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煮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39.50 KB
- 文档页数:10
食品工业中的食品加工技术使用方法食品工业是一个关乎人类生活品质和健康的重要行业。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各种食品加工技术,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和口感。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食品加工技术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
一、蒸煮蒸煮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加工技术,适用于蔬菜、肉类、鱼类和米饭等食材。
蒸煮过程中,食材被放置在蒸炉或蒸锅中,通过蒸汽的作用加热食材,使其熟透。
使用蒸煮技术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控制蒸煮时间:不同食材的烹饪时间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好时间,以免影响食材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2. 添加适量水分:在蒸煮过程中,可以适量添加水分,以保持食材的湿润和口感。
3. 选择适当温度:根据食材的种类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蒸煮温度可以保证食材中的营养物质不被损失。
二、烤制烤制是一种常用的食品加工技术,适用于肉类、面包、蔬菜等食材。
在烤制过程中,食材通过高温的热量使其表面形成金黄色的外壳,使食材具有特殊的香味和口感。
使用烤制技术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控制烤制温度:不同食材的烤制温度不同,要根据食材的特点和需求来调整烤制温度,以免烤制不足或过度。
2. 控制烤制时间:烤制时间过长会导致食材变干,过短则会使食材未熟透。
因此,根据实际情况掌握烤制时间非常重要。
3. 添加调味料:在烤制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调味料,以增加食品的风味。
三、糖化糖化是一种用于制作糖果和甜点的食品加工技术。
通过加热淀粉或糖类食材,使其发生糖化反应,产生甜味。
使用糖化技术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熟悉糖化温度:不同糖类在不同温度下发生糖化反应,我们需要根据食材的要求来掌握糖化温度,以免糖类糊化或烧焦。
2. 控制煮沸时间:在进行糖化过程时,我们需要适当控制食材的煮沸时间,以保证糖类充分糖化,并且不会引起过度糖化。
3. 添加辅助材料:在糖化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需求添加一些辅助材料,如香草精、果汁等,以增加食品的口感和香气。
低温蒸煮技术在鸡肉香肠中的防腐措施研究鸡肉香肠是一种常见的加工肉制品,以新鲜鸡肉为主要原料,经过碎肉、调配、混合、切割、填充等工艺加工而成。
鸡肉香肠的制作过程中存在着微生物污染和腐败的风险,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防腐措施来延长其保质期和提高品质。
在这方面,低温蒸煮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鸡肉香肠的制作过程,以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和口感。
低温蒸煮技术是一种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加热处理的方法,可通过有效控制温度和时间,杀灭食品中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在鸡肉香肠的生产中,低温蒸煮技术可以起到以下几项防腐效果。
首先,低温蒸煮技术可以有效杀灭鸡肉香肠中的微生物。
在低温蒸煮的过程中,鸡肉香肠会被加热到一定温度,以确保其中的细菌和病毒被完全消灭。
根据研究表明,一般在60°C以上的温度下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可以杀灭绝大部分的细菌和病毒。
