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库设计规范
- 格式:docx
- 大小:50.63 KB
- 文档页数:5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石油库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oil depotGB 50074-2002条文说明1 总则1.0.1 本条规定了设计石油库应遵循的原则要求。
石油库属爆炸和火灾危险性设施,所以必须做到安全可靠。
技术先进是安全的有效保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也要兼顾经济效益。
本条提出的各项要求是对石油库设计提出的原则要求。
设计单位和具体设计人员在设计石油库时,应严格执行本规范的具体规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达到条文中提出的要求。
1.0.2 本条规定了《石油库设计规范》的适用范围和不适用范围。
1 本次修订对《石油库设计规范》的适用范围做了如下改变:1)增加了“改建石油库”的设计,也应遵循本规范的规定;2)把总容量小于500m 3 的小型石油库纳入到本规范适用范围之中。
2 与1984 年版《石油库设计规范》相比,本规范不适用范围有如下变化:1)取消了使用期限少于 5 年的临时性石油库和生产装置内部的储油设施的设计不适用范围的规定;2)增加了石油化工厂厂区内、长距离输油管道和油气田油品储运设施的设计为不适用范围。
3 上述变化有以下情况或理由。
l )建设部关于本次对《石油库设计规范》、《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的修订文件中,同意把小型石油库的有关内容并入《石油库设计规范》中,这样既完善了《石油库设计规范》标准的内容,方便使用,也避免了大小油库两个标准的不协调、不一致之处;2)使石油库改建部分工程也有规范可以遵循;3)相关部门或行业的标准逐步健全,使得这些部门和行业的工程建设有了可遵循的国家标准规范。
这样,石油化工厂厂区内、长距离输油管道和油气田的油品储运设施的设计不再使用本规范;4)出于对安全的考虑,使用期限少于 5 年的临时性石油库也应该受标准规范的制约;5)本规范己不再适用于石油化工厂厂区内油品储运设施的设计,生产装置内部储油设施的设计使用规范的问题己不是本规范应该提及的问题了。
石油库设计规范(修订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J74一84主编部门: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施行日期:1995年10月1日第一章总则第1.0.1条石油库设计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安全,管理方便,确保油品质量,减少油品损耗,防止污染环境,节约用地和节约能源。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库新建和扩建工程的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下列石油库的设计:一、总容量小于500立方米的石油库;二、地下水封式石油库;三、自然洞石油库;四、使用期限少于5年的临时性石油库。
本规范亦不适用于生产装置内部的储油设施的设计。
第1.0.3条石油库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1.0.4条石油库等级的划分,应符合表l.0.4的规定。
石油库等级划分表l.0.4第1.0.5条石油库储存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应符合表1.0.5的规定。
石油库储存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表1.0.5第1.0.6条石油库内生产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得低于表1.0.6的规定。
石油库内生产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耐火等级表1.0.6第二章库址选择第2.0.1条石油库的库址,应选在交通方便的地方。
以铁路运输为主的石油库,应靠近有条件接轨的地方;以水运为主的石油库,应靠近有条件建设装卸油品码头的地方。
第2.0.2条储存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等大宗油品的石油库的库址选择,应考虑产、运、销的关系和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油品运输流向。
第2.0.3条为城镇服务的商业石油库的库址,在符合城镇环境保护与防火安全要求的条件下,应靠近城镇。
第2.0.4条企业附属石油库的库址选择,应结合该企业主体工程统一考虑,并应符合城镇或工业区规划、环境保护与防火安全的要求。
第2.0.5条石油库的库址应具备良好的地质条件,不得选在有土崩、断层、滑坡、沼泽、流沙及泥石流的地区和地下矿藏开采后有可能塌陷的地区。
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一2023石油库是储存和管理石油产品的重要设施,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石油库的设计、建设和使用符合标准,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一2023。
