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手法
- 格式:docx
- 大小:36.64 KB
- 文档页数:2
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标准
首先,桡骨远端骨折的复位应该在放射透视下进行。
通过放射透视,医生可以
清晰地看到骨折部位的情况,确保复位的准确性。
在进行复位时,医生应该采取轻柔的手法,避免进一步损伤周围组织和血管神经。
同时,患者应该配合医生的操作,保持身体放松,避免因为紧张而增加疼痛和不适感。
其次,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时需要考虑到骨折的类型和位置。
不同类型和位置的
骨折,复位时的操作方法和角度也会有所不同。
在进行复位前,医生需要对骨折部位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骨折的具体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位操作,以确保骨折部位的准确复位。
另外,复位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过度牵拉和旋转。
过度牵拉和旋转会导致骨折
部位的进一步移位,增加骨折愈合的难度,甚至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在进行复位时,医生需要掌握适当的力度和角度,避免过度牵拉和旋转,以保证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最后,复位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固定和保护。
复位后,医生需要对骨折部位进行
适当的固定,以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性,避免再次移位。
同时,患者需要遵守医生的建议,避免过度活动和负重,以免影响骨折的愈合效果。
综上所述,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骨折愈合的效
果和患者的康复情况。
在进行复位时,医生需要在放射透视下进行,考虑骨折的类型和位置,避免过度牵拉和旋转,并进行适当的固定和保护。
只有严格按照复位标准进行操作,才能确保骨折的准确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桡骨远端骨折(Colles骨折)【病因】本病多由于间接外力引起,摔倒时,肘部伸直,前臂旋前,腕部背伸,手掌着地。
应力作用于桡骨远端而发生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绝大多数是腕背伸受伤,其轴向作用力大部分经中央柱和外侧柱,经舟状骨、月骨传导至桡骨远端,由于头状骨位于舟、月骨之间,所以作用力主要集中在舟月韧带上,易造成舟月韧带损伤而发生舟月分离,桡骨远端关节面往往呈粉碎状。
由于掌屈不利于背侧结构的修复,尺偏使舟月分离加大,并使肱桡肌紧张,易造成桡侧移位,不利于改善腕关节不稳定。
【症状】发生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主要有以下的一些临床表现:手腕疼痛肿胀,尤其以掌屈活动受限。
骨折移位严重者,可出现餐叉状畸形,即腕部背侧隆起,掌侧突出。
尺骨茎突轮廓消失。
腕部增宽,手向桡侧移位。
尺骨下端突出,桡骨茎突上移达到或超过尺骨茎突水平。
桡骨远端有压痛,可触及向桡背移位的骨折端,粉碎骨折可触及骨擦音。
【饮食保健】【护理】(1)及时的门诊复查:复查时间一般以第1周每2天复查1次,1周后每周复查1次。
首先检查绷带松紧及肿胀情况,骨折固定时根据手腕及前臂肿胀情况随时调整夹板绷带和石膏夹的松紧度。
4周时摄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可解除固定,积极进行功能锻炼。
(2)防止肌腱、神经损伤:一般克雷氏骨折在固定时,多采用掌屈尺偏位固定,可使腕管内压力增加,有的易压迫正中神经,有的可因骨折端畸形愈合,加上长时间固定,可造成拇长伸肌腱断裂,在复查过程中应与予重视,一旦发现应及时手术探查治疗。
(3)早期应控制旋前移位:固定时应将患肢保持在旋后15°位或中立位。
旋前固定往往使前臂旋后功能受限,应及时纠正,放回到旋后位,否则将影响前臂的旋转功能。
(4)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患者应克服因功能锻炼所致的怕疼怕肿,担心骨折脱位的顾虑。
在准确的复位及局部牢固外固定下,及早进行患肢的功能锻炼。
先进行被动活动,再进行主动活动,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
固定当日即可进行活动手指关节,握拳松拳活动,活动次数逐渐增多,同时做肩肘关节的屈伸运动。
桡骨远端骨折的中西医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实际上就是腕关节部分发生骨折,人的前臂靠近拇指部分就是桡骨,桡骨是最容易发生骨折的地方,因为当一个人跌倒时,第一反应就是把手放在地上,保护整个身体,这样就容易发生腕部骨折,也就是桡骨远端骨折。
Corey骨折是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常见类型,这种骨折是由于手掌着地造成的。
