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考研专题精编及其详解(供求理论)【圣才出品】
- 格式:pdf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23
第一章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1.1 考纲要求1.供给和需求2.市场机制与市场均衡的变动3.供给和需求的弹性4.政府干预——价格控制的效应1.2 考试大纲详解一、供给和需求1.需求的概念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它包含两层含义:消费者既有购买的欲望,又有支付该商品的购买能力。
2.影响需求的因素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
其中主要的因素有:(1)商品的自身价格。
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越小。
相反,价格越低,需求量就会越大。
(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对于多数商品来说,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就会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
相反,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下降时,就会减少对商品的需求量。
(3)相关商品的价格。
当一种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而和它相关的其他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本身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
(4)消费者的偏好。
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
相反,偏好程度减弱,需求量就会减少。
(5)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
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上升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当消费者预期某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下降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
3.需求的表示方式需求可以用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函数等形式加以表示。
(1)需求函数需求函数是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影响需求数量的各个因素是自变量,需求数量是因变量。
一般地,为了简化分析,常常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仅仅分析一种商品的价格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即把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仅仅看成是这种商品的价格的函数,于是,需求函数就可以表示为:Q d=f(P)。
式中,P为商品的价格;Q d为商品的需求量。
线性需求函数的通常形式为:Q d=α-β·P。
式中,α、β为常数,且α、β>0。
第八章货币供求及其均衡【知识框架】【考试大纲】理解货币需求理论,分析不同货币需求理论的异同及其影响因素,理解货币供给理论,分析货币供给过程和货币层次,计算货币乘数,理解货币均衡及其实现机制,分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及其治理。
【要点详解】第一节货币需求一、货币需求概述货币需求是指经济主体对执行流通手段和价值贮藏手段的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发端于商品交换,随商品经济及信用化的发展而发展。
在产品经济条件下,货币需求强度较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公众的货币需求强度较高。
二、货币需求理论1.货币数量论的货币需求理论(1)交易方程式(费雪方程式)《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欧文·费雪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即:其中,M是总货币存量;P是价格水平;T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V是货币流通速度,它代表了单位时间内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
该方程式表明,名义收入等于货币存量和流通速度的乘积。
上式还可以表示为:这一方程式表明,物价水平的变动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的变动和货币的流通速度变动成正比,而与商品交易量的变动成反比。
费雪认为,短期里T和V,保持不变,所以M的变化决定了价格水平。
【例8.1】在货币需求理论中,费雪方程式认为,名义收入等于货币存量和流通速度的乘积,短期内商品交易数量和()保持不变。
A.物价水平B.持久收入C.货币存量D.货币流通速度【答案】D【解析】费雪方程式为MV=PT。
其中,M是总货币存量,P是价格水平,T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V是货币流通速度。
该方程式表明,名义收入等于货币存量和流通速度的乘积。
费雪认为,短期里V和T保持不变,即商品交易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保持不变。
(2)剑桥方程式剑桥学派认为,处于经济体系中的个人对货币的需求,实质是选择以怎样的方式保持自己资产的问题。
剑桥方程式表示为:其中,M为名义货币需求;Y代表总收入;P代表价格水平;k为以货币形式保存的财富占名义总收入的比例。
