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品德道德与法治教案《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人教
- 格式:docx
- 大小:38.73 KB
- 文档页数:7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1课《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1课《爸爸妈妈在我心中》。
教材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爸爸妈妈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感受父母的爱,从而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初步理解父母的爱,并对父母有一定的依赖。
但他们的认识水平有限,可能无法深刻体会父母的爱。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生动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爱,从而激发他们的敬爱之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爸爸妈妈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感受父母的爱。
2.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会关心他人。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爱,理解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敬爱之情,提高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爱。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实例分析法:分析爸爸妈妈在生活中对自己成长的关心和照顾,让学生理解父母的爱。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用于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
2.准备PPT,用于展示教学内容。
3.准备课堂讨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父母关爱孩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爸爸妈妈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他们对我们有什么样的爱?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爸爸妈妈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父母的爱,以及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4.巩固(5分钟)提问:爸爸妈妈的爱有哪些表现?他们为我们付出了什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父母的爱。
部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优秀教案教学内容:道德与法治《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教学目标:1、知道父母在孩子心中的重要性。
2、了解父母对于孩子的作用。
3、能够树立起正确的父母观念。
教学重点:1、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2、孩子对父母的看法。
3、家庭的重要性及家庭成员的作用。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父母观念。
2、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方法:1、观察法。
2、讨论法。
3、体验法。
4、归纳法。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先让学生看一段视频:爸爸妈妈在我心中。
视频演示了一个小女孩对父母的感情和对家庭的看法,学生可以通过这个视频更深刻地理解家庭的重要性。
2、感知(10分钟)让同学们搭桥,说出他们眼中的“家”。
询问家庭结构,家庭成员对孩子的影响等等,引导学生思考,肯定家庭的重要性。
3、讨论(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讨论一下爸爸妈妈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是怎样的。
4、分享(10分钟)让学生代表小组分享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出父母在孩子心中的重要性及形象。
5、体验(10分钟)分组进行情境演绎,让学生切身感受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6、展示(10分钟)让每个小组展示情境演绎的结果,通过展示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7、归纳(5分钟)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评价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是否能够树立起正确的父母观念。
以及学生的讨论、表达能力。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11课《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2、学生学会如何去感恩父母,体谅父母关心父母,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实际的行动来回报父母。
【教学重点】孩子理解父母的爱,感恩父母。
【教学难点】学会如何去感恩父母,并付诸行动去体谅父母关心父母。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完成课下小调查“我为父母写档案”。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渲染氛围,课前体验(配乐播放家庭照片PPT)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都是家庭里的一份子。
在父母长辈的关心照顾下,我们健康成长,那我们对自己的父母是否也回报同样的爱?是否也为他们付出过呢?我们要怎么去表达我们对父母的爱呢?让我们在今天的学习中寻找答案吧!(板书: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二、讲授新课1.我们都爱父母。
师:同学们,你还记不记得,当你生病了,摔伤了,与小朋友们闹矛盾了,谁最担心你?生:爸爸妈妈师:对,就是我们的爸爸妈妈。
他们是最关心我们的人。
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大事还是小事,只要是发生在我们身上的,爸爸妈妈都特别的关心、担心甚至着急,这是他们爱我们的表现。
那同学们想一想,在什么时候,你们会心疼、担心或者想念爸爸妈妈呢?生1:爸爸晚上加班到很晚还没回来的时候,我觉得很心疼。
生2:妈妈生病难受的时候,我既担心有心疼。
生3:爸爸妈妈去很远的地方打工,不能经常回来看我们,我很想念他们。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多发言,并适合予以鼓励。
2.我们了解父母吗?师:刚同学们说了那么多担心、心疼以及想念父母的相关事例,让老师很感动也很欣慰,每个人对自己的父母都是充满爱意的,同学们都很棒!但有时候我们对爸爸妈妈并不了解。
