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城市设计的历史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16.57 MB
- 文档页数:57
城市设计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目录1 城市设计发展历史 (1)1.1 古代的城市设计 (1)1.1.1 古希腊时期 (1)1.1.2 古罗马时期 (1)1.1.3 中世纪时期 (2)1.1.4 古代中国的城市设计 (3)1.2 文艺复兴以后的城市设计 (4)1.2.1 14至15世纪 (4)1.2.2 17世纪后 (4)1.2.3 18、19世纪 (5)1.2.4 20世纪 (5)2 现代城市设计 (7)2.1 现代城市设计产生的背景 (7)2.1.1 工业革命对城市空间环境和物质形态产生的影响 (7)2.1.2 现代城市设计的产生 (7)2.2 现代城市设计的发展 (7)2.2.1 30年代起 (7)2.2.2 60年代起 (8)2.2.3 70年代以来 (10)2.2.4 80年代以来 (11)2.2.5 90年代初 (11)3 城市设计的发展趋势 (14)3.1 城市未来发展趋势 (14)3.1.1 科学技术对城市未来发展的影响 (14)3.1.2知识经济与城市发展动力 (15)3.1.3高科技园区规划越来越显其重要性 (15)3.2 经济全球化与城市未来的发展 (16)3.2.1经济全球化对城市未来发展的影响 (16)3.2.2 经济全球化与城镇结构体系重组 (16)3.3 影响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 (16)3.3.1 经济发展始终是推动城市发展最直接、最活跃的因素 (17)3.3.2 城市社会 (17)3.3.3 环境问题 (17)3.3.4 科学技术 (17)4 城市规划发展的展望 (19)4.1规划理论 (19)4.2规划的目标 (19)4.3规划方法 (19)4.4规划管理 (20)5 小结 (21)1 城市设计发展历史作为人类改造物质环境的手段,城市设计在历史上是伴随城市建设逐步发展的。
1.1 古代的城市设计19世纪以前,西方城市规划基本上是建筑的一个分支,被称为城市规划或城市设计(CIVIC DESIGN),在城市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城市设计城市设计的历史发展城市设计是指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建筑、道路、公共空间等进行设计与规划的过程。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设计逐渐成为解决城市问题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城市设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早期的文明如古埃及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等,都有一定的城市规划和设计。
其中,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城市设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古希腊时期,城市经过规划与设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格局,例如雅典这种以中央广场为中心,辐射出一系列小街道的城市布局。
古罗马时期,城市规划更加注重街道的设计,他们采用了以大道为轴心,两旁设有商店、剧院和浴池等设施的经典设计方法,同时还有严密的供水和排水系统保证城市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
中世纪是城市设计的一个低潮期,城市规划几乎停滞不前。
直到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城市建设问题日益严重,城市设计的重要性再次凸显。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将古希腊罗马的城市规划理念重新应用到城市设计领域。
例如意大利的弗农提诺、罗马等城市就采用了古罗马时期的城市设计方法,形成了独特而美丽的城市风貌。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城市规模急剧扩大,城市设计面临了全新的挑战。
在19世纪中叶的巴黎,奥斯曼•普雷尔通过重新规划城市道路、建设公园和广场等方式,为巴黎创造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形象。
此外,他还提出了“塞纳河区”的设想,即通过修建直线的主干道和环绕水域的城市环路,使城市结构更加合理。
20世纪是城市设计发展的重要时期,它标志着城市设计理念的更新和发展。
在20世纪初期,由于汽车的普及和交通需求的增加,城市交通规划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
例如纽约中央公园的设计,就强调了城市绿地与交通流线的有机结合。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划越来越注重人居环境和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
