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与锁定接骨板钉系统在股骨骨折应用中的有限元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4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干多段复杂骨折6例的临床体会目的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干多段复杂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2012年3月~2014年2月收治股骨干多段复杂骨折6例,均采用切开复位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
结果平均手术时间 1.5h(1~2.5h),出血量600ml (300~800ml),平均骨折愈合时间4.5个月(4~6个月)。
所有病例随访6~12个月, 平均9个月, 术后未出现伤口感染、骨不愈合、内固定松动、断裂、关节僵直等并发症。
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符合骨折生物力学固定的特性,在治疗股骨多段复杂骨折上具有操作简单、适应性广(内固定系统长度可随意调节)、临床疗效满意的特点,是股骨干多段粉碎骨折治疗的一种新选择。
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标签:桥接内固定系统;股骨;多段复杂骨折股骨干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6%[1]。
我院处在重工业地区,因工业创伤及交通事故致股骨干多段复杂骨折较多见。
此类骨折类型复杂,骨折粉碎或多段骨折合并粉碎,肢体短缩畸形严重,多伴有软组织损伤,治疗难度较大。
以往在固定装置选择上,一般方式包括髓内钉、钢板系统以及外固定架等。
有时不得已使用两块钢板固定,每种方式各有优势及缺点[1]。
髓内钉及钢板存在手术创伤大、出血多、复位困难、螺钉固定点角度及方向不可挪动等弊端,最大障碍是内固定物长度不够,无法全长固定骨折两端,出现术后内固定不可靠,骨折延迟愈合,无法早期功能锻炼,致关节僵直等并发症出现[2]。
外固定长度合适,但会出现针道感染、影响功能锻炼等诸多问题。
基于AO内固定的治疗理念,我院2012年3月~2014年2月,使用桥接组合式骨折内固定装置,治疗股骨干多段粉碎骨折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2年3月~2014年2月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干复杂骨折共6例,均为男性;年龄26~42岁,平均38岁。
致伤原因:车祸伤2例,高处坠落伤1例,工业重物砸伤3例。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与锁定接骨板治疗成人肱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疗效比较张奇侠,何晖,张亚忠,黄健林,刘凯顺,黎旭军,刘文涛(梧州市中医医院,广西梧州543004)摘要:[目的]比较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和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37例手术治疗的肱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19例予骨折切开复位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18例予骨折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与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组的术后骨折线消失时间短于锁定接骨板组(P <0.05);两组患者肩、肘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肱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疗效与锁定接骨板相近,其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无明显优势,但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具有可随意塑形应对复杂骨折、个性化适应肱骨远端解剖结构以及骨折愈合快等优点,适合在临床应用。
关键词:肱骨骨折;骨折固定术;桥接式内固定;锁定接骨板中图分类号:R68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441(2020)03-0011-05收稿日期:2020-04-15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计委科研课题(编号:Z20170942);梧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编号:201702106)第一作者简介:张奇侠(1982—),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骨关节创伤与手足显微修复通信作者:何晖(1971—),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骨关节创伤与运动医学;E-mail :*****************肱骨下段骨折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多见的骨折类型,约占全身骨折的3%,多发于青壮年[1]。
在现今车祸损伤及高处坠落损伤等高能量损伤越发常见的状况下,肱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骨盆骨折中的应用梁洞明【摘要】目的观察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对于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骨盆骨折提供理疗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该院接收治疗的骨盆骨折患者1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使用桥接组合式的内固定系统对其实施治疗,同时分析患者手术所需要的时间、手术实施过程中的出血量以及骨折复位效果等.结果此次研究的10例患者手术时间90~200min,出血量为200~1000ml,随机访问4个月~1年,此次研究所选取的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没有1例出现切口感染现象或者深静脉血栓等相关并发症,另外研究最终结果表明患者骨折全部治疗愈合,不但不存在延迟愈合的情况,同时也没有畸形愈合.结论桥接组合式的内固定系统使用在骨盆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其具有治疗灵活性较高、固定效果相对较为可靠及并发症的出现率相对较低等优点.早期的愈合往往效果非常好,而对于远期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则需要未来长时间的考察.【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工程》【年(卷),期】2016(024)006【总页数】3页(P104-106)【关键词】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骨盆骨折;内固定【作者】梁洞明【作者单位】广西省桂林市兴安界首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三科五区,广西兴安5413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3所谓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实际上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现象,占骨盆骨折的三分之一左右[1]。
该种类型的骨折非手术的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一般会伴随疼痛、功能障碍等,而临床研究显示手术治疗是现阶段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主要方法[2]。
而在手术治疗中,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则又是手术治疗中的主要手术方法,其中该方法的很多观点是现阶段部分手术所不具备的。
