形成区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独特单元.
【总页数】2页(P130-131)
【作者】魏衍华
【作者单位】平顶山学院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71
【相关文献】
1.城市休闲文化视域下咖啡馆空间布局特征研究——以合肥地区为例 [J], 张一君;赵雅婷
2.文化视角下的成都地区近代园林发展分期及特征研究 [J], 王琰;贾玲利
3.文化基因视角下城市形态的文化维度特征研究——以沈阳方城地区为例 [J], 刘生军;董枭
4.京北地区传统民居文化溯源及特征研究 [J], 薛林平;石玉
5.民俗文化视角下陕北地区面花艺术的造型特征研究 [J], 张晓蓉;张丽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二届李国桢陶瓷思想学术研讨会暨伏牛山文化圈第四届学术年会总结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下午好!由平顶山市政协、平顶山学院、郏县人民政府、平顶山市科技局主办,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平顶山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李国桢思想研究会协办的第二届李国桢陶瓷思想学术研讨会暨伏牛山文化圈第四届学术年会即将落下帷幕,我代表大会组委会,对会议做简要总结。
本次会议于2014年12月开始筹备,历时六个多月。
会议筹备期间,得到了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中华陶瓷艺术大师联盟、全国很多陶瓷产区的领导和专家、高校院所科研人员、陶瓷艺大师、优秀企业家、李先生生前亲朋好友的鼎力相助,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大会的圆满成功做出了很大贡献。
各位领导专家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平顶山文化产业发展,关心支持平顶山学院、郏县的发展,为提高平顶山市知名度,扩大平顶山的影响力,提升平顶山的软实力做出了巨大贡献。
借此机会,向大家致以诚挚的谢意!本次会议收到专家捐赠陶瓷艺术珍品及与李国桢先生相关的实物40余件。
这些实物弥足珍贵,再现了李国桢先生过去工作生活的细节,是研究李国桢先生的宝贵资料。
这些陶瓷珍品,是各位专家精心设计、精心雕刻的结果,是各位专家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价值。
它们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丰富了李国桢纪念馆的藏品数量,而且集中展现了大师最新科研成果,体现了大师们极高的艺术水平,表达了各位大师对李国桢先生无比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很多专家搜集了大量资料,进行了周密的调研,撰写出高水平的论文30余篇;会场气氛热烈和谐,部分专家做了精彩发言。
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对李国桢先生的学术思想、学术品格进行了认真的研讨,对李国桢先生的陶瓷思想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做了准确的阐释。
大家一致认为,李国桢先生是中国著名的陶瓷科学家,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是第一个把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并成功开启宝库让世人重见宝库的实践者,他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失传千年的历代名窑名瓷技术一项一项恢复起来,使中国古老的陶瓷技术重放光彩,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为保存中国传统文化和陶瓷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爱国敬业,鞠躬尽瘁,求实创新,无私奉献,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中国的陶瓷事业。
栾星校勘记与《歧路灯》版本分类王冰【摘要】栾星的《歧路灯》校勘记保存了有关版本的信息,可据以考索版本间的联系.现存前十回的36条校勘记中,反映乾抄本、上图抄本、陈本及朴社本共同点的有25条,反映安本、开本、石印本等共同点的有24条.通过文字比较并综合其他资料,及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现存的和已佚但有线索可考的17种《歧路灯》版本,可以分为国图抄本和上图抄本两个系统.两个系统的版本既有定稿时间的早晚不同,又有内容的局部差异.【期刊名称】《平顶山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2)004【总页数】6页(P66-71)【关键词】《歧路灯》;栾星校勘记;版本分类【作者】王冰【作者单位】平顶山学院,河南平顶山 4670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2栾星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整理《歧路灯》时使用过11种不同的版本,其中由叶县传出的旧抄本乙当时残存回目六页,传出地点不详的晚清抄本乙残存一册四回,后并佚。
且校勘记(未刊,现藏平顶山学院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中也没有这两个版本的相关信息,此二本已无线索可考。
11种版本中9种可考,再加上栾先生曾提及但整理时未加利用的国图抄本、徐玉诺先生在校阅冯友兰藏本时曾引证过的卢本,以及后来陆续发现的上图抄本、明善堂排印本、河南艺术研究院藏本、绿野堂抄本、吕寸田评本、张廷绶题识本,至今可考的《歧路灯》版本共有17种。
其中清代抄本14种,印本3种。
个别版本虽然已经亡佚,但现存的前十回校勘记保存了其若干信息,对这些信息加以爬梳,我们可以了解其有关情况。
本文试以校勘记为线索,比较版本间的文字异同,并综合其他资料和学界已有研究成果,全面考察上述17种《歧路灯》版本间的异同关系,以期进一步厘清《歧路灯》的版本系统。
现存栾星先生的校勘记,关于前十回正文的共39条,其中有3条与版本问题联系不大,本文不予讨论。
下面按照36条校勘记的内容,逐条分析其中的信息,揭示有关版本间的异同关系。
致培训学员的一封信各位学员: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平顶山学院接受培训!根据《平顶山市2009—2013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的要求,按照平顶山市教育局的安排,平顶山学院承担“平顶山市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市级培训”和“名师培育工程教师培训项目”培训任务,总人数为510人。
“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分为初中数学、外语、语文,小学思想品德和小学科学五个学科班;“名师培育工程项目”分为高中班、初中班和小学班。
