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_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 格式:ppt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57
第五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5.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企业管理为什么需要伦理道德1.伦理、道德的文化真义及其管理学诠释伦理与道德作为人类文明的基本因子,是指评价人类行为善恶的社会价值形态,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表现为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在中西方文化传统中,伦理与道德是历时甚至共时地存在着的两个概念。
(1)西方文化的伦理与道德①概念。
伦理的最初意义指灵长类生物的持久居留地。
人既是群居的动物,又有个人自由意志。
如何协调群体性与自由意志之间的关系,使人的行为既合理而又可以预期,从而持久地居留,便产生了伦理。
伦理的原初形态或自然形态就是风俗习惯。
而道德是指在一定的风俗习惯下所形成的个人的品质气质。
②二者的关系。
用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的话说,“德是一种伦理上的造诣”。
(2)中国文化的伦理与道德①概念。
“伦”是指人所处于其中的那个共同体,以及个人在这个共同体中的地位;伦理是指关于“伦”的理性和原理。
而道德就是“得道”。
②两者的关系伦理是人之所以为人,即单个的人成为一个具有共同体本质的人的理性与原理。
这些理性与原理,当走出思维与意识,而具有意志与行为的意义时,便是所谓的“道”。
“得道”,就是具有了“伦理上的造诣”,也就是有了“德”。
这样,伦理与道德相接相通。
(3)企业管理的伦理解释①伦理的真义是“本性上普遍的东西”,这种“本性上普遍的东西”被称为伦理性的实体即伦理性的共同体。
在社会体系中,家庭、民族、市民社会,是伦理实体的三大基本形态。
企业是市民社会中伦理实体的一种具体存在方式,它不仅是一个经济实体,而且首先并且更重要的是一个伦理实体。
②在企业管理中,伦理的要义就是个人作为“组织人”或作为企业的成员而行动。
伦理的真谛是个人的单一性与共同体的普遍性的统一,但它不是借助外在强制如法律规范的形式统一性,而是透过精神所达到的统一,因而精神是伦理的文化内核,即所谓“伦理精神”、“企业精神”、“企业伦理精神”。
管理学基础第五章: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解读在现代社会中,企业不仅需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还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是管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对管理学基础第五章中的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进行解读,并探讨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当承担起对于社会、环境和利益相关方的责任。
传统的商业观念认为企业的首要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然而,这种观念正在逐渐被社会责任的理念所取代。
企业不仅需要关注自身的利益,还需要对社会和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内部责任内部责任是指企业对内部员工的责任。
这包括提供公平的工作环境、合理的薪酬待遇、培训和发展机会等。
通过关注员工的福利和发展,企业可以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进而提升组织的绩效。
外部责任外部责任是指企业对外部社会的责任。
企业应该遵守法律法规,履行合同义务,遵循商业伦理,不参与非法活动或违反道德的行为。
同时,企业还应该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回馈社会。
通过履行外部责任,企业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获取消费者和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创新责任创新责任是指企业对于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企业应该不断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并提供创新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同时,企业还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后代子孙留下良好的生活环境。
管理道德管理道德是指企业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应该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
良好的管理道德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础,与企业的经营绩效密切相关。
责任和诚信管理者应该具备责任感和诚信,对企业和员工负责。
管理者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推动企业形成诚信的文化氛围。
同时,管理者需要履行自身的职责,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公正和公平管理者应该公正和公平地对待员工,遵守雇佣合同,保障员工权益。
公正的管理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同时,公平的管理可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和认可,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效率和效益管理者需要追求高效率和高效益的管理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五章社会责任和社会道德社会义务→社会响应→社会道德社会义务:一个企业承担其经济的和法律的责任的义务,这是法律所要求的最低程度。
社会响应:企业适应变化的社会状况的能力,它强调的是一个企业对社会呼吁的响应。
(社会响应是发生在公司为对某种普遍的社会需要作出反应而从事社会活动时。
)社会责任: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的长远目标的义务,这种义务不是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