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爱吃的菜是什么?还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呢?学生自由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其实我们对亲爱的爸爸妈妈的了解并不多,爸爸妈妈给了我们所有的爱,但我们却对他们并不了解,是我们不爱爸爸妈妈吗?生:不是!师: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对爸爸妈妈有更多的了解呢?生:是!师:好,那我们来想想,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了解父母呢?课堂讨论:你觉得可以用哪些方法来了解父母呢?生1:问长辈生2:多观察生3:多陪伴……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多个方法去了解父母的个人信息、生活、工作等。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11课《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家是温暖的地方”。
本单元共三课,分别是《父母多爱我》、《爸爸妈妈在我心中》和《家庭的记忆》。
本课侧重感受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爱,体会到孩子对父母的理解、思念、心疼、担心都是爱父母的表现。
学生学会如何去感恩父母,体谅父母关心父母,用实际的行动来回报父母。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知道父母爱他们,但孩子习惯了长辈的呵护,一切都觉得理所当然,他们很容易忽视日常生活中父母给予的爱,这需要进行一定的引导。
因此,要引导他们感受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爱,体会到孩子对父母的理解、思念、心疼、担心都是爱父母的表现。
同时让学生们明白爱需要表达,爱是相互的。
学生学会如何去感恩父母,体谅父母关心父母,用实际的行动来回报父母。
从而形成积极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关爱的亲子关系。
【教学目标】1.通过课前调查,完成父母档案,让学生深入了解父母。
2.通过课堂分享,感受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爱,体会到孩子对父母的理解、思念、心疼、担心都是爱父母的表现。
3.学生学会如何去感恩父母,体谅父母关心父母,用实际的行动来回报父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课堂分享,感受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爱,体会到孩子对父母的理解、思念、心疼、担心都是爱父母的表现。
教学难点:学生学会如何去感恩父母,体谅父母、关心父母,用实际的行动来回报父母。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板贴、视频。
学生:完成课下小调查“感恩父母问卷调查”。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聆听爱的呼唤1.播放父母呼唤孩子名字的录音,感受父母的爱。
引导:小朋友们,眼睛是我们心灵的窗户,可以帮我们看到很多东西。
同样,耳朵也能帮助我们听到很多的声音,请你仔细聆听,说说你听到了什么?小结:大家一听就知道了这是爸爸妈妈的声音,因为爸爸妈妈是我们最熟悉的人。
同样他们也是最亲、最爱、最值得我们信任的人。
有个小朋友也和大家一样有着这样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表现的。
部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重要性;2.能够说出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的贡献;3.能够感恩家庭成员及其关爱。
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识到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重要性;2.让学生感受到家庭成员对自己的关爱和付出;3.培养学生感恩家庭成员及其关爱的情感。
教学难点1.如何在学生之间建立出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2.如何激发学生内心感恩的情感和愿意付出的行动。
教学方法1.情感体验法: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尽可能真实地模拟家庭情境,感受到家庭成员的关爱;2.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家庭情形,找出家庭成员对家庭的贡献;3.亲身体验法:建议学生回家后,主动做家务、帮父母解决难题等,回报家庭成员。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学生收看教育类节目,探讨家庭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Step 1. 情感体验1.教师耐心陪伴学生,让学生想起一个自己曾经遇到的不能自理的情境,然后思考“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或班上的哪位同学能给你呵护或帮助?”2.教师在黑板前画一个五个角分别代表“我、爸爸、妈妈、姐姐、弟弟”,让学生在心中将角色分配给自己的家庭成员。
3.教师给学生看一段短暂的视频,视频中,孩子在家中受伤,父亲和母亲为她照顾,弟弟陪她开心。
视频结束后,教师问学生“如果你在这个视频里面该是哪个位置呢?”Step 2. 体验式教学1.教师播放一个PPT,让学生看到幸福家庭的照片,并问学生“如何才能让家庭成员感到幸福?”2.教师呈现五个题目,并让学生在小组中探讨并回答:–父亲的贡献–母亲的贡献–什么是孝顺–你如何孝顺你的家长–你如何让自己的家庭成员幸福3.学生完成上述的任务后,教师在班级范围内评选出最优秀的5组,比较这5组的答案和其他组的答案,以期达到更完美的效果。
Step 3. 亲身体验1.教师要求学生回家后帮父母或家中长辈做一事。
2.在下一节课,教师会邀请5位学生分享他们在家中的“贡献”。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母在心中的重要性,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付出。
2. 培养学生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付出。
2. 培养学生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关于父母的图片、视频等。
2. 教学素材:关于孝敬父母的故事、诗歌等。
3. 小组讨论话题:如何回报父母的关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1 出示课件,展示父母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父母的感觉。
1.2 教师分享自己的父母故事,引发学生对父母的思考。
2. 新课导入:2.1 介绍父母在心中的重要性。
2.2 讲解孝敬父母的意义和方法。
3. 案例分析:3.1 出示关于孝敬父母的故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4. 小组讨论:4.1 出示小组讨论话题,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5. 情感升华:5.1 出示课件,展示父母付出的图片,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辛劳。
5.2 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6.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孝敬父母的观念。
