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定分析中的计算练习题2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4
滴定分析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分析工作中要减小测定的偶然误差可采取方法()(A)空白试验(B)对照试验(C)校准仪器(D)多次平行试验2.系统误差()(A) 导致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增大(B) 导致分析结果的平均值偏离直值(C) 导致分析结果的总体平均值偏大(D) 导致分析结果的总体标准偏差偏大3.分析数据的处理的步骤应按照()顺序。
(A) 可疑数据的取舍→F检验→t检验(B) F检验→Q检验→t检验(C) G检验→Q检验→t检验(D)可疑数据的取舍→t检验→ F检验4.欲测定试样中SO2含量。
今由5位同学分别进行测定,试样称取量皆为2.20 g,现获得5份报告,合理一份报告为()(A) 2.0852﹪(B) 2.085﹪(C) 2.08﹪(D) 2.1﹪5.当pH = 5.00时,0.20mol·L-1二元弱酸(H2A)溶液中, H2A的浓度为( ) (设H2A的p K a1 = 5.00, p K a2 = 8.00)(A) 0.15 mol·L-1(B) 0.10 mol·L-1(C) 0.075 mol·L-1(D) 0.050 mol·L-16.今欲用Na3PO4与HCl来配制pH = 7.20的缓冲溶液,则Na3PO4与HCl物质的量之比n(Na3PO4)∶n(HCl)应当是( )(H3PO4的p K a1~p K a3分别是2.12,7.20,12.36)(A) 1:1 (B) 1:2 (C) 2:3 (D) 3:27.下列物质(0.1mol·L-1)中,哪个能用NaOH标准溶液目视法分步滴定( ) (草酸的p K a1 = 1.23, p K a2 = 4.19;酒石酸的p K a1 = 3.04 p K a2 = 4.37;硫酸的p K a2 =1.99;亚硫酸的p K a1 = 1.82, p K a2 =7.00)(A) 草酸(B)酒石酸(C) 硫酸(D) 亚硫酸8.在pH=5.0时, 用EDTA溶液滴定含有Al3+,Zn2+,Mg2+和大量F-等离子的溶液, 已知lg K(AlY)=16.3, lg K(ZnY)=16.5, lg K(MgY)=8.7, lgαY(H)=6.5, 则测得的是( )(A) Al,Zn,Mg总量(B) Zn和Mg的总量(C) Zn的含量(D) Mg的含量9.在配合滴定中, 用回滴法测定Al3+时, 若在pH=5~6时以某金属离子标准溶液回滴过量的EDTA, 金属离子标准溶液应选( )(A) Mg2+(B) Zn2+(C) Ag+(D) Bi3+10.Fe3+与Sn2+反应的平衡常数对数值(lg K)为-------------( ) (ϕ(Sn4+/Sn2+)= 0.15 V)ϕ(Fe3+/Fe2+)= 0.77 V,(A) (0.77-0.15)/0.059 (B) 2×(0.77-0.15)/0.059(C) 3×(0.77-0.15)/0.059 (D) 2×(0.15-0.77)/0.05911.用间接碘量法测定BaCl2的纯度时, 先将Ba2+沉淀为Ba(IO3)2, 洗涤后溶解并酸化, 加入过量的KI, 然后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 此处BaCl2与Na2S2O3的计量关系[n(BaCl2):n(Na2S2O3)]为( )(A) 1:2 (B) 1:3 (C) 1:6 (D) 1:1212.0.05 mol·L-1 SnCl2溶液10 mL 与0.10 mol·L-1 FeCl3溶液20 mL 相混合, 平衡时体系的电位是( )[已知此条件时ϕ' (Sn4+/Sn2+)= 0.14 V]ϕ' (Fe3+/Fe2+)= 0.68 V,(A) 0.14 V (B) 0.32 V(C) 0.50 V (D) 0.68 V二、填空题1.准确度高低用_____________衡量,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一、滴定分析操作练习(4~8学时)一、实验目的;1、掌握分析化学滴定操作中的器皿洗涤、天平使用、容量瓶使用、移液管使用和滴定操作。
2、熟悉滴定误差的减免方法3、初步掌握酸碱指示剂的使用二、实验原理1、器皿洗涤:定量容器(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的容量不可改变,洗涤时主张用洗液;余器皿可用去污粉、洗涤剂等洗涤。
洗涤洁净程度除洗全之外,还与洗涤次数有关,遵循:ni = n(V/Vi)in 0——初始残留量,V——残留体积(ml)V i ——洗涤液体积, ni——洗涤后残留量i——洗涤次数2、天平使用:天平用于称量物质的质量。
