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城市概况
- 格式:ppt
- 大小:13.55 MB
- 文档页数:19
欧洲的中世纪城市
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城市发展也
具有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欧洲中世纪城市的一些特征和发展情况。
城市形成
中世纪城市的形成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 经济因素:中世纪城市多数是在贸易路线交汇处或者有丰富
的资源附近形成的。
商业活动的繁荣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2. 政治因素:中世纪城市常常是一些领主或者国王的特许城市。
他们在政治和法律上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城市特征
中世纪城市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都市结构:中世纪城市的建筑多为石头建筑,由城墙保护起来。
城市通常被分为若干个区域,包括市场区、宗教区、行政区等。
2. 市场活动:中世纪城市的市场是城市生活和经济的核心。
市
民们在市场上交换商品,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3. 社会组织:中世纪城市的社会组织通常以行业组织为主导,
例如工会或者行会。
这些组织维护了成员的利益,并参与城市的决策。
城市发展
中世纪城市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1. 城市起步阶段:城市在起步阶段通常较小,人口也较少。
城
市的发展依赖于周边地区的资源和经济活动。
2. 城市扩张阶段:城市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城市的扩张。
城市规
模增大,人口增多,商业活动也更加丰富。
3. 城市成熟阶段:城市在成熟阶段达到了自身的发展高峰。
城市地位日益提高,文化和艺术也得到了发展。
中世纪城市是欧洲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的特点和发展对我们理解欧洲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城市史之中世纪欧洲城市一、中世纪城市的起源公元5世纪,庞大而又衰弱的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冲击下终于寿终正寝。
自此之后的四五百年里,西欧大地一片空旷萧条:繁华的城镇转眼成了堆堆废墟,凋敝的农村到处是荒草丛生;闭塞割据,自给自守,听不到手工作坊的叮档锤声,也看不见熙熙攘攘的市井气象。
这就是5至10世纪西欧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情调。
从10世纪以后,大大小小的城市和城镇突然像蘑菇般地冒了出来,散布在西欧各个地方。
城市的兴起给发展着的西欧社会注入了充满生机的活力,也孕育了更新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力量,最终导致西欧发生深刻的变化,导致世界历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完全可以说,近代西欧工业文明的诞生,其源流不能不溯之于中世纪时代的工商业城市;也可以说,工商业城市的蓬勃兴起与发展,正是西欧封建社会与同时代的中国或东方相比较而具有的一个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不同点,正是西欧较快实现从封建制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关键因素。
西欧城市之所以在这个时候能普遍而又迅速地兴起,原因当然有许多,几个世纪来也有不少人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流行的说法有“手工业起源说”和“商业起源说”。
10世纪后,随着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有了更多的剩余产品,不仅能满足农民及封建主的需要,而且能够提供粮食和原料给从事工商业活动的人,促使了手工业技术的发展,使之达到了专门化的水平;商业活动开始活跃,促进了商品的交换。
这样在主教驻地、城堡周围、修道院附近和一些交通便利、比较安全,能够获得廉价原料与可以顺利出售产品的港口、交通要道等地,一些手工业者通过各种方式摆脱封建领主的束缚,脱离封建庄园,在这些地区定居下来。
其后人口逐渐聚集,来往商人增多,于是城市兴起。
城市居民大多是来自附近乡村的农奴,他们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自由,成为城市市民。
“从中世纪农奴中产生了初期城市的城关市民”。
这种发展方式即是称为城市的“手工业起源说”。
西方史学界主要流行的则是“商业起源说”,它是由皮雷纳提出的。
世界城市史之中世纪欧洲城市一、中世纪城市的起源公元5世纪,庞大而又衰弱的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冲击下终于寿终正寝。
