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练习题1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练习题1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练习题1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练习题1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练习题

一、填空

1.物质的量浓度c B与物质的量n B的关系式为();物质的量n B与物质的质量m B的关系式为()。

2.两种溶液之间进行反应时,适用的计算公式为();将浓溶液稀释成稀溶液时的计算公式为()。

3.溶液与固体物质之间进行反应时,其计算公式为();用固体物质配制溶液时的计算公式为()。

4.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被测组分含量的计算公式为();在返滴定中采用的计算公式为()。

5.质量浓度的表示式为();以其表示的组分含量的计算公式为()。

6.在下列反应中,应取的基本单元Mg(OH)2是();CaCO3是();KBrO3是();KI是()。

Mg(OH)2+ HCl =Mg(OH)Cl + H2O CaCO3+ 2HCl = CaCl2+ CO2 + H2O

BrO3—+6Cu+ +6H+=Br—+6Cu2+ +3H2O Ag+ + I—=Ag I↓

二、选择

1.根据等物质的量规则,所取的基本单元取决于()

A.酸碱反应:酸所含有的H+数B.酸碱反应:碱所能接受的H+数

C.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物的电子转移数D.氧化还原反应:离子的价态

2.在非直接滴定法中,被测组分未直接参与滴定反应,根据等物质的量规则,其基本单元的确定取决于()

A.酸碱滴定:该组分所含H+数B.酸碱滴定:该组分所含OH—数

C.氧化还原滴定:该组分在第一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

D.氧化还原滴定:该组分相当于在滴定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

3.将浓溶液稀释为稀溶液时,或用固体试剂配制溶液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B.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C.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D.溶解前后试剂的质量不变

4.溶液与固体物质间进行反应时,下列计算式不正确的是( )

A .m

B =c A V A M B B .V A =

C .c A =

D .M B = 5.在返滴定法中,以下计算式正确的是( )

A .ω

B =

B .ωB =

C .ωB =

D .ωB =

6.KHC 2O 4·H 2C 2O 4·2H 2O 与NaOH 反应生成KNaC 2O 4+ Na 2C 2O 4,若以特定组合为基本单元,以下基本单元选取正确的是( )

A .

31KHC 2O 4·H 2C 2O 4·2H 2O B .2

1KHC 2O 4·H 2C 2O 4·2H 2O C .41KHC 2O 4·H 2C 2O 4·2H 2O D . KHC 2O 4·H 2C 2O 4·2H 2O 7.据下列反应测定硼砂,以特定组合为基本单元时,Na 2B 4O 7应取的基本单元是( ) Na 2B 4O 7 +2HCl+5H 2O 4H 3BO 3+2NaCl

A .61Na 2

B 4O 7 B .31Na 2B 4O 7

C .2

1Na 2B 4O 7 D . Na 2B 4O 7 8.据下列反应,以特定组合为基本单元时,反应物基本单元选取正确者为( ) I 2+2S 2O 32— 2I —+S 4O 62—

A .I 2,S 2O 32—

B .I 2,21S 2O 32—

C .21I 2,S 2O 32—

D .4

1I 2,S 2O 32— 9.用下列反应测定As 2O 3,以特定组合为基本单元时,其应取的基本单元是( ) As 2O 3+6NaOH 2Na 3AsO 3+3H 2O AsO 33—+ I 2+ H 2O AsO 43—+2 I —+2H +

A .41As 2O 3

B .21As 2O 3

C .As 2O 3

D .3

1As 2O 3 10.用下列反应测定Cu ,以特定组合为基本单元时,其应取的基本单元是( ) Cu+2HCl+ H 2O 2 CuCl 2+2H 2O 2CuCl 2+4KI 2 Cu I ↓+ I 2+4KCl

Na 2S 2O 3+ I 2 Na 2S 4O 6+2NaI

A .21Cu

B .31Cu

C .4

1Cu D .Cu 11.以特定组合为基本单元时,以下列反应测定丙酮,其应取的基本单元是( )

CH 3COCH 3+3I 2+4NaOH CH 3COONa+CHI 3+3NaI+3H 2O I 2+2S 2O 32— 2I —+S 4O 62—

A .31CH 3COCH 3

B .21CH 3COCH 3

C .61CH 3COCH 3

D .CH 3COCH 3

滴定分析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滴定分析 一、选择题 1.滴定分析中,对化学反应的主要要求是( ) (A)反应必须定量完成 (B)反应必须有颜色变化 (C)滴定剂与被测物必须是1:1的计量关系 (D)滴定剂必须是基准物 2.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 (A)化学计量点(B)滴定误差(C)滴定终点(D)滴定分析3.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 (A)基准试剂(B)化学纯试剂(C)分析纯试剂(D)优级纯试剂4.将称好的基准物倒入湿烧杯,对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是()(A)正误差(B)负误差(C)无影响(D)结果混乱 5.硼砂(Na2B4O7?10H2O)作为基准物质用于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若事先将其置于干燥器中保存,则对所标定盐酸溶液浓度的结果影响是( ) (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不能确定 6.滴定管可估读到±0.01mL,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至少应耗用体积()mL (A) 10 (B) 20 (C) 30 (D) 40