根据对物质定量分析允许的误差大小,采用不同精度的天平称量。
天平称量的物质质量,按天平精度准确记录有效数字。
天平称量分为直接法、减量法和固定样法。
对于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害的物质称量采用直接法。
对于称量固定质量的,精细点样操作。
对于化学性质不稳定、有毒害的物质称量采用减量法,被称量物质置于称量器皿之内进行称量。
3、容量瓶:是分析试验不可缺少的重要器皿和容器之一,配置标准溶液往往需要它。
将小烧杯中的溶液(固体物质必须溶解完全)定量转入到容量瓶中,并将容量瓶稀至刻度摇匀,这一过程简称“定容”。
4、移液管:分为固定容量移液管(大肚移液管)和刻度移液管(刻度吸量管)。
移液管的移取溶液的过程简称“分取”溶液。
5、滴定分析:是常量分析的有效手段之一,滴定操作是分析化学基本操作之一。
三、实验准备1、环境准备:2人一个水槽;4人一桶(10L)蒸馏水;4人一台恒温水浴箱;16人一个烘箱;5人一台电子天平(配齐干燥器、称量瓶、称量手套或称量夹,称量勺),10人一台电子台秤。
2、器皿准备:每人准备,烧杯 100mL 2个,250mL 2个;容量瓶100mL 1个,250mL 2个;锥形瓶 250mL 5个;试剂瓶 500mL磨口瓶2个,塑料瓶2个;洗瓶1个;50mL洗耳球1个;酸式滴定管(25mL~50mL)1支,碱式滴定管(25mL~50mL)1支;移液管(25mL~50mL)1支,刻度吸管(1ml、2mL、5mL、10mL)各1支;滴定台一套,托盘1个。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练习题2一、计算依据————等物质的量反应规则二、等物质的量反应规则是指:三、计算步骤:①②③④类型一:两种溶液间的计算:练习1:滴定20.00 mL 0.1200 mol·L −1 KOH 溶液至化学计量点时,需要0.1050 mol·L −1 HCl溶液多少毫升?练习2:现有0.1024 mol·L −1HCl 溶液4800mL ,欲使其浓度稀释为0.1000 mol·L −1,应加水多少毫升?练习3:将250mL c(21Na 2CO 3)=0.1500 mol·L −1的NaCO 3溶液与750mL 未知浓度Na 2CO 3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浓度为c(21Na 2CO 3)=0.2038 mol·L −1,求该未知浓度Na 2CO 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练习4:标定NaOH 溶液浓度为0.09920mol·L −1,体积为5000mL ,欲配成0.1000 mol·L −1,求应加多少毫升0.5000mol·L −1NaOH 溶液?类型二:由固体物质配制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练习5:欲配制0.02000 mol·L −1 K 2Cr 2O 7标准溶液1000mL ,问应称取K 2Cr 2O 7多少克?类型三: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练习6: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质0.5025g,标定NaOH溶液时,用去NaOH溶液25.00mL,求NaOH溶液的浓度。
类型四:求被测组分的质量分数:练习7:称取Na2CO3样品0.4909g,溶于水后,用0.5050 mol·L−1HCl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HCl溶液18.32mL,求样品中Na2CO3的百分含量。
练习8: 0.4296g BaCO3试样溶于25.00mL c(HCl)=0.2500 mol·L−1 HCl溶液,剩余酸以c(NaOH)=0.2000 mol·L−1 NaOH溶液返滴定,消耗10.56mL,计算该样中BaCO3的质量分数。
化学酸碱滴定练习题酸碱反应与溶液浓度计算在化学实验中,酸碱滴定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实验方法,用于确定溶液中酸和碱的浓度。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酸碱反应和溶液浓度计算相关的练习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实验技术。
练习题1:某实验室中有一瓶盐酸溶液,该溶液的体积为50 mL,浓度未知。
用该盐酸溶液滴定25 mL苏打水,需要消耗12 mL的盐酸,求盐酸溶液的浓度。
解答:设盐酸溶液的浓度为C1,苏打水的浓度为C2。
根据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盐酸和苏打水的反应物的摩尔比为1:1。
