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田县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学案170817183
- 格式:doc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4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考点一: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1.实验原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将其放在清水中,吸水胀破可以得到细胞膜;2.成熟的哺乳动物红细胞吸水胀破后,流出的内容物的成分:血红蛋白和无机盐等;考点二:细胞膜的成分1.脂质(50%):以磷脂为主,是细胞膜的骨架,含两层;2.蛋白质(40%):细胞膜功能的体现者,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功能越复杂;3.糖类: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也叫糖被(和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等有关)考点三: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和外界环境隔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控制具有相对性);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紧密相关);考点四:植物细胞的细胞壁1.成分:纤维素和果胶;2.功能:支持和保护细胞;3.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以在不损伤细胞内部结构的前提下除去细胞壁;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考点一:细胞器之间的分工⒈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亚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⒉线粒体:细胞内的动力车间①分布:动植物细胞,代谢旺盛的细胞含量多(如:心肌细胞);②结构:双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含呼吸酶和少量DNA;③功能: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提供能量占90% (注意:蛔虫的体细胞内不含线粒体)⒊叶绿体:细胞内的“养料制造工厂”和“能量转换站”①分布: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主要是叶肉细胞);②结构:双层膜,内含基粒、基质、色素、酶和少量DNA③功能:光合作用的场所;(注:植物的根尖细胞不含叶绿体)⒋内质网:能增加细胞内的膜面积,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是细胞内蛋白质运输的通道①分布:动植物细胞;②结构:单层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③功能:和物质的合成和运输有关⒌高尔基体:细胞内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①分布:动植物细胞;②结构:单层膜,由扁平囊和囊泡构成(其中扁平囊是判断高尔基体的依据)③功能:和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和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⒍核糖体:细胞内生产蛋白质的机器①分布:动植物细胞;②结构:不具膜,呈颗粒状;③功能:蛋白质合成的场所⒎中心体:①分布: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②结构:不具膜结构,由两组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③功能:和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⒏液泡:①分布:主要在成熟的植物细胞内;②结构:单层膜(液泡膜),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含色素,无机盐,糖类,蛋白质等);③功能:调节植物细胞的内环境;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和细胞的吸水失水相关注意: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液泡,根尖成熟区(根毛区)细胞有液泡⒐溶酶体:细胞内的“消化车间”;①分布:动植物细胞;②结构:单层膜,内含多种水解酶③功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10.细胞质基质:细胞质中除细胞器外的胶状物质,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器分类的归纳: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器:液泡和叶绿体动物细胞所特有的:中心体(低等植物也含有)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具有遗传物质DNA 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与碱基配对有关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能产生水的细胞器:线粒体、核糖体等考点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1.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2.线粒体+健那绿→蓝绿色,可对活的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进行染色,细胞质接近无色。
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考点整合一: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及重要化合物1.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归纳:2.水和无机盐比较项目水无机盐存在形式自由水、结合水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功能(1)细胞内的良好溶剂;(2)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3)参与生化反应;(4)维持细胞及生物体的固有形态(1)组成复杂的化合物;(2)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3)调节细胞渗透压和酸碱平衡3.糖类和脂质比较项目糖类脂质组成元素C.H、O 主要由C.H、O组成,还有N、P等种类单糖、二糖、多糖脂肪、磷脂、固醇与能量关系主要的能源物质,动物细胞中的糖原,植物细胞中的淀粉是重要的储能物质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与细胞组成糖蛋白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五碳糖是核酸的成分;纤维素是细胞壁的成分等磷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4.蛋白质和核酸比较项目蛋白质核酸元素组成C.H、O、N C.H、O、N、P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约20种)核苷酸(DNA:4种脱氧核苷酸;RNA:4种核糖核苷酸)形成场所核糖体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主要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1)结构物质;(2)功能物质(催化、调节、运输、免疫等)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控制生物性状相关计算(1)脱水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2)氨基数=肽链数+R基上的氨基数=各氨基酸中氨基的总数-肽键数(3)羧基数=肽链数+R基上的羧基数=各氨基酸中羧基的总数-肽键数(4)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各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18×脱水数(5)N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N原子数=各氨基酸中N原子的总数(6)O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O原子数=各氨基酸中O原子的总数-脱水数(7)H原子数=各氨基酸中H原子的总数-2×脱水数注意:上述计算公式适用的前提是肽链而不是肽环。
(8)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DNA、mRNA、蛋白质三者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的数量比例关系为6:3:1【例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会发生改变B.RNA与DNA的分子结构相似,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可以储存遗传信息C.DNA分子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直接参与氨基酸的主动运输【互动探究1】下列对组成细胞的有机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动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都属于多糖B.细胞膜上的脂质主要包括磷脂、胆固醇等C.细胞核内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D.质量相同的糖、脂肪和蛋白质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是相同的考点整合二: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分类总结(1)从结构上分①双膜:线粒体、叶绿体;②单膜:内质网、液泡、溶酶体、高尔基体;③无膜:核糖体、中心体。
