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手术护理中个体化护理应用的效果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18 MB
- 文档页数:2
胆结石手术护理中个体化护理应用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治疗中,采用个体化护理方式,观察其效果状况。
方法:本组研究中,观察时间开始节点为2021年6月,结束节点为2023年5月,将10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设置组名为普通组(常规护理方式)和个体组(个体化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情绪状态和睡眠质量情况。
结果:普通组和个体组情绪状态和睡眠质量评分对照中,普通组情绪状态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明显高于个体组,(p<0.05),两组结果有差异。
结论: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治疗中,采用个体化护理方式效果优越,值得推荐。
关键词:胆结石;手术;个体化护理;效果胆囊结石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症,这种病症会引起患者右腹疼痛,并且伴随高热,严重时会引起患者黄疸,最终诱发胆囊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目前,胆囊结石在临床上主要是使用手术治疗,患者手术治疗有良好效果,能够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
但是,在实际的胆囊结石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其手术治疗效果还和采用护理方案有直接关系,因此,在胆囊结石患者手术中采用有效的护理方法非常重要[1]。
基于此,在本组研究中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治疗中,采用个体化护理方式并观察其效果状况,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中选择100例胆结石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普通组50例,对患者年龄数据统计,年龄在35岁--55岁,平均43.13±5.27岁;对患者病程数据统计,病程在1年--3年,平均2.13±0.32年;对患者性别数据统计,有男性27例,女性患者23例;个体组50例,对患者年龄数据统计,年龄在34岁--56岁,平均42.94±5.13岁;对患者病程数据统计,病程在1年--4年,平均2.38±0.45年;对患者性别数据统计,有男性26例,女性患者24例。
(p>0.05),两组资料无差异。
1.2方法1.2.1普通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主要为:告知患者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向其讲解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个体化护理应用在胆结石手术护理中临床护理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个体化护理在胆结石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抽选出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本院接受胆结石手术治疗的患者,从中抽出100例,并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个体化护理,每组50例。
对比两组胆结石手术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心理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胆结石手术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对比: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胆结石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且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展开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效果,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建议推广。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胆结石;手术护理;临床护理;负面情绪作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胆结石是一组以肠道系统在内,包括胆囊、胆管等部位,均可发生结石的疾病,又被称之为胆石症[1-2]。
该疾病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较大的伤害,目前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但是手术所带来的创伤性会对胆结石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甚至还会导致机体的生理或心理上发生改变,让患者心理上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影响术后康复效果,不利于患者病情[3]。
相关研究认为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展开确切可行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手术顺利完成,减少并发症发生。
在本次研究当中,对本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展开分析,探讨个体化护理措施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基线信息随机遴选2022年5月到2023年5月,本院接受治疗的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抽选出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
所有入组对象:对本次研究知情、知晓研究内容、自愿参与、符合手术指征。
排除合并患有精神异常、认知功能障碍、其他消化道系统疾病等患者。
对照组男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27例、23例,患者在45岁至67岁之间,组内年龄均值为(55.2±3.4)岁。
个体化护理对于胆结石手术护理患者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护理对于胆结石手术护理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106例胆结石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3),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采取个体化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面情绪评分和护理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实施对比。
结果护理前,两组别中患者的SAS和SDS评分进行对比后没有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组别之间数据进行对比后有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别之间数据进行对比后有意义(P<0.05)。