7.0.2000 mol/LNaOH溶液对H2SO4的滴定度为()g?mL-1 (A) 0.00049 (B) 0.0049 (C) 0.00098 (D)0.0098 8.欲配制1000mL 0.1mol/L HCl溶液,应取浓盐酸(12mol/L HCl) ()mL。 (A) 0.84mL (B)8.4mL (C)1.2mL;(D)12mL 9.既可用来标定NaOH溶液,也可用作标定KMnO4的物质为( ) (A)H2C2O4?2H2O (B) Na2C2O4 (C)HCl (D)H2SO4 10.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标定含有Na2CO3 的NaOH标准溶液,用该标准溶液滴定某酸以酚酞为指示剂,则测定结果() (A)偏高(B)偏低(C)不变(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滴定分析法包括()、()、()和()四大类。 2.欲配制0.10 mol?L的NaOH溶液500 mL,应称取()固体。 3.称取纯金属锌0.3250 g,溶于HCl后,稀释定容到250 mL的容量瓶中,则Zn2+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4.称取0.3280g H2C2O4?2H2O来标定NaOH溶液,消耗2 5.78mL,则cNaOH=()。 5.TNaOH/HCl=0.003000g/mL表示每()相当于0.003000()。

滴定分析概述测试题

滴定分析概述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终点误差的产生是由于() A.滴定终点和化学计量点不符 B.滴定反应不完全 C.试样不够纯净 D.滴定管读数不准确 2、在滴定分析中,通常借助于指示剂的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 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 A.化学计量点 B.滴定分析 C.滴定终点 D.滴定误差 3、滴定分析所用的指示剂是() A.本身具有颜色的辅助试剂 B.利用自身颜色变化确定化学计量点的外加试剂 C.本身无色的辅助试剂 D.能与标准溶液起作用的有机试剂 4、测定CaCO3的含量时,加入一定量过量的HCl标准溶液与其完全反应,过量 部分HCl用NaOH溶液滴定,此滴定方式属() A.直接滴定方式 B.返滴定方式 C.置换滴定方式 D.间接滴定方式 D.相对平均偏差E.标准偏差 6.下列是四位有效数字的是() A.1.005 B.2.1000 C.1.00 D.1.1050 E.pH=12.00 7.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进行称量时,结果应记录到以克为单位小数点后几位 () A.一位B.二位C.三位D.四位E.五 位 8.在定量分析结果的一般表示方法中,通常要求相对误差() A.Rd≤2% B.Rd≤0.02% C.Rd≥0.2% D.Rd≥0.02% E.Rd≤0.2% 9.用 HCl 标准溶液滴定相同体积的 NaOH 溶液时,五个学生记录的消耗 HCl 溶 液体积如下,哪一个正确() A.24.100 ml B.24.2 ml C.24.0 ml D.24.10 ml E.24 ml 10.下列哪种误差属于操作误差() A.加错试剂B.溶液溅失 C.操作人员看错砝码面值D.操作者对终点颜色的变化辨别不够敏锐 11.滴定分析中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称为( )。 A.溶液 B.滴定 C.被滴定液 D.滴定液 E.指 示剂 12.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往往不一致,由此造成的误差称为( )。 A.系统误差 B.偶然误差 C.绝对误差 D.相对误差 E.滴 定误差 13.在被测溶液中入一种辅助试剂,该试剂在化学计量点附近能发生颜色变化, 作为化学计量点到达的信号,从而终止滴定。这种物质称为( )。 A.辅助试剂 B.滴定剂 C.化学试剂 D.催化剂 E.指 示剂

滴定分析习题及答案

滴定分析习题及答案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第三章滴定分析 一、选择题 1.滴定分析中,对化学反应的主要要求是(? ? ) (A)反应必须定量完成 (B)反应必须有颜色变化 (C)滴定剂与被测物必须是1:1的计量关系 (D)滴定剂必须是基准物 2.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 ? ) (A)化学计量点?(B)滴定误差?(C)滴定终点?(D)滴定分析 3.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 ? ) (A)基准试剂(B)化学纯试剂(C)分析纯试剂(D)优级纯试剂 4.将称好的基准物倒入湿烧杯,对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是(? ? ) (A)正误差? ? ? (B)负误差? (C)无影响(D)结果混乱 5.硼砂(Na2B4O7?10H2O)作为基准物质用于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若事先将其置于干燥器中保存,则对所标定盐酸溶液浓度的结果影响是(? ? ) (A)偏高? ? ? ? ? (B)偏低? ? ? ? (C)无影响? ? ? (D)不能确定 6.滴定管可估读到±,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至少应耗用体积(? ? )mL (A) 10? ? ? ? ? (B) 20? ? (C) 30? ? ?(D) 40

(A) ? (B) ? (C) ? ? ? (D) 8.欲配制1000mL L HCl溶液,应取浓盐酸(12mol/L HCl) (? ? )mL。 (A) ? ? (B)? ? (C);? ? (D)12mL 9.既可用来标定NaOH溶液,也可用作标定KMnO4的物质为(? ? ) (A)H2C2O4?2H2O?(B) Na2C2O4? ? ? (C)HCl? ? ? (D)H2SO4 10.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标定含有Na2CO3 的NaOH标准溶液,用该标准溶液滴定某酸以酚酞为指示剂,则测定结果(? ? ) (A)偏高? ? ? (B)偏低? ? ? ? (C)不变? ? ? ?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滴定分析法包括(? ? ? ? ? )、(? ? ? ? ? )、(? ? ? ? ? )和(? ? ? ? )四大类。 2.欲配制 mol?L的NaOH溶液500 mL,应称取(? ? ? ? )固体。 3.称取纯金属锌 g,溶于HCl后,稀释定容到250 mL的容量瓶中,则Zn2+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 )。 4.称取 H2C2O4?2H2O来标定NaOH溶液,消耗,则cNaOH=(? ? ? ? )。HCl=mL表示每(? ? ? ? )相当于(? ? ? ? ? )。 6.进行滴定分析计算时,如果选取分子、离子或这些粒子的某种特定组合作为反应物的基本单元,这时滴定分析结果计算的依据为: (? ? ? ? ? ? ? ? ? ? ? ? ? ? )。 三、判断题 1.(? )所谓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终点是一回事。

