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节旅客出行数据调查报告-上书房信息咨询
- 格式:pdf
- 大小:436.11 KB
- 文档页数:3
《2017 春节出行保险大数据报告》:上海人最有风险意
识
旅游度假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春节期间的度假方式。
近日,慧择网发
布了《2017 春节出行保险大数据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1 月18 日,2017 年春节游人均支付保费270 元,同比上涨156%。
上海以326 元的人均支出保费,成为最有风险意识的城市。
出游风险提前管控
相比十一黄金周,春节黄金周适逢传统佳节,探亲返乡客流与出游客流
高度叠加,因此有更多的人主动选择了错峰出游。
另外,春节期间一票难求的
窘境也使得不少人被迫选择了错峰出游。
数据显示,中长线旅游倍受青睐。
选择在春节前出行的人数占比36%,
大年初三出游人数占比21%;出行天数上以8~14 天为区间的人数最多。
80 后用户成为中国旅游消费的主力。
而且相比男性,女性出游热情更为高涨,且更
爱自由行。
报告显示,截至1 月18 日,女性出游占比60%,且主要集中在25~44 周岁,约占女性出行总数的75%;而男性出游主要集中在35~49 周岁,占比将近六成。
整体出行年龄区间以35~39 周岁最多,占比22%。
慧择网副总经理蒋力认为,对比旅游产业数据报告,年龄层次整体向后
推移,也从一个侧面验证,经济实力提现之后的用户会更加关注出行安全,提
前管控风险,穷游真的并不像攻略里那样文艺清新。
上海人最有风险意识
在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逐步升级的基础上,国民风险预警意识逐步加。
《2017 年春运网络购票大数据报告》火车返乡人均耗时15.36 小时1月13日,2017年春运正式拉开序幕,根据预测,2017年全国春运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78亿人次,创造历史新高。
2017年1月10日,相关平台发布《2017年春运网络购票大数据报告》(下称《报告》),报告统计了春运期间的用户购票时间、地域流动、热门线路、席别分析等多个维度数据,对春运抢票形势进行了整体描述和分析,供用户借鉴。
北上广深发送全国61%旅客春运返乡与返程客流高峰呈现潮汐性特点,节前返乡热点出行线路主要以特大城市为中心向周边扩散,节后回程热点出行线路主要由中小城市向中心城市聚集。
《报告》显示,从用户抢购春运火车票的始发站分布来看,绝大多数集中在北上广一线以及东南沿海地区,其中有超过70% 的火车票始发于广东(36.57%)、上海(15.71%)、北京(12.15%)及浙江(9.28%),特别是广东省,作为中国外来人口最多的地区,春运火车票需求量最大,抢票难度较高。
据抢票大数据分析,2017年春运抢票十大始发站城市依次为:广州、上海、深圳、北京、杭州、宁波、武汉、福州、东莞和温州。
其中,超过60%的火车票始发于广州(18.91%)、上海(15.68%)、深圳(14.28%)与北京(12.13%)这4个城市。
出发地进一步聚焦南方城市,北京成为热门出发城市top10中唯一的北方城市。
再看到达省份的分布,则主要集中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其中的劳动力输出大省湖南、湖北,终点站的火车票抢票热度较高。
据360浏览器的抢票数据进一步分析可知,在用户抢购的火车票中,终点站为湖南(12.84%)、湖北(12.50%)、河南(8.53%)、四川(7.91%)、江西(7.26%)和重庆(6.72%)等省份的车票最多。
1从2017年春运节前的发车时间分布上看,自腊月廿二日(1月。
2017年春节旅游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国内游:春节期间旅游人次3.4 亿,同比增长13.8% (5)一、国内游:春节期间国内旅游人次3.4 亿,同增13.8%,增速略有放缓 (5)二、分省份:南下避寒、北上赏雪,云南、广西客流增速领先 (7)三、重点景区:桂林、丽江、三亚增长,乌镇、峨眉平稳,黄山客流下滑 .. 