一、引言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一2023是为了规范石油库的设计和施工,保证其安全、可靠地运行,以及满足国家能源需求而制定的。
二、术语和定义在石油库设计规范中,定义了一些关键术语,如石油库、储罐、泄漏、防火等,用以确保标准的准确理解和适用。
三、设计基本原则石油库的设计应基于以下原则:1. 安全可靠性:确保石油库在正常运营和意外情况下都能安全可靠地工作。
2. 环保可持续性: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经济合理性: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设计具有经济效益。
四、场地选址在选址阶段,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地质条件:地质稳定性、地下水情况等。
2. 地形地貌:确保场地平整,方便施工和操作。
3. 环境影响:离居民区、水源、交通道路等敏感区域的距离。
五、储罐设计石油库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是储罐,储罐的设计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 承压性能:储罐应承受极端工况下的内部压力,避免泄漏和破裂。
2. 防腐保温:采用适当材料和技术手段,延长储罐的使用寿命。
3. 安全防护:储罐应设有防火、防爆、泄漏探测等安全设施。
六、安全管理为了保证石油库的安全运营,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库区安全:防火、防爆、泄漏探测等设施的规划和设置。
2. 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对石油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3. 库区巡检和维护:定期巡检储罐和设备,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七、验收和监督检查石油库的设计、建设和使用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验收和监督检查,主要包括:1. 设计审查:对石油库的设计文件进行审查,确保其符合规范要求。
2. 施工监督:对石油库的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22一、总则1.1 本规范的编制依据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22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22]126号)的要求,对原国家标准《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进行修订而成。
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石油库几十年来的设计、建设、管理经验,借鉴了发达工业国家的相关标准,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施工、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对其中主要问题进行了多次论证、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1.2 本规范的适合范围本规范适合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石油库和液体化工品库的设计。
其中液体化工品包括:汽油、柴油、煤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气、乙炔溶剂油、甲醇、乙醇、丙酮、苯类、醚类等易燃液体和硫酸、盐酸、氨水等可燃液体。
(1)储存温度低于-50℃或者高于300℃的液体储罐区;(2)储存压力大于0.1MPa的液体储罐区;(3)储存毒性强或者腐蚀性强的液体储罐区。
1.3 本规范与现行相关标准的关系本规范与现行相关标准共同构成为了我国石油库和液体化工品库设计的技术规范体系。
在本规范未尽事宜时,应参照下列相关标准执行:(1)GB50016-2022《建造设计防火规范》;(2)GB50028-2022《城镇燃气设计规范》;(3)GB50033-2022《城市供水系统设计规范》;(4)GB50034-2022《城市排水系统设计规范》;(5)GB50035-2022《城市供电系统设计规范》;(6)GB50037-2022《城市通信系统设计规范》;(7)GB50045-1995《高层民用建造防雷设计规范》;(8)GB50046-2022《防腐蚀设计规范》;(9)GB50053-202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桥架及电缆槽安装技术标准》;(10)GB50054-2022《低压配电装置安装工程技术标准》;(11)GB50055-2022《高压配电装置安装工程技术标准》;(12)GB50057-2022《建造物抗震设防分类标准》;(13)GB50108-2022《地基基础技术规范》;(14)GB50111-2022《建造抗震设计规范》;(15)GB50116-2022《建造给水排水设计规范》;(16)GB50118-2022《建造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17)GB50119-2022《建造电气设计规范》;(18)GB50121-2005《建造施工安全检查标准》;(19)GB50122-2022《建造防水设计规范》;(20)GB50123-2022《建造隔声设计规范》;(21)GB50124