滴定分析练习题

# 第十二章滴定分析练习 一、选择题(单选题) 1. 根据有关数据,判断下列浓度为·L-1的弱酸或弱碱中,能被直接准确滴定的是() (A) HF (pK a=(B) HCN (pK a= (C) NaAC (pK b= (D) NH4Cl (pK a= 2. 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 mL。欲使读数的相对误差不大于%,使用50 mL的滴定管,则消耗滴定剂 的体积应为() (A) 10mL(B)大于10 mL (C) 20 mL (D) 20~25 mL # 3. 以下关于偶然误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大小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 (B)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 (C)正误差出现的几率大于负误差 (D)负误差出现的几率大于正误差 4. 下列方法中可减、免分析测定中的系统误差的是 ( ) (A) 进行仪器校正 (B) 增加测定次数 (C) 认真细心操作 (D) 保持实验室温度、湿度稳定 】 5. 下列各表述中,最能说明偶然误差小的是 ( ) (A) 高精密度 (B) 与已知含量的试样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一致 (C) 标准偏差大 (D) 仔细校正天平砝码和容量仪器 6. 今有 mol·L-1 HCl溶液1升,欲配制为 mol·L-1,需加入 mol·L-1HCl多少毫升( ) (A) 300(B) 150 (C) 100 (D) 200 7. 若动脉血的pH为,[HCO3-]=·L-1,已知pK a1=, pK a2=,则[H2CO3]为( ) (A) ×10-2mol·L-1 (B) ×10-3 mol·L-1 { (C) ×10-2 mol·L-1 (D) ×10-3 mol·L-1 8. 已知HCOOH的pK a=,由它及其共轭碱所组成的缓冲液能控制的适宜pH缓冲范围为( ) (A) ~ (B) ~ (C)~(D) ~ 9. 采用酸碱滴定法,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mol·L-1等浓度的HCl和H3PO4的混合溶液,在滴定曲线 上,可能出现几个滴定突跃 (H3PO4的各级pK a为,,() (A) 1 (B) 2 (C)3 (D)不能确定 10. 选择酸碱指示剂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 (A) 滴定突跃范围(B)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和滴定方向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练习题1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练习题 一、填空 1.物质的量浓度c B与物质的量n B的关系式为();物质的量n B与物质的质量m B的关系式为()。 2.两种溶液之间进行反应时,适用的计算公式为();将浓溶液稀释成稀溶液时的计算公式为()。 3.溶液与固体物质之间进行反应时,其计算公式为();用固体物质配制溶液时的计算公式为()。 4.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被测组分含量的计算公式为();在返滴定中采用的计算公式为()。 5.质量浓度的表示式为();以其表示的组分含量的计算公式为()。 6.在下列反应中,应取的基本单元Mg(OH)2是();CaCO3是();KBrO3是();KI是()。 Mg(OH)2+ HCl =Mg(OH)Cl + H2O CaCO3+ 2HCl = CaCl2+ CO2 + H2O BrO3—+6Cu+ +6H+=Br—+6Cu2+ +3H2O Ag+ + I—=Ag I↓ 二、选择 1.根据等物质的量规则,所取的基本单元取决于() A.酸碱反应:酸所含有的H+数B.酸碱反应:碱所能接受的H+数 C.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物的电子转移数D.氧化还原反应:离子的价态 2.在非直接滴定法中,被测组分未直接参与滴定反应,根据等物质的量规则,其基本单元的确定取决于() A.酸碱滴定:该组分所含H+数B.酸碱滴定:该组分所含OH—数 C.氧化还原滴定:该组分在第一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 D.氧化还原滴定:该组分相当于在滴定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 3.将浓溶液稀释为稀溶液时,或用固体试剂配制溶液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B.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C.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D.溶解前后试剂的质量不变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课后习题和答案解析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计算在H2SO4介质中,H+浓度分别为1 mol·L-1和mol·L-1的溶液中VO2+/VO2+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已知= V) 根据Hg22+/Hg和Hg2Cl2的溶度积计算Hg2Cl2/Hg。如果溶液中Cl-浓度为mol·L-1,Hg2Cl2/Hg电对的电位为多少

找出以下半反应的条件电极电位。已知=,pH=7,抗坏血酸p K a1=,p K a2=。

在1 溶液中用Fe3+溶液滴定Sn2+时,计算: (1) 此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及化学计量点时反应进行的程度; (2) 滴定的电位突跃范围。在此滴定中应选用什么指示剂用所选指示剂时滴定终点是否和化学计量点一致

计算pH = ,c NH 3= 的溶液中Zn2+/Zn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已知锌氨配离子的各级累积稳定常数为:lg 1 =, lg 2 =, lg 3 =, lg 4 = ;NH4+的离解常数为K a =。 在酸性溶液中用高锰酸钾法测定Fe2+时,KMnO4溶液的浓度是mol·L-1,求用(1)Fe;(2) Fe2O3;(3)表示的滴定度。

称取软锰矿试样0.5000 g,在酸性溶液中将试样与0.6700 g纯Na2C2O4充分反应,最后以mol·L-1 KMnO4溶液滴定剩余的Na2C2O4,至终点时消耗mL。计算试样中MnO2的质量分数。 称取褐铁矿试样0.4000g,用HCl溶解后,将Fe3+还原为Fe2+,用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若所用K2Cr2O7溶液的体积(以mL为单位)与试样中Fe2O3的质量分数相等。求K2Cr2O7溶液对铁的滴定度。

