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中世纪城市
- 格式:ppt
- 大小:29.29 MB
- 文档页数:112
中世纪之花——城市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
它不单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聚落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的场所。
一般可将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
而农村聚落是城市聚落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城市聚落是农村聚落的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而诞生的。
大多数人认为中世纪的西方文化相比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来说是一种倒退,中世纪意味着落后,腐朽,禁锢和迷信。
然而历史总是进步的,刚刚诞生的城市成为中世纪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那么为什么城市会在这一时期出现呢?首先是西欧封建庄园与农业的发展。
庄园是西欧封建制度在经济上的表现形式.在11 世纪,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当村外的世界还非常陌生、充满危险,打算离开的人是很少的.因为村庄提供更多的安全、更多的家族联系,并且使人们能更方便地找到铁匠和神甫.村民们轮流到领主的地里去劳动,向领主交上一部分他们自己生产的农产品。
在农业生产方面,大量新技术和新式工具的产生和运用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进步。
随着耕地面积的扩大,农作物单位产量也增加了.一般认为有高出播种量三倍的收成,农夫就有余粮可卖.西欧的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亦是促进了人口迅速增长.公元600 年左右,欧洲人口降至二千万,到1200 年突破六千万,1250 年接近七千万,1300 年约七千三百万,达到欧洲中世纪人口最高峰.农业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为城市和商业的兴起,提供了前提.西欧新兴的城市首先在意大利发展起来,如威尼斯,热那亚,米兰,佛罗伦萨.威尼斯是第一个依赖商业贸易生存的国家.威尼斯与君士但丁堡和穆斯林北非之间开展了兴旺的三角贸易,贩运来自东方的货物.接着热那亚、比萨、那不勒斯等口岸也相继仿效,并进而促进意大利内陆城市米兰、佛罗伦萨的发展.但是西欧城市的大量涌现,还是从11 世纪到13 世纪这二、三百年间.佛兰德尔地区的城镇布鲁日、根特从英国进口羊毛,形成北欧的工业中心.在莱茵河、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也出现了汉堡、不来梅、卢卑克等城市.在内地的商路上则出现定期大集市,其中以香槟伯爵领地的集市最为有名.然而毕竟受到生产力的限制,但是的城市规模并不大,所居住的人口也并不是很多。
世界城市史之中世纪欧洲城市一、中世纪城市的起源公元5世纪,庞大而又衰弱的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冲击下终于寿终正寝。
自此之后的四五百年里,西欧大地一片空旷萧条:繁华的城镇转眼成了堆堆废墟,凋敝的农村到处是荒草丛生;闭塞割据,自给自守,听不到手工作坊的叮档锤声,也看不见熙熙攘攘的市井气象。
这就是5至10世纪西欧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情调。
从10世纪以后,大大小小的城市和城镇突然像蘑菇般地冒了出来,散布在西欧各个地方。
城市的兴起给发展着的西欧社会注入了充满生机的活力,也孕育了更新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力量,最终导致西欧发生深刻的变化,导致世界历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完全可以说,近代西欧工业文明的诞生,其源流不能不溯之于中世纪时代的工商业城市;也可以说,工商业城市的蓬勃兴起与发展,正是西欧封建社会与同时代的中国或东方相比较而具有的一个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不同点,正是西欧较快实现从封建制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关键因素。
西欧城市之所以在这个时候能普遍而又迅速地兴起,原因当然有许多,几个世纪来也有不少人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流行的说法有“手工业起源说”和“商业起源说”。
10世纪后,随着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有了更多的剩余产品,不仅能满足农民及封建主的需要,而且能够提供粮食和原料给从事工商业活动的人,促使了手工业技术的发展,使之达到了专门化的水平;商业活动开始活跃,促进了商品的交换。
这样在主教驻地、城堡周围、修道院附近和一些交通便利、比较安全,能够获得廉价原料与可以顺利出售产品的港口、交通要道等地,一些手工业者通过各种方式摆脱封建领主的束缚,脱离封建庄园,在这些地区定居下来。
其后人口逐渐聚集,来往商人增多,于是城市兴起。
城市居民大多是来自附近乡村的农奴,他们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自由,成为城市市民。
“从中世纪农奴中产生了初期城市的城关市民”。
这种发展方式即是称为城市的“手工业起源说”。
西方史学界主要流行的则是“商业起源说”,它是由皮雷纳提出的。
中世纪之花——城市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
