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冠方月真菌性眼内炎
- 格式:ppt
- 大小:1.93 MB
- 文档页数:42
真菌性角膜炎的病因及临床表现【优质推荐】真菌性角膜炎(fungal keratitis,mycotic keratitis)或角膜真菌病(keratomycosis),临床上较难诊断,容易误诊,常因治疗不当而造成失明。
真菌性角膜炎并非少见。
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所谓“匐行性角膜溃疡”病例中,有很大一部分可能就是真菌感染引起。
在发病上,南方多于北方;1年中,夏秋农忙季节发病率高。
在年龄与职业上,多见于青壮年、老年及农民。
(一)病因与发病机理一般情况下,真菌不会侵犯正常角膜,但当眼外伤、手术或长期局部使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以及机体抵抗力下降或角膜炎症后及干眼症等,可使非致病的真菌变为致病菌,引起角膜继发性真菌感染;或当角膜被真菌污染的农作物如谷物、枯草、树枝等擦伤及角膜异物挑除后引起真菌感染。
常见的致病菌以曲霉菌多见,其次是镰刀菌、白色念珠菌、头芽孢菌及链丝菌等。
(二)临床表现1.起病缓慢、病程长,常在伤后数天内出现角膜溃疡,病程可持续达2~3个月。
刺激症状较轻。
2.角膜溃疡因致病菌种不同,其形态不一致。
早期溃疡为浅在性,表层有点状结节样浸润,呈灰白色或乳白色混浊;形状不规则,表面粗糙不平,有干性感,与健康角膜界限清楚。
坏死组织无粘性,易取掉。
深在型溃疡,除自觉症状较重外,表现形似“匐行性角膜溃疡”,溃疡面平而粗糙,呈“舌苔”或“牙膏”状,高起于角膜表面。
基质有菌丝繁殖,浸润较为致密。
因菌丝伸入溃疡四周而形成伪足,或在溃疡外围呈现出所谓“卫星”病灶。
有时在溃疡边界处可出现浅沟。
在溃疡向深部发展时,坏死组织脱落,角膜穿孔,或出现“露水”现象,可推测前房已消失。
有时在坏死的角膜中,夹杂有虹膜组织,表示溃疡已穿孔。
3.前房积脓,特别是在早期,常为本病的特征之一。
早期积脓呈白色,发展至严重阶段时,则呈淡黄色,质地粘稠不易移动,很难分清溃疡、脓肿或积脓,脓液内常含真菌。
角膜后沉降物常为棕灰色粉沫状、颗粒状或淡黄色浆糊状。
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王文吉【摘要】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虽少见,但如诊断及治疗不及时,可造成严重视力损害,甚至丧失眼球.高危因素及典型眼底表现是临床高度怀疑真菌性眼内炎的重要线索.应及时做玻璃体穿刺或切除获取眼内物做涂片与培养来确认致病真菌.对仅有视网膜脉络膜炎者可全身使用氟康唑.伴玻璃体混浊时,需行玻璃体内注射两性霉素或伏立康唑;如玻璃体混浊重,对药物治疗无反应或病变将累及中心凹,应及时做玻璃体手术,以挽救更多视功能.%Endogenous fungal endophthalmitis is a rare disease.Delay i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results in severe visual impairment even loss of globe.Existing of high risk factors, combined with typical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re important clues leading to highly suspicious of the disease.Timely vitreous aspiration or vitrectomy to obtain materials for smear and culture to identify the induced fungus is crucial.As for treatment: if only chorioretinitis is present, systemic antifungal drugs such as fluconazole are effective.For endophthalmitis, intravitreal amphotericin injection or voriconazole should be added.When vitritis is moderate or severe or lack of response to above medications or lesion is approaching to the foveal, immediate vitrectomy is necessary to preserve more visual function.【期刊名称】《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年(卷),期】2018(018)002【总页数】4页(P82-84,104)【关键词】真菌性视网膜脉络膜炎;眼内炎;氟康唑;两性霉素玻璃体注射;玻璃体切除【作者】王文吉【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上海 200031【正文语种】中文内源性眼内炎并不多见,仅占全部眼内炎的2%~8%。
眼部感染及其用药:抗真菌药很多种类的真菌都能引起眼部感染,如真菌性角膜炎、真菌性眼内炎和眼眶真菌感染。
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来鉴别真菌菌种。
真菌性角膜炎通常采用滴眼液滴眼治疗。
有时需要合并全身用药。
对于真菌性眼内炎,可以采取多种途径进行治疗,如结膜下注射、前房内注射、玻璃体腔内注射和全身用药等,如向玻璃体腔内注入两性霉素B0.005~0.001mg/0.1ml。
两性霉素B、那他霉素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是治疗眼部真菌感染可选择的药物。
其他具有抗真菌活性的药物有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