第二章滴定分析法概述[001]

第二章滴定分析法概述 一、名词解释 1.化学计量点: 2.终点误差: 3.基准物质: 4.标准溶液: 5.物质的量: 6.滴定度: 7.物质的量浓度: 8.滴定分析法: 9.滴定剂: 10.返滴定法: 二、填空 20℃时,将12gNaCl溶解在100g水中,溶液的百分浓度是______。 物质的量的法定计量单位名称是_______,符号是______。 3、基准物质的试剂是用来直接配制_____溶液或者用来_______________未知溶液浓度的物质。 4、配制标准溶液的方法一般有______、_______两种。 5、可使用间接滴定法的三种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6.3克碳与10克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克。 7、浓盐酸的相对密度为1.19 (20℃),今欲配制0.2 mol/L HCl溶液500ml ,应取浓盐酸约为_______ml。 8、重量百分比浓度是指溶液中_____________占全部溶液的百分比。 9、0.1摩尔/升的H2SO4溶液50毫升和0.05摩尔/升的H2SO4溶液150毫升混合(混合体积为200毫升),得到溶液的摩尔浓度是______。 10、0.2540g基准试剂Na2CO3,用0.2000mol/LHCl标准溶液滴定,需要消耗标准溶液_____毫升。 11、能用于直接配制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称为_________________。 12、与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的待测组分质量(单位:g),称为滴定度,用_____表示。 13、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单位溶液中所含溶质的__________。其单位为mol/L.。 14、在50.00ml0.1000mol/LHCl溶液中,应加入_______ml,0.5000molHCl溶液,才能使混合后的HCl溶液浓度为0.2500mol/L。 15、用已知准确浓度的HCl溶液滴定NaOH溶液,以甲基橙来指示反应等当点的到达,HCl 溶液称为________溶液,甲基橙称为________。该滴定等当点的PH值等于______,滴定终点的PH值范围为___________,此两者PH之差称为___________,此误差为___________误差(正或负)。 16、配制0.2mol/LHCl溶液1L,需取浓HCl________ml,配制0.2mol/LH2SO4溶液1L,需取浓H2SO4_________ml。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练习题2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练习题2 一、计算依据————等物质的量反应规则 二、等物质的量反应规则是指: 三、计算步骤: ① ② ③ ④ 类型一:两种溶液间的计算: 练习1:滴定20.00 mL 0.1200 mol·L ?1 KOH 溶液至化学计量点时,需要0.1050 mol·L ?1 HCl 溶液多少毫升? 练习2:现有0.1024 mol·L ?1HCl 溶液4800mL ,欲使其浓度稀释为0.1000 mol·L ?1,应加水 多少毫升? 练习3:将250mL c(2 1Na 2CO 3)=0.1500 mol·L ?1的NaCO 3溶液与750mL 未知浓度Na 2CO 3

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浓度为c( 2 1Na 2CO 3)=0.2038 mol·L ?1,求该未知浓度Na 2CO 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练习4:标定NaOH 溶液浓度为0.09920mol·L ?1,体积为5000mL ,欲配成0.1000 mol·L ?1, 求应加多少毫升0.5000mol·L ?1NaOH 溶液? 类型二:由固体物质配制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练习5:欲配制0.02000 mol·L ?1 K 2Cr 2O 7标准溶液1000mL ,问应称取K 2Cr 2O 7多少克?

类型三: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 练习6: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质0.5025g,标定NaOH溶液时,用去NaOH溶液25.00mL,求NaOH溶液的浓度。 类型四:求被测组分的质量分数: 练习7:称取Na2CO3样品0.4909g,溶于水后,用0.5050 mol·L?1HCl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HCl溶液18.32mL,求样品中Na2CO3的百分含量。 练习8: 0.4296g BaCO3试样溶于25.00mL c(HCl)=0.2500 mol·L?1 HCl溶液,剩余酸以c(NaOH)=0.2000 mol·L?1 NaOH溶液返滴定,消耗10.56mL,计算该样中BaCO3的 质量分数。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

第三章酸碱滴定法 (一)填空题 1. 按照酸碱质子理论,H2O的共轭酸为,H2O的共轭碱为;HCO3-的共轭碱为,HCO3-的共轭酸为。 2.在氨溶液中,加入NH4Cl则氨的解离_____,溶液的pH_____,这一作用位_____。3.各种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可用来衡量,其大小与和有关。 4. 酸碱指示剂变色的内因是,外因是。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有 、、、等。 5. PH3.1~4.4是甲基橙的_____,pH在此区间内的溶液加甲基橙呈现的颜色从本质上说是指示剂的_____。 6. 实验室中使用的pH试纸是根据原理而制成的。 7. 在分析化学中选择指示剂的依据是指。 8. 突跃范围的大小与滴定剂和被滴定物质的浓度有关,浓度越_____,突跃范围越长,可供选择的指示剂越_____。滴定分析中常用标准溶液的浓度多控制在_____ 之间。 9.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_____越好。 10. 最理想的指示剂应是恰好在_____时变色的指示剂。 (二)判断题 1.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只要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就是酸,只要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就是碱。() 2. 缓冲溶液在任何pH值条件下都能起缓冲作用。( ) 3. 在酸碱滴定中只有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部落在滴定的突跃范围内的指示剂才可用来指示终点。() 4. 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的计算依据是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5. 滴定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为零。() 6. 所谓的终点误差是由于操作者终点判断失误造成的。() 7. 所谓的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终点是一回事。() 8. 当移液管将移取的溶液都放出后,必须用吸耳球将停留在管尖的少量液体吹出。() 9. 滴定结束后将滴定管内剩余的溶液全部倒回原来试剂瓶中,可以继续使用。() 10.对酚酞不显颜色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三)选择题 1.HPO42-的共轭碱是( ) (A) H2PO4-(B) H3PO4(C)PO43-(D) OH- 2.下列各组酸碱组分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A)H2CO3-CO32-(B)NH3-NH2-(C)HCl-Cl-(D)HSO4--SO42-

