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煮技术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73.00 KB
- 文档页数:7
第1篇一、安全注意事项1. 人员培训:操作蒸煮锅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了解蒸煮锅的操作原理、安全知识及应急处理措施。
2. 设备检查:在每次使用蒸煮锅前,必须对锅体、安全装置、阀门、排气管嘴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3. 工作环境:操作区域应保持通风良好,无易燃易爆物品,操作人员需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二、操作步骤1. 开机前准备:- 确认蒸煮锅的气压表、阀门、排气管嘴等安全装置完好。
- 将加热炉接出的压缩空气管道经缓解压力后,连接至蒸煮锅,工作压力不超过0.3MPa。
- 检查锅内水位,确保水位高于隔板,但不超过最高水位线。
2. 蒸汽输入:- 开启阀门,让蒸汽缓缓进入蒸煮锅。
- 同时开启放空气嘴,排出内层冷气,待温度升高后关闭放空气嘴。
3. 操作控制:- 蒸煮过程中,保持锅内水位正常,注意蒸汽压力稳定。
- 如发现隔层内水冲击声,开启锅底旋塞阀放去凝结水。
- 预煮起锅时,使锅转至所需视角,避免用力过度,防止水溶液迸溅。
4. 停机操作:- 停止加热后,开启放水阀,使锅转至原始位置,放尽隔层内的凝结水。
- 清洁锅内腔,保持设备整洁。
三、维护与保养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蒸煮锅的安全装置、阀门、气压表等,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 清洗保养:使用完毕后,对蒸煮锅进行清洗,去除残留物,保持设备清洁。
3. 记录维护:做好设备维护保养记录,便于跟踪设备状态。
四、应急处理1. 设备故障:发现设备故障时,立即停止使用,联系维修人员处理。
2. 蒸汽泄漏:如发现蒸汽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切断电源,通风换气,并撤离现场。
3. 人员受伤:如操作人员受伤,立即进行急救,并通知相关部门。
五、总结蒸煮锅商用操作规程是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和操作人员人身安全的重要依据。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规程,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蒸煮锅的正常使用。
第2篇为确保蒸煮锅在商用环境下的安全、高效运行,特制定以下操作规程:一、操作前的准备1. 安全检查:操作人员需在每次使用前对蒸煮锅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包括安全装置(气压表、阀门、排气管嘴、蒸汽疏水阀、截止阀门)是否完好无损,确保无漏件运作。
蒸煮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号:LT0300600山西振东道地药材部门:生产部题目:蒸煮岗位标准操作规程第1 页共2 页起草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生效日期:颁发部门:分发部门:变更记载:修订号:修订日期:批准日期:变更原因及目的:1.目的:建立文件使切制工序的整个生产过程标准化.规范化。
严格控制中药饮片生产过程中中药材的蒸煮的操作。
2. 范围:本文件适用于蒸煮岗位生产操作。
3. 职责:岗位操作人员按本规程进行操作;车间管理人员负责对本规程的监督实施;QA 现场监控员负责监督和检查工序的操作是否规范标准。
4. 内容4.1 检查4.1.1 检查现场的清场情况是否符合规定;生产指令要求物料是否符合规定;生产工艺规定个操作条件及生产工具.设备是否符合要求。
4.1.2 操作人员将需加工的药材按定置管理要求放在筛选间的规定位置。
4.1.3 检查电源.设备的空载运行是否正常。