给药方法:(1)滴眼液:一次1滴,至少每2小时1次。
感染控制后减少滴药频次。
痊愈后持续用药48小时。
(2)眼膏:如果白天滴用滴眼液,则涂用眼膏每晚1次。
如果只用眼膏,每天3~4次。
1、那他霉素【适应证】用于对本品敏感的真菌性眼睑炎、结膜炎和角膜炎,包括腐皮镰刀菌角膜炎。
【注意事项】(1)如果使用本品7~10天后,角膜炎仍无好转,则提示引起感染的微生物对本品不敏感,应根据临床情况和实验室其他检查结果决定是否继续治疗。
(2)孕妇和哺乳妇女慎用。
【禁忌证】对本品所含成分过敏者禁用。
【不良反应】滴眼后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导致球结膜水肿和充血。
【用法和用量】(1)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滴眼,初始一次1滴,每1~2小时1次;3~4日后改为一次1滴,一日6~8次,连用14~21天,或者一直持续到活动性真菌性角膜炎消退。
(2)治疗真菌性眼睑炎和结膜炎滴眼,初始一次1滴,一日4~6次,连用14~21天,或者一直持续到活动性真菌性角膜炎消退。
【制剂与規格】那他霉素滴眼液:15ml:750mg。
2、氟康唑【适应证】用于治疗白色念珠菌、烟曲霉菌、隐球菌及球孢子菌属等引起的真菌性角膜炎。
【注意事项】(1)对其他咪唑类药物过敏者,对本品也可能过敏。
(2)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慎用。
(3)不推荐儿童使用。
(4)重度真菌性角膜炎应以全身抗真菌治疗为主,本品局部治疗为辅。
人;中陕{:}人学硕十剐l究生学位论史图1白色念珠菌接种后第1天,兔眼前节相图2白色念珠菌接种后第3大,兔眼前节相人}中巨tI:}人学硕{一研究生学位论文图3烟曲霉菌接种第7天,兔外眼相图4烟曲霉菌接种笫10天,兔眼内相2、30』{兔序眼玻璃体腔沣入无菌生理盐水后未见明显异常。
凡津陕科人学硕十研究生学位隆文图5玻璃体标本Giemsa染液见念珠菌孢子及假菌丝,1000x图6玻璃体标本革兰氏染色见念珠菌孢子及假菌丝,1000x图7房水标本Giemsa染色她大量渗出中性粒细胞及烟曲霉,1000x天津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OObp250bp500bp750bp】P,CObp2000bp图8扩增产物电泳图样本1样本2样本3阳性对照Marker阴性对照样本4样本5样本6附白色念珠菌PCR产物测序比对结果:其中Query为测序结果,Sbjct为白色念珠菌菌参考序列。
>吐l丛QQQ】QQQ22§:』CandidaaIbicansSC5314rDNA_contig.wholegenomeshotgunsequenceIdentitiSS=617/622(99%).Query:1375actgaatactgatacccccgaccgtccctattaatcattacgatggtcctagaaaccaac1434Sbjct:878actgaatactgatacccccgaccgtccctattaatcattacgatggtcctagaaaccaac819Query:1435aaaatagaaccataaogtcctattctattattccatgctaatatattcgagcaaaggcct1494Sbjct:818aaaatagaaccataacstcctartctartattccatgctaatatattogagcaaaggcot759Query:1495gctttgaaoactctaattttttoaaag_taaaaKtoctgg七tcgocataaatggotaccoa1554IfIfIfIIfIIII|I…|I¨f||I|I…f|l…1|||I||||I…|I…|I||I¥bjct:758gotttgaacactctaattttttcaaagtaaaagtcctggttcgccataaatggctaccca699。
真菌性眼内炎29例临床治疗分析张丽敏发表时间:2019-05-28T09:43:17.91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22期作者:张丽敏[导读] 外源性真菌眼内炎较内源性预后差。
两性霉素B敏感率高。
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双丰林业局职工医院 152511摘要:目的:对真菌性眼内炎的29例临床治疗进行分析。
方法: 回顾性分析真菌性眼内炎患者29例(29眼)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
结果:真菌性内源性眼内炎23眼。
外源性6例(6眼),全部为眼球穿通伤所致;内源性23例(23眼)中,其中12例原因不明,5例继发上呼吸道感染,6例继发泌尿系统感染。
共培养出4个真菌属:念珠菌属15例,曲霉菌属5例,枝顶孢属2例,粘束孢属1例;内源性眼内炎的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75%),外源性眼内炎的主要病原体为曲霉菌(33.3%)。
在可测视力的29例患者(29眼)中,内源性眼内炎通过治疗有16眼(55.17%)视力提高,而外源性眼内炎只有1眼(3.4%)视力改善。
24例进行玻璃体切除术的患眼,70.8%有视力提高。
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的念珠菌敏感率为100%。
结论:外源性真菌眼内炎较内源性预后差。
两性霉素B敏感率高。