8第二节出境游:春节期间出境旅游615 万人,同比增长7% (15)一、短线游:呈现散客化,日韩泰增速放缓,东南亚其他国家高增长 (16)二、长线游:欧洲有望恢复性增长,澳大利亚有望迎来高速增长 (20)三、港澳台:香港、澳门企稳迹象初现;台湾市场前景堪忧 (23)图表目录图表1:2017 年春节期间全国旅游人数达3.4 亿人次,同比增长13.8% (5)图表2:2017 年春节期间全国旅游总收入达4,233 亿元,同比增长15.9% (5)图表3:春节假期每日接待游客数量情况 (6)图表4:春节假期每日旅游收入情况 (6)图表5:2017 年春节期间云南、广西、贵州客流增速领先 (7)图表6:17 年春节三亚接待游客96 万,同比增长14% (9)图表7:17 年春节南山接待游客27.9 万,增长12.1% (9)图表8:17 春节三亚免税店客流量同比增长26.9% (9)图表9:17 年春节三亚免税店营业额同比增长6.7% (10)图表10:17 年春节黄山客流量17.4 万,同比下降1.7% (10)图表11:17 年春节九华山客流量44 万,同比增长4.5% (11)图表12:17 年春节峨眉山客流量21.4 万,增长11.7% (11)图表13:17 年春节九寨沟客流量8.5 万,增长9.1% (12)图表14:17 年春节武陵源接待量42 万,同比下降25% (12)图表15:17 年春节乌镇接待量46 万,同比增长9.6% (13)图表16:16 年中国居民赴日637 万人次,增长28% (16)图表17:16 年8 月以来赴日人次增速有所放缓 (17)图表18:16 年中国居民赴韩807 万人次,增长35% (17)图表19:剔除6-8 月低基数影响全年赴韩旅游增长19% (17)图表20:16 年泰国中国游客达876 万人次,增长10% (18)图表21:16 年10 月以来单月赴泰旅游人次连续负增长 (18)图表22:16 前11 月新加坡中国游客264 万,增长36% (19)图表23:16 年越南中国游客达270 万,同比增长51% (19)图表24:16 年前10 月马来西亚176 万,同比增长27% (20)图表25:16 年印尼中国游客数147 万,同比增长30% (20)图表26:2015 年赴德国旅游中国游客达139 万人次,同比增长35% (21)图表27:2016 年前10 月赴瑞士旅游中国游客116 万,同比下滑16% (21)图表28:前7 月赴美中国游客156 万人次,同比增长6% (22)图表29:前11 月赴澳中国游客110 万人次,增长19% (22)图表30:16 年前9 月赴加旅游50 万人次,增长24% (22)图表31:16 年赴新西兰旅游人次41 万,同比增长15% (23)图表32:2016 全年赴港内地游客数量为4,278 万人次,同比下降6.7% (24)图表33:2016 全年赴澳门内地游客数量为2,045 万人次,同比增长0.2% (24)图表34:2016 全年赴台湾大陆游客数量为347 万人次,同比下滑16% (24)图表35:16 年12 月赴港、澳、台单月增速分别达6.1%、7.8%和-33% (25)表格目录表格1:2017年春节期间部分省市景区接待游客数量情况 (13)第一节国内游:春节期间旅游人次3.4 亿,同比增长13.8%一、国内游:春节期间国内旅游人次3.4 亿,同增13.8%,增速略有放缓2017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3.44亿人次,同比增长13.8%,实现旅游总收入4,233亿元,同比增长15.9%,16年春节黄金周全国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6%和16.3%,今年增速较上年同期略有放缓。
中国游客满意度指数调研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游客满意度指数为74.10,处于“一般”水平,与2016年水平相同但指数下降0.78,第一至四季度的指数分别为72.62、72.84、74.52、76.39,各季度呈现持续回升趋势。
从三大市场看,2017年国内、入境和出境游客满意度分别为73.94、73.97和77.15,各季度国内和入境游客满意度呈持续回升趋势,出境游客满意度呈持续下降趋势。
当前团队游客对旅行社等旅游服务满意度达到“基本满意”水平2017年,依法兴旅和依法治旅取得重要进展,全国人大启动《旅游法》执法检查工作,同时经过完善旅游监管和治理市场秩序,团队游客对旅行社、景区和质监等旅游服务满意度创历史最高分75.28,达到我国《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提出2017年生活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75分以上的发展目标,旅行社服务和景点的满意度分别达到78.52和77.17。
游客对旅游环境的抱怨仍然没有得到明显好转调查显示,游客对目的地空气质量、公共服务、商业接待体系和主客文明等旅游环境的抱怨仍然没有得到明显好转。
深入分析全年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到2017年全国游客满意度主要有如下特点:一是游客对目的地总体环境更加敏感。
游客对样本城市的发展情况、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等总体环境的关注和评论趋多。
