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和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
- 格式:docx
- 大小:640.82 KB
- 文档页数:21
乙醇和乙酸基本的营养物质教学反思一、引言在营养学的学习中,乙醇和乙酸是两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在人体中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和工业领域。
本文将对乙醇和乙酸的基本特性、营养价值以及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和总结。
二、乙醇的基本特性1. 乙醇的化学结构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是一种醇类化合物。
它由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OH)取代而成。
乙醇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独特的气味。
2. 乙醇的制备方法乙醇可以通过发酵和合成两种方法制备。
发酵是将含有淀粉或糖类物质的植物原料经过微生物作用转化为乙醇。
合成是通过化学反应将乙烯转化为乙醇。
3. 乙醇的营养价值乙醇是一种高热量的有机物,每克乙醇可以提供7千卡的能量。
然而,乙醇并不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长期过量摄入乙醇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三、乙酸的基本特性1. 乙酸的化学结构乙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是一种有机酸。
它是乙醇在氧气的存在下发生氧化反应得到的产物。
乙酸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2. 乙酸的制备方法乙酸可以通过乙醇的氧化、乙烯的氧化以及乙烷的催化氧化等多种方法制备。
其中,乙醇的氧化是最常用的制备方法。
3. 乙酸的营养价值乙酸是一种低热量的有机物,每克乙酸只能提供3千卡的能量。
乙酸在人体内可以被利用为能量来源,但它并不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四、乙醇和乙酸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1. 乙醇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乙醇在食品加工中广泛应用于酒类、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等领域。
例如,乙醇是酒类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它赋予了酒类独特的香味和口感。
此外,乙醇还可以用作食品调味品的溶剂,提高食品的口感和风味。
2. 乙酸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乙酸在食品加工中主要用作食品酸化剂和防腐剂。
作为酸化剂,乙酸可以增加食品的酸度,改善口感和保持食品的新鲜度。
作为防腐剂,乙酸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五、结论乙醇和乙酸是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在人体中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并且在食品加工中有广泛的应用。
2021高三全国统考化学(经典版)一轮学案:第10章第2节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含答案第2节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考试说明]1。
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了解酯化反应。
2。
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命题规律]本节内容是高考的常考点,主要以选择题型考查:乙醇、乙酸的化学性质、用途以及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设计的有关问题,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知识是化学知识与生命科学的结合点,命题热点为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的应用,是否发生水解反应及产物的检验等.考点1乙醇和乙酸的结构与性质知识梳理1.乙酸和乙醇(1)组成和结构名称俗称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比例模型乙醇酒精C2H6O错误!CH3CH2OH或错误!C2H5OH羟基错误!—OH乙酸醋酸C2H4O2错误!CH3COOH羧基错误!-COOH (2)物理性质名称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乙醇无色特殊香味液体与水错误!任意比互溶乙酸无色强烈刺激性气味液体,低于错误!16。
6_℃凝结成固体,又称冰醋酸错误!易溶于水和乙醇(3)化学性质①②2.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1)实验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错误!CH3COOH+C2H5OH错误!CH3COOC2H5+H2O.(2)装置(如图所示)液液加热型,试管与桌面成45°(使试管受热面积增大)。
(3)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降低错误!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中和错误!乙酸、溶解错误!乙醇。
(4)注意事项①试剂的加入顺序:先加错误!乙醇、再加入错误!浓硫酸和冰醋酸.②防暴沸:试管中加少量错误!碎瓷片或沸石。
③防止乙醇和乙酸挥发: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缓慢加热,防止错误!液体剧烈沸腾,造成乙酸与乙醇的大量挥发。
④防倒吸的方法:导管末端在错误!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
10上层油状物为乙酸乙酯。
⑤产物分离:用分液法分离,□3.乙酸乙酯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有水果香味、沸点77 ℃,与醇、醚互溶,微溶于水,比水轻。
2012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必修部分讲义第九单元第2讲乙醇、乙酸及基本营养物质 解读与阐释考纲要求 权威解读1.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2.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3.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
常见的考查形式:①乙醇、乙酸分子的组成、结构和性质;②乙醇、乙酸及基本营养物质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③酯化反应的反应原理及实验装置、实验现象、注意事项的分析;④有机物的鉴别。
