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动力工程与辐射科学(上2)
- 格式:ppt
- 大小:9.87 MB
- 文档页数:128
专业导论2012核工程与核技摘要从应用的角度讲,核技术主要包括射线和粒子束技术与放射性核素技术。
前者主要包括核分析技术、辐射加工与离子束加工、无损检测、工业核仪表、核医学成像、肿瘤放疗和辐射诱变育种技术等;后者则主要包括放射性核素测年、放射性核素示踪和放射性药物。
射线和粒子束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核技术的物理基础,粒子加速器技术和核探测技术是核技术的主要支撑技术。
本文介绍了上述各技术领域的发展,并介绍北京大学的核技术及应用研究工作。
关键词核技术;应用;粒子加速器;核探测技术;射线;粒子束;放射性核素中图分类号TL5;TL8;TL92;TL99;O571.3术姓名:张朝平班级:双核二班学号:201206020212时间:2013-1-3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核科技工业发展需要的,能在核技术及相关专业领域从事研究、设计、生产、应用和管理等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能够适应核技术各个方向发展的基本需要;同时应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知识,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素质要求: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具有健全的法治意识、诚信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和文字、语言表达能力,了解历史和世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适应社会发展与进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合作意识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进取精神。
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有科学精神和奋斗意识。
能力要求: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在核技术及相关的科研、应用和开发领域,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发现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通过创造性思维进行创新实验和科技研究开发的能力。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介绍及描述]核工程与核技术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介绍及描述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介绍及描述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介绍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是一门多学科相互交叉的高新技术专业,它包括核动力工程与核能利用、核技术及应用两大分支。
当前核科学与核技术发展的特点体现为:一方面对物质层次结构、宇宙起源等的探索不断深入,另一方面在能源、人口与健康、环境、信息、材料、工农业、国家安全等领域以及多种学科的基础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将最终解决人类的能源危机;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放射治疗离不开核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辐射育种方法培育了很多农业上的优良品种;航空航天工业中的无损探伤、同位素电池;地质年代的推断、人类社会的历史考古、文物艺术珍品的鉴定;矿产资源的勘探;海关检查;环境保护;新材料开发……甚至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的消毒、保鲜贮藏等等,无不与核技术有关。
本专业培养具备工程热物理及核工程技术基础知识,能在各相关领域从事核工程及核技术方面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应用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方向核动力工程与核能利用、核技术及应用两大分支。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核物理、核反应堆、核能与热能动力装置、热工设备。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怎么样(学长学姐评价) 南华大学:我是工作了,在秦山核电公司,比较客观的说吧,如果高考成绩不是很理想,来我们学校核工程与核技术是个不错的选择,虽然现在我们学院在扩招,06,07级也面临比较大的就业压力,但总的来说还算不错了,考研的不算太多, 就业主要有几个地方吧,核电站,研究院所,医院,核工业部的一些企业,但是现在国内很多重点高校也开设了这个专业,所以后面的就业形势可能没前两年好了。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就业前景这是一个目前就业率较高的一个专业,主要原因是核工业在我国正处于一个发展时期,现在该方面的专业人才较少,而开设此专业的高校和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不多,绝大多数毕业生生都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课程编号:023219501课程学分:2.5学分总学时数:48开课单位: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图Mechanical Graphing教学大纲一、课程类别学科基础必修课二、教学对象核工程专业一年级学生三、教学目的本课程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是一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较强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
通过对与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具有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掌握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具有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能力,空间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四、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基本内容1、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掌握课程内容是学生学习机械制图课程达到合格的基本要求。
