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型带锁髓内钉
- 格式:ppt
- 大小:18.20 MB
- 文档页数:73
2024年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长骨骨折原理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长骨骨折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骨髓腔内插入一根带有锁定装置的髓内钉,将骨折的两端紧密连接,达到固定骨折的目的。
髓内钉的设计使得其在骨髓腔内能够自由滑动,从而避免了对骨折部位血液供应的干扰。
锁定装置则能够确保髓内钉在骨折部位固定稳定,防止骨折移位。
适应症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长骨骨折的适应症主要包括:四肢长骨干骨折,如股骨、胫骨、肱骨等;骨折类型为闭合性骨折或开放性骨折清创后;骨折端粉碎不严重,骨髓腔完整或基本完整;骨折端软组织损伤较轻,无需广泛剥离。
对于严重的粉碎性骨折、骨质疏松症患者以及感染性骨折等,带锁髓内钉治疗可能不是最佳选择。
手术步骤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长骨骨折的手术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麻醉与体位:患者一般采用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体位根据骨折部位而定,如股骨骨折可采用仰卧位,胫骨骨折可采用俯卧位等。
复位:在C型臂X光机透视下,通过手法复位或牵引复位,使骨折端达到解剖复位或功能复位。
髓内钉插入:在骨折部位的近端或远端作一小切口,插入导针,沿导针插入髓内钉。
插入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髓内钉的轴线与骨折部位的轴线一致,避免髓内钉弯曲或断裂。
锁定:在髓内钉的近端和远端分别锁定锁定螺钉,确保髓内钉在骨折部位的固定稳定。
锁定过程中要注意锁定螺钉的位置和角度,避免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
冲洗与缝合: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逐层缝合伤口,无菌敷料包扎。
注意事项在进行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长骨骨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严格掌握适应症:在选择带锁髓内钉治疗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软组织损伤程度等因素,确保手术适应症的选择准确。
注意术中操作:在手术过程中,要保持操作轻柔,避免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
同时,要注意保持髓内钉的轴线与骨折部位的轴线一致,避免髓内钉弯曲或断裂。
预防感染:术后要常规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的发生。
早期功能锻炼:术后要鼓励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的恢复。
创生髓内钉内固定系统相对现有的其它髓内钉系统,可通过体外机械瞄准装置更精确而快捷地植入近端和远端的锁钉,而无需X线导引。
A major advantage of The Trauson Intramedullary Fixation System over existing systems is the ability to insert both proximal and distal locking screws accurately and quickly without the use of X-rays, using an external mechanical targeting device.锁钉直径4mm,螺钉杆光滑,穿远侧骨皮质进行固定。
这种结构的锁钉比同样直径的全螺纹锁钉更加坚强。
The locking screw has a smooth shank 4 mm in diameter which penetrates the distal cortex. A locking screw of this configuration is much stronger for a given diameter than a fully threaded screw.本系统提供可靠的近端和远端的锁定,确保最大的稳定性及最小的断钉危险。
The system provides secure proximal and distal locking, ensuring maximal stability, with minimal risk of screw breakage.编码(不锈钢) P/N (SS) 26032010规格SizeM6 × 1编码(钛合金)P/N (TA)46032010肱骨逆行髓内钉--封帽End Cap。
髓内钉基础知识介绍目录一、髓内钉概述.............................................21.定义与功能..............................................22.髓内钉的历史与发展......................................3二、髓内钉的分类与结构.....................................4三、髓内钉的适应症与禁忌症................................51.适应症..................................................62.禁忌症..................................................7四、髓内钉的置入与固定技术.................................81.术前准备与手术入路......................................9 1.1 术前评估与准备........................................101.2 手术入路选择..........................................112.髓内钉置入技术.........................................12 2.1 器械与材料准备........................................132.2 手术步骤介绍..........................................143.髓内钉固定技术.........................................15 3.1 固定方法介绍..........................................173.2 固定后的处理与护理....................................17五、髓内钉的并发症预防与处理..............................191.