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复习题(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2.01 KB
- 文档页数:4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复习导学案设计: 黄明福 审核 : 费立东 李伟【学习目标】⒈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⒉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⒊能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课前练习】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等于铁丝的质量B.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ag 木炭在bg 氧气中燃烧,则反应后的气体总质量一定等于(a+b )gD.催化剂可以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有催化剂参加的反应也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通过化学变化可以改变原子的种类和个数B.改变物质的物理性质一定要通过化学变化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中的电子数不会发生变化D.在化学变化中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3.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对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都是化合物B.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Fe+3O 2点燃2Fe 2O 3 B.4Al+3O 2点燃2Al 2O 3 C.2P+5O 2点燃2P 2O 5 D.2C 2H 2+5O 2点燃4CO 2↑+2H 2O5.下列“化学反应前后”的叙述不正确的 ( ) A.物质的质量总和相同 B.元素的种类相同C.物质分子的个数相同D.原子的个数相同6.当空气受SO 2严重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 粉末,使空气中的SO2含量明显降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2SO 2+O 2=2CaSO 4+2CO 2。
X 的化学式是( ) A.CaO B.CaCO 3 C.Ca(OH)2 D.Na 2CO 3 【课堂导学】 一、质量守恒定律 自主学习:⒈内容: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变化,不适用于变化;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综合训练卷一、单选题1.实验室里一般不能制得氧气的物质是A .高锰酸钾B .氯酸钾C .氯化钠D .过氧化氢2.2022年4月29日《科技日报》报道“我国科学家实现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合成过程中的一个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B .反应前后共有三种氧化物C .丙物质由8个原子构成D .反应中甲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2∶13.在实验室和化工生产中常用到硝酸。
硝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与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224HNO +C=2H O+4X +CO ↑↑。
则X 是A .NO 2B .COC .NOD .N 2O 54.工业生产硫酸中的某一步反应用微观模型图表示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变成+3价B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间分子个数比是1:1C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D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中2P+5O 2点燃P 2O 5指出其中错误是A .反应条件应改为燃烧B .氧气应改为“↑”C .没有配平化学方程式D .五氧化二磷应改为“↓”6.氢气与四氯化硅反应制取硅的化学方程式为:242H +SiCl Si+4X 高温,其中X 的化学式是A .Cl 2B .H 2OC .HC lD .SiH 47.将25gA 物质与5gB 物质充分反应后,收集到的物质有10gA ,还有一种新物质C 。
若A 、B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20、80,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2A +B=2CB .2A +B=C C .A +2B=CD .A +2B=2C8.“绿色化学”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即原子利用率为100%。
一定条件下,CO 和H 2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绿色化学”,这种产物不可能是A .甲醛(CH 2O )B .甲醇(CH 4O )C .乙醇(C 2H 6O )D .乙酸(C 2H 4O 2)9.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一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为甲、乙、丙、丁,如图为各物质在反应前和反应后某时刻的质量关系。
化学方程式及计算一、选择题1.尿素溶液可以用来处理汽车尾气,化学方程式为2CO(NH2)2+4X+O2===2CO2+4N2+4H2O,则X的化学式是()A.NO2B.NO C.N2O D.NH32.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其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m1的值是4.4B.m2的值是4C.甲和乙是反应物D.参与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7∶83.图2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图中相同的球表示同种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2A.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可以改变化学式中各组成元素右下角的数字C.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是不能拆开的D.化学方程式中的“↓”表示生成物是固体,所以只要生成物是固体就必须标“↓”5.同学们对化学方程式C +O 2=====点燃CO 2有下面的四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图16.某金属单质X 与非金属单质Y 可发生反应:2X +Y===X 2Y 。
某实验探究小组进行了两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参加反应的X 与Y 的质量比为( ) A .4∶1 B .3∶1 C .2∶1 D .37∶8 二、填空题7.图3”和“”分别表示不同原子。
图3(1)”“____________。
(2)反应前的原子数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反应后的原子数。
(3)从微观角度思考,化学反应前后分子个数________(填“一定”或“可能”)改变。
(4)写出一个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过氧化氢和过氧化钡都是过氧化物,过氧化物一般可用作氧化剂、漂白剂、供氧剂等。