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一般内容与重点内容的关系。
(2).本课程是有着广阔的工程应用背景的课程,教学中应注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3).学生要学会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4) .学生要掌握机械制图相关国家标准。
(5).学生应具有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课程基本内容绪论第一章点的投影教学重点:根据两面投影求第三面投影。
教学难点:点的辅助投影第二章直线的投影教学重点:直角三角形法求线段的实长与倾角。
教学难点:直角投影原理第三章平面的投影教学重点:平面上的点和直线教学难点:换面法求平面的倾角与实形。
第四章立体于立体相交教学重点:立体的切割。
教学难点:相贯线第五章机械制图第一作业教学重点: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教学难点:圆弧连接方法。
第六章机械制图第二作业教学重点: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
教学难点:读图,补图。
第八章机械制图第三作业教学重点:螺纹紧固件的画法和标注。
教学难点:螺纹连接画法。
第九章机械制图第四作业教学重点:零件图的基本内容教学难点:徒手绘图。
第十章装配图教学重点: 装配图的内容教学难点: 读图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六、本课程课外练习的要求课后作业的内容应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紧密配合,题型包括基本概念题、画法几何题和读图绘图联系题。
第二章 核能和核技术应用目录第二章 核能和核技术应用........................................................................................................- 1 - 目录......................................................................................................................................- 1 - 考试要求..............................................................................................................................- 1 - 引言......................................................................................................................................- 1 - 第一节 辐射源种类............................................................................................................- 2 - 第二节 反应堆和加速器生产放射性同位素基本知识....................................................- 9 - 第三节 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工业、农业、食品加工等行业的应用......................- 12 - 第四节 放射性同位素应用中的辐射安全问题..............................................................- 21 - 第五节 射线装置在医学、工业、农业等行业的应用..................................................- 24 - 第六节 射线装置应用中的辐射安全问题......................................................................- 30 - 第七节 核燃料循环设施..................................................................................................- 36 - 第八节 核动力厂和其他反应堆......................................................................................- 62 - 第九节 核动力厂和其他反应堆的安全问题..................................................................- 79 - 本章小结............................................................................................................................- 92 - 思考题................................................................................................................................- 93 -考试要求1.熟悉辐射源的种类(宇宙射线,天然放射性同位素,用于医学、学业、工业、食品加工等的放射源,密封型和非密封型源,辐射产生器/设施,核动力厂和其他反应堆以及其他核燃料循环设施等);2.了解放射性同位素的基本特征;3.了解反应堆和加速器生产同位素的基本知识;4.了解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农业、工业、食品加工等行业的应用;5.熟悉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农业、工业、食品加工等行业的应用中的辐射安全问题;6.了解辐射产生器/设施的应用;7.熟悉辐射产生器/设施在应用中的核与辐射安全问题;8.了解与核燃料循环设施(包括铀钍及伴生放射性矿勘探、开采与加工,富集铀的生产,燃料元件制造,核动力厂和其他反应堆、乏燃料后处理以及放射性物质运输、放射性废物管理等)有关的基本知识;9.熟悉核燃料循环设施(包括铀钍及伴生放射性矿勘探、开采与加工,富集铀的生产,燃料元件制造,核动力厂和其他反应堆、乏燃料后处理以及放射性物质运输、放射性废物管理等)在选址、设计、建造、运行、退役等阶段核与辐射安全方面的主要问题;引言随着核能和核科学技术的发展,核设施、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在医疗、工业、农业、地质调查和教学等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教科书目录(全套)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教科书目录(全套)必修1走进物理课堂之前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02 