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

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

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
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

第一章基本解题技巧:

基本解题技巧1

:看到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找 ,则

1、已知:如图,∠BAC=1200

,AB=AC,AC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D 则∠ADC= 。

2、如图,已知AB =AC ,∠A =440,AB 的垂直平分线MN 交AC 于点D ,则∠DBC = 。

3、如图,在△ABC 中,∠C =900,∠B =150,AB 的中垂线DE 交BC 于D 点,E 为垂足,若BD =8,则AC = 。

4、如图,在△ABC 中,AB =AC ,DE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BCE 的周长为24,BC =10,则AB = 。

5、如图,△ABC 中,DE 、FG 分别是边AB 、AC 的垂直平分线,若∠BAC=1260

,则∠EAG= 。

6、如图:等边ACB ABC ABC ∠∠?,的的平分线交于点O,BO 、CO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于点E 、F ,如果AB=12, 那么EF= 。

基本解题技巧2:看到角平分线+平行找

7,已知,如图,在△ABC 中,DE ∥BC ,BF 平分∠ABC ;

C F 平分∠ACB ,交DE 于F 点,BD+EC=13,则DE 的长为______。

第2题图

N

M

D

C

B

A

第3题图

E

D

C

B

A 第4题图

E

A

B C

D

A

B

C

D E F

4

2 3 1

基本解题技巧3

:看到角平分线找,则

8、已知如图Rt△ABC中,∠C=90°,AD平分∠BAC,

DE⊥AB,若AB=25,AC=24,BC=7,

求AE、BE的长及△BED的周长。

第一章辅助线1:看到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找如果找不到,则可以

辅助线2:看到角平分线找如果找不到,则可以

9、如图,EG、FG分别是∠MEF和∠NFE的角平分线,交点是G,BP、CP分别是∠MBC和∠NCB的角平分线,交点是P,F、C在AN上,B、E在AM上,若∠G=680,那么∠P=。

10、如图:ABC

?中,05.

22

=

∠B,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D,BC

AE⊥于E,AC

DF⊥于F,交AE于点G,

求证:GE=EC

11.如图,在△ABC中,AB=AC,∠A=120°,AB的垂直平分线MN分别交BC、AB于点M、N.求证:CM=2BM.

A

B

C

D

E

12.7、如图,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E 是BC 边上的一点,且0180=∠+∠BED A ,求证:DA=DE

13、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是边AB 上的任意一点,F 是边BC 延长线上的一点,EF 交边CD 于点G ,AE=CF

(1)求证:点D 在线段EF 的垂直平分线上

(2)如果EF 交正方形的对角线BD 于点P ,BP=BE,求证:EP=FG

辅助线3

:看到角平分线还常考虑构造 来证线段和角相等。

14、已知ABC ?中,AB=2AC,AD 平分,BAC ∠AD=BD,求证:AC DC ⊥

等腰三角形中的辅助线;

等腰三角形辅助线1:最常用的辅助线是 15、已知:如图,△ABC ,AB=AC ,CD ⊥AB 于D 求证:∠BAC=2∠DCB

16、已知:如图,Rt ΔABC 中,∠BAC =90°,AB =AC ,D 是BC 的中点,AE =BF .

求证:(1)DE =DF ;(2)ΔD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辅助线2:较常用的辅助线是

D

17、如图,ΔABC中,AB=AC ,E 是AB 上一点,F 是AC 延长线上一点,连EF 交BC 于D ,若EB=CF 。 求证:DE=DF 。(考虑三种方法解题)

基本解题技巧2:看到角平分线+

平行找 ( )变形题

18、如图3,在△ABC 中,∠BAC 、∠BCA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过点O 作DE ∥AC ,分别交AB 、BC 于点D 、E .试猜想线段AD 、CE 、DE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你的猜想理由.

19、如图:ABC ?中,D 为AC 上一点,且CD=CB ,CE 平分DF ACB ,∠∥AB ,求证:DB 平分EDF ∠

20、已知:如图7-9,在ΔABC 中,CE 是角平分线,EG ∥BC ,交AC 边于F ,交∠ACB 的外角 (∠ACD )的平分线于G ,探究线段EF 与FG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C

A B

E D

O

图3

等腰三角形中分类讨论的情况:分类讨论的原因

1、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所在直线的夹角为20°,则顶角的度数为

2、

3、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与AC所在直线相交所得的锐角为50°,则底角B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

4、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5cm,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

线段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经典)

七年级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 一、线段垂直平分线 (一)、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例题 1、如图,已知AB = AC = 14cm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D 。 1)若△DBC 的周长为24cm ,则BC = ( ) cm ; 2)若BC = 8cm ,则△BCD 的周长是( )cm 。 课堂练习 1、在△ABC 中,BC=10,边B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 ,BC 于点E ,D ,BE=6,则△BCE 的周长是 . (1题图) (2题图) (3题图) 2、如图,AB 是△ABC 的一条边,DE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E ,并交BC 于点D ,已知AB=8cm,BD=6cm,那么EA=________, DA=____. 3、如图,在△ABC 中,AB=AC=16cm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D ,如果BC=10cm ,那么 △BCD 的周长是_______cm. 4、如图,已知点D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如果AC=5cm,BC=4cm,那么△BDC 的周长是 cm 。 5、如图(2),在ABC Rt ?中,090=∠ABC ,030=∠B ,BC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D ,交BC 于点E ,则图中等于060的角有 个,分别是: . C B A D E 300 D E B C A 图(2)

