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讲解模板:股骨骨折闭合复位钢针内固定术
- 格式:ppt
- 大小:145.50 KB
- 文档页数:29
股骨颈骨折闭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一、手术指征及目的(一)手术指征•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案和治疗时机的选择,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基础疾病、活动情况、疏松情况综合决定•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增加老年病人的病死率,因此仅用于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或者无活动能力的老年痴呆病人。
•对于年龄<65岁的患者:•应首先闭合复位内固定,如果复位不满意,则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内固定的方式多选择3枚7.3mm空心螺钉,而对于Pauwels角过大或基底型骨折等极度不稳定的患者,可以选择动力髋螺钉,同时应用一枚空心螺钉防止旋转•对于年龄在65-75岁之间的患者:•如果骨质良好,且伤前活动良好,也可以先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如果骨质疏松,则应行关节置换:预期寿命较长,伤前活动良好者,或者合并髋关节疾病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预期寿命较短、伤前活动较差者,可行股骨头置换术。
•对于年龄在75岁以上的患者:•采取关节置换术:大多采取单极或双极股骨头置换。
•对于病理性骨折,可采取关节置换术。
(二)手术时机•对于似行闭合复位内固定的患者,应尽快完成术前评估,急诊手术。
国外不同文献报道的手术时机6~24h以内不等,我院的经验是在24h内,及早安排手术。
•对于似行关节置换的患者,应尽快完成术前评估,尽早安排手术治疗。
有文献表明,术前卧床时间的延长,并发症率有所增加。
301医院的经验是在入院之后,首先除外抗凝禁忌,即开始抗凝血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采取低分子肝素100U/kg Qd皮下注射或者口服Xa因子抑制剂如利伐沙班,并于术前12h停用(三)手术目的•恢复颈干角及前倾角•恢复正常的髋关节解剖对位关系。
•避免骨折断端的吸收及远期短颈畸形。
•对于年轻患者,行复位、内固定术恢复患者正常的活动功能。
•对于老年患者,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可以获得早期的下床活动,避免卧床造成的并发症,减少病死率。
二、手术技术(一)股骨颈骨折闭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体位与术前准备:本手术对于体位要求较高,只有正确的体位、良好的透视角度和应用牵引床,才能获得良好的复位。
股骨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手术步骤1. 引言1.1 股骨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简介股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重要骨折,特别是在老年人中。
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是一种常用于治疗股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其通过手术切开股骨,将骨折片复位后用髓内针内固定,以恢复股骨的稳定性和功能。
这种手术的操作过程复杂,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来完成。
这种手术方法已被广泛应用,并在治疗股骨骨折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术后的康复情况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提供了重要的临床参考。
通过深入了解股骨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的手术步骤和操作技巧,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并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股骨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前景】。
2. 正文2.1 手术前准备手术前准备是股骨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术后康复的顺利展开。
在进行手术前,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患者评估:在手术前,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评估,包括了解股骨骨折的类型、位置、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全身状况等。
这些信息将对手术方案的制定和手术中的操作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2. 术前检查:在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检查项目,以确保患者身体各项指标在手术中能够正常运转。
3. 术前准备:在手术前,患者需要在术前禁食禁水,通常需要提前8小时停止进食和饮水,以免手术中发生呕吐导致误吸等情况。
4. 手术团队准备:手术前,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团队交流,明确分工,准确掌握手术步骤和操作规范,确保手术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能够顺利进行。
5. 术前沟通:在手术前,医生需要向患者进行详细的术前沟通,解释手术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增强合作意愿。
还需要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确保手术合理性和安全性。
手术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只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才能确保手术的成功进行和患者的顺利康复。
⼿术适应症与禁忌证【适应症】1. 管状⾻的⾻⼲⾻折、⾻不连、畸形愈合;本⼿术采⽤经阔筋膜张肌⼊路1. 在股⾻⼤转⼦顶端上⽅2厘⽶做2-3厘⽶的切⼝;2. 切开阔筋膜张肌,找到梨状窝。
术后康复⿎励进⾏髋、膝关节活动度练习,出院之前应⾏股四头肌训练和直腿抬⾼练习。
伤⼝愈合后⾏髋外翻训练。
前六周使⽤拐或步⾏器等助⾏器辅助⾏⾛,建议此时进⾏髋和膝关节活动度练习和肌⼒训练。
六周后如果X线⽚表现为进⾏性愈合,且⼒量获得恢复,即可完全独⽴⾏⾛。
⼿术步骤本病例为股⾻⼲中三分之⼀⾻折的A型⾻折。
【体位】1. 患者侧卧于⼿术床上,于⼤腿间及健肢⼩腿腓总神经区域垫软枕。
【消毒铺⼱】2. 患肢消毒铺⼱裹⾜,暴露出髋部、⼤腿以及膝关节部分。
【切开暴露】3. 在股⾻⼤转⼦顶端上⽅2cm做2-3cm的切⼝。
4. ⽌⾎钳钝性分离肌⾁直⾄股⾻⼤转⼦,切开⾻膜。
【复位、植⼊髓内钉】5. 通过切⼝将⼊路器顶到梨状窝上,C臂机透视确认⼊路器与股⾻⼲轴线平⾏。
7. 取下蜂窝导向器。
8. 将12.5mm开⼝软钻连接到动⼒⼯具,通过⼊路器在股⾻近端钻孔。
开⼝软钻组合可以将股⾻近端开⼝直径扩⼤⾄14mm。
9. 取下12.5mm开⼝软钻和导针。
10. 复位杆穿过⼊路器,于C臂透视下,对⾻折进⾏复位,助⼿“滑雪橇式”纵向牵引患肢,利于复位杆插⼊⾻折远端。
12. 取下复位杆。
13. 使⽤8mm空⼼软钻沿着圆头导针进⾏扩髓;依次加⼤软钻型号,直⾄扩髓时声⾳变为“嗒嗒”,扩髓完成后取下软钻;根据最终软钻的直径,选择髓内钉的直径(⽐软钻直径⼩0.5mm或1mm)。
15. 取下⼊路器和14mm软钻,沿着导针置⼊髓内钉,髓内钉到达位置后,取出导针,于C臂机透视下确认髓内钉与股⾻轴线对齐,近端2个螺钉都能放置于⼤粗隆上。
16. 使⽤⽪肤保护套筒穿过导引孔直⾄股⾻⽪质,将6.4mm钻头(带刻度)连接到⾻动⼒,进⾏钻孔,但不通过对侧⽪质,钻到⼩转⼦处,于套筒顶端读出钻上的刻度,作为打⼊螺钉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