根据滴定的摩尔计算公式:C1 × V1 = C2 × V2代入已知数值可得:C1 × 12 mL = C2 × 25 mL由于盐酸的体积为50 mL,故V1 = 50 mL - V2 = 50 mL - 25 mL = 25 mL。
将这一结果代入上述式子,得到:C1 × 12 mL = C2 × 25 mLC1 × 12 mL = C2 × (50 mL - V1)C1 × 12 mL = C2 × (50 mL - 25 mL)C1 × 12 mL = C2 × 25 mLC1 = (C2 × 25 mL) / 12 mLC1 = C2 × 2.08练习题2:某实验室中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该溶液的体积为100 mL,浓度未知。
用该氢氧化钠溶液滴定25 mL盐酸溶液,需要消耗16 mL的氢氧化钠溶液,求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
解答:设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C3,盐酸溶液的浓度为C4。
根据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物的摩尔比为1:1。
根据滴定的摩尔计算公式:C3 × V3 = C4 × V4代入已知数值可得:C3 × 16 mL = C4 × 25 mL由于氢氧化钠的体积为100 mL,故V3 = 100 mL - V4 = 100 mL - 16 mL = 84 mL。
计算题1.用0.2000mol/l NaOH 滴定20.00ml 0.2000mol/l HCl ,选择酚酞 (pK HIn =9.0)为指示剂,计算: (1)化学计量点时的pH 值; (2)计算滴定终点的误差;解. (1)pH SP =7.0 (3分) (2)ΔpH=pH ep -pH SP =10-7.0=3 (3分) spHClt pH pH CK E ∙-=∆-∆2/1)(1010%10005.010*******⨯⨯-=- (1分) =0.2% (1分)2.已知甲酸HCOOH 的Ka=1.0 X 10-4 (pKa=4.0). (1)计算0.100mol/L 甲酸溶液的pH 值。
(2)计算用0.200mol/LNaOH 滴定0.200mol/L 甲酸时化学计量点的pH 值。
(3)如果(2)中滴定的终点pH=10.5,计算终点误差E t 。
3.用0.2mol -1·L -1NaOH 溶液滴定同浓度的苯甲酸(K a =6.2×10-5),(1) 计算苯甲酸的pH 值;(2) 计算化学计量点时的pH SP 值;(3) 选择下列哪种指示剂终点误差最小,计算终点误差。
[a 甲基橙(pK a =3.4) b 甲基红(pK a =5.2) c 酚红(pK a =8.0) d 百里酚酞(pK a =10.0)]解.(1)CK a >20K w ,C/K a >500, (1分)351055.3103.62.0][--+⨯=⨯⨯=∙=C K H a (1分)pH=-lg 3.55×10-3=2.45 (1分) (2) K b = K w / K a =10-14/6.2×10-5=1.6×10-10 (1分)6101041.0106.1][⨯=⨯⨯=⨯=--C K OH b (1分)pH SP =14-lg1.6×10-10=8.6 (1分) (3)选择c 酚红(pK a =8.0)为指示剂误差最小。
滴定分析概述习题(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滴定分析概述习题一、判断题:1.纯度达到%的试剂就可作为基准物质。
( )2.氧化还原滴定的终点误差是由化学计量点电位与滴定终点电位不一致引起的。
( )3.基准物质(试剂)必须有符合化学式的固定的组成(包括结晶水)。
( )4.氧化还原滴定的终点误差是由标准电极电位与条件电极电位不一致引起的。
( )5.滴定分析法要求滴定反应的反应速度足够快。
( )6.滴定分析要求滴定反应必须定量进行,通常要求反应的程度达到99%以上。
( )7.滴定反应要完全彻底,一般要求完成程度达%以上。
( )8.基准物质应符合的条件之一是必须易溶于水。
( )9.基准物质应符合的条件之一是在高温下稳定。
( )10.氧化还原滴定的终点误差是由终点时的条件电位与计量点时的条件电位不一致引起的。
( )11.一些物质不能直接滴定,必定可以采用间接滴定法滴定。
( )12.滴定分析法主要应用于常量成分分析。
( )13.凡是纯净的物质都可作为基准物质使用。
( )14.滴定达到化学计量点时,反应的完全程度必须为100。
( )等强氧化剂与NaSO的反应无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不能进行直接滴定。