6、如图(3),在ABC 中,AB=AC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N ,则 . 7、如图,∠ABC=50°,AD 垂直且平分BC 于点D ,∠ABC 的平分线BE 交AD 于点E ,连接EC ,则∠AEC 的度数是( ) 8、已知:如图,在△ABC 中,∠C=90°,AB 的垂直平分线 交AC 于D ,垂足为E .若∠A=30°,DE=2,求∠DBC 的度数和CD 的长. 9、如图,已知P 点是∠AOB 平分线上一点,PC ⊥OA ,PD ⊥OB ,垂足为C 、D , (1)∠PCD=∠PDC 吗? 为什么? (2)OP 是CD 的垂直平分线吗? 为什么? 10、如图所示,点A 、点B 和点C 三点表示三个工厂,现要建一供水站,使它到这三个 工厂的距离相等,请在图中标出供水站的位置P ,请给予说明理由。 A B C 500B C N A 图(3)

角平分线与垂直平分线练习(较难题型)

l.如图1,点H在QR边上,PH所在的直线是△PQR的对称轴,PQ≠QR,MH∥PR交PQ于点M,下列结论:①HM=PM; ②HM=QM;③M是PQ的中点; ④HM平分∠PHQ;⑤HM⊥PQ,其中正确的结论是(填序号) 2.如图2,在△ABC中.直线l为BC边的垂直平分线,直线l与∠ACB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P,如果∠ACP=15°,∠BAC = 100°,那么∠A BP = 3.如图3,在△AB C中,∠C=90°,AD为角平分线,BC=32cm,BD:CD = 9:7,加点D到AB的距离为 4.如图4,△ABC绕顶点A旋转到△ADE的位置,BC与DE相交于点F. 给出下列结论:①BC=DE;②③FA平分∠CFD;④∠CAE=∠BAD;⑤∠CAE =∠BFD;⑥AC=CF.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5.(1) ABC中, ED AC于点D,交 AB于E,AC=5,BC=4,求△BCD的周长 (2)如图,在△ABC中,DE⊥BC.交AC于点E.垂足为D.若BC=10cm.△A BE的周长为15cm,△ABC的周长为25cm.判断D 是BC的中点. 6.(1)如图在△ABC中,AB=AC,BC=12,∠BAC = 120°,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边于点E,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边于点G,垂足分别为D,F.求∠EAG的度数和△AEG的周长. (2)如图,在△ABC中,BC=12,∠BAC = 100°,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边于点E,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边于点G,求∠EAG的度数和△AEG的周长. (3)如图,△ABC中,BC=12,∠BAC =70°,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边于点E,垂足为D,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边于点G,垂足为F.能否求出∠EAG的度数和△AEG的周长?

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

角平分线与等腰三角形 江苏 刘顿 角平分线与等腰三角形有着密不可分联系.在许多几何问题中,遇到等腰三角形就会想到顶角的平分线,遇到角平分线又会想到构造等腰三角形.为了能说明这个问题,下面归类说明. 一、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 当一个三角形中出现角平分线和平行线时,我们就可以寻找到等腰三角形.如图1①中,若AD 平分∠BAC ,AD ∥EC ,则△ACE 是等腰三角形;如图1②中,AD 平分∠BAC ,DE ∥AC ,则△ADE 是等腰三角形;如图1③中,AD 平分∠BAC ,CE ∥AB ,则△ACE 是等腰三角形;如图1④中,AD 平分∠BAC ,EF ∥AD ,则△AGE 是等腰三角形. 例1 如图2,△ABC 中,AB =AC ,在AC 上取点P ,过点P 作EF ⊥BC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E ,垂足为点F .求证:AE =AP . 简析 要证AE =AP ,可寻找一条角平分线与EF 平行,于是想到AB =AC ,则可以作AD 平分∠BAC ,所以AD ⊥BC ,而EF ⊥BC ,所以AD ∥EF ,所以可得到△AEP 是等腰三角 形,故AE =AP . 例2 如图 3,在△ABC 中,∠BAC ,∠BCA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过点O 作DE ∥ AC ,分别交AB ,BC 于点D ,E .试猜想线段AD ,CE ,DE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你的猜想理由. 简析 猜想: AD +CE =DE .理由如下:由于OA ,OC 分别是∠BAC ,∠BCA 的平分线,DE ∥AC ,所以△ADO 和△CEO 均是等腰三角形,则DO =DA ,EC =EO ,故AD +CE =DE . 例3 如图4,△ABC 中,AD 平分∠BAC ,E ,F 分别在BD ,AD 上,且DE =CD ,EF =AC .求证:EF ∥AB . 简析 由于这里要证明的是EF ∥AB ,而AD 平分∠BAC ,所以必须通过辅助线构造出平行线,这样就可以得到等腰三角形了,于是DE =CD 的提示下,相当于倍长中线,即延长AD 至M ,使DM =AD ,连结EM ,则可证得△MDE ≌△ADC ,所以ME =AC ,又EF =AC ,∠M =∠CAD ,所以∠M =∠EFM ,即∠CAD =∠EFM ,又因为AD 平分∠BAC ,所以∠BAD =∠EFD =∠CAD ,所以EF ∥AB . 二、角平分线+垂线→等腰三角形 当一个三角形中出现角平分线和垂线时,我们就可以寻找到等腰三角形.如图5中,若C A B E D O 图3 图4 F C D E B A M 图2 F B A C D P E 图1 ① D ② C D C ④ F C D