本文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本院接收治疗的骨盆骨折患者1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析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对于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器械结构所谓桥接组合式的内固定系统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设备,由多个装置连接组合而成,该种装置一般可以根据连接棒的直径分为多个类型,有2.5,3.0,4.0,5.0以及6.0这几种,此次研究使用的为3.0以及4.0规格的。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刘其兴;李绍波;赵剑波;何宁;李超;赵浩东【摘要】目的观察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采取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天津市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治疗锁骨中段骨折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3例,女性6例;年龄14~63岁,平均42.9岁;道路交通伤2例,摔伤17例.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情况及术后3个月患肩关节Neer评分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60~105min,平均72.4min;术中出血量30~70mL,平均50.3mL.19例患者随访6~18个月,平均12.3个月;骨折端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3个月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标准评估:优18例,良1例;优良率100%.随访期间未见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操作简单,临床治疗效果满意,是锁骨中段骨折可靠治疗方式之一.【期刊名称】《创伤外科杂志》【年(卷),期】2018(020)012【总页数】3页(P900-902)【关键词】锁骨骨折;内固定;接骨板;疗效【作者】刘其兴;李绍波;赵剑波;何宁;李超;赵浩东【作者单位】671000 云南大理,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671000 云南大理,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671000 云南大理,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671000 云南大理,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671000 云南大理,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671000 云南大理,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1锁骨骨折多由暴力造成,在人体全身骨折中占2.6%~4.0%[1],其中锁骨中段最易出现骨折。
临床上对于锁骨中段骨折,尤其是对于粉碎性或者移位明显的骨折患者,多建议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2]。
目前,临床上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方式仍以传统的普通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最常用,但此方法术后易出现内固定物松动,骨折断端固定不牢靠的风险,此外,因软组织及骨膜术中破坏较大容易导致骨折端不愈合[3]。
Mod Diagn Treat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Jul30(14)・2459・锁定加压钢板系统与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简单肱骨干骨折的效果比较李国庆,车滨业,卓瑞立,冯纪川,刘洪瑞,陈兴民(濮阳市油田总医院骨二科,河南濮阳457001)摘要:目的比较研究在治疗简单肱骨干骨折中应用锁定加压钢板系统与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5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锁定加压钢板系统)和观察组(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各25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0.05);两组在术后肩、肘关节功能评分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在治疗简单肱骨干骨折中应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效果显著,具有操作简单、愈合快的优点,值得推广。
关键词:锁定加压钢板系统;新型内固定系统;肱骨干骨折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8174(2019)14-2459-02肱骨干骨折主要是指发生在肱骨外科颈以下2cm至肱骨髒上2c m之间的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⑴。
目前临床上对于肱骨干骨折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内固定的材料有很多种,主要有钢板固定、外固定支架以及髓内钉系统。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治疗中的固定材料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在对肱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锁定加压钢板系统由于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较好的固定强度,因而是目前手术治疗的手段固定材料。
然而,这一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扩大接触面以进行充分固定,进而会对骨外膜以及骨折端的血供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影响患者的愈合⑵。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内固定系统。
本研究以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锁定加压钢板系统与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治疗效果。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简单肱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
桥接组合式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比较张舜【摘要】目的:研究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月我院股骨干骨折患者78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桥接组和锁定加压组,每组39例.桥接组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锁定加压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随访6个月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桥接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锁定加压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锁定加压组(P<0.05);桥接组优良率为94.87%(37/39),与锁定加压组87.18%(34/39)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生活质量均显著改善,且桥接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锁定加压组(P<0.05);桥接组并发症发生率5.13%(2/39),明显低于锁定加压组23.08%(9/39)(P<0.05).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效果良好等优点,可为临床治疗股骨干骨折提供一种新途径.【期刊名称】《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年(卷),期】2018(018)011【总页数】3页(P79-81)【关键词】股骨干骨折;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骨折愈合时间【作者】张舜【作者单位】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商丘47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3股骨属人体中最长、最结实骨骼,主要功能是负责支撑人体质量,其骨折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5%,是临床最常见骨折类型之一,且以粉碎性骨折居多。
