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分娩-产力异常
- 格式:docx
- 大小:17.22 KB
- 文档页数:3
产力异常分娩产妇的护理产力异常分娩,是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可能会对产妇和胎儿的健康造成威胁。
针对产力异常分娩产妇,护理人员需要严密监测产妇和胎儿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确保分娩顺利进行,并保障产妇和胎儿的安全。
一、产力异常分娩的常见情况产力异常分娩可以包括产程进展缓慢、产程停滞、宫缩功能不足、胎位异常等情况。
产程进展缓慢指的是产程进行过程中,宫口开张和胎儿下降速度不符合正常产程的进度。
产程停滞则是指宫口开张和胎儿下降的进程完全停滞。
宫缩功能不足是指宫缩力量不足以推动胎儿向产道下行。
胎位异常是指胎儿的头位、臀位等异常情况,可能导致分娩困难。
二、产力异常分娩产妇的护理原则1. 严密观察监测产妇在产力异常分娩过程中,需要进行严密的观察监测。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产妇的宫口开张情况、宫缩频率和力度、胎儿的心率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还需要对产妇的一般情况进行全面的观察,如血压、脉搏、体温等指标,以及产妇的精神状态和情绪变化,及时进行评估和处理。
2. 维持产妇的生命体征稳定在产力异常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确保产妇的生命体征稳定。
对于宫口不开张、宫缩功能不足等情况,可以通过静脉输液、促进宫缩的药物等手段来帮助产妇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
对于胎位异常等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与医生沟通,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确保产妇和胎儿的安全。
3. 提供情绪支持和疼痛缓解产力异常分娩过程中,产妇可能会感到焦虑、恐惧、疼痛等不适情绪。
护理人员需要给予产妇充分的情绪支持和安慰,帮助她们保持镇定和乐观的心态。
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按摩、热敷、呼吸训练等,帮助产妇缓解疼痛,提高产妇的分娩体验。
4. 协助产妇进行有效分娩在产力异常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协助产妇进行有效的分娩。
包括帮助产妇找到最佳的分娩姿势、进行产道的保护、提供适当的饮食和营养支持等。
护理人员还需要及时给予产妇相应的分娩指导,帮助她们进行有效的分娩努力,避免分娩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
产力异常分娩产妇的护理产力异常分娩是指分娩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程较长、产力较大或产力过程中发生一系列异常情况的情况。
产力异常分娩不仅对产妇本身造成了身体和心理的重大挑战,同时也对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产力异常分娩产妇的护理尤为重要。
一、产力异常分娩常见原因1. 胎儿异常姿势:胎儿呈横位、臀位、肩位等异常姿势,导致分娩困难。
2. 宫缩功能不良:宫缩力量不足或持续时间不够,导致分娩进展缓慢。
3. 盆骨狭窄:产妇盆骨狭窄、畸形等因素导致胎儿不能顺利通过骨盆。
4. 胎盘异常:胎盘早剥、胎盘过大等问题影响胎儿正常娩出。
5. 其他因素:产妇体力不支、情绪紧张、产程长时间等因素也可能导致产力异常。
二、产力异常分娩后产妇的护理1. 心理护理:产力异常分娩的产妇往往会经历较长时间的疼痛和焦虑,护士需要关心慰问产妇,帮助她们排解紧张情绪,鼓励她们积极配合治疗。
2. 生命体征监测:产力异常分娩后,产妇应继续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 出血观察:由于产力异常可能伴随着产程延长和产褥期出血增多的风险,护士需要及时观察产妇的出血情况,注意产妇有无出血过多的症状。
4. 密切观察子宫收缩:产妇产后子宫的收缩情况直接关系到产褥期出血的防治,护士需要帮助产妇保持排尿及排便通畅,促进子宫收缩。
5. 皮肤护理:产妇分娩过程中因出汗、呕吐等情况,易引起皮肤潮湿,护士需要及时清洁擦干产妇的皮肤,预防皮肤感染。
6. 妥善安置:分娩后的产妇因疲劳过度,需妥善安置,维持体力和心理上的良好状态,避免过度劳累。
7. 饮食观察:产妇产力异常分娩后,饮食应以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防止产褥期出血过多和贫血。
三、护士在产力异常分娩的处理中的作用1. 护士应随时关注产妇的生命体征,密切观察产妇的血压、脉搏、呼吸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2. 护士需要与产妇进行沟通,给予她们充分的安慰和鼓励,帮助她们度过疼痛和焦虑的时刻。
异常分娩之产力异常中日友好医院刘颖产力、产道和胎儿是决定分娩能否顺利进行的 3 个主要因素。
任何 1 个或 1 个以上因素发生异常或者 3 个因素间相互不能适应,而使分娩进展受到阻碍,称异常分娩,俗称难产。
分娩是一个动态过程,正常与异常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若处理不当,顺产可转变成难产,处理得当,难产也可转为顺产。
因此,产科工作者必须认真仔细观察产程,及时分析三因素间的关系。
当出现异常分娩时,做到早发现并及时处理,使分娩能顺利进行。
产力包括子宫肌、腹肌、膈肌及肛提肌的收缩力,其中以子宫收缩力为主。
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异常或强度、频率有改变,称为子宫收缩力异常。
子宫收缩力异常临床上分为子宫收缩乏力和过强两类,每类又分协调性和不协调性(图 10 - 1 - 1 )。
图 10 - 1 - 1 子宫收缩力异常的分类一、子宫收缩乏力(一)病因多由几个因素综合引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胎儿先露下降受阻,不能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内口,因而不能引起反射性子宫收缩,导致继发性子宫收缩乏力。