6.2 布置作业:回家后,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父母在心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大多数学生能够表达出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但在如何与父母沟通方面,部分学生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沟通技巧的指导,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七、作业设计:1. 回家后,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2. 观察父母一天的生活,了解他们的辛劳,并与父母分享自己的感受。
3. 思考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孝敬父母,制定一个具体的行动计划。
八、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对父母的表达是否真诚等。
3. 行动计划执行情况:跟踪学生在家中的表现,了解他们是否真正将所学应用于实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教学设计教师:从父母的小档案中你有什么发现和感受?把你的发现和感受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学生交流:妈妈做钟点工,一天要做好《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紧接上一课父母对我们的关爱,这一课的内容则从我们对父母的关爱这个角度来展开。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更加了解父母,也更关心父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更加了解我们的父母,并把对父母的爱落实为行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本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更详细地了解父母,体会父母的辛苦。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加深学生对父母的感激和爱,促进更和谐的亲子关系的形成。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父母,并把对父母的爱落实到行动中。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激和关爱,形成更温馨的家庭氛围。
课前准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我们都爱爸爸妈妈教师小结:不仅只有父母在默默地关心和爱护着我们,我们也都深深爱着我们的父母。
这样的爱体现在日常生活的一件件小事中,或许我们自己都没有注意到。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第十一课:爸爸妈妈在我心中。
(结合课件引入新课内容)一、我们都爱父母活动一:课堂讨论课本上这些小朋友的感受我们都有吗?分享我们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自身感受,加强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二、我们了解父母吗?活动二:我为父母写档案(让学生当堂完成第74页档案)1、这个档案我们能写出多少?2、请同学们回家后询问自己的父母并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切实地深入了解父母)三、爱父母,在行动活动三:请学生回去后,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父母做一件小事。
并记录下父母的表现和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把对父母的爱落实为行动)课堂小结:同父母爱我们一样,我们也爱着我们的父母。
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爸爸妈妈在我心中》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惯,通过调查了解父母,明确表现对父母的爱。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前调查和课上演讲,深入了解父母的内心世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分享,感受父母的爱,理解孩子对父母的情感表达。
重难点:通过调查和分享,加深对父母的了解,把对父母的爱表现在日常生活中。
教学资源:1.学生准备:亲情调查表,调查报告《我爱我的爸爸妈妈》。
2.教师准备:亲情调查表,歌曲《让爱永远住我家》,课件。
教学过程:活动一、我们都爱父母一)歌曲导入,营造爱的氛围1.播放歌曲《让爱永远住我家》。
2.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是怎样爱父母的。
二)了解教材事例,体会爱父母的方方面面1.幻灯片出示教材中的图片,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2.学生分享自己对父母的心疼、想念等事例。
活动二、亲情大调查一)演讲:我爱我的爸爸妈妈1.学生代表进行演讲,分享调查报告《我爱我的爸爸妈妈》。
2.四名同学演讲。
二)分享交流1.学生讨论分享的演讲,谈感受。
2.学生分享调查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附:课前调查表我爱我的爸爸妈妈我的爸爸叫XXX*,今年34岁,他是一名厨师,擅长炒菜,工作很努力,经常很晚才能回家休息。
我的妈妈叫XXX,今年32岁,是一名商场营业员,总是热情周到地对待顾客,但她每天都是站着工作,回家后还要坚持做家务,让我很心疼。
虽然他们很平凡,但在我心中却是最伟大的,我爱我的爸爸妈妈。
完善调查报告通过听同学们的演讲和自己的观察,我意识到我以前对父母的了解太少了。
因此,我认真阅读了自己课前写的调查报告,并补充完善了其中的内容,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在小组分享中,我向组内的同学展示了我的报告,并听取了老师的指导。
课外延展回家后,我把自己的调查报告读给了父母听,并观察了他们的反应。
我发现他们很感动,也很高兴我能够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
三年级上册品德道德与法治教案《爸爸妈
妈在我心中》人教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对父母产生感恩之情;会大胆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学会与父母沟通、换位思考,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2、情感与态度:体会父母的疼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最真挚的爱,激发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的情感;在交流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并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
3、行为与惯:用自己的方式为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从小处学会关心、体贴父母。
4、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诵诗歌、欣赏录像、情境体验和孝心行动等活动,感受被父母关爱的幸福,懂得要心存感激,学会关心父母。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父母的疼爱,产生孝敬父母的情感。
难点:以实际行动来尊敬和孝敬父母。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教材。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播放满文军演唱的歌曲《懂你》)
师:同学们,你们听完这首歌有甚么感受呢?