因此,在鸡肉香肠的制作中,低温蒸煮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细菌、病毒的数量,降低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和腐败的风险。
其次,低温蒸煮技术可以保持鸡肉香肠的营养成分和口感。
相对于传统的高温加热方法,低温蒸煮技术在加热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保留食品中的营养成分。
由于低温蒸煮的温度较低,加热时间较长,可以有效减少营养物质的流失。
此外,低温蒸煮技术还可以使鸡肉香肠的口感更加滑嫩,保持其原有的脆嫩口感。
因此,在鸡肉香肠的制作中,低温蒸煮技术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品质。
另外,低温蒸煮技术还可以延长鸡肉香肠的保质期。
经过低温蒸煮处理的鸡肉香肠在杀灭了细菌、病毒后,可以通过封闭包装的方式避免重新污染。
此外,低温蒸煮对食材的加热程度也更加均匀,能够有效杀灭包装过程中可能残留的微生物。
因此,低温蒸煮技术不仅能够提高鸡肉香肠的食品安全性,还可以延长其保质期,减少食品的损耗。
总的来说,低温蒸煮技术在鸡肉香肠制作中的防腐措施非常有效。
通过低温蒸煮的加热处理,可以杀灭食品中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降低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DDS置换蒸煮技术在我国的应用DDS(置换蒸煮系统)是美国化学品与制浆有限公司在RDH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出的一种新型制浆技术,其继承了RDH的优点,同时对RDH技术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改进和优化。
DDS蒸煮采用了先进控制技术,更好地解决偏流,放锅过程堵塞和槽区液位预测等问题,更为关键的它扩展了初级蒸煮(温黑液+白液)的作用,提高了纸浆得率,能够得到低卡伯值,高强度的纸浆。
一、DDS硫酸盐置换间歇蒸煮的特点:DDS蒸煮技术是一种节能的硫酸盐制浆方法,它具有很多优点,其中通过蒸煮过程中药液的置换作用,可以节约蒸汽消耗量,最大优点是节能效果显著,汽耗达到600—800g/t 浆。
其特点包括:1、DDS蒸煮对木片质量的适应能力强,可适用国内质量差、波动频繁、合格率低的原料。
2、缩短总蒸煮时间30%—50%,提高生产能力,传统硫酸盐间歇蒸煮全过程时间300~360min/锅,而DDS为180~240min/锅.3、预浸时黑液中的残余有效碱能中和原料中的酸性物质,并能溶解和去除抽提物,木素和纸聚物半纤维素中的易溶部分,使残余有效碱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DDS转换蒸煮通过扩展初级蒸煮的作用,在125—130℃进行大量脱木素,提高蒸煮效率的同时又实现低温脱木素,有效地保护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提高了浆的强度和得率2%—3%。
4、DDS蒸煮采用大液比,总置换液比约为8:1,蒸煮锅内的液比为5.5:1.保温段的用碱量只有传统间歇蒸煮的1/3,用较少的有效碱净加入量和较大的液比使碳水化合物降解更趋于缓和,改善了纸浆强度。
5、黑液在高温高压下贮存一段时间,在黑液的残碱作用下,使黑液中溶解的大分子木素继续降解,大量新核硫化物的存在防止了溶解木素间发生“缩合”反应,从而使得黑液粘度降低,降低多效蒸发器负荷。
传统蒸煮改造为DDS蒸煮后,蒸煮能力明显提高,约提高10%—15%。
6、由于在低温下已实现了大量脱木素,所以DDS能煮出更低卡伯值的浆料,可下降到10—12左右,特别适合于TCF漂白的需求,而且对于ECF漂白,为了更好地配合得率与强度的要求,可以提高到18—20左右。
低温蒸煮技术在鸡肉香肠中的食品添加剂研究鸡肉香肠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之一,其美味和便捷成为了许多人的首选。
然而,为了延长鸡肉香肠的保质期以及增加其口感和营养价值,许多食品生产厂商使用了各种食品添加剂。
而低温蒸煮技术常常被应用于鸡肉香肠的生产过程中,以提高其品质并保持其营养成分。
低温蒸煮技术,是一种烹饪方法,通过在低温下进行蒸汽或水煮,以保持食品的原味和口感。
该技术在鸡肉香肠生产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达到以下几个目的:1. 保持鸡肉香肠的滑嫩口感:传统煮熟方法往往会导致鸡肉香肠的肉质变得粗糙和干燥。