(3)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差异①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
第10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10.1难点重点归纳西方宏观经济学是山三个理论发展而來的,具体包括: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增长理论。
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货币主义学派,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
1.货币主义的理论基础货币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新货币数量论和口然率假说。
货币主义的基本主张Z—是货币数量论,它是关于货币数量变化决定价格水平变化的理论。
(1)新货币数量论①传统货币数量论包括费雪方程(即交易方程:Py=MV和MV二PT,后一种形式已经不太流行)和剑桥方程(即庇古的M=AY=W),两者的实质是一致的。
货币数量与价格水平之I'可存在着直接的因果数量关系,物价水平的高低,収决于货币数量的多少,二者成止向关系。
它们被认为是早己存在于西方经济学的“货币数量论”的现代表达形式。
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交易方程强调货币的交易媒介的作川,而剑桥方程则强调对货币的需求方面。
凯恩斯以灵活偏好为基础提出方y = L(y,r)=厶(y) + L2(r),式中L为对货币的总需求;厶为对货币的交易需求;L2为对货币的投机需求;r为利息率;P为价格水平;特别是其中的货币投机需求发展了庇古的思想观点。
但是它忽略了人们対财富的持有量也是决定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索。
②弗里德曼根据口己的方程建立了新货币数量论,他强调新货币数量论与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差别在于,传统货币数量论把货币流通速度V (或者丄)当作一个由制度决定的常数,k而新货币数量论认为稳定的不是V,而是决定V值的两数,V只不过是稳定的外在表现阳己。
V 在长期是一个不变的量,在短期可以做出轻微的变化。
(2)自然率假说讨论菲利普斯曲线时,自然率假说主要指自然失业率,也即自愿失业人数在劳动力总人数小所占的比例。
自然率假说认为,自由竞争可以使整个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并且认为这种趋势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木身固有的属性,而经济活动出现非充分就业的原因不在于帀场制度木身,而在于外界的干扰或者人们对经济变量所作预期的误差。
经济学供求理论重点供求理论是经济学的基础,它主要研究的是市场上的供应和需求如何相互作用,以及这种相互作用如何决定价格。
供求理论是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关键,也是政策制定者用来调整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
我们要理解供应和需求的定义。
供应是指在一定价格下,生产者愿意并能够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则是指在一定价格下,消费者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应曲线和需求曲线是供求理论的两个核心概念。
供应曲线表示的是价格与供应量之间的关系,随着价格的上升,生产者愿意供应更多的商品或服务。
而需求曲线则表示的是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随着价格的下降,消费者会购买更多的商品或服务。
供求理论的另一个关键概念是市场均衡。
市场均衡是指在某一特定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与生产者愿意出售的数量相等。
当市场均衡时,价格将不再变动,市场上的供应和需求达到平衡。
供求理论还涉及到弹性概念。
弹性是指价格变动时,供应或需求的数量如何变化。
弹性有两种类型:供应弹性和需求弹性。
供应弹性是指供应数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而需求弹性是指需求数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供求理论对于理解经济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供求理论,我们可以看到价格是如何在市场中决定的,以及价格变动对市场供求的影响。
我们也可以看到政策如何通过影响供求关系来影响市场价格和经济的运行。
供求理论是经济学的基础,它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关键工具。
通过掌握供求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价格如何在市场中决定,以及政策如何通过影响供求关系来影响经济活动。
西方经济学重点1、西方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无限或有限需求之间的合理配置以实现经济效率目标的科学。
2、稀缺性是指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劳务。
3、选择即消费者按自己的偏好,从可利用的物品与劳务的集合中挑选出某一量的物品与劳务,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
4、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东西。
第4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4.1知识结构导图4.2考点难点归纳考点1:市场与竞争市场是某种物品或服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
买者作为一个群体决定了一种物品或服务的需求,而卖者作为一个群体决定了一种物品或服务的供给。
(1)市场类型的划分与特征市场类型的划分与特征如表4-1所示。