全等三角形与角平分线经典题型

全等三角形与角平分线 一、知识概述 1、角的平分线的作法 (1)在∠AOB的两边OA、OB上分别截取OD、OE,使OD=OE. (2)分别以D、E为圆心,以大于1/2DE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AOB 内一点C. (3)作射线OC,则OC为∠AOB的平分线(如图) 指出:(1)作角的平分线的依据是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SS”. (2)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不能简单地叙述为连接. 2、角平分线的性质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指出:(1)这里的距离是指点到角两边垂线段的长. (2)该结论的证明是通过三角形全等得到的,它可以独立作为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依据.即不需再用老方法——全等三角形. (3)使用该结论的前提条件是有角的平分线,关键是图中有“垂直”. 3、角平分线的判定 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指出:(1)此结论是角平分线的判定,它与角平分线的性质是互逆的. (2)此结论的条件是指在角的内部有点满足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那么

过角的顶点和该点的射线必平分这个角. 4、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性质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且这点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 指出:(1)该结论的证明揭示了证明三线共点的证明思路:先设其中的两线交于一点,再证明该交点在第三线上. (2)该结论多应用于几何作图,特别是涉及到实际问题的作图题. 二、典型例题剖析 例1、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中,AB=AD,AC平分∠BCD,AE⊥BC,AF⊥CD.求证:△ABE≌△ADF. 例2、如图所示,BE、CF是△ABC的高,BE、CF相交于O,且OA平分∠BAC.求证:OB=OC. 例3、如图,D为BC的中点,DE⊥DF,E、F分别在AB、AC边上,则BE+CF ()

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讲义

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 主讲教师:傲德 我们一起回顾 1、垂直平分线 2、角平分线 重难点易错点解析 垂直平分线 题一:AC=AD,BC=BD,则有() A.AB垂直平分CD B.CD垂直平分AB C.AB与CD互相垂直平分D.CD平分∠ACB 角平分线 题二:如图,OP平分∠AOB,PA⊥OA,PB⊥OB,垂足分别为A,B.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P A=PB B.PO平分∠APB C.OA=OB D.AB垂直平分OP 金题精讲 题一:如图,AB=AC,AC的垂直平分线MN交AB于D,交AC于E. (1)若∠A=40°,求∠BCD的度数; (2)若AE=5,△BCD的周长17,求△ABC的周长. 题二:在Rt△ABC中,∠A=90°,AB=3,AC=4,∠ABC,∠ACB的平分线交于P点,PE⊥BC于E 点,求PE的长. 题三:如图,AD为△ABC的角平分线,AD的中垂线交AB于点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AC于EF交于点O. (1)求证:∠3=∠B;(2)连接OD,求证:∠B+∠ODB=180°. 题四:如图,∠C=90°,AC=BC,AD是∠BAC的角平分线.求证:AC+CD=AB. 思维拓展 题一:小傲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风筝”骨架,其中AB=AD,CB=CD. (1)小德同学观察了这个“风筝”骨架后,他认为AC⊥B D,垂足为点E,并且BE=ED,你同意小德的判断吗?为什么? (2)设AC=a,BD=b,请用含a,b的式子表示四边形ABCD的面积. 学习提醒 重点: 垂直平分线 性质——垂直平分线上一点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 判定——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其垂直平分线上 角平分线 性质——角平分线上一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 判定——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

角平分线和平行线构成等腰三角形的探究

角平分线和平行线构成等腰三角形的探究 -----李春蕊北京市育英学校 一、教材分析:《等腰三角形》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第十二章第三节的内容。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除了具备一般三角形的所有性质外,还有许多特殊的性质,由于这些特殊性质,使它比一般的三角形应用更广泛。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以及等边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尤其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它们是研究等边三角形、证明线段等和角等的重要依据. 学情分析:本节课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轴对称、等腰三角形性质及判定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角平分线和平行线形成等腰三角形的问题。学生具有一定说理能力,整体几何感观比较清晰,在探究活动中,能够根据老师的问题进行有切入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 (1)掌握角平分线和平行线形成等腰三角形的基本规律; (2)体会研究问题中用到的分类思想,经历由特征图形问题的解决,发展对问题的进一步探究,认识到在几何问题中,位置关系可得出一定数量关系,特殊的数量关系也能推出一定位置关系. (3)通过交流和研讨,使学生在探索的同时获得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角平分线+平行线能形成等腰三角形这个基本规律,利用这个规律解决等腰三角形方面的有关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角平分线和平行线形成等腰三角形这个基本规律解决有关问题. 突出重点方法:观察,思考,证明. 突出难点方法:自主探究 教学方法:启发与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PPT,课本,作图工具 三、教学设计: (一)复习等腰三角形相关知识 1、请同学们对等腰三角形的知识要点进行自我回顾: (由学生先进行回顾,教师补充) (二)探究过程 问题1:已知∠ABC,BD平分∠ABC,ED//BC.思考:△EBD是等腰三角形吗? 解:是;EB=ED

