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耐密宜机收玉米新品种生物育种与产业化研究——山东省服务业创新团队项目计划书
- 格式:docx
- 大小:39.38 KB
- 文档页数:18
高产早熟耐密抗倒伏宜机收玉米新品种‘京农科728’的选育与配套技术研究作者:段民孝,赵久然,李云伏,王元东,邢锦丰,张华生,刘新香,等来源:《农学学报》 2015年第2期段民孝,赵久然,李云伏,王元东,邢锦丰,张华生,刘新香,刘春阁,张雪原,张春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北京100097)摘要:为实现中国粮食增产500 亿kg,玉米作为中国粮食增产的主力军,选育并应用优良玉米新品种是提高玉米单产保证总产持续增加的主要途径。
通过利用玉米优异资源为基础,集成“高大严”、IPT、DH等多种育种方法,进行选育优良自交系和杂交种研究。
以自育优良自交系‘京MC01’为母本,‘京2416’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玉米新品种‘京农科728’。
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耐密植,抗倒伏,综合抗性好,产量高,增产潜力大,稳产性好,脱水快,早熟,适宜机械化收获。
该品种于2012 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玉2012003),2014 年通过北京市审定(京审玉2014006),适宜在北京、天津两市,河北省的唐山、廊坊、保定北部、沧州中北部夏玉米种植区种植。
该品种的种子生产技术简便,产量高,降低生产成本。
在生产中结合科学管理,提高单产,带动总产增加,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基础。
关键词:玉米;高产;早熟;密植;抗倒伏;机械化收获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4-06660 引言玉米已成为中国第一大作物,2013 年总产达到2.1775 亿t,实现了2004 年以来的十连增,是中国粮食增产的主力军,贡献率超过50%[1]。
根据国务院《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发展规划2008—2020 年》所制定的《全国新增1000 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玉米承担53%的增产份额[2]。
鉴于土地资源有限,通过提高单产来保持玉米持续增产是唯一途径。
自20世纪70 年代以来,中国玉米已经经历了四至五轮的品种更替,选用良种对单产提高的贡献率近50%[3]。
2016年山东省服务业创新团队项目计划书申请单位名称:团队领军人姓名:项目名称:高产耐密宜机收玉米新品种生物育种与产业化研究起止年限:山东××种业有限公司2016年9月—1—第一章项目意义和必要性一、国内外发展现状玉米是全球种植范围最广、产量最大的谷类作物,居三大粮食作物之首。
我国是玉米生产和消费大国,播种面积、总产量、消费量仅次于美国,均居世界第二位。
近年来,我国玉米生产发展势头良好,总体上保持了产需平衡的格局,但产量年际波动较大。
2004—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共增产2810亿斤,其中玉米增产1539亿斤、占55%,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已进入玉米消费快速增长阶段。
但是,目前我国玉米生产面临的制约因素也很多,特别是玉米种业发展相对落后,突破性优良品种较少,原创自交系水平低,育成品种同质化严重,高产、优质、多抗、广适、耐密宜机收的优良品种相对较少,与国外一些优势品种相比,国内大部分玉米品种不适宜密植和机械化作业,玉米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偏低,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着我国玉米生产的发展。
在我国粮食安全战略中,玉米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到2015年,我国玉米需求约为2.2亿吨,2020年将达到2.5亿吨,未来的玉米供需矛盾突出,玉米缺口很大。
抓好玉米生产,就抓住了粮食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
如何挖掘生产潜力、加快玉米发展、保持玉米能够基本自给,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一件大事。
二、项目的意义解决我国玉米供需矛盾的一个最重要途径就是大力发展我国玉—2—米种业,通过产业的发展促进玉米生产,通过高产耐密宜机收优良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推广和配套栽培技术服务,提高玉米单产水平,增加有效供给,缓解供需矛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近几年,我国高度重视玉米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新型种业体系建设,2011年国务院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中强调指出“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和“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全面提升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2014年国务院(国发[2014]26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生产性服务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中指出“鼓励农业企业”和涉农服务机构重点围绕提高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完善农副产品流通体系”。