表4-1市场类型的划分和特征(2)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指竞争不存在任何阻碍和干扰因素的市场情况,亦即没有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有两个主要特征:①用于销售的物品是完全相同的。
②买者和卖者如此之多,以至于没有一个买者或卖者可以影响价格。
由于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买者与卖者必须接受市场决定的价格,所以,他们被称为价格接受者。
【名师点读】四种市场类型是很基础的知识,考生应不断巩固和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就本章而言,考生需理解并牢记完全竞争市场的各个特征,并熟练掌握价格接受者等相关概念。
考点2: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1)需求曲线商品的需求可以用一条需求曲线来表示。
需求曲线一般向右下方倾斜,它表示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的变化。
需求曲线可以用需求函数来表示,需求函数()d Q f p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2)市场需求与个人需求市场需求是所有个人对某种物品或劳务需求的总和,把个人需求曲线水平相加可以得出市场需求曲线。
市场需求曲线表示在所有其他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因素保持不变时,一种物品的总需求量如何随该物品价格的变动而变动。
(3)影响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当人们改变他们在每种价格上希望购买的量时,需求曲线移动。
使需求曲线移动的重要因素如表4-2所示。
表4-2影响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名师点读】一般考查需求曲线的特征、性质以及引起需求曲线位置移动的因素。
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精选考题训练”名师精讲(微观经济学第一章需求和供给)【圣才出品】第一章需求和供给1.2010年农产品价格出现了迅猛的上涨态势。
根据中国新闻社一个记者的追踪调查:一车西红柿,千里进京,成本为每斤1元。
送菜进城的菜农每斤赢利为0.1元。
然而,西红柿在从批发市场到市民餐桌的“最后一公里”,其价格却“野蛮上涨”,连翻几个跟头,从1.1元涨至3元。
请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从需求、供给和一般均衡的角度分析这种涨价现象,并提出抵制价格上涨的政策建议。
答:(1)涨价现象的经济学分析西红柿在从批发市场到市民餐桌的“最后一公里”,其价格“野蛮上涨”的原因可以从需求、供给和一般均衡的角度来进行分析:①成本增加。
西红柿等蔬菜价格在“最后一公里”狂飙,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蔬菜经营者的生活和销售成本一直在增加。
随着整体物价的上涨,蔬菜经营者的生活和销售成本不断增加,如摊位租金费、管理费、蔬菜经营者生活成本等。
为了分摊这部分成本的上涨,蔬菜中间商、菜摊主等,提高了西红柿等蔬菜价格。
②供需矛盾。
之所以会出现菜价在“最后一公里”价格飙涨,根本原因在于北京市蔬菜需求与供给的矛盾,“蔬菜是低质、低价、易腐的商品,需要高效率的配送条件,但北京的菜市场却呈现出减少、缩小、缺失等现状,再加上在京配送蔬菜的运输成本,远高于蔬菜从产地到批发地的运输成本,近年来房租等又不断飙升,最终造成了‘最后一公里’菜价远高于批发价。
”③垄断经营。
由于部分市民身边的菜市场规模小,导致一些菜市场可以在一定区域内垄断经营,而市民对蔬菜的需求是“刚性需求”,对菜市场的选择余地变小。
④配送率低。
事实上,西红柿等蔬菜价格在“最后一公里”狂飙,关键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蔬菜供应效率的问题,如果配套菜市场建设到位,蔬菜配送效率提高,根本不会出现菜价涨起就难落的现象。
(2)抵制价格上涨的政策建议为解决农民“卖菜难”和居民“买菜贵”并存等问题,可采取具体措施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专题一供求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1~10小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
1.在经济学家看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人类行为都可以用理性决策的方式来分析
B.经济学不谈道德
C.教育也应该用经济学来分析
D.对于社会来说,最优的结果就是犯罪率为零
【答案】C
【解析】A项,经济学并不否认有一部分人类行为是无法用理性假设来分析的。
B项,经济学对于行为人的假设本身就包括了人类行为的道德维度。
但是,经济学通常不假设人类达到了这样的道德水平,以至于每个人都自动地采取了有利于社会的行为。
D项,如果防止犯罪的成本不是零,那么,当犯罪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治理犯罪越来越难(边际成本越来越高),将社会资源用于减少犯罪就可能不如将其用于其他方面更能改善社会的福利。
2.某商品市场供给曲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其供给的价格弹性()。
A.随价格而变
B.恒为1
C.为其斜率值
D.不可确定
【答案】B
【解析】一般地,当供给曲线的延长线过坐标原点的左边时(负半轴),供给价格弹性大于1;当供给曲线刚好过原点时,供给价格弹性等于1;当供给曲线穿过坐标原点的右边时(正半轴),供给价格弹性小于1。
3.某商品价格从10元下降到9元,需求量从70增至75,该商品需求( )。
A .缺乏弹性
B .富有弹性
C .单位弹性
D .弹性不确定
【答案】A
【解析】根据弹性公式
11
2
2
22
109
75702
7075
910219
1
29d P P Q E Q Q P +∆=-⋅+∆+-=-⋅+-=<
可见该商品是缺乏弹性的。
4.下列选项中,使商品X 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的是( )。
A .商品X 的价格下降
B.购买者(消费者)的收入减少
C.商品X的替代品价格下降
D.消费者预期该商品会涨价
【答案】D