过氧化氢可用过氧化钡(BaO 2)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备。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复习(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36234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20320A.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待测值为0C.该反应生成的乙与丁的质量比为1:1D.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2.下列说法中正确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10g酒精和50g水混匀后形成60g酒精溶液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得到30g P2O5,则参加反应的O2和磷的总质量一定为30g C.2L氢气和1L氧气反应,生成3L水,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2g氢气和8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0g水,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3.相同或不相同的原子的组合可以构成不同分子,如图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B.此反应是分解反应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D.该图示表示的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4.下列选项中,化学基本观念所对应的客观事实不相符的是A.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微粒观:所有原子中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C.转化观:二氧化碳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辩证观:塑料可用于蔬菜大棚,但也会造成“白色污染”5.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B.参加反应A、B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C.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为14∶27 D.该反应前后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522022反应后质量/g待测11285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甲可能该反应的催化剂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7.某密闭容器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测得反应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M N P Q反应前质106901838量/g反应后质35X8047量/gA.X=0B.M 一定是化合物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P 与 M 的质量变化比为 16:78.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期末复习试卷完美版(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
其中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变化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D.反应前后的物质都是氧化物2、化学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A.原子个数B.分子种类C.元素种类D.物质总质量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紧密的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B.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4、某种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转化为两种空气中的无毒成分,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种物质均属于氧化物B.物质丁由原子构成C.丙中黑色小球代表的元素化合价为+2价D.参加反应的甲与生成的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5、如图是氨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发生改变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C.两种生成物均为氧化物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6、在密闭容器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 =0B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 .参加反应的甲和丁质量比为8:37、科学家最近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了一种化合物,其分子模型如右图所示,其中每个“”代表一个碳原子,每个“”代表一个氢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物质的化学式是C 5H 4B .该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3.75%C .相同质量的甲烷与该化合物中所含分子个数比是4∶1D .与甲烷相比,等质量的该物质完全燃烧时消耗的氧气更多8、汽车尾气中CO 排放严重污染空气并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科学家研究CO 在低温条件下的催化氧化取得了较大进展。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精练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018山东威海】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
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④【答案】C【解析】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均不变,分子的种类改变,错误;②原子的数目不变,分子的数目不能确定,错误;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正确;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正确。
故选C。
2、【2019甘肃永昌六中九年级期末】某有机物与氧气充分反应,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的元素是()A.C、O B.H、O C.C、H D.C、H、O【答案】C【解析】生成物二氧化碳、水中含有C,H,O元素,则反应物中也一定含有这三种元素.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是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氧气由O元素组成,则C,H一定是从某物质中来,而某物质中也可能含有O元素.故这种物质中一定含有含C和H,可能含O。
故选C。
3、【2018年新疆中考题】某种燃料是目前使用较多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其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X+3O22CO2+3H2O.则X物质的化学式为()A.CH3COOH B.C2H5OH C.C2H4D.C2H6【答案】B【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可得,X的化学式中应含有C的个数为:2,应含有O的个数为:2×2+3﹣3×2=1,应含有H的个数为:2×3=6.故可推断X的化学式为:C2H6O,即C2H5OH。
故选B。
4、【2019黑龙江龙东】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元凶之一,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可以有效减少尾气污染,其反应原理之一是2NO+2CO N2+2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CO2B.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C.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变D.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汽油的不充分燃烧【答案】C【解析】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反应物中有2个碳原子、2个氮原子、4个氧原子,生成物质中有2个氮原子,所以X是CO2,故A正确;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B正确;C、一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2,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0,所以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改变,故C错误;D、含碳化合物中的碳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故D正确。