( )16.在被测试液中,加入已知量过量的标准溶液与被测物反应完全后,再用另一种标准溶液滴定第一种标准溶液的余量,这种滴定方法为返滴法。
( )17.作为基准试剂,应符合的条件之一是试剂要为化学纯。
( )18.滴定分析法要求滴定剂和被滴物都要制成溶液。
( )19.用KMnO4法测定Ca2+含量。
采用的滴定方式是间接滴定法。
( )20.滴定度是以每mL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物的克数表示的浓度。
( )二、选择题:21.下列反应中,能用作为氧化还原滴定反应的是( )。
A、KCrO与KIO的反应B、KCrO与KBr的反应C、KCrO与Fe的反应D、KCrO与NaSO的反应22.已知式量MK =,MNa=。
滴定分析计算练习题滴定分析计算练习题滴定分析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滴定管逐滴加入一种已知浓度的溶液来测定待测物质的浓度。
滴定分析计算是滴定实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化学计算和反应平衡等知识。
下面,我们来做一些滴定分析计算的练习题,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
题目一:某实验室中有一瓶浓度为0.1 mol/L的硫酸溶液,需要用它来测定一瓶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水和硫酸钠,反应方程式为: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如果滴定过程中滴定液的体积为25 mL,滴定完全反应且滴定液的浓度不发生变化,那么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是多少?解答:根据反应方程式,1 mol的氢氧化钠与1 mol的硫酸反应生成1 mol的硫酸钠。
因此,滴定液中的硫酸的摩尔数等于氢氧化钠的摩尔数。
滴定液中硫酸的摩尔数 = 浓度× 体积= 0.1 mol/L × 0.025 L = 0.0025 mol根据反应方程式,2 mol的氢氧化钠与1 mol的硫酸反应生成2 mol的硫酸钠。
因此,氢氧化钠的摩尔数等于滴定液中硫酸的摩尔数的一半。
氢氧化钠的摩尔数 = 0.0025 mol / 2 = 0.00125 mol氢氧化钠的浓度 = 摩尔数 / 体积 = 0.00125 mol / 0.025 L = 0.05 mol/L所以,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05 mol/L。
题目二:某实验室中有一瓶浓度为0.05 mol/L的硝酸溶液,需要用它来测定一瓶未知浓度的氨水溶液。
已知硝酸溶液中的硝酸与氨水反应生成水和硝酸铵,反应方程式为:NH3 + HNO3 → NH4NO3如果滴定过程中滴定液的体积为20 mL,滴定完全反应且滴定液的浓度不发生变化,那么氨水溶液的浓度是多少?解答:根据反应方程式,1 mol的硝酸与1 mol的氨水反应生成1 mol的硝酸铵。
实验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一、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滴定管的使用方法及准确的确定终点的方法。
2.练习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
3.初步掌握酸碱指示剂的选择方法。
二、实验原理滴定分析是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加到待测试样的溶液中,直到化学反应完全为止,然后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求得待测试样中组份含量的一种方法。
O 计量点:pH:7.0;突跃范围:pH:4.3~9.7 NaOH+HCl = NaCl+H2甲基橙(MO)变色范围:3.1(橙色)~4.4(黄色);酚酞(pp)变色范围:8.0(无色)~9.6(红色)计算:C1V1=C2V2C1/C2=V2/V1强酸HCl强碱NaOH溶液的滴定反应,突跃范围的pH约为4.3~9.7,在这一范围中可采用甲基橙(变色范围pH3.1~4.4)、酚酞(变色范围pH8.0~9.6)等指示剂来指示终点。
间接配制法:酸碱滴定中常用盐酸和氢氧化钠作为滴定剂,由于浓盐酸易挥发,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故此滴定剂无法直接配制,只能先配置近似浓度的溶液然后用基准物质标定其浓度。
本实验分别选取甲基橙和酚酞作为指示剂,通过自行配制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相互滴定,在HCl (0.1mol/L)溶液与NaOH(0.1mol/L)溶液进行相互滴定的过程中,若采用同一种指示剂指示终点,不断改变被滴定溶液的体积,则滴定剂的用量也随之变化,但它们相互反应的体积之比应基本不变。