关键词:真菌性眼内炎;临床治疗;分析Clinical analysis of 29 cases of fungal endophthalmitis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29 cases of fungal endophthalmiti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and follow-up data of 29 patients (29 eyes) with fungal endophthalmiti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Fungal endogenous endophthalmitis 23 eyes. Exogenous 6 cases (6 eyes), all caused by eye penetrating injury; endogenous 23 cases (23 eyes), 12 cases of unknown cause, 5 cases of secondary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6 cases of secondary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 A total of 4 fungal genus were cultured: 15 cases of Candida, 5 cases of Aspergillus, 2 cases of Acremonium, 1 cases of Myxosporium; the main pathogen of endogenous endophthalmitis was Candida albicans (75%), the main pathogen of exogenous endophthalmitis is Aspergillus (33.3%). Among the 29 patients (29 eyes) with measurable visual acuity, endophthalmitis had improved visual acuity in 16 eyes (55.17%) and only 1 eye (20%) in exogenous endophthalmitis. In the eyes undergoing vitrectomy, 70.8% had improved vision. The susceptibility rate of 5-fluorocytosine and amphotericin B to Candida was 100%. Conclusion: Exogenous fungal endophthalmitis has a worse prognosis than endogenous. Amphotericin B has a high sensitivity rate.Key words: fungal endophthalmitis; clinical treatment; analysis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是指真菌经血源性播散至眼球而引起房水、玻璃体、视网膜炎症的一类疾病。
真菌性眼内炎27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真菌性眼内炎的主要致病因素,常见致病真菌菌种及治疗结果,为真菌性眼内炎的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27例真菌培养阳性的眼内炎患者(27眼)临床资料。
结果:27例眼内炎患者中外源性感染21例,其中20例是眼部穿通伤所致。
27例患者进行了玻璃体涂片显微镜查菌丝,阳性率为63.0%(17/27)。
结论:真菌性眼内炎主要是外源性眼内炎。
标本涂片查找菌丝和真菌培养是诊断真菌性眼内炎的有效方法。
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抗真菌药物是治疗真菌性眼内炎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眼内炎;真菌;病例分析Analysis of fungal endophthalmitis 27 casesSummary:Purpose:Study fungal primary endocrine major causative factor,treatment of common pathogenic fungal fungi,treatment of fungal endophthalmitis,and reference for reference. Method:Retrospective analysis January 2013-December 2015 27 cases Fungal culture positive patients with endophthalmitis(27 eyes)clinical investigation. Results:27 cases Endophthalmitis patient 21 cases of infection by middle and extrinsic sources,20 cases,20 cases optic puncture wound dressing. 27 patients Patient Progression Glass Body Paint Microscopic microscopy,positive rate 63.0%(17/27). Conclusion:Fungal endophthalmitis Primary exogenous endophthalmitis. Episodic bacterial puncture fungus culture careful diagnosis fungal endocarditis Effective method. Anti - fungal antimicrobial agent Kobyokushu fungal endophthalmitic effectiveness effective method.Keywords:Endophthalmitis;fungus;Case analysis【中图分类号】R42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7)02-127-02真菌性眼内炎是一种临床少见的眼内感染性疾病,治疗困难,预后较差且容易复发,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关键。