结论在护理胆结石手术患者时,对患者使用个体化护理措施可以对患者负面情绪进行改善,降低患者并发症出现率。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胆结石;手术护理;临床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期间行收治的106例胆结石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性患者分成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3)。
对照组: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33岁至68岁,平均(46.58±3.71)岁。
观察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32岁至65岁,平均(45.46±3.55)岁。
两组别当中患者的基础性资料进行对比后没有意义(P>0.05),可以进行研究。
1.2方法对照组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医护人员在患者入院后需要了解其信息,给予患者干净以及舒适的住院环境。
观察组治疗期间实施个体化护理,护理方法为:1、个体化心理干预:患者发病之后容易产生各类不良情绪,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多与患者交流,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了解,改善患者不良情绪。
2、个体化环境护理:病房环境将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疾病恢复,因此,医护人员每天必须消毒和清洁好病房,定时进行通风,对室内的温度以及湿度进行合理设置,提高患者舒适度。
个体化护理在胆囊结石手术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在胆囊结石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密集抽样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本院110例胆囊结石手术患者。
随机信封法分组:A组(55例)行个体化护理,B组(55例)行常规护理。
比较干预效果。
结果:干预后,A组SAS、SDS评分低于B组(均P=0.000);术后1d、3d、5d,A组VAS评分低于B组(均P=0.000)。
结论:胆囊结石手术患者辅以个体化护理可调节其心理状态,减轻疼痛程度。
关键词:胆囊结石;手术;个体化护理;常规护理胆囊结石属于多发肝胆外科疾病,临床多经手术治疗。
但手术疗效也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病情复杂程度、术者操作技术、围术期护理配合等[1]。
其中,科学围术期护理配合在控制术后并发症、减轻疼痛、促进康复等方面作用显著,但常规护理总体效果并不理想。
本次研究在55例胆囊结石手术患者中应用个体化护理,获得理想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密集抽样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本院110例胆囊结石手术患者,均符合《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中诊断标准,知情同意。
随机信封法分组:A组(55例)男31例,女24例;年龄40-72(54.25±3.36)岁。
B组(55例)男30例,女25例;年龄40-73(54.30±3.40)岁。
两组临床资料保持同质性(P>0.05)。
1.2 方法B组行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常规检查、口头宣教、指导禁水禁食、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并发症预防等。
A组则实施个体化护理,内容包括:(1)术前:①认知:不同于常规护理口头宣教,而重视改良健康教育形式,如面对面指导、思维导图、视频等,介绍疾病、手术等知识,指导正确咳嗽、吞咽、深呼吸;②心理:主动与患者沟通,经共情了解心理问题及形成因素,进行个体化干预;由同病种康复患者现身说法,以增强信心。
个体化护理应用在胆结石手术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个体化护理在胆结石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胆结石手术护理的重要性以及个体化护理的定义及意义。
正文部分分别就个体化护理在胆结石手术中的应用、临床效果观察设计与方法、观察结果分析、护理措施和效果评价以及患者满意度调查进行了详细阐述。
结论部分总结了个体化护理在胆结石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并展望了个体化护理的意义和前景。
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出个体化护理在胆结石手术中具有积极的临床效果,对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个体化护理、胆结石手术、临床效果观察、护理措施、患者满意度调查、意义、前景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高,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胆结石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是手术治疗,手术护理在胆结石手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护理模式通常是以相同的标准和程序来对待所有患者,忽视了每位患者个体的不同需求和特点。
1.2 胆结石手术护理的重要性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临床上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经皮经胆道镜碎石取石术等。
在胆结石手术中,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胆结石手术涉及到消除患者的疼痛和症状,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有效的护理可以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手术成功率。
胆结石手术是一项复杂的手术,患者在手术前后需要接受专业的护理指导和支持,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
胆结石手术也是一项消耗体力和耐力的手术,患者需要在手术前后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以减轻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压力,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胆结石手术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个体化护理在这方面的应用将能够更好地适应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
1.3 个体化护理的定义及意义个体化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核心、以个体需求为导向的护理理念和实践方法。
它强调尊重和关怀患者的个体差异,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身体状况、心理和社会需求等,设计并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
个体化护理对于胆结石手术护理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个体化护理对于胆结石手术护理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抽取110例于2020年08月至2021年09月期间在我院行胆结石手术治疗的患者,以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55例。