-2022《建造结构荷载规范》;(22)GB50125-2022《建造结构检测评估标准》;(23)GB50126-2022《建造结构抗火设计规范》;(24)GB50128-2005《建造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25)GB50129-2005《建造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规定》;(26)GB50130-2022《建造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技术标准》;(27)GB50131-2022《建造供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8)GB50132-2022《建造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9)GB50133-2022《建造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0)GB50134-2022《建造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1)GB50135-2022《城市燃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2)GB50136-2022《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3)GB50137-2022《地基基础施工及验收规范》;(34)GB50138-2005《城市供水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35)GB50139-2005《城市排水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36)GB50140-2005《城市供电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37)GB50141-2022《城市通信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38)GB50202-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39)GB50203-2022《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40)GB50204-202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41)GB50205-2001《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42)GB50206-2022《屋面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43)GB50207-2022《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44)GB50208-2022《防雷装置安装技术标准》;(45)GB50209-2022《消防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石油库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石油库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oil depotGB 50074-2002条文说明1 总则1.0.1 本条规定了设计石油库应遵循的原则要求。
石油库属爆炸和火灾危险性设施,所以必须做到安全可靠。
技术先进是安全的有效保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也要兼顾经济效益。
本条提出的各项要求是对石油库设计提出的原则要求。
设计单位和具体设计人员在设计石油库时,应严格执行本规范的具体规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达到条文中提出的要求。
1.0.2 本条规定了《石油库设计规范》的适用范围和不适用范围。
1 本次修订对《石油库设计规范》的适用范围做了如下改变:1)增加了“改建石油库”的设计,也应遵循本规范的规定;2)把总容量小于500m3的小型石油库纳入到本规范适用范围之中。
2 与1984年版《石油库设计规范》相比,本规范不适用范围有如下变化:1)取消了使用期限少于5年的临时性石油库和生产装置内部的储油设施的设计不适用范围的规定;2)增加了石油化工厂厂区内、长距离输油管道和油气田油品储运设施的设计为不适用范围。
3 上述变化有以下情况或理由。
l)建设部关于本次对《石油库设计规范》、《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的修订文件中,同意把小型石油库的有关内容并入《石油库设计规范》中,这样既完善了《石油库设计规范》标准的内容,方便使用,也避免了大小油库两个标准的不协调、不一致之处;2)使石油库改建部分工程也有规范可以遵循;3)相关部门或行业的标准逐步健全,使得这些部门和行业的工程建设有了可遵循的国家标准规范。
这样,石油化工厂厂区内、长距离输油管道和油气田的油品储运设施的设计不再使用本规范;4)出于对安全的考虑,使用期限少于5年的临时性石油库也应该受标准规范的制约;5)本规范己不再适用于石油化工厂厂区内油品储运设施的设计,生产装置内部储油设施的设计使用规范的问题己不是本规范应该提及的问题了。
