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高反应性患者的麻醉
- 格式:ppt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52
术中气道压力升高的常见原因一.术中气道压升高的常见原因1.患者因素气道高反应性:有哮喘、慢阻肺、近期有呼吸道感染等病史气胸、肺水肿反流误吸肥胖、严重过敏反应2.麻醉因素导管因素:导管过深、打折、分泌物等堵塞气道麻醉深度:麻醉过浅、肌松不够3.手术因素腔镜手术,人工气腹的建立体位影响:头低脚高位、俯卧位等单肺通气4.麻醉机因素钠石灰罐长时间不换,严重积水、结块麻醉机内积水呼吸活瓣黏附测压管进水麻醉机排气管堵塞流量传感器失准二.气道高反应的鉴别诊断三.反流误吸的高危因素1.妊娠、肥胖、饱胃急症、消化道梗阻2.食管裂孔疝、膈疝3.中枢神经系统抑制4.面罩加压给氧,气体进入胃内5.术前放置胃管6.手术操作牵拉胃肠道7.低血压四.反流误吸的麻醉处理1.术前进食且为择期手术的患者应推迟手术,严重创伤患者、消化道梗阻患者、肥胖患者、困难气道患者、颅脑损伤、颅内高压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应延长禁食时间2.诱导前应放置胃管,尽可能吸尽胃内容物并进行有效的减压,准备有效的吸引装置3.麻醉方式选择:局麻、区域麻醉、清醒气管插管、快速序贯诱导4.快速序贯诱导时,诱导前充分给氧去氮,不对患者施行辅助人工通气,选用丙泊酚或依托咪酯作为镇静药物,琥珀胆碱或罗库溴铵等起效快的肌松药,目前对是否进行环状软骨压迫有争议5.迅速头低脚高位侧卧位,便于反流物的引流6.如有可能,应彻底吸引口咽部和气管7.若发生低氧血症,则气管插管,正压通气8.特殊误吸发生时,可用支气管镜检查和肺泡灌洗9.根据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使用抗生素,通常不推荐使用激素。
哮喘患者麻醉管理
哮喘患者在麻醉管理方面需要特殊关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管理策略:
1. 术前评估: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详细评估,包括哮喘的病史、症状和控制水平。
了解患者对哮喘药物的反应和过敏史。
2. 预防性治疗:对于哮喘控制良好的患者,在手术前进行预防性的哮喘治疗,以减少病情恶化的风险。
这包括使用吸入型短效β2 激动剂、吸入型皮质类固醇和口服类固醇等药物。
3. 麻醉药物:选择麻醉药物时,应避免使用可能导致支气管痉挛或呼吸抑制的药物。
传统的全身麻醉药物如地西泮、吗啡等可能引起气道反应,因此尽量避免使用。
选择较为安全的麻醉药物,如丙泊酚、吸入麻醉药物等。
4. 气道管理:哮喘患者的气道狭窄和气道高反应性增加了气道管理的难度。
在手术过程中,应确保气道通畅,避免刺激气道引起支气管痉挛。
可以考虑使用非刺激性的气管插管,如软式气管插管或纤维支气管镜等。
5. 镇痛管理:手术后的镇痛管理对于哮喘患者尤为重要。
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引起呼吸抑制的药物,如吗啡。
可以选择吸入型镇痛药物,如丙氧酚。
总结起来,对哮喘患者的麻醉管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哮喘的控制水平,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气道管理方式,以减
少手术过程中的并发症和控制哮喘的恶化。
在整个麻醉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呼吸功能,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同时,与呼吸科专家的合作也非常重要,以确保麻醉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气道高敏感反应病人麻醉期间危险状态的诊治石恒林病例1:患者男性45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1天入院。
入院诊断为:(1)慢性阑尾炎急生发作;(2)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房颤,心功能II级。
既往有20多年吸烟史,入院前一直口服小剂量阿斯匹林。
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尖部闻及II~III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双肺呼吸间增粗;辅查:PLT 89×109/L,PT 17.6s;ECG示房颤(心房率165bpm,心室率85bpm);X光片示双肺纹理增粗。
拟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阑尾切除术。
术中各生命体征平稳,手术历时30min。