拟在2010年7-8月份分两期实施,主要采取课堂讲授、讨论互动、展示分享、班级活动、视频教学等培训形式进行培训。
为使培训班取得良好的效果,我院整合校内外教师资源,聘请了一批优秀的主讲教师。
主讲教师主要是我省教育系统的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国家级、省级优质课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名校校长、特级教师等。
他们长期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丰硕的学术成果,在教育界享有盛名。
他们具有扎实的理论研究功力和超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大家有机会与专家学者们一起分享他们的学术研究成果,相信你们会十分珍惜这次学习交流机会,确保本次培训取得良好效果。
各位学员,为使你们尽快了解学校基本情况,适应培训生活,真正学到相关知识和技能,收到良好的培训效果,我们根据平顶山市教育局和平顶山学院的要求,制定了本次培训的规章制度,望大家能认真阅读并严格遵守。
希望你们全身心投入本次培训学习,力争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较大的收获,为平顶山市的基础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祝你们生活愉快,学习顺利!平顶山市教育局师训科平顶山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二〇一零年七月十九日平顶山学院简介平顶山学院(Pingdingshan University)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座落在平顶山市新城区平西湖畔,依山傍水,湖光山色,风景秀美,是求学求知的理想之地。
学校创建于1977年,占地面积2145.7亩(143公顷),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学校资产总值6.625亿元,网络中心是河南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平顶山市网络接点中心,拥有较为雄厚的办学实力和良好的基础条件。
致培训学员的一封信各位学员: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平顶山学院接受培训!根据《平顶山市—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的要求,按照平顶山市教育局的安排,平顶山学院承担“平顶山市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市级培训”和“名师培育工程教师培训项目”培训任务,总人数为人。
“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分为初中数学、外语、语文,小学思想品德和小学科学五个学科班;“名师培育工程项目”分为高中班、初中班和小学班。
拟在年月份分两期实施,主要采取课堂讲授、讨论互动、展示分享、班级活动、视频教学等培训形式进行培训。
为使培训班取得良好的效果,我院整合校内外教师资源,聘请了一批优秀的主讲教师。
主讲教师主要是我省教育系统的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国家级、省级优质课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名校校长、特级教师等。
他们长期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丰硕的学术成果,在教育界享有盛名。
他们具有扎实的理论研究功力和超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大家有机会与专家学者们一起分享他们的学术研究成果,相信你们会十分珍惜这次学习交流机会,确保本次培训取得良好效果。
各位学员,为使你们尽快了解学校基本情况,适应培训生活,真正学到相关知识和技能,收到良好的培训效果,我们根据平顶山市教育局和平顶山学院的要求,制定了本次培训的规章制度,望大家能认真阅读并严格遵守。
希望你们全身心投入本次培训学习,力争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较大的收获,为平顶山市的基础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祝你们生活愉快,学习顺利!平顶山市教育局师训科平顶山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二〇一零年七月十九日平顶山学院简介平顶山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座落在平顶山市新城区平西湖畔,依山傍水,湖光山色,风景秀美,是求学求知的理想之地。
学校创建于年,占地面积亩(公顷),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学校资产总值亿元,网络中心是河南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平顶山市网络接点中心,拥有较为雄厚的办学实力和良好的基础条件。
学校现有教职工近千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余人,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余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省管优秀专家、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国家级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和河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等余人。
附件1平顶山学院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2009年科研课题指南一、伏牛山文化形态和历史文化方向(编号:01)以历史文化起源和传播规律为核心,探讨伏牛山文化发祥、形成、发展、变迁的地理生态基础、动力机制、文明形态与时空特征、不同文明互动融合的过程、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研究伏牛山传统文明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为伏牛山周边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历史文化支持。