配位滴定法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配位滴定法 计算pH=5时EDTA的酸效应系数αY(H)。若此时EDTA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为·L-1,则[Y4-]为多少 pH=5时,锌和EDTA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多少假设Zn2+和EDTA的浓度皆为10-2 mol·L-1(不考虑羟基配位等副反应)。pH=5时,能否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Zn2+ 假设Mg2+和EDTA的浓度皆为10-2 mol·L-1,在pH=6时,镁与EDTA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多少(不考虑羟基配位等副反应)并说明在此pH条件下能否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Mg2+。如不能滴定,求其允许的最小pH。

试求以EDTA滴定浓度各为mol·L-1的Fe3+和Fe2+溶液时所允许的最小pH。 计算用mol·L-1 EDTA标准溶液滴定同浓度的Cu2+离子溶液时的适宜酸度范围。 称取0.1005g纯CaCO3溶解后,用容量瓶配成100mL溶液。吸取25mL,在pH﹥12时,用钙指示剂指示终点,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用去。试计算: (1)EDTA溶液的浓度; (2)每毫升EDTA溶液相当于多少克ZnO和Fe2O3。

用配位滴定法测定氯化锌(ZnCl2)的含量。称取0.2500g试样,溶于水后,稀释至250mL,吸取,在pH=5~6时,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mol·L-1 EDTA标准溶液滴定,用去。试计算试样中含ZnCl2的质量分数。 称取1.032g氧化铝试样,溶解后移入25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吸取,加入T Al2O3=mL的EDTA标准溶液,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Zn(OAc)2标准溶液进行返滴定,至红紫色终点,消耗Zn(OAc)2标准溶液。已知1mL Zn(OAc)2溶液相当于EDTA溶液。求试样中Al2O3的质量分数。

分析化学第二章 滴定分析

第二章滴定分析 学习指南 滴定分析是定量化学分析中重要的分析方法,它以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常量分析中。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滴定分析方法的特点和分类;理解滴定分析的基本术语;掌握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的方式;掌握标准溶液的制备方法和配制标准溶液时对基准物的要求及有关规定;掌握分析化学中常用的法定计量单位;熟练掌握有关滴定分析的各种计算。在学习过程中,若能复习无机化学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有关计算对掌握本章重点内容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一节概述 【学习要点】理解滴定分析基本术语;了解滴定分析法分类;掌握滴定分析法对滴定反应的要求;掌握滴定分析中常用的四种滴定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一、滴定分析的基本术语 滴定分析(titrimetry)是将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至所加溶液物质的量按化学计量关系恰好反应完全,然后根据所加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计算出被测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由于这种测定方法是以测量溶液体积为基础,故又称为容量分析。 在进行滴定分析过程中,我们将用标准物质标定或直接配制的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称为“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时,将标准滴定溶液装在滴定管中[因而又常称为滴定剂(titrant)],通过滴定管逐滴加入到盛有一定量被测物溶液[称为被滴定剂(titrand)]的锥形瓶(或烧杯)中进行测定,这一操作过程称为“滴定”(titration)。当加入的标准滴定溶液的量与被测物的量恰好符合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化学计量关系量时,称反应到达“化学计量点”(stoichiometric point,简称计量点,以sp表示)。在化学计量点时,反应往往没有易被人察觉的外部特征,因此通常是加入某种试剂,利用该试剂的颜色突变来判断。这种能改变颜色的试剂称为“指示剂”(indicator)。滴定时,指示剂改变颜色的那一点称为“滴定终点”(end point,简称终点,以ep表示)。滴定终点往往与理论上的化学计量点不一致,它们之间存在有很小的差别,由此造成的误差称为“终点误差”(end point error)。终点误差是滴定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大小决定于化学反应的完全程度和指示剂的选择。另外也可以采用仪器分析法来确定终点。 为了准确测量溶液的体积和便于滴定,在实际操作中,滴定分析需要使用滴定管、移液管和容量瓶等容量仪器。 二、滴定分析法的分类 滴定分析法以化学反应为基础,根据所利用的化学反应的不同,滴定分析一般可分为四大类:1.酸碱滴定法(acid-base titration method) 它是以酸、碱之间质子传递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法。可用于测定酸、碱和两性物质。其基本反应为 H++OH-=H2O 2.配位滴定法(complexometry) 它是以配位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法。可用于对金属离子进行测定。若采用EDTA作配位剂,其反应为