常见并发症类型.........................................202.并发症的预防措施.......................................213.并发症的处理方法.......................................22六、髓内钉的维护与保养....................................231.日常维护与保养原则.....................................242.消毒与清洁方法介绍.....................................253.使用注意事项及建议更换时机.............................26一、髓内钉概述髓内钉是一种在骨科手术中常用的内固定器材,主要用于治疗长骨的骨折。
带锁髓内钉产品使用说明书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带锁髓内钉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注册号:国药管械(准)字2003第3460114号执行标准:YZB/国0092-2002《带锁髓内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编号:津药管械生产许2000第0023号(更)一产品名称、规格型号产品名称:带锁髓内钉。
规格型号:DDSⅠ,DDSⅡ,DDSⅢ,DDSⅣ,DDSⅤ,DDSⅥ二结构原理带锁髓内钉包括主钉、锁钉、拉力螺钉等部分,利用与主钉相垂直的远、近端锁钉,牢固地固定在长骨髓腔内壁最狭窄处,以消耗侧向力量和控制旋转应力,在骨折愈合期内保持骨折线解剖复位的稳定性。
三主要技术性能指标1材料:带锁髓内钉选用超低碳医用不锈钢或钛合金材料制造。
2加工方法:带锁髓内钉采用机加工成型,并经过表面处理而成。
四用途和适用范围适用于股骨骨干中段(使用DDSⅠ型)、胫骨骨干中段(使用DDSⅡ型)、肱骨骨干中段(使用DDSⅢ型)、股骨粗隆间(使用DDSⅣ型)、股骨髁上(使用DDS Ⅴ)、股骨粗隆间合并股骨干(使用DDSⅥ型)骨折的髓腔内固定。
注意:对有骨缺损或重度粉碎性骨折慎用本产品固定,或必须使用,应进行充分植骨以达到解剖复位。
五安装和使用说明1产品的选择:产品根据术前X光片所测量的长度和髓腔直径,选择直径、长度适宜的产品,特别应注意产品的直径。
建议:对成年人实施髓内钉固定术,在髓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尺可能选用直径较大的产品,以得到较高的强度。
2灭菌方法: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煮沸灭菌或灭菌液浸泡30分钟消毒均可。
3手术时,应在植入髓内钉前用与所选产品相适宜的髓腔扩大器进行扩髓,以便髓腔与所选髓内钉的直径相匹配,达到较好的稳定性。
4髓内钉必须使用髓内钉器械植入人体(其使用方法和步骤详见该器械使用说明书)。
5骨折愈合后,髓内钉应取出。
六注意事项1带锁髓内钉为一次性使用,严禁二次使用。
龙源期刊网 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那些事儿作者:杜全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31期骨不连顾名思义,其实就是患者在发生骨折之后出现长时间未愈合的情况,一般来说,人体具有较强的自愈能力,而骨组织自然也具有较强的修复能力,绝大多数情况下,骨折患者都可以自动愈合,但是也存在一部分患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无法愈合,甚至越来越严重。
大家都知道四肢创伤骨折的简单治疗方法,但是你知道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治疗方法吗?知道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骨不连的效果吗?咱们这就来聊聊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那些事儿。
据相关资料显示,四肢创伤骨折后发生骨不连的患者概率約占百分之七左右,发生骨不连的患者在活动时会有着较为明显的痛感,对患者的生活治疗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疼痛难忍。
对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我们采用了对照试验的方式,随机选择40例骨不连患者,其中包括20例试验组患者和20例对照组患者,试验组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方式,对照组采用加压钢板治疗的方式。
选择试验的两组患者无论是在年龄上,还是在性别上都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异。
试验组对骨不连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法为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对患者进行全麻处理,后患者处于仰卧位,在骨不连处进行手术,切口长度为15厘米左右,在患者发生病变的位置上层层剥离,充分暴露患处。
然后充分剥离骨不连处的骨膜,将骨不连处进行修复,凿除骨不连处的硬化骨质,随后进行患处的阔髓处理,最后在骨不连处放置髂骨块,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的方式,将手术切口层层关闭。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加压钢板治疗方法,同样对患者进行全麻处理,患者处于仰卧位,在骨不连处对患者的患肢层层剥离,暴露病变位置后,在病变处加压钢板固定,对患者患肢骨不连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必要时置入皮质骨螺钉,后选择加压螺旋或者是选择植骨,当上述手术过程完成之后,方可关闭患者手术切口处。
试验时,详细记录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手术时间,手术效果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等等,并对试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方能明确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实际效果。
早读骨科手术常用髓内钉,你真的钉好了吗?一说到髓内钉,相信每一位骨科医生都是非常熟悉了,哪怕没有做过太多次骨科手术的人应该也不会太陌生。