自此之后的四五百年里,西欧大地一片空旷萧条:繁华的城镇转眼成了堆堆废墟,凋敝的农村到处是荒草丛生;闭塞割据,自给自守,听不到手工作坊的叮档锤声,也看不见熙熙攘攘的市井气象。
这就是5至10世纪西欧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情调。
从10世纪以后,大大小小的城市和城镇突然像蘑菇般地冒了出来,散布在西欧各个地方。
城市的兴起给发展着的西欧社会注入了充满生机的活力,也孕育了更新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力量,最终导致西欧发生深刻的变化,导致世界历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完全可以说,近代西欧工业文明的诞生,其源流不能不溯之于中世纪时代的工商业城市;也可以说,工商业城市的蓬勃兴起与发展,正是西欧封建社会与同时代的中国或东方相比较而具有的一个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不同点,正是西欧较快实现从封建制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关键因素。
西欧城市之所以在这个时候能普遍而又迅速地兴起,原因当然有许多,几个世纪来也有不少人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流行的说法有“手工业起源说”和“商业起源说”。
10世纪后,随着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有了更多的剩余产品,不仅能满足农民及封建主的需要,而且能够提供粮食和原料给从事工商业活动的人,促使了手工业技术的发展,使之达到了专门化的水平;商业活动开始活跃,促进了商品的交换。
这样在主教驻地、城堡周围、修道院附近和一些交通便利、比较安全,能够获得廉价原料与可以顺利出售产品的港口、交通要道等地,一些手工业者通过各种方式摆脱封建领主的束缚,脱离封建庄园,在这些地区定居下来。
其后人口逐渐聚集,来往商人增多,于是城市兴起。
城市居民大多是来自附近乡村的农奴,他们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自由,成为城市市民。
“从中世纪农奴中产生了初期城市的城关市民”。
这种发展方式即是称为城市的“手工业起源说”。
西方史学界主要流行的则是“商业起源说”,它是由皮雷纳提出的。
第二篇:中古的城市一、西欧中世纪封建城市1、西欧中世纪封建社会概况:特点、分期2、西欧封建城市的规划建设特征3、西欧中世纪兴起的城市:中世纪的意大利中世纪的法兰西中世纪的德意志4、中世纪的意大利:城市特征佛罗伦萨——西格诺利亚广场(意大利最富趣味的广场之一)威尼斯——圣马可广场(起于中世纪,形成与文艺复兴)(14年真题平面、特点)锡耶纳——坎波广场(城市的生活起居室)5、中世纪的法兰西:城市特点巴黎——营寨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圣密启尔山城——城堡基础上发展起来6、中世纪的德意志:城市特点诺林根7、中世纪其他城市:瑞士的伯尔尼比利时的布鲁日尼德兰的阿姆斯特丹二、东罗马与俄罗斯的中世纪城市建设1、东罗马中世纪——拜占庭帝国拜占庭的君士坦丁堡2、俄罗斯的中世纪——首都莫斯科三、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及印度、日本的中世纪1、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中世纪:伊斯兰早起的耶路撒冷中世纪的巴格达…………………………………(14年真题绘制平面)2、中世纪日本封建城市:平城京——全仿隋唐长安城平安京天守阁3、西欧中世纪城市起源的三种类型并举例4、西欧中世纪的城市设计特点5、日本中世纪与中国唐代城市的布局特点6、西欧中世纪阶段划分7、中世纪宗教思想禁锢与深刻的影响8、西欧中世纪的城市规划思想9、西欧中世纪的城市生活形态四、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城市1、文艺复兴产生的背景、内涵、思想基础与发展2、文艺复兴城市改建——早期文艺复兴(15世纪)佛罗伦萨——佛罗伦萨大教堂穹顶——城市的外部标识佛罗伦萨——安农齐阿广场1450年阿尔伯蒂《论建筑》1464年费拉瑞特《理想城市》斯卡莫奇理想城市方案萨尔路易理想城——棱堡状——张京祥3、文艺复兴城市改建——盛期文艺复兴(15世纪末到16世纪)罗马——罗马改造罗马——罗马市政广场罗马——波波罗广场4、文艺复兴城市改建——文艺复兴晚期(16世纪)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欧洲最美的客厅)5、文艺复兴城市改建——巴洛克时期(17世纪以后)罗马——圣彼得堡大教堂前广场罗马——封丹纳罗马旧城改造………………………………(真题封丹纳名词解释)罗马——纳伏广场6、文艺复兴的意义7、文艺复兴时期的规划思想8、文艺复兴末期的转变:教条的复古主义——为君主专政所用,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追求新颖,尖巧——被猖狂反动的天主教所用,发展为巴洛克9、古典主义与巴洛克五、绝对军权时期的城市(古典主义理论与思想的成熟)(唯理主义的规划思想)1、绝对军权的背景和规划思想2、古典主义城市规划的内容3、绝对军权时期的城市建设:绝对军权时期的法国绝对军权时期的俄国与德意志国家4、绝对军权时期的法国——巴黎城市改建亨利四世——法兰西广场、皇家广场路易十四时期——凡尔赛宫(张京祥)——古典主义的实践路易十五时期——爱丽舍田园大道旺道姆广场、巴黎协和广场、南锡市中心广场5、绝对军权的法国园林建设——维康宫和凡尔赛宫(诺特)6、绝对军权下的俄罗斯与德意志——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德意志的卡尔斯鲁哥本哈根的阿玛连堡广场7、绝对军权下的城市城市城市建设8、古典主义规划思想的认识(张京祥)9、古典主义对其后城市规划的影响(张京祥)——19世纪巴黎改造、1790华盛顿规划、堪培拉规划、。