近年交通事故频发,股骨干骨折发病率有显著攀升趋势[1]。
目前,临床治疗股骨干骨折手段为锁定钢板、髓内钉及外固定支架等,但各有优缺点[2]。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被逐渐应用于骨折疾病治疗中,效果优良。
为进一步观察该治疗手段于股骨干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股骨干骨折患者78例,分组研究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年第18卷第63期 87·临床研究·0 引言股骨是人体中最结实的长骨,股骨干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骨折以粉碎性骨折更常见。
本次研究为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5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11例,年龄18~66岁,平均(44.75±14.96)岁。
对照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为A型者9例,B型7例,C型9例。
观察组股骨粗隆间骨折为A型者8例,B型10例,C型7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所有患者均采取全麻,患者取仰卧位,将患肢垫高,C臂X光机闭合复位。
术后均常规监测血红蛋白(Hb)。
术后48h嘱患者床上锻炼股四头肌,根据恢复情况拔除引流管。
术后2周拆线,拆线后可根据具体情况行不负重下地锻炼。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措施的基础上接受桥接系统内固定术治疗,患者接受外侧局部切开,根据骨折的位置选择合适的模块和连接棒。
骨折复位困难的患者接受后外侧切口,从骨折中心部位切开,暴露骨折端,彻底清理断端,并于直视下复位。
骨折断端两侧至少使用3枚螺钉固定。
对照组患者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根据骨折面的跨度选择钢板长度,骨折断端两侧至少使用3枚螺钉固定。
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74.92±11.57)min、(348.50±30.08)mL和(13.1±2.03)d,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01.59±12.63)min、(412.91±20.06)mL和(20.1±1.57)d。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对比分析陈鑫磊;许超;谢兵;薛鹏;王树相【摘要】目的通过对锁骨中段骨折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方式,比较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与锁定加压钢板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11月间淄博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锁骨中段骨折患者31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9例;年龄23~61岁.根据内固定方式分为两组:(1)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组(桥接组):共15例,男性12例,女性3例;年龄29~61岁,平均44.67岁.(2)锁定加压钢板组(锁定钢板组):共16例,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23~60岁,平均45.19岁.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相关并发症、肩关节Constant评分,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85个月.结果两组患者伤口均无感染及不愈合等并发症,均为一期愈合.桥接组中骨折均骨性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锁定钢板组中有2例男性患者分别在术后28 d及36 d出现钢板断裂.两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桥接组骨折愈合时间为(20.60±2.41)周,显著短于锁定钢板组的(24.07±3.8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锁骨中段骨折,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固定效果比锁定钢板更好,能减少对骨折端血供的破坏,利于骨折愈合.【期刊名称】《创伤外科杂志》【年(卷),期】2018(020)009【总页数】4页(P679-682)【关键词】锁骨骨折;内固定系统;锁定加压钢板【作者】陈鑫磊;许超;谢兵;薛鹏;王树相【作者单位】255000 山东,淄博市中心医院;255000 山东,淄博市中心医院;255000 山东,淄博市中心医院;255000 山东,淄博市中心医院;255000 山东,淄博市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1锁骨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骨折类型,往往由直接外力所致,其中青壮年的锁骨骨折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新型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多节段骨折疗效分析目的探讨一种新型内固定系统-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多节段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采用桥接组合式骨折内固定装置治疗的18例股骨干多节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18例患者获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手术时间1.5~3.0 h(平均2.0 h)、出血量200~500 mL (平均300 mL)、骨折愈合时间4.0~6.0个月(平均4.5个月)。
随访期间未见伤口感染、骨不愈合、内固定松动、断裂等严重并发症。
sander肢体功能评价:优15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4%(17/18)。
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是一种新型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干多节段骨折疗效满意。
标签: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股骨;骨折股骨干多节段骨折是一种严重骨折,多由高能量损伤引起,其固定方式包括髓内钉、桥接钢板、微创固定系统等[1]。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改进,微创及生物学接骨理念得到矫形外科医生的一致认可[2],桥接组合式骨折内固定装置是一种新型内固定系统[3-4]。
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科采用桥接组合式骨折内固定装置治疗18例股骨干多节段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0岁。
致伤原因:车祸伤11例、高处坠落伤6例、摔伤1例。
骨折AO分型均为AO 32C型。
手术距受伤时间5~14 d,平均时间7 d。
1.2器械结构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由我院熊鹰教授设计[5],主要包括连接块、连接棒、固定螺钉、锁定螺钉组成。
连接块内部设有平行于固定块平面的连接勾,与连接棒滑动配合;垂直于连接块主平面设有螺钉孔,连接槽与螺钉帽局部交叉;固定螺钉或锁定螺钉与螺钉孔配合,螺钉之锥帽紧压于连接棒上。
1.3方法采取全身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患者仰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