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伏牛山区与伏牛山文化
- 格式:pdf
- 大小:284.08 KB
- 文档页数:4
伏牛山地名由来考证伏牛山,位于中国河南省西南部,属秦岭山脉东段余脉,西北-东南走向,绵延两百余公里。
山势西高东低,北接熊耳山、外方山,南接南阳盆地,东部遥接嵖岈山。
是黄河、淮河和长江的分水岭。
它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是河南省境内平均海拔最高、人类活动相对稀少、自然生态保存完好的山区。
伏牛山地名由来,查未得详论。
自明代以后流传广泛的唐自在禅师降服野牛而得山名说,迄今为当地官方及民间所沿用。
唐自在禅师降伏野牛得伏牛山名,源出最早见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兵部郎中乔缙所撰写的碑记《伏牛山云岩寺记》“野牛降服而山名,白云吐岫而寺号”和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河南府嵩县主事王官之撰写的碑记《伏牛山云岩寺记》“嵩治城南三百里山曰伏牛。
考之邑志,犹唐号自在禅师者,次岭颠闻野牛狞恶噬人,师适遇牛,偎首卧地者降服然,故名之”,伏牛山得名均与伏牛山云岩寺唐代自在禅师有关。
唐自在禅师(741-821年),俗姓李,吴兴人(今浙江湖州市南),南禅马祖道一弟子。
756年左右,自在禅师往南阳香岩寺(今南阳淅川县南香严寺)慧忠国师处送信后,于嵩县南白河乡上寺住持云岩禅寺,“一居岩岫,永离嚣尘”(宋代《高僧论》)。
自在禅师史迹遗存很少,仅宋代的《高僧传》、《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和明代以后碑刻、地方志等零星记载,此外还有当地民间传说。
伏牛山地名,在唐代以前史迹资料中暂未见记载。
《水经注》作者,北魏郦道元(466或472—527年),在鲁阳郡(今河南鲁山县境内)太守任内考证伏牛山北麓汝水发源地时写道:“汝水出河南梁县勉乡西天息山,《地理志》曰:出高陵山,即猛山也。
亦言出南阳鲁阳县之大盂山。
又言:出弘农卢氏县还归山。
《博物志》曰:汝出燕泉山,并异名也”。
而且“既在径见,不容不述,”是亲临考证的结果。
从郦考证汝水源出天息山的记述可以证明,北魏时期还未出现伏牛山一名。
伏牛山最早出现在唐代地理书籍《括地志》中。
伏牛山南京简介
伏牛山是中国的一座山脉,位于河南省西部和陕西省东部,长江以北的黄河以南。
伏牛山山势险峻,山势陡峭。
伏牛山脉是中国最大的南北向山脉之一。
它是秦岭余脉,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中心,绵延600多公里,在河南、陕西、甘肃三省的交界处。
伏牛山南北长约140公里,东西宽约80公里,最高峰为老
君岭。
伏牛山南北两支山脉是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伏牛山脉西部为秦岭余脉,东部为大别山脉。
伏牛山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就有很多地方属于楚国。
秦代统一中国后,把南阳盆地作为江南六郡之一,后来又改为楚国的都城。
伏牛山不仅是中国南北交通要道,也是华夏民族向西开拓和发展的重要通道。
这里是我国最早的丝绸产地之一;这里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这里有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和西楚霸王项羽等历史人物和战争遗迹;这里有徐福村、黄帝祖陵、方山石窟等人文景观;这里还有许多名胜古迹:老君岭古墓群、万安禅寺、黄梅戏艺术中心、伏牛大峡谷、青龙大峡谷等景点。
—— 1 —1 —。
总结八百里伏牛山的知识点地理特点八百里伏牛山地处中国的中部,包括河南省北部和陕西省南部,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3°47′~35°02′,东经110°46′~113°00′。
八百里伏牛山属于中国的秦岭山脉,是秦岭山脉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山脉之一。
八百里伏牛山北起甘肃省镇安县,南至河南省禹州市,横跨三省区,全长约400公里,是中国境内东西走向最长的山脉之一。
整个山脉起伏不平,山势险峻,山峦叠嶂,峡谷幽深,气势磅礴。
八百里伏牛山主要由花岗岩、片麻岩和云母片岩等岩石构成,地势复杂多样,山高谷深,有许多陡峭的山峰和峡谷。
八百里伏牛山为华北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山脉上分布着众多的溪流、瀑布、湖泊和森林,是中国北方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
历史文化八百里伏牛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追景寻胜的胜地。
山上有众多的古迹、文物和历史遗址,包括古代道观、寺庙、祠堂等,这些古迹见证了八百里伏牛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八百里伏牛山地处中国的中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
在八百里伏牛山周围地区,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古城、遗址和古村落,代表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
八百里伏牛山还是中国道教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山上有众多的道观和寺庙,包括有名的伏牛山大道观、太白山华岳寺等,这些道观和寺庙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此外,山上还有众多的古代墓葬、碑刻和传统民居,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和雕塑艺术的精湛技艺。