该定义有两个前提条件:①企业遵守法律并追求经济利益②企业是一种道德机构,为社会做贡献时能够分清正确的和错误的行为。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方法有以下三种:①通过消除产生不利影响的活动来承担社会责任②把不利社会影响转化成企业的发展机会③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来限制企业对社会的影响道德发展阶段:前习俗→习俗→原则企业为什么要承担社会责任,你认为企业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吗①满足公众期望:社会对企业的期望越来越多②增加长期利润:有社会责任的企业能可靠的获取更多的长期利润,企业形象好③承担道德义务:是道义要求也是符合自身利益④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通过追求社会目标产生一个良好的公众形象⑤创造良好的环境:解决社会问题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社会状况⑥组织政府的进一步管制: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减少政府管制⑦符合股东利益:长期看来社会责任会使企业的股票价格上涨⑨拥有资源:企业拥有资源可以为那些需要帮助的公共工程和慈善事业提供支持⑩预防胜于治疗:社会问题必须提早预防社会责任的古典观和社会经济学观点的区别①古典观点主张管理当局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利润最大化;社会经济学观点认为管理当局的社会责任不只是创造利润,还包括保护和增进社会福利。
②古典观点认为管理者的主要责任就是从股东的最佳利益出发,管理者将组织资源用于社会公益,就是在增加经营成本。
社会经济学观点认为公司并非只是对股东负责,还要承担社会责任,社会通过法律法规认可了公司的建立,并购买产品和服务对其提供支持。
第五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管理伦理)一、复习要点1、伦理的功利观的基本观点。
2、伦理的权利观的基本观点。
3、公平公正道德观(公平理论伦理观)的基本观点。
4、综合社会契约理论观的基本观点。
5、伦理管理的特征。
6、影响管理伦理的因素。
7、道德发展所经历的三层次和六阶段的基本内容。
8、改善伦理行为的途径。
9、伦理行为的具体体现。
关键名词:伦理的功利观、伦理的权利观、公平理论伦理观、综合社会契约理论观、道德发展阶段、个人特征、自我强度、控制中心、组织文化、伦理守则、决策规则。
二、习题之填充题1. 有关伦理的观点包括功利观,权利观,公平公正伦理观(公平理论伦理观),综合社会契约理论观。
2. 伦理的功利观认为决策要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做出。
3. 功利主义的目标是为尽可能多的人提高尽可能多的利益。
4. 伦理的权利观认为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作出。
5. 合乎伦理的管理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更从社会整体角度看问题。
6. 合乎伦理的管理不仅把人看成手段,更把人看作目的。
7. 合乎伦理的管理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
8. 道德发展要经历前惯例层次,惯例层次,原则层次三个层次。
9. 人们发现有两个个性变量影响个人行为,这两个变量是自我强度,控制中心。
10. 综合社会契约理论观主张把实证和规范两种方法并入商业伦理中。
11. 企业的伦理行为可以体现在环境,员工,顾客,竞争对手,投资者,所在社区等方面。
12. 正式的规章制度可以降低模糊程度,从而促进伦理行为的产生。
13. 最有可能产生高伦理标准的组织文化是那种有较强的控制能力以及风险和冲突承受能力的组织文化。
14. 影响管理伦理的因素包括道德发展阶段,个人特征,结构变量,组织文化,问题强度。
三、习题之选择题1.下列理论观当中,要求管理者考察各行业和各公司中现有的伦理规则的是(D )。
A.功利观B.权力观C.公平伦理观D.综合社会理论观2.接受(C )的管理者可能决定向新来的员工支付比最低工资高一些的工资。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管理道德课题的提出, 管理与道德, 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管理道德行为的改善, 企业伦理道德行为的具体体现, 企业的社会责任道德与伦理:是指规定人行为是非的惯例或准则。
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
两者在大多数情况下被作为同义词。
也可以这样认为:伦理是一门学科,又叫“道德哲学”,道德是伦理的研究对象。
特性:非强制性、非官方性、普适性、杨善性。
伦理与法律的关系:, 伦理是不成文的法律“软约束” “自律”, 法律是最低程度的伦理“硬约束” “他律”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管理理论的成熟逐渐被提出的重大课题。
在最新的管理理论中,它应当成为重要的内容。
在20世纪60年代及以前,拿起一本管理教科书,几乎可以肯定,不会发现有关社会责任和道德的内容。
即使有,叙述它们的文字也不会超过一个段落。
那么是什么引起了这一演进过程呢?- 1 -社会责任和道德随时间的变化趋势1960 1990管理道德现状分析—紧迫的课题中国管理道德的现状:, 破坏环境, 欺诈顾客, 行贿受贿, 会计假账, 虚假统计数据, 无视员工权利, 信用失范(诚信), 恶性竞争, 上市公司损害股东利益原因分析:or- 2 -, 管理者个人的素质和企业的品质, 目前中国经济—社会—文化背景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文化冲突社会失序、行为失范、价值失衡, 对以下看法的认识: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伦理实体)市场经济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看的见的手)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道德经济)(ethics)通常指。
对管理来说,道德是管理的内在要求,对于管理有重要的意义。
, 管理理念与管理品质, 管理道德与效益最大化, 生意人与企业家, 管理与人文力/如上图,一个管理者的行为合乎道德与否,是管理者道德发展阶段与个人特征、组织结构设计、组织文化和道德问题强度的调节之间复杂地相互作用的结果。
- 3 -, 干部和员工的甄选 , 道德准则, 管理者以身作则, 合理的工作目标, 独立的社会审计与监察 , 对员工进行伦理道德教育 , 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 , 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 4 -社会责任是和管理道德紧密联系的一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