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卷(人教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B卷•真题通关卷)1、训练范围:人教版九年级第5单元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S-32 C1-35.5 K-39Ca-40 Fe-56 Cu-64 Zn-65 I-127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22•宜宾)大多数动植物呼吸作用时发生反应:X+6O26CO2+6H2O,动植物利用该反应释放的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X的化学式为()A.C6H12B.C6H12O C.C6H12O6D.C6H12O8 2.(2023•东营)下列关于3Fe+2O2Fe3O4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表示铁生锈的反应B.表示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铁C.如果把反应条件“点燃”去掉,这个反应不符合客观事实D.上述反应中10gFe和10gO2反应,能生成20gFe3O43.(2023•潍坊)某化学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各物质的分子数目,质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图2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Z一定属于化合物B.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3:14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D.Y与Z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8:174.(2023•济宁)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Cu+2AgNO3=2Ag+Cu(NO3)2B.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2KMnO4=K2MnO4+MnO2+O2C.铁粉与稀硫酸的反应2Fe+3H2SO4=Fe2(SO4)3+3H2↑D.制取氨气的反应NH4Cl+Ca(OH)2=CaCl+NH3↑+H2O5.(2023•天津)在反应C+2ZnO2Zn+CO2↑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B.反应前后锌元素的质量没有发生改变C.参加反应的碳与氧化锌的质量比为4:27D.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6.(2022•齐齐哈尔)以下对实验的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过滤液体时发现滤液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B.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以免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其炸裂C.在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中,若弹簧夹没夹紧会造成所测得的氧气含量偏低D.在利用红磷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若红磷量不足不会影响实验结果7.(2022•随州)在反应X+2Y═2Q+R中,1.6gX与足量的Y完全反应,生成4.4gR,则a:b等于()项目物质X Y Q R相对分子质量1844参加反应或生成的物质的质量(g) 1.6a b 4.4 A.23:9 B.46:9 C.32:9 D.16:9 8.(2022•常州)敦煌壁画闻名世界,修复发黑的壁画时发生反应PbS+4H2O2=PbSO4+4X,则X是()A.H2B.H2O C.H2S D.SO2 9.(2022•常德)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一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为甲、乙、丙、丁,如图为各物质在反应前和反应后某时刻的质量关系。
化学方程式填空题专题训练1、同学们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探究。
经讨论分析、查阅资料后设计了A、B两套实验装置,并在实验过程中做到操作规范、准确称量和细致观察。
实验完毕后,使用A装置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而使用B装置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不相等。
请你分析:两个实验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填“符合”或“不符合”)。
导致出现两种不同结果的原因是。
2.用相应的符号、化学式填写在下列空格中:(1)两个硝酸根(2)三个氦原子(3)一个氯分子(4)+4价的硅的氧化物(5)氢氧化钙(6)锰酸钾(7)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3.在化学反应中,由于没有改变,没有增减,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必然相等。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该实验的主要现象是。
(2)实验室用纯净物制取氧气:,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
(3)电解水:,写出检验负极气体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铁钉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实验前若发现铁钉表面已生锈,应对其进行的处理是用。
5.硝酸可发生反应:4HNO3△4NO2↑+X↑+2H2O。
据此回答:(1)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2)X的化学式为,推断的依据为。
(3)硝酸的保存应注意、。
6.现有白磷、氧气、一氧化碳、氧化铜,氢氧化钡溶液、高锰酸钾,硫酸铜溶液等七种物质,请从中选择恰当的物质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物质不能重复使用)(1)能发生自燃的反应;(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3)有铜生成的反应;(4)生成两种沉淀的反应。
7.TNT是一种烈性炸药,它爆炸时发生如下化学反应TNT+21 O2=====28 CO2+10 H2O+6N2 则组成TNT的元素分别是,其原子个数比。
8.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分别有以下错误中的一种,请将相应序号填在题号后的括号内。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
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B.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C.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2.有A、B、C三种物质各16g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混合物中还有12gA、27gC和一定质量的D。