这些古迹和文物见证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也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珍贵遗产。
生态环境八百里伏牛山是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山上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有众多珍贵的植物和动物资源。
山上植被茂盛,树种繁多,有成片的松柏林、针叶林、硔林等,山腰间还有许多竹海和棕榈林。
在八百里伏牛山,有众多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包括有警备、金线蛇、大麂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还有盘羊、角马、雪豹等珍稀野生动物。
总结800里伏牛山的知识点
八百里伏牛山,呈西北—东南走向,西北接熊耳山、外方山,南接南阳盆地,东南遥接桐柏山,东边的“方城缺口”,是沟通华北平原与南阳盆地及江汉平原的天然交通要道。
伏牛山是秦岭支脉在豫西大地恢宏而秀美的杰作,为淮河与汉江分水岭,三大主峰:鸡角尖(海拔2222.5米,为伏牛山最高峰)、玉皇顶(2216米)、老君山(2217米),延续着秦岭的巍峨雄伟与挺拔俊秀。
它的千沟万壑里靓丽着一群水灵灵的女儿:重渡沟、木札岭、白云山、天池山、老君山、宝天曼、卧龙谷、老界岭、尧山等,皆为神来之笔
伏牛山是暖温带与北亚热带的自然分界线,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植被茂盛,成为多种名贵药材和野生动物的乐园。
伏牛山腹地有座海拔1320米的山峰,曰跑马岭,既是伏牛山、熊耳山、外方山的交接点,又是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流域的“三江源”和分水岭。
唐初,自在禅师于山路遇野牛,以大德威而服之,故名伏牛山。
明代兵部郎中乔缙的《伏牛山云岩寺记》就沿袭了这个传说:“野牛降服而山名,白云吐岫而寺号”。
有人考证说,伏牛之名始于隋朝,为形状伏牛和水出伏流之故。
伏牛山主峰曰龙池曼,龙池曼南坡一条向阳的山谷,溪水淙淙,银杏挺立,谷中有寺曰云岩。
云岩寺分上下两寺,云岩上寺乃唐初自在禅师所建,鼎盛时期,“四方禅侣,丛萃其门”,为伏牛山佛教中心,与嵩山少林寺、洛阳白马寺、开封相国寺并称为“中原四大名寺”。
云岩下寺,乃明代重修,落寞破败,至今犹存。
关于文山富宁县的神话故事富宁县位于中国云南省东南部,是一个充满神奇传说和美丽故事的地方。
这个地方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广为人知。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文山富宁县的神话故事,带您一起探索这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
一、伏牛山传说伏牛山是文山富宁县最著名的山脉之一。
据传说,古人认为伏牛山是神龙的居所,山上有一条看似普通的小溪,但只要有人喝了这里的水,就能获得长生不老的神奇能力。
因此,许多人会来到伏牛山寻找这个宝贵的泉水。
然而,找到泉水并不容易,因为传说中只有心地善良、有真诚愿望的人才能发现并得到泉水的恩赐。
二、金钱龙传说在文山富宁县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个神奇的传说——金钱龙。
据说,每当村民遇到经济困难时,金钱龙就会化作一条蛇出现,并吐出金色的钱币。
村民们都深信只要遇到金钱龙,财富和好运就会降临。
然而,遇到金钱龙并不容易。
根据传说,金龙只会在灵山一带出现,而村民们必须在每年的七月去灵山祭拜,并希望能遇到金龙。
这样的祭拜活动也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看,体验这个古老的传统。
三、文山富宁女娲创世富宁县的女娲创世神话也非常有名。
传说在远古时代,女娲用黄土捏了人的形象并赋予了生命。
这些人类开始繁衍生息,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基石。
传说女娲还教会了人类种植谷物、养殖动物和制作器具。
因此,人们常常把女娲视为他们最崇高的神灵,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祭祀活动,以感谢女娲给予人类的一切恩赐。
四、富宁县的彩云山彩云山是文山富宁县的一座山脉,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
这座山脉因为奇特的气候和地质条件,每当阳光透过云层照射在山上的时候,山上的云彩就会呈现出各种五彩斑斓的色彩,犹如仙境一般。
人们传说彩云山是神仙们在天上留下的脚印,每当云彩低垂时,人们相信神仙们正在巡视人间。
因此,每年都有很多人慕名而来,希望能够亲眼目睹这一壮观景象。
综上所述,文山富宁县的神话故事丰富多样,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人们的想象力。
这些传说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希望和信仰,也为游客们带来了无穷的好奇和探索的乐趣。
民俗文化传承创新问题与解决对策伏牛山文化圈在我国河南省西南部,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基地。
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伏牛山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其传统民俗的弘扬。