证明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

第二节 证明(二) ——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 【知识要点】 1.你知道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如何运用尺规作图吗?从做法上你得到什么启示? 2.你知道如何运用尺规作图做已知角的平分线吗?从做法上你得到什么启示? 3.你能说明为什么三角形的外心和内心相交于一点吗? 4.你能举出一些运用三角形外心和内心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例子吗? 【典型例题】 # 例1 如图,AB=AC ,DE 垂直平分AB 交AB 于D ,交AC 于E .若 ABC ?的周长为28,BC=8,求BCE ?的周长. # 例2 如图,AB >AC ,A ∠的平分线与BC 的 垂直平分线DM 相交于D ,自D 作AB DE ⊥于E , AC DF ⊥于F .求证:BE=CF A

# 例3 如图,在ABC ?中,ο108=∠A , AB=AC ,21∠=∠.求证:BC=AC+CD # 例4 如图,AB=AC ,C B ∠=∠,BAC ∠的平分线AF 交DE 于F .求证:AF 为DE 的垂直平分线. A E F B D C

例5 如图,P 为ABC ?的BC 边的垂直平分线PG 上 一点,且A PBC ∠=∠2 1 .BP ,CP 的延长线分别交 AC ,AB 于点D ,E .求证:BE=CD 例6 如图,在ABC ?中,C ABC ∠=∠3, 21∠=∠,BD AD ⊥.求证:AC=AB+2BD C G A E B D P

例7 如图,已知 AD 是 ABC ?中A ∠的平分线, DE ABC ?ο 60=∠B BAC ∠ACB ∠ABC ?BDC ?ο120=∠BDC ο60AMN ?AMN ?ABC ?AOC MON ∠=∠2MBN ?AC PAQ ∠ACB ∠AC ∠ABC ∠PAB ?PAB ?ABC ?BC DE ⊥ο25=∠B ο25=∠B ADC ∠ACB ∠ABC ?BDC ?ο40=∠A DBC ∠ABC ?ο120=∠BAC PAQ ∠9cm APQ ? # 7.在ABC ?中,B ∠,C ∠的平分线交于D 点,已知 ο100=∠BDC .则A ∠的度数为 . # 8.在ABC ?中,B ∠,C ∠的平分线交于D 点,过D 作 EF ∥BC ,分别交AB ,AC 于E ,F 两点,若AB=6,AC=5,则AEF ? 的周长为 . # 9.如图,在ABC Rt ?中,ο90=∠C ,BE 平分 ABC ∠,交AC 于E ,DE 是斜边AB 的垂直平分线, 且DE=1cm ,则AC= cm. 10.如图,P 为正方形外一点,ο15=∠=∠PBC PAD , 求证:PDC ?为等边三角形.

用角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善于构造 活用性质 几何问题中,若出现角平分线这一条件时,可联想角平分线的特性,灵活利用角平分线的特性来解决问题. 1.显“距离”, 用性质 很多时候,题意中只给角平分线这个条件,图上并没有出现“距离”,而角平分线性质的运用又离不开这个“距离”,所以同学们应大胆地让“距离”现身(过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段) 例1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分析:我们知道两条直线是交于一点的,因此可以想办法证明第三条角平分线通过前两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已知:如图,△ABC 的角平分线AD 与BE 交于点I ,求证:点I 在∠ACB 的平分线上. 证明:过点I 作IH ⊥AB ,IG ⊥AC ,IF ⊥BC ,垂足分别是点H 、G 、F . ∵点I 在∠BAC 的角平分线AD 上,且IH ⊥AB 、IG ⊥AC ∴IH =IG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同理 IH =IF ∴IG =IF (等量代换) 又IG ⊥AC 、IF ⊥BC ∴点I 在∠ACB 的平分线上(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即: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 例2 已知:如图,PA 、PC 分别是△ABC 外角∠MAC 和∠NCA 的平分线,?它们交于点P , PD ⊥BM 于D ,PF ⊥BN 于F . 求证:BP 为∠MBN 的平分线. D C B A E H I F G

【分析】要证BP为∠MBN的平分线,只需证PD=PF,而PA、PC为外角平分线,?故可过P作PE⊥AC于E.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定理有PD=PE,PF=PE,则有PD=PF,故问题得证.【证明】过P作PE⊥AC于E. ∵PA,PC分别为∠MAC与∠NCA的平分线.且PD⊥BM,PF⊥BN ∴PD=PE,PF=PE,∴PD=PF 又∵PD⊥BM,PF⊥BN,∴点P在∠MBN的平分线上, 即BP是∠MBN的平分线. 2.构距离,造全等 有角平分线时常过角平分线上的点向角两边引垂线,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可构造处相应的全等三角形而巧妙解决问题. 例3 △ABC中,∠C=90°,AC=BC,DA平分∠CAB交BC于D点,问能否在AB?上确定一点E使△BDE的周长等于AB的长.请说明理由. 解:过D作DE⊥AB,交AB于E点,则E点即可满足要求. 因为∠C=90°,AC=BC,又DE⊥AB,∴DE=EB. ∵AD平分∠CAB且CD⊥AC、ED⊥AB,∴CD=DE. 由“H L”可证Rt△ACD≌Rt△AED.∴AC=AE. ∴L△BDE=BD+DE+EB =BD+DC+EB =BC+EB=AC+EB =AE+EB =AB. 例4 如图,∠B=∠C=90°,M是BC上一点,且DM平分∠ADC,AM平分∠DAB. 求证:AD=CD+AB.