已知B完全反应,若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32、44、18,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A. 2A+BC+2DB. A+2BC+2DC. 2A+B2C+DD. A+BC+D3.下列叙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 5g酒精与5g水混合得到10g酒精溶液B. 2L氢气与18L 氧气反应生成20L的水C. 12g碳完全反应时只能消耗32g氧气,则12g碳在64g氧气中充分反应生成76g二氧化碳D.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和氧气的质量之和4.某物质R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3O22CO2+ 3H2O有关该反应,有下列说法:①R一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①R一定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可能含有氧元素①R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最小①R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46①若4.6 g R完全燃烧生成8.8 g CO2,同时还生成了5.4 g H2O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A. 2个B. 3个C. 4个D. 5个5.关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B.表明了反应的条件C.表明了反应的速率D.表明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6.某有机物6.0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A.一定只含有碳元素B.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4P + 5O2↑2P2O5B. 4Fe + 3O22Fe2O3C. 2H2+O2H2OD. Mg + 2HCl MgCl2+ H2↑8.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成灰,质量减少,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解析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解析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A. 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煤燃烧后产生的煤渣质量一定和反应前煤的质量相等B.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的质量大C. 100g水与100g酒精混合后,质量等于200g,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 1g氢气在9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10g水2.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
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23B. 96C. 92D. 463.下列实验或实验现象正确的是()A.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B.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C. 欲称量锌粒与烧杯中稀盐酸反应前后的总质量,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 用导管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吹入呼出的气体,石蕊变红;加热,溶液又变成紫色4.分类观、微粒观、能量观、守恒观等是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熟石灰和烧碱都属于碱类物质B. 氯化钠和硫酸铜均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C. 干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D.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5.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②原子的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分子的种类⑤元素的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⑦物质的种类A. ①②⑤⑥B. ①②③⑤C. ①②⑤⑦D. ③④⑥⑦6.为达到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A. AB. BC. CD. D7.下列实验过程中与图象描述不相符的是()A. 向一定质量和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金属锌B. 向等质量的镁、锌中分别加入稀硫酸C.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D. 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8.下图中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解析版)3 / 20A. 点燃B. 点燃C. 点燃D. 点燃9.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B.C.D. 10. 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 10 g 冰受热融化成10 g 水B. 1升芝麻和1升大米混合,总体积小于2升C. 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D. 一定量的煤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所有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煤的原质量11. 某纯净物3g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二氧化碳和 水。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一、选择题
1.H2和CO是合成许多有机物的原料,有如下反应:mH2+nCO==wX(反应条件已省去,m、n、w为化学计量数).如m︰n=l︰1、w=l,则有机物X可能是①:HCHO ②:C2H5OH ③:CH3COOH ④:CH3CHO 中的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②和③
D. ①和④
2.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观察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得信息正确的是(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
A. 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B. 图示中的反应物没有单质
C.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
应 D. 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 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 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C. 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
D. 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4.在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后X的质量为6 g
B. 该反应类型一定是分解反应
C. 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是1:3
D. 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
5.现有氧化镁和氧化铁组成的混合物共10g,放入100g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共生成水3.6g,则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为()
A. 7.3%
B. 14.6%
C. 36%
D. 40%
6.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A. 某溶液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42-
B. 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变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C. 检验氢气纯度时,将一收集气体的试管移近火焰,没有响声,表明氢气纯净
D. 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盐酸除去OH-,再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Cl-
7.在反应M+2N=R+2Q中,3.2gM与N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8.8gR,且反应生成的R和Q的质量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N和Q的质量比是()
A. 16:11
B. 16:9
C. 9:16
D. 4:9