1.分类桡骨远端骨折根据远端骨折移位的方向及受力的方向等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克雷氏骨折,为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一般是由于手腕部掌侧着地受力所致,腕部呈背伸位,常常表现为餐叉样或者枪刺样畸形,X线片显示骨折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
第二、史密斯骨折,是受伤时腕部背侧着地受力所致,X线片显示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
第三、巴尔通骨折,是指涉及到桡骨远端关节面掌侧的骨折,同时伴有桡腕关节的半脱位等,为不稳定性骨折。
第四、反巴尔通骨折,指桡骨远端涉及到关节面的背侧骨折。
1.病因2.1有外力的损伤。
单纯从这个外力损伤情况来说,一般都是走路没走好摔一跤,然后手掌着地了,或者手背着地。
2.2常说的是讲究的一个姿势。
跌倒的时候腕关节处于极度的背伸以及前臂的旋前位,手掌着地,暴力主要集中在这个桡骨远端松质骨的地方,所以容易引起骨折。
是一种克雷斯的骨折,也叫伸直性的骨折。
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手掌是处在伸直的过程当中,另外相比较这个而言,有屈曲性的骨折,就是手背着地。
1.麻醉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大部分为急发病症,由于患者受到外伤的冲击以后会发生骨折,并且出现疼痛以及肿胀的情况。
在复位过程当中,患者对于治疗方式具有恐惧心理,传统的中医治疗基本上不采用麻醉的形式,都是采用牵引进行复位。
患者十分痛苦。
随着当前无痛化病房的推广和使用,缓解患者的疼痛成为当前临床当中比较重视的课题。
目前针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复位,基本都会采用麻醉的形式。
像采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使用牵引复位石膏夹板进行固定,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并且提高患者的肢体关节功能。
第六、桡骨下端(远端)骨折第六、桡骨下端(远端)骨折一、分型典型体征1.伸直型Colles 骨折腕关节处于背伸位、手掌着地、前臂旋前时受伤①“枪刺样”畸形:远折端向桡侧移位,且有缩短移位时,桡骨茎突上移至尺骨茎突同一平面,甚至高于尺骨茎突的平面,正面看呈“枪刺样”②“银叉”畸形:远折端向背侧移位,侧面看呈“银叉”2.屈曲型Smith 骨折腕关节屈曲、手背着地受伤引起也可由腕背部受到直接暴力打击发生远折端向掌侧、桡侧移位,近折端向背侧移位 Colles 骨折——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小结 Colles骨折 ——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 Colles骨折——远折端向背侧移位 侧面看:“银叉样”畸形 Smith骨折——屈曲型桡骨下端骨折小结 ◆远折端——向掌侧、桡侧移位 ◆近折端——向背侧移位桡骨远端骨折典型体征1.伸直型Colles骨折腕关节处于背伸位、手掌着地、前臂旋前时受伤①“枪刺样”畸形:远折端向桡侧移位,且有缩短移位时,桡骨茎突上移至尺骨茎突同一平面,甚至高于尺骨茎突的平面,正面看呈“枪刺样”②“银叉”畸形:远折端向背侧移位,侧面看呈“银叉”2.屈曲型Smith骨折腕关节屈曲、手背着地受伤引起也可由腕背部受到直接暴力打击发生远折端向掌侧、桡侧移位,近折端向背侧移位 3.Barton骨折(巴顿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的特殊类型——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
机制、表现与Colles骨折相似。
二、治疗 1.手法复位外固定——为主。
2.手术指征: ①严重粉碎骨折,移位明显,桡骨下端关节面破坏; ②手法复位失败,或复位成功、但外固定不能维持复位。
3.康复锻炼 ——术后均应早期进行手指屈伸活动。
4~6周后可去除外固定,逐渐开始腕关节活动。
回顾——上肢骨折1.锁骨骨折2.肱骨外科颈骨折3.肱骨干骨折4.肱骨髁上骨折5.前臂双骨折6.桡骨下端骨折 1.1岁儿童锁骨青枝骨折,最适宜的治疗方法是 A.八字绷带固定 B.三角巾悬吊 C.锁骨带固定 D.手术钢板固定 E.外固定架固定 2.男性,40岁,不慎跌倒摔伤右肩。
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的技巧及方法发表时间:2014-08-04T08:56:57.1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1期供稿作者:苏长生[导读] 骨折手法整复成功后行骨折端石膏外固定,这时术者一定不能松开双手。
苏长生(河北省泊头市医院骨科河北沧州 062150)【摘要】桡骨远端骨折在临床上非常多见,特别是中老年人外伤后患此病机率更高,这与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有直接关系。
对于它的治疗,目前大多数基层临床骨科医生仍采用中医骨折手法整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的方法,我本人在20余年的骨科临床工作中使用此方法治疗过很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大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积累了很多经验,愿与广大同行进行交流。
