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健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十年中文终稿
- 格式:ppt
- 大小:5.29 MB
- 文档页数:70
中药抗癌领域新突破——“优基诺”多靶点抗癌组方摘要:“复方优基诺”多靶点抗癌组方,是从现代医学中汲取中医药创新灵感,从传统抗癌中药组方中精选含有丁香酚、五环三萜、二萜等高抗癌活性成分的核心药材,再组合麝香牛黄等已被证实有显著抗癌效果的传统中药材,依据靶向治疗理论并结合中医传统经典理论,按特定比例进行配伍,形成具备四个打击靶点的高效抗癌组方。
它克服了化学合成靶向药物分子单纯、易产生抗药性和副反应强的缺点,也克服了普通中成药成分庞杂,抗癌成分不精准、模糊不清、广泛有效但疗效不突出的缺点。
兼具化学合成的西药靶向抗癌药物抗癌成分清晰、目标集中、效果显著,和中药温和、副作用小,作用范围广泛打击靶点多,不易产生抗药性和耐药性的特点,在临床试验中创造了许多奇迹。
是一种将分子生物学与中医理论相结合,具有四个作用靶点、兼具中药活血化瘀、增强免疫机制的纯中药成分创新抗癌新技术。
关键词:中医药抗癌,多靶点,突破,有效成分1、引言:癌症成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本身就存在于人的正常机体中,健康的机体两者是平衡的,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一旦破坏了二者的平衡,激活了原癌基因,转变为癌基因,使正常细胞的分化和生产失控,转变为癌细胞。
肿瘤的产生是机体阴阳失衡,气血紊乱,外来邪气乘虚而入,破坏了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气滞、血瘀、痰湿、毒聚等病理变化,从而产生的毒理产物,其内在表现为:机体DNA链发生交联、断裂、插入、缺失等遗传密码的改变导致基因突变,进而引发癌变。
2、癌症的中西医常规治疗方案西方医学在癌症的治疗中逐渐形成三大经典方法:手术,化疗,放疗。
这在延长病人生存期和五年存活率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些疗法也存在着很多局限性,手术更多局限于肿瘤早期,未扩散之前有比较好的效果。
放化疗除杀灭癌细胞外,还会以杀敌一千,自损三千的方式杀灭机体正常细胞。
多次多剂量的放化疗给患者带来很多的副作用,让本来饱受癌症折磨的患者雪上加霜,最明显的就是快速降低患者的白细胞数量,并且造成其他免疫细胞低下,这样就会使患者整体免疫功能更加减弱。
增殖生长因子及癌基因蛋白在人肉瘤及转移植瘤中的表达杜祥;丁健
【期刊名称】《中国癌症杂志》
【年(卷),期】1998(008)004
【摘要】目的探讨增殖生长因子(PCNA,Ki-67)及癌基因蛋白在人肉瘤及移植瘤中的表达特征、相关性及生物学特性。
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增殖生长因子癌基因蛋白产物在人肉瘤及移植瘤的42个组织样本中的表达。
结果人肉瘤及移植瘤组中Ki-67、PCNA表达率及p53蛋白过度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而c-erbB-2呈现低表达,癌基因与抑癌基因有协同表达。
Ki-67表达与PC-NA表达,核分裂相,%S及%
【总页数】4页(P301-304)
【作者】杜祥;丁健
【作者单位】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262
【相关文献】
1.人骨肉瘤细胞系OS-732 CAM移植瘤中VEGF、bFGF的表达及意义 [J], 李颖嘉;王东;高奉浔
2.miR-639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模拟物转染对人骨肉瘤细胞U20S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 [J], 张琼;张琳;杨臻;陈楠
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价
值 [J], 徐宏辉;岳煜;宋相建
4.人肺鳞癌和腺癌组织中c-erbB-2癌基因蛋白表达与细胞增殖及预后的关系 [J], 陈寿松;赫丽;许冬生;蒋红卫;肖同浩
5.重组pcDNA3.1-hBMP-2转染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和对其增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J], 李建军;王文军;景元海;卜丽莎;杨绍娟;张文岚;徐莘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可切除胰腺癌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进展胡润,李俊蒽,姚沛,桂仁捷,段华新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肿瘤科,长沙 410005通信作者:段华新,****************(ORCID: 0000-0001-9596-5013)摘要:胰腺癌作为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正逐年上升,大多数胰腺癌患者因分期较晚而失去了手术机会。
尽管以吉西他滨、氟尿嘧啶为主的化疗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但仍有部分患者因无法耐受化疗而失去治疗机会。