生:父母对我们的爱恩重如山。
师:从小到大,父母为你们做的事数也数不清,生病时,父母对你悉心照料;犯错时,父母对你谆谆教诲;失落时,父母给你鼓励……点点滴滴都透露着父母对你们的爱,父母的爱像一杯浓茶,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母爱似针,父爱似线,一针针一线线把亲情串联。
”是啊,无论我们长多大、无论我们走多远,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都要牢记心间。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渲染,让学生懂得怙恃最爱我们,我们也都爱怙恃。
】
二、讲授新课
话题一:我们都爱父母
(课件出示教材第72页的几幅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看完这些图片有甚么感受?说出来大家交流一下。
生1:天黑的时候,会担心爸爸还没回家吃饭。
生2:看到妈妈生病难受的样子,我心疼得不得了,真想替妈妈分担一点儿痛苦。
生8:过节的时候,爸爸妈妈还没回家,我十分思念他们。
师:同学们,父母最爱我们,同时,我们也会心疼、担心和想念他们。
在我们心里,他们也是我们最爱的人。
【设计意图:让学生懂得父母最爱我们,我们也都爱父母。
】
话题二:我们了解父母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73页的几幅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了解怙恃甚么?通过哪些方法可以了解怙恃呢?
生1:我问了外婆,晓得了妈妈的生日。
生2:我通过平时的观察,晓得了妈妈喜欢吃蔬菜。
生3:暑假去种瓜,我知道了爸爸是种瓜能手,爸爸种的西瓜又大又多。
生4:爸爸只要一有空就带我去踢足球,我晓得了爸爸爱运动。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父母呵护着我们,对我们非常了解。
我们也应该多了解他们,加深对他们的爱。
(课件出示教材第74页的“我为父母写档案”)
师:同学们,你们可以通过一个课后小调查来为你们的怙恃写档案,然后说说你们从怙恃的小档案中有甚么发现和感受。
生1:爸爸妈妈高兴的事和心烦的事都和我有关系。
生2:爸爸妈妈工作真是很辛苦!
师:同学们,XXX为了我们,为了家庭这么辛苦,我们要好好了解自己的怙恃。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父母。
】
话题三:爱父母,在行动
(课件出示教材第75页“我和爸爸买菜”)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爸爸喜欢吃的菜是什么吗?
生1:青菜。
生2:排骨。
生3:莲藕。
师:看来,同学们对爸爸很了解。
那么,你们都为怙恃做过甚么呢?
生1:没事时为父母分担些家务,父母下班后为他们倒上一杯水。
生2:怙恃不舒服时为他们热一杯牛奶,怙恃劳累时帮他们捶捶背。
生3:父母苦恼时为他们分忧解难,父母高兴时与他们分享快乐。
师:同学们做得十分好,通过自己的实践行动,表达了对自己怙恃的爱。
(课件出示教材第75页“XXX的日记”)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XXX是如何关心父母的?
生:XXX帮助爷爷和哥哥下地种玉米,好让爸爸妈妈安心在外打工,不用操心家里庄稼了。
师:同学们,我们要向XXX研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关心怙恃。
(课件出示教材第76页阅读角《爱的味道》)
师:同学们,你们看完这个小故事,晓得奇奇关爱怙恃有哪些表现吗?
生1:给妈妈做饭吃。
生2:照顾生病的妈妈。
师:同学们,想想你们平时还可以怎么做呢?
生1:爸爸累了,我帮爸爸捶背。
生2:妈妈心烦时,我会安慰她。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我们既要有关爱怙恃的心,也要有关爱怙恃的行动。
(课件出示教材第77页的一幅漫画)
师:同学们,漫画中的同学为了爸爸的健康,和妈妈一起帮助爸爸戒烟。
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帮助父母改掉其他不健康的惯呢?
生1:我可以通过每天做记实,帮助爸爸戒酒。
生2:我可以通过饭后和妈妈一起锻炼身体,让妈妈不再去打麻将。
师:同学们,爱父母并不是说要对父母百依百顺,这种爱也表现在对父母不良嗜好的批评上。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用实践行动感恩怙恃。
】
三、课堂小结
“山感恩地,方成其高峻;XXX,方成其博大;天感恩鸟,方成其壮阔;感恩怙恃,XXX。
”在此后的日子里,希望同学们能够尽自己所能来关爱怙恃,在怙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的最大能力来帮助他们。
板书设计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我们都爱怙恃
我们了解父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