山东XX国家杂交玉米育种创新基地项目建议书项目单位:山东XX种业有限公司建设地点:山东省XX县XX镇编制时间:二0—六年一月目录一、项目摘要 (1)二、项目申报单位及县农业发展概况 (2)(一)申报单位农业产业化发展概况(二)xx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概况三、项目建设目标 (3)(一)项目建设任务(二)总体思路(三)总体布局及规模(四)建成后达到的业务能力目标(五)项目建设的工程技术、工艺技术(六)质量水平、功能目标四、项目拟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12)1 、公司基本情况2、育种基地情况3、公司科研人员情况4、公司科研情况5、公司育种情况6、公司财务运行情况五、项目地点选择分析 (16)(一)选址原则(二)建设地点(三)项目场址建设条件六、项目建设内容 (19)一)生产性基础设施二)田间工程三)购置必要的设备仪器四)生产性辅助设施七、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22)八、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 (25)(一)项目建设期组织管理(二)项目建成后运行管理(三)项目预期效益(四)运行分析评价附件:1、营业执照2、县级配药资金承诺函3、自育品种证书4、高新技术企业证书5、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7 个)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7、企业信用等级证书8、同科研单位合作协议9、土地承包合同10、玉米良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批复一、项目摘要项目名称:山东xx 国家杂交玉米育种创新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山东xx 种业有限公司建设地点:山东xx 种业有限公司院内xx 县xx 镇西丑村建设内容: 项目拟在山东xx 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现有的基础上新建、扩建玉米良种研发中心、种子加工中心和标准化种子储备库。
建设内容由生产性基础设施、田间工程、生产性辅助设施和仪器设备购置四部分组成,建设规范化杂交玉米繁育中心200 亩,新建占地面积1000 m2 建筑面积4000 m2 的种子研发检验综合楼一座,新建露天种子晒场4000m2 ,改建种子恒温库300m2 ,改建种子库房2000m2 。
山东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全省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农业管理【发文字号】鲁农种植字[2010]14号【发布部门】山东省农业厅【发布日期】2010.05.06【实施日期】2010.05.0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山东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全省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鲁农种植字〔2010〕14号)有关市农业局(农委),有关县(市、区)农业局:开展高产创建,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途径。
农业部决定今年继续在全国广泛开展粮棉油高产创建活动。
按照农业部《关于印发2010年全国粮棉油高产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省厅在全省选择了玉米种植面积比较大、生产基础比较好的县(市、区)作为高产创建活动示范县。
为扎实推进高产创建活动,现将《山东省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组织落实,确保圆满完成高产创建各项任务指标,为全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〇一〇年五月六日山东省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根据农业部统一部署,按照省政府《关于创建玉米千斤省的意见》要求,为继续扎实推进全省2010年玉米高产创建工作,确保项目任务指标圆满完成,现制定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的意义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大力推广玉米高产综合配套技术是我省发展玉米生产的主要途径。
大力开展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充分展示夏玉米高产优质品种及配套技术的增产潜力,提高玉米生产的科技含量,辐射带动周围地区玉米高产,对于尽快实现夏玉米亩产千斤省总体目标,弥补玉米供需缺口、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内容与任务目标(一)实施“十、百、千、万”高产示范工程。
以示范推广“一增四改”技术为核心,在63个县(市、区)开展“十、百、千、万”玉米高产创建活动。
每县(市、区)建1~2处万亩示范基地,作为核心示范区,完整实施“十、百、千、万”玉米高产示范工程。
十亩高产攻关田亩产量指标900公斤,百亩示范方亩产量指标800公斤,千亩示范方亩产量指标700公斤,万亩示范方亩产量指标600公斤。
玉米育种创新实施方案范文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玉米育种方法在适应气候变化、提高产量和抗病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为了推动玉米育种的创新,制定实施一套科学合理的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玉米遗传资源的收集和保护工作。
通过对全国各地不同地区的玉米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和收集,建立玉米遗传资源库,充分挖掘和利用玉米的遗传多样性,为玉米育种提供更为丰富的遗传资源。
其次,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加快玉米育种的进程。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向玉米中导入抗病虫害的基因,提高玉米的抗逆性和产量。
同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可以加快育种过程,降低育种成本,提高育种效率,为玉米育种注入新的活力。
另外,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玉米育种的数字化平台。
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不同品种的适应性和抗性,为育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育种信息的共享和交流,促进育种研究的合作与创新。
最后,加强对玉米育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玉米育种人才队伍,提高他们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为玉米育种的创新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同时,引进国外优秀的玉米育种专家和团队,借鉴国外先进的育种理念和技术,加快我国玉米育种的创新步伐。
综上所述,玉米育种的创新实施方案需要从资源收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实施。