4.1.4 填写生产记录.核对有关记录参数包括物料的名称.规格.批号等;同时将设备“未运行”状态标记换成“运行中”的状态标记。
4.2 煮的操作取净药材,按照工艺规程加入液体辅料或固体辅料(预先捣碎)及适量的饮用水置蒸煮锅中,检查蒸煮锅放空口,温度表及底部的排液口有无堵塞,确保各进出管道无堵塞,盖上锅盖进行加热,当锅内温度达到100℃时开始计时,煮至辅料汁吸尽或达到规定程度时,放尽锅内余气,再打开排液口,排完水汽。
确认锅内已无余压,再打开上锅盖,取出煮制后的物料,置洁净容器中,待干燥。
启动电动机,将锅内余水慢慢倾倒出来,结束蒸煮,物料转入下道工序。
文件编号:LT0300600部门:生产部题目:蒸煮岗位标准操作规程第2 页共2 页4.3 蒸的操作按照工艺规程取净药材(清蒸),或取净药材加辅料(酒.醋等)置容器内,拌匀,放入蒸煮锅蒸架网上。
检查蒸煮锅放空口,温度表及底部的排液口有无堵塞,确保各进出管道无堵塞,在蒸煮锅中加入适量的饮用水,盖上锅盖进行加热,当锅内温度达到100℃时开始计时,达到产品工艺要求蒸制时间或抽检已达到规定程度,放尽锅内余气,再打开排液口,排完水汽。
蒸煮机安全操作规程
蒸煮机是一种常见的厨房设备,用于加热和蒸煮食物。
正确地
使用蒸煮机对于确保食品品质和保持家庭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
正确和安全的使用,以下是一些蒸煮机安全操作规程。
1. 在使用蒸煮机之前,应先阅读并遵守生产商提供的使用说明书,确保你明白设备的各个部分和功能。
2. 在使用蒸煮机之前,首先要检查所有细节以确保设备的安全
操作。
特别是要检查电源线、插头、蒸煮机的表面和内部是否有任
何损坏,这可以避免触电、短路和其他危险情况。
3. 使用干燥的手和工具操作蒸煮机,不要在设备内水或任何其
他液体。
同时,小心不要将水或蒸汽喷到开关或插座上面,以免触电。
4. 在使用蒸煮机时,请确保其稳定,防止倾斜或翻倒等危险情况。
5. 切勿将金属或其他不适宜加热的物品放入蒸煮机中,如这样
做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或损坏。
6. 清洗蒸煮机前,应确保其已经完全冷却。
同时不要直接将蒸
煮机放在水中以避免电击。
7. 在清洗蒸煮机时,请勿使用过强的清洁剂或棉布去擦拭蒸煮
机的表面和内部。
最好使用专门清洁蒸煮设备的产品和方法。
8. 定期检查并维护蒸煮机,以确保其正常运作。
如果发现任何
故障,应停止使用设备,并联系制造商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
9. 切勿长时间将蒸煮机保持开启状态,以免其过热并烧坏设备。
总之,蒸煮机是一种非常方便的厨房设备,但是在使用时需要十分小心,按照以上规程操作。
这样做可以保证设备的长期使用和保持安全的家庭环境。
第1篇一、总则为确保蒸煮间内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及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预防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程。
所有蒸煮间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
二、操作前准备1. 设备检查:操作前必须检查蒸煮锅、气压表、阀门、排气管嘴、蒸汽疏水阀、截止阀门等安全装置是否完好无损,如有漏件,禁止使用。
2. 压缩空气管道:由加热炉接出的压缩空气管道需经过减压后方可与蒸煮锅连接,工作压力不得超过0.3MPa。
阀门可根据需要调整至0.2-0.3MPa,使蒸汽缓缓进入蒸煮锅。
3. 放空气嘴:进入蒸汽时,应开启放空气嘴,便于将内层内冷气排出。
待温度升高较快时再关闭放空气嘴。
4. 水溶液条件:蒸煮锅必须在水溶液的情形下才能开启阀门,禁止先开汽后加水溶液。
听到隔层内水冲击声时,应开启锅底旋塞阀放去凝结水。
三、操作过程1. 预煮:进行预煮时,使锅转至必要的视角,主轴运转时,不必用力过度,以防水溶液迸溅致伤或造成浪费。
2. 操作标准:操作过程中,维持应用标准气压在0.2MPa-0.3MPa,定期维护校检阀门,阀门工作压力列入0.3MPa。
3. 作业人员:蒸煮锅作业人员需经过专业技能培训,非操作手禁止实际操作。
应用前检查各个部位是否有问题。
4. 停用处理:停止使用的蒸煮锅要把放水阀处在启用部位。