中世纪封建城市概述西欧中世纪社会概况罗马帝国晚期,奴隶和农民起义,日耳曼人等落后民族入侵,摧毁了西罗马奴隶制帝国,出现了众多割据的蛮族王国,西欧进入封建社会。
社会特点是封建领主世袭领地的分封和教会的庄园化中世纪初期公元5~10世纪的特点是城市处于衰落状态,以农业为主的日耳曼人由北向南迁徙,生产方式不需要城市,战争亦使商路断绝。
落后的自然经济使城市手工业和商业极端萧条,这样就使得5~10世纪的西欧文化处于极端破落的状态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自然经济使生活中心转入农村。
罗马时代的大城市多数荒废,有的变为封建国家的行政中心、教会中心或军事据点,而不再是手工业和商业的经济中心。
当时西欧各小国分成许多更小的贵族领地,仅有的建筑活动,也是城堡和教堂,漫长的时期中几乎没有城市建设西欧城市兴起于9~10世纪,始于意大利,或扩展到尼德兰、法国、德意志的莱茵河流域及南部地区。
初期的城市和乡村一样,完全依附于封建主,城市建立在世俗和宗教的大领主的领地内,在11~12世纪,城市发展出现质的飞跃,中世纪西欧城市中的商人和手工业者成立了行会Guild,采取各种形式的斗争,摆脱了这种依附关系,获得了自治。
自治意味着建立一个政治机构来对新经济结构进行调节,设立一种保护机构来对抗领主,以维护市民生活和商业贸易,并为市民文化的生长提供土壤。
12~13世纪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货币开始流行,城市变为商业活动中心,人口逐渐集中,城市进一步发展西欧封建城市的发展基础西欧封建城市的规划建设特征中世纪西欧城市自发成长,主要是在三种类型的城市基础上发展起来1:要塞型:城市最早是军事要塞,是罗马帝国遗留下来的前哨居民点,以后发展成为新社会的核心和适于居住的城镇2:城堡型:城市在封建主的城堡周围发展起来,城堡周围有教堂或修道院。
在教堂附近形成广场成为城市生活的中心3:商业交通型:这类城市是由于其地理位置的优越,而在商业、交通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要道、关隘、渡口通常是进行商品交换的手工业者和商人的聚居区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由于各封建主、共和国之间常有战争,一般选址在水源丰富、粮食充足、易守难攻、地形高爽的地区,四周以城墙包围。
西欧中世纪城市(tnedlevalcltiesofWesternEurope)指11~15 世纪西欧诸国新兴的城市。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法兰克王国仍保存了罗马时代的一些城市,只是经济活动有不同程度的衰落,查理帝国分裂后,西欧各国处于封建割据状态。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在10 世纪后期,特别是11 世纪,西欧各国开始出现旧城复苏和新城产生的历史过程,统称之为城市的兴起。
新兴的城市规模都不太大,一般只有1000~2000 居民。
西欧中世纪城市,有因手工业发达应运而主,有因国内外贸易而兴盛,有因政治、军事、宗教地位重要而形成,原因很多。
据统计,英国在12~13 世纪产生了140个新城市。
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最早的地区有两个:一是意大利北部的波河流域,一是北海沿岸的佛兰德尔。
在这里兴起了米兰、威尼斯、布鲁日、根特等城。
在城市兴起之前,西欧的土地已为教俗封建主所瓜分。
城市多兴起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因而受到领主权的盘剥。
城市必须向领主交纳实物和货币,服劳役或军役,还要缴纳各种苛捐杂说。
因此城市在兴起以后采取各种形式(公开的或隐蔽的)、各种手段(暴力的或赎买的)与领主进行斗争,一些城市的反领主斗争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王权的支持。
城市争取自由和自治的斗争,在法国称为“城市公社运动”。
其结果有的城市取得某种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
一部分自由城市又取得选举市政官员、市长和设立城市法庭的权利,因而成为“自治城市”。
城市的自由和自治的取得,一般都以从领主和国王处取得特权证书作保证。
这种证书一般赋予城市以人身自由和司法审判等特权。
这样,西欧中世纪城市形成了一种习惯:农奴逃进城,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取得自由人的身份,原来的领主也不能迫使他回到农奴的地位。
西欧的这种自由和自治城市在各国呈不同形态,在英国和法国为自由市、自治市或公社城市,在意大利为城市共和国,在德国为直属皇帝的帝国城市。
摆脱了领主统治的城市政权一般掌握在城市贵族手里。
九年级中世纪城市知识点中世纪城市是指从中世纪初到中世纪末期,即公元5世纪到15世纪的城市。