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考情分析】本专题在高考中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重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各种化合物的结构层次,如化合物的组成元素、组成单位、分类等。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与核酸的关系、糖类和脂质的组成元素和功能等。
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等。
在实验中主要考查实验步骤和试剂的使用方法和实验结果等。
复习本专题知识时,宜采用比较法并综合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图。
同时掌握图文转换能力。
2012年高考考查的热点有各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各种化合物的功能,糖的分类和结构以及物质跨膜运输、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等。
预测2013年高考考查仍注重基础,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知识网络】【知识综合】一、组成元素1、细胞的组成元素和地位(1)大量元素:C 、H 、O 、N 、P 、S 、K 、Ca 、Mg 等 (2)微量元素:Fe 、Mn 、B 、Zn 、Cu 、Mo 等 (3)最基本元素:C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都是组成生物体的必需元素,生物体内所含元素不一定都是必需元素 2、各种元素在同位素标记中的应用标记水和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探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的来源;分别标记蛋白质的硫元素和DNA 中的磷元素探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标记DNA 分子中的元素探究DNA 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标记DNA 分子制成基因工程中的DNA 探针;标记氨基酸,探究分泌蛋白在细胞中的合成、运输与分泌途径;标记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探究暗反应中碳的转移途径。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1、水:2、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过程中的有关计算 (1)、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数、肽链数和失去水分子数的关系肽键数=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蛋白质相对分子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去水分子数×18(2)、蛋白质中游离氨基(羧基数)的计算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羧基数)=肽链数游离氨基数(羧基数)=肽键数+R 基中含有的氨基(羧基数)(3)、蛋白质中含有N 、O 原子数的计算N 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 基上的N 原子数=各氨基酸中的N 原子数O 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2+R 基上的O 原子数=各氨基酸中的O 原子数-脱去水分子数 (4)、在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中若通过图示或其他形式告知蛋白质含有二硫键时,要考虑脱去氢的质量,每形成一个二硫键,脱去2个氢。
2010高考二轮复习生物教案(1)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知识网络】【教法指引】此部分内容较为简单,在高考中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特别是在理综试题中单独出现的可能性较小,即使出现了,也是将多个知识点罗列在一起考查。
虽然相对简单,但这是后面内容的基础,后续的学习都是在此内容上进行深入和展开,因此,这部分内容也常常渗入到各章试题之中,这一点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教师在组织此部分内容的复习时不能放松。
根据此部分内容的特点,复习时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相统一的。
这一生物学思想,贯穿整个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也是解题时的重要原则。
在复习时要加强引导,让学生用心领会,并运用到做解题中去。
例如:通过分析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让学生加深对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这一功能的理解;讲述细胞各部分的结构时,引导学生分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从而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2、从系统的角度组织复习此部分内容都是从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展开的,讲述了系统的物质性、系统的组成及各组分的功能以及之间的相互协调。
站在系统的高度进行复习,就做到了万变不离其宗,牢牢地把握了细胞的相关知识点。
也能让学生从整体的角度加深对细胞的理解,做题时就能融会贯通,以不变应万变。
3、引导学生建立概念图组织学生将相关概念有规律的罗列在一起,然后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用线条将他们串联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幅概念图。
概念图的建立过程,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将知识点串联成网,让知识在大脑中形成更加清晰的脉络。
【专题要点】根据考纲可知,此部分的重要知识点有以下几方面:一、组成细胞的分子,特别要关注蛋白质、核酸和糖类的相关知识;二、组成细胞的结构,要重点掌握有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另外细胞膜和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也是重点,主要原因是此部分涉及的实验较多。
三、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和生物膜系统也是一个重点,因为这些内容可以将整个专题有机整合在一起,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功能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说出细胞的组成元素。
2.指出水的存在形式及作用。
3.举例说出无机盐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4.举例说出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5.阐明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6.阐明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7.阐明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8.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9.描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最大区别。
10.举例说明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特点。
提示:①化合物②维持生命活动③良好溶剂④拟核⑤核膜⑥储能⑦生物膜⑧脂质⑨钙和磷⑩催化、调节、免疫、运输⑪遗传信息⑫一定的流动性⑬主动运输⑭信息交流⑮选择透过性⑯细胞质基质⑰生物膜系统⑱核糖体一、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新冠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在实验室中可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
(×)提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要用活细胞培养。
2.蓝藻、绿藻、毛霉、大肠杆菌和乳酸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提示:绿藻、毛霉属于真核生物。