术毕自主呼吸、意识、吞咽和咳嗽反射等恢复,吸除气管及口咽部分泌物后拔除气管导管,此时病人立即出现喉鸣音、吸气性呼吸困难,SpO2很快从100%降至75%以下,患者口唇发绀,烦躁不安。
立即托起患者下颌并用面罩给纯氧,1min后上述症状仍不缓解,立即静脉注射琥珀胆碱1mg/kg后再次气管插管控制呼吸,并静注异丙酚加深麻醉,此时患者缺氧随即得到改善,听诊双肺满布干湿罗音,气道有大量脓性分泌物。
立即吸除分泌物并静注地塞米松20mg,氨茶碱0.125g,再听诊双肺,干湿罗音明显减少,待患者自主呼吸恢复,静注异丙酚50mg加深麻醉后拔除气管导管后用面罩加压给氧,直至患者意识恢复,不再出现上述症状,呼吸空气15min后SpO2维持在95%以上,各生命平稳后送返病房,患者于9日后康复出院。
病例2:患者女27岁,因“停经2月下腹疼痛5小时”入院,患者入院时已出现休克状态,下腹及后穹隆抽出不凝血,诊断为“宫外孕破裂,失血性休克”。
既往有哮喘史。
拟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宫外孕病灶切除术。
麻醉诱导用药为咪唑安定1mg,芬太尼0.1mg,依托咪酯15mg,维库溴铵8mg。
喉镜显露声门为I级(声门全见),并可见发亮的气管软骨环。
插管后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
此时见胸廓起伏不明显,听诊双肺呼吸音不清楚,气道压力高至50cmH2O,SpO2降至85%。
全身麻醉诱导过程中突发气道痉挛的处理【导读】在全身麻醉诱导过程中,气道痉挛时有发生。
一旦发生要求麻醉医生必须迅速做出判断、即刻处理,否则患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因窒息缺氧造成严重后果。
目前处理紧急气道痉挛常用的方法有:加压控制呼吸给氧、解痉药物、抗过敏药物、糖皮质激素等。
本病例在麻醉诱导时出现气道痉挛,其中诱发原因、临床表现、处理方法与措施、患者反应等方面,有共性更有其特殊性,现与读者分享如下,以期对临床麻醉工作提供教训与借鉴。
【病例简介】患者,女性,31岁,因慢性下腹痛3月余入院。
入院诊断:左侧卵巢巧克力囊肿。
患者自述一月前曾“诊断哮喘”,在外院呼吸内科给予药物治疗后缓解。
否认药物及其他过敏史。
术前检查:T 36.3℃,HR 71次/分,BP 117/62mmHg,BW52kg,神清,发育良好,营养中等。
腹部超声:左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大小2.3cm×3.1cm×1.2cm。
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其他各项术前检查结果无异常。
患者择期手术,拟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左侧卵巢巧克力囊肿腹腔镜探查术。
患者入室后常规开放静脉,标准监测。
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唑安定2mg、罗库溴铵10mg、丙泊酚100mg、舒芬太尼20μg。
患者入睡,面罩加压去氮给氧5分钟后行气管插管。
插管后机械通气,患者突然发生气道压力异常增高,达到43cmH2O;同时伴有SpO2急剧下降达55%,双肺听诊哮鸣音,血压为105/55mmHg,心率112次/分。
紧急静脉注射罗库溴铵40mg、氨茶碱20mg、甲基强的松龙80mg 后,患者上述症状无缓解。
继续沙丁胺醇气雾剂气道内喷雾,静脉注射乌司他丁20万单位,罗库溴铵50mg,氢化可地松100mg;患者症状仍无缓解迹象,机械通气压力继续升高为50cmH2O,SpO2最低降至40%,血压55/35mmHg,心率125次/分。
紧急呼叫麻醉救援小组人员,决定静脉继续注射氨茶碱20mg、甲基强的松龙80mg、肾上腺素50μg,同时经气管导管滴入肾上腺素10μg。
支扩麻醉要点
支气管扩张(支扩)患者麻醉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术前评估: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肺部功能和气道状况。
对于严重支扩或存在呼吸功能受损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肺功能检查和血气分析。
2. 麻醉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要求,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如全身麻醉或区域麻醉。
对于气道高反应性或存在气道狭窄的患者,可能需要避免使用气道刺激性药物。
3. 气道管理:确保气道通畅,避免气道梗阻和误吸。
可以使用合适的气道设备,如气管插管或喉罩,以提供良好的气道控制。
4. 呼吸管理:密切监测呼吸功能,包括呼吸频率、潮气量、血氧饱和度等。
根据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或吸氧支持,维持适当的氧合和二氧化碳水平。
5. 药物选择:避免使用可能抑制呼吸的药物,如苯二氮䓬类药物和阿片类药物。
可选择对呼吸影响较小的药物,如丙泊酚、依托咪酯等。