它不单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聚落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的场所。
一般可将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
而农村聚落是城市聚落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城市聚落是农村聚落的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而诞生的。
大多数人认为中世纪的西方文化相比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来说是一种倒退,中世纪意味着落后,腐朽,禁锢和迷信。
然而历史总是进步的,刚刚诞生的城市成为中世纪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么为什么城市会在这一时期出现呢?首先是西欧封建庄园与农业的发展。
庄园是西欧封建制度在经济上的表现形式.在11 世纪,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当村外的世界还非常陌生、充满危险,打算离开的人是很少的.因为村庄提供更多的安全、更多的家族联系,并且使人们能更方便地找到铁匠和神甫.村民们轮流到领主的地里去劳动,向领主交上一部分他们自己生产的农产品。
在农业生产方面,大量新技术和新式工具的产生和运用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进步.随着耕地面积的扩大,农作物单位产量也增加了.一般认为有高出播种量三倍的收成,农夫就有余粮可卖.西欧的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亦是促进了人口迅速增长.公元600 年左右,欧洲人口降至二千万,到1200 年突破六千万,1250 年接近七千万,1300 年约七千三百万,达到欧洲中世纪人口最高峰.农业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为城市和商业的兴起,提供了前提.西欧新兴的城市首先在意大利发展起来,如威尼斯,热那亚,米兰,佛罗伦萨.威尼斯是第一个依赖商业贸易生存的国家.威尼斯与君士但丁堡和穆斯林北非之间开展了兴旺的三角贸易,贩运来自东方的货物.接着热那亚、比萨、那不勒斯等口岸也相继仿效,并进而促进意大利内陆城市米兰、佛罗伦萨的发展.但是西欧城市的大量涌现,还是从11 世纪到13 世纪这二、三百年间.佛兰德尔地区的城镇布鲁日、根特从英国进口羊毛,形成北欧的工业中心.在莱茵河、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也出现了汉堡、不来梅、卢卑克等城市.在内地的商路上则出现定期大集市,其中以香槟伯爵领地的集市最为有名.然而毕竟受到生产力的限制,但是的城市规模并不大,所居住的人口也并不是很多。
1/13第四讲世界史:从古代亚非文明到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学习目标】课程名称专题模块考查重点从古代亚非文明到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古代亚非文明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和佛教创立古代欧洲文明雅典民主罗马帝国封建时代的欧洲基督教西欧庄园、中世纪城市拜占庭帝国封建时代的亚洲日本古代社会阿拉伯帝国【考点梳理】一、古代亚非文明:人类文明的开端来先来一波表格压压惊吖2/13(一)古代埃及文明1、古代埃及文明(1)发源地:埃及尼罗河流域,因此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2)诞生时间: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埃及尼罗河两岸相继出现若干小国。
(3)初步统一:约公元前31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4)发展:公元前15世纪法老图特摩斯三世时,埃及国力强盛,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5)灭亡: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
(6)文明成就:数学、医学和天文学。
(7)文字:象形文字,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法老和金字塔(1)最高统治者: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
(2)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二)古代两河流域1、两河流域文明。
(1)发源地: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即幼发拉底河与底里斯河流域。
(2)诞生:约公元前3500年起,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许多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自称“众神之王”,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4)文字:楔形文字。
3/132、《汉谟拉比法典》(1)目的和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2)内容①家庭奴隶制。
②等级森严,分为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等级。
③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④规定了“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原则。
(同态复仇)(3)历史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