尽管如此,但不是谁都能运用好、打好髓内钉的。
今天我们就重点来扒扒骨科常用的髓内钉!01作为骨科手术中常用的内固定器,应用髓内钉治疗四肢骨折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了,早在100多年前,就有人用不同的材料的棒状物进行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
我国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才开始使用的,随后开始应用于临床并得到广泛推广,经过一次次的改进一直沿用至今。
髓内钉到底是什么?其实髓内钉就是由髓内钉杆、近端锁定螺钉孔等部件构成的一种常用的骨科内固定器械,因其固定骨折部位采用的是闭合及微创技术,所以备受骨科医生和患者的欢迎,常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骨折。
髓内钉内固定的方式为对称的中央型内夹板式固定,对骨折的固定为应力分散式固定而非应力遮挡式固定,目的是为了促进骨痂的塑形。
中心固定在理论上是优于皮质外固定的,因为其可以减少力臂,降低内、外翻成角及内固定失效的发生率。
通过髓内钉固定可以为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提供良好的基础。
它的操作步骤相对也比较简单,手术时,在靠近骨折部位的近端做一个小的纵行切口,从骨折近端的切口打入导针。
将髓内钉套在导针上,完全插入骨质中。
接着将髓内钉全部打入骨折远侧的髓内腔,让其贯穿整个骨折。
拔出导针,将骨折部位恢复原位,等髓内钉近端及远端锁定螺钉全部钉入后,缝合近端切口及锁定螺钉钉孔,操作基本就完成了。
(不同部位、不同类型、不同医生都有自己的习惯和操作技巧,其实只要能钉好就行)02虽然说髓内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且很多医生都会做、做了不少,但还是有些做得并不是很合理或者出现一些差错。
下面就个人经验和学习所得做个简单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髓内钉也是需要做术前准备的,这主要涉及到的工作就是术前内植物的正确选择,比如:髓内钉长度、X线片、对侧肢体测长、髓内钉直径、X线片峡部宽度等,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开始。
髓内钉概述优点1.可以控制骨折部位的轴向力线、带锁髓内钉可以防止骨折旋转畸形、降低了内置物断裂的风险;2.采用闭合及微创技术,减少了手术感染率;3.减少对骨膜血运的破坏、保留血肿内的有成骨作用的生长因子、扩髓碎屑具有自体植骨效应、肌肉收缩产生微动提供力学刺激等因素促进骨折愈合;4.中心固定、弹性固定、应力分散避免应力遮挡作用,再骨折发生率低;5.固定牢固可以早期功能锻炼和负重;6.内固定取出通过小切口,微创;缺点1.骨髓腔的直径限制了髓内钉的使用;2.在控制旋转方面不如钢板及外固定;3.扩髓破坏骨内膜血运、影响内侧骨皮质;4.扩髓导致骨髓成分入血,可导致脂肪栓塞;5.适用范围受限:干骺端骨折、开放性骨折不能使用髓内钉;根据强度分为:刚性髓内钉、弹性髓内钉;根据穿针方式分为:扩髓、非扩髓;根据穿钉方向分为:顺行髓内钉、逆行髓内钉;根据固定方式分为:锁定髓内钉、非锁定髓内钉;根据材质分为:不锈钢髓内钉、钛钉、可吸收髓内钉;根据截面形状分为:空心髓内钉、实心髓内钉;适应症1.管状骨的骨干骨折;2.长骨干骨折后骨不连;3.长骨干骨折畸形愈合;4.长骨干骨折的骨延长/短缩;5.长骨中段的病理骨折;6. 关节融合;7.长骨关节端骨折使用特殊髓内钉(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髁骨折);禁忌症1.髓内钉入口处软组织严重损伤;2.感染(入口处、髓腔、锁定处)3.小儿干骺端骨折;4.多数关节内骨折;1. 感染;2.脂肪栓塞;3.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4.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5.筋膜室综合征;6.神经麻痹;7.神经血管损伤及术中骨折;8.骨折愈合问题:骨折畸形愈合、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再骨折;9.关节功能障碍(粘连性关节囊炎、关节屈曲挛缩和关节强直、创伤性关节炎、移位骨化);10.内固定失效(内固定断裂、锁钉失败、内固定移位);(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骨折的科普带锁髓内钉治疗骨干骨折50余年,国外学者Hey-Groves在1918年就已应用金属髓内钉于股骨骨折,但由于其抗旋转能力低、容易滑脱等缺陷,由德国专家Kuhts Cher于1953年进行了改进,开发出了第一枚带锁髓内钉。
笔者总结如下:带锁髓内钉的固定原理是什么?有何益处?有锁髓内钉的固定原理是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其作用是传导固定,作用是将力量传递到另一侧,而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方式采用夹板式固定,中间式采用传统的钢钉偏心固定,骨折采用应力共享式固定和应力庇护式固定,以促进骨痂的形成。
中心固定要比侧位固定好,前者能减少杠杆弧度,避免固定的内外角和老化的不利情况,虽然髓内钉的扭力不够,即使封闭横截面的髓内钉也只能达到完全股骨扭转强度的50%,但髓内钉的弹性好,一旦出现变形,可以迅速反弹,迅速复原。
因此采用髓内针内固定可减少缺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大出血,降低感染风险,有利患者的健康。
带锁髓内钉相对于常规钢板的优势有哪些?肱骨干骨折可以通过牵引、功能支架、夹板、U型石膏、悬石膏等方式进行治疗,骨折愈合率高达90%,但对肱骨骨折、病理性骨折、不稳定骨折、多发伤、血管和神经损伤、开放性骨折等患者,可以采用钢板内固定和髓内钉内固定。
其中,以O动力加压钢板具有固定可靠、抗弯曲、抗旋转能力强等特点,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但钢板内固定术具有较高的手术操作要求,同时对病人的身体造成极大的损害,其中桡神经受损高达16%,术后出现并发骨髓炎的概率为6.9%,有可能会再次取出钢板,导致桡神经受损。
而采用髓内针技术,既能减少手术创伤,又能保证病人的血液供应,又能使术后并发症得到合理的控制。
肱骨锁钉克服了传统髓内钉旋转控制差、轴向不稳定、需要附加固定等缺点,且骨折稳定、出血少、软组织剥离少、髓腔扩大等优点。
但是带锁髓内钉在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并发症,如果不能及时的控制,就会加重,带锁髓内钉并发症的类型和处理方式是?1.骨折不愈合原因有:①骨折端软组织夹层;②横向骨折断端分离;③开放性骨折、局部出血感染等;⑤髓内针固定不好;⑥患有糖尿病等消耗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