8.已知某钾盐可发生如下反应:4K2Cr2O74K2CrO4+2X+3O2↑,则生成物X的化学式是()
A. CrO2
B. CrO3
C. Cr2O5
D. Cr2O3
9.对反应X+3NaOH =3Y+Fe(OH)3↓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X中含有三价元素
B. X可能是Fe2(SO4 )3
C. Y中一定含有钠元素
D. Y可能是NaNO3
10.把A、B、C、D四种纯净物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过一段时间后,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24
B. B物质是生成物
C. C物质一定是催化
剂 D. 反应后D的质量是14g
11.镁带在CO2中燃烧的反应为2Mg+CO22MgO+C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CO2具有氧化性,镁带有还原性
B. 物质只有跟氧气接触,才能燃烧
C. 这是一个置换反
应 D. 镁带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
12.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正确的是()
A. 图示中共有两种原子
B. 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C. 反应后物质质量增
加 D. 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13.现将2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反应,20gA完全反应后生成16gC和9gD,则参加反应的A 与B的质量比为()
A. 1:1
B. 2:1
C. 4:1
D. 5:1
14.现将10gA和10gB混和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要使剩余的B 完全反应掉,还需增加A的质量是()
A. 40g
B. 50g
C. 20g
D. 25g
15.以下应用守恒思想解决相关问题,推论正确的是()
A. 14g碳与32g氧气反应,根据质量守恒推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6g
B. 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出聚乙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C. 50mL36%的盐酸用50mL水稀释,根据溶质守恒推出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l8%
D. 水电解生成H2和O2的分子数比为2:l,根据原子守恒推出水分子中
16.如图是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有些化学反应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
B.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
C. 该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属于化合物
D.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17.以下应用守恒思想解决相关问题,推论正确的是()
A. 14 g碳与32g氧气反应,根据质量守恒推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6g
B. 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元素守恒推出聚乙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C. 50 mL36%的盐酸用50 mL水稀释,根据溶质守恒推出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l8%
D. 水电解生成H2和02的分子数比为2:l,根据原子守恒推出水分子中H、0原子数比为2:1
二、填空题
18.氯胺(NH2Cl)是国家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新增的饮用水消毒剂。
用NH2Cl消毒时,发生反应NH2Cl+X= NH3+HClO,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9.一种可做绿色能源的物质X,其燃烧的化学反应为X+2O2CO2+2H2O,推断X的化学式是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
20.在4P+5O22P2O5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每124份质量的磷可跟________ 份质量的氧气化合,并生成________ 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21.如果氧气不足,乙醇(C2H5OH)燃烧可能还有CO生成。
若乙醇燃烧产物中CO和CO2的总质量为25.2 g,其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5,则参加反应的乙醇的质量为________ g,产物中水的质量为
________ g。
22.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在该反应中,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________
23.硝酸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酸之一,浓硝酸和铜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u+4HNO3(浓)═Cu (NO3)2+2X↑+2H2O,则X的化学式是 ________,H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 ________价.
24.为了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现取12克石灰石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70克稀盐酸,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与酸反应,反应中水分蒸发忽略),测得烧杯中的剩余物的质量为78.7克.试计算:①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摩尔.②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纯度为________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25.为测定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假设二氧化碳全部从溶液中逸出,不考虑试剂的挥发),实验如下:将小烧杯中的稀盐酸倒入盛有5g碳酸钙粉末的大烧杯中,记录天平的示数直至充分反应(如图二),天平示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三所示。
①分析图三可知t3时反应已停
止,理由是________;②如果5g碳酸钙粉末完全反应,产生多少摩尔的二氧化碳?(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________;③天平示数m的值________140.00g。
(用“>”“=”、“<”、“≤”、“≥”等符号表示)。
三、综合题
26.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请填空:
某作物叶色发黄,常应施用一定量NH4HCO3,已知碳酸氢铵见光受热易分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 NH3↑+CO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7.称取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入大试管中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为止。
实验测得固体混合物的质量随加热时间变化的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请计算:
(1)生成氧气多少克?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8.把50g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6.8g.
(1)请标出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二氧化锰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上述反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
(3)通过计算判断高锰酸钾是否完全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