对照组围术期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个体化护理能够促进胆结石手术患者的术后快速康复,显著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胆结石;手术护理;临床;效果观察Clinical effect of inpidualized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gallstone surgeryWang Shuting(people's Hospital of Mishan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Mishan 1583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inpidualized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gallstone surgery. Methods: 11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gallstone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20 to September 2021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inpidualized nursing.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and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postoperative ambulation time, the first exhaust time,the first eating time and the postoperative hospitalization time in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inpidualized nursing can promote the rapid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gallstones and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key words】 inpidualized nursing; gallstone; Surgical nursing; Clinical; Effect observation胆结石是外科常见疾病,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胆结石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胆结石手术中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选择本院(2021~2022年期间)行胆结石手术的患者80例进行研究。
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设计两个小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行个体化护理。
比较:(1)术后并发症。
(2)术后恢复耗时。
(3)术后疼痛得分。
结果(1)术后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更低(P<0.05)。
(2)术后恢复耗时中,观察组初次排气、初次离床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
(3)术后疼痛得分中,观察组VAS得分更低(P<0.05)。
结论胆结石手术中,个体化护理干预应用效果良好,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术后疼痛感,促进康复。
关键词:胆结石手术;个体化护理干预;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耗时;术后疼痛得分前言:胆结石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结石,多见于“3F”女性[1],主要表现为腹痛、炎症、胆道梗阻等症状,严重者还可引起感染性休克,威胁生命安全,故而需及时诊治。
手术是胆结石常用治疗方法,但术式对患者机体也会造成一定的损伤,容易引起术后并发症,迟缓康复,故而还需辅以高质量的围术期护理。
本文即于胆结石患者围术期中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21~2022年期间)行胆结石手术的患者80例进行研究。
符合伦理要求,获得准允。
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设计两个小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中,男女比=17:23(例)。
年龄均值58.82±7.45 岁,最小者44岁,最大者74岁。
观察组中,男女比=18:22(例)。
年龄均值58.85±7.44 岁,最小者42岁,最大者75岁。
两组资料比较(P>0.05)。
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1.2.1纳入标准(1)确诊胆结石。
(2)符合手术指征,且手术成功完成。
个体化护理应用在胆结石手术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目的:研究个体化护理应用在胆结石手术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将个体化护理在胆结石手术护理中进行推广。
方法:选择胆结石手术患者106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3例,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评价,针对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情况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打分,对比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得分没有显著差异,对照组得分为(21.56±1.24)分,观察组得分(22.76±1.32)分,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得分出现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差异明显,对照组得分为(18.37±1.78)分,观察组得分为(7.64±1.58)分。
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个体化护理应用在胆结石手术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明显。
标签:个性化;整体护理;围术期;妇科护理工作对手术的成功和术后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个体化护理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护理工作提出来的新要求,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差异,提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的护理计划,以期达到对患者的最佳护理[1]。
手术对于胆结石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将产生巨大的伤害,如果进行不恰当的护理,患者术后机体内的多个系统发生生理改变,在心理上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多种心理问题[2]。
将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手术后的治疗效果,对胆结石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本次研究对比分析了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个体化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胆结石手术患者106例进行统计研究获取数据,将106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3人。