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22一、总则1.1 本规范的编制依据、适合范围和基本原则1.1.1本规范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结合我国石油库几十年来的设计、建设、管理经验,借鉴了发达工业国家的相关标准,编制而成的。
1.1.2本规范适合于新建、扩建、改建石油库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本规范也适合于液体化工品库的设计、施工和验收,但应根据液体化工品的特性和危(wei)险性,参照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调整。
1.1.3石油库设计应遵循安全、经济、合理、先进、环保的原则,满足生产和使用的需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1.2 术语和定义本规范中使用的术语和定义见附录A。
1.3 编制依据GB 50016-2022 建造设计防火规范GB 50028-2022 城市燃气设计规范GB 50033-2022 建造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34-2022 建造电气设计规范GB 50041-2022 锅炉房设计规范GB 50045-1995 高层民用建造设计防火规范GB 50053-2022 建造电气装置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GB 50054-2022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2022 高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7-2022 建造抗雷设计规范GB 50058-2022建造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桥架及线槽安装技术标准GB 50160-202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87-2022 工业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设计规范GB 50191-2022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2-2002 建造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203-2022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十六、采暖通风16.1 设计原则16.1.1石油库采暖通风系统应满足生产和使用的需要,保证人员的健康和安全,节约能源,防止污染。
16.1.2石油库采暖通风系统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参照G BJ1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相关标准进行设计。
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22一、总则1.0.1 本规范适合于石油、液体化工品库的设计。
1.0.2石油库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和管理,保证安全、经济、合理和环保。
1.0.3石油库的设计应根据储存品种、数量、质量、供需关系、运输方式、地区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库址选择、库区布置、储罐类型、工艺流程、装卸方式、消防安全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优化选择。
1.0.4石油库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节能减排的要求,采用节能环保的技术和设备,合理利用资源,减少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1.0.5石油库的设计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火灾、爆炸、泄漏等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1.0.6石油库的设计应考虑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的影响,采取必要的抗震、防洪、防雷等措施,提高石油库的抗灾能力。
二、术语2.0.1 石油库指用于储存石油及其制品或者液体化工品的场所,包括储罐区、装卸区、泵站区、管道区等设施。
2.0.2 储罐指用于储存石油及其制品或者液体化工品的容器,包括固定顶储罐、浮顶储罐、球形储罐等类型。
2.0.3 易燃液体指在标准大气压下闪点低于60℃的液体,如汽油、溶剂油等。
2.0.4 可燃液体指在标准大气压下闪点不低于60℃且不高于93℃的液体,如柴油、煤油等。
2.0.5 液体化工品指具有腐蚀性、毒性或者其他危害性的液态化学品,如硫酸、氨水等。
2.0.6 装卸指将石油及其制品或者液体化工品从运输工具(如轮船、火车车皮、汽车罐车等)装入或者卸出储罐的过程。
2.0.7 泵站指用于输送石油及其制品或者液体化工品的泵及其附属设备所在的场所。
2.0.8 库区指按照功能或者地理位置划分的石油库内部的区域,如储罐区、装卸区、泵站区等。
三、基本规定(1)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2)节能环保,合理利用资源;(3)科学规划,优化布局;(4)先进适合,经济合理。