而低温蒸煮技术可以在温和的热处理过程中,保持鸡肉香肠的嫩滑口感,使其更加可口。
2. 提高鸡肉香肠的保水性:低温蒸煮技术可以更好地保留鸡肉香肠中的水分。
由于在蒸煮过程中,食材不会暴露在高温中,水分的流失较少。
这使得鸡肉香肠更湿润,不易干燥,增强了其口感。
3. 保持鸡肉香肠的营养成分:低温蒸煮技术可以更好地保留鸡肉香肠中的营养成分。
相比传统煮熟方法,低温蒸煮可以避免营养素在高温下的破坏,使得鸡肉香肠更加营养丰富。
为了进一步提升鸡肉香肠的品质,食品生产厂商通常会使用一些食品添加剂。
这些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增加香肠的风味、颜色和保存期限。
在低温蒸煮技术中,选择合适的食品添加剂对于鸡肉香肠的品质至关重要。
1. 抗氧化剂:在鸡肉香肠的生产过程中,氧气会参与与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进行反应,导致食物的氧化。
抗氧化剂可以延缓这个过程,并保持鸡肉香肠的新鲜感和口感。
常见的抗氧化剂包括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
2. 防腐剂:为了延长鸡肉香肠的保质期,添加适量的防腐剂是必不可少的。
防腐剂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的滋生,防止鸡肉香肠变质。
常见的防腐剂有山梨酸钾、亚硝酸盐等。
3. 增稠剂:为了使鸡肉香肠的质地更加细腻,增稠剂可以被添加到配方中。
这些增稠剂可以提供额外的黏度和弹性,使得香肠更易咬动并产生更好的咀嚼感。
常见的增稠剂有明胶、羊肠糖醇等。
低温蒸煮技术在鸡肉香肠中的调味剂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低温蒸煮技术在食品加工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这一趋势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低温蒸煮技术在调味剂研究中的应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低温蒸煮技术在鸡肉香肠中调味剂的研究。
鸡肉香肠是一种常见的肉制品,它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
然而,由于传统的烹饪方法会导致鸡肉香肠中营养成分的流失和口感的改变,因此人们开始寻找一种更加健康、口感更好的烹饪方法。
低温蒸煮技术正是应运而生。
低温蒸煮技术是一种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进行的烹饪方法,它的核心原理是在低温下长时间慢煮,以保持食材的原有营养成分和口感。
相比传统的烹饪方法,低温蒸煮技术可以更好地保留鸡肉香肠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同时,由于温度较低,这种烹饪方法还可以避免鸡肉香肠变得过于干燥和硬。
在低温蒸煮技术中,调味剂的选择和搭配非常重要。
调味剂在鸡肉香肠的制作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它们可以增加鸡肉香肠的风味和口感,提升消费者的食欲。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关注低温蒸煮技术中调味剂的选择和使用。
首先,研究人员可以选择天然食材作为调味剂,如鲜姜、蒜瓣、洋葱等。
这些天然食材可以为鸡肉香肠增加独特的风味和香气,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例如,鲜姜可以增加鸡肉香肠的辛辣味和口感,具有一定的消化和抗菌作用;蒜瓣则可以增加鸡肉香肠的香气和口感,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降血脂作用。
通过合理选择和搭配这些天然食材,研究人员可以打造出更加健康、美味的鸡肉香肠。
此外,研究人员还可以利用调味剂中的香料和调味料来增加鸡肉香肠的风味和口感。
例如,五香粉、孜然、白胡椒等香料可以赋予鸡肉香肠特殊的香气和风味,使其更加美味可口。
而酱油、醋、糖等调味料则可以调整鸡肉香肠的口感,使其更加鲜嫩多汁。
通过合理搭配和使用这些香料和调味料,研究人员可以开发出不同口味风格的鸡肉香肠,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当然,在低温蒸煮技术中选择和使用调味剂时,还需要考虑到鸡肉香肠的风味和口感的协调性。