梳理与整合一、乙醇导学诱思下列有关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实验室中可以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B .可以用钠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C .乙醇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D .乙醇分子中无碳碳双键,所以是饱和烃教材回归1.结构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官能团C 2H 6O __________ 或________2.物理性质俗名______,密度比水____,沸点比水____,能与水____________。
我们可以用无水硫酸铜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将无水硫酸铜与酒精混合,如果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蓝色,则酒精中含有水,如果不变色,则证明酒精中不含水。
3.化学性质(1)与Na 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速率比Na 与水反应____。
(2)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催化氧化: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醇也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直接氧化成______。
我们学习的有机物大多数能被氧化,如甲烷、苯、乙酸,虽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但能在空气中燃烧,被氧气氧化。
二、乙酸导学诱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①乙醇与乙酸都能与Na 反应生成氢气 ②乙醇、乙酸与Na 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相等③可以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乙醇与乙酸④可以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与乙酸⑤可以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鉴别乙醇与乙酸⑥可以用溴水鉴别乙醇与乙酸教材回归1.组成和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C2H4O22.物理性质食醋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因此乙酸又叫______。
课时44乙醇、乙酸基本营养物质知识点一乙醇、乙酸的结构与性质【考必备·清单】1.烃的衍生物(1)烃的衍生物: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如溴乙烷、乙醇等。
(2)官能团①概念:决定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②常见几种官能团的名称和符号[名师点拨]官能团都是中性原子团,不带电,写电子式时要注意和离子的区别。
如羟基的电子式为,氢氧根的电子式为。
2.乙醇、乙酸(1)组成与结构CH3COOH(或)羧基(—COOH或)(2)物理性质(3)化学性质(4)用途[名师点拨]羟基氢的活动性强弱:CH3COOH>H2CO3>H2O>CH3CH2OH,醇羟基不与NaOH 反应,只有羧基能与NaHCO3反应。
3.乙酸乙酯的制取与性质℃.乙酸乙酯的制取(1)实验原理(2)实验装置(3)反应特点(4)反应条件及其意义①加热,主要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其次是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而收集,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②以浓硫酸作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
③以浓硫酸作吸水剂,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④可适当增加乙醇的量,可提高乙酸的转化率,并有冷凝回流装置,可提高产率。
(5)饱和Na 2CO 3溶液的作用: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反应乙酸、溶解乙醇。
(6)实验现象:在饱和Na 2CO 3溶液上方有透明的、具有香味的油状液体。
℃.乙酸乙酯的性质 (1)物理性质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有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2)化学性质①在酸性条件下水解: CH 3COOC 2H 5+H 2OH+△CH 3COOH +C 2H 5OH 。
②在碱性(NaOH 溶液)条件下水解:CH 3COOC 2H 5+NaOH――→△CH 3COONa +C 2H 5OH 。
[名师点拨] 在有机制备实验中利用平衡移动原理,提高产品产率常用的方法有:①及时蒸出或分离出产品;②用吸收剂吸收其他产物(如水);③利用回流装置,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第二节 乙醇 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 合成高分子【高考新动向】【考纲全景透析】一、乙醇1、物理性质乙醇是一种没有颜色、透明、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
沸点为78℃。
乙醇易挥发,能够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能跟水任意比互溶。
2、乙醇的结构乙醇的分子式是:C 2H 6O,结构式是: ,结构简式:CH 3CH 2OH 或C 2H 5OH3、化学性质⑴乙醇与钠的反应:2CH 3CH 2OH+2Na →2CH 3CH 2ONa+H 2↑ ⑵乙醇的氧化反应①燃烧:CH 3CH 2OH+3O 2−−→−点燃2CO 2+3H 2O 乙醇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是一种重要的液体燃料。
②催化氧化:2CH 3CH 2OH+O 22CH 3CHO+2H 2O③其他强氧化剂氧化: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所氧化,被直接氧化成乙酸(使酸性高锰酸钾的紫色褪去)。
二、乙酸1、乙酸的结构乙酸的分子式为C 2H 4O 2,结构式是:,结构简式:CH 3COOH ,官能团:羧基(-COOH)2、物理性质乙酸俗称醋酸,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醋酸易溶于水和乙醇。
3、化学性质⑴乙酸具有明显的酸性,在水溶液里能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CH 3COOH CH 3COO -+H +。
乙酸是一种弱酸,但比碳酸的酸性强,它具有酸的一切通性。
⑵酯化反应: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注意:酯化反应的机理一般是:羧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跟醇分子的羟基中的氢原子结合成水,其余部分互相结合成酯(酸脱羟基,醇脱氢)。
三、酯1.概念(1)酯:酸和醇反应生成的一类化合物。
官能团是酯基(-COOR)。
(2)酯化反应:酸和醇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2.酯的性质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低级酯具有水果香味。