二是构成旅游服务范畴的市场主体和商业要素更加多元。
2017年,无论是国际机构对我国的游客满意度评价,还是我国开展的游客满意度评价,均显示商业接待体系的完善越来越成为影响游客体验的关键因素,大众创业、商业创新正成为旅游发展的新动力。
正因如此,我们看到善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培育企业主体的城市满意度水平较高且较稳定,例如无锡、烟台、杭州、宁波等。
三是广义政府在培育和优化旅游环境中的责任主体作用更加明显。
调查结果表明,凡是那些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牵头推动、各部门协同配合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城市,均形成合力成功提升了游客满意度,反之,那些没有广义政府全面介入的城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则始终无法摆脱“干不了、跑不掉”以及游客满意度徘徊不前的尴尬境地。
2017年旅游消费调查分析报告近日,《中国人的旅游消费账单:全球旅游消费报告2017》发布了,报告基于双方大数据,对2017年中国游客在境内外的消费现状与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
、国家旅游局的数据显示,2016 年全国旅游人次达到45.6 亿人次,同比增长9.6%,人均出游3.3 次。
其中,境内旅游人次达44.4 亿,占比97.4%,同比增长11%。
出境旅游人次仅为 1.22 亿,同比增长 4.3%,相当于每个持有因私普通护照的中国内地居民每年出境旅游1 次(2017 年中国内地居民有效因私普通护照持有量已达1.29 亿)。
中国的出境游人数位居世界第一的同时,也连续第五年占据世界最大境外消费国的位置。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的数据显示,2016 年中国游客境外消费达到2610 亿美元,与2015 年相比增加12%。
排在第二位的美国,境外消费额不及中国的一半。
大众旅游时代下,随着中国人旅游观念的转变、跨境电商的渗入、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旅游消费市场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报告显示,随着中国人旅游消费升级与消费观念转型,“旅购”尽管火爆,但其热度与往年相比有明显降温,中国消费者更加趋于理性。
中国人的旅游消费逐渐从“购买商品”转向“购买体验”,“只买不问”转向“先查后买”和“边查边买”,“重视价格”转向“重视品质”等特点上。
报告指出,2017年1月份至4月份,中国游客境内购物消费金额为1380亿元,境外购物消费金额为277.9亿元,分别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1.5%和37.2%。
与此同时,中国游客在文娱项目上的消费大幅增加,其中,境内人均文娱消费同比增长达334%。
在男女游客购物消费差异方面,报告数据显示,女性游客的购物消费总体金额占比虽高,但男性游客的人均购物消费金额是女性游客的2倍,“买买买”不再是女人的专利。
细分境内购物消费数据来看,女性游客虽然是购物的主力军,总购物消费额占61.7%,高于男性游客,但却仅胜在消费人数上,女性游客的境内年人均购物消费额不到男性的一半。
2017春运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2017年春运比去年提前11天,是5年来最早的春运,售票期缩短为30天,节前恰逢大中专院校放假和务工人员集中返乡,学生流、务工流相互叠加,网友将2017年称为“史上最难抢票年”。
近日,通过对200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2.8%的受访者对当前购票环境表示满意,较去年(28.7%)有了大幅增加。
网站或手机App卡顿崩溃(53.8%)、车票信息刚出就售罄(45.0%)、验证码过于繁琐输入不正确(42.8%)是3个最常遇到的问题。
67.4%的受访者希望加大监管力度,减少黄牛票。
49.9%受访者已经为抢购春运火车票做好准备“每年春节,人们都集中在腊月廿八、廿九回家过年,那几天的票实在太难抢了。
”在北京工作了6年的杨阳(化名)说,每次她都会不停地刷新购票页面,不放过任何一张余票。
若还是没买到,就采用分段购票,“比如同一趟车北京到中间某站有票,我就先买,上车之后再补票”。
调查显示,49.9%的受访者已经为抢购春运火车票做好准备,24.5%的受访者还没做好准备,25.6%的受访者“不需要抢”。