四、安全管理1. 培训与资质:蒸煮锅作业人员需经过专业技能培训,非操作手禁止实际操作。
2. 操作规范: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气压在安全范围内。
3. 防护措施:作业人员需穿戴劳保用品,如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
4. 应急预案:制定蒸煮间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意外时能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五、操作结束1. 清洗整理:操作完成后,锅内腔需清洗整洁,开启放水阀使锅转至原先部位,将隔层里的凝结水放尽。
2. 检查确认:操作结束后,需对蒸煮间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安全隐患。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改。
第2篇一、前言为确保蒸煮间内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止事故发生,特制定本规程。
郓城伟业食品有限公司•工艺
蒸煮车间工艺要求
1.灌装好的产品进入蒸煮程序,首先要确定此品种的蒸煮时间、温度等工艺要求;
2.要及时入炉(锅),在外停留时间最长不超过(夏季)10分钟,(冬季)30分钟;
3.蒸煮过程要认真掌握好温度、时间要求,蒸煮完毕快速冷却(按设计开发部要求);
4.需熏制的产品,要掌握好炉温(80℃以上才能入炉),控制好烟量、熏制时间(按设计开发部要求);
5.不准野蛮操作,保证产品完好率100%交给下道工序;
6.对灌装不合格产品予以退回,不准进入蒸煮工序。
编号:WY/GY-005 发布:2004-5-21 实施:2004-5-21 版本:A 修订:0 页码:1/1。
1 主题内容及运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中药材蒸煮岗位的标准操作程序。
本规程适用于中药饮片生产过程中的中药材蒸煮工序。
2 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山东省中药炮制规范》2002年版3 职责操作员:严格按标准操作规程操作。
质量员:确保整个生产过程符合工艺质量要求。
车间主任:负责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4 操作标准4.1 蒸煮前准备4.1.1 蒸煮前须作好烫制车间内外,机器设备、工具的清场检查工作,在有效期内的“已清洁”、“完好”状态标识。
4.1.2 穿洁净卫生统一的工作服,戴工作帽;毒剧药材应有防毒面具及胶皮手套。
4.1.3 准备好蒸煮工具,按《蒸煮锅标准操作规程》调试好蒸煮锅。
4.1.4 将“已清洁”标识取下换上填有相关内容的“生产状态标识”。
4.2 操作过程4.2.1 按生产指令接上工序转来的原料,按规定领取定量的辅料。
检查原料的品名、规格、批号、数量、质量、产地,并填写原料标示卡及生产工艺流程卡。
4.2.2 根据生产指令,分别采用清蒸、酒蒸、醋蒸、清水和辅料煮、酒炖、醋煮、燀法(水烫)、提净法、姜炙法、姜煮法等适当的方法进行蒸煮。
4.2.2.1 清蒸法将净药材放在蒸煮锅内,通入蒸汽,蒸至透或规定程度时,取出,干燥。
4.2.2.2 酒蒸法将净药材用定量黄酒拌匀,闷润至黄酒被吸尽,放在蒸煮锅内,通入蒸汽,等圆气后再蒸4~8小时,焖4~8小时,至蒸透或规定的程度时(如不符合程度要求可再复蒸一次)取出,摊晾至外皮微干时,再将蒸时所得原汁的浓缩液拌入,吸尽干燥,或切片后干燥。
4.2.2.3 醋蒸将净药材用定量米醋拌匀,闷润至吸透,放在蒸煮锅内,通入蒸汽,等圆气后蒸4~8小时,至蒸透或规定的程度时(如不符合程度要求可再复蒸一次),取出,干燥。
4.2.2.4 清水和辅料煮将净药材放在蒸煮锅内,加入适量清水或定量辅料,用文火煮至液体完全被吸尽或将药材切开检视无白心时,取出,干燥。
如需切片的,应闷润至药材内外柔软适中时,切片,干燥。