课题指南:01.伏牛山文化圈界说研究02.伏牛山文明起源与文明进程研究03.伏牛山文明史与中原文化精神研究04. 伏牛山文明与跨区域文明比较研究05. 伏牛山文化特征研究06. 伏牛山区域社会历史变迁研究07. 伏牛山文化圈历代名人研究08. 伏牛山文化圈名胜古迹研究09. 伏牛山文化圈宗教研究10. 伏牛山文化圈古代神话传说研究11. 伏牛山文化圈古代方国研究12. 伏牛山文化圈古代文化典籍研究13. 伏牛山文化圈衣食、婚姻、丧葬、礼仪等习俗研究14.观音文化研究15. 伏牛山文化与荆楚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的关系研究16.伏牛山文化圈瓷文化研究17. 伏牛山区域古今交通研究18. 伏牛山文化现代化研究19.墨子文化研究20.中华酒文化研究21.叶公研究22.姓氏文化研究23.中国商圣范蠡、谋圣张良、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科圣张衡、字圣许慎研究二、地域文学、文献方向(编号:02)以伏牛山文化滋养的历代作家为对象,探讨独特的伏牛山文化对作家成长与创作风格的互动关系,明确伏牛山文化圈内历代作家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既重视区域内文学文献的挖掘、整理,又要以开放视野观照区域文学现象,为提升伏牛山文学、文化品位提供学理支撑。
课题指南01.伏牛山区域碑帖研究02.《诗经》中伏牛山地域民歌特点研究03.刘希夷、元结诗文集整理及其诗歌研究04.宋之问研究05.元好问在伏牛山区域的文学活动研究06.元代西域作家进出伏牛山研究07.颍川卢挚散曲研究08.元代杨士宏《唐音》研究09.李海观及其《歧路灯》研究10.张衡文学成就研究11.贾谊思想及文学成就研究12.刘禹锡文学成就研究13.元稹研究14.范晔及《后汉书》研究15.二程理学研究16.清代襄城“刘氏六兄弟”研究17.郏县仝轨研究18.徐玉诺研究19.姚雪垠研究20.阎连科研究21.当代伏牛山作家群研究22.抗战时期伏牛山红色歌谣研究23.宗璞研究24.宝丰李桥水研究25.姚燧《牧庵集》研究三、自然环境与文化方向(题目(编号:03)以伏牛山独特的地域生态环境为基础,全面考察地域生态环境的概貌和与此相适应的文化形态,揭示地域生态环境与各种文化形成发展的互动关系,为合理开发利用伏牛山生态资源提供理论基础。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5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考评结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16.07.15
•【字号】教社科〔2016〕583号
•【施行日期】2016.07.1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5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
点研究基地考评结果的通知
教社科〔2016〕583号各有关高校:
根据《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试行)》(教社科〔2013〕858号)规定,2016年4月—5月对全省高校各重点研究基地(包括培育基地)进行了2015年度综合考评,现将考评结果予以公布。
为鼓励先进,根据综合考评情况分层次对60所基地予以资助,前10名资助15万元,11—30名资助10万元,31—60名资助5万元。
另根据教育部通知要求,教育部地方高校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省部共建重点研究基地每年配套经费40万元。
希望各重点研究基地再接再厉,进一步凝聚力量,奋力攻关,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争取产出更多的高层次科研成果,提升科研水平和实力。
同时,将对连续两年考核成绩排在后四位的重点研究基地和后三位的培育基地,给予黄牌警示。
基地考评结果可登陆“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信息网”
(/)查询。
附件:2015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资助单位
河南省教育厅
2016年7月15日附件
2015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资助单位。
平顶山学院2014年度人才引进计划表
备注:应聘硕士岗位者第一学历必须是全日制本科,年龄不超过三十周岁;应聘博士岗位者年龄一般不超过三十五周岁,特别优秀者可放宽至四十周岁。
科研岗:文科博士一般应在本学科一级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含被《新华文摘》论点摘编、《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摘的学术论文),理工科博士一般应在本学科SCI一区发表论文1篇以上或在二区发表论文3篇以上(限第一作者);。
[专题研究与新论][摘要]文章界定了伏牛山文化圈概念内涵和外延,阐述了伏牛山文化圈馆藏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发展思路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此来思考如何建设伏牛山文化圈馆藏。
[关键词]伏牛山文化圈;馆藏建设;思考[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2)9-0158-032012年第·9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总第134期Sep2012伏牛山文化圈馆藏建设思考张庆玉(平顶山学院图书馆,河南平顶山467000)一、伏牛山文化圈概念的界定平顶山学院为整合校内人文社科研究力量,采用以文献整理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田野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伏牛山文化圈的历史变迁、语言文学、文化生态、民间艺术等展开全面的研究,并于2009年上半年成立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
对于伏牛山文化圈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平顶山学院党委副书记、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主任张清廉教授认为,伏牛山文化圈是指由伏牛山及其源出水系之流域地区所产生的人类历史文化现象。
其范围包括三门峡、洛阳、平顶山、南阳、郑州、许昌、漯河、驻马店及黄河以北的济源和焦作、新乡的部分县市,湖北的襄樊、十堰的部分县区。
伏牛山文化圈概念是近年来对伏牛山区域考古发现、古籍整理、旅游开发、墨学研究、尧文化、夏文化、应文化、姓氏文化、观音文化、佛文化、瓷文化、酒文化、曲艺文化、魔术文化认识的概括,是源于对伏牛山的地理位置、自然生态环境中的地质、地貌、水文、土壤、植被、气候(光、热、水)等诸要素对人类影响的综合分析。
二、伏牛山文化圈馆藏建设依据伏牛山文化圈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其馆藏建设,促进伏牛山文化圈的深入研究,完善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工作,有助于科研队伍建设,有效地扩大伏牛山文化圈的影响,更好地吸引社会人士积极投身文化圈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