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促进玉米产业的发展,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希望各级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能够共同努力,共同推动玉米育种的创新,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玉米新品种天泰33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彭美祥;冯尚宗;刘宁;孔金花;赵桂涛;王世伟【摘要】天泰33是山东天泰种业有限公司以PC58(来源于掖107×齐319)为母本,PC68(来源于巴西杂交种)为父本而育成的玉米新品种,具有株型半紧凑、籽粒深、结实性好、不秃尖、抗病性好、品质好、生育期适中,产量高等优点.在多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总结出其高产栽培技术,即精选良种、精细整地、足墒播种、配方平衡施肥、合理密植、精细管理、适期晚收等措施,以期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期刊名称】《陕西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61)002【总页数】3页(P114-116)【关键词】玉米;天泰33;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作者】彭美祥;冯尚宗;刘宁;孔金花;赵桂涛;王世伟【作者单位】临沂市种子管理站,山东临沂276004;山东省临沂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山东临沂276004;山东天泰种业有限公司,山东平邑273300;临沂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山东临沂276001;山东省临沂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山东临沂276004;山东省临沂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山东临沂276004【正文语种】中文天泰33是山东天泰种业有限公司以PC58(来源于掖107×齐319)为母本,PC68(来源于巴西杂交种)为父本而育成的玉米新品种。
该品种参加2005-2006年山东省夏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2006-2007年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综合性状和产量表现突出,品质好。
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08007号;2009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2009008号。
1.1 株型半紧凑,籽粒深、结实性好、不秃尖全株叶片数20~22片,幼苗叶鞘紫色,花丝绿色,花药淡紫色。
春播生育期129 d,株型半紧凑,株高328 cm,穗位高137 cm,果穗长筒型,穗长21 cm,穗行数16~18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9.5 g。
http ://hljnykx ・ haasep ・ cnDOI :10・ 11942/j ・ issnl002-2767・ 2021.1・ 0169黑龙江农业科学2021(1):169-171 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王俊强•优质高抗宜机收玉米新品种鹏玉14的选育[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1(1):169-171,172.优质高抗宜机收玉米新品种鹏玉14的选育王俊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摘要:为促进优质玉米品种鹏玉14的推广,本文介绍了鹏玉14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及双亲 和杂交种繁育。
鹏玉14是黑龙江大鹏农业有限公司2012年以自选系扎吉变为母本,以自选系fml04为父本组配而成。
该品种幼苗拱土能力强,成株株型半紧凑,株高260 cm,穗位高110 cm 。
籽粒容重748〜775 g-L 1,粗淀粉70. 75%〜73. 99%,粗蛋白& 69%〜11. 98%,粗脂肪4.03%〜4. 18%。
高抗大斑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
并具有优质宜机收等特点。
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120 d 左右,需>10 "C 活动积温2 400 'C 左 右。
2020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20L0019,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鹏玉14;品种选育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经、饲兼用作物,在 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3〕。
黑龙 江省作为中国粮食生产的核心区*],2018年,中国玉米种植面积为4 213万hm 2,产量约25 733万t,占当年粮食总产量的39%皈。
黑龙 江省2018年玉米种植面积为631. 7万hm 2,产量 约3 982万2〕。
优良玉米品种是保障玉米产量 的关键,针对目前黑龙江省玉米品种普遍存在收 获期籽粒含水量高和倒伏严重等不适宜机械化收 获的问题,选育多抗、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玉米品 种,是育种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0。
山东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山东省粮食增产模式攻关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农业厅•【公布日期】2014.05.20•【字号】鲁农种植字[2014]6号•【施行日期】2014.05.