6. 术后管理:术后继续密切监测呼吸功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呼吸并发症。
根据需要进行气道支持和呼吸治疗。
每个支扩患者的病情可能不同,麻醉要点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和管理。
聊聊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的应用(四川省西充县人民医院,637200)在临床上,经常对NMDA受体使用的拮抗药就是氯胺酮。
当在一定的麻醉剂量之下,可能会出现幻觉、噩梦、颅内压升高、感觉躯体分离等这些不良的反应,造成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所使用的麻醉剂量是有一定关系的,如果使用的剂量越小,那么就会产生很小的反应;相反的,如果使用的剂量越多,反应则大。
然而,对于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而言,它的优点很突出,不仅能够大大的降低发生副作用的几率,而且保留了氯胺酮在镇痛上所具备的良好作用。
因此,应当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并且其还具备良好的开发前景,是值得相关人员去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什么是氯胺酮呢?什么又是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呢?氯胺酮又名为凯他敏,英文名是ketamine,它属于苯环已哌啶所衍生出来的一个衍生物,是非巴比妥这一类能很快对静脉产生效果的麻醉药。
自从在1965年在临床上引入氯胺酮之后,因为其所具备的镇痛作用较为良好,对于呼吸的循环能起到较弱的抑制作用,所以被广泛的应用在临床上。
由于其具备对呼吸系统有较轻的一直作用、苏醒的速度比较快、诱导快、咽喉反射不会消失,并且镇痛效果较好等优点,常常在临床上应用于复合麻醉、静脉麻醉、小儿麻醉。
在对疼痛进行治疗时,尤其在ICU、癌性的疼痛治疗以及慢性神经性的疼痛治疗中被广泛的应用。
氯胺酮能够让气道的平滑肌得到舒张,不但可以应用于对气道产生高反应性患者的麻醉,而且还能够应用于对儿童或者是成人出现急性哮喘或者是持续哮喘时的治疗。
然而随着在临床上不断的进行应用,其自身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也慢慢的呈现出来了,而且和使用剂量是有一定关系的。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指得是向静脉中所注射的剂量要≤0.5mg/kg,并且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氯胺酮出现副作用的几率。
因此,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二、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对于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的应用1.对中枢神经系统所带来的作用氯胺酮能够让心血管系统变得兴奋,避免出现低血压的现象,还能将脑灌注压维持在一定正常值内,从而减轻由于体内循环的低血压而给脑部受到损伤的患者带来危害,它能够对脑部受到损伤的患者起到镇静的作用。
气道高反应性名词解释
气道高反应性是指在接触到某些特定或潜在的刺激物,如某些化学物质、病毒或过敏原等时,能够导致气道急性发炎的一种特异性情况。
它特别指的是一种急性的、持续的反应,该反应可以在暴露于可能刺激物后几小时内发生,或者由于暴露于多次可能刺激物几周或几个月后而发生。
气道高反应性通常分为二类,即多次反应型急性发炎(MRA)和多次持续反应型急性发炎(MSRA)两部分。
在MRA中,患者会出现轻微的气道反应,但却持续时间较长,而在MSRA中,患者的反应会更严重,而且会持续更久。
诊断气道高反应性的基本方法是针对可能的刺激物,进行暴露剂量试验等皮肤试验,以及凝血/凝块检查,以排除其他病原体的可能性,并且进行血浆细胞学分析。
气道高反应性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治疗。
这些治疗方法通常包括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氮平、颠茄类药物或口服激素,以减轻发炎症状;使用口服抗过敏药,如口服抗原、口服抗IgE等,以减轻发炎反应;并且推荐患者进行运动和节食治疗,以改善症状。
更进一步,健康的生活习惯改善、可能的过敏原避免,以及快速应急抗原(RAD)治疗,都有助于减轻气道高反应性的症状。
气道高反应性是一种严重的疾病,而且存在不可预测的风险。
如果患有气道高反应性,需要与医生密切合作,密切观察自己的症状,及时避免可能的过敏源,以及采用恰当的治疗方法,以预防发生过敏
反应的可能性,确保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