( 2 )子宫因素:子宫壁过度膨胀,如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胎儿,可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使肌纤维失去正常收缩能力;经产妇、子宫肌纤维变性、子宫肌瘤、子宫发育不良、畸形等,均能引起子宫收缩乏力。
( 3 )精神因素:初产妇,尤其是 35 岁以上高龄初产妇,对分娩产生恐惧心理,致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加之睡眠少、进食少及过多消耗体力导致子宫收缩乏力。
( 4 )内分泌失调:临产后,产妇体内雌激素、催产素、前列腺素、乙酰胆碱等分泌不足,孕激素下降缓慢,子宫对乙酰胆碱的敏感性降低而影响子宫肌兴奋阈,致子宫收缩乏力。
( 5 )药物影响:妊娠末期,尤其是临产后不适当地使用大剂量镇静剂或镇痛剂使子宫收缩受到抑制,如哌替啶、硫酸镁、巴比妥类等。
(二)对母儿的影响( 1 )对母体的影响:因宫缩乏力易导致产程延长,产妇休息不好,体力消耗大,膀胱充盈受压,感染机会增加。
异常分娩-产力异常
异常分娩-产力异常
产力异常(一)定义子宫收缩力是临产后贯穿于分娩全过程的主要动力,具有节律性、对称性、极性及缩复作用的特点。
任何原因引发的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及极性不正常或收缩力的强度、频率变化,均称为子宫收缩力异常,简称产力异常。
临床上子宫收缩力异常主要有两类:子宫收缩乏力,简称宫缩乏力,及子宫收缩过强,简称宫缩过强(uterine overcontraction),每类又分为协调性子宫收缩异常和不协调性子宫收缩异常。
一、子宫收缩乏力1. 病因①子宫肌源性因素②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③内分泌失调④精神源性因素⑤其他2. 临床表现及诊断①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又称低张性子宫收缩乏力。
特点为子宫收缩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均正常,仅收缩力弱,压力低于180Montevideo单位,<2次/10分钟,持续时间短,间歇期较长。
宫缩高峰时,子宫没有隆起,按压时有凹陷。
根据宫缩乏力的发生时期分为:原发性宫缩乏力和继发性宫缩乏力。
②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又称高张性子宫收缩乏力。
表现特点为宫缩失去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尤其是极性,宫缩的兴奋点来自子宫下段一处或多处,节律不协调、高频率的宫缩波自下而上扩散,不能产生向下的合力,致使宫缩时宫底部较子宫下段弱,宫缩间歇期子宫不能很好的松弛,使宫口扩张受限,胎先露不能如期下降,为无效宫缩。
3. 对产程及母儿影响①对产程的影响宫缩乏力使产程进展缓慢甚至停滞。
②对产妇的影响产程延长产妇休息不好、精神与体力消耗;呻吟和过度换气、进食减少,可出现精神疲惫、乏力、排尿困难及肠胀气。
③对胎儿的影响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伤、颅内出血及吸入性肺炎等。
4. 处理(1)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原发性或继发性子宫收缩乏力均应首先明确病因。
1)第一产程①一般处理:解除产妇对分娩的心理顾虑与紧张情绪,指导其休息、饮食及大小便,及时补充膳食营养及水分等。
②加强宫缩·人工破膜·缩宫素静
脉滴注2)第二产程若无头盆不称应静脉滴注缩宫素加强宫缩,同时指导产妇配合宫缩屏气用力,争取经阴道自然分娩;胎头双顶径已通过坐骨棘平面且无明显颅骨重叠者,母儿状况良好,可等待自然分娩或行阴道助产分娩;若胎头衔接不良或出现胎儿窘迫征象应行剖宫产术。
3)第三产程:胎肩娩出后可立即将缩宫素10~20U加入25%葡萄糖液20ml内静脉推注,预防产后出血。
对产程长、破膜时间久及手术产者,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处理原则为调节子宫不协调收缩,使其恢复正常节律性及极性。
二、子宫收缩过强(一)临床表现及诊断1. 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及极性均正常,仅子宫收缩力过强、过频。
若产道无阻力产程常短暂,初产妇总产程<3小时分娩者,称为急产。
若存在产道梗阻或瘢痕子宫,宫缩过强可发生病理缩复环甚至子宫破裂。
2. 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1)强直性子宫收缩(2)子宫痉挛性狭窄环(二)影响1. 对产程的影响 2. 对产妇的影响 3. 对胎儿的影响(三)处理1. 预防为主,寻找原因,仔细观察及时纠正异常。
有急产史(包括家族有急产史)者应提前住院待产,临产后慎用缩宫药物及各种促进宫缩的产科措施,包括灌肠、人工破膜等。
2. 发生强直性子宫收缩时,在给予吸氧的同时应用宫缩抑制剂,如25%硫酸镁20ml加入5%葡萄糖液20ml缓慢静注,哌替啶100mg肌注(适用于4小时内胎儿不会娩出者)。
3. 密切观察胎儿安危,提前做好接产及抢救新生儿窒息的准备。
4. 当发现现子宫痉挛性狭窄环时,应当停止阴道内操作及缩宫类药物。
---------------------------------------------------------
以下是可爱的原创凑字数内容
1、为何要加原创:加原创只为可以添加话题标签。
2、为何要添加标签:添加话题标签后可以按照内容分类,方便大家阅读。
3、声明:该内容以九版内科学内容为基础编制,为方便大家学习
考试使用。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为谢
本文章并非作为疾病诊治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就医。
内科学
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学科,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其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
它涉及面广,包括呼吸、循环、消化、泌尿、造血系统、内分泌及代谢、风湿等常见疾病以及理化因素所致的疾病。
与外科学一起并称为临床医学的两大支柱学科,为临床各科从医者必须精读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