角平分线与垂直平分线知识点

角平分线与垂直平分线知识点 一、角平分线 1.角平分线可以得到两个相等的角。(角平分线的定义) ∵AD是∠CAB的角平分线 1∠CAB ∴∠CAD=∠B AD= 2 2.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角平分线的性质) ∵AD是∠CAB的角平分线,DC⊥AC ,DB⊥AB ∴DC=DB 3.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称作三角形内心。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 4.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角平分线的判定) ∵DC⊥AC ,DB⊥AB,DC=DB ∴点D在∠CAB的角平分线上。 二、角平分线图模(对称性) 1、角平分线作垂线 角平分线+垂直一边:“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作完垂线全等必出现” 若PA⊥OM于点A,可以过P点作PB⊥ON于点B,则PB=PA。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可以得到?OAP≌?OBP(AAS)。

2、角平分线+垂线:“角分垂必延长”垂直角分线,等腰全等现。 若AP⊥OP于点P,可延长AP交ON于点B,构造△AOB是等腰三角形,P是底边AB的中点,三线合一,?OAP≌?OBP(ASA)。 3、角平分线+斜线:“截等长构造全等” 若点A是射线OM上任意一点,可以在ON上截取OB=OA,连接PB,构造△OPB≌△OPA(SAS)。 4、角平分线+平行线:“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必出现” 若过P点作PQ∥ON交OM于点Q,利用平行的内错角相等及等角对等边 可以得到△POQ是等腰三角形。 5、角平分线+对角互补:“截长补短构造全等”

6、夹角模型 ①双内角角平分线模型:BP、CP分别是∠ABC、∠ACE的角平分线,则: ∠P=90°+1 2∠A. ②内角和外交角平分线模型:BP、CP分别是∠ABC、∠ACE的角平分线,则: ∠P=1 2∠A. ③双外角角平分线模型:BP、CP分别是∠CBD、∠BCD的角平分线,则: ∠D=90°-1 2∠B. 在∠AOB中,画角平分线: 1.以点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AOB两边于点M,N。 2.分别以点M,N为圆心,以大于1 2MN的长度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3.作射线OP。射线OP就是所求作的∠AOB的角平分线。 三、垂直平分线(中垂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练习题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角的平分线 一、选择题 1.如图1,在△ABC 中,AD 平分∠CAE ,∠B=30?,∠CAD=65?,则∠ACD 等于 ( ) A .50? B .65? C .80? D .95? 2.如图2,在△ABD 中,AD=4,AB=3,AC 平分∠BAD ,则:A B C A C D S S ?? = ( ) A .3:4 B .4:3 C .16:19 D .不能确定 3.如图3,在△ABC 中,∠C=90?,AD 平分∠BAC ,DE ⊥AB 于E ,则下列结论:①AD 平分∠CDE ; ②∠BAC=∠BDE ;③DE 平分∠ADB ;④BE+AC=AB 。其中正确的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1个 4.如图4,AD ∥BC ,∠D=90?,AP 平分∠DAB ,PB 平分∠ABC ,点P 恰好在CD 上,则PD 与PC 的大小关系是 ( ) A .PD>PC B .PD

等腰三角形+角平分线

第一部分:知识点回顾 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1、角平分线:把一个角平均分为两个相同的角的射线叫该角的平分线; 2、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①平分线上的点;②点到边的距离; 3、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 4.注意在证明中用到这两个定理,如何把文字叙述转化成数学符号: 例:如图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几何语言: ∵OC是∠AOB的平分线,PD⊥OA于D,PE⊥OB于E, ∴PD=PE 角的平分线的判定定理的几何语言: ∵PD⊥OA于D,PE⊥OB于E,PD=PE ∴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1.等腰三角形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底角.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性质1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性质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为“三线合一”) 判定 (1)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2)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为“等角对等边”) 3.等边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4.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2)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共有三条对称轴. (3)等边三角形每边上的中线、高和该边所对内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 5.等边三角形有关判定 (1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6.由对等边三角形推出的一个关于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第二部分:典型例题