时间和位移………………………………………………………………………14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6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21)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28)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34)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7)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40)4 自由落体运动……………………………………………………………………455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48)第三章相互作用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542 弹力 (57)3 摩擦力 (60)4 力的合成 (65)5 力的分解 (68)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71)1 牛顿第一定律……………………………………………………………………72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75)3 牛顿第二定律……………………………………………………………………794 力学单位制………………………………………………………………………835 牛顿第三定律……………………………………………………………………856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 (89)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 (92)必修2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1 追寻守恒量 (2)2 功 (3)3 功率 (7)4 重力势能……………………………………………………………………………105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14)6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16)7 动能和动能定理 (18)8 机械能守恒定律 (22)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6)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27)第六章曲线运动1 曲线运动……………………………………………………………………………32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34)3 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38)4 抛体运动的规律 (41)5 圆周运动……………………………………………………………………………446 向心加速度…………………………………………………………………………487 向心力………………………………………………………………………………528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56)第七章万有引力与航天1 行星的运动…………………………………………………………………………62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67)3 万有引力定律 (69)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72)5 宇宙航行……………………………………………………………………………74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79)选修1-1第一章电流一、电荷库仑定律 (2)二、电场 (8)三、生活中的静电现象……………………………………………………………12四、电容器…………………………………………………………………………16五、电流和电源……………………………………………………………………19六、电流的热效应…………………………………………………………………23第二章磁场一、指南针与远洋航海……………………………………………………………30二、电流的磁场……………………………………………………………………34三、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38)四、磁声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44)五、磁性材料………………………………………………………………………49第三章电磁感应一、电磁感应现象…………………………………………………………………54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60)三、交变电流………………………………………………………………………64四、变压器…………………………………………………………………………71五、高压输电………………………………………………………………………74六、自感现象涡流…………………………………………………………………78七、课题研究:电在我家中 (83)第四章电磁波及其应用一、电磁波的发现…………………………………………………………………90二、电磁光谱………………………………………………………………………94三、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101)四、信息化社会 (105)五、课题研究:社会生活中的电磁波 (112)选修1-2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内能一、分子及其热运动 (2)二、物体的内能 (7)三、固体和液体 (11)四、气体………………………………………………………………………………18第二章能量的守恒与耗散一、能量守恒定律 (24)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28)三、热机的工作原理 (31)四、热力学第二定律 (36)五、有序、无序和熵 (39)六、课题研究:家庭中的热机 (44)第三章核能一、放射性的发现 (49)二、原子核的结构 (54)三、放射性的衰变 (58)四、裂变和聚变 (62)五、核能的利用 (67)第四章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一、热机的发展和应用 (74)二、电力和电信的发展与应用 (80)三、新能源的开发 (88)四、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94)五、课题研究:太阳能综合利用的研究 (101)选修2-1第1章电场直流电路第1节电场 (2)第2节电源 (7)第3节多用电表 (15)第4节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20)第5节电容器 (26)第2章磁场第1节磁场磁性材料 (32)第2节安培力与磁电式仪表 (36)第3节洛伦兹力和显像管 (41)第3章电磁感应第1节电磁感应现象 (47)第2节感应电动势 (51)第3节电磁感应现象在技术中的应用 (54)第4章交变电流电机第1节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 (59)第2节变压器 (63)第3节三相交变电流 (68)第5章电磁波通信技术第1节电磁场电磁波 (73)第2节无线电波的发射、接收和传播 (75)第3节电视移动电话 (81)第4节电磁波谱 (85)第6章集成电路传感器第1节晶体管 (90)第2节集成电路 (96)第3节电子计算机 (100)第4节传感器 (107)选修2-2第1章物体的平衡 (1)第1节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2)第2节平动和转动 (6)第3节力矩和力偶 (8)第4节力矩的平衡条件 (11)第5节刚体平衡的条件 (14)第6节物体平衡的稳定性 (18)第2章材料与结构 (23)第1节物体的形变…………………………………………………………………24第2节弹性形变与范性形变 (28)第3节常见承重结构 (30)第3章机械与传动装置 (33)第1节常见的传动装置 (34)第2节能自锁的传动装置 (38)第3节液压传动……………………………………………………………………41第4节常用机构……………………………………………………………………46第5节机械…………………………………………………………………………49第4章热机 (52)第1节热机原理热机效率 (53)第2节活塞式内燃机 (56)第3节蒸汽轮机燃气轮机 (62)第4节喷气发动机…………………………………………………………………65第5章制冷机 (72)第1节制冷机的原理 (73)第2节电冰箱………………………………………………………………………76第3节空调器………………………………………………………………………80选修2-3第1章光的折射第1节光的折射折射率 (2)第2节全反射光导纤维 (6)第3节棱镜和透镜 (11)第4节透镜成像规律 (16)第5节透镜成像公式 (20)第2章常用光学仪器第1节眼睛……………………………………………………………………………26第2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28)第3节照相机 (33)第3章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第1节机械波的衍射和干涉 (39)第2节光的干涉 (43)第3节光的衍射 (47)第4节光的偏振 (50)第4章光源与激光第1节光源……………………………………………………………………………56第2节常用照明光源 (60)第3节激光……………………………………………………………………………63第4节激光的应用 (66)第5章放射性与原子核第1节天然放射现象原子结构 (70)第2节原子核衰变 (74)第3节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78)第4节射线的探测和防护 (82)第6章核能与反应堆技术第1节核反应和核能 (88)第2节核裂变和裂变反应堆 (90)第3节核聚变和受控热核反应 (95)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2)2 库仑定律……………………………………………………………………………63 电场强度……………………………………………………………………………114 电势能和电势 (17)5 电势差………………………………………………………………………………23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26)7 电容器与电容 (28)8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32)第二章恒定电流1 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 (40)2 电动势………………………………………………………………………………433 欧姆定律……………………………………………………………………………46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49)5 焦耳定律……………………………………………………………………………546 电阻定律……………………………………………………………………………577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62)8 多用电表……………………………………………………………………………669 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72)10 简单的逻辑电路 (75)第三章磁场1 磁现象和磁场 (84)2 磁感应强度…………………………………………………………………………873 几种常见的磁场 (90)4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力 (96)5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100)6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104)选修3-2第四章电磁感应 (1)1 划时代的发现 (2)2 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6)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04 楞次定律…………………………………………………………………………155 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 (21)6 互感和自感………………………………………………………………………257 涡流 (29)第五章交变电流 (33)1 交变电流…………………………………………………………………………342 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38)3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40)4 变压器……………………………………………………………………………445 电能的输送………………………………………………………………………48第六章传感器 (55)1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562 传感器的应用(一)……………………………………………………………603 传感器的应用(二)……………………………………………………………654 传感器的应用实例………………………………………………………………70附一些元器件的原理和使用要点 (73)选修3-3第七章分子动理论1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2 分子的热运动 (5)3 分子间的作用力 (8)4 温度的温标…………………………………………………………………………115 内能…………………………………………………………………………………16第八章气体1 气体的等温变化 (20)2 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 (23)3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27)4 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 (31)第九章物态和物态变化1 固体…………………………………………………………………………………382 液体…………………………………………………………………………………443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50)4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 (54)第十章热力学定律1 功和内能……………………………………………………………………………602 热和内能……………………………………………………………………………623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65)4 热力学第二定律 (69)5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 (74)6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81)选修3-4第十一章机械振动1 简谐运动 (2)2 简谐运动的描述 (6)3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12)4 单摆 (14)5 外力作用下的振动………………………………………………………………18第十二章机械波1 波的形成和传播…………………………………………………………………242 波的图象…………………………………………………………………………283 波长、频率和波速………………………………………………………………304 波的反射和折射…………………………………………………………………335 波的衍射…………………………………………………………………………386 波的干涉…………………………………………………………………………417 多普勒效应………………………………………………………………………44第十三章光1 光的折射…………………………………………………………………………502 光的干涉…………………………………………………………………………553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57)4 光的颜色色散……………………………………………………………………605 光的衍射…………………………………………………………………………646 波的干涉…………………………………………………………………………687 全反射……………………………………………………………………………738 激光 (78)第十四章电磁波1 电磁波的发现……………………………………………………………………2 电磁振荡…………………………………………………………………………85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884 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925 电磁波谱…………………………………………………………………………98第十五章相对论简介1 相对论诞生 (104)2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107)3 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 (114)4 广义相对论简介 (117)选修3-5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2)2 动量守恒定律(一) (6)3 动量守恒定律(二) (11)4 碰撞…………………………………………………………………………………145 反冲运动火箭……………………………………………………………………6 用动量概念表示牛顿第二定律 (23)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1 能量量子化:物理学的新纪元 (28)2 科学的转折:光的粒子性 (32)3 崭新的一页:粒子的波动性 (40)4 概率波………………………………………………………………………………445 不确定的关系 (46)第十八章原子结构1 电子的发现………………………………………………………………………52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57)3 氢原子光谱………………………………………………………………………604 玻尔的原子模型 (63)5 激光………………………………………………………………………………69第十九章原子核1 原子核的组成……………………………………………………………………74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79)3 探测射线的方法 (83)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86)5 核力与结合能……………………………………………………………………906 重核的裂变…………………………………………………………………………947 核聚变 (100)8 粒子和宇宙 (108)。
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是一门高度专业化的学科,涉及到物理学、化学、材料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它主要探究原子核结构、核反应、放射性以及核能利用等方面的知识,是一门应用前沿科技的重要学科。
下面,我们将围绕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分步骤阐述。
第一步,核物理学。
核物理学是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原子核的结构、性质以及相互作用规律。
核物理学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核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水平。
目前,核物理学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核的结构、核反应、核素的合成、核技术等。
第二步,核工程技术。
核工程技术是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核能的利用与开发。
目前,核能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新能源,也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手段之一。
核工程技术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核反应堆工程与技术、核燃料循环技术、核电站设计与建设等。
第三步,核医学。
核医学是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主要应用核科学技术,研究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旨在提高医学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核医学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核素诊断、放射治疗、医用辐射技术等。
第四步,核安全。
核安全是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的重要领域,目的是确保核能发展的安全性。
随着核能的广泛应用,核安全问题也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话题。
核安全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核设施安全、核材料安全、辐射环境安全等。
最后,总结一下。
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是一门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高度专业化学科。
核物理学、核工程技术、核医学以及核安全都是核科学与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核能发展、提高医疗水平、保障核安全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希望各位同学能够在学习中更加认真地学习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的知识,为未来的发展做出贡献。