3.0.2 石油库的设计应符合本规范及下列标准的规定:(1)GB 50160-2022《火灾危(wei)险性分类及火灾分区规范》;(2)GB 50183-202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3)GB 50187-2022《建造电气设计防火规范》;(4)GB 50222-1995《建造防雷设计规范》;(5)GB 50223-2022《建造给水排水设计规范》;(6)GB 50226-1995《建造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7)GB 50231-2022《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8)GB 50235-1997《钢制压力容器设计规范》;(9)GB 50236-2022《场焊钢质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10)GB 50242-2002《建造消防设施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11)GB 50243-2002《建造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12)GB 50254-2022《低压配电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3)GB 50255-2022《高压配电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4)GB 50256-2022《电力电缆路线施工及验收规范》;(15)GB 50257-2022《电力电缆桥架施工及验收规范》;(16)GB 50303-2022《建造节能设计标准》;(17)GB 50333-2022《城市轨道交通环境振动与噪声控制标准》;(18)GB 50343-2022《建造给水排水系统节能设计标准》;(19)GB 50367-2022《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设计通则》;(20)其他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4库址选择4.0.1石油库的库址选择应根据建设规模、地域环境、油库各区的功能及作业性质、重要程度,以及可能与邻近建(构)筑物、设施之间的相互影响等,综合考虑库址的具体位置,并应符合城镇规划、环境保护、防火安全和职业卫生的要求,且交通运输应方便。
4.0.2企业附属石油库的库址,应结合该企业主体建(构)筑物及设备、设施统一考虑,并应符合城镇或工业区规划、环境保护和防火安全的要求。
4.0.3石油库的库址应具备良好的地质条件,不得选择在有土崩、断层、滑坡、沼泽、流沙及泥石流的地区和地下矿藏开采后有可能塌陷的地区。
4.0.4一、二、三级石油库的选址,不得选在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及以上的地区。
4.0.5一级石油库不宜建在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Ⅳ类场地地区。
4.0.6覆土立式储罐区宜在山区或建成后能与周围地形环境相协调的地带选址。
4.0.7石油库应选在不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带;当不可避免时,应采取可靠地防洪、排涝措施。
4.0.8一级石油库防洪标准应按重现期不小于100年设计;二、三级石油库防洪标准应按重现期不小于50年设计;四、五级石油库防洪标准应按重现期不小于25年设计。
4.0.9石油库的库址应具备满足生产、消防、生活所需的水源和电源的条件,还应具备污水排放的条件。
5库区布置5.1总平面布置5.1.1石油库的总平面布置,宜按储罐区、易燃和可燃液体装卸区、辅助作业区和行政管理区分区布置。
石油库各区内的主要建(构)筑物或设施,宜按表5.1.1的规定布置。
5.1.4储罐应集中布置。
当储罐区地面高于邻近居民点、工业企业或铁路线时,应加强防止事故状态下库区易燃和可燃液体外流的安全防护措施。
5.1.5石油库的储罐应地上露天设置。
山区和丘陵地区或有特殊要求的可采用覆土等非露天方式设置,但储存甲B类和乙类液体的卧式储罐不得采用罐式方式设置。
地上储罐、覆土储罐应分别设置储罐区。
5.1.9同一储罐区内,火灾危险性类别相同或相近的储罐宜相对集中布置。
注: 表中总容量系指石油库储油罐旳公称容量和桶装油品设计寄存量之总和。
第二章库址选择第条石油库旳库址,应选在交通以便旳地方。
以铁路运送为主旳石油库,应靠近有条件接轨旳地方;以水运为主旳石油库,应靠近有条件建没装卸油品码头旳地方。
第条储存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等大宗油品旳石油库旳库址选择,应考虑产、运、销旳关系和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旳油品运送流向。
第条为城镇服务旳商业石油库旳库址,在符合城镇环境保护与防火安全规定旳条件下,应靠近城镇。
第条企业附属石油库旳库址选择,应结合该企业主体工程统一考虑,并应符合城镇或工业区规划、环境保护与防火安全旳规定。
第条石油库旳库址应具有良好旳地质条件,不得选在有土崩、断层、滑坡、沼泽、流沙及泥石流旳地区和地下矿藏开采后有也许塌陷旳地区。
人工洞石油库旳库址,应选在地质构造简朴、岩性均一、石质坚硬与不易风化旳地区,并宜避开断层和密集旳破碎带。
第条一、二级石油库旳库址,不得选在地震基本烈度九度及以上旳地区。
第条当库址选定在靠近江河、湖泊或水库旳滨水地段时,库区场地旳最低设计标高,应高于计算最高洪水位0.5米。