20世纪中期以后,城市设计逐渐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
21世纪,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设计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人们对于城市规划和设计的需求越来越丰富,除了传统的道路、建筑、公园等要素外,还提出了更多的需求,例如可持续发展、资源利用、文化遗产保护等。
第二章城市设计发展简史作为人类改造物质环境的手段,城市设计在历史上是伴随城市建设逐步发展的。
第一节古代的城市设计19世纪以前,西方城市规划基本上是建筑的一个分支,被称为城市规划或城市设计(CIVIC DESIGN),在城市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1、古希腊时期,人本主义贯穿于城市设计中,城市和建筑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设计中力求体现人的尺度,以视觉感受的和谐为构图的基础,以视觉联系为群体设计的手段。
公元前5世纪,“城市规划之父”希波丹姆斯(Hippodamus of Miletus)最早阐述了“网格式”街道,并在规模的城市建设实践中予以实现。
当代美国著名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家艾德蒙.培根(Edmund N.Bacon),在《城市设计》一书中把这一时期城市设计方法总结为:“以空间、轴线、建筑实体、连锁空间、建立张拉力及延伸等连接发展模式”2、古罗马时期,为突出体现政治、军事力量,城市设计强调街道布局,引进了主要和次要干道的概念,公共建筑被作为街道的附属因素。
城市广场采用轴线对称、多层纵深布局,发展了纪念性的设计观念。
维特鲁威(Mareus Vitruvius Pollio)于公元1世纪末写的《建筑十书》中对古罗马城市设计建设思想,对城市选址、形态、布局等均有系统的论述。
3、中世纪时期,自然经济的农业占统治地位,城市规模小,空间封闭,尺度宜人。
产生了“基于理性原则的城市设计”。
19世纪末奥地利建筑师——被誉为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第一人的卡米罗.希特(Camillo Sitte)考察了大量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广场和街道,在他的《城市建设艺术》(The Art of Building Cities)一书中总结归纳了适应当时城市建设的艺术原则4、古代中国的城市设计据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可以看出,奴隶社会夏代(公元前17世纪)和商代(公元前14世纪)的城市是经过规划营建的。
西周大肆推行宗法分封,受封的诸侯相继营建以城为中心的城邦国家,故“城”即称之为“国”,建城即为“营国”,都遵循统一的规划制度,城的基本结构按《周礼.考工记》所载。
城市设计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目录1 城市设计发展历史 (1)1.1 古代的城市设计 (1)1.1.1 古希腊时期 (1)1.1.2 古罗马时期 (1)1.1.3 中世纪时期 (2)1.1.4 古代中国的城市设计 (3)1.2 文艺复兴以后的城市设计 (4)1.2.1 14至15世纪 (4)1.2.2 17世纪后 (4)1.2.3 18、19世纪 (5)1.2.4 20世纪 (5)2 现代城市设计 (7)2.1 现代城市设计产生的背景 (7)2.1.1 工业革命对城市空间环境和物质形态产生的影响 (7)2.1.2 现代城市设计的产生 (7)2.2 现代城市设计的发展 (7)2.2.1 30年代起 (7)2.2.2 60年代起 (8)2.2.3 70年代以来 (10)2.2.4 80年代以来 (11)2.2.5 90年代初 (11)3 城市设计的发展趋势 (14)3.1 城市未来发展趋势 (14)3.1.1 科学技术对城市未来发展的影响 (14)3.1.2知识经济与城市发展动力 (15)3.1.3高科技园区规划越来越显其重要性 (15)3.2 经济全球化与城市未来的发展 (16)3.2.1经济全球化对城市未来发展的影响 (16)3.2.2 经济全球化与城镇结构体系重组 (16)3.3 影响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 (16)3.3.1 经济发展始终是推动城市发展最直接、最活跃的因素 (17)3.3.2 城市社会 (17)3.3.3 环境问题 (17)3.3.4 科学技术 (17)4 城市规划发展的展望 (19)4.1规划理论 (19)4.2规划的目标 (19)4.3规划方法 (19)4.4规划管理 (20)5 小结 (21)1 城市设计发展历史作为人类改造物质环境的手段,城市设计在历史上是伴随城市建设逐步发展的。
1.1 古代的城市设计19世纪以前,西方城市规划基本上是建筑的一个分支,被称为城市规划或城市设计(CIVIC DESIGN),在城市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历史与发展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历史可上溯至古代文明的发展。