分析化学练习题第章络合滴定法

分析化学练习题 第6章络合滴定法 一. 选择题 1.下列有关条件稳定常数的正确叙述是() A. 条件稳定常数只与酸效应有关 B. 条件稳定常数表示的是溶液中络合物实际的稳定常数 C. 条件稳定常数与温度无关 D. 条件稳定常数与络合物的稳定性无关 2. 对配位反应中的条件稳定常数,正确的叙述是() A. 条件稳定常数是理想状态下的稳定常数 B. 酸效应系数总是小于配位效应系数 C. 所有的副反应均使条件稳定常数减小 D. 条件稳定常数能更准确地描述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 3. 已知lgK ZnY =16.5,若用0.020mol·L-1EDTA滴定0.020mol·L-1Zn2+溶液,要求△pM=±0.2, TE = 0.1%,已知pH = 4,5,6,7时,对应lgαY(H)分别为8.44,6.45,4.65,3.32,滴定时的最高允许酸度为() A. pH≈4 B. pH≈5 C. pH≈6 D. pH≈7 4. 现用Cmol·L-1EDTA滴定等浓度的Ca2+,Ca2+无副反应。已知此时滴定的突跃范围ΔpM, 若EDTA和Ca2+的浓度增加10倍,则此时滴定的突跃范围为ΔpM' () A.ΔpM'=ΔpM-2 B.ΔpM'=ΔpM+1 C. ΔpM'=ΔpM-1 D. ΔpM'=ΔpM+2 5. 以EDTA滴定Zn2+时,加入的氨性溶液无法起到的作用是() A. 控制溶液酸度 B. 防止Zn2+水解 C. 防止指示剂僵化 D. 保持Zn2+可滴定状态 6. 下列有关金属离子指示剂的不正确描述是() A.理论变色点与溶液的pH值有关 B.没有确定的变色范围 C.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稳定性要适当 D.能在任意pH值时使用 7. 在配位滴定中,当溶液中存在干扰测定的共存离子时,一般优先使用() A. 沉淀掩蔽法 B.氧化还原掩蔽法 C. 离子交换法分离 D. 配位掩蔽法 8. 用EDTA滴定Bi3+时,消除Fe3+干扰宜采用() A. 加NaOH B.加抗坏血酸 C.加三乙醇胺 D.加氰化钾 9. 某溶液中含有Ca2+、Mg2+及少量Al3+、Fe3+,欲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Ca2+、 Mg2+的含量,正确的做法是() A.碱性条件下加入KCN和NaF,再测定 B.酸性条件下加入三乙醇胺,再调至碱性测定 C.酸性条件下加入KCN和NaF,再调至碱性测定 D.加入NH3沉淀掩蔽Al3+和Fe3+,再测定 10. 铬黑T(EBT)与Ca2+的配合物的稳定常数K Ca-EBT =105.4,已知EBT的逐级质子化常数 K1H =1011.5,K2H =106.3,在pH=10.0时,EBT作为滴定Ca2+的指示剂,在颜色转变点的pCa值为()

滴定分析法

滴定分析法 一、特点和种类 滴定分析法,是化学分析法的一种,将一种已知其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称为标准溶被)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化学反应完全时为止,然后根据所用试剂溶液的浓度和体积可以求得被测组分的含量,这种方法称为滴定分析法(或称容量分析法)。 滴定分析法,又叫容量分析法,将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溶液中(或者将被测溶液滴加到标准溶液中),直到所加的标准溶液与被测物质按化学计量关系定量反应为止,然后测量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算出待测物质的含量。这种定量分析的方法称为滴定分析法,它是一种简便、快速和应用广泛的定量分析方法,在常量分析中有较高的准确度。 (一)特点 1. 加入标准溶液物质的量与被测物质的量恰好是化学计量关系; 2. 此法适于组分含量在1%以上各种物质的测定; 3. 该法快速、准确、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便; 4.用途广泛。 (二)分类 根据标准溶液和待测组分间的反应类型的不同,分为四类 1. 酸碱滴定法——以质子传递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2. 配位滴定法——以配位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3. 氧化还原滴定法——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4. 沉淀滴定法——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5. 非水溶液滴定法--愉滴定反应的介质分类 (三)滴定 滴定分析法是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所加的试剂与被测物质按化学计量定量反应为止,根据试剂溶液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 这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称为滴定液。 将滴定液从滴定管中加到被测物质溶液中的过程叫做滴定。 当加入滴定液中物质的量与被测物质的量按化学计量定量反应完成时,反应达到了计量点。 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的转变点称为滴定终点。 滴定终点与计量点不一定恰恰符合,由此所造成分析的误差叫做滴定误差。 (四)具备条件 适合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反应必须按方程式定量地完成,通常要求在99.9%以上,这是定量计算的基础。(2)反应能够迅速地完成(有时可加热或用催化剂以加速反应)。 (3)共存物质不干扰主要反应,或用适当的方法消除其干扰。 (4)有比较简便的方法确定计量点(指示滴定终点)。 (四)分析方式 1、直接滴定法

滴定分析习题及答案.

滴定分析 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1.滴定分析中,对化学反应的主要要求是( ) (A)反应必须定量完成 (B)反应必须有颜色变化 (C)滴定剂与被测物必须是1:1的计量关系 (D)滴定剂必须是基准物 2.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 (A)化学计量点(B)滴定误差(C)滴定终点(D)滴定分析3.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 (A)基准试剂(B)化学纯试剂(C)分析纯试剂(D)优级纯试剂4.将称好的基准物倒入湿烧杯,对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是()(A)正误差(B)负误差(C)无影响(D)结果混乱5.硼砂(Na2B4O7?10H2O)作为基准物质用于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若事先将其置于干燥器中保存,则对所标定盐酸溶液浓度的结果影响是( ) (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不能确定6.滴定管可估读到±0.01mL,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至少应耗用体积()mL (A) 10 (B) 20 (C) 30 (D) 40 7.0.2000 mol/LNaOH溶液对H2SO4的滴定度为()g?mL-1 (A) 0.00049 (B) 0.0049 (C) 0.00098 (D)0.0098 8.欲配制1000mL 0.1mol/L HCl溶液,应取浓盐酸(12mol/L HCl) ()mL。 (A) 0.84mL (B)8.4mL (C)1.2mL;(D)12mL 9.既可用来标定NaOH溶液,也可用作标定KMnO4的物质为( ) (A)H2C2O4?2H2O(B) Na2C2O4 (C)HCl (D)H2SO4 10.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标定含有Na2CO3 的NaOH标准溶液,用该标准溶液滴定某酸以酚酞为指示剂,则测定结果()