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粮食市场管理正文山东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山东省粮食增产模式攻关实施方案》的通知(鲁农种植字〔2014〕6号)有关市农业局(农委),各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县(市、区):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粮食增产模式攻关推进实施方案>的通知》(农办农〔2014〕19号)要求,为切实做好我省粮食增产模式攻关工作,省厅制定了《山东省粮食增产模式攻关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附件:山东省粮食增产模式攻关实施方案山东省农业厅2014年5月20日山东省粮食增产模式攻关实施方案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粮食增产模式攻关推进实施方案>的通知》(农办农〔2014〕19号)要求,为切实搞好粮食增产模式攻关,加快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的创新、集成、推广,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为全省粮食稳定增产提供有力技术支持,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一)总体思路以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强化行政推动,依靠科技进步,集成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研究开发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高产高效可持续新技术,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专业化,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促进粮食稳定增产,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二)目标任务在滕州市、汶上县、泰安市岱岳区、齐河县、临邑县5个县(市、区),按照不同产量目标、不同经营规模,示范推广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和夏玉米精量直播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模式,边集成、边示范、边完善,创出一批科学、适用、能推广的技术成果,培育一批科研生产骨干力量,打造一批高产高效示范区,为全省粮食持续稳定增产,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高产适合全程机械化玉米新品种辽玉1号朱秀森 李成军 勾千冬 张宏义 刘忠诚 秦宝军 王 冰 刘洪波 姜付俊(吉林省辽源市农业科学院,辽源136200)摘要:辽玉1号是以自选系M6663为母本、D8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耐密、抗倒伏、抗病、适合全程机械化等特点,于2020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高产;全程机械化;辽玉1号;选育;栽培技术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玉米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1]。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紧缺,农村土地向农业生产合作社和种粮大户集中,合作社规模经营,逐渐采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统一经营,以提高产量,实现玉米生产节本增效。
因此,目前市场上急需高产、适合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玉米新品种[2]。
以高产、适合全程机械化为育种目标,通过收集国内外优良育种资源,以M663为母本、D82为父本杂交,采用高密度育种技术,通过创造逆境环境,结合多年抗病育种技术,结合接种鉴定和配合力测定,选育优良玉米自交系和玉米新品种,通过多点鉴定、高级试验和网点试验选育出玉米新品种辽玉1号。
母本M663是以先玉335×PHW52为基础材料,连续自交6代选育而成。
父本D82以先玉128×Mo17为基础材料,连续自交6代选育而成。
辽玉1号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耐密植,适合全程机械化生产,2020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吉审玉20200064,是适宜吉林省玉米中熟区种植的新品种。
1 品种特征特性1.1 农艺性状 辽玉1号出苗至成熟全生育期128d,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27cm,穗位高135cm,成株叶片数21片。
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形,穗长20cm,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9.6g。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0年全省玉米生产技术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20.04.29•【字号】鲁农技字〔2020〕6号•【施行日期】2020.04.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0年全省玉米生产技术意见的通知各市农业农村局:为切实推动全省玉米产业健康稳定发展,调整优化多元种植结构,推广先进、实用、轻简的关键生产技术,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实现绿色、高质、高效生产,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会同有关单位和专家联合制定了《2020年全省玉米生产技术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落实关键技术,力争实现今年玉米丰产丰收,确保粮食安全。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2020年4月29日2020年全省玉米生产技术意见今年我省玉米生产,要继续调整优化玉米种植结构,丰富多元化种植模式,以粒用玉米为主,适度发展鲜食玉米、青贮玉米和粮饲兼用玉米;调整生产方式,从高产为主向高产、高效、绿色、高质的方向转变;坚持良种良法配套,推动农机农艺融合,降低生产成本,发挥品种高产潜力;确保“一增四改”“机械单粒精播”“适期收获”“一防双减”等成熟关键技术和主推品种的推广应用,做好“水肥一体化”“种肥精准同播”“条带旋耕”等新技术和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在玉米生产技术和品种上做到推广应用一批、示范储备一批、引进试验一批。
一、稳定粒用玉米面积,丰富玉米种植结构受异常天气影响,我省玉米生产连续两年有所波动,今年在全球新冠疫情爆发的情况下,保障我省玉米的丰产丰收,对于维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各玉米优势产区首先要保持粒用玉米面积的相对稳定,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市场容纳能力、机械服务能力、加工能力、消费能力、农民接受能力等因素,适度、稳妥发展鲜食玉米、特用玉米、青贮玉米、粮饲兼用玉米等,切忌贪新求大;面积较大的合作社或种粮大户可开展玉米与其他作物的轮作或者间作等种植模式的试验示范。
2016年山东省服务业创新团队项目计划书申请单位名称:团队领军人姓名:项目名称:高产耐密宜机收玉米新品种生物育种与产业化研究起止年限:山东××种业有限公司2016年9月—1—第一章项目意义和必要性一、国内外发展现状玉米是全球种植范围最广、产量最大的谷类作物,居三大粮食作物之首。