其中对照组患者男女患者分别为27例,26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34.00±8.56)岁。
个体化护理应用在胆结石手术护理中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研究摘要:目的:在胆结石手术患者护理中,对个体化护理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筛选2020.01~2022.06年间38位胆结石手术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个体化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患者的各级数据进行统计验证,探究生活质量、情绪分值等。
结果:在不同护理干预下,各项参数差异p小于0.05,观察组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为(89.36±1.53)、(90.51±1.28)、(91.27±1.17)、(88.53±2.01),对照组为(73.92±2.33)、(75.63±1.58)、(76.98±1.51)、(71.15±1.02),差异P<0.05。
对比两组的SAS、SDS,观察组为(23.58±2.06)、(22.19±2.89),对照组为(32.17±2.06)、(33.87±1.77),差异P<0.05。
结论:对于胆结石手术患者来说,个体化护理可以进一步强化术中护理效果,让患者的心理情绪更加稳定,稳定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胆结石手术护理;生活质量;改善研究胆结石的发病率较为频繁,手术是常用的治疗手段,随着微创手术的创新,在胆结石治疗中,腹腔镜微创治疗已经得到普遍应用,通过微创治疗可以降低术中创伤以及痛感。
在临床治疗中,虽然手术效果得到明显提升,但由于部分患者不理解手术,在治疗中产生的焦虑、抑郁情绪,会严重影响手术正常开展。
为确定护理效果,可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为胆结石手术护理提供更多的参考方向。
1.资料与方法1.1基线资料在2020.01~2022.06就医的患者中,选择38位患者,观察组病患19位,年龄在(50岁~79岁)之间,均位年龄为(59.83±2.51)。
个体化护理对于胆结石手术护理患者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50例胆结石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配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5例。
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护理上添加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产生的效果,比较并发症状况和心理健康。
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心理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也有更佳改善。
结论个体化护理,对于胆结石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胆结石;心理健康;个体化护理;并发症胆结石是一种较为多见的结石性疾病,患者常常因为腹部疼痛难忍来医院就诊。
该疾病起病迅速,患者往往是突然感到剧烈疼痛,且伴有自主神经反应,心跳加速,大汗淋漓。
该疾病虽然一般不会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但是发作时的剧烈腹痛往往会使患者辗转不安,使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1]。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医疗水平也在不断的进步,对于胆结石的手术治疗已经发展到了微创手术的程度,多数患者也比较愿意选择这种见效极快的治疗方式,但是尽管该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已经降到了很低,但作为有创的手术治疗仍然具有一定的风险,可能会导致一些并发症的产生、为了提升患者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有必要尽早使用护理工作对患者进行干预[2]。
但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传统护理方式,在病人的针对性方面仍有所欠缺,不能依照,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调整其护理测量,达到最优护理结果,为了进一步提升护理的感受,增强患者体验,个体化护理的应用势在必得[3]。
本文旨在探讨,个体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5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平均分配的原则,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名患者。
1.2 护理方法1.2.1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手段,包括入院检查,手术讲解,手术准备,术中、术后护理。
1.2.2观察组的护理程序除了传统护理的手法外,要额外采用科学且符合病人实际情况的个体化护理方案,具体方案有:⑴病人病情评估,要拟定详细的病人评估方案,在对病人基础数据诸如身高,体重等严格检查的同时,也要详细调查患者的既往病史,是否合并其他诸如(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严格检查患者疾病进展状况,初步评估结石大小,位置,形状等数据。
胆结石手术护理中个体化护理应用的效果研究
褚晓妹
(浙江省湖州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医院,浙江 湖州 313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胆结石病人实施手术个体化护理的效果研究,为医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将20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观察组采用普通加个性化护理干预。
结果将两组病人不良情绪、疼痛程度和满意度进行测评分析后显示,观察组不良情绪和痛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却远远高于对照组。
结论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病人增加个性化护理能有效去除不良情绪,积极面对手术,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身体康复,大大提升了满意度。
关键词:胆结石;手术护理;个体化护理;效果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8.66.222
本文引用格式:褚晓妹.胆结石手术护理中个体化护理应用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6):261,267.
0 引言
临床上常见的结石疾病是胆结石,即由单导系统包括胆囊和胆管内发生结石。
有研究发现,胆囊内形成结石会对胆囊黏膜造成刺激,导致慢性炎症,而且如果胆囊颈部或胆囊管有结石嵌顿,会使患者发生继发感染,进而发生胆囊急性炎症[1]。
为了分析个体化护理应用于胆结石手术中的效果,做出以下具体报道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入住我院的200例患者做研究,包括男、女患者分别为120例、80例,年龄30~69岁,病程1~4年,平均(3.0±0.2)年。
将这些患者均等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做该项实验,并且进行了例行的术前检查,胆结石为诊断结果。
要求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基本资料有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普通护理;观察组:普通护理+个性化护理干预。
1.2.1 个性化护理方案