早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远古文明的河谷地带如古埃及的尼罗河流域以及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底格里斯河流域就开始出现中央集权国家和城市的规划与设计。
例如,古埃及的城市均沿尼罗河而建,规划布局严谨且对称,城市街道平行且交叉角度一致,这种规划布局凸显了古埃及的中心集权和宗教意义。
此外,古希腊城邦在古代城市规划和建筑方面也有不俗的成就,如雅典的卫城和罗马城的法西斯建筑等。
直到18世纪,城市规划与设计逐渐形成了专门学科。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的发展和管理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解决城市中心的拥堵问题,当时的城市规划开始引入轴线、广场和大道等设计元素,如法国的凡尔赛宫和巴黎的巴黎大街等。
同时,随着城市经济的增长和社会进步,城市规划与设计也越来越注重提供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福利。
到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城市规划与设计发展进入了现代化的阶段。
随着科技和交通发展的进步,城市规划与设计开始涉及综合建设、交通规划、环境保护、社会公共事务等多个方面。
例如,美国的芝加哥通过“城市美化运动”改善城市环境,同时通过地下铁路等基础设施亦改善了交通流动。
德国的魏玛更是创立了现代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教育体系。
在这个时期,城市规划与设计开始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相紧密结合,以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而到了20世纪后半叶,城市规划与设计展现出更加多样和复杂的面貌。
城市的规划和设计不再仅仅关注提供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还考虑到文化、历史、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随着人们对城市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城市规划与设计也趋向于多学科交叉融合,如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文化学等。
例如,现代城市规划注重人本主义,强调人们的参与和文化多样性,如荷兰阿姆斯特丹公寓楼的屋顶花园和意大利巴西市的人行区等等。
同时,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也成为城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方向,如纽约的高线公园和巴塞罗那的绿道系统等。
第二章城市设计的历史发展随着人类意识的的进步,人类进行了三次社会的大分工,尤其是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后,手工业者和商人摆脱了对土地的依赖,自然向有利于加工和交易的地点聚集,形成固定的商品交换居民点——城市。
因此,城市设计几乎随着人类最早集居点的建设而产生的。
纵观世界早期的各地城市的形成和营造,大都依从自然环境条件的共同法则,沿着河道发展城镇以满足灌溉生活之需,并将重要的公共建筑修筑在自然的高地和人工高台上,为保护统治者的私有财产和加强防御,建造了坚固的城墙。
就如“城市”所解释,城即为城郭,一圈城墙,而市即为商品交易互换的场所。
城市设计即为城市的建造提供方法与准则。
城市设计发展是曲折多变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城市发展历程也是多样的。
对于古代中国来说,中国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中国城市建设和发展在历史上留下了极其丰富而珍贵的遗产。
对于古代中国来说,礼制是中国古代城市设计的主要思想来源之一。
对于礼来说,强调了等级的制度,严格区分了贫富贵贱,尊卑的差异,并结合《周易》等中国古代朴素的哲学思想,形成早期的“营国制度”。
但随着儒学的盛行,礼制思想更加被统治者接受,成为官方城市设计因偱的思想主线。
对称、规整、轴线等手法技巧的运用日趋丰富与成熟。
北京城就是最有代表的作品。
严格强调了轴线对称,居中为尊,轴线感自外而内。
通过院墙体系形成一系列向纵深发展的闭合空间,并借助空间的内外之分与围合建筑的等级差异实现空间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对应。
相对于古代中国,西方的城市设计方法是不同但同时也有相似之处。
古希腊人并不在意自己小规模的城邦与低矮的屋舍,而是将智慧与热情投入到生活乐趣的挖掘中去,并借由一种集体的自尊心理引发公民城邦精神的向往,雅典及雅典卫城就是在这种思想引导下的杰出的传世之作。
而古罗马的城市,随着古罗马的强大,其城市设计思想基础来自于伊特鲁利亚文化和古希腊文化,并在实践中广泛吸收了亚、非等城市的做法。
它的城市设计主要有二个方面的特征,其一,具有享乐主义特征,古罗马的强大使得整个社会沉醉在巨大的物质享受的氛围之中,众多的宣扬现世享受的建筑大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