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煤矿锚杆孔钻进设备的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12.40 KB
- 文档页数:1
煤矿快速掘进技术中锚杆支护分析随着矿井采煤深度的不断增加和对煤矿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煤矿快速掘进技术中的锚杆支护技术在矿山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锚杆支护技术能够有效地加固巷道和工作面的支护,保证煤矿安全生产,提高采煤效率。
本文将针对煤矿快速掘进技术中的锚杆支护进行分析,探讨其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意义和应用效果。
一、锚杆支护技术的基本原理锚杆支护技术是指利用预埋在矿岩中的锚杆和锚桩,通过锚杆与锚孔之间的摩擦力和锚杆与锚孔周围岩体之间的粘结力,以及锚杆自身的拉伸性能,将锚杆锚固在岩体中,形成整体支护结构,增加巷道和工作面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锚杆支护技术一般包括预埋锚杆、锚孔钻孔、注浆灌浆、锚杆张拉、锚固锚杆等环节,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将锚杆牢固地嵌入矿岩中,形成稳固的支护结构。
1. 提高支护稳定性煤矿快速掘进过程中,巷道和工作面处于持续开挖状态,地压变化大,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支护,会导致岩体塌方、坍塌或者顶板、底板失稳,危及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而锚杆支护技术能够提高支护结构的稳定性,通过锚杆将岩体牢固地固定住,防止岩体松动和滑落,保护巷道和工作面的完整性。
2. 提高支护承载能力煤矿巷道和工作面的支护承载能力直接影响着矿山的安全生产和采煤效率。
采用锚杆支护技术能够有效地增加支护结构的承载能力,使得巷道和工作面能够承受更大的地压力和冲击力,保证矿山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采煤效率。
3. 降低采煤成本相比传统的巷道和工作面支护方式,采用锚杆支护技术能够减少矿山开采成本。
锚杆支护技术的施工简便、工艺成熟、设备完善,能够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劳动力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煤矿的生产成本。
4. 增加煤矿采煤效率三、锚杆支护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尽管锚杆支护技术在煤矿快速掘进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锚杆支护结构稳定性不足、锚杆材料质量不合格、设备使用寿命较短等。
煤矿建设中机载锚杆钻机的应用研究煤矿建设中机载锚杆钻机的应用研究摘要:锚杆钻机是实现锚杆支护技术的机械设备,随着锚杆支护技术的飞速开展,用于钻凿锚杆孔的锚杆钻机也得到了快速开展。
机载锚杆钻机具有可以满足不同断面形状巷道的快速掘进成巷要求,提高巷道支护强度,减少事故率等优点。
该文简要介绍了机载锚杆钻机的适用范围,重点讲述了机载锚杆钻机在煤矿中的使用情况。
关键词:优点;钻孔;安装锚杆随着机械工程建设的开展,对机掘巷道的掘锚工艺与作业通常那么采用掘进机加单体锚杆钻机的方式来实现工程作业,而这种方式其主要存在的问题把包括对综掘机的开进和开出那么显得非常的频繁,并且在作业的过程当中,锚杆机需要通过人工的频繁的移动,从而造成对工程辅助作业的时间相对较长,并且其占用的劳动力也比拟多,大大降低了整个挖掘效率,并使得工作环境和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增强。
因此,如何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良,成为本文重点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1机载锚杆钻机优势分析首先,与传统的锚杆钻机相比,机载的锚杆钻机可大大降低人员的作业强度。
在实际的应用当中,传统的锚杆钻机通常被分为顶钻或者是帮钻,在对其进行打注的时候,通常需要对其进行频繁的搬动,同时在打注顶部锚杆与帮部锚杆的时候,其通常都需要进行换钻。
而机载的锚杆在进行施工的时候,那么不需要进行搬动,而只需要工程作业人员通过把手即可实现对其不同方向的移动,从而实现对钻机的搬动,同时无论是在打注顶杆还是帮部,不需要更换钻。
其次,在支护的效果方面有所增强。
传统的帮钻其扭矩通常在58 ~85N・m,顶钻的扭矩在160N・m。