随着精准医疗时代的来临,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展现出的优异疗效使其成为对抗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但由于胰腺癌高度的异质性及复杂的免疫微环境,针对胰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并未取得显著效果,因此亟需探寻新的治疗靶点及药物攻克这一难题。
本综述基于胰腺癌常见分子靶点及肿瘤免疫相关靶点探究在不可切除胰腺癌中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研究的最新进展,为胰腺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关键词:胰腺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免疫疗法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0JJ8084)Advances in molecular-targeted therapy for unresectable pancreatic cancerHU Run,LI Junen,YAO Pei,GUI Renjie,DUAN Huaxin.(Department of Onc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Hun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Changsha 410005,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DUAN Huaxin,****************(ORCID: 0000-0001-9596-5013)Abstract:Pancreatic cancer is one of the most prevalent malignant tumors of the digestive system, and its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s are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Most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cancer are unable to receive surgery due to the advanced stage. Although chemotherapy regimens based on gemcitabine and fluorouracil have prolonged the survival time of patients to some extent,some patients cannot tolerate chemotherapy and hence lose the opportunity for treatmen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era of precision medicine, molecular-targeted therapy has exhibited an excellent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has thu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eatment techniques for tumors; however, due to the high heterogeneity of pancreatic cancer and its complicated tumor microenvironment, molecular-targeted therapy for pancreatic cancer has not achieved notable results. Therefore, it is imperative to seek new therapeutic targets and medications to overcome this issue.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latest advances in the research on molecular-targeted therapy for unresectable pancreatic cancer based on common molecular targets and tumor immunity-related therapeutic targets,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cancer.Key words:Pancreatic Neoplasms;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ImmunotherapyResearch funding: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Hunan Province of China (2020JJ8084)胰腺癌是一种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疗效及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属于晚期。
十年才有一次的格列卫十年才有一次的PD1抗癌医药界,经常说:象格列卫那样的靶向药,PD1这样的免疫针,十年才会出现一次。
格列卫,被称为白血病神药,PD1被称为抗癌神针。
