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第2版)电子教案》4.2 滴定分析的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8
摘要:滴定分析中经常涉及计算问题,如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测定结果的计算等。
如何将纷繁复杂的计算合理归类,使计算过程简洁明了,以实现教材的合理调整、整合、拓展和更新,是我们探索的方向。
关键词:滴定分析;计算;说课一、说课程1.课程简介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的测定方法及其基本原理的一门学科。
按任务不同,分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教学中,侧重于定量分析的讲授。
2.本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化学是许多专业特别是化工、食品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树立准确“量”的概念,正确、熟练地掌握分析化学基本操作技能,自觉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习惯。
3.本节课在该课程中与前后内容的衔接和配合分析结果的计算直接关系到分析检验的及时、准确上报。
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是滴定分析学习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上报。
4.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并会运用固液之间、液液之间的计算公式解题。
教学难点:1)系数法:“a/b”的确定;2)基本单元法:“基本单元”的确定。
(本次课侧重于系数法)5.重点难点突破通过小组讨论及举一反三达到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掌握与标定和溶液的配制息息相关的两个公式。
难点主要是公式中a/b的确定以酸碱滴定法的例子为主,只要有一定的化学基础,会写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到反应物A与B的关系:aA~bB,即可确定a/b。
二、说教材1.教材简介:分析化学(第二版2022年10月北京第1 次印刷)符明淳、王霞主编,为“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2.教材特色:本教材是依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为原则,结合编者多年教学经验和教学改革实践的体会而编写。
本教材强调理论知识的应用;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
3.教材的合理调整、整合、拓展和更新理由1)把教材中p.44.3.滴定分析计算示例:例4—例8整合为三类:其中,第一类为液液之间的计算;第二类为固液之间的计算;(前两类计算与标定、溶液的配制息息相关,即为本次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