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历史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文艺复兴运动》创新教案.docx
- 格式:docx
- 大小:16.04 KB
- 文档页数:6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历史教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文艺复兴运动》公开课教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文艺复兴运动》教学教案一、课程标准了解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掌握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文艺复兴三杰”及其代表作,并着重理解文艺复兴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而并非是简单的复古运动,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应深入本质,而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学生可以围绕文艺复兴运动及宗教改革的性质进行预习。
课堂上,教师仔细讲解:文艺复兴并非古典文明的简单重复,让学生明确两者在性质上的根本差别。
同时,也让学生明确:宗教改革实质上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宗教改革,我们能够看清中世纪欧洲的社会概况:教会的腐败与罪恶笼罩着欧洲社会。
然而,即使是像路德这样的宗教改革家实际上也并非是贫苦民众的救世主,由此可以看出,宗教改革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社会运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德意志的宗教改革。
2、难点:文艺复兴的实质、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四、教学方法:图片法、史料分析法、问题探究法、对比分析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六、课时要求:1课时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生共同赏析图片《雅典学院》。
探究问题一:文艺复兴为什么会首先发生在意大利?①前提条件: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这是意大利成为文艺复兴发源地的前提条件,新兴资产阶级维护和发展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首先在意识形态领域展开了反封建斗争。
②重要条件:意大利丰厚的文化遗产和众多的人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重要条件。
人文主义者从古代典籍中发现了肯定现实生活和肯定人的思想,在此基础上,他们建立了新的思想体系,即人文主义思想。
一、意大利的文艺复兴1、文艺复兴的背景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形成文化基础: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文化典籍思考:意大利为什么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意大利当时处于分裂状态,封建主义因素相当薄弱,利于人们从封建人身附庸关系中解放出来,成为自然人,进入城市,投入市场。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文艺复兴运动》是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以及文艺复兴对后世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展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繁荣景象,让学生感受那个时代的气息。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欧洲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文艺复兴方面,学生可能对一些具体的人物和作品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掌握文艺复兴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热爱和尊重,认识文艺复兴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2.难点:文艺复兴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营造文艺复兴时期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教学问题和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和核心思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和图片,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提问:“你们对文艺复兴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如意大利的地理、政治、经济条件,以及中世纪封建制度的衰落等。
然后,详细讲解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主要讲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本课内容丰富,旨在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欧洲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文艺复兴运动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局限于个别代表人物或作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文艺复兴运动,深入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深远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学会判断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认知,认识到自我超越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成就。
2.教学难点: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对其评价。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手段,营造文艺复兴时期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点,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
2.辅助材料:图片、音乐、视频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意大利地图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情境。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因素。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文艺复兴运动代表人物和主要成就的了解。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总结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成就,引导学生学会判断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
文艺复兴运动设计说明本课是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课,上承《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为下一课《探寻新航路》提供了精神支持。
随着西欧城市经济的发展,手工工场在西欧开始出现,同时农业领域出现了租地农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发展,之后思想领域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
因此,本课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内容上看,本课属于思想史范畴,理论性强,知识点较枯燥,不易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化繁为简、寓教于乐,引导学生合作讨论、理解主干知识,轻松学习。
学习目标1.通过相关材料及教师讲解,知道文艺复兴产生的时代背景,了解但丁、达·芬奇等代表人物的作品和思想内涵,理解文艺复兴的本质,进而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落实唯物史观。
2.通过赏析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和名画,培养学生鉴赏文学和绘画作品的能力,从而感受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正确认识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关系,培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历史核心素养。
3.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的了解,以及对人文主义的认识,使学生充分理解人的价值和尊严,树立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信念和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落实家国情怀。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教学难点: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内容、实质和影响。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史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角色扮演法等。
资源与工具(一)资源长篇诗作《神曲》、世界名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
(二)工具图书馆资源、多媒体课件、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历史学家认为14—16世纪,欧洲处于“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其中,“人”被发现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认为文艺复兴运动发现了“人”?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代表人物?二、预习检查1.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2.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
三、学习任务一文艺复兴的背景教师提问: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至17世纪在欧洲发生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后扩展至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是关于欧洲历史上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
本课主要内容有:文艺复兴的背景、核心思想、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文化、艺术、科学等领域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为后来的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欧洲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文艺复兴运动涉及到的文化、艺术、科学等领域较为复杂,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容易产生兴趣,因此,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掌握文艺复兴对欧洲文化、艺术、科学等领域产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文艺复兴运动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2.难点: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文化、艺术、科学等领域产生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展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以文艺复兴运动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为例,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素材。
2.资料:搜集相关的文章、论文、书籍等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学习。
