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无菌巾的原则
- 格式:ppt
- 大小:6.64 MB
- 文档页数:26
铺单(铺巾)(教辅用书:中国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指南第2版)1.目的:①显露手术切口所必需的皮肤区,使手术区域成为无菌环境。
②遮盖手术区外的身体其他部位,以避免或尽量减少术中污染。
2.操作前准备(1)患者准备①麻醉②根据手术需要留置导尿③选择相应的手术体位,相应手术部位作醒目标记④手术区皮肤消毒(2)材料准备:一整套无菌巾单(e.g.腹部手术:通常需要无菌巾4-6块、中单2条、薄膜手术巾1块、剖腹单1条),如无薄膜手术巾,通常准备巾钳4把。
(3)操作者准备①两个人操作(铺巾者+协助者)②操作者已刷手③应了解患者病情、拟行手术方案及主刀者的切口设计。
3.操作步骤(以腹部手术为例)(1)铺巾者(第一助手)站在患者的右侧,确定切口。
(2)铺无菌巾:洗手护士将4块无菌巾按1/4、1/4、1/4和3/4折叠后逐一递给铺巾者,前3块折边向着手术助手,第4块折边向着器械护士。
铺巾者先铺4块无菌巾于切口四周(近切口侧的无菌巾反折部朝下)。
(3)铺巾顺序:第一块无菌巾在距皮肤10cm以上高度放下盖住切口的下方,然后铺手术野对侧、上方,第4块无菌巾盖住铺巾者的贴身侧。
(4)巾钳夹住无菌巾之交叉处固定,或用薄膜手术巾覆盖切口。
(5)铺中单:洗手护士协助铺巾者铺中单,头侧超过麻醉架,足侧超过手术台。
(6)铺完中单后,铺巾者应再用消毒剂泡手3分钟或用络合碘制剂(碘伏)涂擦手臂,再穿灭菌手术衣、戴灭菌手套,铺大单。
(7)铺大单:洞口对准手术区,指示大单头部的标记应位于切口上方。
两侧铺开后,先向上展开,盖住麻醉架,再向下展开,盖住手术托盘及床尾,遮盖除手术区以外身体所有部位。
(手术野四周及托盘上的无菌巾为4~6层,手术野以外为2层以上)4.操作中注意事项①铺巾者与洗手护士的手不能接触,应于洗手护士两手之内侧接单。
②铺巾时,每块无菌巾(单)的反折部靠近切口,并且反折部向下。
③消毒的手臂不能接触靠近手术区的灭菌敷料,铺单时双手只接触无菌巾(单)的边角部。
手术室无菌技术知识点详解一、手术室常用的无菌技术:(一)物品灭菌技术(详见【手术室常用物品灭菌技术】)。
(二)外科刷手技术(手术手消毒)。
(三)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四)铺无菌器械车、传递铺置无菌巾。
(五)术中的无菌技术。
二、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一)整个手术过程中,所有人员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二)严格区分有菌无菌的界限。
(三)进行无菌操作时,未经消毒的手臂不可跨越无菌区。
(四)凡已放在无菌台上的无菌物品,不论使用与否,不得再放回无菌容器内,必须重新灭菌后才可使用。
(五)手术者不可面向无菌区大声谈笑、咳嗽、打喷嚏,不能控制时扭转头。
三、外科刷手技术(手术手消毒)(一)六步洗手法:(手部细菌最多的部位是:手指甲,甲沟,戴戒指的地方)方法:1、涂上3-5ml消毒液于双手及前臂2、左右手轮流以掌心搓擦手背3、双手对合,掌心对掌心,手指与手指间互相搓擦4、双手互扣,互相搓擦,以洗擦手指其余部份5、以双手轮流紧握拇指来回转动,以洗擦拇指与食指间之皮肤。
6、再以手指头往掌心作旋转动作,将手指末端加以擦洗。
【操作流程图】取皂液按“六步洗手法”洗手(范围:双手及双手臂)↓清水冲净↓擦干↓取3-5ml消毒液揉擦双手臂至干燥(从手腕至肘上10厘米)↓(用手取用消毒液)再取消毒液按“六步洗手法”揉擦双手至干燥(方法同上)(二)注意事项:1、注意擦拭时间,每遍擦拭至少3分钟。
擦拭要稍用力。
擦拭过程中手始终高于肘部。
2、手消毒完毕,曲肘至胸前,手指向上但不可超过肩部及触及其它有菌物品。
四、穿无菌手术衣:(一)方法:洗手护士→取手术衣↓提起衣领轻轻抖松↓向前上方抛起,双手插入衣袖↓巡回护士→轻拉手术衣领→使前者双手伸出衣袖↓系衣带→颈部两对,腰部一对↓洗手护士→系腰带→戴好无菌手套,松开腰带,交于术者转身将腰带系于腰部左前方(二)注意事项:1.术者穿无菌手术衣时要选择宽敞的地方避免触及其它非无菌物品,如有触及应及时更换。
无菌技术操作规范一、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在执行无菌操作前,必须停止清洁环境及减少人员走动,医护人员要求衣帽整齐戴口罩,并修剪指甲、洗手。
2、在执行无菌操作时,操作区域要清洁、宽敞,操作时避免碰撞污物。
3、无菌物品必须放在无菌容器、无菌包或无菌巾中。
平时应掩盖严密,保持清洁干燥。
无菌巾(包布或治疗巾)一旦潮湿即不能再认为是无菌的,必须重新清洗灭菌。
4、进行无菌操作时未经消毒的手臂或其它物品不可跨越无菌区。
5、无菌区的边缘3cm以内为相对无菌区,是无菌的安全范围。
6、取无菌物品时,要面向无菌区。
手臂须保持在腰部以上或桌面以上。
7、取无菌物品要用无菌持物钳(镊)。
无菌物品一经无菌容器内取出,不可再放回。
取远处物品时,应连同容器一并转移,就地取用。
8、不可面向无菌区大声谈笑、咳嗽、打喷嚏,防止强有力喷出的飞沫透过口罩落入无菌区。
19、打开无菌包前,要检查无菌包的名称、灭菌日期、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以及包布是否干燥、完整。
开包后应检查包内指示卡是否达到灭菌要求。
10、一套(件)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人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二、操作流程质量标准1. 选择清洁、干燥、宽阔的场所进行操作。
2、无菌持物钳的使用:(1)不能夹取未灭菌的物品,也不能夹取油纱布。
(2)取远处物品时,应当连同容器一起搬移到物品旁使用。
(3)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钳端闭合向下,不可碰及容器边缘,用后立即放回容器内。
(4)使用无菌钳时不能低于腰部。