真菌性眼内炎的药物和手术治疗进展陈星; 杨勋【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9(019)012【总页数】4页(P2064-2067)【关键词】真菌性; 眼内炎; 治疗; 药物; 玻璃体切割术【作者】陈星; 杨勋【作者单位】214062 中国江苏省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眼科; 215021 中国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眼底眼外伤科【正文语种】中文0引言眼内炎是一种重要的感染性眼病,可以对眼球造成毁灭性的后果,即使有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预后也通常非常差。
根据感染途径,眼内炎可分为内源性眼内炎和外源性眼内炎。
外源性真菌性眼内炎是由外界的真菌直接感染到眼中引起的,并且主要发生在眼外科手术或眼部创伤后或由于角膜真菌感染的影响(称为“真菌性角膜炎”或“角膜霉菌病”)[1]。
国外报道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较多,而在中国外源性真菌性眼内炎较多,可能与我国的国情即从事缺乏眼部防护的劳动生产活动多相关。
中国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镰刀菌、曲霉菌和念珠菌属是最常见的真菌性眼内炎致病微生物,其中镰刀菌是继发于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眼内炎的首位致病菌,曲霉菌是穿通伤后真菌性眼内炎的首位致病菌[2]。
韩国研究报告显示念珠菌是最常见的致病生物,这可能与地理、环境因素有关[3-5]。
真菌性眼内炎由于潜伏期长,发病缓慢,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极易误诊和漏诊,延误治疗时机。
另外,当前临床有效的抗真菌药物品种较匮乏,且治疗中药物使用时间长,副作用大,故预后往往较差。
因此早期诊断,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真菌药物对因治疗,及时行玻璃体切割术是当前眼科研究的重点,可望最大程度保护患者的眼球和视力[6]。
内源性眼内炎是细菌或真菌通过远距离播散造成玻璃体内的感染,需同期治疗眼内炎和潜在的全身感染,全身药物治疗眼内炎症无好转的患者,应考虑玻璃体内给药,而对于全身治疗和玻璃体内抗菌药物治疗无应答的患者,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内药物注射是对患者重要的选择,对于内源性眼内炎前期全身给予抗真菌药物尤为重要[7-11]。
霉菌性眼内炎1例
王芳荣
【期刊名称】《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年(卷),期】1990(0)S2
【摘要】梁××,男,21岁,病案号5578。
左眼畏光流泪疼痛视物模糊4天。
病史:1984年9月6日左眼被稻谷擦伤引起畏光流泪,第2天在当地注射青霉素口服氯霉素,第3天左眼疼痛加重,视物模糊,第4天转入我科。
查体全身无异常。
眼科检查:视力右眼1.5,左眼光感光定位准。
右眼正常,左眼球结膜混合性充血,瞳孔颞侧缘与角膜颞侧缘之间有2mm直径圆形的灰白色浅溃疡。
【总页数】1页(P750-750)
【关键词】霉菌性眼内炎;混合性充血;眼科检查;瞳孔缘;病案号;浅溃疡;晶体前囊;白内障手术;眼球结膜;并发性白内障
【作者】王芳荣
【作者单位】德阳市市中区人民医院眼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R135.92
【相关文献】
1.豚鼠外源性曲霉菌性眼内炎模型建立 [J], 文海荣;赵梅生;王丽;贺丹;朱超;邹天冀
2.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霉菌性眼内炎 [J], 张妍春;王丽丽
3.13眼霉菌性眼内炎眼球摘除病因、病理及临床分析 [J], 杨思宇;黄胜
4.玉米粒弹伤致霉菌性眼内炎1例 [J], 黄红艳
5.13眼霉菌性眼内炎眼球摘除病因、病理及临床分析 [J], 杨思宇;黄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32例临床观察
刘亚男;史薇;赵欣
【期刊名称】《江苏中医药》
【年(卷),期】2011(43)10
【摘要】@@ 自2006年9月~2010年6月期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真菌性角膜炎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rn1 临床资料rn1.1 一般资料 64例均为我院眼科门诊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32例32眼均为单眼发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8~65岁,平均年龄37岁:病程3~30d,平均病程11.5d;植物致伤者15例,异物伤者10例,其他原因7例;伴虹膜睫状体炎者18例,伴前房积脓者7例.对照组32例32眼均为单眼发病,男性15例,女性17例;年龄10~70岁,平均年龄38岁;病程5~32d,平均病程12d;植物致伤者16例,异物伤者8例,其他原因8例;伴虹膜睫状体炎者15例,前房积脓者6例.2组角膜溃疡面均为2~4mm,溃疡深度为1/3~1/2角膜厚度.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总页数】2页(P51-52)
【作者】刘亚男;史薇;赵欣
【作者单位】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河北唐山064000;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河北唐山064000;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河北唐山06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2.210.5