PD1好理解:不直接灭杀肿瘤,而是抑制肿瘤对免疫细胞的催眠,恢复人体免疫细胞对肿瘤的识别和扑杀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
免疫疗法治癌,着眼于治根,根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的恢复。
代表着未来彻底解决癌症的努力方向,美国FDA批准PD1应用于一切癌症的治疗,只要患者的肿瘤指标(MSI/MMR/TMB)符合。
那靶向药格列卫(甲磺酸伊马替尼)呢?近期大热电影《我不是药神》,让在患者和家属中鼎鼎大名的格列卫,被更多社会大众所熟知:2001年上市的格列卫,是世界上第一个针对癌细胞基因突变的靶向药,是截至目前,长期疗效最好的靶向药,仍未被超越。
在所有的治疗癌症的近百种靶向药中,格列卫的地位相当突出:它针对的是白血病特有的BCR-ABL融合突变基因。
单凭这一个药,就让慢粒白血病患者五年存活率从30%一跃到了90%。
不仅如此,长期跟踪结果显示:如果用药2年后癌细胞检测不到的话,患者8年生存率高达95.2%,和普通人群无统计学差异,死亡的4.8%里多数为意外,和癌症无关。
所以,格列卫是当之无愧的“神药”。
需要说明的是:白血病种类很多,格列卫是应对其中的一种:慢粒白血病。
靶向药的专一性,非常重要,靶向药并不是靶点越多越好。
有肿瘤病友,选用靶向药时,查靶点表,喜欢多靶点抑制的,比如,既能抑制ALK基因突变靶点,又能抑制RET靶点,还能抑制Met 靶点、Src靶......似乎越多越好,认为多点结合,全面给力杀肿瘤。
其实,研发靶向药,越专一越好,如果技术能达到。
比如RET的靶向药物,目前有三种常见的针对RET融合突变的靶向药物:凡德他尼、卡博替尼和乐伐替尼。
这三款药物,有个明显的缺点,就是不够专一,除了抑制RET融合突变以外,还抑制很多其他靶点,这就增加了毒副作用,从而限制了药物的剂量和效果。
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与生物标志物
丁健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
当今抗肿瘤药物研发正经历着从传统细胞毒类药物向分子靶向药物转变的重大变革。
首个小分子靶向药物Gleevec的成功上市,见证了分子靶向药物研发成功与失败相伴的曲折历程,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学术价值、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不断得到体现与确证,已成为当今国际抗肿瘤药物研究与开发的主流,越来越多的信号分子和通路被确证为抗肿瘤药物的治疗靶点,超过30种针对各类信号通路的分子靶向药物已成功上市。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分子靶向药物正在面临着临床实践中不断出现的诸多问题与挑战,其中,选择性与疗效不确定性、靶向广谱性与毒副作用互为矛盾性、获得性耐药克服与联合用药策略等正成为当下分子靶向药物研究关注的热点与前沿。
面对肿瘤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及其赋予的肿瘤细胞的高度异质性等特征,分子靶向药物的未来研发模式应以基于生物标记物的个体化药物治疗为目标,以肿瘤信号网络的级联、反馈、代偿、非线性等特征为依据,以强化信号调控网络干预、靶向关键节点的抗肿瘤新药为研究策略,在此策略指导下分子靶向药物的发展将对肿瘤患者的治疗产生深远的影响。
上海药物所多年来瞄准国际前沿,在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新分子发现、新机制探明、新标志物研究及候选新药研发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发现了数个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分子标志物,提出p27/KIP1是雷帕霉素类抗肿瘤药物疗效预测候选标志物;揭示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是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的诱导因子,是肝癌早期复发的独立预测标志物,对肝癌早期诊断及规避治疗风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化疗,靶向药物究竟有多大疗效?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观感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于9月12日-13日在济南山东大厦召开,会议代表共5000余人,这次大会是以西医为主的学术会议,中医参会的几乎很少,凡是国家级的肿瘤学术会议都是代表了当前肿瘤治疗的最高水平,反映的是当前肿瘤治疗的现状,作为一名中医,参加这样的会议,全面深入的了解当前西医治疗肿瘤的真实情况,为肿瘤患者提供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很有帮助,那么,在这次大会上,西医在肿瘤的治疗方面究竟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呢?