蒸煮机安全操作规程编号:SM-ZD-62293 蒸煮机安全操作规程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蒸煮机安全操作规程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本设备在工作时有一定的压力与较高的温度产生,存在有危险性;操作、维护与使用不当会导致其对人身产生伤害;此设备必须由经严格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二、使用前应先检查设备各联接处有无松脱,设备各部位有无渗漏,各阀门、电气开关是否操作灵活。
三、将待煮的样品予以妥善处理,放入内桶。
四、在外桶内注入清水,水位一定要超过发热管2CM 以上,连续使用时,必须在每次使用前补足上述水位,以免烧坏发热管或者发生意外。
五、将内桶放入外桶中,把放气软管插入排放口内(放气软管出口严禁向着人体),盖好锅盖,对准上下法兰的螺栓柄,逐步、均匀的拧紧锅盖上的螺栓,使盖与主体密合。
六、按实验要求设置好所需温度与加热时间后将开关置于“STER”位置,指示灯亮,表示即开始加热。
加热开始后,应先将放气阀打开,使桶内空气和冷凝产生的水随加热产生的压力逸出,待有较急的蒸汽喷出时,关闭放气阀,此时压力表指针会随着加热逐渐上升,指示设备内的工作压力及与其相对应的温度值。
高温蒸煮法注意事项高温蒸煮法是一种烹饪方法,通过高温蒸煮食材,以保持食物的营养和原汁原味。
在使用高温蒸煮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食材选择:选择新鲜的、质量好的食材进行高温蒸煮。
食材应该干净,没有破损或腐败的部分。
对于肉类和海鲜来说,新鲜程度尤为重要。
2. 温度控制:高温蒸煮法通常要求蒸煮温度高达100摄氏度以上,因此需要注意温度的控制。
可以使用专业的蒸炉或蒸锅来控制温度,保证食材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进行蒸煮。
3. 时间控制:蒸煮时间对于保持食材的口感和营养也非常重要。
不同食材的蒸煮时间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控制。
过长的蒸煮时间会导致食材变得过熟,口感不佳;而过短的蒸煮时间则会导致食材未完全熟透。
4. 刀工处理:在进行高温蒸煮前,需要对食材进行适当的刀工处理。
比如,对于蔬菜来说,可以切成小块或者片状,以便更好地被蒸熟;对于肉类来说,可以适当地切成薄片或者丝,以提高烹饪速度。
5. 调味处理:高温蒸煮法可以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不过有些食材可能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调味处理,以增加食材的口感和味道。
例如,可以在蒸锅中加入一些调料,如盐、胡椒粉、酱油等,或者在食材上撒上一些调味料。
6. 蒸锅的选择:高温蒸煮需要使用耐高温的蒸锅。
传统的蒸锅一般由铝或不锈钢制成,这些材料可以耐受高温,并且有良好的热传递性能。
此外,蒸锅的底部设计也很重要,底部应该有良好的蒸汽通道,以确保食材能够均匀受热。
7. 注意安全:高温蒸煮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
由于蒸锅内部温度较高,使用时要小心以免烫伤。
在打开蒸锅盖子时,应该远离蒸汽口,以免被热蒸汽烫伤。
同时,使用时要注意蒸锅的防滑性能,确保蒸锅稳固放置。
8. 食材搭配:在进行高温蒸煮时,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营养需求,对不同食材进行搭配。
例如,可以将肉类和蔬菜一起蒸煮,以增加菜肴的丰富度和口感。
同时,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加入一些调味料或者调料,以提高菜肴的味道。
总之,高温蒸煮法是一种保持食材原汁原味、营养丰富的烹饪方法。
大米蒸煮品质测定技术规范
1 测定方法
大米蒸煮品质方法共有两个国家标准:GB GB/T 15682—2008稻谷、大米蒸煮食用品质感官评价方法及GB/T 20569-2006稻谷储藏品质判定规则附录B。
本次试验参照GB/T 20569-2006稻谷储藏品质判定规则附录B进行。
2. 操作步骤
(1)打开仪器电源,按仪器说明书设置加热程序:蒸煮40min,焖10min
(2)称样:称取每份10 g(精确到0.01g)试样于蒸饭盒中。
