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的非典报道
报道的三个阶段
1. 02年10月~12月,相关的专家发出警告, 但是各媒体视而不见。
2. 02年12月~03年4月,在广东有些媒体开始辟谣,
在国际上引起不好的影响。 3. 03年4月开始,媒体在世界公众哗然以及国际舆论 的压力下,转入了防止疫情积极的社会动员。
一、现代媒体和媒体危机
SARS事件的教训反思
?
外国媒体非典报道标题
卫生部长首次接受电视采访,打破北京有关病毒的信息 封锁 《巴尔地摩太阳报》2003年4月3日 要面子? 还是要命? 美国《时代》周刊,2003年4月21日 中国遮掩非典传播真相 CNN记者, 2003年4月19日 中国媒体在报道非典上出现两种态度 香港《南华早报》,2003年4月22日 中国政治公开性面临严峻考验 英国《金融时报》,2003年4月22日 佛山农民说:“第一例非典不是起源我们这儿!”
“第一时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 “第一时间”是指事件刚一发生、没有被局外人 知晓的时刻。此时,多事的知情者还来不及歪曲 事件、策划谣言,公众由于从正当的渠道知道了 真实情况,歪曲事件的任何企图已无机可乘。 广义上的“第一时间”是指人们对突发事件 的认识处于空白的时刻。身临现场的人在事件发 生时难以立刻理解事件,甚至除了惊愕或恐慌之 外得不出任何结论。有关部门在此时简要而确当 地对事件做出解释,引导社会舆论的走向,便成 为社会舆论的灯塔。
关于“渐进式“新闻发布
突发事件发生后,在短时间很难搞清楚它的来龙 去脉,对其全面谁知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可以分阶 段,分层次发布,不应等到事件处理完后再发布新闻。 在事件发生之初,信息发布只要及时、简单明了就行。 如,何时、何地、何人、何事,当然如果能告知何原 因更好。有人总结出一句话:速报事实,慎报原因。 做到这点就基本能把握舆论导向的主动权。但以后必 须根据事件的进展情况,连续不断地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