根据施工的要求,对顶部锚杆的预紧力必须大于150kN,帮部锚杆的预紧力大于或者是等于100kN,并且需要对其进行二次紧固,方可到达预紧力的要求。
而机载锚杆的扭矩可到达200 N・m,因此,不需要进行二次加固即可实现对预紧力的要求。
2使用条件对机载锚杆钻机的使用,动力源首先必须满足工作油压在16MPa,流量在90L /min;其次是对冲洗水的要求,其必须水质洁净,同时水压必须保持在2.5MPa;再次那么是每个星期必须对其油嘴、滑到与滑槽等进行润滑;最后那么是钻杆直径为19mm,长度通常分为1米与1.5米。
煤矿快速掘进技术中锚杆支护分析煤矿快速掘进技术中锚杆支护是煤矿开采过程中重要的防护手段之一,它具有简单、快速、经济等优点。
本文将对煤矿快速掘进技术中锚杆支护进行分析,从材料选择、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探讨。
材料选择是锚杆支护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煤矿快速掘进中,锚杆承载煤壁的力量,因此材料的选择需要具备一定的强度和抗拉性能。
常用的锚杆材料有钢筋、合成树脂等。
钢筋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能够满足锚杆在开采过程中的力学要求;而合成树脂具有轻质、高强度的特点,能够提高锚杆的支护效果。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到煤层的固结性、断裂性等因素,以及锚杆的耐腐蚀性和一次成型能力等特点。
支护结构设计是保证锚杆支护效果的关键。
在煤矿快速掘进中,支护结构设计需要根据开采工作面的特点和支护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
一般情况下,锚杆需要形成一个稳定的支护体系,能够阻止煤壁的坍塌,并能够承受煤层的压力。
常见的支护结构有锚杆网格支护、锚杆加筋网片支护等。
锚杆网格支护是将锚杆布置成一定的网格状结构,能够提高锚杆的支护效果;锚杆加筋网片支护则是在锚杆布置的配合加筋网片进行支护,能够增加支护面积和承载能力。
在设计支护结构时,还需要考虑到与其他支护措施的协同效果,并进行相应的加强和改进。
施工工艺是保证锚杆支护效果的关键环节。
在煤矿快速掘进中,施工工艺需要依据开采工作面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
一般情况下,施工工艺包括锚杆的布置、固结方法的选择、装配方式的确定等。
锚杆的布置需要根据煤层的结构特点和支护要求进行科学的规划,以确保锚杆的均匀布置和有效支护。
固结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开采深度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选择,常见的固结方法有胶结法、灌浆法等。
装配方式的确定需要根据锚杆和支护结构的特点进行相应的选择,以确保锚杆的牢固和支护效果的可靠。
煤矿快速掘进技术中锚杆支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能够提高煤矿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在锚杆支护中,材料选择、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选择,以确保锚杆支护的效果和可靠性。
煤矿快速掘进技术中锚杆支护分析煤矿快速掘进技术是指通过采用一系列高效、快速的工艺和设备,实现矿井快速掘进的一种技术。
其中锚杆支护是煤矿快速掘进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提高巷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保障矿井工作正常进行的关键。
锚杆支护是指利用锚杆将巷道固定在周围的岩石中,使其保持稳定和坚固。
锚杆是由钢筋或玻璃钢制成的,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和韧性。
它通过与岩石紧密接触,将岩石与巷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增加巷道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煤矿快速掘进中,锚杆支护具有以下主要的作用:1.增加巷道的稳定性:锚杆能够将巷道与岩石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使巷道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特别是对于软弱岩石和断裂带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巷道,锚杆支护能够有效地提高巷道的稳定性,防止岩体塌方和巷道塌陷。
2.提高巷道的安全性:锚杆支护能够有效地防止巷道的坍塌和下垮,保护矿工的安全。