滴定分析练习题

第十二章滴定分析练习 一、选择题(单选题) 1. 根据有关数据,判断下列浓度为0.1mol·L-1的弱酸或弱碱中,能被直接准确滴定的是() (A) HF (pK a=3.46)(B) HCN (pK a=9.21) (C) NaAC (pK b=9.26) (D) NH4Cl (pK a=9.26) 2. 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0.01 mL。欲使读数的相对误差不大于0.1%,使用50 mL的滴定管,则消耗 滴定剂的体积应为() (A) 10mL(B)大于10 mL (C) 20 mL(D) 20~25 mL 3. 以下关于偶然误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大小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 (B)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 (C)正误差出现的几率大于负误差 (D)负误差出现的几率大于正误差 4. 下列方法中可减、免分析测定中的系统误差的是( ) (A) 进行仪器校正(B) 增加测定次数 (C) 认真细心操作(D) 保持实验室温度、湿度稳定 5. 下列各表述中,最能说明偶然误差小的是( ) (A) 高精密度(B) 与已知含量的试样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一致 (C) 标准偏差大(D) 仔细校正天平砝码和容量仪器 6. 今有0.400 mol·L-1 HCl溶液1升,欲配制为0.500 mol·L-1,需加入1.00 mol·L-1HCl多少毫升( ) (A) 300(B) 150 (C) 100 (D) 200 7. 若动脉血的pH为7.40,[HCO3-]=0.024mol·L-1,已知pK a1=6.38, pK a2=10.25,则[H2CO3]为( ) (A) 2.3×10-2mol·L-1(B) 2.3×10-3 mol·L-1 (C) 4.6×10-2 mol·L-1(D) 4.6×10-3 mol·L-1 8. 已知HCOOH的pK a=3.74,由它及其共轭碱所组成的缓冲液能控制的适宜pH缓冲范围为() (A) 1.0 ~2.0 (B) 1.74~3.74 (C)2.74~4.74(D) 3.74~5.74 9. 采用酸碱滴定法,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0.10 mol·L-1等浓度的HCl和H3PO4的混合溶液,在滴 定曲线上,可能出现几个滴定突跃(H3PO4的各级pK a为2.12,7.20,12.36) () (A) 1 (B) 2 (C)3 (D)不能确定 10. 选择酸碱指示剂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 (A) 滴定突跃范围(B)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和滴定方向 (C)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D) 指示剂的相对分子质量 11. 标定NaOH溶液常用的基准物有() A 无水Na2CO3B硼砂C邻苯二甲酸氢钾 D CaCO3

版-第六章酸碱滴定法-习题参考答案

+第六章 酸碱滴定法 习题参考答案 1. 写出下列各酸的共轭碱 H 2O :OH - ;H 2C 2O 4:-42O HC ;--2442HPO PO H :;- -233CO HCO :;C 6H 5OH :C 6H 5O - ; +356NH H C :C 6H 5ONH 2;HS -:S 2-;+362O)Fe(H :+ 252)(OH O)Fe(H ; -:COO CH NH R COOH CH NH R 2222++-- 2. 写出下列各碱的共轭酸 H 2O :H 3O + ;33HNO NO :-;424SO H HSO :- ;S 2- :HS - ;C 6H 5O - :C 6H 5OH ; 222)(OH O)Cu(H :+)(OH O)Cu(H 32;(CH 2)6N 4:(CH 2)6N 4H +; --:COO CH NH R COO NHCH R 222+--;P 2-:HP - 3.通过MBE 和CBE 写出下列溶液的PBE (1) (NH 4)2CO 3 MBE :c 2][NH ]NH [34=++ c =++- -][CO ][HCO ]CO [H 23332 CBE :][OH ]2[CO ][HCO ][H ][NH 2334- --++++=+ PBE :][NH ][OH ][H ]CO [H 2][HCO 3323+=++- +- (2) NH 4HCO 3 MBE :c =++][NH ]NH [34 c =++- -][CO ][HCO ]CO [H 23332 CBE :][OH ]2[CO ][HCO ][H ][NH 2334- --++++=+ PBE :][NH ][OH ]CO [][H ]CO [H 32332++=+- -+ 4. 写出下列物质的MBE 、CBE 和PBE (设定质子参考水准直接写出) (1)KHP MBE :c =+ ]K [ c =++][P ][HP P][H 22- - CBE : ]OH [][P 2][HP ][K ]H [2- ++++=+-- 质子参考水准 -HP H 3O + H 2O OH - PBE : ]OH [][P ]P [H ]H [22- + +=+- -H + +H + H 2P -H + +H + P 2-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第二章 分析化学基本知识