一,化疗和靶向药物的有效率只有20-30%左右化疗和靶向药物目前在肿瘤的治疗中居于主要地位,尤其是靶向药物,用专家的话说是火的不能在火,在临床上,当有患者不想做化疗时,许多医生会说,化疗是常规疗法,手术后都要做,意思是说,如果不做肿瘤会治不好,许多患者最后就是这样死于化疗,那么,专家是怎么说的呢,9月12日下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健教授在大会分会场作了《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及其分子标志物》的报告,丁健教授同时也接受了《健康报》记者的采访,采访的内容发表在9月17日的《健康报》上,其标题是“靶向药物疗效不应被高估”,丁健教授说:“由于靶向药物的研究刚刚起步,其价值和疗效不应被过高估计,降低毒性和减少耐药是未来的研究方向,治疗肺癌的靶向药物易瑞莎有效率是20-30%,不吸烟的亚洲女性对易瑞莎敏感,其有效率可达70-80%,平均可延长生命30个月,但即使这样,靶向药物的有效率依然有限”,许多专家在报告中说,靶向药物平均延长患者的生命时间只有几个月,肺癌的多种化疗药物联合应用,中位生存期只有11个月,肺癌的放疗加靶向药物5年存活率只有20%,新辅助化疗可使3年,5年存活率提高5%左右,专家建议不对患者进行巩固性化疗,靶向药物具有以下三大缺陷,1,有效率低,2,易产生耐药性,一般在半年以后出现,3,毒副作用大。
在9月12日下午的肺癌专场中,某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专家介绍了201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学术年会关于肺癌化疗药物的情况介绍,目前,美国医学界的许多专家鉴于化疗药物和靶向药物毒副作用大,有效率低,而且多年来进展困难的现实,不主张继续寻找新的药物,而是寻找新的策略,例如整合医学,天津市某肿瘤医院的专家在报告中说,目前所有靶向药物的剂量都不确定,都还在摸索中,在2期临床试验中几乎所有参加试验的肿瘤患者在试验中死亡,目前绝大部分靶向药物没有作3期临床试验,因为2期临床试验已经看到了结果,上海市某肿瘤医院的专家在报告中说,许多化疗药虽然在国外得到了美国FDA的批准,但进口时并没有得到我国卫生部门的批准,这是因为国外患者与中国患者在用量上不同,进口药物要重新做试验后才能批准使用,但目前许多医院在没有批号的情况下自己组织患者使用,许多医院为了经济效益不顾诊疗规范,各科室争抢肿瘤患者,导致死亡率升高,这次大会的另一亮点和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大会的许多报告是由中青年医生做的,这些中青年医生在学术上实事求是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敢于说真话,说实话,不迷信权威,我在和他们的交流中得知,目前许多年轻医生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他们不但在学术上实事求是,而且在临床上也敢于担当,对患者说实话,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从他们的身上让我看到我国年轻一代的医生大有希望,我国的医学事业大有希望。
靶向治疗——癌症患者的新曙光
许佩珉
【期刊名称】《求医问药》
【年(卷),期】2006(000)011
【总页数】3页(P10-12)
【作者】许佩珉
【作者单位】卫生部北京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5
【相关文献】
1.为癌症患者带来新的曙光——访我国著名癌症基因治疗和预防专家冯宝章教授[J], 刘之灵
2.KRAS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精准靶向治疗迎来新曙光 [J], 董忠谊
3.新“曙光”,环保车族的“新星”——访新“曙光”汽车策划人之一叶建华先生[J],
4.给曙光村带来新"曙光"——记孟津县国土资源局驻曙光村第一书记王新民 [J], 张永强;李向超
5.打造新“曙光”——曙光采油厂建设团队文化、推进实施“新曙光”战略纪实[J], 刘阳;赵丹;王春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运用人癌裸小鼠移植瘤模型进行抗癌新药评价--NCI和EORTC临床前体内药效学研究方法和原则
陈陵际;丁健
【期刊名称】《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年(卷),期】2001(021)004
【摘要】人癌裸小鼠移植瘤模型是抗癌新药评价的必要工具,本文综述了人癌移植瘤模型的建立标准和NCI、EORTC运用这些模型进行抗癌新物质体内评价的原则、方法和注意点.
【总页数】4页(P247-250)
【作者】陈陵际;丁健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200031;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20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5-33
【相关文献】
1.复方红豆杉胶囊对人卵巢癌SKOV3裸小鼠移植瘤模型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J], 钟慧;刘利英;任晓红;党洁;渠淑云;周卫东
2.建立去势雌性裸小鼠人子宫内膜癌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的探讨 [J], 李玲;廖秦平
3.人癌裸小鼠原位移植瘤模型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J], 罗明华
4.去势雌性裸小鼠人子宫内膜癌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J], 罗营;糜若然
5.荷人膀胱癌原位移植瘤Balb/c裸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J], 颜汝平;王剑松;李翀;杨德林;谢蜀生;徐鸿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