在巷道掘进过程中,锚杆起到了承担和分散岩体内应力的作用,减小了巷道岩体的变形和破坏,从而降低了巷道发生事故的概率。
3.缩短掘进周期:锚杆支护具有快速施工和便捷拆除的特点,能够大大缩短巷道的掘进周期。
传统的巷道支护需要时间和人力成本较高的浇筑混凝土来固定巷道,而锚杆支护只需要钻孔、安装锚杆等简单操作,能够快速完成,提高掘进效率。
锚杆支护的关键技术包括锚杆的选择、锚杆的布置和锚杆的固定等。
1.锚杆的选择:根据巷道的地质条件和使用要求,选择适合的锚杆材料和规格。
常见的锚杆材料有钢筋和玻璃钢,其中钢筋锚杆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适用于对巷道承重要求较高的情况,而玻璃钢锚杆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适用于潮湿和腐蚀性较强的地质环境。
2.锚杆的布置:根据巷道的尺寸和要求,确定锚杆的间距和布置方式。
通常情况下,锚杆的间距为1-1.5米,根据巷道的不同部位和地质条件,可以采用不同的布置方式,如更加密集的布置在巷道的顶部和两侧,以增加巷道的支护稳定性。
3.锚杆的固定:锚杆固定是保证锚杆支护效果的关键。
煤矿快速掘进技术中锚杆支护分析锚杆支护是煤矿掘进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它可以提供对掘进工作面的支护和加固。
锚杆支护主要是通过设置锚杆,将锚杆与煤岩体紧密连接,使得锚杆能承受来自煤岩体的压力,并将这些压力传递到周围的岩体中,起到固定和稳定工作面的作用。
在煤矿快速掘进中,锚杆支护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锚杆支护可以提高快速掘进的施工效率。
锚杆设置后,可以使得煤岩体的稳定性得到提高,减少落煤和岩爆的风险,提高掘进速度。
锚杆支护还可以提高工作面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由于锚杆的设置可以将煤岩体中的应力分散和传递到周围的岩层中,从而有效避免煤岩体发生塌方和失稳的情况,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锚杆支护的设计和分析是锚杆支护技术成功应用的关键。
在设计方面,需要考虑锚杆的类型、直径、长度、间距和锚固深度等参数。
不同的煤矿地质条件和掘进工作面的要求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锚杆支护方案。
为了确定最合适的设计方案,需要进行地质勘探、岩性分析和强度测试等工作,以获取地质参数和岩体力学性质。
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可以进行数值模拟和力学分析,确定适当的锚杆支护参数。
在工程实施中,需要根据设计方案进行锚杆的安装和固定。
安装过程中,需要保证锚杆的准确定位和正确固定。
固定方式可以采用胶结剂固定、机械固定或注浆固定等方法,具体的选择要根据地质条件和施工要求进行。
在固定过程中,需要保证锚杆与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充分,并且固定效果达到设计要求,以确保锚杆支护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锚杆支护的效果需要进行监测和评估。
监测可以通过安装测量仪器,例如位移计和应力计,来实时监测锚杆的变形和应力情况。
对于不同的地质条件和爆破振动的影响,还可以进行振动监测和噪声监测等工作,以评估锚杆支护的效果和安全性。
根据监测结果,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以保证掘进工作面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锚杆支护在煤矿快速掘进中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分析、正确的安装和固定,以及监测和评估的工作,可以提高煤矿快速掘进的施工效率和工作面的安全性,为煤矿的生产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煤矿快速掘进技术中锚杆支护分析煤矿的快速掘进技术是指通过采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和工艺,提高掘进速度和安全性的技术手段。
在煤矿快速掘进过程中,锚杆支护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
本文将对煤矿快速掘进技术中锚杆支护进行分析。
锚杆支护是一种常用的煤矿掘进支护方法,其主要作用是提供掘进工作面的支撑和固定。
锚杆支护系统一般由锚杆、锚具、锚具连接件和锚杆固定装置等组成。
在煤矿掘进过程中,锚杆支护系统能够有效地保证工作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锚杆的选择是锚杆支护的关键步骤之一。