船用离心泵减振技术研究作者:王小军张乐来源:《中国水运》2021年第05期摘要:船用离心泵作为船舶主要辅机设备,其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噪声严重影响船舶运行环境,因此对其减振降噪的研究极为重要。
本文从离心泵的研究现状出发,梳理了当前常用的减振技术,详细介绍了浮筏隔振系统,并对部分新型减振手段进行概述,为船用离心泵的减振技术研究提供指导方向。
关键词:船用离心泵;浮筏;减振中图分类号:U6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1)05-0106-03船用离心泵被广泛运用于现代船舶,其能将机械能转化为流体动能和压力能,是船舶正常工作的重要辅机设备。
船用离心泵在運行时产生的振动不仅与船舶整体机组配置有关,同时也与泵的制造材料、结构刚度分布、流道形状等有着密切联系。
由于船舶的舱室空间有限,船用离心泵工作时产生的过量振动及其诱发的辐射噪声会对船舶运行环境造成很大污染,也严重威胁了船员的生活环境,因此为保证船舶安全可靠的运行,船用离心泵的减振技术研究格外重要[1-3]。
1离心泵研究现状与一般的水泵不同,船用离心泵不仅要满足水力性能的需求,同时也要满足振动噪声控制的要求。
目前船用离心泵的研究相对较少,其设计和优化主要是借鉴并利用其他类型的离心泵研究成果和经验。
1.1国外研究现状Abdulrahman[4]等重点研究了离心泵叶轮叶片叶尖处早期故障的振动响应,并提出相应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叶片通过频率处的幅值及轴频处的高次谐波可以作为故障检测与诊断的有效特征。
Adamkowski等[5]对某发电机组冷却系统离心泵泵轴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泵轴扭转振动和压力波动的共振是造成泵轴断裂的主要原因,而该压力波动与泵轴转速频率和叶轮叶片数相关。
AR Mohanty等[6]利用振动信号和电机电流信号对离心泵的叶轮状态进行诊断,利用该诊断方法对离心泵不同叶轮条件下(如正常叶轮和缺陷叶轮)的状态进行分析,可观察到明显差异,表明该诊断方法较为可靠。
核电厂功率运行阶段的工单风险控制原则与实践发布时间:2023-02-26T00:43:32.225Z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2年第19期作者:张浩[导读] 核能与核技术利用是人类社会现代科技文明发展的成果张浩身份证号码:3203231988****7517摘要:核能与核技术利用是人类社会现代科技文明发展的成果,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伴随着风险。
核安全是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核电厂执行层最常见的风险则是工单的风险控制,本文以某三代核电为例,探讨运行期间工单的风险控制原则与实践。
关键词:工单、风险、管理一、引言中国的核安全观是“理性、协调、并进”,核电行业大力倡导和培育“严之又严、慎之又慎、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工作作风,作为电厂的执行层需始终贯彻和落地国家和行业要求,确保核安全的万无一失。
核电厂日常生产中最常见的风险则是工单的风险控制,本文详细的描述了工单的审查细节,兼具原则与实践,从而提升电厂安全水平。
二、工单准备工单名称体现机组、系统号,明确工作位置,简要说明工作内容,如“解体检修、预防维护、在线调整”等。
变更类工单需有“变更改造、临时变更”字样。
关键敏感区域作业工单需注明“现场关键敏感区域”。
一票制相关工单主票应在工单名称前备注【一票制主票】,配合票为【一票制配合票】。
功能位置应和工单作业的设备保持一致,转动设备需区分本体和电机。
若工作对象涉及多个设备,功能位置可粗略定位到系统编码。
部分工单工作对象无具体编码,功能位置可粗略定位到机组号。
核电站模式、模式转换限制在工单推到待运工审核节点时,核电站模式、模式转换限制均为空白,需要运工自行选择,否则工单无法推到待排程。
日常功率运行期间的的“N”工单或者“O-N”工单,在审查工单时都将核电站模式选择为“模式1”,机组临停上下行期间需根据机组实际模式进行选择。
模式转换限制根据实际工作对象及工作内容进行评估,无影响则填写N/A。
《原子核物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教学对象: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化工专业本科学生学时学分:54学时 3学分编写单位: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编写人:杜纪富审定人:编写时间:2011年5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原子物理学课程的姊妹篇,它以阐述原子及原子核的结构、特性为中心。
主要内容包括核结构模型、原子核的放射性、α衰变、β衰变、γ衰变、核反应及核能和放射性的应用等。
2、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近代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原子核的基本性质和结构、放射性现象及一般规律、原子核反应、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离子加速器、原子能的利用、核技术及应用、粒子物理的一些简单理论,为学生将来继续学习核工程与核技术的课程奠定理论基础和实验技术能力。
3、预修课程与后续课程大学物理、量子力学、原子物理学4、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建议原子核物理学是现代物理学的重要内容,作为应用物理专业的学生,原子核物理学的基础知识理论成为必要的学习内容。
因此本门课程首先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给学生,使得学生扎实地学好,然后再介绍相关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成果。
本课程以讲授为主,然后在课程中会介绍与核辐射相关的案例以及实验等。
5、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30%(考勤、课堂表现和作业),闭卷考试成绩占70%。
6、指定教材杨福家等著,原子核物理(第一版)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7、教学参考书[1] 卢希庭主编,原子核物理,原子能出版社,2000年[2] 王炎森、史福庭,原子核物理学,原子能出版社, 1998年8、教学环节及学时安排表1 课程学时分配表9、教学大纲修订说明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原子核物理(8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原子核物理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历史2、理解原子核是由核子(中子和质子)组成的,原子核半径的两种含义。
3、理解原子核的结合能及其与质量的关系。
4、了解原子核的自旋、磁矩、电四极矩、宇称的定义。
本章重点1、原子核半径的两种含义以及结合能与质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