酯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此反应为酯化反应的逆反应。
三、糖的组成、分类及分子组成1.组成:糖类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可以用通式C n (H 2O)m 。
第30讲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考情分析】1.了解乙醇、乙酸的结构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2.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
【重点知识梳理】知识点一乙醇和乙酸1.乙醇、乙酸的组成和结构2.乙醇、乙酸的性质与用途(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CH 3COOHCH 3COO -+H +CH 3COOH +OH -―→CH 3COO -+H 2O2CH 3COOH +CaCO 3―→(CH 3COO)2Ca +H 2O +CO 2↑ CH 3COOH +C 2H 5OH浓H 2SO 4△CH 3COOC 2H 5+H 2O【特别提醒】乙酸乙酯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水解: CH 3COOC 2H 5+H 2O稀酸△CH 3COOH +C 2H 5OH(可逆)CH 3COOH 2H 5+NaOH―→CH 3COONa +C 2H 5OH(完全) (3)用途 名称 用途乙醇 燃料、饮料、化工原料、常用的溶剂、体积分数为75%时可作医用消毒 乙酸化工原料,用于生产醋酸纤维、香料、染料、医药和农药等知识点二 基本营养物质 1.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有机物元素组成代表物 代表物分子 水溶性糖类单糖C 、H 、O葡萄糖、果糖C 6H 12O 6易溶二糖麦芽糖、蔗糖C 12H 22O 11易溶多糖淀粉、纤维素(C 6H 10O 5)n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3.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用途(1)糖类物质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葡萄糖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医疗输液、合成药物等;纤维素可用于造纸,制造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乙酸酯、黏胶纤维等。
(2)油脂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等质量的糖类、油脂、蛋白质完全氧化时,油脂放出的热量最多。
油脂用于生产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3)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在工业上有很多用途,动物的毛、皮、蚕丝可制作服装,大多数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
第二节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1.了解乙醇、乙酸的结构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2.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3.有机物知识的综合应用。
考点(一)乙醇和乙酸【精讲精练快冲关】[知能学通]1.烃的衍生物(1)烃的衍生物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如CH3Cl、NO2、C2H5OH、CH3COOH等。
(2)官能团①概念:决定有机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②常见几种官能团名称和符号。
名称氯原子硝基碳碳双键羟基羧基符号—Cl —NO2—OH —COOH2.乙醇、乙酸的组成和结构名称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乙醇C2H6O CH3CH2OH —OH 乙酸C2H4O2CH3COOH —COOH(1)物理性质名称 俗名 颜色 气味 状态 溶解性 挥发性 乙醇 酒精 无色 特殊香味 液体 与水互溶 易挥发 乙酸醋酸(冰醋酸)无色刺激性气味液体易溶于水易挥发(2)化学性质(3)用途 名称 用途乙醇 燃料、饮料、化工原料;常用的溶剂;体积分数为75%时可用作医用消毒 乙酸化工原料,用于生产醋酸纤维、香料、染料、医药和农药等(1)乙烯水化法CH 2===CH 2+H 2O ――→催化剂加热、加压CH 3CH 2OH(工业乙醇)。
(2)发酵法(C 6H 10O 5)n (淀粉)+n H 2O ――→淀粉酶n C 6H 12O 6(葡萄糖),C 6H 12O 6(葡萄糖)――→酒化酶2CO 2↑+2CH3CH2OH(食用乙醇)。
5.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CH3COOH+CH3CH2OH浓H2SO4CH3COOC2H5+H2O,其中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
(2)反应特点(3)装置(液—液加热反应)及操作①试管向上倾斜45°,试管内加入少量碎瓷片,长导管起冷凝回流和导气的作用。
②试剂的加入顺序为乙醇、浓硫酸、乙酸,不能先加浓硫酸。
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1.固体酒精因储存和运输方便而被广泛使用。
其制备方法之一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酒精加热到60 ℃的目的是使更多的硬脂酸溶解在其中B.上述过程中,有酸碱中和反应发生C.上述过程中,加入NaOH发生皂化反应D.常温下,硬脂酸钠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答案 C解析A项,温度升高,硬脂酸的溶解度增大,将酒精加热到60 ℃的目的是使更多的硬脂酸溶解在其中,正确;B项,硬脂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属于酸碱中和反应,正确;C项,皂化反应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硬脂酸不是油脂,错误;D项,常温下,硬脂酸钠以酸根离子和钠离子存在于水中,故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正确。
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物()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B.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CO2、CH3CHO,它们的反应类型相同C.一氯代物有6种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CH2答案 B解析与羧基相连的碳原子为饱和碳原子,形成四面体结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A错误;乙醇燃烧可以生成CO2,乙醇催化氧化可以生成CH3CHO,它们的反应类型都是氧化反应,B正确;一氯代物有图示5种情况,C错误;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D错误。