【相关文献】
1.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疗效观察
2.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28例
3.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
4.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
5.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眼球穿孔伤术后真菌性眼内炎一例
南莉;汤欣;袁佳琴
【期刊名称】《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年(卷),期】2005(027)007
【摘要】真菌性眼内炎是一种严重感染性疾病。
近年来广谱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广泛应用,眼部真菌感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现将我院治疗的1例眼球穿孔伤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真菌性眼内炎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556-557)
【作者】南莉;汤欣;袁佳琴
【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天津,300070;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天津,300070;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天津,30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9.66
【相关文献】
1.一例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的宣教和护理 [J], 朱玉红
2.肾移植术后双眼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一例 [J], 徐柒华;陈惠英
3.内源性真菌眼内炎并发真菌性脑炎致死一例 [J], 赵冰;王玉宏;赵东卿
4.角膜穿孔伤术后真菌性眼内炎一例 [J], 李莉;王俊恩
5.肝移植术后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附一例报告和文献回顾 [J], 廖瑞端;苏毅华;余新平;黄静文;冯涓涓;唐仕波;何晓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真菌性眼内炎的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性分析陈薇婴;关禹博【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3(53)15【摘要】目的分析导致真菌性眼内炎的主要病原菌及其对一些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80例确诊为真菌性眼内炎患者的房水和玻璃体液进行直接涂片以及细菌和真菌培养,并对培养出的真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外伤性眼内炎房水和玻璃体液直接涂片查真菌和真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33%和38%,术后眼内炎患者房水和玻璃体液直接涂片查真菌和真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34%和26%.真菌阳性者经鉴定其中茄病镰刀菌7例、串珠镰刀菌5例、白色念珠菌2例、烟曲霉菌5例、黄曲霉菌4例、链铬孢霉菌4例.镰刀菌、曲霉菌和链铬孢霉菌对特比奈芬和伏立康唑敏感;白色念珠菌对多数常用抗真菌药物较敏感但对特比奈芬耐药,对其他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不一.结论真菌性眼内炎的主要病原菌为茄病镰刀菌、串珠镰刀菌、白色念珠菌、烟曲霉菌、黄曲霉菌、链铬孢霉菌等,镰刀菌、黄曲霉菌、链铬孢霉菌对特比奈芬和伏立康唑敏感,白色念珠菌对多数常用抗真菌药物较敏感但对特比奈芬耐药.【总页数】3页(P33-35)【作者】陈薇婴;关禹博【作者单位】天津市眼科医院暨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天津30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2【相关文献】1.57例真菌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药物敏感性分析 [J], 曾昭瑛;苏建荣2.真菌性角膜炎的病原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分析 [J], 贺丹;张晓威;郝继龙;万雪;单秋实;王丽3.真菌性角膜炎病原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分析 [J], 王金亮;宋丽4.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病原菌对11种抗真菌药物体外敏感性分析 [J], 晏亮;邓淑文;张东兴;潘炜华;廖万清5.2014-2018年ICU真菌血症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J], 李妍淳; 田彬; 岳娜; 胡志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