大米蒸煮品质测定技术规范1 测定方法大米蒸煮品质方法共有两个国家标准:GB GB/T 15682—2008稻谷、大米蒸煮食用品质感官评价方法及GB/T 20569-2006稻谷储藏品质判定规则附录B。
本次试验参照GB/T 20569-2006稻谷储藏品质判定规则附录B进行。
2. 操作步骤(1)打开仪器电源,按仪器说明书设置加热程序:蒸煮40min,焖10min(2)称样:称取每份10 g(精确到0.01g)试样于蒸饭盒中。
试样份数按评价员每人1份准备。
(3)洗米:将称量后的试样用30mL蒸馏水搅拌淘洗,沥尽水,再用30mL蒸馏水淘冼,沥尽余水。
(洗米时间控制在3 min左右)。
(4)加水:籼米加蒸馏水量为15mL,粳米加蒸馏水量为12mL。
盖严盒盖备用。
(5)蒸煮:将盛放样品的蒸饭盒置于仪器蒸屉上,盖上锅盖(6)启动蒸煮程序。
(7)蒸煮结束后,待蒸锅中压力下降后,取出蒸饭盒并置于将白瓷盘上(每人1盘),趁热品尝。
品评内容包括米饭的色、香、味、外观性状及滋味等。
小麦粉蒸煮品质测定技术规范1 测定方法SB/T 10139-93馒头用小麦粉、GB/T 17320-1998专用小麦品种品质及GB/T20571《小麦储存品质判定规则》等相关标准中均规定了小麦粉馒头制作及评分方法,本次试验参照GB/T 20571-2006小麦储藏品质判定规则附录A进行。
2. 操作步骤(1)准备小麦粉按GB/T 14614测定小麦粉吸水率。
将1.6g酵母溶于40mL 38℃的温水中。
称取200g(精确到0.1g)小麦粉倒入和面机的和面钵中,将40mL 溶有酵母的水加入和面钵,再加入适量的水(总加水量约为小麦粉吸水率的75%左右)。
(2)和面启动和面机开始搅拌,至面筋初步形成取出,记录和面时间。
和好的面团温度应为30℃±1℃。
面团温度主要通过调整和面的水温和室内温度来调整和控制。
(3)发酵将面团稍作整理,使之形成一个光滑的表面,放入醒发箱,温度为30℃±1℃,湿度为80%~90%,发酵时间为45min。
低温蒸煮技术在鸡肉香肠中的抗氧化剂研究引言:鸡肉香肠是一种广受欢迎的食品,但由于其高脂肪和高胆固醇含量,容易引起氧化反应,对人体健康不利。
因此,研究如何增加鸡肉香肠的抗氧化能力,延长其保质期,对食品工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低温蒸煮技术在鸡肉香肠中引入的抗氧化剂的研究进展。
一、低温蒸煮技术的基本原理低温蒸煮技术是一种保持食品营养价值的加工方法。
相较传统的高温处理,低温蒸煮技术在更低的温度下加热食材,可以有效地保留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口感和颜色。
此外,低温烹饪还可以减少食物中的致癌物质的产生,并缩短加热时间,减少营养损失。
二、低温蒸煮对鸡肉香肠的作用1. 保留营养物质:低温蒸煮可以帮助保持鸡肉香肠中的营养物质的完整性。
研究表明,采用低温蒸煮技术处理鸡肉香肠可以显著降低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损失,这些维生素是天然抗氧化剂,能够有效抵御自由基的侵袭。
2. 提高抗氧化能力:鸡肉香肠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导致脂质过氧化和质量下降,低温蒸煮能够提高其抗氧化能力。
研究发现,低温蒸煮可显著提高鸡肉香肠中抗氧化酶的活性,例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等,有效清除自由基,减缓脂质过氧化的发生。
三、低温蒸煮中引入的抗氧化剂为了进一步提高鸡肉香肠的抗氧化能力,研究人员还引入了多种天然抗氧化剂。
这些抗氧化剂既可以从植物中提取,也可以通过化学合成得到。
1. 天然抗氧化剂:(1)多酚类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是一类在植物中广泛存在的抗氧化剂,具有很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研究发现,在低温蒸煮鸡肉香肠的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茶多酚或葡萄籽提取物,可以显著提高其抗氧化能力,减缓脂质过氧化的发生。
(2)维生素C和维生素E:维生素C和维生素E是两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可以有效清除自由基。
研究发现,在低温蒸煮鸡肉香肠的过程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可以显著提高其抗氧化能力,延长其保质期。