在这一时期,城市发展迅速,城市人口增加,城市面积扩大,城市经济繁荣。
下面将介绍九年级学生需要了解的中世纪城市的知识点。
一、中世纪城市的起源和发展中世纪城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的欧洲。
由于战争频繁和农业生产力的低下,人们开始聚居在城市中,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和进行贸易活动。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繁荣,中世纪城市逐渐发展壮大。
二、中世纪城市的特点1. 城市墙和城堡:为了保护城市免受敌人的侵害,中世纪城市通常会建造高大的城墙和城堡。
2. 职业分工:中世纪城市的居民多数从事手工业和贸易活动,城市的经济以手工业为主导。
3. 商业交易:中世纪城市是商品的集散地,居民们通过进行贸易来获取生活所需。
4. 市场和集会:城市的中心通常会有一个或多个市场,居民们在这里进行交易和集会。
5. 教堂和修道院:教堂和修道院在中世纪城市中占有重要地位,宗教活动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三、中世纪城市的社会制度1. 封建制度:中世纪城市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封建制度,即贵族对底层人民的控制和统治。
2. 行会制度:中世纪城市的手工业工人会组成行会,行会由同样行业的人组成,其中会有规定工艺流程和品质标准。
3. 市民权利:城市中的一部分居民被赋予了市民权利,如参与市政决策、拥有产权等。
四、中世纪城市的衰落中世纪城市在15世纪后期逐渐衰落,主要原因如下:1. 封建制度瓦解:封建制度的瓦解导致贵族失去对城市的控制,城市的自治能力下降。
2. 航海技术的发展: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使得海上贸易得到了发展,逐渐取代了城市的地位。
3. 瘟疫的蔓延:14世纪的黑死病暴发导致城市人口大量减少,城市的经济受到严重打击。
总结:中世纪城市是欧洲历史上重要的城市形态,了解中世纪城市的知识有助于我们了解中世纪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
中世纪城市的起源、发展、特点、社会制度以及衰落都是我们应该了解的内容。
拉脱维亚波罗的海中世纪城市与自然奇观拉脱维亚,位于东欧波罗的海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
其中,许多中世纪城市和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奇观吸引着游客们的目光。
本文将介绍拉脱维亚波罗的海中世纪城市以及一些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奇观。
一、中世纪城市1. 雷加市(Riga)作为拉脱维亚的首都和最大城市,雷加市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中世纪城市。
其历史中心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并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繁荣的文化生活而闻名。
在雷加市,你可以欣赏到德国骑士团建筑、哥特式教堂和巴洛克式建筑等多种建筑风格,这些建筑都展示了雷加市作为一个重要贸易中心的繁荣历史。
2. 库尔迪加市(Kuldiga)库尔迪加市是拉脱维亚最小的省会城市之一,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中世纪城市。
在这个城市里,你可以欣赏到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建筑,如古老的城墙、教堂和城堡。
此外,库尔迪加市还有著名的维恩伯爵瀑布,这是欧洲最宽的瀑布之一,也是一个不可错过的自然奇观。
二、自然奇观1. 甘岩(Gauja National Park)甘岩是拉脱维亚最大的国家公园,位于里加市东北部。
公园内有壮观的峡谷、森林和湖泊,是一个理想的远足和观鸟场所。
在甘岩国家公园,你可以欣赏到令人惊叹的风景,并探索到许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如红毛猩猩、狼和猫科动物等。
2. 卡布雷迪(Cape Kolka)卡布雷迪是位于拉脱维亚西部的一个海岬,是波罗的海海湾和里加湾的交界处。
这里是观赏日落和观鸟的绝佳地点,被誉为拉脱维亚最美丽的海滩之一。
卡布雷迪还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渔村,保留着当地的传统渔民文化。
三、结语拉脱维亚的波罗的海中世纪城市和自然奇观给游客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雷加市和库尔迪加市的中世纪建筑到甘岩国家公园的壮丽风景,再到卡布雷迪海岬的迷人风光,这个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
无论你是对历史感兴趣还是喜欢大自然,拉脱维亚都会给你带来难以忘怀的体验。
探索这个波罗的海国家,你会被它的魅力所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