全等三角形与角平分线专题讲解

C E O D B A 2 1C E D B A 214 3 O A 全等三角形专题讲解 专题一 全等三角形判别方法的应用 专题概说: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一般有以下4种: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SSS ”,“边边边”) 2.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SAS ”,“边角边”) 3.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ASA ”,“角边角”) 4.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AAS ”,“角角边”) 而在判别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时,除了可以应用以上4种判别方法外,还可以应用“斜边、直角边”,即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HL ”, “斜边、直角边”).也就是说“斜边、直角边”是判别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有的方法,它仅适用于判别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三角形全等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这不仅因为全等三角形有很多重要的角相等、线段相等的特征,还在于全等三角形能把已知的线段相等、角相等与未知的结论联系起来.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应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别方法呢? (1)条件充足时直接应用 在证明与线段或角相等的有关问题时,常常需要先证明线段或角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而从近年的中考题来看,这类试题难度不大,证明两个三角形的条件比较充分.只要同学们认真观察图形,结合已知条件分析寻找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即可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例1 已知:如图,CE ⊥AB 于点E ,BD ⊥AC 于点D ,BD 、CE 交于点O ,且AO 平分∠BAC .那么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___对. 分析:由CE ⊥AB ,BD ⊥AC ,得∠AEO=∠ADO=90o.由AO 平分∠BAC ,得∠EAO=∠DAO .又AO 为公共边,所以△AEO ≌△ADO .所以EO=DO ,AE=AD .又∠BEO=∠CDO=90o, ∠BOE=∠COD ,所以△BOE ≌△COD .由 AE=AD ,∠AEO=∠ADO=90o,∠BAC 为公 共角,所以△EAC ≌DAO .所以AB=AC .又 ∠EAO=∠DAO , AO 为公共边,所以△ABO ≌△ACO . 所以图中全等的三角形一共有4对. (2)条件不足,会增加条件用判别方法 此类问题实际是指条件开放题,即指题中没有确定的已知条件或已知条件不充分,需要补充使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执果索因,逆向思维,逐步分析,探索结论成立的条件,从而得出答案. 例2 如图,已知AB=AD ,∠1=∠2,要使△ABC ≌△ADE ,还需添加的条件是(只需填一个)_____. 分析:要使△ABC ≌△ADE ,注意到∠1=∠2, 所以∠1+∠DAC=∠2+∠DAC ,即∠BAC=∠EAC . 要使△ABC ≌△ADE ,根据SAS 可知只需AC=AE 即可; 根据ASA 可知只需∠B=∠D ;根据AAS 可知只需∠C=∠E . 故可添加的条件是AC=AE 或∠B=∠D 或∠C=∠E . (3)条件比较隐蔽时,可通过添加辅助线用判别方法在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时, 当边或角的关系不明显时,可通过添加辅助线作为桥梁,沟通边或角的关系, 使条件由隐变显,从而顺利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别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例3 已知:如图,AB=AC ,∠1=∠2.

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

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 【专题简介】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对称的世界中,从自然景观到艺术作品,从建筑物到交通标志,甚至日常生活用品中,人们都可以找到对称的影子.中垂线和角平分线是重要的轴对称条件,与之相关的辅助线技巧也非常丰富 【学习目标】 1.理解中要线的性质及其常规辅助线 2.找找与角平分线相关的辅助线证法 模块一 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 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 垂直平分线的定义: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垂直平分线的判定: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例1】如图,AB=AC,BD=CD,E 是AD 廷长线上一点,求证:BE=CE B C A E 【练1】证明: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 【例2】△ABC 的两边AB 和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于D 、E ;若∠BAC+∠DAE=150°,求∠BAC D E A B C

【练2】△ABC 中,∠B=22.5°,边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D ,DF ⊥AC 于F ,交BC 边上高于G ,求证:EG=EC E D B C A 模块二 角平分线 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 (1)定义: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 (2)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如果一条射线是一个角的平分线,那么它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3)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条射线的端点与角的顶点重合,且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等角,那么这条射线是这个角的分线:在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强化挑战 【例3】△ABC 中,D 为BC 中点,DE ⊥BC 交∠BAC 的平分线于点E,EF ⊥AB 于F ;EG ⊥AC 的延长线于G.求证:BF=CG.

最新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含答案)

5.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 知识考点: 了解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的有关性质和定理,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精典例题: 【例题】如图,已知在△ABC 中,AB =AC ,∠B =300,AB 的垂直平分线EF 交AB 于点E ,交BC 于点F ,求证:CF =2BF 。 分析一:要证明CF =2BF ,由于BF 与CF 没有直接联系,联想题设中EF 是中垂线,根据其性质可连结AF ,则BF =AF 。问题转化为证CF =2AF ,又∠B =∠C =300,这就等价于要证∠CAF =900,则根据含30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F =2AF =2BF 。 分析二:要证明CF =2BF ,联想∠B =300,EF 是AB 的中垂线,可过点A 作AG ∥EF 交FC 于G 后,得到含300角的Rt △ABG ,且EF 是Rt △ABG 的中位线,因此BG =2BF =2AG ,再设法证明AG =GC ,即有BF =FG =GC 。 例题图1 F E C B A 例题图2 G F E C B A 分析三:由等腰三角形联想到“三线合一”的性质,作AD ⊥BC 于D ,则BD =CD ,考虑到∠B =300,不妨设EF =1,再用勾股定理计算便可得证。 以上三种分析的证明略。 例题图3 D F E C B A 问题图 3 2 1E D C B A 探索与创新: 【问题】请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三角形内角平分线性质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分对边所得的两条线段和这个角的两边对应成比例。如图,△ABC 中,AD 是角平分线。求证: AC AB DC BD = 。 分析:要证 AC AB DC BD = ,一般只要证BD 、DC 与AB 、AC 或BD 、AB 与DC 、AC 所在三角形相似,现在B 、D 、C 在同一条直线上,△ABD 与△ADC 不相似,需要考虑用别的方法换比。我们注意到在比例式 AC AB DC BD =中,AC 恰好是BD 、DC 、AB 的第四比例项,所以考虑过C 作CE ∥AD 交BA 的延长线于E ,从而得到BD 、CD 、AB 的第四比例项AE ,这样,证明 AC AB DC BD =就可以转化为证AE =AC 。 证明:过C 作CE ∥AD 交BA 的延长线于E