“发车和到达时间比较好的车次,遇到北京等返乡大站,会更难抢,放票没多长时间就抢光了。
”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陈瑞(化名)一般会选择用12306手机客户端买票,“方便随时随地查看,春运票这么紧张,要时时盯着。
而且官网客户端更可信”。
春运期间,66.7%的受访者选择客运列车出行,其中选择普通火车的占25.5%,选择高铁的占41.2%。
其他还有:自驾(11.7%)、飞机(8.9%)、客运汽车(8.9%)。
购票渠道上,12306官网(55.4%)和手机App(48.1%)是最普遍的方式。
其他依次为:直接到火车站购票(27.6%)、到代售点购票(20.1%)、用第三方平台买票(10.7%)、电话订票(10.4%)等。
“每到过年我就急切地盼望着能够早日回家,与父母团聚。
” 杨阳表示,她通常选择速度快、更舒适的高铁回家。
2017年中国出境游市场调查分析2017年第3季度,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市场规模达到2440.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14%。
专业机构分析认为,第3季度迎来旅游旺季,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017年新高,市场仍处于稳定增长期。
中国出境游市场持续走强受惠于中国经济稳健发展,中国旅游市场、特别是出境游市场近年均呈现爆发式增长。
数据显示,中国已连续4年蝉联全球出境旅游人数及出境旅游消费的首位。
2016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达1.22亿人次,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及地区;2017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中国出境游客超过600万人次,3年中增长了50%。
未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对中国的旅游市场将持续释放利好,推动中国旅游市场再创新高。
这无疑是旅游企业的重大机遇。
虽然中国出境旅游增长迅猛,但免税业尚未同步发展。
作为旅游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免税业务仍有巨大的上升空间,并将随着出境游市场的持续走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为进一步开拓免税市场,中国旅游集团旗下的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日前与法国知名旅游零售商拉格代尔成立合资公司投得香港国际机场烟酒经营权,并推出“Duty Zero by cdf”品牌,共将经营8间免税烟酒店,部分商店于近日起投入运营。
谈及此次中标的大背景,李刚介绍,2016年,在国资委统筹下,港中旅集团与国旅集团实现战略重组、强强联合,随后更名为中国旅游集团,成为中国最大的旅游业央企,形成以旅游文化为主业,旅游地产、旅游金融及相关业务并举的产业格局。
李刚表示,香港国际机场项目的中标,正是中免集团凭借中国旅游集团的整体优势,在众多国际免税企业中脱颖而出。
他说,作为唯一一家免税业央企,中免集团肩负着发展壮大中国免税业、助推其走向国际舞台的使命,此次为中国免税企业首次中标海外大型国际机场,对中国免税业的发展来说,“既是里程碑、也是试金石。
”香港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旅游集团作为驻港央企、特别是港中旅在香港有近90年的发展历程,既是香港经济繁荣的贡献者,也是受益者,集团未来会继续承担驻港央企促进香港繁荣稳定的责任感,将企业发展与香港福祉紧密相连。
深圳春节游客满意度调查
春节期间,游客对深圳住宿、餐饮、长途交通、市内交通、景区游览、娱乐、购物、导游服务、景区景点厕所卫生等与旅游服务密切相关的9项服务评价的满意率均超过96.0%。
游客对深圳旅游业所提的建议主要集中在降低景区的消费价格(吃饭、饮料、物品存放等)、降低景点收费、增加停车场、增加休息场所(桌椅/遮阳的地方等)、改善交通问题,提及率分别为25.6%、15.3%、13.5%、12.1%、10.3%。
游客对深圳如此高的满意度,与深圳市致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行文明旅游的努力分不开,这其中就有旅游志愿服务队伍的功劳。
去年11月14日,深圳市首座旅游志愿服务U 站在欢乐谷景区启用。
自国家旅游局授予深圳市“全国文明旅游志愿服务示范市”以来,深圳市旅游志愿者总队已注册招募旅游志愿者2715人。