因此在不知道HCl和NaOH溶液准确浓度的情况下,通过计算VHCl/VNaOH体积比的精确度,可以检查实验者对滴定操作技术和判断终点掌握的情况。
三、试剂和仪器仪器:滴定管锥形瓶试剂瓶台秤试剂: 6m ol·L-1 HCl溶液 NaOH(固体A.R级)甲基橙指示剂酚酞指示剂四、实验步骤1、溶液的配制(粗称):0.1mol/L的NaOH溶液:在台秤上取约2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约50 mL的蒸馏水,溶解,转入橡皮塞试剂瓶中,加水至500 mL,盖好胶塞塞,摇匀,贴好标签备用。
化学酸碱滴定计算试题滴定法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通过酸碱滴定反应的进行,可以确定样品中酸碱度的浓度。
在滴定过程中,需要根据反应方程式和滴定终点指示剂的变色来计算溶液的浓度。
以下是一些化学酸碱滴定计算试题,帮助大家巩固对滴定计算的理解。
试题一:硝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滴定已知硝酸钠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方程式为:NaOH + HNO3 → NaNO3 + H2O假设某学生取一定量的0.1mol/L的硝酸钠溶液,并利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滴定到终点时,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溶液由红色变为黄色。
滴定过程中共加入了15mL的氢氧化钠溶液,求硝酸钠溶液中硝酸钠的质量。
解题思路:1. 氢氧化钠与硝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1:1的比例,根据滴定反应方程式和滴定终点指示剂的变色点,可以确认滴定了0.015mol的硝酸钠。
2. 根据化学方程式,1mol的硝酸钠质量为85g,所以0.015mol的硝酸钠质量为1.275g。
试题二:硫酸与氢氧化钠的滴定已知硫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方程式为: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某实验室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对一定量的硫酸溶液进行滴定,滴定时使用溴酚绿作为指示剂,溶液由黄色变为绿色。
滴定过程中加入了20m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到终点时完全消耗了硫酸溶液,求硫酸溶液的浓度。
解题思路:1. 根据滴定反应方程式,硫酸与氢氧化钠的化学比例为1:2,所以滴定过程中消耗了0.02mol的氢氧化钠。
2. 根据化学方程式,1mol的硫酸质量为98g,所以0.02mol的硫酸质量为1.96g。
3. 求出硫酸溶液的体积,假设硫酸溶液的浓度为C mol/L,所以C x V = 1.96g。
如果滴定过程中加入了20mL的氢氧化钠溶液,则硫酸溶液的体积为20mL。
4. 代入公式得到C x 20mL = 1.96g,解得C = 0.098mol/L。
本文以化学酸碱滴定计算试题为主要内容,通过两道题目的解答,详细阐述了滴定法的计算原理和步骤。
分析化学练习题第二部分滴定分析一.填空:1.称取纯K2Cr2O7 5.8836g,配制成1000mL溶液,则此溶液的C(K2Cr2O7)为()mol L-1,C(1/6K2Cr2O7)为()mol L-1。
T(Fe/K2Cr2O7)为()g/ mL,T(Fe2O3/K2Cr2O7)为()g /mL,,T(Fe3O4/K2Cr2O7)为()g /mL。
2.通过标准溶液的浓度和反应中(),计算出待测组分含量或浓度的一类分析方法称为()法。
标准溶液的加入过程叫做()。
3.定量分析过程通常包括()()()()等主要步骤。
4.常用于标定HCl溶液浓度的基准物质有()和();常用于标定NaOH的基准物质有()和()。
二.选择:1.欲配制草酸溶液以标定0.0400mol·L-1KMnO4溶液,如果使标定时两种溶液消耗的体积相等,则草酸钠应配制的浓度为(A)0.1000 mol·L-1(B)0.0400 mol·L-1 (C)0.0500 mol·L-1(D)0.0800 mol·L-1 2.用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同体积的H2C2O4和HCl溶液消耗的NaOH体积相同,说明(A)两种酸浓度相同(B)两种酸的解离度相同(C)HCl浓度是H2C2O4的两倍(D)H2C2O4浓度是HCl的两倍3.已知T(H2C2O4/NaOH)=0.004502g·mL-1则NaOH溶液的浓度是mol·L-1(A)0.1000 (B)0.05000 (C)0.02000 (D)0.04000三.判断:1.用HCl溶液滴定Na2CO3基准物标准溶液,以甲基橙作为指示剂,其物质量关系为n(HCl):n(Na2CO3)=1:2。