等腰三角形和角平分线

等腰三角形和角平分线 1、如图,若AB=AC ,BG =BH ,AK=KG ,则∠BAC 的度数为( ) A .30° D .32° C 36° D .40° 第1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2、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等于该三角形某一条边的长度的一半,则其顶角等于( ) A .30° B .30°或150° C . 120°或150° D .30°或120°或150 3、如图,在等腰直角△ABC 中,AD 为斜边上的高,以D 为端点任作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与两腰相交于E 、F ,连结EF 与AD 相交于G ,则∠AED 与∠AGF 的关系为( ) A .∠AED>∠AGF B .∠AED =∠AGF C .∠AED<∠AGF D .不能确定 4、如图,等腰△ABC 中,AB=AC ,∠A=20°.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D ,交AC 于E ,连接BE ,则 ∠CBE 等于( ) A 、80° B 、70° C 、60° D 、50° 5、如图,△ABC 中,∠C =90°,AC =BC ,AD 平分∠CAB 交BC 于D ,DE ⊥AB 于E ,且AB =6㎝,则△DEB 的周长为( ) A 、4㎝ B 、6㎝ C 、10㎝ D 、不能确定 6、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2cm 和21cm 两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底边的长为. 7、如图,△ABC 中,AD ⊥BC 于D ,BE ⊥AC 于E ,AD 与BE 相交于点F ,若BF =AC ,则∠ABC 的大小是. 第7题 第8题 8、如图AOB 是一钢架,且∠AOB=10°,为使钢架更加坚固,需在其内部添加一些钢管EF 、FG 、GH ……添加的钢管长度都与OE 相等,则最多能添加这样的钢管根. 9、如图,已知AE=BE,D 为AB 的中点,,,则 10、如图所示,在△ABC 中,∠B=90°,AB=3,AC=5,将△ABC 折叠, 使点C 与点A 重合,折痕为DE ,则△ABE 的周长为_________. 11、如图,在Rt △ABC 中,∠C=90°,∠B=15°,DE 是AB 的中垂线,垂足为 D ,交BC 于 E ,BE=5,则AE=_______,∠AEC=________,AC=______. 12、如图,已知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E 是AD 上一点,且BE=AC ,延长BE 交AC 于F , 求证:AF =EF . 12BF =3CF =AC =

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典型题#(精选.)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1) 知识要点详解 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1)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 的距离相等. 定理的数学表示:如图1,已知直线m 与线段AB 垂直相交于点D ,且AD =BD ,若点C 在直线m 上,则AC =BC. 定理的作用:证明两条线段相等 (2)线段关于它的垂直平分线对称. 2、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 (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逆定理: 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定理的数学表示:如图2,已知直线m 与线段AB 垂直相交于点D ,且AD =BD ,若AC =BC ,则点C 在直线m 上. 定理的作用:证明一个点在某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 3、关于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定理 (1)关于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定理: 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定理的数学表示:如图3,若直线,,i j k 分别是△ABC 三边AB 、BC 、CA 的垂直平分线,则直线,,i j k 相交于一点O ,且OA =OB =OC. 定理的作用:证明三角形内的线段相等. (2)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位置与三角形形状的关系: 图1 图2

若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则它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三角形内部;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则它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是其斜边的中点;若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则它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三角形外部.反之,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三角形内部,则该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边上,则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三角形外部,则该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经典例题: 例1 如图1,在△ABC 中,BC =8cm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D ,交边AC 于点E ,△BCE 的周长等于18cm ,则AC 的长等于( ) A .6cm B .8cm C .10cm D .12cm 课堂笔记: 针对性练习: :1)如图,AB=AC=14cm,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 E ,如果△EBC 的周长是24cm ,那么BC= 2) 如图,AB=AC=14cm,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如果 BC=8cm ,那么△EBC 的周长是 3) 如图,AB=AC,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如果∠A=28 度,那么∠EBC 是 例2. 已知: AB=AC ,DB=DC ,E 是AD 上一点,求证:BE=CE 。 课堂笔记: 针对性练习: 已知:在△ABC 中,ON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OA=OC 求证:点O 在BC 的垂直平分线 例3. 在△ABC 中,AB=AC ,AB 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C 所在的直线相交所成锐角为50°,△ABC 的底 B D E B A C O N A