【解析】在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如果其他因素的变化使得需求增加,则需求曲线向右平移。
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因素包括:商品的自身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对价格的预期。
A项,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价格越低,需求量就会越大,但是需求曲线不会移动;B项,对于大多数商品来说,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下降时,就会减少对商品的需求量;C项,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消费者会减少该商品的需求;D项,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下一期会上升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从而商品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动。
5.其他条件不变,如果价格变动会导致总收入向反方向变动,则需求()。
A.完全缺乏价格弹性
B.富有价格弹性
C.缺乏价格弹性
D.具有单位价格弹性
【答案】B
【解析】总收入TR=P·Q(P),其他条件不变,如果价格变动会导致总收入向反方向变动,则边际收益需满足MR=dTR/dP=Q+P×(dQ/dP)=Q[1+(P/Q)×(dQ/dP)]=(1-e d)×Q(P)<0,即e d>1,表示该产品的需求富有价格弹性。
此时,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大于价格的下降,从而价格下降所引起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必定小于
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
6.按照蛛网理论,若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均为直线,则在纵轴表示价格,横轴表示数量的坐标系中,收敛摆动的条件是()。
A.供给曲线的斜率大于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
B.供给曲线的斜率小于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
C.供给曲线的斜率等于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
D.以上都不正确
【答案】A
【解析】收敛式蛛网模型表示在某一价格水平上,需求曲线的价格弹性大于供给曲线的价格弹性,或者说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小于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即供给曲线比需求曲线陡峭,价格和产量以越来越小的幅度波动,直至达到均衡状态。
7.假定商品X和商品Y是互补品,当商品Y的价格下降时,商品X的需求交叉弹性是()。
A.正值
B.负值
C.零
D.不存在
【答案】B
【解析】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当商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E XY>0时,X与Y两种产
品有替代关系;当E XY<0时,X与Y两种产品有互补关系;当E XY=0时,X与Y两种产品无关系。
则当商品X和商品Y是互补品时,商品Y的价格与它的互补品(商品X)的需求呈反方向变动,因此商品X的需求交叉弹性为负数。
8.某鱼贩以每千克2元的成本从水库运来鲜鱼500千克到早市销售。
若他面临的需求函数为Q=1000-100P,为求利润最大,他应销售出()。
A.500千克
B.400千克
C.两者都正确
D.两者都不正确
【答案】A
【解析】由Q=1000-100P,得P=10-Q/100。
利润函数为:π=(10-Q/100)Q-1000,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dπ/dQ=0,即10-Q/50=0,得Q=500。
9.邮局为了减少赤字打算调整邮票价格,假设邮票的需求函数为D(P)=10-2P,P∈[0,5],这里P是每枚邮票的价格,而且,目前邮票的价格为P=3,那么邮局应该()。
A.提高邮票价格
B.降低邮票价格
C.不改变邮票价格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
【解析】在P=3处,需求价格弹性E d=-(dQ/dP)×(P/Q)=3>1,需求富有弹
性。
当需求富有弹性时,总收益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化。
因此应降低价格以提高总收益,减少赤字。
10.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D(p)=(p+1)-2。
如果该商品价格为10,那么需求价格弹性为()。
A.-7.27
B.-3.64
C.-5.45
D.-1.82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可得dq/dp=-2(p+1)-3,当商品价格为10时,可得需求价格弹性为:E d=p[-2(p+1)-3]/(p+1)-2=10[-2(10+1)-3]/(10+1)-2≈-1.82
二、简答题(11~14小题。
每小题10分,共40分。
)
11.利用供求理论的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不可再生资源的价格长期内是上涨的?
(2)中国的钢铁产量对世界铁矿石价格有何影响?
(3)随着生物能源技术的发展,粮食价格将受到什么影响?
(4)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5)当通货膨胀引起居民实际收入下降,而生产啤酒的工人工资上升时,对啤酒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产生什么影响?
答:(1)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其供给曲线将向左上方移动;如果没有替代性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