当有防止石油库受淹旳可靠措施,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库址亦可选在低于计算最高洪水位旳地段。
计算最高洪水位采用旳洪水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一、二级石油库不应低于1/50(即五十年一遇);二. 二、四级石油库不应低于1/25(即二十五年一遇)。
第条石油库旳库址,应具有满足生产、消防、生活所需旳水源和电源旳条件,还应具有排水旳条件。
第条石油库与周围居住区、工矿企业、交通线等旳安全距离,不得不不不大于表旳规定。
第条石油库与飞机场旳距离,应符合各级机场对净空旳规定。
表石油库与周围居住区、工矿企业、交通线等旳安全距离(米)注①序号1─7旳距离,应从石油库旳油罐区或装卸区算起,有防火堤旳油罐区应从防火堤中心线算起,无防火堤旳地下油罐应从油罐壁算起。
装卸区应从建筑物或构筑物算起。
序号8旳距离应从石油库围墙算起。
4库址选择4.0.1石油库的库址选择应根据建设规模、地域环境、油库各区的功能及作业性质、重要程度,以及可能与邻近建(构)筑物、设施之间的相互影响等,综合考虑库址的具体位置,并应符合城镇规划、环境保护、防火安全和职业卫生的要求,且交通运输应方便。
4.0.2企业附属石油库的库址,应结合该企业主体建(构)筑物及设备、设施统一考虑,并应符合城镇或工业区规划、环境保护和防火安全的要求。
4.0.3石油库的库址应具备良好的地质条件,不得选择在有土崩、断层、滑坡、沼泽、流沙及泥石流的地区和地下矿藏开采后有可能塌陷的地区。
4.0.4一、二、三级石油库的选址,不得选在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及以上的地区。
4.0.5一级石油库不宜建在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Ⅳ类场地地区。
4.0.6覆土立式储罐区宜在山区或建成后能与周围地形环境相协调的地带选址。
4.0.7石油库应选在不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带;当不可避免时,应采取可靠地防洪、排涝措施。
4.0.8一级石油库防洪标准应按重现期不小于100年设计;二、三级石油库防洪标准应按重现期不小于50年设计;四、五级石油库防洪标准应按重现期不小于25年设计。
4.0.9石油库的库址应具备满足生产、消防、生活所需的水源和电源的条件,还应具备污水排放的条件。
5库区布置5.1总平面布置5.1.1石油库的总平面布置,宜按储罐区、易燃和可燃液体装卸区、辅助作业区和行政管理区分区布置。
石油库各区内的主要建(构)筑物或设施,宜按表5.1.1的规定布置。
5.1.4储罐应集中布置。
当储罐区地面高于邻近居民点、工业企业或铁路线时,应加强防止事故状态下库区易燃和可燃液体外流的安全防护措施。
5.1.5石油库的储罐应地上露天设置。
山区和丘陵地区或有特殊要求的可采用覆土等非露天方式设置,但储存甲B类和乙类液体的卧式储罐不得采用罐式方式设置。
地上储罐、覆土储罐应分别设置储罐区。
5.1.9同一储罐区内,火灾危险性类别相同或相近的储罐宜相对集中布置。
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144库址选择Ⅳ类场地地区。
5库区布置5.1总平面布置Ⅰ、Ⅱ级毒性液体的储罐罐组宜远离人员集中的场所布置。
1甲、乙、丙A类液体泵站应布置在地上立式储罐的防火堤外;2丙B类液体泵、抽底油泵、卧式储罐输送泵和储罐油品检测用泵,可与储罐露天布置在同一防火堤内;5.2库区道路1 覆土油罐区;2储罐单排布置,且储罐单罐容量不大于5000m3的地上罐组;3四、五级石油库储罐区。
1石油库应设与公路连接的库外道路,其路面宽度不应小于相应级别石油库储罐区的消防车道。
2.石油库通向库外道路的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2处,且宜位于不同的方位。
受地域、地形等条件限制时,覆土油罐区和四、五级石油库可只设1处车辆出入口。
3储罐区的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2处,且应位于不同的方位。
受地域、地形等条件限制时,覆土油罐区和四、五级石油库可只设1处车辆出入口。
储罐区的车辆出入口宜直接通向库外道路,也可通向行政管理区或公路装卸区。
4行政管理区、公路装卸区应设直接通往库外道路的车辆出入口。
1石油库四周应设高度不低于2.5m的实体围墙。
企业附属石油库与本企业毗邻一侧的围墙高度可不低于1.8m。
2山区或丘陵地带的石油库,当四周均设实体围墙有困难时,可只在漏油可能流经的低洼处设实体围墙,在地势较高处可设置镀锌铁丝网等非实体围墙。
3石油库临海、临水侧的围墙,其1m高度以上可为铁栅栏围墙。
4..行政管理区与储罐区、易燃和可燃液体装卸区之间应设围墙。
当采用非实体围墙时,围墙下部0.5m高度以下范围内应未实体墙。
5围墙不得采用燃烧材料建造,围墙实体部分的下部不应留有孔洞(集中排水口除外)。
6储罐区6.1地上储罐1内浮顶应采用金属内浮顶,且不得采用浅盘式或敞口隔舱式内浮顶。
2储存Ⅰ、Ⅱ级毒性液体的内浮顶储罐和直径大于40m的储存甲B、乙A类液体的内浮顶储罐,不得采用用易熔材料制作的内浮顶。
3直径大于48m的内浮顶储罐,应选用钢制单盘式或双盘式内浮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石油库设计规范CodefordesignofoildepotGB50074-2002条文说明1.0.11.0.21122与1)23l)建设部关于本次对《石油库设计规范》、《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的修订文件中,同意把小型石油库的有关内容并入《石油库设计规范》中,这样既完善了《石油库设计规范》标准的内容,方便使用,也避免了大小油库两个标准的不协调、不一致之处;2)使石油库改建部分工程也有规范可以遵循;3)相关部门或行业的标准逐步健全,使得这些部门和行业的工程建设有了可遵循的国家标准规范。