【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1-0085-02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75例,男20例,女55例;年龄6~90岁,平均52.3岁;左侧57%,右侧43%。
致伤原因:跌倒致伤61例,交通致伤10例,高处坠落伤4例。
我们使用“人名分类法”,其中Colles骨折57例,Smith骨折12例,Barton骨折6例。
按AO分类法,A型:52例 B型:16例;C型:7例。
其中开放骨折4例,其余均为闭合性骨折。
受伤至治疗时间为1~3天,治疗前我们均行腕关节正侧位X光片检查。
对于这些患者我们全部采用骨折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均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1.2治疗方法首先,患者就诊后,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并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全身情况允许后,观察患者腕部的畸形情况,初步判断患者骨折的类型,然后让患者行腕部正侧位X光片检查,根据X光片检查结果确定患肢是那种类型的骨折,然后再确定采取何种手法整复方法。
如为开放性骨折,大部分为骨折端刺破皮肤所致,一般伤口不会太大,可先给予伤口彻底清创后,根据伤口情况给予缝合或直接纱布覆盖,然后再实行骨折手法整复。
如为老年患者,可给予骨折处血肿麻醉,用1%利多卡因5~10毫升注入骨折端血肿内,待麻醉成功后,再给予骨折手法整复。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所有骨折的1/6。
主要多发于两个人群:青年患者和老年患者,前者是由于运动或交通引起的高能量损伤,并常合并软骨、韧带损伤;后者是老年人群中,由于骨质疏松的存在,会造成桡骨远端骨折。
那什么是桡骨远端骨折呢?桡骨在整个手臂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桡骨远端骨折在手腕部位,主要是在关节面3cm内骨折。
在松质骨与致密骨交界处,切面呈四边形。
骨皮质薄弱,结构薄弱。
骨折后易发生松质骨塌陷、皮质骨压碎和桡骨缩短。
更容易发生在中老年和经常运动以及跌倒后手接触地面的人。
桡骨远端骨折会导致手腕严重疼痛和肿胀,手腕畸形等。
如发生桡骨远端骨折会给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对于桡骨远端骨折西医的治疗方法是:石膏或外固定板闭合复位;腕带外固定用支架;切开复位固定等。
我院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疾病的临床中总结出一套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治疗方案,具体如下:1 .正骨手法:中医在数千年的临床治疗实践中,探索多种多样的治疗方法,其正骨手法在治疗中最为常用,桡骨远端骨折伤后其症状为骨折、脱位、筋伤。
经正骨使骨折后脱位的部分复位,再加药膏类进行敷治,90%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可以达到满意的疗效。
2 .内治法:主要是通过内给药来治疗全身,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选择药物。
但重点应放在脏腑、经络、气血、筋骨上。
它通常分三个阶段进行,在血肿形成的早期,主要因素是发作,中期和营是主力,后期主要是补益气。
3.外治:外治是指对受损部位的处理,使用纯中药成份的膏药对受损部位贴敷。
成效也很显著,深受患者好评。
结合上述治疗方法,多数患者可在3-4周内可实现临床治愈,多数患者通过传统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在经过药物和手法的治疗之外,同时搭配康复运动治疗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康复治疗的具体方法。
康复治疗1. 功能锻炼(1)早期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复位后,肱二头肌、肱三头肌,防止肌腱粘连和肌肉萎缩。
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技巧
1. 哎呀呀,你知道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的关键第一步是什么吗?就像建房子要打牢地基一样,得先精准判断骨折情况呀!比如小明那次桡骨远端骨折,医生就是仔细查看后才开始复位的呢。
2. 嘿,复位时的力度把握可太重要啦!这就好比做饭放盐,多了少了都不行。
我记得有个病人复位时,医生那恰到好处的力度,就像舞者的舞步一样精准。
3. 哇哦,角度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呀!你想想看,要是角度不对,那不就像射箭射偏了一样嘛。
上次老张的复位,医生就特别注意角度,效果那叫一个好。
4. 可不是嘛,牵引可是个技术活呢!这就好像拔河比赛,要掌握好节奏和力量。
有一次看到一个医生牵引得特别到位,就像个经验丰富的船长掌控着船的方向。
5. 哎呀呀,固定这一步也不能马虎呀!好比给宝贝盖上保护罩,得稳稳当当的。
之前小李复位后,那固定得可严实了,让人特别放心。
6. 你说,后续的观察是不是也很重要呀?这就跟照顾小婴儿一样,得时刻留意。