角平分线与等腰三角形及答案

角平分线与等腰三角形 1.(2011?牡丹江)在△ABC中,∠ACB=2∠B,如图①,当∠C=90°,AD为∠BAC的角平分线时,在AB上截取AE=AC,连接DE,易证AB=AC+CD. (1)如图②,当∠C≠90°,AD为∠BAC的 角平分线时,线段AB、AC、CD又有 怎样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证明,请直接 写出你的猜想: (2)如图③,当AD为△ABC的外角平 分线时,线段AB、AC、CD又有怎样 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对你 的猜想给予证明. 2.(2010?西宁)(1)班同学上数学活动课,利用角尺平分一个角(如图所示).设计了如下方案:(Ⅰ)∠AOB是一个任意角,将角尺的直角顶点P介于射线OA、OB之间,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与M、N重合,即PM=PN,过角尺顶点P的射线OP就是∠AOB的平分线. (Ⅱ)∠AOB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OB上分别取OM=ON,将角尺的直角顶点P 介于射线OA、OB之间,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与M、N重合,即PM=PN, 过角尺顶点P的射线OP就是∠AOB的平分线. (1)方案(Ⅰ)、方案(Ⅱ)是否可行?若可行,请证明;若不可行,请说明理由; (2)在方案(Ⅰ)PM=PN的情况下,继续移动角尺,同时使PM⊥OA,PN⊥OB.此方 案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3.(2007?福州)如图,直线AC∥BD, 连接AB,直线AC、BD及线段AB 把平面分成①、②、③、④四个部分,规 定:线上各点不属于任何部分.当动 点P落在某个部分时,连接PA,PB, 构成∠PAC,∠APB,∠PBD三个角.(提 示:有公共端点的两条重合的射线所 组成的角是0°角) (1)当动点P落在第①部分时,求证:∠APB=∠PAC+∠PBD; (2)当动点P落在第②部分时,∠APB=∠PAC+∠PBD是否成立?(直接回答成立或不成立) (3)当动点P落在第③部分时,全面探究∠PAC,∠APB,∠PBD之间的关系,并写出动点P的具体位置和相应的结论.选择其中一种结论加以证明. 4.(2013?房山区一模)(1)如图1,△ABC和△CDE都是等边 三角形,且B、C、D三点共线,联结AD、BE相交于点P, 求证:BE=AD. (2)如图2,在△BCD中,∠BCD<120°,分别以BC、CD和 BD为边在△BCD外部作等边三角形ABC、等边三角形CDE 和等边三角形BDF,联结AD、BE和CF交于点P,下列结论 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只填序号即可) ①AD=BE=CF;②∠BEC=∠ADC;③∠DPE=∠EPC=∠CPA=60°; (3)如图2,在(2)的条件下,求证:PB+PC+PD=BE.

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及辅助线专题

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及辅 助线专题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1在ABC 中,90C ∠=°,AD 是CAB ∠的平分线,DE AB ⊥于E ,且4BE cm =,5BD cm =则,BC =_______ 2.如图,已知,AC BC AD ⊥平分,BAC DE AB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D+ED=BC B DE 平分ADB ∠ C DA 平分EDC ∠ D D E AC AD +> 3.如图ABC 中,90C ∠=°,AD 平分BAC ∠,交BC 于D ,若 10,6BC BD ==,则点D 到AB 的距离是 4.如图所示,ABC 中,90C ∠=°,,AC BC AD =平分CAB ∠,交BC 与点D ,DE AB ⊥垂足与E ,且6AB cm =,则DEB 的周长为____ 5.在ABC 中,90ACB ∠=°,4,3AC BC ==,AD 平分CAB ∠,交BC 于点D ,若DE AB ⊥,垂足为E ,求BDE 的周长_____

6.如图,ABC 中,90C ∠=°, ,AC BC AD =平分CAB ∠交BC 于点D , DE AB ⊥,垂足为E ,且4AB =,则DEB 的周长为___ 7.如图,在ABC 中,90ACB ∠=°,BE 平分 ,ABC DE AB ∠⊥于D ,如果 6,10,BC cm AB cm ==求①AE DE +的长②DE 的 长 8.如图所示,105BAC ∠=°,若PM 和NQ 分别垂直平分AB 和AC ,求PAQ ∠的度数 9.如图,ABC 中,125BAC ∠=°,AB 边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E ,垂足为M ,AC 边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F ,垂足为N ,求EAF ∠的度数

20全等三角形中的角平分线-学生版

全等三角形中的角平 分线 中考要求 知识点睛 板块 考试要求 A 级要求 B 级要求 C级要求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会识别全等三角形 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判定和 性质,会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简单问题 会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有关问题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对应边上的高相等,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相等,面积相等. 寻找对应边和对应角,常用到以下方法: (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 (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3)有公共边的,公共边常是对应边. (4)有公共角的,公共角常是对应角. (5)有对顶角的,对顶角常是对应角. (6)两个全等的不等边三角形中一对最长边(或最大角)是对应边(或对应角),一对最短边(或最小角)是对应边(或对应角). 要想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找出对应的元素是关键.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 边角边定理(SA 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 角边角定理(A 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 边边边定理(S SS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 角角边定理(A AS ):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 斜边、直角边定理(H 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全等三角形的应用:运用三角形全等可以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两直线垂直等问题,在证明的过程中,注意有时会添加辅助线. 第十讲

例题精讲 奥数赛点:能通过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进而证明两条线段间的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而证明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的和、差、倍、分相等是几何证明的基础. 与角平分线相关的问题 角平分线的两个性质: ⑴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⑵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它们具有互逆性. 角平分线是天然的、涉及对称的模型,一般情况下,有下列三种作辅助线的方式: 1. 由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 2. 过角平分线上的一点作角平分线的垂线,从而形成等腰三角形, 3. OA OB =,这种对称的图形应用得也较为普遍, A B O P P O B A A B O P 【例1】 如图,已知ABC ?的周长是21,OB ,OC 分别平分ABC ∠和ACB ∠,OD BC ⊥于 D ,且3OD =,求ABC ?的面积. 【例2】 在ABC ?中,D 为BC 边上的点,已知BAD CAD ∠=∠,BD CD =,求证:AB AC =. 【例3】 如图所示:AB AC =,AD AE =,CD 、BE 相交于点O .求证:OA 平分DAE ∠. A D O C B D C B 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