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人格障碍患者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34
人格障碍患者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人格障碍患者的护理对策。
方法对患者进行入院评估并针对性地采取安全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系统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
结果对65例人格障碍患者采取护理措施后,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结论对人格障碍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可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及顺利戒酒。
【关键词】人格障碍患者护理人格障碍,又称病态人格、变态人格、精神病态、人格异常等。
是指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使个体形成了特有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存在严重人格缺陷或病理人格改变,或者人格在总体上不适应的一类心理疾病。
该模式极端或明显偏离特定文化背景、一般认知方式(尤其在对待他人方面),对社会环境适应不良,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并已具有临床意义,常自感精神痛苦。
患者虽然无认知功能缺损,但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难以矫正。
通常开始于童年或青少年期,并长期持续发展至成年或终生,仅少数患者成年后可能在程度上有所改善。
一、护理诊断有暴力行为的危险、偏执观念、自卑、焦虑、抑郁、日常生活功能障碍、人际交往障碍、社会功能障碍、应对功能障碍。
二、护理目标1.住院期内不伤害他人或自己。
2.能对自己的个性缺陷所在有所认识。
3.能根据实际情况延迟个人需要,遵守医院病房的规则,以适当方式和他人交律。
三、护理措施1.安全和生活护理(1)提供安全、安静的环境,避免各种激惹因素,有利安定患者的情绪。
(2)鼓励、陪伴患者参加作业劳动、文艺、体育等群体活动,使患者感受到自己未被遗弃,与他人受到同等尊重,并通过集体活动感染和学习到他人的良好行为。
2.心理护理(1)对患者表示尊重、关怀,主动接触患者,了解其心声,理解其感受,满足其合理需求,以取得信赖。
(2)在良好护患关系基础上,适时地以诚恳的态度明确地告知患者,不能接纳其反社会行为,与患者讨论、分析不良行为对人对己的危害性,并鼓励其改进。
(3)要求患者尊重他人的人格和人权,对个人需要不能只考虑自我满足,避免由此引发的不适当的人际交往和不良行为,必须学会凡事要为别人着想,逐步做到能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迟满足个人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