试样份数按评价员每人1份准备。
(3)洗米:将称量后的试样用30mL蒸馏水搅拌淘洗,沥尽水,再用30mL蒸馏水淘冼,沥尽余水。
(洗米时间控制在3 min左右)。
(4)加水:籼米加蒸馏水量为15mL,粳米加蒸馏水量为12mL。
盖严盒盖备用。
(5)蒸煮:将盛放样品的蒸饭盒置于仪器蒸屉上,盖上锅盖
(6)启动蒸煮程序。
(7)蒸煮结束后,待蒸锅中压力下降后,取出蒸饭盒并置于将白瓷盘上(每人1盘),趁热品尝。
品评内容包括米饭的色、香、味、外观性状及滋味等。
小麦粉蒸煮品质测定技术规范
1 测定方法
SB/T 10139-93馒头用小麦粉、GB/T 17320-1998专用小麦品种品质及GB/T20571《小麦储存品质判定规则》等相关标准中均规定了小麦粉馒头制作及评分方法,本次试验参照GB/T 20571-2006小麦储藏品质判定规则附录A进行。
2. 操作步骤
(1)准备
小麦粉按GB/T 14614测定小麦粉吸水率。
将1.6g酵母溶于40mL 38℃的温水中。
称取200g(精确到0.1g)小麦粉倒入和面机的和面钵中,将40mL 溶有酵母的水加入和面钵,再加入适量的水(总加水量约为小麦粉吸水率的75%左右)。
(2)和面
启动和面机开始搅拌,至面筋初步形成取出,记录和面时间。
和好的面团温度应为30℃±1℃。
面团温度主要通过调整和面的水温和室内温度来调整和控制。
(3)发酵
将面团稍作整理,使之形成一个光滑的表面,放入醒发箱,温度为30℃±1℃,湿度为80%~90%,发酵时间为45min。
(4)压片与成型
取出面团,在压片机上依次在面辊间距为0.8cm、0.5cm、0.4cm
处分别压4次、3次、3次赶气,然后平均分割成两块,手揉15次~20次成型,成型高度为6cm。
(5)醒发
将已成型的馒头胚放入温度为30℃±1℃,湿度为80%~90%的醒发箱内醒发15min。
(6)蒸煮测量
打开仪器电源,按仪器说明书设置加热程序:蒸煮20min。
将醒好的馒头胚放在锅屉上汽蒸20min。
待蒸锅中压力下降后,取出馒头,盖上纱布冷却60min后测量。
项目包括:馒头高度和宽度(用卡尺测量),馒头质量(用天平称量)和体积(体积仪菜籽排出法测量)。
(7)样品品评
将蒸好的一组馒头样品放入蒸煮器中复热15min,取出,每个馒头按照品评人数平均分成小块,每人一份,放在搪瓷盘内,趁热品评。
①品评内容
馒头品评内容包括比容、表面色泽、弹性、气味、食味、韧性、粘性等。
②品评顺序
比容分值是根据测量值计算获得的,不需要品尝人员评分。
其余各项中,应先观察馒头的表面色泽;然后切开馒头,评定其弹性;再用手掰开,闻其气味;放入嘴里咀嚼,评定其食味、韧性和粘性。
(8)结果计算
根据每个品评人员的品尝评分结果计算平均值,个别品评误差超过平均值10分以上的数据应舍弃,舍弃后重新计算平均值。
最后以品尝评分的平均值作为小麦蒸煮品尝评分值,计算结果取整数。
玉米粉蒸煮品质测定技术规范
1 测定方法
GB/T20570-2006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标准中规定了玉米粉窝头的制作及评分方法,本次试验参照GB/T 20570-2006玉米储藏品质判定规则附录A进行。
2. 操作步骤
(1)玉米粉的准备
分取混匀后的净玉米样400g,用粉碎磨磨粉、过筛(要求约75%通过40目筛),合并筛下物,充分混匀后装入磨口瓶中,置10℃左右冰箱内待用。
(2)窝头的制备
称取已制备好的玉米粉3份,每份50g。
各加75℃±5℃的温水43mL,拌匀、成型,制成3个窝头。
(3)窝头蒸制
打开仪器电源,按仪器说明书设置加热程序:蒸煮20min。
将制作成型的窝头均匀地放于蒸屉上,盖上锅盖,蒸煮20min,停止加热。
待蒸锅中压力下降后,取出窝头。
(4)品评:将蒸好的窝头取出,切成小块,每人1块放入搪瓷碗内,趁热品尝。
①品评内容
品评窝头的色、香、味、外观形状、内部性状及滋味等。
②品评顺序
先趁热鉴定窝头气味,然后观察窝头色泽、外观形状、内部性状,再通过咀嚼,品评滋味。
③评分
根据窝头的气味、色泽、外观形状、内部性状、滋味,按下表记录评分,将各项得分相加即为品尝评分。
(5)结果计算
根据每个品评人员的品尝评分结果计算平均值,个别品评误差超过平均值10分以上的数据应舍弃,舍弃后重新计算平均值。
最后以品尝评分的平均值作为玉米蒸煮品尝评分值,计算结果取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