3.乙醇的下列反应与其官能团无直接关系的是( )A.乙醇和活泼金属反应B.乙醇和氧气在Cu的催化下反应C.乙醇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D.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答案 D解析A项,乙醇与活泼金属反应,是羟基参与反应,与官能团有关;B项,乙醇和氧气在Cu的催化下反应,是羟基被氧化为醛基,与官能团有关;C项,乙醇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是羟基被氧化,与官能团有关;D项,乙醇在空气中燃烧,所有的化学键都断裂,与官能团无关。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蛋白质和油脂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环己烷和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C.植物油氢化、塑料和橡胶的老化过程中均发生了加成反应D.聚合物的单体是CH3CH==CH2和CH2==CH2答案 D解析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A项错误;环己烷和苯都不与高锰酸钾反应且密度均比水小,不能鉴别,B项错误;塑料和橡胶的老化发生的是氧化反应,不是加成反应,C项错误。
第31讲 乙醇和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考纲要求 1.了解乙醇、乙酸的结构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2.了解酯化反应。
3.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考点一 乙醇和乙酸的结构与性质1.乙醇、乙酸的结构和性质的比较2.乙酸乙酯的制取 (1)实验原理CH 3COOH +CH 3CH 2OH 浓H 2SO 4△CH 3COOCH 2CH 3+H 2O 。
(2)实验装置(3)反应特点(4)反应条件及其意义①加热,主要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其次是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而收集,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②浓硫酸的作用:作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作吸水剂,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③可适当增加乙醇的量,提高乙酸的转化率。
④有冷凝回流装置,可提高产率。
(5)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中和乙酸、溶解乙醇。
(6)实验现象:在饱和Na2CO3溶液上方有透明的、有香味的油状液体。
3.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CH3COOH+C2H5OH(可逆)CH3COOC2H5+H2O稀酸△CH3COOC2H5+NaOH―→CH3COONa+C2H5OH(完全)(1)乙醇与乙酸中均含有—OH,所以均能与Na反应生成氢气(√)(2)乙酸溶液滴入几滴紫色石蕊变红(√)(3)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4)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5)乙醇、乙酸与Na2CO3溶液反应均产生CO2(×)(6)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7)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8)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饱和Na2CO3溶液加以区别(√)完成下列各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CH 2==CH 2+H 2O ――→催化剂△CH 3CH 2OH 加成反应 ②2CH 3CH 2OH +O 2――→Cu△2CH 3CHO +2H 2O 氧化反应 ③2CH 3CHO +O 2――→催化剂△2CH 3COOH 氧化反应 ④2CH 3COOH +CaCO 3―→(CH 3COO)2Ca +CO 2↑+H 2O 复分解反应 ⑤CH 3COOH +C 2H 5OH 浓H 2SO 4△CH 3COOC 2H 5+H 2O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⑥CH 3COOC 2H 5+H 2OH+△CH 3COOH +C 2H 5OH 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题组一 乙醇、乙酸的结构与性质1.(2017·潍坊一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时,是乙醇分子中羟基中的O —H 键断裂B .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可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若变蓝则含水C .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可氧化成CH 3COOHD .甲烷、乙烯、苯、乙醇都是无色不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 答案 D解析 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是乙醇分子中羟基中的O —H 键断裂;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可用无水硫酸铜作检验试剂,若变蓝则表明乙醇中含水;乙醇在酸性KMnO4溶液中可被氧化成乙酸;甲烷、乙烯、苯都不溶于水,但乙醇却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
2.(2018·南宁模拟)山西老陈醋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
食醋中含有乙酸,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乙酸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但乙酸是一元酸B.往食醋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将变红C.往热水瓶内胆中加入适量的食醋,可去除水垢D.制取乙酸乙酯时,乙酸分子中的氢原子被乙基(—C2H5)取代答案 D解析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中的—OH被乙氧基(C2H5O—)取代。
3.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苹果酸最多与2 mol NaHCO3发生反应B.1 mol苹果酸可与3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C.1 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 mol H2D.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 A解析由苹果酸的结构简式可知,只有羧基与NaHCO3反应,A项正确;苹果酸中只有羧基能和NaOH反应,故1 mol苹果酸只能与2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B项错误;羧基和羟基都能与Na反应放出H2,故1 mol苹果酸能与3 mol Na反应生成1.5 mol H2,C项错误;此结构简式与题干中的结构简式表示的是同一物质,D项错误。