民俗文化创新需要突出其特色,保持其原本的形态。
伏牛山文化圈民俗文化的发展需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利用自身的品牌效应进行传播,提高伏牛山民俗文化的发展效率。
本文对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一、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一)传承意识薄弱伏牛山文化圈的范围广泛,包含的传统民俗种类丰富,在现代化传承的过程中,由于其自身传承意识薄弱,所以其文化并没有得到全面的继承,导致伏牛山民俗文化缺失。
在民俗文化的继承中,相关部门没有对其进行良好的规划,使民俗文化开发程度不同,受欢迎的项目得到全面开发,用以吸引游客,导致民俗文化受到过度消费。
而对经济效益低的民俗文化项目不进行开发,使其被遗忘。
同时,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没有专业的民俗文化研究人员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其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丢失。
相关领导对传统民俗文化了解不充分,对其进行盲目的开发,导致传统文化开发的连续性不高,传承过于独立,与整体不符,从而降低了民俗文化传承质量。
(二)传统民俗文化开发与保护不协调传统民俗文化的过度开发使其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保护不足,影响其在现代化中的发展质量。
在传统民俗的开发中,受经济发展的影响,民俗文化未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民俗文化开发与保护的不协调,影响了民俗文化的传承,使其失去了特色民俗文化的发展动力。
(三)品牌战略营销配合不默契在民俗文化品牌的战略营销过程中,品牌战略营销与市场的需求不同,导致伏牛山特色民俗文化没有自身独特的品牌特色。
同时,在民俗文化品牌的建立中,民俗文化品牌产权保护不足,在宣传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侵权,影响了品牌战略的建设。
特色民俗宣传效果的不理想削弱了品牌的效应,所以无法达到宣传的目的。
伏牛山风景赏析伏牛山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也是中国五大山脉之一。
伏牛山北起河南省南阳市,南至湖北省十堰市,横跨河南、陕西、湖北三省,总长约700公里,最高峰为河南省的老君山,海拔2200多米。
伏牛山山势险峻,峰峦叠嶂,溪流纵横,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伏牛山的风景以雄浑壮丽著称,山峦起伏,峰峦重叠,群山之间,峡谷纵横,奇峰异石,溪流飞瀑,翠竹松杉,花木葱茏,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尤其是在秋季,伏牛山的红叶景观更是令人心驰神往,层林尽染,五彩斑斓,美不胜收,成为吸引众多游客的一大亮点。
伏牛山的主要景点有老君山、伏牛山国家地质公园、伏牛山国家森林公园、伏牛山风景名胜区等。
这些景点各具特色,有的是因为山峰险峻、峡谷幽深而著名,有的是因为奇石异形、飞瀑流泉而著名,有的是因为植被茂密、动植物资源丰富而著名。
无论是登山、观瀑、赏花、游湖,还是探险、徒步、摄影,都能在伏牛山找到乐趣。
老君山是伏牛山的最高峰,也是伏牛山的代表景点之一。
老君山以险峻著称,峰峦起伏,峭壁悬崖,山势险峻,景色壮观。
老君山不仅是道教胜地,还是登山爱好者的天堂,每年都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登山观光。
伏牛山国家地质公园是中国著名的地质遗迹保护区,也是中国地质公园的代表之一。
这里有成片的喀斯特地貌,溶洞、天坑、峡谷、地缝等地质奇观,还有丰富的古生物化石,是地质爱好者的天堂。
伏牛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著名的森林保护区,这里有茂密的森林,鸟语花香,还有珍稀的植物和动物资源,是生态旅游的绝佳去处。
伏牛山风景名胜区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这里有奇峰异石、溪流飞瀑、古树名木,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伏牛山不仅有壮丽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这里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点,如古代道教建筑、古代战争遗址、古代村落、古代民俗文化等,这些都为伏牛山增添了别样的魅力。
总的来说,伏牛山以其雄浑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而著称,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地域文化研究的力作——《伏牛山文化概论》评介
卢欣欣
【期刊名称】《平顶山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28)004
【摘要】伏牛山地区独特的环境条件和区位优势使其成为华夏民族孕育、繁衍的生息之地.这一地域的先民创造的灿烂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平顶山学院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近年来致力于此,进行专门研究:从对伏牛山文化圈概念的提出到对该地区所产生的各种历史文化现象的梳理和研究,历时数年,汇集成《伏牛山文化概论》一书.本书是伏牛山地域文化研究的力作.