3.设备:多媒体投影仪、音响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这些作品给你什么感受?你能说出它们的特点吗?”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九上14课《文艺复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文艺复兴的基本史实,掌握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成就,理解文艺变兴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能分析出文艺复兴最先兴起于意大利的原因以及文艺复兴的实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作品和重要成就都是当时的人们历经磨难、经过不懈努力而取得的,通过学习树立开拓创新、敢于坚持真理的信念O 重点难点【重点】文艺复兴的实质和主要代表人物。
【难点】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原因。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出示材料:在中世纪的欧洲(封建社会的欧洲),基督教宣传人是有罪的,人的现世生活就是一个苦难的历程,人若想消除罪孽就只能求助于教会。
用忏悔、祈祷来求得上帝的恩泽,这样才能从罪恶中解脱出来,死后才能升入天堂。
问: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与上帝(神)谁重要?基督教引导人们消除苦难的方式是将希望寄托于“现世"还是“来世”?教师总结: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的权力至高无上,封建神学禁招了人们的思想,人性被忽视得一干二净,在14世纪一道曙光打破了教会的黑暗。
“人.被发现了。
从此以“神”为中心的时代一去不受返,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跟随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走进“文艺复兴”。
板书14文艺复兴解题:问复兴是什么意思?(衰落后再兴盛起来)。
文艺复兴简单理解就是文学与艺术的再次兴起。
那么学完这一课后我们再来更深层次的理解一下这一课文标题。
下面我们进入自主学习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回答文艺复兴兴起的时间、地点:14世纪中叶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阅读课文65页第一自然段分析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①14世纪,意大利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兀②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
文艺复兴的指导(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文艺复兴的实质:课本66页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九年级统编版历史上册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时空观念:学生能够明确文艺复兴运动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在欧洲历史转型中的时空位置。
2.历史解释:通过分析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学生能够解释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深远影响。
3.史料实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文献、艺术作品、文学著作等史料,探究文艺复兴运动的真实面貌及其历史价值。
4.人文情怀:培养学生对人文主义精神的认同与追求,理解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运动在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的具体表现及成就。
•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乃至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及其与中世纪神学的区别。
•分析文艺复兴运动为何能够成为欧洲走向近代的先声。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作品、文学著作插图、历史纪录片片段等)•教材及配套教辅资料•相关历史文献、艺术作品及文学著作的节选或简介•文艺复兴时期著名人物的传记或评价资料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多媒体讲授文艺复兴运动的基础知识。
•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文献、艺术作品等史料,深入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内涵。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人文主义思想的现实意义等议题。
•情境模拟法:通过角色扮演、艺术创作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氛围。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关于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艺术家的故事或逸事,如达·芬奇的创作经历、米开朗基罗的雕塑故事等,引发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趣。
•设疑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如此生动、富有人性吗?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和思想变革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揭开文艺复兴运动的神秘面纱。
”新课教学1.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分析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奠定基础。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主要介绍了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文化、艺术、科学、哲学等领域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其对后世发展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欧洲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文艺复兴运动的认知可能仅限于表面,对于其深刻内涵和影响还需进一步挖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探讨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并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感受到文艺复兴运动对后世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掌握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文化、艺术、科学、哲学等领域产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文艺复兴运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历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2.教学难点: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文化、艺术、科学、哲学等领域产生的深远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艺复兴运动的时代背景。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案例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熟悉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和教学辅助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欧洲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历史教案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文艺复兴运动》创新教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文艺复兴运动》教案
一、课标内容: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二、学情分析:
作为高二文科生,有一定知识基础。
在初中的学习中对文艺复兴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人文主义的内涵等本质性问题缺乏认识。
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循序渐进的设计问题,启发点拨,突破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文艺复兴的背景,培养根据史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感受文艺复兴的成果,培养通过感知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通过比较文艺复兴和中世纪的不同,培养通过比较掌握历史事件的对比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意义,感悟人文主义的时代价值。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文艺复兴的背景、成果、意义。
难点:人文主义的实质。
五、教学方法
1、教法:在“导——学——练”的教学方式中,采用讲授法、情境法、合
作探究法、史料分析法等教学方法相结合,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历史,在分组合作探究中培养分析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如视频、史料研读、填写表格、艺术欣赏等,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历史核心素养。
2、学法:课前通过预习了解基础知识,课中积极参与合作探究,主动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课后结合生活相关升华对历史的感悟。
六、教学过程设计
(在学生进场时播放意大利歌曲《我的太阳》。
)
教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世界著名的意大利男高音帕瓦罗蒂的——《我的太阳》。
伴随这悠扬的歌声,让我们一同前往那个曾经举世闻名的国度——意大利。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放飞思想,穿梭时空,回到14世纪前后的意大利,去看看在那里我们会遇见什么人,看到什么事。
(一)课堂导入
教师:14世纪前的意大利处于基督教神学的统治之下,有人称之为“黑暗时期”。
(播放自制的音频文件《中世纪的黑暗》,同时展示几副有关中世纪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中世纪神学的基本观点及其统治下人的精神状况,然后通过幻灯片出现若干词语让学生以选词的方式掌握中世纪神学的基本主张。
)
教师:根据刚才我的朗读录音和展示的图片,同学们能感受到中世纪下人们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吗?下面我们一起找几个词来概况。
(展示若干词语)
学生:禁欲苦行、压抑人性、麻木顺从、愚昧迷信、神权至上
教师:是不是所有人都甘愿听从教会的说教,压抑、顺从地活着呢?有哪些人通过什么事开始反抗神学的压抑,追求现世的幸福呢?
学生齐答:人文主义者,文艺复兴运动。
教师:请大家xxx “文艺复兴”这个词。
顾名思义,是在复兴古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
那么,这个名字是否真正的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呢?如果没有反映其实质为什么要用这么名字呢?文艺复兴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呢?带着这些问题,同我们一起回到14世纪的意大利去探访一番吧。
(二)文艺复兴
(展示文艺复兴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相关材料)
教师:首先,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
文艺复兴为什么首先在意大利出现呢?
学生:经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阶级——新兴的资产阶级出现,意大利保留较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和遗产,印刷术的传播。
(强调注意在学习新知识时联系相关的旧知识,前后的历史事件的影响和背景往往具有互通性。
)
教师: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意大利出现了众多星光璀璨的大咖。
下面我们一起去拜访一下,欣赏他们流传于世的伟大作品。
(展示幻灯片,依次出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人的画像和作品。
)
教师:哪位同学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刚刚拜访了哪些大咖以及欣赏了他们哪些作品呢?
学生:但丁——《神曲》,彼特拉克——《诗集》,薄伽丘——《十日谈》,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米开朗琪罗——《大卫》、《创世记》,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雅典学派》
(强调运用表格或括号结构整理记忆零散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