我国是玉米生产和消费大国,播种面积、总产量、消费量仅次于美国,均居世界第二位。
近年来,我国玉米生产发展势头良好,总体上保持了产需平衡的格局,但产量年际波动较大。
2004—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共增产2810亿斤,其中玉米增产1539亿斤、占55%,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已进入玉米消费快速增长阶段。
但是,目前我国玉米生产面临的制约因素也很多,特别是玉米种业发展相对落后,突破性优良品种较少,原创自交系水平低,育成品种同质化严重,高产、优质、多抗、广适、耐密宜机收的优良品种相对较少,与国外一些优势品种相比,国内大部分玉米品种不适宜密植和机械化作业,玉米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偏低,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着我国玉米生产的发展。
在我国粮食安全战略中,玉米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到2015年,我国玉米需求约为2.2亿吨,2020年将达到2.5亿吨,未来的玉米供需矛盾突出,玉米缺口很大。
抓好玉米生产,就抓住了粮食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
如何挖掘生产潜力、加快玉米发展、保持玉米能够基本自给,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一件大事。
二、项目的意义解决我国玉米供需矛盾的一个最重要途径就是大力发展我国玉—2—米种业,通过产业的发展促进玉米生产,通过高产耐密宜机收优良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推广和配套栽培技术服务,提高玉米单产水平,增加有效供给,缓解供需矛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近几年,我国高度重视玉米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新型种业体系建设,2011年国务院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中强调指出“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和“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全面提升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2014年国务院(国发[2014]26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生产性服务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中指出“鼓励农业企业”和涉农服务机构重点围绕提高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完善农副产品流通体系”。
为我们做好种业工作,发展种子产业,建设新型种业体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是推进我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国内外种业发展的历史证明,以突破性优良品种为标志的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是种业发展的基础和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只有快速提升我国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支撑我国现代农作物的快速发展,提升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的升级改造,对发展我国农业服务业大有裨益。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能够加速将企业培养成现代化、规模化、创新型的龙头民族企业,改变目前山东玉米生产中郑单958、先玉335及其衍生品种数量和推广面积占据主导地位,而创新型新品种储备严重不足的局面。
通过品种持续创新和探索农业服务新模式,能—3—够提升农业服务业发展水平,满足多元化的生产和市场需求,打通玉米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整个产业链条,实现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目标。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该项目属于第一类“鼓励类”中第一项“农业”第8条“动植物(含野生)优良品种选育、繁育、保种和开发;生物育种;种子生产、加工、贮藏及鉴定”,为国家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项目的建设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国是世界玉米生产第二大国,同时也是出口大国,玉米生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近几年,由于玉米品种品质较差,质量差的玉米出现了卖难和大量积压的情况,而需要花费大量外汇从国外购置优质专用玉米满足国内玉米加工需求,影响到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而主推玉米品种大都不适宜机械化直接脱粒收获,增加了玉米生产成本,不利于农民增收,已成为制约我国玉米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该项目通过自主研发与“产学研”相结合,定向培育高产优质耐密宜机收的玉米新品种,通过多方位服务手段,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减少生产成本,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玉米新品种培育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玉米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链条,打造集品种研发、技术推广、产品追踪、售后服务一体化的玉米生产服务—4—创新平台,提升玉米生产服务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3、项目符合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导向和山东省服务业创新团队要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发展导向中指出“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支持农业生产的信息技术服务创新和应用,发展农作物良种繁育、农业生产、动态监测、环境监控等信息技术服务”。