2.滴定度是指与每升被测组分相当的标准溶液的质量。
3.终点误差是指实际分析操作中滴定终点与理论上的化学计量点不一致所产生的误差。
四.回答问题:1.滴定分析对所依据的反应有什么要求?2.什么是物质的量浓度和滴定度?它们之间怎样换算?3.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之间有什么的关系?五.计算:1.计算密度为1.05g·mL-1的冰醋酸(含HOAc 99.6%)的浓度,欲配制0.10mol·L-1HOAc 溶液500mL,应取冰醋酸多少毫升?(已知:冰醋酸M=60.04g mol-1)2.称取铁矿试样0.5000g溶解后,将全部铁还原为亚铁,用0.01500mol·L-1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至化学剂量点时,消耗33.45mL,求试样中的铁以Fe、Fe2O3和Fe3O4表示时,质量分数各为多少?3.欲配制Na2C2O4溶液,用于酸性介质中标定0.02mol·L-1的KMnO4溶液,若要使标定时,两种溶液消耗的体积相近,应配制多大浓度的Na2C2O4溶液,配置100mL这种溶液应称取Na2C2O4多少克?。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练习题2
一、计算依据————等物质的量反应规则
二、等物质的量反应规则是指:
三、计算步骤:
①
②
③
④
类型一:两种溶液间的计算:
练习1:滴定20.00 mL 0.1200 mol·L −1 KOH 溶液至化学计量点时,需要0.1050 mol·L −1 HCl
溶液多少毫升?
练习2:现有0.1024 mol·L −1HCl 溶液4800mL ,欲使其浓度稀释为0.1000 mol·L −1,应加水
多少毫升?
练习3:将250mL c(2
1Na 2CO 3)=0.1500 mol·L −1的NaCO 3溶液与750mL 未知浓度Na 2CO 3
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浓度为c(
2
1Na 2CO 3)=0.2038 mol·L −1,求该未知浓度Na 2CO 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练习4:标定NaOH 溶液浓度为0.09920mol·L −1,体积为5000mL ,欲配成0.1000 mol·L −1,
求应加多少毫升0.5000mol·L −1NaOH 溶液?
类型二:由固体物质配制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练习5:欲配制0.02000 mol·L −1 K 2Cr 2O 7标准溶液1000mL ,问应称取K 2Cr 2O 7多少克?
类型三: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
练习6: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质0.5025g,标定NaOH溶液时,用去NaOH溶液25.00mL,求NaOH溶液的浓度。
类型四:求被测组分的质量分数:
练习7:称取Na2CO3样品0.4909g,溶于水后,用0.5050 mol·L−1HCl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HCl溶液18.32mL,求样品中Na2CO3的百分含量。
练习8: 0.4296g BaCO3试样溶于25.00mL c(HCl)=0.2500 mol·L−1 HCl溶液,剩余酸以c(NaOH)=0.2000 mol·L−1 NaOH溶液返滴定,消耗10.56mL,计算该样中BaCO3的
质量分数。
类型五:滴定度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滴定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滴定度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9:T NaOH/ HCl=0.003462 g·mL-1 HCl溶液,相当于物质的量浓度c(HCl)为多少?
练习10:试计算0.02000 mol·L−1 K2Cr2O7溶液对Fe的滴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