2. 化学合成抗氧化剂:(1)丙二醛:丙二醛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能。
食品行业中的蒸煮技术使用教程蒸煮是食品加工中常见的一种烹调方法,尤其在食品行业中,蒸煮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的加工和烹饪。
本文将详细介绍食品行业中的蒸煮技术使用教程,包括蒸煮的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蒸煮技术,提高食品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一、蒸煮的原理蒸煮是利用水的蒸气热量将食物加热至熟烂的一种烹调方法。
具体来说,当加热水时,水分子开始蒸发,形成蒸汽。
蒸汽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能够快速传递热量给食物,使其快速升温。
通过大量的蒸汽对食物进行加热,可以达到均匀、温和、高效的烹调效果。
二、蒸煮的操作步骤1. 准备食材:根据具体食材的种类和大小,选择合适的蒸煮器具,并将食材进行清洗和处理,去除不可食用部分。
2. 加热蒸锅:根据蒸煮器具的不同,可以选择用电或燃气进行加热。
在加热之前,注意检查蒸锅的密封性和操作安全性,确保蒸煮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
3. 加水:根据食材的数量和蒸煮时间的长短,适量添加水到蒸锅底部,但不要超过蒸篮的高度,以免水汽进入食材造成质量损失。
4. 放置蒸篮:将经过处理的食材均匀地放置在蒸篮中,并确保食材之间的间距适中,以便蒸汽均匀渗透。
5. 打开蒸锅盖:将装有食材的蒸篮放置于蒸锅中,盖上蒸锅盖。
确保蒸锅盖紧密封闭,以防止蒸汽泄漏。
6. 开始蒸煮:根据食材的不同,设定适当的蒸煮时间和温度。
一般来说,蒸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食材过熟或质地变硬。
在蒸煮过程中,可以适时检查食材的熟煮程度,调整蒸煮时间和火力。
7. 关火出锅:当食材达到所需的熟煮程度时,及时关火,将蒸篮从蒸锅中取出。
注意使用防烫工具,以免烫伤。
8. 品尝食物:将蒸煮好的食物取出后,进行适当的装盘和调味,即可享用美味的蒸煮食物。
三、蒸煮的注意事项1. 食材的准备:在进行蒸煮之前,要先将食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和处理,确保食材的整洁卫生,并去除不可食用部分。
2. 蒸煮器具的清洁:每次使用蒸煮器具之前,都要彻底清洗,并确保干燥和无异味。
1.RDH 蒸煮技术
传统的间歇蒸煮具有生产较灵活,机械可靠性较好和投资较低等优点。
但随着连续蒸煮的出现,显示了其具有能耗低、纸浆质量稳定和污染少的优点,特别是深度脱木素理论的提出更使得连续蒸煮技术更臻完善。
间歇蒸煮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数十年来,国际上进行了不少研究和改进。
产生了RDH法等一系列的改良方法。
下面将对间歇蒸煮技术做一概述。
RDH蒸煮技术是美国Beloit公司1980年研究开发的,目标是生产低硬度和低蒸汽消耗的纸浆。
这项技术很好的利用了原有的间歇蒸煮设备,其原理都是采用热置换的方法,实现冷喷放和热量的回收。
既提高了纸浆强度,又节约了能量消耗。
但该技术需要精确的控制系统和运行可靠的控制阀门。
该技术已在美国、加拿大、芬兰和中国台湾一些纸厂使用。
我国的广宁竹浆厂采用了这项技术。
1.1 RDH蒸煮的生产操作程序
1.1.1置换热黑液
蒸煮全过程中,锅内充入的药液呈压力状态。
蒸煮终止时,用压力泵将洗涤后稀黑液由蒸煮锅底部送人锅内,置换锅内165。
C的热黑液,并从锅顶部流入特殊设计的热黑液储存槽。
1.1.2置换温黑液
在继续置换过程中,将低温度的黑液流入温黑液储存槽。
整个过程稀黑液加入量相当于洗涤过程中稀释因子。
锅内纸浆被冷确到8o。
c。
1.1.3冷喷放
当温度降至80。
C时,蒸煮已经终止,纸浆可在任何时间喷放。
由锅顶部加入压缩空气,用以喷放纸浆。
1.1.4预热白液
165。
C的热黑液通过特殊设计的热交换器预热白液至155。
C,然后储存在热白液槽内。
热交换器具有较低的压力降和较高的热传导效率。
然后开始下一循环。
1.1.5木片装锅
木片装入蒸煮锅的同时,加入稀黑液或蒸汽,以增加装锅量,提高每锅纸浆的产量。
特殊设计的装锅药液喷嘴可增加装锅量10%。
蒸汽装锅能增加25%的装锅量。
1.1.6注入温黑液
锅内加入温黑液,使温度达1O0。
C。
木片经预热后,增加了能量效率。
经稀碱预浸后的木片改进了纸浆的强度,并减少了碱耗。
除去了锅中的空气,避免在加入热药液时锅内发生水锤效应。