3、无菌包使用法:(1)查看无菌包的名称、灭菌日期、有无破损,查看化学指示胶带颜色改变情况;(2)将无菌包放在清洁、干燥处,解开系带,卷放在包布下;(3)用拇指和食指先揭左右两角,再揭开内角,注意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2(4)用无菌钳(镊)取出(首先查看化学指示卡是否合格)所需物品,放在事先备好的无菌区域内,剩余部分按原折痕包起扎好,并注明开包时间。
如包内物品污染或包布受潮,须重新灭菌。
(5)开包递送无菌物品时,一手托起无菌包,另一手打开无菌包一角,将带子卷起夹在托包的手指缝内,另一手依次打开其它三角并抓住递送或稳妥地将包内物品放入无菌容器中(无菌区域内)。
2023铺无菌巾和无菌台的技术规范contents •概述•铺无菌巾技术规范•无菌台设置技术规范•铺无菌巾和无菌台的安全规范•操作流程及要点•质量评价标准目录01概述目的和意义确保手术过程中无菌操作,防止术后感染风险铺无菌巾和无菌台是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的重要环节,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手术过程中细菌的污染,确保术后患者的伤口不发生感染。
提高手术质量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其他医疗机构的手术室。
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手术,包括大、中、小型手术。
适用范围1操作环境23手术室应宽敞、清洁、安静,温度和湿度适宜,光线充足。
手术台应表面光滑、易清洁,符合无菌要求。
空气净化系统应正常运转,保持手术室空气洁净度。
02铺无菌巾技术规范在铺巾前,必须确认无菌巾已经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以确保无菌状态。
确认无菌巾的灭菌状态应选择无破损、无污渍、无异物的无菌巾,以确保铺巾后的无菌效果。
检查无菌巾质量准备无菌巾按规定顺序铺巾一般按照先下后上、先左后右的顺序进行铺巾,以避免交叉污染。
固定无菌巾在铺好无菌巾后,应使用胶带等工具将无菌巾固定在手术区域周围,以防止无菌巾移动或掉落。
铺巾的顺序和要求注意铺巾时间在手术开始前,必须确认所有无菌巾都已经铺设完毕,并且手术区域的皮肤已经彻底消毒,以确保无菌环境。
及时更换无菌巾在手术过程中,如果无菌巾被污染或破损失效,应及时更换,以确保手术区的无菌状态。
铺巾的注意事项03无菌台设置技术规范在手术室内选择清洁、干燥、平坦、宽敞的地方,确定无菌台的位置,并标记无菌区域。
确认无菌区域确认无菌包未受潮、无破损、无污染,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检查无菌包根据手术要求准备足够数量的无菌手套,确认手套型号、品牌和灭菌日期,确保符合要求。
准备无菌手套无菌台的准备无菌台的搭建顺序和要求使用消毒液擦拭台面,去除表面的污渍和细菌,并确保台面干燥。
无菌操作技术规范无菌技术是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物品、无菌区域不被污染、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一系列操作技术。
无菌技术作为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而基础的技术,医护人员必须正确熟练地掌握,在技术操作中严守操作规程,以确保病人安全,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一、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1、进行无菌操作的环境应清洁、宽敞。
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扫地、更换床单等工作,空气清新,无尘埃。
2、无菌操作前,操作人员要穿戴整洁,帽子须遮盖全部头发,口罩须盖住口鼻,并认真彻底洗手(七步洗手法)洗手方法:1)手掌对手掌;2)手背对手掌;←3)两手指缝相对互擦;4)双手并扣互擦指背;↓5)拇指在掌心旋转擦洗;↓;←6)指尖对手掌擦洗。
(7)摩擦手腕,然后彻底流水冲净。
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s,范围为双手、手腕及腕上10cm,注意指尖、指缝、拇指、指关节等处清洗干净。
3、实施无菌技术操作必须使用无菌物品。
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器械、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4、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柜放置,并有明显标志。
无菌包需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
无菌包的有效期按7天计算,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
无菌柜应定期整理、清洁。
5、在无菌技术操作时,必须明确无菌区和非无菌区。
6、使用无菌物品前必须认真检查无菌包包装完整性、标识有效性、即无菌包的名称、灭菌时间或失效期、签名等,检查包内外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等。
湿包或有明显水渍,密封容器的筛孔被打开,灭菌包掉落在地或误放不洁之处,包装破损或发霉,外包装指示带或包内指示卡变色没有达到标准或有疑问等情况,应视为污染,不能再使用。
不得使用过期无菌物品。
7、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应面向无菌区域并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面以上,操作过程中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触及无菌物。
操作时不可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
8、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取用无菌物品时应用无菌持物钳/ 镊近距离夹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