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8.21 MB
  • 文档页数:13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3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MK1275
Forminivirson Marimastat 反义寡核苷酸,SiRNA
修复、敲除致病基因
P-gp MRP,LRP,GST,PKC,TopoII PKC RAS途径 EGFR,PDGFR等 raf kinase MAPK 血管生成 VEGF,PDGF,FGF,TGF 血管生成抑制因子
已上市的分子靶向药物
1. 靶向EGFR信号通路抑制剂 吉非替尼,厄洛替尼,西妥昔单抗,帕尼替尼,尼妥 珠单抗 2. 靶向VEGF,PDGFR通路抑制剂 索拉菲尼,舒尼替尼,范德他尼 贝伐单抗 3. 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甲磺酸伊马替尼,达沙替尼,尼洛替尼
4. 靶向CD20,CD52的单抗:利妥昔单抗,阿仑单抗 5. 靶向HER-2抑制剂:赫赛汀 6. mTOR通路抑制剂:替西罗莫司,依维莫司
ARTIST 研究 (BO20696)
安维汀 and iRinotecon in firsT lIne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随机对照、开放性多中心III期研究,评估安维汀联合伊立替 康/5-氟尿嘧啶/叶酸治疗方案和伊立替康/5-氟尿嘧啶/叶酸治 疗方案一线治疗中国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q 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q 胞外基质 q 细胞周期
分子靶向药物的靶标和作用环节
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分类 作用主要环节 作用机制或靶点 代表性药物
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增殖
细胞凋亡 肿瘤转移、侵袭 致病基因 肿瘤耐药 信号传导通路
抑制CDK、Cyclin活性
Bc12,P53,C-myc,P21,TRAIL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抑制突变基因产物形成
靶向治疗药物的分类
针对肿瘤新生血管的药物 针对生长因子或生长因子受体的药物 针对细胞内信号转导的药物 多靶点抗肿瘤药物
一、针对肿瘤新生血管的药物分类
拮抗肿瘤血管生长因子或肿瘤血管抑制因子
抗 VEGF 抗 体 、 抗 VEGF 受 体 抗 体 、 Endostatin 、 angiostatin
AVASTIN(Bevacizumab) 阿瓦斯汀(贝伐单抗)
阿瓦斯汀(Bevacizumab,Avastin)是重组的人源 化单克隆抗体。2004年2月26日获得FDA的批准, 是美国第一个获得批准上市的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的药。通过体内、体外检测系统证实IgG1抗体能 与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合并阻断其生物 活性。
分子靶向
组织靶向
器官靶向
常规化疗
细胞毒
分子靶向肿瘤药物
Gleevec
Avastin
2014 2011
Iressa
抗肿瘤药品市场结构及其变化趋势
30%
40%
细胞毒药物 分子靶向药物 其他抗肿瘤药物
30%
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结构(2004)
分子靶向药物销售额
2010年325亿美元
2013年达485亿美元
研究设计
多中心、2:1随机对照、开放性临床研究
mIFL (n=72) Previously untreated mCRC
PD
(n=214)
BV+mIFL (n=142)
PD
mIFL: 伊立替康,125mg/m2,静脉滴注90分钟 亚叶酸,20mg/m2,静脉推注1~2分钟 5-FU,500mg/m2,静脉滴注6~8小时 qw×4,每6周重复
分子靶向性 高度特异性 非细胞毒性 作用机制相对明确
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主要分类
q 细胞信号转导
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q 细胞凋亡 q DNA损伤修复系统 q 泛素化-蛋白酶体系统 q 表观遗传修饰系统 q 肿瘤代谢 q 肿瘤疫苗
丝/苏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MAPK信号通路
BV: 安维汀,5mg/kg,静脉滴注,q2w
患者接受方案治疗直至出现疾病进展/死亡或不可耐受毒性反应
主要疗效终点:无进展生存期
mIFL
中位PFS HR p值 4.2月 0.44 <0.001
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
所谓靶向治疗就是让药物瞄准肿瘤部位,保存相对高 的浓度和较长的时间,提高对肿瘤的杀伤力,而对正 常组织细胞作用较小。 分子靶向治疗是指在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将与肿 瘤相关的特异分子作为靶点。 目前肿瘤生物靶向治疗的三大靶点:即细胞生长因子 受体,细胞内信号传导系统以及新生血管。
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
烟曲霉素衍生物,TNP470为一种血管抑制剂
抑制了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 VEGF 的表达,特别是抑制了血管内皮细胞 VEGF受体mRNA(F1t-l/KDR)的表达,从而抑制了肿瘤血管的新生。
作用于血管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
MMPs抑制剂(TIMPs)
针对肿瘤新生血管的药物的特点
缓解期不明确; 由于内皮细胞基因的稳定性,能多疗程重复治疗; 抗血管生成的治疗可能对各期乳腺癌都有效,但最 适用于原发灶小或远处转移血供丰富者; 采用多种抗血管生成的药物,使用最优化给药方案, 从多个途径抑制靶分子; 结合传统放、化疗,从而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同源重组,基因敲除
XR9576 - ISIS 3521 Trastuzumab BAY 43-9006 R115777 Bevacizumab Angiostatin
已上市的分子靶向药物
1. 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厄洛替尼,恩度,贝伐单抗 2. 乳腺癌:赫赛汀 3. 结直肠癌:西妥昔单抗,帕尼替尼,尼妥珠单抗,贝伐单抗 4. 胃肠间质瘤:伊马替尼,舒尼替尼,厄洛替尼 5. 肝细胞肝癌:索拉菲尼 6. 肾癌:舒尼替尼,索拉菲尼,贝伐单抗等 7. 胰腺癌:厄洛替尼,舒尼替尼 8. 头颈部肿瘤:西妥昔单抗,尼妥珠单抗 9. 淋巴瘤:利妥昔单抗 10. 慢粒:伊马替尼,厄洛替尼,达沙替尼
未来十年将会增至600亿美元
全球抗肿瘤药物销售额(单位:百万美元)
分子靶向药物与传统化疗药物的对比
传统化疗药物 作用靶点 选择特异性 分子靶向药物 DNA,RNA或蛋白质 特定蛋白分子,核苷 酸片断 差 强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差别很大 消化道和造血系统
效果明显 少有,但独特反应
分子靶向药物的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