1.1.7注入热黑液和热白液
热白液和热黑液加入蒸煮锅中,取代温黑液,使木片迅速达到155。
C。
取代的温黑液被泵送往蒸发器。
温黑液贮存槽有一个浮选去皂装置。
黑液经除皂后进入蒸发器,这时黑液的温度约90。
C。
1.1.8升温
药液开始循环时,蒸汽直接通入循环管线,使蒸煮锅达到预定的温度(如170。
C)。
根据预定的蒸煮程序,较低的蒸煮温度,较长的蒸
煮时间将更节省能量。
由于蒸汽消耗量很少,所以一般不采用间接通气。
但在热黑液和热白液贮存槽可加小型加热器,用它加热蒸煮液,致使蒸煮锅内不再加入蒸汽。
1.1.9保温
连续循环药液,使蒸煮锅内保持蒸煮温度直到H因子达到为止。
1.2 ROH蒸煮的特点
RDH系统与常规法相比,在装锅后进行温、热黑液的两次置换预热,使升温前锅内温度达到150-155。
C,喷放前同样进行热温黑液的置换,使喷放的浆料温度降至80。
C左右,实现了真正的冷喷放。
喷放的动力采用压缩空气,使喷放热损失降至最小。
1.2.1蒸煮周期
RDH系统与常规法相比,其蒸煮周期相同或略小。
各操作工序所需时间可见表1。
RDH系统所需要额外的木片预浸和置换蒸煮液的时间,由快速升温缩短的时间所补偿。
RDH系统喷放的时间较常规法缩短1/2,因为冷喷放时锅内充满纸浆和药液。
而常规法热喷放时,由于蒸汽闪蒸,需要相当大的容积。
1.2.2能量消耗
由于在蒸煮终了置换热黑液用于加热白液,注入热药液使锅内温度超过155。
C。
所以RDH系统比常规法蒸煮大大减少了新鲜蒸汽用量,可节约1.OMPa蒸汽70%-80%。
1.2.3有效碱用量
在常规的间歇蒸煮中,由于较慢的浸渍和快速升温,致使木片表面过煮而内部煮不透。
RDH法由于采用温黑液压力浸渍木片,然后快速升温。
减少了半纤维素的剥皮反应,因此减少了碱耗,提高了浆得率。
RDH系统可节约有效碱5%-10‰对绝干木材可减少0.5%的碱。
1.2.4纸浆质量
RDH系统的高液比使纸浆卡伯值波动减少。
温黑液浸渍可除去蒸煮期间产生的甲酸和部分降解的碳水化合物。
在温黑液存在时,纤维素不被甲酸所水解。
RDH系统中,木片经温黑液浸渍和加热,而温黑液中Hs一对0H一的比值很高。
当升温时,纤维素不降解,而木素在135。
C时与Hs一化合,并在160。
C时水解。
相当短的升温和保温时间,使纤维素很少降解,所以与常规间歇蒸煮相比,RDH系统的未漂和漂白浆强度都高出10%以上。
RDH系统的加入温、热药液以及温、热黑液的置换都是由锅的底部向上置换的。
控制置换的速度,可使整个锅中得到很均匀的纸浆,蒸煮的H因子更易于控制。
RDH系统在80。
C时由压缩空气进行冷喷放,可保证纤维无损伤。
在喷放管线中的压降,RDH法为275-413kPa,常规法为689kPa。
特别当喷放锅为满浆不能喷放时,常规法的纸浆会过煮,使纤维降解。
而RDH法由于温黑液置换后,温度达到8o。
C已停上了反应,不会出现因过煮而出现的纤维降解。
RDH法纸浆粘度可比常规法高1O%左右(卡伯值为15~2O)。
2.续蒸煮改良技术
2.1 改良连续蒸煮(MCC)
MCC蒸煮理论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提出,但是一直都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直到1985年第一台卡米尔MCC在芬兰Varkaus硫酸盐浆厂成功投入运行后,MCC技术才得以广泛应用。
随后交付使用的连续蒸煮大多采用MCC技术,现已有40多套在运行。
MCC技术是在常规蒸煮基础上增加一个逆流蒸煮区,该蒸煮区布置在原顺流蒸煮区下方,总碱耗的20%在这里通过MCC循环加入。
其结果是降低了预浸渍初期碱浓(由60g·L-1降至40 g·L-1 ),增加蒸煮后期碱浓(1O g·L-1增至20 g·L-1)使得蒸煮更具有选择性,后期残余木素可以继续脱除。
采用MCC技术可将卡伯值降低10个单位而浆性能不变。
2.2深度改良连续蒸煮(EMCC)
EMCC技术是在MCC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高温洗涤区的洗涤循环泵人口处加入约占10%-15%的碱,结果是将MCC的逆流蒸煮区延长到了高温洗涤区,即延长了蒸煮时间,由常规蒸煮的1.5h变为4.5~6h,残余木素得以进一步脱除和溶出,同时由于蒸煮时间延长,蒸煮温度可以适当降低,有利于蒸煮匀度的提高。
因此采用EMCC技术卡伯值可以比MCC继续降低2~3个单位而浆质量保持不变。
目前有几套EMCC蒸煮器在运行,大多是常规蒸煮改造的。
表2 2种连续蒸煮改良技术特点比较
以上2种连续蒸煮改良技研究的深入以及生产实践的进一步丰富,可以预见,低卡伯值、高品质纸浆的蒸煮方法将得以不断发展。
(专业文档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