(一)填空题 1. 分析化学包括和两部分。根据测定原理和操作方法的不同,定量分析可分为和。按照测定方法的不同,化学分析法可分为、等。根据化学反应类型的不同,滴定分析法又可分为、、、。 2. 一个定量分析过程包括的步骤有、、、和、。 3. 定量分析的误差按其性质及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和两类。由于使用的蒸馏水不纯引起的误差属于。 4.系统误差的正负、大小一定,具有____向性,主要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 6.随机误差是____向性的,它符合____规律,可以用________方法来减小。 7.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常用表示,衡量一组数据的精密度,可以用______,也可以用______,用______更准确。 8.准确度是表示____________;而精密度是表示____________,即数据之间的离散程度。 9.滴定分析中,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之间的误差称为______,它属于____误差。 10.根据误差的来源,判断下列情况产生何种误差:天平的零点突然变动_____;分光光度法测磷时电压变动______;重量法测定Si0 时,硅酸沉淀不完 2 全______。 11.有效数字的可疑值是其______;某同学用万分之一天平称量时可疑值为小数点后第____位。. 12.用正确的有效数字表示下列数据:用准确度为的25mL移液管移出溶液的体积应记作_____ mL,用量筒量取25mL溶液应记录为____mL;用误差为的台秤称取6g样品应记录为____ g, 用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称取0. 2g样品应记录为____ g。 13.是____位有效数字,3. 16是____位有效数字,×1023是 ____位有效数字,pH=是____位有效数字。

第三章滴定分析法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1)

第三章滴定分析法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1) 一、解释并记忆(14分) 1、滴定液(标准溶液):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 2、滴定:用滴定管滴加溶液的操作过程。 3、化学计量点: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完全反应之点。 4、指示剂:滴定分析中能发生颜色改变而指示终点的试剂 5、终点: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操作之点。 6、终点误差:终点与计量点之间的差别。 7、标定:利用基准物质或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来确定标准溶液浓度的操作过程。 二.填空题(20分) 1、滴定分析法(容量分析法)是使用滴定管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标准溶液)滴加到待测物的溶液中,直到与待测组分恰好完全反应为止,然后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算出待测组分的含量的分析方法。 2、滴定分析法的特点有:准确度高,操作简便、测定快速,应用广泛,适于常量分析。 3、滴定分析法可法分为: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及非水溶液滴定法。 4、滴定分析法的滴定方式有:直接滴定法;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间接滴定法。 5、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有:1)基准物质标定法:①多次称量法②移液管法;2)滴定液比较法。 三、简答题(26分)

1、简述滴定反应的条件。(4分) 答:能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要快、要定量地完成(≧99.9%)(无副反应)(反应必须具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要有适当简便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 2、什么是基准物质?它应具备什么条件?(6分) 答:基准物质是可用来直接配制滴定液或标定溶液浓度的物质。 对基准物质应具备的条件有:(1)纯度要高:物质必须具有足够的纯度(99.9%) (2)组成要固定:物质组成与化学式应完全符合;(3)性质要稳定; (4)摩尔质量(M)要较大。 3、简述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10分) 答:方法有:1)直接法:用分析天平称量基准物质,用容量瓶配制,定容。 步骤:称量→溶解→转移→定容→计算,根据称量的质量和体积计算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公式:cV=m/M。2)间接法(标定法):标准溶液的浓度通过基准物质来确定或用另一种标准溶液来确定的方法。先配成近似浓度的溶液,再用基准物质或另一种标准溶液来确定它的准确浓度。 4、简述滴定度的概念。(6分) 答:滴定度有两种表示方法:1)指每毫升滴定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g/ml),以T B表示。m B=T B·V;2)指每毫升滴定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g/ml),以T B/A表示。m A=T B/A·V。

第二章 滴定分析1

第二章滴定分析 第一节滴定分析的条件和方法 教学目标:1.掌握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 2.掌握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3.了解滴定分析的种类及原理 教学重点:1.掌握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 2.掌握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教学方法:自学辅导讲授 教学过程: 自学第一节十分钟,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滴定分析法? 2.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有什么区别? 3.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有什么要求? 4.滴定分析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板书]一、基本概念 滴定分析法:将标准溶液通过滴定管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所加试剂与被测物质按化学计量关系完全反应。根据标准溶液浓度和用量计算出被测物质含量的方法叫滴定分析法。 标准溶液(滴定剂):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 滴定:将标准溶液从滴定管逐渐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里的过程。 化学计量点:所加的标准溶液与被测物质正好按化学式完全反应(即物质的量相等)。 滴定终点:为确定等量点,通常在待测溶液中加入一种指示剂,当滴定至等量点附近时指示剂颜色发生突变,停止滴定的点叫滴定终点。 滴定误差:终点和等量点不一定正好符合,由此而造成的误差叫滴定误差或终点误差,其大小取决于滴定反应和指示剂性质、用量。 [板书]二、滴定分析的分类 按滴定反应类型的不同分: 1.酸碱滴定法 2.氧化还原滴定法 3.沉淀滴定法

5.配位滴定法 [板书]三、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1.反应必须定量完成(没有副反应)这是定量计算的基础。 2.反应必须迅速完成。 3.滴定反应要求在瞬间完成。 4.有比较简单可靠的确定终点的方法。如有适当的指示剂 [板书]四、滴定分析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被测组分含量在1%以上的分析,有时也用于测定微量组分,误差在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 五、滴定分析的方式 1.直接滴定法:用标准溶液直接进行滴定,利用指示剂测试指示化学计量点 到达的滴定方式。 举例: 2.返滴定法:在被测定物质中先准确加入一定过量的标准溶液,反应完成后再 用另一种标准溶液返滴剩余的第一种标准溶液,从而测定被测组分的含量。举例: 3.置换滴定法:将被测物和加入适当过量的试剂反应,生成一定量的新物质, 再用一标准溶液来滴定生成的物质,由滴定消耗量,反应生成的物质与被测组分的定量关系计算出被测组分的含量。 举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