有个病例就是因为医生密切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效果才那么好呢!总之,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真是处处都有技巧,每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啊!。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及手法复位治疗的疗效分析
为了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及手法复位治疗的疗效,我们对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了手术及手法复位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估。
首先,我们对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受伤机制、手术方式、手术时间、
手术难度、手术时间和复位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结果显示,本组患者年龄为20-70岁,平均年龄为45岁,其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
骨折类型有背侧截骨型、侧向远端骨折型和桡骨头骨折型。
受伤机制以跌倒为主,占55%。
手术方式以近端桡骨钉内固定为主,占70%。
手术时间在1-3小时之间,手术难度较高,其中5例患者需要行间歇放血术。
接着,我们对手术后的恢复情况进行了跟踪观察和评估。
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恢复
良好,手术后6个月、1年和2年的恢复率分别为90%、95%和98%。
患者的手部功能逐渐恢复,疼痛减轻、手部活动能力提高、手指活动正常。
同时,没有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如切
断动脉、肌肉肌腱损伤等。
最后,我们对本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及手法复位治
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手部功能,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并
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值得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
但是,在临床治疗中,我们需要严格掌
握手术的时机、方法和技巧,避免出现手术失败和并发症的情况。
综上所述,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及手法复位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
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和操作技巧,以提高治
疗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手法
桡骨远端骨折是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通常需要进行复位手术。
在手术中,复位手法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情况和功能恢复程度。
以下是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手法的介绍。
1. 桡侧切开法
桡侧切开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复位手法。
在手术中,医生首先会进行桡侧切开,然后通过切开口将桡侧肌腱暴露出来。
接着,医生会使用各种工具将断裂的骨头进行复位,并固定好。
2. 背侧切开法
背侧切开法也是一种常见的复位手法。
在这种方法中,医生会在患者的背部进行切开,并将桡骨暴露出来。
接着,医生会使用特殊工具将断裂的骨头进行复位,并固定好。
3. 关节镜下操作
关节镜下操作是一种比较新颖且安全有效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医生会通过小孔径进入患者体内,在显微镜下对断裂的骨头进行复位。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手术创伤,恢复时间也更短。
无论采用哪种复位手法,都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能。
在手术中,医生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此外,在手术后,患者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以帮助骨头更好地愈合。
总之,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
在手术中,采用不
同的复位手法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医生
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能,并且患者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