【总页数】3页(P104-106)
【作者】卢欣欣
【作者单位】中州古籍出版社,河南郑州 4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27
【相关文献】
1.一部地域文化研究的创新力作——评潘世东教授的《汉水文化论纲》 [J], 郑春元;刘玉敏
2.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一部力作——《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概论》评介 [J], 董德平
3.地域文化研究的新作——《广西北部湾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评介 [J], 韦吉锋
4.先秦地域文化研究的新视野--《齐文化与先秦地域文化》评介 [J], 王京龙
5.地域文化研究的新创获──《闽文化概论》评介 [J], 陈石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专题研究与新论][摘要]文章界定了伏牛山文化圈概念内涵和外延,阐述了伏牛山文化圈馆藏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发展思路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此来思考如何建设伏牛山文化圈馆藏。
[关键词]伏牛山文化圈;馆藏建设;思考[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2)9-0158-032012年第·9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总第134期Sep2012伏牛山文化圈馆藏建设思考张庆玉(平顶山学院图书馆,河南平顶山467000)一、伏牛山文化圈概念的界定平顶山学院为整合校内人文社科研究力量,采用以文献整理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田野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伏牛山文化圈的历史变迁、语言文学、文化生态、民间艺术等展开全面的研究,并于2009年上半年成立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
对于伏牛山文化圈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平顶山学院党委副书记、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主任张清廉教授认为,伏牛山文化圈是指由伏牛山及其源出水系之流域地区所产生的人类历史文化现象。
其范围包括三门峡、洛阳、平顶山、南阳、郑州、许昌、漯河、驻马店及黄河以北的济源和焦作、新乡的部分县市,湖北的襄樊、十堰的部分县区。
伏牛山文化圈概念是近年来对伏牛山区域考古发现、古籍整理、旅游开发、墨学研究、尧文化、夏文化、应文化、姓氏文化、观音文化、佛文化、瓷文化、酒文化、曲艺文化、魔术文化认识的概括,是源于对伏牛山的地理位置、自然生态环境中的地质、地貌、水文、土壤、植被、气候(光、热、水)等诸要素对人类影响的综合分析。
二、伏牛山文化圈馆藏建设依据伏牛山文化圈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其馆藏建设,促进伏牛山文化圈的深入研究,完善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工作,有助于科研队伍建设,有效地扩大伏牛山文化圈的影响,更好地吸引社会人士积极投身文化圈的建设。
总结八百里伏牛山的知识点一、伏牛山的地理位置1、伏牛山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是中国河南省西部山脉。
它绵延八百余里,所以被称为八百里伏牛山呢。
它西接秦岭,东连桐柏山,是淮河与汉江的分水岭。
这地理位置可重要啦,就像一个大自然划分区域的大界线一样。
二、伏牛山的自然景观1、山系构成伏牛山由很多山峰组成,其中像老君山就特别有名。
老君山那山峰啊,高耸入云,有的山峰形状奇特,像利剑直插天际,有的又像憨厚的巨兽卧在那里。
伏牛山的山脉走势蜿蜒曲折,就像一条巨大的卧龙盘踞在中原大地。
2、植被伏牛山有着丰富的植被。
这里有大片的阔叶林,到了秋天的时候,树叶变得五颜六色,就像一幅天然的油画。
还有各种各样的珍稀植物,像连香树,这种树可是古老的树种啦,它的存在就像是大自然在伏牛山保存的一个历史标本。
3、动物这里也是动物的乐园。
有可爱的猕猴,它们机灵得很,在树林间跳来跳去,有时候还会跟游客互动,讨要食物呢。
还有金雕这种猛禽,在天空中盘旋,守护着伏牛山的天空。
三、伏牛山的地质特点1、伏牛山的地质构造很独特。
它是由多种岩石组成的,像花岗岩、石灰岩等。
这些岩石在岁月的侵蚀下,形成了各种各样奇特的地貌。
2、这里还有很多溶洞,那些溶洞里面有着各种各样的钟乳石。
有的钟乳石像倒挂的冰凌,有的又像盛开的花朵,在灯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四、伏牛山的旅游景点1、白云山白云山可是伏牛山的招牌景点之一。
那里的空气超级清新,就像一个天然的大氧吧。
山上有壮观的瀑布,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水花飞溅,发出巨大的轰鸣声,站在旁边感觉特别震撼。
2、尧山尧山的景色也是美不胜收。
山上的怪石嶙峋,有的像仙人指路,有的像猴子观海,充满了想象力。
而且尧山的云海也很有名,当云雾缭绕的时候,整个山就像仙境一样。
五、伏牛山的文化意义1、传说故事伏牛山有很多传说故事。
比如说伏牛山的得名就有一个传说,相传有神仙把天宫的神牛放到这里,神牛化作了山脉,从此就有了伏牛山。
这些传说故事就像神秘的面纱,给伏牛山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