3.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提示: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二、细胞的分子组成1.高温下蛋白酶失活是因为破坏了氨基酸之间的肽键。
(×)提示:高温破坏的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而不是肽键。
2.RNA具有传递遗传信息、转运和催化等功能。
(√)提示:mRNA传递遗传信息,tRNA转运氨基酸,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RNA。
3.脂质中只有磷脂参与生物膜的构成。
(×)提示:除磷脂外,胆固醇也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4.血钙过低会出现抽搐,说明无机盐具有维持机体正常渗透压的作用。
(×)提示:血钙过低会出现抽搐,说明无机盐具有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的作用。
三、生物膜系统1.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2.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提示:高等植物细胞之间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
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和功能;细胞工程☆重点梳理☆1、同位素标记法应用实例归纳:2、几种重要的化合物(1)有关蛋白质或多肽及其功能(2)核酸和蛋白质的关系(3)与水相关的生理过程和结构:3、细胞中能源物质与能量供应顺序(1)细胞中的能源物质为糖类、脂肪、蛋白质,三者供能顺序是:糖类―→脂肪―→蛋白质,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和蛋白质只在糖类物质消耗完毕后(病理、衰老等状态)供能。
(2)细胞内主要的储能物质是脂肪,动物细胞中还有糖原,植物细胞中还有淀粉。
(3) 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有机物的含氧量不同,在氧化分解中需氧量也不同。
糖类含氧量最大,需氧最少;脂肪含氧量最小,需氧最多,产生的能量也最多。
糖类、蛋白质氧分解释放的能量为:17.5 kJ/g ,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为:38.9 kJ/g 。
(4)能源物质为生命活动供能的过程:能源物质―――→氧化放能热能(散失)ATP 中的化学能―――→水解供能生命活动。
4、四种有机物鉴定(1)蛋白质:双缩脲试剂+蛋白质→紫色反应(2)核酸:①DNA+甲基绿→绿色 ②RNA+吡罗红→红色 (3)还原糖:(4)脂肪:5、四大有机物之间的关系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和功能;细胞工程(第2课时) 重点梳理:一、生物膜的结构、功能及其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1、结构与功能生 物 膜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有的还含有少量的糖类 功能(1)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2)在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中起作用;(3)细胞内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利于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4)利于多个化学反应同时进行。
特点(1)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2、生物膜系统 (1)结构上的联系生物膜之间的相互转化,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其转化的基础是膜的流动性,间接相连的生物膜是以“囊泡”形式转化的。
(2)功能上的联系(以分泌蛋白为例)二、细胞与细胞器1、并非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和大液泡,如根尖分生区细胞就没有叶绿体和大液泡。
湖南省新田县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学案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湖南省新田县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学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湖南省新田县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学案的全部内容。
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一、知识网络
二、考点分析
(一)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二) 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三)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关于颜色反应的实验归纳总结
颜色原理
红
①还原糖+斐林试剂(水浴加热)→砖红色沉淀;②脂肪+苏丹Ⅳ
染液→红色;
③RNA+吡罗红溶液→红色; ④染色体(质)+醋酸洋红液
→红色
黄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绿
①DNA+甲基绿溶液→绿色;②线粒体+健那绿染液→蓝绿色;
③酒精+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灰绿色
蓝淀粉+碘液→蓝色
紫
①染色体(质)+龙胆紫溶液→紫色;②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
色
(四)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及功能
(4)按物质合成分类:
(五)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六)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高三年级生物学科导学案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1学习目标:1、通过构建知识网络归纳、能够将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水和无机盐的种类和功能进行内化整合,建立:元素T化合物T结构T功能的思维模式。
2、能够针对命题考点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
tija >'»/. -_r刖置学习:一、以元素、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为基本内容构建知识体系:、H O N 、P、以水为核心构建知识体系:J ----- 调节 -------- 水——吸收产生利用、有关细胞结构的疑难问题点拨(1)生物名称中带有“菌”字的并非都是原核生物,如真菌类(酵母菌等)。
(2)生物名称中带有“藻”字的并不都是植物,如蓝藻(蓝细菌)属于原核藻类,但红藻、绿藻等属于真核藻类。
(3) 有细胞壁的不一定都是植物细胞,如原核细胞、真菌细胞也有细胞壁。
(4) 并非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和大液泡,如根尖分生区细胞就没有叶绿体和大液泡。
(5) 有中心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也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
(6) 有叶绿体和细胞壁的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
(7) 蓝细菌等原核生物虽无叶绿体和线粒体,但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需氧呼吸。
(8)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所以自身不能合成蛋白质,呼吸方式为厌氧呼吸,不能进行细胞分裂,而且寿命较短。
四、有关细胞器的归纳:针对训练:1、如图为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若①为某种具有催化作用的化合物,则①的初步水解产物为多肽,彻底水解产物为氨基酸C. 若③为构成细胞膜基本骨架的分子,则③为磷脂D. 若④在低血糖时分解以补充血糖,则④可能是肌糖元和肝糖元层粘连蛋白是由一条重链 (A 链)和两条轻链(B i 、B 2链)构成的高分子糖萼,作为细胞结构成分, 含有多个结合位点并保持细胞间粘连及对细胞分化等都有作用,层粘连蛋白结构示意图如图,若该蛋白由m 个氨基酸构成,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C. 适应高渗环境的动物可排出体内多余的盐D. 缺水时,动物体的正反馈调节能促使机体减少水的散失有关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合成B •葡萄糖遇碘一碘化钾溶液变为蓝色 C.纤维素由葡萄糖组成D •胰岛素促进糖元分解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DNA 和RNA 化学组成相同,都可携带遗传信息B. 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C. 淀粉储存于肌肉细胞中,能及时补充人体所需能量D. 磷脂属于脂质,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如图表示的是细胞中含有的四种有机物的结构与功能。