山东省服务业创新团队认定管理办法和重点领域中要求“以加快服务业与工农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链向两端延伸和价值链向高端提升为重点,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的创新活动”。
该团队研究方向和思路以及目标符合国家要求,符合山东省创新团队研究的重点领域。
4、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将形成从研发、育种繁育、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指导、信息服务一体化的玉米生产服务产业化新格局,可大大提高山东××种业有限公司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企业玉米生产服务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能够促进农民增收,为全省种业和农业服务业的发展探索出持续创新发展之路。
综上所述,从国家产业政策角度和企业自身长远发展角度看,该项目的建设十分必要。
—5—第二章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项目承担单位:山东××种业有限公司项目地点: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山东××种业有限公司是国家首批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中国种子行业AAA级信用企业,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
公司下辖公司2013年筹建分子育种实验室1000 m2,拥有20余台(套)分子标记试验仪器,为优异玉米种质资源的收集创新提供了实验平台。
几年来,公司坚持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道路,外聘专家、内强素质、加大科研投入、积极引进优质种质资源,致力于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
目前拥有玉米、小麦、蔬菜育种材料30000余份,已通过审(认)定玉米品种8个,小麦品种2个,并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建有长期的合作关系。
2014年公司共有43个玉米新组合和5个小麦新组合,60多个新组合参加了国家及山东、河北等11个省、市、自治区的各级区域试验。
公司还陆续承担了国家农业部、山东省科技厅、聊城市科技局等—6—下达的种子加工基地建设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科技特派员工程项目等,先后荣获“中国种子行业AAA级信用企业”、“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山东省消费者满意单位”、“山东种业十大品牌民营企业”、“山东最具发展潜力民营企业”、“聊城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聊城市农业科技创新型龙头企业”、“聊城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聊城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称号。
“鑫丰”商标连续三届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
二、公司科研成果推广情况三、公司技术人员组成公司现有企业员工108人,其中高级农艺师5人,博士3人,研究生9人,本科18人,大专以上科技人员共计44人。
几年来。
公司主要完成了以下课题的研究:《制种田砍父本试验及其增产机理研究》、《种子包衣玉米制种试验》、《杂交玉米种子生产中的质量控制》、《优质花生高产高效综合增产技术》、《提高杂交玉米种子质量和产量综合配套技术推广》、《玉米杂交种质量的程序—7—控制》;承担了山东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项,农业部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2项;近几年撰写的论文《规范质量控制程序,提高玉米种子质量》、《搞好种子质量认证,推动种子业发展》、《玉米品种齐单1号新疆制种高产技术》、《小麦良种繁育的质量管控》等10多篇分别发表在《中国种业》、《山东农业》、《种子世界》、《山东科技报》等国家核心中文期刊上。
四、主要产品、工艺水平情况山东××种业有限公司是国家首批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严格按照国家《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粮食作物种子第一部分:禾谷类》(GB4404.1-2008)标准规定,做好种子的生产工作。
为保证种子质量,制订了严格的田间质量监控系统,并狠抓了规章制度落实。
公司拥有目前国内先进、可靠的种子加工、包装设备,建有高标准的实验室,并配备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检测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所生产的种子质量全部达到国标以上,在农业部连续几年的抽检中,合格率100%。
公司产品畅销鲁、冀、豫、吉、辽、京、津、皖、贑、川、渝等十七个省(市)、自治区,受到广大客户和农民朋友的好评,玉米种销售量位居全国种业前列,山东第二位。
—8——9—第三章项目主要内容及预期目标一、项目内容:1、建立分子实验室育种平台,利用分子标记辅助玉米育种技术,培育高产、耐密、宜机收玉米新品种。
2、建设农业技术推广培训平台,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打造品种研发、技术推广、产品追踪、售后服务一体化的玉米生产服务创新团队。
3、开展不同土壤肥力下玉米新品种配套的高密度机械单粒点播技术措施及适期施肥技术;建立高效的玉米新品种适应不同肥力的高密度机械单粒点播技术措施及适期施肥技术,集成玉米新品种配套生产栽培技术。
二、技术路线:该项目主要为玉米新品种研发、产业化和推广应用三个环节。
1、研发阶段研发阶段主要是通过借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单倍体技术等生物育种新技术进行玉米新品种的研发,并通过各项试验,选育出新品种。
具体研发过程如下图:—10—2、产业化阶段产业化阶段就是将培育的通过审定的新品种进行生产、加工。
各个阶段的工艺流程如下图:(1)玉米杂交种的生产其中田间管理与田间质量控制的主要要求:亲本繁育隔离500—11—米,杂交种繁育隔离300米;父(母)本田间杂珠率≤1‰,母本散粉珠率累计≤2‰,田间检验结果达到国标一级。
全程跟踪进行种子的生产、加工、包装过程的检疫、检验。
种植鉴定在人工智能温室和南繁北育站进行。
(2)种子加工3、推广应用阶段推广应用阶段主要包括种子的销售、售后技术服务与质量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