这样,石油化工厂厂区内、长距离输油管道和油气田的油品储运设施的设计不再使用本规范;4)出于对安全的考虑,使用期限少于5年的临时性石油库也应该受标准规范的制约;5)本规范己不再适用于石油化工厂厂区内油品储运设施的设计,生产装置内部储油设施的设计使用规范的问题己不是本规范应该提及的问题了。
1.0.3这一条规定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石油库设计规范》是专业性技术规范,其适用范围和它规定的技术内容,就是针对石油库设计而制定的,因此设计石油库应该执行《石油库设计规范》的规定。
在设计石油库时,如遇到其他标准与本规范在同一问题上作出的规定不一致的情况,执行本规范的规定。
2.0.1变。
3以下;年代2502.0.2B类,类油品2.0.3石油库内生产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耐火等级部分作了调整。
如铁路油品装卸栈桥和汽车油品装卸站台可以采用三级耐火等级,主要是针对铁路油品装卸栈桥和汽车油品装卸站台目前有相当多采用钢质结构的现状而提出的。
钢栈桥轻便美观,易于制作,但达不到二级耐火等级的要求;另一方面油品装卸栈桥(或站台)发生火灾造成严重损失的情况很少,故允许铁路油品装卸栈桥和汽车油品装卸站台耐火等级为三级是合理的。
2.0.4考虑到现在一些石油库有经营少量民用和车用液化石油气的需求,本规范在修订时增加了允许石油库储存少量液化石油气的条文。
石油库设计规范
石油库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石油库的安全和高效运营而制定的规范。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石油库设计规范:
1. 建筑设计要满足消防安全要求:石油库的建筑材料、结构和布局应该符合消防安全规范,以防止火灾发生和蔓延。
2. 容量计算:根据石油库的使用需求和储存要求,应合理计算石油库的容量,确保能够满足预期的储存量。
3. 雨水收集和处理:石油库的设计应考虑雨水的收集和处理系统,以防止雨水渗入库内,同时也要净化和处理雨水,以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4. 排水系统:石油库的排水系统应能够及时排除库内的水分,保持库内的干燥,并防止积水引起的腐蚀或损坏。
5. 防火设施:石油库应配备相应的防火设施,包括灭火器、自动喷水系统、报警系统等等,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控制火势。
6. 地面结构设计:石油库的地面应使用耐油、耐腐蚀的材料,并进行合理的排水设计,以确保地面能够承受库内的重量和防止地下水被污染。
7. 环境保护:石油库的设计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包括使用低污染材料、防止溢漏、净化废气等等。
同时还应考虑周边环境
的影响,例如远离住宅区和水源。
8. 安全设施:石油库应配备安全设施,如围墙、监控系统、防护装置等等,以确保石油库不受外部干扰和未授权人员的侵入。
9. 防雷设施:石油库应配备防雷设施,包括接闪器、避雷针等等,以保护石油库免受雷击和电磁干扰。
10. 库容检测和监测系统:石油库应配备库容检测和监测系统,以实时监测石油库内的储油量,以便做出合理的调度和储存计划。
总之,石油库的设计规范要求全面考虑安全性、环境保护和高效运营,以确保石油库的可靠性和可持续发展。
4库址选择4.0.1石油库的库址选择应根据建设规模、地域环境、油库各区的功能及作业性质、重要程度,以及可能与邻近建(构)筑物、设施之间的相互影响等,综合考虑库址的具体位置,并应符合城镇规划、环境保护、防火安全和职业卫生的要求,且交通运输应方便。
4.0.2企业附属石油库的库址,应结合该企业主体建(构)筑物及设备、设施统一考虑,并应符合城镇或工业区规划、环境保护和防火安全的要求。
4.0.3石油库的库址应具备良好的地质条件,不得选择在有土崩、断层、滑坡、沼泽、流沙及泥石流的地区和地下矿藏开采后有可能塌陷的地区。
4.0.4一、二、三级石油库的选址,不得选在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及以上的地区。
4.0.5一级石油库不宜建在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Ⅳ类场地地区。
4.0.6覆土立式储罐区宜在山区或建成后能与周围地形环境相协调的地带选址。
4.0.7石油库应选在不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带;当不可避免时,应采取可靠地防洪、排涝措施。
4.0.8一级石油库防洪标准应按重现期不小于100年设计;二、三级石油库防洪标准应按重现期不小于50年设计;四、五级石油库防洪标准应按重现期不小于25年设计。
4.0.9石油库的库址应具备满足生产、消防、生活所需的水源和电源的条件,还应具备污水排放的条件。
5库区布置5.1总平面布置5.1.1石油库的总平面布置,宜按储罐区、易燃和可燃液体装卸区、辅助作业区和行政管理区分区布置。
石油库各区内的主要建(构)筑物或设施,宜按表5.1.1的规定布置。
5.1.4储罐应集中布置。
当储罐区地面高于邻近居民点、工业企业或铁路线时,应加强防止事故状态下库区易燃和可燃液体外流的安全防护措施。
5.1.5石油库的储罐应地上露天设置。
山区和丘陵地区或有特殊要求的可采用覆土等非露天方式设置,但储存甲B类和乙类液体的卧式储罐不得采用罐式方式设置。
地上储罐、覆土储罐应分别设置储罐区。
5.1.9同一储罐区内,火灾危险性类别相同或相近的储罐宜相对集中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