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学课件(共21张PP
- 格式:ppt
- 大小:2.94 MB
- 文档页数:21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这一课,主要讲述了中世纪时期,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和手工业的发展,城市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中心。
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和大学逐渐兴起,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和科学奠定了基础。
本课教材通过介绍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使学生了解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历史背景,理解城市和大学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中世纪欧洲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和大学的兴起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理解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背景、过程及其意义,认识城市和大学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2.教学难点: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世纪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讲解,总结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5.课堂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对后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6.总结反馈:学生复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进行点评。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1.城市经济的繁荣2.手工业的发展3.城市的兴起4.大学的兴起5.为文艺复兴和科学奠定基础6.推动历史的发展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结束后,通过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后访谈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基础主干落实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1.兴起:(1)时间:从10世纪起。
(2)原因:西欧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
(3)地点:意大利、法兰西、英格兰、德意志等,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城市。
2.自治:(1)手段: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取得自治的过程最为典型的是法兰西的琅城。
(2)形式: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3)结果:①成为自由城市: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②成为自治城市: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
(4)局限: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是国王的支持者。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三、大学的兴起兴起12世纪,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类型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但须从教会取得授课许可证 管理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 权利自治地位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课程 基础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 专业法学、医学和神学 评价 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重点任务驱动【史料实证——自由和自治的城市】材料一 城市多兴起于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
……当时的城市规模不大,一般围有城墙和供守望用的城堡。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条件有哪些。
(3分)答:条件: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需要;教会支持。
材料二 封建欧洲权力示意图(2)结合上图,想一想城市与王权之间存在怎样的利益关系。
(6分)答:双赢的关系。
国王:削弱领主势力,获得城市拥护,巩固王权。
市民:与国王的联合可以获得自由和自治。
【历史解释——见证大学的兴起】材料三宋代书院,一般在远离城市的名山盛水之中。
课程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四书五经和儒家大师的研究心得,并设立了译经院,翻译佛经,用来培养传道济民,拥有儒家伦理的世界观和内在完美品格的人才。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通过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了解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
知识点01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1.背景: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的农业、工商业普遍衰落,罗马时代的很多城市变成了废墟。
2.兴起: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特别是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
意大利、法兰西、英格兰、德意志等,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城市。
3.发展(1)原因:领主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引起城市居民的反抗,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
(2)手段: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3)典型:法国琅城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4.结果:到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那里获得“特许状”,但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知识点02、城市居民的身份5.城市居民的形成:(1)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享有一定的自由权利。
(2)农奴在自由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便获得市民的身份,享有自由。
(3)随着更多的城市取得自由,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成了自由人。
6.结果: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级逐渐形成,后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知识点03、大学的兴起7.兴起: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8.表现:(1)12世纪,教师私人办校必须从教会那里得到授课许可证。
(2)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
(3)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9.大学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名词解释】中世纪:指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的封建统治社会时期。
该时期内,政治上,基督教教会权力高于国王权力,教会与世俗君主共同统治人民;思想上,宗教神学占据统治地位;经济上,庄园和工场手工业兴起,工商业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最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重要知识点总结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兴起原因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兴起时间10世纪起分布特点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能够吸引人们聚集的地区,如道路的交会处、港口、海湾、主教驻地等自由和自治的城市相对自治、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代表法兰西的巴黎,意大利的米兰、威尼斯,英格兰的伦敦等常用手段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形式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自由城市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自治城市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影响积极影响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城市的拥护消极影响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也都是国王的支持者城市居民基本居民手工工匠: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来源一般是从周围农村的农民转变而来的获得途径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关联拓展西欧乡村生活与城市生活的不同拓展延伸大学兴起的历史意义大学的兴起标志着西欧出现了具有相对独立地位的高等院校与研究单位,形成了专业的教师和研究队伍。
大学不仅成为整个欧洲知识积累与传承的重要场所,还逐渐成为新思想和新发明的中心,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社会思想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近代大学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丰富的办学经验。
教材问题解答【P46课后活动】1.国王与教皇的支持(✔) 城市的自由和自治(✔)选拔官吏的需要( ) 教师和学生行会的出现(✔)2.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长期以来在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
国内史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城市的兴起是西欧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突破,西欧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手工业脱离农业而独立。
专业的手工业者逃离庄园,到最利于销售自己产品的地方聚居,商品交换发展起来,从而为城市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主要介绍了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兴起和大学的发展。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城市的兴起,包括城市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是大学的兴起,包括大学的成立、发展和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相关的历史知识,如封建制度、宗教等。
但学生对于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兴起和大学的发展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城市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大学的成立、发展和影响等方面的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兴起和大学的发展的过程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兴起和大学的发展的过程和影响。
2.难点:城市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大学的成立、发展和影响等方面的内容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探究学习法: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课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课件。
3.教学资源:相关的历史图片、资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如封建制度和宗教等,然后引入本课的主题——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兴起和大学的兴起。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兴起和大学的发展的过程和影响,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