病人办理住院手续后,护士根据病人病情制作独立的病历档案,内容包括病情描述、身份资料、过敏食物以及药品等,综合各方面为病人建立一套专有护理方案,以便主治医生对病人情况一目了然,能更有效率地做出科学诊断治疗。
1.2.2 相关知识讲解
根据病人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方式为其讲述引起胆结石的因素,此病带来的影响和现代医学的救治办法,并且着重告知病人采用手术治疗的优势和必然性,如有需要,可以将手术医生的详细资料及其手术成功案例告知病人和家属,使他们信任医护人员,才能更好配合手术治疗。
1.2.3 不良情绪护理
病人对病情认知模糊加之并发症的折磨,很容易造成害怕、紧张、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这些只会加重病情,为安抚病人不良情绪,护士应多与其沟通,将成功治疗的案例告知病人,也可以建议病人利用一些娱乐设施消除压力,鼓励其多做深呼吸,传授一些能放松精神的四肢运动[2]。
术前护士应将手术医生简单资料告知病人,并为其讲解手术过程和术中也许会发生的一些状况,消除病人害怕恐惧心理,提前教导病人学会呼吸放松法,能有效改善术中不良症状。
1.2.4 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护士应该随时关注病人身体状况,每日为其测量血压、心率等基本生命体征。
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建议适当下床走动,有助于血液循环。
综合实际康复进程鼓励其适当加入肢体训练,多多活动身体,不仅有助于身体痊愈,也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出现并发症感染[3]。
1.3 判定标准
接受手术前,请两组病人填写问卷,内容包括不良情绪和痛感程度,均成正比记录,临出院时再请病人填写满意度测评,都以百分制计算。
1.4 数据计算
将记录所得数据运用统计软件SPSS13.0分析计算,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判断依据,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两组病人接受手术前不良情绪、痛感程度和术后满意度三方面进行测评分析后显示:采用术前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术前不良情绪和痛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显著高过
3 讨论
人体胆囊内出现结石的临床病症被称为胆结石,发病率很高,其并发症表现为腹部强烈阵痛、高热持续不退等,是出现率很高的消化科疾病。
针对此病症,已有很多成功案例显示采用手术治疗是最有效手段,能明显减少并发症出现,显著提高治愈率。
因病人教育背景不同,造成医学认知方面程度参差不齐,面对不熟悉的领域难免会出现害怕、焦躁不安等负面心理,这对手术的进程和术后的疗效有百害而无一利,也会增加康复阶段不良反应的出现率。
针对术前术后病人情绪变化这方面,普通的护理经常会忽略不会关注,也不会和病人进行深入交流,这样疏远了病人与医护工作者的距离,严重降低了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如果能将普通护理做好的同时增加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完全以病人为中心,密切留意术前术后病人情绪变化,给予相应有效的个性化护理,帮助病人保持良好心情,鼓励其大胆的面对手术,才能获得最好的结果,如此能大大提升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4]。
此论文将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采用普通加个性化护理服务,所得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病人总体满意度也高过对照组很多。
以上归纳可见,对于治疗胆结石病人,采用个性化的护理服务能使病人保持积极心态,放松心情,以绝对良好的自信心面对疾病,不但加快痊愈速度,也使病人住院期间感受到家庭似的温暖,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下转第267页)
·临床监护·
升护理效果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高琴芳,倪一新.急性乙醇中毒170例的急诊护理[J].常州实用医
学,2016,28(1):54-55.[2] 王宏玲,蓝梦菊.急性乙醇中毒91例抢救配合与护理[J].中国误诊学
(上接第264页)身体健康,促进幼儿正常发育。
综上所述,加强对母婴同室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可以提高产妇和家属的满意度,指导产妇和家属掌握正确的护理技能和知识,可以保证幼儿的正常发育。
(上接第263页)
顺利完成手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是切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宋广来,巢志复.腹腔镜手术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80-83.
(上接第261页)
参考文献
[1] 戴妙妙.胆结石手术护理中个体化护理的效果研究[J].饮食保
健,2017,4(16):163.[2] 贾桂丛,张建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河北中
(上接第260页)在护理过程中实施辩证施护,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的特点,还要加强护理人员的学习,特别是学习中医基础知识和中医技能操作,不断地提高专业知识和自我素质。
规范行为、语言,改善病人的心理现状,使其积极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黄捷,蓝娇娜.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J].右江医学,2011,39(1):101.[2] 董健,姜晓幸.细说腰椎退变性疾病[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
社,2011.[3] 陈贵廷.使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
社,1991:1601-1602.[4] 曾丽,张华.4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传统中医治疗的护理[J].中外
健康文摘,2012,9(49):352-353.
医,2014,36(5):756-757.
[3] 冯萌娜.个体化护理对于胆结石手术护理患者的临床效果析[J].中国现
代药物应用,2016,9(20):255-256.[4] 李敏.个体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干预价值[J].
中国伤残医学,2016,24(5):146-147.
[2] 郝爱琳,许利,李秋江.直肠癌病人围术期的整体护理[J].中国医药导
报,2008,5(15):127-128.[3] 冯则华,倪文新.直肠指检诊断直肠癌14例体会[J].中国现代医
生,2007,45(20):38.
参考文献
[1] 代宗琴.临床护理健康指导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2):196-197.[2] 李广隽.母婴同室新生儿床旁护理模式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
杂志,2016,22(17):2512-2516.[3] 李雪玲,周乐山,麦淑珠.护理安全策略预防产后24h 母婴同室新生
儿感染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14):123-126.
杂志,2017,10(35):87-88.
[3] 王丽琴.50例急性酒精中毒的急诊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中旬
版),2017,32(10):165-166.[4] 高利平.急诊护理中实施量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
志,2018,33(2):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