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志愿者们以U站为落脚点和文明旅游宣传阵地,每天组织约200名志愿者,在世界之窗、民俗村、东部华侨城、欢乐谷等景区景点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活动,发放宣传册、垃圾不落地与来深游客进行文明旅游合影等。
此外,旅游志愿者服务U站不停站,持续为游客提供便利咨询。
2017年春运大数据报告春节,对于常年奔波在外的人来说,意味的是回家。
从腊月十五开始,许多人就已踏上了颠簸的回家路。
哪怕寒风冷雨,也要赶上团圆饭。
在柴火噼噼剥剥声后,一家人团坐在一起。
团聚的夙愿背后,是早在春节前一两个月就进入的购票角力。
2017年的春节,提前到1月28日点燃了喜庆的鞭炮。
官方给出的时间表显示,2017年的春运大潮从1月23日正式拉开帷幕,直到2月21日结束。
而时间刚刚进入2016年11月,去哪儿网平台上春运期间机票的搜索量就直线上升。
今年春运抢票大战的硝烟已燃起,来自去哪儿网的数据显示,航班较少的航线,早在距春节70天多数航班就已恢复全价。
作为国内领先的在线及在线旅游平台,去哪儿网基于对国内航空公司机票产品的全面覆盖以及全球60多万条航线的实时搜索预订数据,发布了2017年春运大数据报告。
腊月二十六回家饺子,正月初六离家面通过对2016年春运出行票量分布的数据分析,去哪儿网的大数据指出,2017年春运出发最集中的日期是春节(大年初一)前四天即2017年1月24日,返程高峰则从大年初六即2017年2月2日开始。
根据往年数据统计,春节前四天,已经进入了乘飞机回家旅客的人数峰值期,全国重要的机场将进入到繁忙状态。
人们往往提前两个小时就到达了机场,盼望着回到魂牵梦萦的家乡。
最幸福的路,莫过于跟随那些和你一样饱含着回乡喜悦的乘客,喜滋滋穿过廊桥,登上那架正等待着你的飞机。
去哪儿网平台统计,北京是历年来送旅客回家量最多的城市。
而这一数据也得到了首都机场的相关数据验证,2016年春运期间首都机场出港客流的最高峰就出现在2月4日,也就是春节前四天,达到了14.06万人次。
从这一天开始,时间越临近,出行量会逐渐回落。
在大年初一那天达到谷底。
俗话说得好,回家的饺子,离家的面。
从大年初二开始,出去玩、准备回程的人也逐渐多了一起来。
数据统计,回程的高峰一般在大年初六。
吃一碗离家的面,耳边是不舍的挂念,手提着爸妈置办好的美味,又开始新一年的忙碌。
2017年春节旅客出行数据调查报告
根据民航数据分析系统的统计数据,北京首都、上海浦东、广州白云三大机场的的旅客吞吐量均超过了百万人次,遥遥领先其他机场。
其中,北京首都运送旅客177.2万人次,起降航班1.1万架次;上海浦东旅客吞吐量131.8万人次,航班8916架次;广州白云旅客吞吐量129.1万人次,航班8758架次。
2017春节期间主要机场旅客吞吐量情况(注:成都机场只公布了出港旅客量48.6万人次,总旅客吞吐量预计约为出港的2倍)
此外,上海两场的总旅客吞吐量则超过了200万人次。
郑州新郑旅客吞吐量超过40万人次,同比增长超过了30%。
受春节期间旅游带动,南北两端的机场春节期间相当给力。
春节黄金周,海南省三大机场旅客吞吐量107.2万人次。
海口美兰运送旅客56.6万人次,三亚凤凰旅客吞吐量47.2万人次,而作为“新生力量”的博鳌机场同样潜力无限,春节黄金周完成航班起降284架次,旅客吞吐量3.44万人次。
冰天雪地的北国风光吸引了无数旅客,东北四大机场相当繁忙。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运送旅客40余万人次,起降航班2785架次。
另外三大机场增长迅猛,大连周水子增长42.3%,沈阳桃仙增长36.3%,长春龙嘉增长也接近30%。
2017春节期间东北四大机场运输统计
春节假期期间,很多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超过了20%。
2017春节期间旅客吞吐量增长超过20%的主要机场
除去图中机场之外,春节期间宁波栎社旅客吞吐量19万人次,同比增长17%;合肥新桥旅客吞吐量16.17万人次,同比增长16%;石家庄机场旅客吞吐量约15万人次,同比增长达到了36.8%。
根据公布的数据,2017年春节期间(1月27日至2月2日),国内航空公司共执行航班8万余班,同比增长11.9%;运送旅客984万人次,同比增长15.1%;提供座位数1283万个,平均客座率83%。
全国平均航班正常率85.6%,同比提高3.1%。
2017春节期间国内航空公司共执行航班8万余班,运送旅客984万人次
春节期间,民航旅客出行特点延续了近两年的变化,除夕(1月27日)和大年初一(1月28日)是旅客运输最低谷,正月初二至初五(1月29日-2月1日)旅客运输量逐步攀升,初六(2月2日)开始进入旅客返程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