1.羟基氢的活动性顺序>>H—OH>C2H5—OH2.乙醇的化学性质与羟基的关系(1)与Na反应时,只断裂a处键。
(2)乙醇催化氧化时,断裂a和c两处键,形成碳氧双键。
(3)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时只断裂a处键。
题组二乙酸乙酯的制取与拓展4.(2017·顺德区校级期末)下列关于酯化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用CH3CH218OH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H218OB.反应液混合时,顺序为先倒乙醇再倒浓硫酸最后倒乙酸C.乙酸乙酯不会和水生成乙酸和乙醇D.用蒸馏的方法从饱和Na2CO3溶液中分离出乙酸乙酯答案 B解析A项,CH3CH218OH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H3CO18OCH2CH3和H2O,错误;B项,浓硫酸密度比乙醇大,溶于乙醇放出大量的热,为防止酸液飞溅,加入药品时应先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边加边振荡试管将浓硫酸慢慢加入试管,最后再加入乙酸,正确;C项,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生成乙酸和乙醇,错误;D项,乙酸乙酯与饱和Na2CO3溶液分层,因此应采取分液操作实现二者的分离,错误。
5.(2017·荆门高三调研)某课外兴趣小组欲在实验室里制备少量乙酸乙酯,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答案 A解析B和D中的导管插到试管b内液面以下,会引起倒吸,C和D的试管b中的试剂NaOH溶液会与生成的乙酸乙酯反应,B、C、D错误。
6.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 ℃,反应装置如下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A.不能用水浴加热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C.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答案 C解析该酯化反应需要的温度为115~125 ℃,水浴的最高温度为100 ℃,A项正确;长导管可以起到冷凝回流酸和醇的作用,B项正确;乙酸丁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容易发生水解,C 项错误;在可逆反应中,增加一种反应物的用量可以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D项正确。
考点二基本营养物质——糖类、油脂、蛋白质1.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3.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用途(1)糖类物质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葡萄糖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医疗输液、合成药物等;纤维素可用于造纸,制造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乙酸酯、黏胶纤维等。
(2)油脂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等质量的糖类、油脂、蛋白质完全氧化时,油脂放出的热量最多。
油脂用于生产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3)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在工业上有很多用途,动物的毛、皮、蚕丝可制作服装,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
(1)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2)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3)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 (4)用银氨溶液能鉴别葡萄糖和蔗糖(√)(5)淀粉和纤维素在酸催化下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6)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用作人体的营养物质(×) (7)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8)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 6H 12O 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9)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沸点(×) (10)棉、麻、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 2和H 2O(×)1.淀粉和纤维素的通式均为(C6H10O5)n,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吗?为什么?答案不是,两者通式虽然相同,但n值不同,故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
2.油脂________(填“是”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油脂在强碱(NaOH)溶液水解的产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名称)。
答案不是高级脂肪酸钠甘油3.你用哪些简单的方法鉴别淀粉溶液和鸡蛋清溶液?答案(1)滴加碘水,变蓝的是淀粉溶液(2)滴加浓硝酸,变黄的是鸡蛋清溶液(3)蘸取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鸡蛋清溶液1.(2017·衡水模拟)鉴别淀粉、蛋白质、葡萄糖水溶液,依次可分别使用的试剂和对应的现象正确的是()A.碘水,变蓝色;新制Cu(OH)2,红色沉淀;浓硝酸,变黄色B.浓硝酸,变黄色;新制Cu(OH)2,红色沉淀;碘水,变蓝色C.新制Cu(OH)2,红色沉淀;碘水,变蓝色;浓硝酸,变黄色D.碘水,变蓝色;浓硝酸,变黄色;新制Cu(OH)2,红色沉淀答案 D解析①淀粉遇碘单质变蓝,可利用碘水鉴别淀粉溶液;②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可用浓硝酸鉴别蛋白质溶液;③葡萄糖溶液在碱性条件下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生成红色沉淀。
2.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B.淀粉已完全水解C.淀粉没有水解D.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答案 D解析混合液中加入新制的Cu(OH)2,加热至沸腾,有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淀粉已经水解;另取混合液加入碘水,由于混合液中含过量的NaOH溶液,与I2反应导致无法判断是否水解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