一般来说,锚杆的选择应根据煤层厚度、地质条件、工作面长度和掘进速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而言,煤层厚度小于1.8米时,采用Φ20锚杆;煤层厚度为1.8-2.5米时,采用Φ22锚杆;煤层厚度大于2.5米时,采用Φ25锚杆。
锚杆的安装也是锚杆支护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锚杆安装前,首先要进行洞爬检查,保证洞内无积水、无泥浆和杂质等。
然后,将锚杆用手推或起钻送入洞内,直至锚杆的安全锚固长度处。
通过旋紧锚杆以实现与煤壁的紧密联结。
锚具的选择也是锚杆支护的关键环节之一。
一般来说,锚具的选择应根据地质条件、煤层厚度和掘进速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常用的锚具有膨胀式锚杆、静力锚杆和液压锚杆等。
膨胀式锚杆适用于较稳定地层,能提供可靠、持久的支护;静力锚杆适用于岩层不稳定、岩石塌落倾向较大的情况;液压锚杆适用于岩层破碎较为严重的情况。
锚杆连接件的选择和安装也是锚杆支护的重要环节之一。
常用的锚杆连接件有螺母和螺栓等。
在进行锚杆连接件选择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在进行锚杆连接件安装时,首先要将连接件套在锚杆上,并通过旋转连接件将其固定在锚杆上。
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连接件的紧固力,确保其与锚杆的连接牢固可靠。
锚杆支护是煤矿快速掘进技术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锚杆选择、安装和固定,可以提高工作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掘进速度和效率。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锚杆支护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锚具、连接件和固定装置,以适应不同地质条件和掘进环境的要求,保证支护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煤矿锚杆孔钻进设备现状及前景展望[摘要]煤矿锚杆支护是巷道支护的发展方向,锚杆孔钻进设备是推广锚杆支护的基础。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锚杆孔钻进设备的现状、目前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以及发展前途。
[关键词]煤矿锚杆支护锚杆孔钻进设备中图分类号:td4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3)04-0255-01锚杆孔钻进是锚杆支护施工的重要环节,锚杆支护的发展需要大量锚杆孔钻进设备作保证。
锚杆孔钻进设备包括锚杆钻机和配套钻具(钻杆、钻头等)。
分析锚杆孔钻进设备现状,展望它的发展前途,有助于不断促进锚杆孔钻进设备的技术进步,使其适应锚杆支护技术的需要。
1、锚杆孔钻进设备的发展现状锚杆孔钻进设备以锚杆钻机为主体。
锚杆钻机按结构分为单体式、钻车式、机载式;按动力分为电动式、气动式、液压式;按破岩方式分为回转式、冲击式、冲击回转式、回转冲击式。
与锚杆钻机配套的钻具,因破岩方式不同而不同,总的来说有回转类破岩钻具、冲击类破岩钻具以及回转冲击类破岩钻具。
国内锚杆钻机的研制经历了30多年的历程,曾先后研制机械支腿式电动锚杆钻机、钻车式锚杆钻机、支腿与导轨式液压锚杆钻机、支腿式气动锚杆钻机、非机械传动支腿式电动锚杆钻机、机载式锚杆钻机和双级气腿凿岩机等。
煤矿锚杆钻机多为回转式,为配合推广小直径树脂锚杆,钻头采用27~29mm的回转钻头,其结构类型多为两翼对称、两翼不对称和两翼连筋式,可供钻进不同性质岩石时选用。
钻杆由b19或b22(少数)六角中空钢加工。
经多年联合攻关,锚杆钻头和钻杆已能初步满足一定条件下锚杆支护的需要。
但是,由于锚杆孔钻进设备的开发、研究和生产与锚杆支护技术的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煤矿锚杆支护施工中大量使用的还是传统气动凿岩机与煤电钻。
专用锚杆孔钻进设备中,使用国外进口设备较多,但因进口设备价格高和备件供应不及时,煤矿用户希望采用国产的锚杆孔钻进设备。
2、煤矿用锚杆孔钻进设备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2.1 开发的品种多,但性能适宜且可靠性好的产品不多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开发了30多种型号和不同类型的锚杆钻机,但适于井下使用且可靠性较好的只有3~4种产品,当前正式投入使用的仅占已开发产品总数的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